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燃烧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PPT课件
![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ec23e5a6c30c2258019ed3.png)
• ⑴ 传动型式
• 传动系统采用单传动,由一台主传动电动机带动。
• 主传动系统油主电动机、主减速机小齿轮等组成,同时采用了组合弹性联 轴器来提高传动的平稳性。主电动机尾部带有测速发电机为显示窑速的仪 表提供电源。
• 为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以防止窑筒体
弯曲变形,也便
于检修时盘窑,设有辅助传动装置。它由电动机、减速机等组成。辅助电
影响换热系数:因而影响传热速率、窑的产量和热耗; 影响窑内飞灰生成量:即影响料耗。
当流速过大时,传热系数增大,但气体与物料的接触 时间减少,总传热量有时反而会减少,表现为废气温度升 高、热耗增大、飞灰增多、料耗加大,不经济。
相反,当流速低时,传热效率降低,产量会显著下降, 也不合适。
第30页/共84页
第19页/共84页
低端
高端
F DB
θ
α
G EC A
β
ΔS
图2-75 回转窑内物料充填与运动简图
θ——填充角;β——窑倾斜角; α——物料休止角
第20页/共84页
窑内的物料仅占据窑容积的一部分,物料颗粒在窑内的运 动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假设物料颗粒在窑壁上及料层内部没有滑动现象,当窑回 转时,物料颗粒靠着摩擦力被窑带起,带到一定高度,即物料 层表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等于物料的自然休止角时,则物料 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料层表面滑落下来。
第17页/共84页
7、窑尾密封装置
• QD窑尾密封装置采用气缸压紧端面接触式,整个密封圈受力均匀且能消除由于安装和窑筒体挠度产生的不 良影响。此外由电动干油泵将润滑脂注入摩擦圈接触面进行润滑,摩擦阻力及磨损小,密封可靠效果好。
第18页/共84页
8、窑头罩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ppt课件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43fb9eb8f67c1cfbd6b81a.png)
45
思考:
烧成温度偏低时,适当 A、增大外风 B、减少煤风 √ C、增大内风 D、减少内风
46
排风大,火焰变() 料少,火焰() 煅烧温度高,火焰() 煤粉粗、湿、灰分大、挥发分低、固定 碳多,火焰() 煤多一次风少,一、二次风温度低,火 焰()
47
四通道回转窑燃烧器
直流风速:140m/s~250m/s;压力:≥0.014MPa 旋流风速:110m/s~250m/s;压力:≥0.014MPa 煤流风速:20m/s~35m/s 可调 中心风速:60m/s 占一次风总量的0.03%~0.05%
窑体每班上下移动
筒体
1~3次,每次移动
幅度约50mm
上下移动可通过:
托轮的倾斜
液压挡轮完成。
止动挡轮
11
4、液压挡轮
1、液压挡轮是围绕纵向轴运动的滚轮安装在 窑尾轮带靠近窑头侧的平面上。
2、作用:及时指出窑体在托轮上的运转位置 是不否合理,并限制或控制窑体轴向窜动。
12
5 传动装置
目的:保证窑的旋转和调节窑的转数
16
薄片式密封
密封要求具有足够大的摩 擦表面,密封性好,同时 对窑的弯曲偏摆等具有很 大的适应性。此外零件加 工、更换和找正都较方便
1mm厚
17
7 辅助设备
烧成带的轴流风机:利于窑皮的形成,保护筒体
18
传感器
筒体温度传感器; 用来测定窑传动力矩的电流表或功率表; 窑纵向高位或地位的传感器,用于控制液压挡轮。
35
煤粉燃烧过程的控制
控制内容有:火焰的温度、长度、着火位置及形状
(1)什么是火焰?
火焰是燃烧中的气体混合物,当悬浮物中含有固体颗粒时, 形成明亮火焰。
思考:
烧成温度偏低时,适当 A、增大外风 B、减少煤风 √ C、增大内风 D、减少内风
46
排风大,火焰变() 料少,火焰() 煅烧温度高,火焰() 煤粉粗、湿、灰分大、挥发分低、固定 碳多,火焰() 煤多一次风少,一、二次风温度低,火 焰()
47
四通道回转窑燃烧器
直流风速:140m/s~250m/s;压力:≥0.014MPa 旋流风速:110m/s~250m/s;压力:≥0.014MPa 煤流风速:20m/s~35m/s 可调 中心风速:60m/s 占一次风总量的0.03%~0.05%
窑体每班上下移动
筒体
1~3次,每次移动
幅度约50mm
上下移动可通过:
托轮的倾斜
液压挡轮完成。
止动挡轮
11
4、液压挡轮
1、液压挡轮是围绕纵向轴运动的滚轮安装在 窑尾轮带靠近窑头侧的平面上。
2、作用:及时指出窑体在托轮上的运转位置 是不否合理,并限制或控制窑体轴向窜动。
12
5 传动装置
目的:保证窑的旋转和调节窑的转数
16
薄片式密封
密封要求具有足够大的摩 擦表面,密封性好,同时 对窑的弯曲偏摆等具有很 大的适应性。此外零件加 工、更换和找正都较方便
1mm厚
17
7 辅助设备
烧成带的轴流风机:利于窑皮的形成,保护筒体
18
传感器
筒体温度传感器; 用来测定窑传动力矩的电流表或功率表; 窑纵向高位或地位的传感器,用于控制液压挡轮。
35
煤粉燃烧过程的控制
控制内容有:火焰的温度、长度、着火位置及形状
(1)什么是火焰?
