结构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论文15篇(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建筑结构论文15篇(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建筑结构论文15篇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建筑结构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到减少作用效应,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减少工程造价,以便于从整体上节省建筑投资。

运用高质量、高性能、高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因建筑结构计算在建筑工程中起着极为关键性的影响力和作用,所以运用轻质、高强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讲有着质变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论文建筑结构建筑论文建筑建筑结构论文: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变得更加注重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这是由于基础设计是房屋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就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进行概述,然后提出了加强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主要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几点建议,旨在与广大同仁交流。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各样的建筑一夜之间在中华大地拔地而起。

房屋建筑功能的完善、造型的独特以及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房屋建筑的设计变得日益复杂。

基础设计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探讨,不仅为有效提高房屋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房屋建筑经济适用性的挑战提出了核心的观念和思路。

一、概述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房价的调控力度,与人们的房价期待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人们的购房意愿并没有因此而消退。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就应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力度,尤其是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基础结构的设计与上部结构的设计作为主要的设计内容,通常采用概率极限状态法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结构自身重量,以及房屋使用者及其家居设备等荷载的竖向静力作用与地震力、风压力的水平荷载的动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力,因而在设计时主要从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等方面进行,而房屋建筑的静载作用通常从上往下传递,地震作用又是经过基础传递到结构上部,为满足房屋上部结构和下部地基条件,通常把基础结构作为其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是一种研究和探讨不同结构设计方案的学术论文。

这类论文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桥梁、航天器等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为何进行该研究,并阐述该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的已有文献和研究,探讨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方法: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包括结构模型的建立、材料性能测试、数值模拟方法等。

4. 结果与讨论:呈现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并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

5.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强调创新点和价值,并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确保论文的可追溯性和学术严谨性。

在编写结构设计论文时,还应注意论文的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及对论文结构、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阐述。

同时,论文还应符合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如字数限制、引用格式等。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的居住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然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较高,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都较大。

竖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则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愈发显著。

此外,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通常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功能、地理环境和建设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

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要求、经济指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层数较低、空间布局灵活的建筑;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住宅中对房间分隔要求较高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则兼具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适用于大多数高层住宅。

2、计算分析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包括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以及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

计算分析通常借助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但设计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构件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中的各类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梁、柱、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

构件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抗震设计地震是对高层住宅结构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缝、加强节点连接等。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风荷载的影响高层住宅受到的风荷载较大,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和变形。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5)2. 框架结构理论基础 (6)2.1 框架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7)2.2 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 (8)2.3 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9)2.4 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价标准 (10)3. 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12)3.1 工程背景与设计要求分析 (13)3.2 框架结构选型与布置 (14)3.3 框架结构计算与分析 (15)3.4 框架结构优化与调整 (17)3.5 设计成果展示 (18)4. 框架结构施工图绘制 (19)4.1 施工图绘制规范与要求 (20)4.2 框架结构平面图绘制 (22)4.3 框架结构立面图绘制 (23)4.4 框架结构详图绘制 (24)4.5 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25)5. 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分析 (26)5.1 工程案例选择与介绍 (27)5.2 工程结构设计与计算 (28)5.3 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29)5.4 工程效益分析与评价 (30)5.5 实践经验总结与反思 (31)6. 结论与展望 (33)6.1 研究成果总结 (34)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5)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6)1. 内容概要本毕业设计论文旨在研究和探讨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框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框架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其在强度、稳定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我们对现有框架结构的结构类型、受力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结构布局、受力分析、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优化。

我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框架结构的性能优越性,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论文【摘要】我们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尽量避免设计中的薄弱环节。

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结构设计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力学和程序计算知识,最终实现建筑的经济适用和美观舒适的功能。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就是层数和高度。

但是实际上,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没实质性差别,它们都必须抵抗横向及水平荷载促进作用,从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就是相同的。

1、水平荷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结构内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除轴向力与高度成正比之外,弯矩和加速度随其高度都呈圆形指数曲线下降,因此,随着高度的减少,水平荷载将沦为掌控因素。

水平力促进作用下结构与否优化,材料用量将存有非常大差别。

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多层建筑相同,结构侧移已沦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减少,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快速减小,因而应当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促进作用下的侧移掌控在某一限度之内。

3、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横向荷载数值非常大,使柱产生很大的轴向变形,从而可以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增大,横跨中正弯矩和端的支座正数弯矩值增大。

轴向变形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轴向变形的计算值调整下料长度进行。

另外轴向变形对构件的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如不考虑构件竖向变形将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计算结果。

