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胰腺解剖及功能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经典实用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经典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d2db1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9.png)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急性重症胰腺炎典型症状(临床表现):
1、腹痛:持续性的右或左中上腹剧痛 向腰背部放射
2、腹胀:由腹腔积液和肠麻痹导致
3、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典 型特点)
4、有腹膜炎特征:轻重不一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胰腺炎并发症
1、休克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 4、胰腺假性囊肿 5、慢性胰腺炎 6、肾功能衰竭 7、化脓性感染 8、胰腺脑病(胰腺病毒通过血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二、生理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1.外分泌 由腺细胞和导管细胞 产生胰液。每日分泌量为750~ 1500ml,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和 多种消化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 体液双重调节,以体液为主,当 进食后促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一 促胰酶素和肠促胰液素等体液对 胰液的分泌起重要的作用。
脑屏障引起脑病变)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胰腺炎治疗:主要(70%~80%)是非手术治疗 消炎 抑制腺体分泌 对症治疗
必要时手术治疗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谢谢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胰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解剖
胰腺在上腹位置较深,横卧于腹膜后,相当于1~ 2腰椎平面。分头、颈、体、尾四部分,十二指肠曲包 绕胰头,颈部为头与体的移行部分,胰尾接近脾门。 胰液从胰管流人十二指肠,胰管分主胰管和副胰管, 绝大多数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一个共同通道,开 口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乳头内有Oddi括约肌,少数的 主胰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乳头部,二者之间分割, 更少数人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二者共同通道或共同 开口,正是胆胰疾病相关联的解剖基础。
临床胰腺部位功能、形态描述、位置、毗邻关系、超声解剖及解剖分析
![临床胰腺部位功能、形态描述、位置、毗邻关系、超声解剖及解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8a094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6.png)
临床胰腺部位功能、形态描述、位置、毗邻关系、超声解剖及解剖分析胰腺超声解剖胰脏是体内与消化道相连的较大腺体之一,具有内、外分泌功能,其外分泌部产生胰液,经胰管排入到十二指肠。
胰腺呈长棱柱形,它的长度差异较大,约为12-25cm,宽约3-9cm,厚约1.5-3cm,重约70-100克。
胰腺都位于上腹部左季肋区腹膜后间隙内,紧贴腹后壁,属于腹膜后器官。
与第一、第二腰椎、同等的高度,并且横跨于一、二腰椎前方,几乎一半的胰头一般都会低于胰尾部。
做胰腺长轴切面扫查时,应注意将探头向左上适当倾斜,与水平线略呈15-30°角。
胰腺大体上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胰头是胰腺右侧端最大的部分,位于腹部中线偏右侧的十二指肠环内,胰头下部向左下方凸出成钩状,称为钩突。
胆总管走行于胰头背侧沟内,或穿行于胰头实质走向下方。
肝固有动脉位于胰腺的上缘,胃十二指肠动脉走行于胰头的前部。
胰腺以及部分及毗邻(后面观)颈部为胰头和胰体间的移行部,较为短而窄,其位于腹部中线偏右侧,前方与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上部相邻。
肠系膜上静脉走行于胰颈后面的浅沟内,与脾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主干。
胰体部位于腹部正中线偏左侧,腹主动脉位于其后方,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其下方。
胰体后方无腹膜覆盖,从右到左直接与腹主动脉(AO)、肠系膜上动脉(SMA)起始部、左侧肾上腺(AG)、左肾血管和左肾上极等相邻。
脾静脉位于胰腺后方、腹主动脉前方,肠系膜上动脉位于二者之间,脾静脉在声像图上清晰显示,对于胰腺定位和分辨十分重要。
胰腺解剖图胰腺周围断面示意图胰尾部为胰体向左侧延伸而形成,位于脾肾韧带内,解剖位置变异较大。
胰尾一般可达脾门处,其后方与左肾上极和肾上腺相邻。
脾静脉起自脾门,沿胰尾后方向右走行。
脾动脉由胰体上缘斜行于胰尾前方,直达脾门处。
胰管起自胰尾,向右横贯于胰体,但在胰头部会转向后下方达到钩突处,然后横行向右,与胆总管会合,并经Vater氏壶腹部共同或者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
胰腺应用解剖和生理概要
![胰腺应用解剖和生理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abb843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3.png)
胰腺应用解剖和生理概要一、胰腺应用解剖(一)解剖特点胰腺位于左上腹部的腹膜后间隙内,由于此处有大血管及其分支,多支神经和淋巴管分布,对胰腺的显露和手术就比较困难。
健康成熟的胰腺,其外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消化酶排入十二指肠内,其内分泌系统则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进入血循内。
胰腺形态狭长扁平,色淡柔软,长约15~20cm,重约75~100g (平均90g),但会因为患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而缩小。
胰腺可分为四部分,即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
1头部是胰腺右端的膨大部分,被十二指肠所包绕,并位于肠系膜上血管右侧,胰头部在横结肠系膜根部前方跨过,并被Treitz韧带筋膜从附近的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右肾动脉分隔开来,当手术时将胰头部和十二指肠从腹膜后游离出时,必须了解这种关系。
胰头部下方的钩突,是胰头部的下部向左下方的舌形突出部分,它围绕肠系膜上血管并从此伸向其后侧。
