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日期: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电子商务论文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文/栾贵勤王壹慎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以区域旅游系统理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上海在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寻找解决的对策,以促进上海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落实到具体区域层面,必然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其他产业间更加有机紧密地结合、融合,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区域发展实现更加紧密地结合。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系统论是运用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把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来进行研究的理论,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主张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功能和结构来提示事物的动态特征,从而预测事物的演变方向与强度。因此,运用系统论指导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世界旅游组织给予的定义是:旅游的可持续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旅游的可持续含义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1.公平性,公平分配有限的和不可更新的旅游资源。2.持续性,适当开发旅游资源与发展旅游业,保证可更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3.共同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总目标必须依靠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反对狭隘的政治观、区域发展观。
3、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4年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中,上海位列第二。据上海市旅游局统计,截止至2014年12月底,上海市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791.3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523.34万人次,增长2.4%;香港同胞49.06万人次,增长17.09%;澳门同胞1.9万人次,增长14.85%;台湾同胞65.3万人次,增长9.85%。
国际入境游客数量的上升,拉动了国际旅游入境过夜人数的同步增长。外国游客入境过夜人数达到了254.94万人次,增长4.9%;港澳同胞26.05万人次,增长33.2%;台胞30.65万人次,增长14.9%。(见表1)
2010年由于世博效应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360.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0%;2011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11.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4%;2012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97.6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
7.5%;2013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00.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5%(见图1)。上海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趋势平稳,且带动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快速增长。(见图1)
4、上海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省域乃至国际指定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别于别的旅游城市,游客到上海对高科技、高发达的人文景观的体验要远远大于对纯粹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的体验。因此,必须将旅游业、旅游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结合起来,构建出上海特有的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使上海的旅游事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海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1.通过开发旅游业来拉动上海及周边经济的发展,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2.在拉动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维护环境资源的质量。3.促进和增长上海同城旅游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健康生长,提供公平的经营环境。4.与现实接轨,满足日益增长及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5、实现上海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5.1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城市旅游至上”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越来越多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世界各国的品牌和文化几乎都能在上海找到缩影,无形中上海本土的特色正慢慢退化。上海市旅游
业在不断发展时,要注意保持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切勿走复制模仿线路,要树立本土文化,防止淡化弱化,以免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是存在趋同性和模式化问题。
上海繁华的中心地带商铺与高楼风格大同小异,原本特有的石库门建筑风格特色逐渐消失,弄堂文化也日益淡薄。上海拥有文物景点共80处,从数量上看,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繁星点点,但级别不高、规模偏小。而且大多散布在居民区中,无法匹配相应的旅游设施,从而丧失了大量的游客。
三是盲目追求大型化、豪华化、国际化的规则问题。
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到这里感受科技、时尚,这就需要对应的配套设施,因此,高档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歌剧院、游乐园等现代化设施应运而生。而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初,上海已拥有超过30家五星级酒店,而全年房间出租率仅为6成。这些供大于求的配套设施,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
四是存在节庆化问题。
新年倒计时活动、元宵豫园灯会、节日陆家嘴灯光秀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人流量经常达到饱和。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五是居民好客程度差。
上海市民屡被爆出与外来游客发生冲突,而有些游客的素质低下,如抱着小孩在公共场所方便、不注意个人卫生、大肆喧哗等行为导致了上海市民的排外心态,以致对外来游客态度不友好,这也影响外来游客对上海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