火焰是燃烧中的气体混合物,当悬浮物中含有固体颗粒时, 形成明亮火焰。
回转窑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回转窑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898d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8.png)
• (二)烟室
在窑尾设有烟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连接窑 与通风设备,同时还经过此处安装下料管,在 一定程度 上起收尘作用。
• (三)密封装置 • 1、密封装置的作用及对其要求
(1)作用:窑筒体与窑头、烟室接合处,都存在缝 隙,为防止外界空气被吸入,以稳定窑内的热工制 度,必须在上述两处各装一个密封装置。 (2)要求:
• 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液自动顶开溢流阀,溢流回油箱。
• 油箱内装有电接点温度表,油温超过35℃时自动切断电加热 器电源,油温低于10℃时自动启动电加热器电源。
③液压泵站维护
• (1)液压挡轮正常上下行程为±15mm,允许通过调 整限位开关位置做少量调整。一般选定上下限位开 关为油站的主开关。第Ⅱ档的限位开关为报警开关, 挡轮上下极限行程为±30mm。
②液压泵站原理
• 在启动窑的同时,接通油泵电机,(第一次转窑时应预先将 油缸左侧空腔注满液压油),油泵经滤油器从油箱吸油(油 箱的油位高于泵的吸入口),经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 将油平稳送入油缸,在压力作用下,油缸活塞推动挡轮迫使 窑向上移动。此时电磁阀没有电,处于关闭状态。当挡轮座 碰到上限位开关时,油泵断电停止对系统供油,同时回油管 上的电磁阀得电,阀体打开油缸至油箱的回油管路,电磁阀 的得电状态保持,此时靠窑的自重,使窑压迫油缸活塞向下 运动,将油压进油箱。当挡轮座碰到下限位开关时,电磁阀 断电,关闭回油管路,油泵重现启动,恢复对系统供油。重 复上述推窑上行过程。
钢 • ③轮带和垫铁:保持合理间隙
轮带材料:ZG45或ZG55 热处理硬度: ≥170HB 垫铁固定形式:焊接
轮带固定形式:轮带挡圈 • ④窑口护板:54块ZGCr26Ni12耐热铸钢
轮带与筒体的固定方式 (1)活套式:在筒体上 焊有垫板,其作用保护 筒体、便于更换起到加 强筒体径向刚度的作用。
在窑尾设有烟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连接窑 与通风设备,同时还经过此处安装下料管,在 一定程度 上起收尘作用。
• (三)密封装置 • 1、密封装置的作用及对其要求
(1)作用:窑筒体与窑头、烟室接合处,都存在缝 隙,为防止外界空气被吸入,以稳定窑内的热工制 度,必须在上述两处各装一个密封装置。 (2)要求:
• 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液自动顶开溢流阀,溢流回油箱。
• 油箱内装有电接点温度表,油温超过35℃时自动切断电加热 器电源,油温低于10℃时自动启动电加热器电源。
③液压泵站维护
• (1)液压挡轮正常上下行程为±15mm,允许通过调 整限位开关位置做少量调整。一般选定上下限位开 关为油站的主开关。第Ⅱ档的限位开关为报警开关, 挡轮上下极限行程为±30mm。
②液压泵站原理
• 在启动窑的同时,接通油泵电机,(第一次转窑时应预先将 油缸左侧空腔注满液压油),油泵经滤油器从油箱吸油(油 箱的油位高于泵的吸入口),经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 将油平稳送入油缸,在压力作用下,油缸活塞推动挡轮迫使 窑向上移动。此时电磁阀没有电,处于关闭状态。当挡轮座 碰到上限位开关时,油泵断电停止对系统供油,同时回油管 上的电磁阀得电,阀体打开油缸至油箱的回油管路,电磁阀 的得电状态保持,此时靠窑的自重,使窑压迫油缸活塞向下 运动,将油压进油箱。当挡轮座碰到下限位开关时,电磁阀 断电,关闭回油管路,油泵重现启动,恢复对系统供油。重 复上述推窑上行过程。
钢 • ③轮带和垫铁:保持合理间隙
轮带材料:ZG45或ZG55 热处理硬度: ≥170HB 垫铁固定形式:焊接
轮带固定形式:轮带挡圈 • ④窑口护板:54块ZGCr26Ni12耐热铸钢
轮带与筒体的固定方式 (1)活套式:在筒体上 焊有垫板,其作用保护 筒体、便于更换起到加 强筒体径向刚度的作用。
回转窑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图ppt课件