在此处胆总管的胰腺内段在胰头部后表面向下延伸,在Vater壶腹部与主胰管交汇。
此处胰头部和壶腹部结构有明显变异性,在切除胆总管囊肿时应掌握这一知识。
2.颈部是覆盖在肠系膜上血管前面的胰腺部分,短而狭窄,长约2cm,右侧从胰头部下方切迹开始,向左延伸至胰腺体部,此段胰腺亦称胰腺切迹(incisurapancreatis),在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颈部后方汇合成门静脉。
胰颈部前面一般无大血管分布,但有10%〜20%的会出现血管侧支,一般位于颈部上缘,并从门静脉伸向胆管后面。
3,体部自颈部左侧开始,其前表面覆以腹膜,形成了小网膜囊的后板,横结肠系膜与其下缘相接触,胰体部位于胃后壁后方,覆盖在主动脉、腹腔神经丛/乳糜池起始部、左膈肌角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的前方,这一解剖关系特点可解释急性胰腺炎时的炎症过程中常发生在小网膜囊内。
4.尾部一小部分胰腺向前上方伸向左肾的狭小末端称胰尾,胰尾与胰体无明显界限,胰尾接近脾脏、结肠脾曲、左肾上腺和左肾。
在脾门部,胰尾与脾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结构构成了脾肾韧带的内容。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理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5254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4.png)
02
胰腺生理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分泌胰液
01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能
够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促进食物消化。
维持酸碱平衡
02
胰液中的碳酸氢盐能够中和胃酸,维持消化道酸碱平衡,保护
消化道黏膜。
分泌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
03
这些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分解脂肪和淀粉为
更小的分子,便于身体吸收利用。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01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高血糖 素则升高血糖,两者共同调节血 糖水平。
02
分泌生长抑素和胃 泌素
这些激素对消化道的运动和分泌 起到调节作用,维持消化道正常 功能。
03
分泌胰多肽
胰多肽具有抑制胃液分泌、延缓 胃排空等作用,有助于维持消化 道健康。
胰腺与消化系统其他器官的关系
1 2
与肝脏的协同作用
胰腺和肝脏共同参与胆汁的分泌,促进脂肪的消 化和吸收。
与胆囊和十二指肠的相互作用
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十二指肠,与胆囊分泌的胆 汁混合,形成乳化剂,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3
与肠道的相互调节
胰腺分泌的激素能够调节肠道的运动和分泌,与 肠道功能相互调节,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 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胰腺解剖 • 胰腺生理功能 • 胰腺病理生理 • 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胰腺解剖
胰腺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胰腺位于腹膜后,横跨第一至第 二腰椎前方,紧贴胃和十二指肠 。
形态
胰腺呈长条形,分为头、颈、体 、尾四个部分,质地柔软,呈灰 红色。
胰腺的位置结构图
![胰腺的位置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b2f6d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7.p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DOCS
胰腺的形态特点
• 胰腺呈长条状,头部膨大,体部逐渐变细
• 胰腺表面有腺泡,内部有导管
胰腺的变异
• 胰腺的位置和形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 胰腺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能有所不同
胰腺的分区及其临床意义
胰腺的分区
• 胰腺通常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 各 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胰腺的分区
胰腺疾病的预后
• 胰腺疾病的预后因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异
• 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胰腺疾病预后的因素
• 病因: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 病程:如疾病分期、进展速度等
• 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
• 患者因素:如年龄、性别、基因等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各部分均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胰腺的生理功能
• 消化酶的作用: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调节血糖水平
⌛️
胰腺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胰腺分泌的胰液是消化酶的主要来源
• 胰液中的脂肪酶分解脂肪
• 胰液中的蛋白酶分解蛋白质
• 胰液中的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
胰腺与胆囊和肝脏共同调节胆汁的排泄
• 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分子调控异常密切相关
• 胰腺癌的发生与肿瘤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发生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
的异常有关
05
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胰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
胰腺疾病的诊断方法
• 影像检查:如CT、MRI、超声等
• 内镜检查:如内镜超声、胰胆管造影等
胰腺解剖学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胰腺解剖学胰腺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5892b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0.png)
