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 (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 课件(共28张PPT)
聪颖( yǐng )
滞碍( zhì ) 狡黠(jiǎo xiá )
诘难( jié )
吹毛求疵( cī) 味同嚼蜡( jiáo )
藻饰( zǎo )
寻章摘句( zhāi )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诘难:诘问,为难。 狡黠:狡诈。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 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弥补性格缺陷
对于本文中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 你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将它们写下来。
通的相关练习题。
培根深谙说理的艺术,观点明确,论述明 晰,语言精警,极富启发性。
1.观点明确。作者往往直接阐发自己的观点,然后做 出分析论证,态度鲜明。
如谈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问题,提出“读书补天然之 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谈到读书态度问题, 作者用三个“不可”,明确指出读书不可抱持三种错误态度, 均直截了当提出观点。
3.善用多种说理方法。文章多采用比喻、对比、举例 子等说理方法,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通俗易懂; 一方面增强文采,使语言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
如为了阐发“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 之顺畅”的观点,以借助相宜的运动解除相应疾病作比,并 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生动有趣,更增强了议论文的说服力。
(1) 本层第一句指出读书要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 迷信书本和寻章摘句。
(2) 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来读。
(3) 读书、讨论、作文各有其作用。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 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一些缺陷。
第13课 谈读书(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学习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 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 剪移接”。
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
(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③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 各种缺陷。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快速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每 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 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 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束: 读书的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 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谈读书
读书的正确目的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立论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归纳论证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 以激励后来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吗?请积累 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者自拟读书格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短文两篇》
《谈读书》
—— 培 根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 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 始祖,作家。著有《随 笔》,《新工具》等。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 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培根随笔》摘抄
“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说明在
幸运中的人不能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秒钟就有灾难;在厄运中的人不能灰心丧气,或
所以,读书广,才能广泛的得到效益,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独具一格!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余秋雨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 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 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 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 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第一层次)读书的几种目的
• 怡情 • 傅彩 • 长才
说说同学们什么时候读书为了怡情的愉快体验?
多读书,不但口才好,而且写作时文采也会 特别好,有这种体验吗?
读书真的能长才吗?为什么这世上还有很多书
呆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道理论证的!
(第二层次)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
说说你自己最为得意的读书方法!!!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预习检查
怡( yí )情 统筹(chóu) 藻(zǎo)饰
狡黠( xiá ) 诘(jié)难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滞( zhì)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 )然贯通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培根随笔》摘抄
“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说明在
幸运中的人不能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秒钟就有灾难;在厄运中的人不能灰心丧气,或
所以,读书广,才能广泛的得到效益,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独具一格!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余秋雨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 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 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 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 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第一层次)读书的几种目的
• 怡情 • 傅彩 • 长才
说说同学们什么时候读书为了怡情的愉快体验?
多读书,不但口才好,而且写作时文采也会 特别好,有这种体验吗?
读书真的能长才吗?为什么这世上还有很多书
呆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道理论证的!