二、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与掌控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的应用建筑结构中所谓的概念设计不仅仅就是建筑设计的一种理念,还是我国的建筑设计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且概念的设计这主要是建筑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因为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过程就是无法也不可能将借助计算机去同时实现的设计的。

所以,这就须要我国的建筑结构工程师对建筑结构的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能够把握住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从而挑选出与建筑工程来说结构最合理而且耗资最经济的结构设计的方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明显增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的影响愈发显著,风振效应可能导致结构的疲劳和破坏。

地震作用也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放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较大。

由于层数众多,建筑物自重以及活荷载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这对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带来了考验。

再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复杂。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力学性能、适用高度、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一)安全性安全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包括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如强烈地震、大风)的抗倒塌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

(二)稳定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通常较大,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构件、增加抗侧力构件的刚度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这需要在结构选型、材料选用、构件尺寸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标。

(四)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如办公、居住、商业等。

结构设计应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如大开间的办公区域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结构体系,而住宅区域则更注重房间的规整和隔音效果。

(五)施工可行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论文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论文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论文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共30层,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和居住。

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结构安全,我们决定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设计目标1.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3.节省投资,降低建筑成本。

4.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

三、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布置柱、梁、板等构件,使结构受力均匀。

2.优化设计: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优化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3.节约资源:选用高效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4.确保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四、设计方案1.结构体系(1)基础部分: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扩展基础。

(2)柱子:柱子截面尺寸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矩形截面。

(3)梁:梁截面尺寸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矩形截面。

(4)板:板厚根据受力需求确定,采用现浇混凝土板。

2.构件设计(1)柱子设计:柱子截面尺寸、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梁设计:梁截面尺寸、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板设计:板厚、配筋等根据受力需求确定,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结构连接柱子、梁、板等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

4.结构计算本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柱、梁、板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以满足受力需求。

五、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先进行基础施工,然后依次施工柱子、梁、板等构件。

2.施工方法: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六、项目优点1.结构安全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建筑物使用功能齐全,室内环境舒适。

3.投资节省,建筑成本降低。

4.建筑物美观性较高。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一、引言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和空间整体性,能够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可靠的防护。

本文将对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特点、设计要点以及优化方法。

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与分类(一)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横交错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竖向荷载,还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其主要特点包括:1、侧向刚度大: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限制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整体性好:剪力墙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共同承担外部荷载。

3、空间布置灵活: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剪力墙。

(二)分类根据剪力墙的开洞情况和受力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整体墙:没有洞口或洞口面积小于墙体面积的 15%,其受力性能类似于悬臂梁。

2、小开口整体墙:洞口面积小于墙体面积的 15%,但洞口对墙体的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

3、联肢墙:洞口面积较大,连梁将墙肢连接在一起,墙肢单独受力。

4、壁式框架:洞口尺寸较大,连梁与墙肢的线刚度比较接近,墙肢的受力性能类似于框架柱。

三、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一)抗震设计在地震区,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例如,加强边缘构件的配筋、控制墙体的轴压比等。

(二)墙体布置合理的墙体布置是保证剪力墙结构性能的关键。

墙体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和内部,以提高结构的抗扭性能。

同时,应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和过于集中的墙体布置,以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三)连梁设计连梁是连接墙肢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应兼顾强度和延性。

在地震作用下,连梁往往会先于墙肢进入屈服状态,起到耗能的作用。

因此,连梁的配筋应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同时要控制其跨高比和截面尺寸。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高、自重较大、水平荷载影响显著等特点,使得其结构设计与低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高层建筑所承受的竖向荷载远大于低层建筑。

除了自重外,还包括大量的人员、设备和家具等荷载。

这就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这些竖向压力,以避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破坏。

其次,水平荷载成为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强风或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和内力,因此需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再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复杂多样。

常见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每种结构体系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是首要原则。

结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包括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荷载以及极端情况下的风荷载、地震作用等,确保在其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适用性原则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舒适度,不出现过大的振动或裂缝,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经济性原则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保证结构安全和适用的前提下,应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耐久性原则则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抗老化能力,以保证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

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土木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稳定性好、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强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办公楼的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特点,我们选择了多层框架结构。

考虑到地震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设计标准。

根据办公楼的用途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我们将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定为50年。

框架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布局和尺寸。

我们采用了梁柱式布局,梁柱的尺寸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为了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梁柱的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梁柱的截面面积要足够大,以满足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梁柱的高宽比应适当,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梁柱的布置要合理,以便于梁柱之间的荷载传递和纵向连接。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楼板的设计。