胰腺解剖学胰腺的结构和功能胰腺解剖学:胰腺的结构和功能胰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消化腺。
它不仅产生消化酶以帮助消化食物,还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以调节血糖水平。
本文将介绍胰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器官。
1. 胰腺的位置和形态胰腺位于腹腔中,沿胃附近的后腹壁延伸。
它呈鱼状,约15-20厘米长,大约2.5厘米宽,位于胃的下方。
胰腺主要分为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分。
头部位于脾脏旁边,体部经过中心腹腔,尾部向左上方弯曲。
2. 胰腺的结构胰腺由许多细小的单位组成,称为胰腺小叶。
每个小叶包含许多细胞,包括外分泌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外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消化酶,而内分泌细胞则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涉及多种消化酶的产生和释放。
这些消化酶包括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酶和胰腺酶。
它们在小肠中帮助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胰腺的内分泌功能由胰岛细胞负责。
胰岛细胞分布在胰腺小叶之间,它们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而胰高血糖素则提高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释放。
5. 胰腺疾病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癌、胰腺炎和胰腺囊肿等。
胰腺癌是一种危险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晚期诊断。
胰腺炎是指胰腺的组织发炎,可能因胰腺结石或酒精滥用等原因引起。
胰腺囊肿是一种液体充满的囊袋,可能由胰腺受伤或感染引起。
6. 胰腺的保健保持胰腺健康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饮酒、吃高脂肪食物和暴饮暴食等行为有助于减少胰腺疾病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并咨询医生的建议也非常重要。
总结: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具有外分泌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外分泌功能涉及消化酶的产生和释放,而内分泌功能则涉及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腺疾病是胰腺功能障碍的结果,需要重视预防和治疗。
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胰腺的健康。
人体胰腺结构与作用
![人体胰腺结构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94fc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4.png)
人体胰腺结构与作用
1.什么是胰腺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大腺体,也是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兼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胰腺的形态多为“蝌蚪”形(占40%),“弓”形次之(20%)。
胰腺质地柔软,如口唇,呈三棱形,长约12-15cm,宽3-4cm,厚1.5-2.5cm,重量约75g。
2.胰腺在哪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位置较深,解剖关系复杂,可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其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胰腺右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横过第1、2腰椎前面,居大网膜囊后,形成胃床之大部分,左端较高,靠近脾门。
胰腺的位置可以随呼吸运动、腹内脂肪多少和身体姿势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移动。
胰腺在腹前壁的体表定位:胰腺下缘约相当于脐上5cm,胰腺上缘约相当于脐上10cm处。
3.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胰腺是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
胰腺的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构成,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上皮细胞分泌的胰液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每日分泌量为1-2L,受神经和激素调节。
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
胰腺的内分泌部分主要为胰岛,其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解有关,如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此外还有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瘤的δ1细胞和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
胰腺胰腺解剖及功能
![胰腺胰腺解剖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56c32e0e009581b6bd9eb33.png)
Pancreas
一、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胰腺起源于中胚层的原肠。第4周时,前肠末端 的背、腹两侧壁上分别突出两个芽,即腹胰芽和 背胰芽,前者分化为腹胰,后者分化为背胰。其 中,腹胰又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在分化的过程 逐渐萎缩。在第7周,腹胰与背胰融合为胰腺。 腹胰形成钩突和胰头的下份,背胰形成胰头的上 份、胰体和胰尾。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胰与 背胰融合不良,则会导致分裂胰、环形胰、异位 胰腺等畸形。 腹胰管与背胰管的远侧段连通形成总胰管,背胰 管的近侧段退化,或保留为副胰管,并开口于十 二指肠副乳头。
胰腺肿瘤介入时的动脉选择
胰腺肿瘤行区域动脉灌注和栓塞插管部位: 胰头部病变可选择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 二指肠下动脉;胰颈部位选择胰背动脉, 胰体部位选择脾动脉或胰大动脉,胰背动 脉;胰尾部选择胰大动脉或胰尾动脉。