(第二层次)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
说说你自己最为得意的读书方法!!!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预习检查
怡( yí )情 统筹(chóu) 藻(zǎo)饰
狡黠( xiá ) 诘(jié)难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滞( zhì)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 )然贯通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三个“不可……”构成排比句式,强调读书时应注意的事项,增强了语势。
(2)第二、三、四句: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_选_ _读_ _、_浏_ _览_ _、_ _通_读_ _、_ _精_ _读_、_ _读_ _摘_ _要_ _ ; 论 证 方 法 : _举_ _例_论_ _证_ _、_ _比_ 喻_ _论_ _证_ _ 。 ( 3 ) 第 五 、 六 句 : 论 述 _读_ _书_、_ _讨_ _论_ _、_ 作_ _文_ _ 的 不 同 作 用 , 提 倡 把 读 书 和 讨 论 、 作 文 结 合 起 来 ; 修 辞 方 法 : _排_比_ _ 。
诘难:
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
不通畅。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要诀:
重要的诀窍。
21002
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 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围绕着“读书”, 作者发表的见解。
21002
自读课文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
话。
——歌德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 必经三境界:
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③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第二、三、四句: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_选_ _读_ _、_浏_ _览_ _、_ _通_读_ _、_ _精_ _读_、_ _读_ _摘_ _要_ _ ; 论 证 方 法 : _举_ _例_论_ _证_ _、_ _比_ 喻_ _论_ _证_ _ 。 ( 3 ) 第 五 、 六 句 : 论 述 _读_ _书_、_ _讨_ _论_ _、_ 作_ _文_ _ 的 不 同 作 用 , 提 倡 把 读 书 和 讨 论 、 作 文 结 合 起 来 ; 修 辞 方 法 : _排_比_ _ 。
诘难:
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
不通畅。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要诀:
重要的诀窍。
21002
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 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围绕着“读书”, 作者发表的见解。
21002
自读课文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
话。
——歌德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 必经三境界:
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③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共28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狂妄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
学,多读书就会受益。
整体感知
1、围绕着“读书”,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展开论述的?请用思维导 图呈现文章思路。
整体感知
2、勾画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并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句。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作品风格是 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 警句迭出。主要作品有《新工具论》 《随笔》等。
《谈读书》是《随笔》当中的一 部分。他的作品被黑格尔称为“最美 妙、最聪明的议论”,他的话常被引 用为格言。
作家作品
《培根随笔》 ——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谈读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目 标
CONTENTS
01/ 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02/ 梳理课文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03/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 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新课导入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 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 和权衡。——培根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 识。——普希金
精读文章
一、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二、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的不同方法。 (2)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三、谈读书的作用 (1)正面论述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述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小组内交流分享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 欢的理由。准备课后制作书签。(温馨提示:可 以从表达方式、论说角度、语言、修辞、句式等 角度品析这一部分表达之美。
美点品析
①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点评:作者运用比喻巧妙而形象地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这种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 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点评: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方法。这 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③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点评: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美点品析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点评:前六个分句分别举例论证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 对前边的论述加以概括。 这里用了两种论证方法: A、先列举个别现象,再由此归纳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做 归纳论证。 B、列举充分、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 举例论证。
美点品析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与书有关的名言名句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陶渊明 ——徐特立 ——杜甫 ——颜真卿
——《论语》
走近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近代 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为 《随笔》,多为短小的议论文,论述 了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真理、 读书、财富、友谊等,往往见解独到 而精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1.小组内交流分享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
喜欢的理由。准备课后制作书签。(温馨提示:
可以从表达方式、论说角度、语言、修辞、句式
等角度品析这一部表分达表之达美之:美。
观点清晰之美 角度丰富之美 修辞多样之美 说理严密之美 句式整齐之美 用语简洁之美 哲理隽永之美
美点品析
①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点评:作者运用比喻巧妙而形象地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这种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 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点评: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方法。这 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③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点评: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美点品析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点评:前六个分句分别举例论证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 对前边的论述加以概括。 这里用了两种论证方法: A、先列举个别现象,再由此归纳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做 归纳论证。 B、列举充分、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 举例论证。
美点品析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与书有关的名言名句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陶渊明 ——徐特立 ——杜甫 ——颜真卿
——《论语》
走近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近代 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为 《随笔》,多为短小的议论文,论述 了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真理、 读书、财富、友谊等,往往见解独到 而精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1.小组内交流分享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
喜欢的理由。准备课后制作书签。(温馨提示:
可以从表达方式、论说角度、语言、修辞、句式
等角度品析这一部表分达表之达美之:美。
观点清晰之美 角度丰富之美 修辞多样之美 说理严密之美 句式整齐之美 用语简洁之美 哲理隽永之美
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观点: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作者是用举例论证和归纳论证来证明这个 观点的,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 纳,使人信服。
重点探究
2.文中的“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皆有特药可医”这段文字主 要论述了什么观点?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述这个观点的?