楼板是承受楼层荷载和活载的主要构件,因此其设计要考虑荷载、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作为楼层结构,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和规范要求,我们确定了楼板的厚度和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除了框架结构和楼板设计,我们还需要对办公楼的节点进行设计。

节点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它们承受着梁柱的力和转矩,并传递到其他构件中。

节点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可施工性。

我们选用了现浇节点设计,通过加强节点的剪力承载能力和连接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结构的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以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静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考虑了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在动力弹性分析中,我们计算了结构的固有周期和最大位移等参数。

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尺寸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应用、现浇节点的设计以及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弹性分析等步骤,我们确保了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设计论文

钢结构设计论文

钢结构设计论文钢结构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

本文将对钢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钢结构的特点与应用钢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良好的抗震性能、可重复利用以及施工周期短等。

由于其具备出色的承载能力,能够实现大跨度的建筑结构,因此在大型工业厂房、体育场馆、桥梁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强度使得钢结构在相同承载条件下,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更小,从而增加了建筑的使用空间。

良好的抗震性能则源于钢结构的韧性和延性,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有效地吸收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

二、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安全性是首要原则,设计的结构必须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且在这些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适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过大的变形、振动或裂缝,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建筑物的正常功能。

耐久性则需要考虑钢结构在使用环境中的腐蚀、疲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钢材类型和防护措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择钢材的种类繁多,在钢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

常见的钢材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

碳素结构钢价格相对较低,但强度和韧性一般。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但价格相对较高。

此外,还需要考虑钢材的可焊性、冷弯性能等加工性能,以及钢材的供应情况和成本。

四、钢结构构件的设计钢结构构件包括钢梁、钢柱、支撑等。

钢梁的设计需要考虑其抗弯、抗剪能力,确定合适的截面尺寸和形状。

钢柱的设计则要重点考虑其受压稳定性,通过计算确定柱的长细比和截面形式。

支撑的设置对于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传递水平荷载,减少结构的变形。

在构件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节点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确保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荭叶建筑设计院办公楼结构设计摘要本工程占地面积约873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

本建筑为五层,总高度22.8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女儿墙高0.9米。

建筑总长度为58.2米,总宽度为15米。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

其中,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压力作用,即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柱、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梁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其中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计算中包括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钢筋混凝土AbstractThe projec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873 square meters, building area of 5238 square meters. This building is five layers, total height 22.8 meters,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0.45 meters, 0.9 meters high parapet. Building a total length of 58.2 meters, a total width of 15 meters.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dopts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asic steps as fo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The load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reinforcement, the boar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air, basic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etc.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our kinds of load is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olumn, the board by using elastic theory; Beam design adopts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Stair chooses plate stair; Selects the cross bar basis. When making section seismic design, following the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trong node weak component design principle,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on.This 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m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strictly abide by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code », «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de, etc. Included i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founda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etc.Keywords: office building;framework;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绪论 0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1 建筑方案论述 (1)1.1.1 设计依据 (1)1.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1.1.3 房间构成和布置 (1)1.1.4 采光和通风 (1)1.1.5 主要立面和出入口的考虑 (2)1.1.6 防火及安全 (2)1.1.7 各部分工程构造 (2)1.1.8 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3)第二章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3.1 恒载计算 (6)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2 活荷载计算 (8)3.2.1 屋面活荷载 (8)3.2.2 楼面活荷载 (8)3.3 风荷载计算 (9)3.4 地震作用计算 (10)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3.4.2 框架刚度计算 (11)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2)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3)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3)第四章内力计算 (15)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5)第五章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内力确定 (28)5.1 基本组合公式 (28)5.1.1 框架梁内力组合公式 (28)5.1.2 框架柱内力组合公式 (29)5.2 梁的内力组合 (29)5.2.1 梁端弯矩调幅 (29)5.2.2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30)5.3 框架柱内力组合 (37)5.3.1 无地震作用时的组合 (37)5.3.2 有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 (38)5.3.3 框架柱组合过程 (38)第六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45)6.1 梁的配筋计算 (45)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45)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46)6.2 框架柱配筋计算 (46)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46)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8)第七章现浇板配筋计算 (52)7.1 屋面板计算 (52)7.1.1 荷载计算 (52)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2)7.2 楼面板计算 (53)7.2.1 荷载计算 (53)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3)7.2.3 截面设计 (54)第八章楼梯设计 (55)8.1 梯段板计算 (55)8.1.1 荷载计算 (55)8.1.2 截面设计 (55)8.2 平台板计算 (56)8.2.1 荷载计算 (56)8.2.2 截面设计 (56)8.3 平台梁计算 (56)8.3.1 荷载计算 (56)8.3.2 内力计算 (57)8.3.3 截面计算 (57)第九章基础设计 (58)9.1 设计资料 (58)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58)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绪论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论文5篇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论文5篇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论文5篇第一篇: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的应用1引言当前建筑工程中建筑形式、规模及数量日益增多,专业间如工程师、建筑师、设计人员及业主等面临着高效沟通及信息共享问题,新型的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方便优化工作结构,提高设计质量。