![回转窑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8575ccfc789eb162dc81a.png)
②液压泵站原理
• 窑下移零位25mm,油泵启,换向阀左位,
第 油推动挡轮使窑上移。
5 章
•
窑上移零位25mm,油泵停,换向阀中位,
油通过安全阀泄露,窑靠自重下移。
回 转
•
窑继续上移零位30mm,换向阀右位,油
窑 直接回油箱,窑靠自重下移。下移5mm
后,换向阀中位。
• 窑异常上移或下移35mm,行程开关发出 警报,若继续上移或下移5mm,行程开 关触点动作,主电机停。
您的满意 就是我的得意
回转窑
第 5
1 概述
章
1.1 回转窑的分类
1.2 回转窑的应用
回 转
2 回转窑的结构及结构参数
窑
2.1 回转窑的结构
2.2 回转窑的结构参数
3 回转窑的运转参数和生产能力
3.1运转参数
3.2 生产能力
回转窑
第
4 回转窑的其他有关资料
5 章
4.1 标准
4.2 设计
回
4.3 安装
以及窑内的填充系数等都有密切关系。
回
转 窑
n
Gsin α
1.48D 3iρ
M
r min 1
式中:G—窑的生产能力,t·h–1;
—窑内物料自然堆积角度。
窑内物料轴向移动速度和停留时间
第
物料在窑内移动的基本规律:随窑的回转
5
章 物料被带起到一定高度,然后滑落下来;由于
回 窑是倾斜的,滑落的物料同时就沿着轴向向前
• ③大齿圈的安装
径向圆跳动公差1.5mm,
端面圆跳动公差1 mm
3、齿轮罩装置
第 5
• 对大小齿轮的传动起密封作用,一是防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重点内容ppt课件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重点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fe90a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e.png)
(1)生料粉在废气中分散与悬浮 (2)气、固之间换热
(在联结管道内完成) (3)气、固相的分离,生料粉的收集
(在旋风筒内完成)
1.2.2 影响旋风预热器预热效率的因素
因素之一:粉料在管道中的悬浮
保证悬浮效果的几项措施: (1)选择合理的喂料位置:
一般情况下,喂料点距出风管起始端应有 大于1m多的距离,此距离还与来料落差、来 料均匀程度、内筒插入深度以及管内气体
五稳
生料化学成分稳定
生料喂料稳定
燃料成分(热值、煤的细度或油的雾化等指标)稳定
燃料喂入量稳定 设备(包括通风设备)运转稳定
温度制度、压强制度、 气氛制度
一稳
全窑系统热工制度稳定
防止堵塞事故措施:
(1)要保证均衡稳定的操作。 若系统中的加料量突然减少,则高温气流中多余的热量就会 使生料的温度骤升,会导致预热生料因温度升高而发粘,造成 结皮堵塞,
1.1 系统概述
1.1.1工作原理:
1)生料 2)燃料
3)气体
入分解炉煤(60%-70%) 入窑煤(40%-30%)
一次空气:输送煤粉的 二次空气:来自冷却机的 三次空气:进入分解炉的
1.2悬浮预热器
分类:旋风筒和立筒 基本流动方式:旋转流和喷射流 功能:分散、换热、分离。
1.2.1旋风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预分解窑的特点(与其它窑相比)
1)结构特点: 窑尾增设了一个分解炉,承担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大量
碳酸钙分解的任务; 2)热工特点:
窑尾增加“第二热源”,大部分燃料从分解炉内加入,改
善了回转窑系统内的热力分布格局,大大地减轻了回转窑内耐 火衬料的热负荷,延长了回转窑的寿命。 3)工艺特点:
将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过程中耗热量最大的碳酸钙分解过程
(在联结管道内完成) (3)气、固相的分离,生料粉的收集
(在旋风筒内完成)
1.2.2 影响旋风预热器预热效率的因素
因素之一:粉料在管道中的悬浮
保证悬浮效果的几项措施: (1)选择合理的喂料位置:
一般情况下,喂料点距出风管起始端应有 大于1m多的距离,此距离还与来料落差、来 料均匀程度、内筒插入深度以及管内气体
五稳
生料化学成分稳定
生料喂料稳定
燃料成分(热值、煤的细度或油的雾化等指标)稳定
燃料喂入量稳定 设备(包括通风设备)运转稳定
温度制度、压强制度、 气氛制度
一稳
全窑系统热工制度稳定
防止堵塞事故措施:
(1)要保证均衡稳定的操作。 若系统中的加料量突然减少,则高温气流中多余的热量就会 使生料的温度骤升,会导致预热生料因温度升高而发粘,造成 结皮堵塞,
1.1 系统概述