观点:读书能弥补人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 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1.能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和名言警句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 证等论证方法的作用
预学检测
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 __哲__学__家、__作__家,出身于贵族家庭。剑桥大 学毕业,后来又学习了法律。1626年,由于在 野外做实验时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 恶化而去世。《_随__笔__》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 著作。
预学检测
2.给下列标蓝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怡情( yí ) 枝节( zhī ) 诘难( jié ) liàn( 练 )达 聪 yǐng( 颖 ) 吹毛求 cī( 疵 )
傅彩( fù ) 统筹( chóu ) 涉猎( shè ) 狡 xi(á 黠 ) 善 bià(n 辩 )
幽居( yōu ) 藻饰( zǎo ) 孜孜不倦( zī ) 咀 jué( 嚼 ) 滞 ài( 碍 )
重点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是什么? 2.你认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正确吗?
重点探究
1.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是什么?
傅彩
怡情
读书的正确目的
重点探究
2.你认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正确吗?
示例:我以前总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是为了老师、父母而读的, 读了本课后发现我的读书目的是错误的。我应该学好知识,将来 为社会做贡献,就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者是用举例论证和归纳论证来证明这个 观点的,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 纳,使人信服。
重点探究
2.文中的“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皆有特药可医”这段文字主 要论述了什么观点?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述这个观点的?
观点:读书能弥补人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 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1.能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和名言警句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 证等论证方法的作用
预学检测
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 __哲__学__家、__作__家,出身于贵族家庭。剑桥大 学毕业,后来又学习了法律。1626年,由于在 野外做实验时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 恶化而去世。《_随__笔__》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 著作。
预学检测
2.给下列标蓝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怡情( yí ) 枝节( zhī ) 诘难( jié ) liàn( 练 )达 聪 yǐng( 颖 ) 吹毛求 cī( 疵 )
傅彩( fù ) 统筹( chóu ) 涉猎( shè ) 狡 xi(á 黠 ) 善 bià(n 辩 )
幽居( yōu ) 藻饰( zǎo ) 孜孜不倦( zī ) 咀 jué( 嚼 ) 滞 ài( 碍 )
重点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是什么? 2.你认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正确吗?
重点探究
1.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是什么?
傅彩
怡情
读书的正确目的
重点探究
2.你认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正确吗?
示例:我以前总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是为了老师、父母而读的, 读了本课后发现我的读书目的是错误的。我应该学好知识,将来 为社会做贡献,就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 (共29张PPT)
探究问题
1、探究课 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 达效果。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从正面说理阐明了读书的三个正确目的,简 单明了。
(2)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对比论证),阐述了 “ 读书三个目的的具体表现”和“三个不良倾 向”,使论述十分透彻, 增强了说服力。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这几句话表明不同学科的书籍,当阅 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运用排比手法, 使论述相当有气势。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 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主要谈了:①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读书要 讲究方法;③读书的作用。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和 比喻表现手法。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 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 只须大体涉猎者 ,少数则须全读 ,读时须全 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 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 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 的书可只读摘要。读书方法可谓介绍得很全 面。
培根随笔
从“论逆境”、“论幸运”、 “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 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培根随笔
从“论高官”、“论王权”、 “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 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 官场运作的培根。
培根随笔
从“论真理”、“论死亡”、 “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 根。
字词音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优秀课件(共80张ppt)
举例论证 反例:普列汉诺夫;正例:诸葛亮 对比论证
有许多书看一边两边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 道理论证 读懂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9)
驳论与立论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两种。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 见解或主张。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 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荒谬 二、提供论据批驳对方论据 不真实,难以置信 三、批驳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逻辑错误
反面举例:普列 汉诺夫曲解马克 思的著作还以为 自以为把著作读 透了。说明必须 理解精神实质。