2BIM技术的概述2.1BIM技术的概念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建立工程数据模型,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管理过程,实现建筑工程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2.2BIM技术的特点(1)BIM具有信息集成的特点。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是整个建筑工程详细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包括设计过程和设计信息。

通过BIM,建筑的外观、构件,建筑施工材料、尺寸等任何信息均可被迅速精准地找到。

传统设计在查找对比图纸上有着明显劣势,在修改图纸上更是工作繁重。

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功能,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对原设计稿进行调整,工作人员只需对单项进行修改便可生成最新的数据信息模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数据信息实时可靠。

(2)BIM能够实现协同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为设计人员、工程师、建筑师及业主提供了一个实时数据共享平台。

业主的需求、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可在此平台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BIM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建筑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支持同类数据的导入与组合,并根据参数设置给出合理的模型方式。

相较于传统各自为主的设计流程,BIM技术解决了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交流困难,无法协同工作的困境,有效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对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1可视化建筑结构设计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二维绘图,平面化建筑结构,各设计图之间存有割裂,而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又存在着专业知识差异,传统设计很难将建筑结构的详细信息展示给不同用户,如此可能影响最终设计的精确性。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论文一、引言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空间整体性,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为建筑物提供稳定和安全的保障。

本文旨在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其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一)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

(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1、良好的抗震性能剪力墙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力,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

2、较高的承载能力由于剪力墙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大,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3、空间整体性好剪力墙能够将建筑物连成一个整体,提高结构的空间稳定性。

三、剪力墙结构的分类(一)整体墙没有洞口或洞口很小,洞口面积不大于墙面总面积的 15%,且洞口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

(二)小开口整体墙洞口稍大,洞口面积超过墙面总面积的 15%,但洞口仍较小,洞口的净宽和洞口至墙边的距离均小于洞口长边尺寸。

(三)联肢墙洞口较大,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作用较弱,墙肢单独工作的能力较强。

(四)壁式框架洞口更大,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接近,墙肢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以弯曲型为主。

四、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理(一)承载力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荷载情况,确定剪力墙所需要承受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并通过计算确定其截面尺寸和配筋,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二)变形设计考虑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控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舒适度要求。

(三)稳定性设计确保剪力墙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现象,保证结构的安全。

五、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一)等效抗弯刚度法将剪力墙等效为一个具有一定抗弯刚度的悬臂梁,通过计算悬臂梁的内力和变形来确定剪力墙的受力情况。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精品三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精品三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精品三篇)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降低建筑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遗传算法;大型公共建筑;应用研究1. 引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化算法被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

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降低建筑成本。

2.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过程,寻找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编码:将设计变量编码为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代表一种设计方案。

(2)适应度函数: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定义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价各个设计方案的优劣。

(3)选择:根据适应度函数,选择适应度较高的设计方案进行繁殖。

(4)交叉:模拟生物的交叉过程,对选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交叉操作,新的设计方案。

(5)变异:模拟生物的变异过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变异操作,提高种群的多样性。

(6)迭代:重复执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直至满足终止条件。

3. 实例分析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构性能和建筑成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建筑物在结构性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建筑成本。

4. 结论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资料 (4)四、柱网布置 (4)1、柱网布置图 (4)2、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5)五、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5)1、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5)2、柱的截面尺寸估算 (6)六、楼板计算 (6)1、次房间(1)计算 (6)1、次房间(2)计算 (9)七、楼梯钢筋计算 (18)1、荷载和受力计算 (18)2、配筋面积计算 (20)3、配筋结果 (21)八、电算结果 (22)1、数据输入 (22)2、数据输出 (23)参考文献 (26)--------------------------------------------------------------------------------------------------------------------------------------------------------------重庆市江津区阳光小镇1号楼西南大学专业名称:建筑工程学生姓名:胡海指导教师:艾大利摘要:本工程名称为重庆市江津区阳光小镇1号楼,结构为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6层。

