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综合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期中论文
学院:
班级: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湖南大学与中国近现代革命
—“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的辉煌历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戊戌变法
岳麓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也被成为“千年学府”。上世纪七十年代受湖南省政府委托由湖南大学修复与管理,至2009年,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现代高等教育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千年学府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坐在“爱晚亭”内,你会否想起那个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髯老人?看着“麓山寺碑”,你会否感受到唐代曾任北海太守李邕耿介磊落的风骨?就连书院内的园林建筑,也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与华丽,也不似私家园林的喧闹和花俏,而是内藏着“士文化”的朴实典雅。从大门进,经过赫曦台、忠孝廉洁堂、御书楼,再到文庙。当时在文庙大堂的后门,有个一米多高的木栅栏,上有“游人止步”的牌子。再往里走就是明伦堂以及其他教室。据说,在还没分区时,常会有游客在窗外旁听老师讲学,若听到入神之处,还会有人情不自禁地登堂入室。在如此清雅讲学的氛围中,谁不会陶醉其间?翻看过往参访者题词不难发现,胡耀邦、薄一波、华国锋、江泽民、朱镕基、李鹏、李岚清、贾庆林……都曾“到此一游”。2005年,中国台湾时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曾在长沙行中参观了岳麓书院,并题词“湖湘道脉,明德扬善;天下至理,愈辩愈明。”而历代从岳麓书院走出去的名人,可谓数也数不清,这在书院的大门
上,已经有“预告”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不少人认为这是湖南人自信甚至自负的表现。不过,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却认为,其中有误读。他曾经说,上联出自春秋《左传》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清朝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将“虽”改作“惟”,出了上联;学生张中阶根据《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对出下联。意思是楚国出人才,这个时代很盛,并不是大家理解的这个地方很盛。不过清代岳麓书院确实人才辈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都在此就读。余秋雨曾评价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这里不仅是绵延千年的书院,更是一代代湖湘、宋明理学研究者的港湾,至今它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国学壮大的见证者!
北宋976年,岳麓书院正式创立。公元1167年的一个秋天,朱熹造访已有191年历史的岳麓书院,张栻接待了他。两位理学大师论学过招,“三日夜而不能合”,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就在同一年,远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创立,剑桥大学比它们晚了42年。世界现存的大学之中,比岳麓书院创建更早的只有摩洛哥的加鲁因大学,它创建于859年。而到了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改学堂。岳麓书院被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省立湖南大学成立,岳麓书院为其中一员。1986年岳麓书院大规模复修后,成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目前,岳麓书院既是文保单位,又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功能。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9人,并有历史学、哲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3个,硕士授予专业9个。岳麓书院不仅是在古代书院中难得的一所坚持延续着教育功能的书院,并在国学等领域把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了。
岳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时期张栻主教,湖湘学派发展到最盛;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元承宋制,书院办学继续发展,规制日趋完备。但因元末战乱,书院毁于战火。
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正德以后,王阳明及其弟子先后至此讲学,传播心学。明末,东林学派高世泰讲学书院,岳麓学术传统重新得以发展。
清朝廷为褒扬岳麓办学之功,先后颁赐“学达性天”、“道南正脉”额,并赐帑赐书,将岳麓书院列为省城大书院,在官府的大力扶持下,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大批有名望的学者被聘任山长。书院办学呈蓬勃发展的景象。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理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并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拟办湖南大学,期间先后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至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湖南大学虽几经变革,多次易名,但始终为湖南最高学府,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岳麓书院在1903年改制并成功实现了古代书院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完美对接,书院一直是湖南大学历史与人文底蕴所在,千年来所积累的理学文化教育底蕴与成果等历史精神与物质财富成为了湖大现代国学高等教育工作开展的根基与亮点。
(二)湖南大学与辛亥革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古老的中国,走向了另一个轨道。”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伟大的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上承维新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成功的结束了中国长期存在的君主专制,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崭新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