1.1.1工作原理:
1)生料 2)燃料
3)气体
入分解炉煤(60%-70%) 入窑煤(40%-30%)
一次空气:输送煤粉的 二次空气:来自冷却机的 三次空气:进入分解炉的
1.2悬浮预热器
分类:旋风筒和立筒 基本流动方式:旋转流和喷射流 功能:分散、换热、分离。
1.2.1旋风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预分解窑的特点(与其它窑相比)
1)结构特点: 窑尾增设了一个分解炉,承担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大量
碳酸钙分解的任务; 2)热工特点:
窑尾增加“第二热源”,大部分燃料从分解炉内加入,改
善了回转窑系统内的热力分布格局,大大地减轻了回转窑内耐 火衬料的热负荷,延长了回转窑的寿命。 3)工艺特点:
将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过程中耗热量最大的碳酸钙分解过程
回转窑燃烧系统
![回转窑燃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fe6935025c52cc58bd6bed1.png)
6
熟料烧成
由于窑筒体倾斜放置且在不断回转,使自 窑冷端(习惯称窑尾)烟室处喂入的生料, 连续向热端(窑头)运动
在窑内不断被高温逆向流动的烟气所加热 而烧成熟料
最后经过窑头罩下端落入冷却机中,经空 气冷却后排出即烧成制品—熟料
7
热量交换
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温度一般比熟料烧成温度
高200~300℃即1650~1750℃,从窑头向窑
e : 入窑生料真实分解率, %
m
:
fh
飞灰数量,kg飞灰
/
k
g熟料
e f:飞灰分解率,%
44
L f :飞灰烧失量,%
设SP窑生料、入窑生料和出窑烟气中飞灰烧失量分
别为:L1=35.5%,L2=23.5%,Lf=4.0%,飞灰循环量 为mfh=0.55kg/kg熟料,试计算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e, 真实分解率eo和飞灰分解率ef
34
6-螺旋输送机;7-炉篦子;8-斗式提升机;9-刮板输送机
2.2.1.3带炉篦子加热机的回转窑(立波尔窑)系统
立波尔窑缺点
加热机的结构和操作较复杂,维修工作量大,运 转周期相对较短
熟料质量较差,热烟气从上向下穿过加热机上料 层时,沿程换热使上层和下层物料的温度差大, 甚至达400~600℃,物料预热不均匀,影响熟 料质量(影响石灰饱和系数)
第二节 回转窑煅烧系统
1
主要内容
流程特点概述 基本流程
物料煅烧历程
湿法窑煅烧系统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立波尔窑系统
带悬浮预热器的干法窑系统
带预分解炉的干法窑系统
熟料烧成
由于窑筒体倾斜放置且在不断回转,使自 窑冷端(习惯称窑尾)烟室处喂入的生料, 连续向热端(窑头)运动
在窑内不断被高温逆向流动的烟气所加热 而烧成熟料
最后经过窑头罩下端落入冷却机中,经空 气冷却后排出即烧成制品—熟料
7
热量交换
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温度一般比熟料烧成温度
高200~300℃即1650~1750℃,从窑头向窑
e : 入窑生料真实分解率, %
m
:
fh
飞灰数量,kg飞灰
/
k
g熟料
e f:飞灰分解率,%
44
L f :飞灰烧失量,%
设SP窑生料、入窑生料和出窑烟气中飞灰烧失量分
别为:L1=35.5%,L2=23.5%,Lf=4.0%,飞灰循环量 为mfh=0.55kg/kg熟料,试计算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e, 真实分解率eo和飞灰分解率ef
34
6-螺旋输送机;7-炉篦子;8-斗式提升机;9-刮板输送机
2.2.1.3带炉篦子加热机的回转窑(立波尔窑)系统
立波尔窑缺点
加热机的结构和操作较复杂,维修工作量大,运 转周期相对较短
熟料质量较差,热烟气从上向下穿过加热机上料 层时,沿程换热使上层和下层物料的温度差大, 甚至达400~600℃,物料预热不均匀,影响熟 料质量(影响石灰饱和系数)
第二节 回转窑煅烧系统
1
主要内容
流程特点概述 基本流程
物料煅烧历程
湿法窑煅烧系统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立波尔窑系统
带悬浮预热器的干法窑系统
带预分解炉的干法窑系统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PT文档资料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eac46cc850ad02de804177.png)