正面举例:诸葛 亮读书独“观其 大略”。已在说 明观其大略的人, 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5、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要做到“不求甚解”是不是就意味着马马虎虎、不认真)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 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 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 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在会意,不要死抠一字一句 (读书时不必强求处处清清楚 楚,不懂的且先放过,看完后 不因小失大,不为一个局部 可能就能融会贯通,或者将来 而放弃整体(7)。因此,要 某个时候想起来豁然开朗) 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 卷。
举 例
❸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读 书 作 用
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一如各种运动 如各种不善及其应对 凡有缺陷 皆言名句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 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九年级下册13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课件(共34张PPT)
第三部分(9):总结上文,得出结论:重要的书要反复 阅读。
对任何问题不
表 求甚解都是不 明 好的
立
场 盲目地反对
不求甚解
其实不尽然 理由不充分
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 充分的理由”。
细读感悟
学习任务:通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下列习题:
第三层(
细读理解
学习论证方法和思路
学习任务:反复朗读,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 子,看看作者是如何去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正面 怡情 傅彩 长才
读 书
反面
目
的
惰、矫、学究故态
正反对比 比喻论证
读书的 天然 读书 经验
正确目 的
用读书
存心劫难
反对 尽信书
读 书 方 法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 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4. 阅读课文,想一想:“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 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 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 说“不求甚解”。
《随笔》共58篇,是英国随笔文学开山 之作。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体裁链接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分支, 是议论文的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 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 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 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 笔作为一种—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对任何问题不
表 求甚解都是不 明 好的
立
场 盲目地反对
不求甚解
其实不尽然 理由不充分
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 充分的理由”。
细读感悟
学习任务:通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下列习题:
第三层(
细读理解
学习论证方法和思路
学习任务:反复朗读,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 子,看看作者是如何去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正面 怡情 傅彩 长才
读 书
反面
目
的
惰、矫、学究故态
正反对比 比喻论证
读书的 天然 读书 经验
正确目 的
用读书
存心劫难
反对 尽信书
读 书 方 法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 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4. 阅读课文,想一想:“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 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 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 说“不求甚解”。
《随笔》共58篇,是英国随笔文学开山 之作。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体裁链接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分支, 是议论文的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 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 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 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 笔作为一种—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共22张PPT)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作 者谈了什么内容?依据这些内容给文章分层。
❶读书的目的 (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❷读书的方法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 能无知而显有知)
❸读书的作用: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可浅尝—须读其部分 可吞食—须大体涉猎 须咀嚼消化—须全读
提倡把读书、讨论、作文相结合
❷读书的方法
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❶把一本好 书经提炼比作“水经蒸 馏” ❷形象生动地说明 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 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❶读书的目的(好处)
1、读书有什么目的(益处)?
怡情
傅彩
长才
(使心情愉悦) (给言辞增添光彩)(增长见识学问)
2、读书可能出现哪几种误区?
费时过多—易惰 读书速度太慢容 易养成拖沓、懒
惰的习惯
藻饰太盛—则矫 说话过于堆砌词 采就会显得太过
于做作。
凭条断事—学究 仅凭纸上条文判 断是非是迂腐的
读书人。
❸读书的作用: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读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
书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作 一如各种运动
用 如各种不例论证 比喻论证
《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 种看法,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 方法,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以此 鼓励人们多读书。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启发或 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 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作 者谈了什么内容?依据这些内容给文章分层。
❶读书的目的 (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❷读书的方法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 能无知而显有知)
❸读书的作用: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可浅尝—须读其部分 可吞食—须大体涉猎 须咀嚼消化—须全读
提倡把读书、讨论、作文相结合
❷读书的方法
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❶把一本好 书经提炼比作“水经蒸 馏” ❷形象生动地说明 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 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❶读书的目的(好处)
1、读书有什么目的(益处)?
怡情
傅彩
长才
(使心情愉悦) (给言辞增添光彩)(增长见识学问)
2、读书可能出现哪几种误区?