工程所在地区为重庆市江津区,抗震设防等级为6度,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过程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施工的顺序进行。

抗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为了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以及在强震下结构不倒塌,其构件应有足够的延性。

要设计延性框架结构,需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内力调整,然后由调整后的内力值进行配筋计算。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横向承重),因此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计算。

设计计算整个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工业化的要求。

关键词:抗震设计框架结构配筋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一、编制依据及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化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住宅楼招标文件》、《施工招标评定标办法》,《答疑会纪要》以及根据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6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50205-2002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1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1T0-2005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二、工程概况1、建筑设计特点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尺寸为38.140×17.700米,建筑面积为3573.7平方米,为六层框架结构,全部民用住宅楼,全部层高3.000米,建筑物高度21.000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工程做法:外墙饰面:一层室内标高以上为白色仿石漆,一层室内标高以下为石岛红理石(600x900mm)。

内墙饰面:卫生间采用200×300瓷片,其它为石灰砂粉刷。

楼地面:全部楼地面为均为陶瓷铺地砖。

--------------------------------------------------------------------------------------------------------------------------------------------------------------顶面:抹水泥石膏砂浆,刷106涂料。

屋面:全部为上人屋面。

2、结构设计特点地基处理:地基采用强夯,2.3米以下用3:7灰土夯实0.5米厚基础形式: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

砌体材料:-0.45以下,用MU10普通机制粘土砖,M10水泥沙浆砌筑,全部均采用用MU10普通机制空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结构:受力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为35mm,梁柱为25mm,板为15mm。

板全部采用混凝土现浇板,砼强度等级:基础砼垫层为C20,其它砼C30。

三、设计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3℃,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33℃,冬季采暖室内空气计算温度18℃;2、重庆市基本风压0.40 kN/m2;3、常年地下水位较高,水质对混凝土有一定的侵蚀作用;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0 kN/m2,Ⅱ类场地;5、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

6、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0.3s7、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四、柱网布置1、柱网布置图本住宅楼全部层高均为3.0m。

主体结构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图1 主体结构柱网布置图2、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荷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五、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1、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梁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2--1/8进行计算。

本方案中,边横梁高h=(1/12--1/8)l=1/12×6000--1/8×6000=500mm--875mm,取h=800mm,截面宽度h=1/2h=300mm,取400mm。

同理计算其他跨的梁截面,见表1。

表1 梁截面尺寸表(mm)混凝土等级横梁(b×h)次梁(b×h)--------------------------------------------------------------------------------------------------------------------------------------------------------------2、 柱的截面尺寸估算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N=βF g E n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 。

F-- 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2~15 kN/m 2。

n--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 c ≥N/u N f c注:u N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7,0.8,0.9。

本方案为三级抗震等级,故取0.9。

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f c =14.3N/mm2, f t =1.43 N/mm2 。

(3)计算过程:对于边柱:N=βF g E n=1.3×3.0×6.6×12×5=1544.4kNA c =N/u N f c =1544.4×103/0.9×14.3=120000.0mm2对于中柱:N=βF g E n=1.25×19.8×12×5=1485.00kNA c =N/u N f c =1485.00×103/0.9×14.3=115384.62mm2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取柱截面为正方形√(120000)=346.41mm ,为安全起见,全部楼层均取b ×h=400mm ×400mm 。

六、 楼板计算本工程楼板计算书,计算方法一样,故只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间次房间(1)计算(1)、基本资料1、房间编号: 372、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3、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g = 5.00+ 3.00(板自重)= 8.00 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q = 2.00 kN/m2计算跨度Lx = 4200 mm ;计算跨度Ly = 4200 mm板厚H = 120 m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PB3004、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5、泊松比:μ=1/5.6、考虑活荷载不利组合。