考虑冷空和热窑轮带 的位置不同,同时移
动轮带使托轮整个表
面受到均匀的磨损, 否则会留下沟纹,无
பைடு நூலகம்
法正常工作。
托轮轴承结构 1---瓦衬;2---球面瓦;3、轴承座;4、顶丝
为使托轮磨损均匀:
窑体每班上下移动 13 次,每次移动幅度 约 50mm 。上下移动可
通过托轮的倾斜液压
挡轮完成
4、液压挡轮
1 、液压挡轮是围绕纵向轴运动的滚轮,安装在窑尾轮带靠近 窑头侧的平面上。 2 、作用:及时指出窑体在托轮轮上的运转位置是否合理,并 限制或控制窑体轴向窜动。
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回转窑的结构 理解回转窑的构造由哪些部件组成,有何作用。 二、回转窑的工作原理(重点) 掌握回转窑内物料的运动、燃料的燃烧、气体的流 动和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掌握喷煤管的工作原理和调
节。
一、回转窑的结构
●筒体 ●轮带 ●筒体 ●托轮 ●挡轮 ●密封装置
●传动装置
●附属设备
1、筒体
●
回转窑的斜率与窑的转速和填充率有关。 回转窑的斜率 β ↑ Vm ↑; 物料的填充率应越大,窑的转速应越大。
●
填充系数:窑内物料的体积占筒体窖的百分比。用正式
表示:
m — 单位时间通过某带的物料量 t/s
Vm — 某带物料的运动速度 m/s
●
物料的休止角 α ↑ Vm ↓ 物料的粘度越大,流动性困难,则 Vm ↓ 易烧性好的物料,在窑内煅烧时间短,则Vm ↑
2、回转窑内的燃料燃烧
2、回转窑内的燃料燃烧
( 1 )煤的燃烧过程是怎样的? 0 ~100- 150℃燃料中水分蒸发; 0.30-0.05S ~450- 500℃逸出挥发份
窑系统运行工艺热工知识教材(PPT 75页)
![窑系统运行工艺热工知识教材(PPT 7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c1a8cd20242a8956bece466.png)
22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⑵ 、影响旋风筒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 c.内筒尺寸及插入深度,内筒直径小,插入深,分
离效率高。 d.筒体高度越高,分离效率提高; e.锁风阀漏风越小,分离效率越高; f.物料颗粒大小,气固比及操作稳定性都会影响分
离效率。
23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19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1、撒料箱的功能特点
⑴、利用物料下落的动能冲击撒料箱底板将 料流打散;
⑵、增大底板面积形成梯形与管道相接,以 适应物料分离扩散形状的要求;
⑶、底板有一定的倾角,降低物料与底板的 摩擦阻力,以利分散的物料向管道内流动;
⑷、底板表面一般有顺料流方向的山形筋条,
合不好; 4、高温结皮;
3、投料过程要逐步加风、 3、堵塞时检查
加料不能太猛;
应由上而下,
塞 5、系统开、停机频繁; 4、减少机、电故障率; 清堵时应由下
6、操作不当,工艺管理 5、杜绝烧高温;
而上;
不到位;
6、定期清结皮;
4、每次检修清
7、碱、酸、氨等有害成 7、稳定原燃材料成分。 理各处结皮、
分富集。
3、正常满负荷生产时,燃烧器的用风量只占总风量的7% 左右,且又受二次风温及窑内温度的影响,一次风机的风 量调节和挡板调节只能起到微调作用。
4、每次检修检查要仔细认真,及时对磨损部位和头部浇 注料进行修复,保持燃烧器的完好性能。
5、每次校正燃烧器的数据后要记录在档,便于日后的技
术小结和故障分析。
4、尾温过高易堵 预热器。
6、降低一段篦速,提高二次风温。
14
燃烧系统
七、日常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⑵ 、影响旋风筒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 c.内筒尺寸及插入深度,内筒直径小,插入深,分
离效率高。 d.筒体高度越高,分离效率提高; e.锁风阀漏风越小,分离效率越高; f.物料颗粒大小,气固比及操作稳定性都会影响分
离效率。
23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19
预热器系统
二、预热器的功能
1、撒料箱的功能特点
⑴、利用物料下落的动能冲击撒料箱底板将 料流打散;