费时过多—易惰 读书速度太慢容 易养成拖沓、懒
惰的习惯
藻饰太盛—则矫 说话过于堆砌词 采就会显得太过
于做作。
凭条断事—学究 仅凭纸上条文判 断是非是迂腐的
读书人。
❸读书的作用: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读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
书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作 一如各种运动
用 如各种不例论证 比喻论证
《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 种看法,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 方法,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以此 鼓励人们多读书。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启发或 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 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预学检测
怡情( yí ) 藻饰( zǎo ) 涉猎( shè ) 要jué( 诀 ) 咀嚼( jué )
liàn( 练 )达 狡黠( xiá ) 聪颖( yǐng ) 劝诫( jiè )
统筹(chóu ) 诘难( jié ) 滞碍( zhì ) 吹毛求疵( cī )
味同嚼蜡(jiáo ) 咬文嚼字(jiáo )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主要建 树在哲学方面。《随笔》是其文学 方面的主要著作, 共58篇, 是英国 随笔的开山之作。
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智慧,理
解了它可以改造世界。
——鲁宾斯坦
拓展延伸
1.背诵《谈读书》 2.请你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为论点写一段话。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 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不求甚解》
谈读书
梳理思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中所言,亦不可只为 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比较探究
《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 态度和方法以及读书的功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论述较为全面。
预学检测
怡情( yí ) 藻饰( zǎo ) 涉猎( shè ) 要jué( 诀 ) 咀嚼( jué )
liàn( 练 )达 狡黠( xiá ) 聪颖( yǐng ) 劝诫( jiè )
统筹(chóu ) 诘难( jié ) 滞碍( zhì ) 吹毛求疵( cī )
味同嚼蜡(jiáo ) 咬文嚼字(jiáo )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主要建 树在哲学方面。《随笔》是其文学 方面的主要著作, 共58篇, 是英国 随笔的开山之作。
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智慧,理
解了它可以改造世界。
——鲁宾斯坦
拓展延伸
1.背诵《谈读书》 2.请你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为论点写一段话。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 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不求甚解》
谈读书
梳理思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中所言,亦不可只为 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比较探究
《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 态度和方法以及读书的功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论述较为全面。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之《谈读书》 课件(29张PPT)
14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 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
接”比喻读书学习。用“自然花草”可以“修剪移接”比喻读书 学习可以“补天然之不足”,这样使语言表达具体形象,论述的 道理通俗易懂。
21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影 响都很大。培根的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 语言警辟。系统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方法, 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 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22
4
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 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读书让我们增长 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那么,我们该用 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 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5
02 课文精解
6
liàn( 练 )达
要jué( 诀 )
7
➢ 1.怡情:使心情愉快。 ➢ 2.傅彩:增添光彩。 ➢ 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 4.矫:做作,不真实。 ➢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 6.鄙:看不起。 ➢ 7.诘难:诘问,为难。 ➢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
文字的推求。
8
➢ 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10.滞碍:不畅通。 ➢ 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 12.阐证:阐述论证。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 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 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
接”比喻读书学习。用“自然花草”可以“修剪移接”比喻读书 学习可以“补天然之不足”,这样使语言表达具体形象,论述的 道理通俗易懂。
21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影 响都很大。培根的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 语言警辟。系统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方法, 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 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22
4
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 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读书让我们增长 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那么,我们该用 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 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5
02 课文精解
6
liàn( 练 )达
要jué( 诀 )
7
➢ 1.怡情:使心情愉快。 ➢ 2.傅彩:增添光彩。 ➢ 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 4.矫:做作,不真实。 ➢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 6.鄙:看不起。 ➢ 7.诘难:诘问,为难。 ➢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
文字的推求。
8
➢ 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10.滞碍:不畅通。 ➢ 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 12.阐证:阐述论证。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 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学习引导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 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 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成立,内在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学习引导
2.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谈读书》一文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看 法,从正面阐述了_读__书__的__正__确_目__的__、 _具__体_的__读__书__方__法__,同时归纳了读书的重要作 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性格、精 神上的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__读__书__。
当堂检测
(1)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2)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读书的重要性,比喻论证。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经提炼后就易 失掉大量的精华,其给读者提供的 “营养”价值就会降低。
重点探究
3.培根的《随笔》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他的随笔风格流畅,笔法 灵活,语言精辟。本文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全文好似一篇谈话,但又富有针 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从写法上看,文 章具有哪些特点?