胰腺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胰腺的静脉:与其动脉伴行,引流胰实质的静脉 血最后进入门静脉。胰头部的血液主要通过静脉 弓回流至肝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胰颈的血液 通过静脉支回流到脾静脉,通过小静脉支回流到 胰十二指肠上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胃结静脉干、 肠系膜上、下静脉等。胰体部主要通过胰静脉支 回到脾静脉。胰颈部是静脉吻合最丰富的地方。 胰尾部通过胰静脉回流到脾静脉。
的上腹中部腹膜后间隙中(胃的正后方)。
正常成人胰腺长约12~20cm, 重约70~ 120g,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胰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胰头部最厚,被十二指肠C形袢所围绕,其下缘的
一小部分向后、向上突出,止于肠系膜上动脉右 缘,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构成胰腺的钩状突,此
处常有2~5支小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在行胰
胰腺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胰腺动脉互相吻合形成3个动脉弓:胰十二指肠前 弓,由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前动 脉末端吻合而成;胰十二指肠后弓,由胰十二指 肠上后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的末端吻合而 成;横动脉弓由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左支与胰背 动脉的右支吻合而成。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乳 头主要由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供应(包括5-7支动 脉分支及乳头动脉),因此,在行Beger手术时, 一定注意保留后弓以保证十二指肠及胆管下端的 血液供应。
胰腺的解剖与内分泌功能
![胰腺的解剖与内分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8e1d1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b.png)
胰腺的解剖与内分泌功能胰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消化腺和内分泌腺,位于胃后方,与肝脏和脾脏相邻。
它在人体的消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胰腺的解剖结构以及其具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胰腺的解剖结构胰腺是一个呈长形、扁平的腺体,约15-20厘米长。
它分为头、体和尾三部分。
胰腺头部位于十二指肠后方,右侧与十二指肠相邻。
胰腺体部蜿蜒延伸,与胃、肠相邻。
胰腺尾部位于脾脏下方,与脾脏相邻。
胰腺内有许多小腺泡,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多个小叶,由胰管汇聚而成。
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内汇合形成壶腹部,再通过Vater氏乳头进入十二指肠,从而与消化系统相连。
二、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和分泌胰液,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
胰液是一种碱性液体,含有多种酵素,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当食物进入胃和十二指肠时,触发胃蠕动和肠蠕动,胰岛素释放激素(CCK)和胰高血糖素释放激素(GIP)被激活。
这些激素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胰腺的腺泡细胞受到这些激素的作用,产生和释放胰液。
胰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酶。
通过胰管输送到十二指肠,酶在碱性环境中逐渐激活,开始消化食物。
胰腺酶主要分解蛋白质为小肽和氨基酸,胰淀粉酶分解淀粉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
三、胰腺的内分泌功能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由胰岛细胞负责,它们分布在胰腺中,约占胰腺重量的2-3%。
胰岛细胞主要分为α细胞、β细胞和δ细胞。
胰腺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它能升高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对血糖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胰岛素能促使细胞摄取血糖,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胰腺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它能抑制胃部的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对胰腺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胰岛细胞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血糖水平、神经系统调节和其他激素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头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胰头后 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等。
正常情况下,胰头部与上述组织之间隔 有疏松结缔组织,当胰头部有炎症或癌 瘤时,上述组织可能受累,故对胰头癌 欲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应重点检查 胰头肿物侵及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肠系 膜上静脉的情况。
位于第2腰椎的右侧,是胰最宽大 的部分。胰头的上、右、下三面被 十二指肠所环绕,因此胰头部肿瘤 可压迫十二指肠而引起梗阻,X线 检查时,可见到十二指肠窗开大或 变形。
胰体上缘有脾动、静脉走行,脾静 脉有时甚至埋在胰上缘的沟内。脾 动脉发出数条胰支进入胰内,胰内 又有多条小静脉直接汇入脾静脉。 由于脾静脉及其属支与胰腺紧密相 连,不易分离,行胰体尾切除术时 需将脾一并切除。
约40%胰尾部紧靠脾门,在脾肾韧 带的两层腹膜之中,脾切除时需防 止损伤胰尾,以免发生胰瘘
胰头的下份有向左侧突出的钩突, 其一部分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后 方。此处有数条(2-5条)小静脉 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后侧壁,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要仔细处理,以 免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