⑵、增大底板面积形成梯形与管道相接,以 适应物料分离扩散形状的要求;
⑶、底板有一定的倾角,降低物料与底板的 摩擦阻力,以利分散的物料向管道内流动;
⑷、底板表面一般有顺料流方向的山形筋条,
合不好; 4、高温结皮;
3、投料过程要逐步加风、 3、堵塞时检查
加料不能太猛;
应由上而下,
塞 5、系统开、停机频繁; 4、减少机、电故障率; 清堵时应由下
6、操作不当,工艺管理 5、杜绝烧高温;
而上;
不到位;
6、定期清结皮;
4、每次检修清
7、碱、酸、氨等有害成 7、稳定原燃材料成分。 理各处结皮、
分富集。
3、正常满负荷生产时,燃烧器的用风量只占总风量的7% 左右,且又受二次风温及窑内温度的影响,一次风机的风 量调节和挡板调节只能起到微调作用。
4、每次检修检查要仔细认真,及时对磨损部位和头部浇 注料进行修复,保持燃烧器的完好性能。
5、每次校正燃烧器的数据后要记录在档,便于日后的技
术小结和故障分析。
4、尾温过高易堵 预热器。
6、降低一段篦速,提高二次风温。
14
燃烧系统
七、日常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窑内气固换热效率低 ➢ 窑尾气体温度600~800℃ ➢ 高温烟气引入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
汽轮发电(窑正常运转,发电机可满足本 系统用电负荷60~70%) ➢ 新型干法的余热效果较好,满足全厂1/3的 使用
20
①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21
① 干法中空窑带余热锅炉系统特点
➢ 窑尾废气温度大多在850~1000℃ ➢ 余热锅炉布置在窑尾与电收尘器之间 ➢ 系统投资约为窑工艺线总投资额约10% ➢ 与电站相比,余热锅炉发电效率相对比较低 ➢ 余热发电机组的功率,受窑操作状况干扰较大 ➢ 余热发电综合能耗的经济性直接受煤电比价的
尾方向流动;流动过程中,一方面满足烧成反应温 度位即1450℃的要求和温度分布的要求,同时 不断将热量传给生料,供预热和分解需要;因而 气体本身温度和组成都在改变,最后经烟室由烟 囱排出; ➢ 系统中气体流动,早期只用烟囱,后来改用窑头 鼓风机和窑尾排风机联合驱动,从而强化生产
8
功能
➢ 回转窑是多功能设备 ➢ 燃烧室 ➢ 高温反应器 ➢ 输送物料和排送气体
9
湿法回转窑的不同煅烧方法
➢ 湿法长窑,采用窑内热交换装置:如链条、 格子式热交换器等
➢ 湿法短窑,采用窑外热交换器:如料浆蒸发 机、料浆烘干机等组合
➢ 湿法中等长度的回转窑,与料浆吸滤机或 压滤机组合,以降低入窑生料水分至15~ 20%
10
干法回转窑的不同煅烧方法
➢ 干法中空长窑:装有窑内热交换器如链条、 耐火格子砖等
SP:Suspension Preheater ;Air Quenching Cooler 篦式冷却机
23
24
25
冷却机
窑头←窑尾
烧成制品(熟料)空气冷却→熟料 高温烟气→ 生料
➢ 热端→一次风
预二 热次 气风
体窑头
窑尾烟气
喷煤管
窑头→窑尾
➢
烟囱 烟室
5
一、二次风
➢ 燃料(主要是煤粉,也可用油或天然气)由一 次空气经喷煤管送入窑头;不预热,占燃 烧用总空气量20-30%,风速40~70m/s
➢ 经冷却机来的空气被预热(吸收熟料显热)到 600~1000℃左右,由窑头进入窑内供助 燃用,这部分热风被称为二次风。
第二节 回转窑煅烧系统
1
主要内容
➢ 流程特点概述 基本流程
物料煅烧历程
湿法窑煅烧系统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立波尔窑系统
带悬浮预热器的干法窑系统
带预分解炉的干法窑系统
2
主要内容
➢ 各类回转窑系统的简单比较
热工工艺布局的比较
影响,效益不可一概而论
22
② 预热预分解窑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 废气主要取自预热器出口和篦冷机中尾部
➢ 两个特点:
I. 热源(废气)温度低,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一般 350~400℃ ※SP锅炉,篦冷机用于发电气体的 平均温度仅250℃,属低温余热发电※AQC锅炉
II. 废气含尘浓度高,因此为达到蒸汽的要求压力, 保证汽轮机有效的工作,必然增大锅炉的换热 面积,从而大大降低了锅炉的效率
6
熟料烧成
➢ 由于窑筒体倾斜放置且在不断回转,使自 窑冷端(习惯称窑尾)烟室处喂入的生料, 连续向热端(窑头)运动
➢ 在窑内不断被高温逆向流动的烟气所加热 而烧成熟料
➢ 最后经过窑头罩下端落入冷却机中,经空 气冷却后排出即烧成制品—熟料
7
热量交换
➢ 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温度一般比熟料烧成温度