当堂检测
阅读《谈读书》 节选段落,完成以下问题。 ①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②凡有报学,皆成性格。③人之才智但有 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④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⑤如智力 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⑥如不能辨异 ,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⑦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 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⑧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学习引导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 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 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成立,内在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学习引导
2.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谈读书》一文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看 法,从正面阐述了_读__书__的__正__确_目__的__、 _具__体_的__读__书__方__法__,同时归纳了读书的重要作 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性格、精 神上的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__读__书__。
当堂检测
(1)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2)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读书的重要性,比喻论证。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经提炼后就易 失掉大量的精华,其给读者提供的 “营养”价值就会降低。
重点探究
3.培根的《随笔》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他的随笔风格流畅,笔法 灵活,语言精辟。本文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全文好似一篇谈话,但又富有针 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从写法上看,文 章具有哪些特点?
当堂检测
阅读《谈读书》 节选段落,完成以下问题。 ①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②凡有报学,皆成性格。③人之才智但有 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④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⑤如智力 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⑥如不能辨异 ,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⑦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 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⑧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运用道理论证,阐述了“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 格”的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最后加以归 纳,使人信服。
(7)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 医”。
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 上的性缺陷”的观点。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的 作用,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名言警句:①知识就是力量②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 腐难存③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 的智慧。
典型情节:《谈读书》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 用;《谈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论 拖延》,做事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
不足之处:尽管《培根随笔》能教给人们很多哲学、 伦理、处世之道的知识,但作者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 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应该摒弃。
怡( yí )情 统筹(chóu) 藻(zǎo )饰 狡黠( xiá ) 诘(jié )难 要诀(jué) 蒸馏( liú ) 劝诫(jiè ) 滞(zhì)碍 吹毛求疵( cī )
咀嚼( jué)
好读书(hào)
嚼
好
味同嚼蜡(jiáo) 读好书(hǎo)
词语意义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
谈读书
(英)培根
作家简介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 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 始祖,作家。著有《随 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 国文学中的首创体裁。
作品简介
《培根随笔》 ——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主要内容:阐述哲学、伦理处世之道以及与生活密切 相关的“人生哲学”。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和 比喻表现手法。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谈读书有三个不同 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长 才,论证周密。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 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 读书补天然 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 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 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两句话,先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 偏向,再论述读书有补充经验的作用及二者 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4)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 知如何修剪移接”。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读书对经验的作用 及二者关系”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5)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好书一定要揣摩钻 研才能读出味道”的观点,使说理通俗易懂,还 让读者可以想像和意会。
3、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句段,理解其内容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 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 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 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 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探究问题
1、探究课 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 达效果。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从正面说理阐明了读书的三个正确目的,简 单明了。
(2)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对比论证),阐述了 “ 读书三个目的的具体表现”和“三个不良倾 向”,使论述十分透彻, 增强了说服力。
培根随笔
从“论逆境”、“论幸运”、 “论残疾”等篇章中笔
从“论高官”、“论王权”、 “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 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 官场运作的培根。
培根随笔
从“论真理”、“论死亡”、 “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 根。
字词音形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这几句话表明不同学科的书籍,当阅 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运用排比手法, 使论述相当有气势。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 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主要谈了:①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读书要 讲究方法;③读书的作用。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 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 只须大体涉猎者 ,少数则须全读 ,读时须全 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 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 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 的书可只读摘要。读书方法可谓介绍得很全 面。
2、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 明、含义深刻。
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
“浅尝、吞食、咀嚼”三个词准确生动写出了不同的书 需不同的读法.
再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 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
培根随笔
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 《论嫉妒》《论死亡》《论 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
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 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 的思想精华。
培根随笔
《论求知》 《论美》 《论善》 《论真理》 《论健康》 《论家庭》 《论友谊》
培根随笔
从“论作伪与掩饰”、“论 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 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