位于胰头的左侧,是胰头与胰体 之间狭窄的部分,长约2~2.5cm 胰颈部的背面有一凹沟,沟内有 肠系膜上静脉经过。该静脉向上 走行不久即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 脉主干。
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干下部在胰 颈背面经过时,没有胰腺小静脉汇 入,因此,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分离胰颈背面与肠系膜上静脉时, 可从胰的上、下缘沿肠系膜上静脉 与胰颈之间进行钝囊与胃后壁为邻。后面有腹 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脾静脉。 胰体上缘紧靠腹腔干、腹腔神经丛,因 此,胰腺炎时极易波及神经丛,而出现 腰部剧痛。如果胰腺癌病人有腰部剧痛, 可提示癌瘤已侵及腹腔神经丛。
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背胰导管的近端侧逐渐退化或保留为副胰 管(santorini管)。它开口于十二指肠副乳 头,仅引流胰头部少量胰液。如果背、腹 胰管未能融合或者仅为细的分支融合,主 胰管只能引流腹侧胰腺分泌的胰液,而副 胰管则成为胰腺的主要引流管,容易造成 胰液引流不通畅而导致胰腺炎发生。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
Pancreas
一、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胰腺起源于中胚层的原肠。第4周时,前肠末端 的背、腹两侧壁上分别突出两个芽,即腹胰芽和 背胰芽,前者分化为腹胰,后者分化为背胰。其 中,腹胰又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在分化的过程 逐渐萎缩。在第7周,腹胰与背胰融合为胰腺。 腹胰形成钩突和胰头的下份,背胰形成胰头的上 份、胰体和胰尾。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胰与 背胰融合不良,则会导致分裂胰、环形胰、异位 胰腺等畸形。 腹胰管与背胰管的远侧段连通形成总胰管,背胰 管的近侧段退化,或保留为副胰管,并开口于十 二指肠副乳头。
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环状胰腺(Annular pancreas):是胰腺呈 环状或钳状围绕和压迫十二指肠第二段,是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外在原因之一。其原 因是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胰左叶没有发 生萎缩,在随着十二指肠的旋转而围绕十二 指肠前后面形成环状胰腺。
临床上环状胰腺主要表现为高位肠梗阻症状 和体征。
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as):又称为迷 路胰腺或副胰。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 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有无 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 胰腺。当胚胎期腹胰与背胰始基在随原肠 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 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 生长,背侧胰始基细胞将被带到胃、腹侧 胰始基细胞则被带到小肠而成为异位胰腺。
胰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胰颈部较狭窄,位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前方,它们 之间仅以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多无血管分支,此 处常作为手术探查的入路,也是行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时切断胰腺的部位。 胰体、尾部的界限不清; 胰尾部窄且薄,紧邻脾门。胰腺前方为腹膜和网 膜囊后壁覆盖,胰颈、体部后方为腰椎椎体,位 置相对固定,不能移动,因此在上腹部钝挫伤时 受挤压的几率较大。此外,胰腺位置深在,被胃、 十二指肠、脾、肝、肾、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所包 绕,使得胰腺疾病的诊断相对困难。
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其中,发生于十二指肠最多,约占27.7%; 胃次之,约占25.5%;空肠15%;回肠3%。 也可见于胆囊、胆总管、肝脏、脾脏、大 网膜、横结肠、阑尾及脐等部位。 异位胰腺通常无特异症状,但偶可发生胰 腺炎及胰腺癌。
二、胰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胰腺呈条带状,位于相当于第二腰椎水平 的上腹中部腹膜后间隙中(胃的正后方)。 正常成人胰腺长约12~20cm, 重约70~ 120g,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胰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胰头部最厚,被十二指肠C形袢所围绕,其下缘的 一小部分向后、向上突出,止于肠系膜上动脉右 缘,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构成胰腺的钩状突,此 处常有2~5支小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在行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应注意仔细处理次部位,以防 止发生大出血。胰头后方有远端胆总管经过胰实 质进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治疗:手术切除腹胰左叶以解除压迫
胰腺起源与发育畸形
分裂胰(pancreatic division,PD):又称为胰 腺分隔、胰腺分离、胰管融合异常、胰管 未融合等。
机制:胚胎发育至第7周时,腹胰由十二指 肠腹侧转移至背侧而与背胰融合成一个完 整的胰腺,腹胰形成胰腺钩突和胰头的大 部分,背胰形成胰头小部分和胰体、尾部。 同时胰管也相互融合,腹胰管与背胰管的 远侧端融合成主胰管(Wirsung)
胰尾部有4~6支小静脉注入 脾静脉,门静脉高压症时,这 些小静脉变粗,其管壁变薄, 在行脾肾静脉吻合术时,为游 离出足够长度的脾静脉(一般 需3~4cm),须仔细分离、 结扎、切断这些小静脉支。若 处理不当,可因出血或撕裂脾 静脉而增加手术的困难。
胰腺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胰腺的血供比较丰富,主要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 胰头部与十二指肠第二段紧密相连,来源于胃十 二指肠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及来源于 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前、后动脉于胰头 前、后靠近十二指肠降部互相吻合,形成十二指 肠前、后动脉弓,由弓上发出的细小分支供应胰 头部及十二指肠。 胰体尾部血供来自于脾动脉的 胰背动脉和胰大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的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