高200~300℃即1650~1750℃,从窑头向窑
➢ 干法短窑:带余热锅炉 ➢ 干法短窑与料球加热机的组合(称立波尔窑) ➢ 干法短窑与悬浮生料粉预热器、预分解炉相
组合,称SP窑和NSP窑,又称新型干法窑
11
➢2.2.1.1湿法回转窑煅烧系统
① 物料的煅烧历程: ➢ 生料浆→干燥带→预热带→燃烧带(或称
预烧带,包括生料分解反应带和固相反应 带) →烧成带→冷却带
横剖面
纵剖面
料浆预热器的作用:
17
使生料浆从10~15℃左右被预热到55~65℃,粉尘捕集
湿法窑支出热量分布
➢ 收入热量:主要由燃料提供 ➢ 支出热量:
用于反应约30~33% 用于蒸发料浆水分约25~30% 出窑废气带走热量约占20~24% 窑表面散失热量约占10%左右 熟料带走的热损失及其他
18
湿法窑特点
➢ 入窑生料浆水分大体在30~35% ➢ 出窑气体温度约150~300℃ ➢ 单位熟料热耗5500~6800kJ/kg熟料 ➢ 单位窑容积产量约18~25kg/m3·h (随着窑规格的增大,数值偏低)
19
2.2.1.2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 干法回转窑生料粉含水仅1%左右,窑内不 存在干燥带,节约了蒸发水分所需热量
时也可取间距为40~45cm ➢ 链条沿窑的纵轴线垂直排列,也有沿螺旋
线悬挂14花环挂链幕 Nhomakorabea链条装置
➢ 链条最低点应距窑衬0.4D处
➢ 花环链在窑体上沿螺旋线的两端悬挂与窑的 纵轴线呈45~60°,直径大的(D>4m)窑,此 值偏高取
➢ 花环链输送物料能力比自由垂挂链强,这对 于湿法窑尤其重要,但垂直挂链幕安装比花 环链容易且流体阻力略小
回转窑内煅烧进程的比较
物料煅烧历程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煅烧过程中各子系统所获热量的比较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
窑型相对规格的比较
3
2.2.1 回转窑燃烧系统的流程特点概述
➢ 基本流程
1 2
4
2.2.1 回转窑燃烧系统的流程特点概述
➢ 基本流程
➢ 料浆出链条带时应仍含有8~10%的水分, 以免引起粉尘扬起过多
15
链条带长度Lk
链条装置
➢ Lk=0.07L(0.1L/D-1) L:总窑长m
D:筒体平均直径
L/D>33
Lk=18~20m
L/D=33~25 Lk=10m
L/D<25
窑尾烟气温度高,不宜装链条
16
料浆预热器:位于窑内链条带之前,近冷端
12
➢2.2.1.1湿法回转窑煅烧系统
②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装置,料浆预热器 ➢ 链条装置-强化传热
13
有助于传热外还起到蒸发水分,输送原料和防止结泥巴圈等作用
链条装置
垂挂链条的设计
➢ 垂挂链幕的链条只有一端挂在窑体上 ➢ 链条的长度约为回转窑内径的0.7 ➢ 沿窑体圆周悬挂链条的间距为30cm,疏挂
汽轮发电(窑正常运转,发电机可满足本 系统用电负荷60~70%) ➢ 新型干法的余热效果较好,满足全厂1/3的 使用
20
①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21
① 干法中空窑带余热锅炉系统特点
➢ 窑尾废气温度大多在850~1000℃ ➢ 余热锅炉布置在窑尾与电收尘器之间 ➢ 系统投资约为窑工艺线总投资额约10% ➢ 与电站相比,余热锅炉发电效率相对比较低 ➢ 余热发电机组的功率,受窑操作状况干扰较大 ➢ 余热发电综合能耗的经济性直接受煤电比价的
尾方向流动;流动过程中,一方面满足烧成反应温 度位即1450℃的要求和温度分布的要求,同时 不断将热量传给生料,供预热和分解需要;因而 气体本身温度和组成都在改变,最后经烟室由烟 囱排出; ➢ 系统中气体流动,早期只用烟囱,后来改用窑头 鼓风机和窑尾排风机联合驱动,从而强化生产
8
功能
➢ 回转窑是多功能设备 ➢ 燃烧室 ➢ 高温反应器 ➢ 输送物料和排送气体
9
湿法回转窑的不同煅烧方法
➢ 湿法长窑,采用窑内热交换装置:如链条、 格子式热交换器等
➢ 湿法短窑,采用窑外热交换器:如料浆蒸发 机、料浆烘干机等组合
➢ 湿法中等长度的回转窑,与料浆吸滤机或 压滤机组合,以降低入窑生料水分至15~ 20%
10
干法回转窑的不同煅烧方法
➢ 干法中空长窑:装有窑内热交换器如链条、 耐火格子砖等
SP:Suspension Preheater ;Air Quenching Cooler 篦式冷却机
23
24
25
冷却机
窑头←窑尾
烧成制品(熟料)空气冷却→熟料 高温烟气→ 生料
➢ 热端→一次风
预二 热次 气风
体窑头
窑尾烟气
喷煤管
窑头→窑尾
➢
