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材料题专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材料题专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消极影响: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影响:使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批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的热潮,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以除旧布新。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以,以忠于国,为众服

务。

——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重大历史运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中的“大总统”是谁?他领导的革命与康有为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4)中华民国是在何时何地建立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悟?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计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我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求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2)这三则材料反映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哪些变化?

4、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1)“德、赛两先生” 指什么?

(2)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3)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4)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中国近代一次空间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 材料一: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奕

材料二: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三: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李鸿章)叠奏请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但使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

也。──李鸿章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代表人物是哪些?

(2)上述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些主张?这些目标都实现了吗?

7.材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⑴此语出于谁人之口?哪一年被杀害?

⑵他参与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作用?

⑶上述材料是作者在何种情况下抒发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与精神?

④“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什么人?

8.“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⑴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⑵指出这一事件的起止时间。

⑶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⑴这句话是哪个革命党的纲领?

⑵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什么?在哪儿发表?

⑶这个革命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10.材料二“中国从鸦片战争其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邓小平《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⑶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作过什么努力?

⑷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11.材料一“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革命的先声。”——《庶民的胜利》

⑴上述论文是谁发表的?与这篇论文同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是什么?

⑵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创办者是谁?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还有哪几位进步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的运动被称为什么?

12.材料二: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的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

⑵改良主义”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

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