7、程序自动计算楼板自重。

(2)、计算结果Mx =(0.01760+0.01760/5)*(1.35* 8.00+0.98* 1.00)* 4.2^2 = 4.39kN·m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X向应增加的弯矩:Mxa =(0.03680+0.03680/5)*(1.4* 0.70)* 4.2^2 = 0.76kN·m Mx= 4.39 + 0.76 = 5.15kN·mAsx= 286.58mm2,实配φ 8@150 (As = 372.mm2)ρmin = 0.239% ,ρ= 0.310%My =(0.01760+0.01760/5)*(1.35* 8.00+0.98* 1.00)* 4.2^2= 4.39kN·m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Y向应增加的弯矩:Mya =(0.03680+0.03680/5)*(1.4* 0.70)* 4.2^2 = 0.76kN·m My= 4.39 + 0.76 = 5.15kN·mAsy= 286.58mm2,实配φ 8@150 (As = 372.mm2)ρmin = 0.239% ,ρ= 0.310%Mx' =0.05130*(1.35* 8.00+0.98* 2.00)* 4.2^2 = 11.55kN·m Asx'= 472.05mm2,实配φ 8@100 (As = 559.mm2,可能与邻跨有关系) ρmin = 0.239% ,ρ= 0.465%My' =0.05130*(1.35* 8.00+0.98* 2.00)* 4.2^2 = 11.55kN·m Asy'= 472.29mm2,实配φ 8@100 (As = 559.mm2,可能与邻跨有关系) ρmin = 0.239% ,ρ= 0.465%(3)、跨中挠度验算--------------------------------------------------------------------------------------------------------------------------------------------------------------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挠度和裂缝验算参数:Mq =(0.01760+0.01760/5)*(1.0* 8.00+0.5* 2.00 )* 4.2^2 = 3.35kN·m Es = 210000.N/mm2 Ec = 29791.N/mm2Ftk = 2.01N/mm2 Fy = 270.N/mm2(2)、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①、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3.35/(0.87* 96.* 372.) = 107.822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372./ 60000.=0.00621ψ= 1.1 - 0.65* 2.01/(0.00621* 107.82) = -0.849当ψ<0.2 时,取ψ= 0.2②、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αE =Es / Ec =210000.0/ 29791.5 = 7.049③、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矩形截面,γf' = 0④、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 As / b / ho = 372./1000/ 96.=0.00388⑤、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 Bs 按公式(混凝土规范式 7.2.3-1)计算:Bs=Es*As*ho^2/[1.15ψ+0.2+6*αE*ρ/(1+ 3.5γf')]Bs=210000.* 372.* 96.^2/[1.15*0.200+0.2+6*7.049*0.00388/(1+3.5*0.00)]= 1122.76kN·m2(3)、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按混凝土规范第 7.2.5 条,当ρ' = 0时,θ= 2.0(4)、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B = Bs / θ(混凝土规范式 7.2.2)B= 1122.76/2 = 561.381kN·m2(5)、挠度 f =κ * Qq * L ^ 4 / Bf =0.00127* 9.0* 4.20^4/ 561.381= 6.336mm--------------------------------------------------------------------------------------------------------------------------------------------------------------f / L = 6.336/4200.= 1/ 663.,满足规范要求!(4)、裂缝宽度验算①、X方向板带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3.35*10^6/(0.87* 96.* 335.) = 119.803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335./ 60000.= 0.006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19.80) = 0.012当ψ<0.2 时,取ψ= 0.2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200*119.803/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28mm,满足规范要求!②、Y方向板带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3.35*10^6/(0.87* 88.* 335.) = 130.694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335./ 60000.= 0.006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30.69) = 0.102当ψ<0.2 时,取ψ= 0.2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200*130.694/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31mm,满足规范要求!③、左端支座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8.14*10^6/(0.87* 96.* 503.) = 193.998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503./ 60000.= 0.008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94.00) = 0.428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428*193.998/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97mm,满足规范要求!④、下端支座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8.14*10^6/(0.87* 96.* 503.) = 193.998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503./ 60000.= 0.008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94.00) = 0.428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428*193.998/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97mm,满足规范要求!⑤、右端支座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8.14*10^6/(0.87* 96.* 503.) = 193.998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503./ 60000.= 0.008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94.00) = 0.428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428*193.998/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97mm,满足规范要求!⑥、上端支座跨中裂缝: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下列公式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q) (混凝土规范式 7.1.2-2)σsq = Mq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3)σsq = 8.14*10^6/(0.87* 96.* 503.) = 193.998N/mm2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120.= 60000.mm2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ρte = 503./ 60000.= 0.008当ρte <0.01 时,取ρte = 0.01ψ= 1.1 - 0.65* 2.01/( 0.01* 194.00) = 0.428ωmax =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1)ωmax = 1.9*0.428*193.998/210000.*(1.9*20.+0.08*11.43/0.01000) = 0.097mm,满足规范要求!次房间(2)计算:(1)、基本资料1、房间编号: 92、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3、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g = 5.00+ 3.00(板自重)= 8.00 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q = 2.00 kN/m2计算跨度Lx = 4200 mm ;计算跨度Ly = 3300 mm板厚H = 120 m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PB3004、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