烟囱 烟室
5
一、二次风
➢ 燃料(主要是煤粉,也可用油或天然气)由一 次空气经喷煤管送入窑头;不预热,占燃 烧用总空气量20-30%,风速40~70m/s
➢ 经冷却机来的空气被预热(吸收熟料显热)到 600~1000℃左右,由窑头进入窑内供助 燃用,这部分热风被称为二次风。
第二节 回转窑煅烧系统
1
主要内容
➢ 流程特点概述 基本流程
物料煅烧历程
湿法窑煅烧系统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立波尔窑系统
带悬浮预热器的干法窑系统
带预分解炉的干法窑系统
2
主要内容
➢ 各类回转窑系统的简单比较
热工工艺布局的比较
影响,效益不可一概而论
22
② 预热预分解窑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 废气主要取自预热器出口和篦冷机中尾部
➢ 两个特点:
I. 热源(废气)温度低,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一般 350~400℃ ※SP锅炉,篦冷机用于发电气体的 平均温度仅250℃,属低温余热发电※AQC锅炉
II. 废气含尘浓度高,因此为达到蒸汽的要求压力, 保证汽轮机有效的工作,必然增大锅炉的换热 面积,从而大大降低了锅炉的效率
6
熟料烧成
➢ 由于窑筒体倾斜放置且在不断回转,使自 窑冷端(习惯称窑尾)烟室处喂入的生料, 连续向热端(窑头)运动
➢ 在窑内不断被高温逆向流动的烟气所加热 而烧成熟料
➢ 最后经过窑头罩下端落入冷却机中,经空 气冷却后排出即烧成制品—熟料
7
热量交换
➢ 煤粉燃烧生成的烟气,温度一般比熟料烧成温度
高200~300℃即1650~1750℃,从窑头向窑
➢ 干法短窑:带余热锅炉 ➢ 干法短窑与料球加热机的组合(称立波尔窑) ➢ 干法短窑与悬浮生料粉预热器、预分解炉相
组合,称SP窑和NSP窑,又称新型干法窑
11
➢2.2.1.1湿法回转窑煅烧系统
① 物料的煅烧历程: ➢ 生料浆→干燥带→预热带→燃烧带(或称
预烧带,包括生料分解反应带和固相反应 带) →烧成带→冷却带
横剖面
纵剖面
料浆预热器的作用:
17
使生料浆从10~15℃左右被预热到55~65℃,粉尘捕集
湿法窑支出热量分布
➢ 收入热量:主要由燃料提供 ➢ 支出热量:
用于反应约30~33% 用于蒸发料浆水分约25~30% 出窑废气带走热量约占20~24% 窑表面散失热量约占10%左右 熟料带走的热损失及其他
18
湿法窑特点
➢ 入窑生料浆水分大体在30~35% ➢ 出窑气体温度约150~300℃ ➢ 单位熟料热耗5500~6800kJ/kg熟料 ➢ 单位窑容积产量约18~25kg/m3·h (随着窑规格的增大,数值偏低)
19
2.2.1.2 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系统
➢ 干法回转窑生料粉含水仅1%左右,窑内不 存在干燥带,节约了蒸发水分所需热量
时也可取间距为40~45cm ➢ 链条沿窑的纵轴线垂直排列,也有沿螺旋
线悬挂14花环挂链幕 Nhomakorabea链条装置
➢ 链条最低点应距窑衬0.4D处
➢ 花环链在窑体上沿螺旋线的两端悬挂与窑的 纵轴线呈45~60°,直径大的(D>4m)窑,此 值偏高取
➢ 花环链输送物料能力比自由垂挂链强,这对 于湿法窑尤其重要,但垂直挂链幕安装比花 环链容易且流体阻力略小
回转窑内煅烧进程的比较
物料煅烧历程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带;料浆预热器
煅烧过程中各子系统所获热量的比较
干法中空窑余热发电系统 预热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
窑型相对规格的比较
3
2.2.1 回转窑燃烧系统的流程特点概述
➢ 基本流程
1 2
4
2.2.1 回转窑燃烧系统的流程特点概述
➢ 基本流程
➢ 料浆出链条带时应仍含有8~10%的水分, 以免引起粉尘扬起过多
15
链条带长度Lk
链条装置
➢ Lk=0.07L(0.1L/D-1) L:总窑长m
D:筒体平均直径
L/D>33
Lk=18~20m
L/D=33~25 Lk=10m
L/D<25
窑尾烟气温度高,不宜装链条
16
料浆预热器:位于窑内链条带之前,近冷端
12
➢2.2.1.1湿法回转窑煅烧系统
② 窑内热交换器:链条装置,料浆预热器 ➢ 链条装置-强化传热
13
有助于传热外还起到蒸发水分,输送原料和防止结泥巴圈等作用
链条装置
垂挂链条的设计
➢ 垂挂链幕的链条只有一端挂在窑体上 ➢ 链条的长度约为回转窑内径的0.7 ➢ 沿窑体圆周悬挂链条的间距为30cm,疏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