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课文原文阅读

合集下载

小学课文《捞铁牛》

小学课文《捞铁牛》

小学课文《捞铁牛》小学课文《捞铁牛》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

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板书:大水冲牛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板书:叫水送牛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2 捞铁牛(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2 捞铁牛(推荐阅读)

9-2阿基米德巧验王冠叙拉古国王打了胜仗,为了庆祝胜利,他找来一位高明的工匠,给他一块金子,让他铸一顶同等重量的纯金王冠。

很快,金光闪闪的王冠送到了国王面前。

这顶王冠玲珑剔透,光鲜气派,简直漂亮极了!国王看了非常满意。

可是,大臣们却在底下窃窃私语:“漂亮是漂亮,谁知道是不是纯金的?”国王听了,起了疑心。

可这王冠的颜色黄澄澄、亮晶晶的,跟金块一模一样;放在天平上秤,重量也分毫不差。

怎样才能查出是否掺假,而又不损坏这精致的王冠呢?国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聪明的数学家阿基米德。

这可真是个难题。

阿基米德回到家,冥思苦想了好几天,也没能想出办法来。

一天,阿基米德一边思考,一边在浴盆里洗澡。

浴盆里热气弥漫,装了大半盆水。

阿基米德把身子慢慢沉进水里,忽然“哗啦——”一声,一部分水从浴盆里溢了出来。

等他站起来,水位又“哗”地退了回去。

这样一个平常的现象,却让阿基米德欣喜若狂,他从浴盆里跳了出来,连声大喊:“找到了!我找到鉴定王冠的方法了!”阿基米德动手做了一个小实验。

他找来两只装满水的罐子,两只盘子,一块金子以及一块银子。

虽然金块和银块的重量都与王冠相同,但从视觉上看,银块的体积明显比金块大,几乎是它的两倍。

阿基米德把金、银块分别投进两只水罐,用盘子接住溢出来的清水。

经过秤量,他发现银块溢出来的水比较多。

随后,他把水罐加满水,又分别投进了王冠和金块。

这一次,他发现王冠溢出来的水多一些。

阿基米德冷静地分析:如果王冠是纯金的,同等的重量,它的体积应该与金块一样大,溢出来的水也应该一样多。

很明显,王冠被人掺了假!阿基米德立即进宫见国王,重复了之前的实验,这一次,他还算出了有多少黄金被偷换成白银。

狡猾的工匠起初还百般抵赖,等到阿基米德拿出了证据,也不得不低头认罪。

打捞铁牛文言文及翻译

打捞铁牛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有铁牛沉于河底,久矣。

河岸居民,皆以为奇观,然苦无良策以捞之。

时值盛夏,河水泛滥,铁牛遂隐于泥沙之下,深不可测。

邑人忧心忡忡,欲求铁牛而出,以解众人之忧。

一日,有智者名吴生者,闻此事,遂聚乡邻,共商捞牛之策。

吴生曰:“吾闻古有神力,能通河底,若得此人,铁牛可出矣。

”众人闻言,皆以为然,遂四处搜寻,遍访山林,终得一人,姓张名飞,乃昔日关羽部将,素有神力之称。

张飞闻讯,慨然应允,曰:“吾虽久无战事,然昔日勇猛之气尚存,定当助汝等捞出铁牛。

”于是,张飞携一众壮士,沿河而下,至铁牛沉没之处。

张飞立于河岸,凝视河水,忽然大声喝道:“铁牛何在?吾今来矣!”言罢,挥舞长矛,跳入河中。

众人惊愕,皆以为张飞必死无疑。

然张飞神力非凡,竟在河底行走如履平地,寻得铁牛之所在。

铁牛沉于河底,重若山岳,张飞以神力举起,奋力将其拖出水面。

然河水湍急,铁牛难以稳固,张飞遂命众人用绳索捆绑铁牛,使之固定。

众人齐心协力,终将铁牛拉至岸边。

邑人欢声雷动,皆以为张飞神勇无比,乃天地间之奇才。

自是之后,铁牛重见天日,河岸居民亦感神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事过之后,吴生作文以记其事,曰:昔有铁牛沉河底,久矣。

邑人忧心,欲求捞出,不可得。

智者吴生,闻而谋之,得张飞神勇,跃入河中,力举铁牛,众人力挽,终得铁牛。

自是之后,河岸安宁,百姓乐业。

呜呼,神力何在?乃天地之助也。

译文:从前,有一头铁牛沉没在河底,已经很久了。

当地的居民都为此感到忧虑,却苦于无法找到捞铁牛的方法。

正值盛夏,河水泛滥,铁牛因此被泥沙掩埋,深不见底。

居民们忧虑不已,想要捞出铁牛,却无法实现。

有一天,有个智者名叫吴生,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召集乡邻,共同商议捞铁牛的办法。

吴生说:“我听说古代有神力之人,能够通达河底,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人,铁牛就可以捞出来了。

”众人听后,都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四处搜寻,走遍山林,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姓张名飞,曾是关羽的部将,以神力著称。

张飞听到这个消息,慷慨地答应下来,说:“我虽然很久没有参与战斗,但昔日的勇猛之气尚存,定当帮助你们捞出铁牛。

《捞铁牛》课文

《捞铁牛》课文

《捞铁牛》课文话说那古时候,黄河边上有个小镇,镇子里的人们靠着这条母亲河过日子,种地捕鱼,日子倒也安稳。

可有一年,黄河发了大水,把镇子边上的老桥给冲垮了,更离奇的是,还冲上来几头铁牛,沉在河底,任凭水浪拍打,愣是不见浮起来。

这事儿可把大伙儿急坏了,铁牛啊,那可是镇上的宝贝,不仅代表着老一辈人的智慧与汗水,还寄托着大家对未来的期许。

镇上的老老少少,都围着河边转悠,议论纷纷,却谁也想不出个招儿来。

就在这时,有位名叫怀丙的和尚,云游至此,听说了这事儿,他微微一笑,说:“诸位莫急,贫僧倒有个法子,可以试试。

”众人一听,眼睛都亮了,连忙围了上来,想听个究竟。

怀丙和尚也不卖关子,他走到河边,指着那几头铁牛说:“咱们得利用水的力量,来个顺水推舟。

”大伙儿一听,都愣了,水还能这么用?只见怀丙和尚找来许多大船,船上装满了泥沙,还绑上了粗大的缆绳,一头连着船,一头则巧妙地绕过了铁牛。

他解释说:“这泥沙的重量,能让船沉到水底,咱们再慢慢把泥沙铲到河里,船就会慢慢浮起来,而缆绳呢,就会像拔河一样,把铁牛也一块儿拉上来。

”大伙儿一听,恍然大悟,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呼“高招”!说干就干,大伙儿按照怀丙和尚的吩咐,忙活了起来。

一时间,河面上船来船往,热闹非凡。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那几头铁牛终于被一一捞了上来,重新屹立在岸边,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传奇故事。

镇上的人们欢呼雀跃,对怀丙和尚感激不尽。

他们围着和尚,问这问那,都想学学这奇妙的法子。

怀丙和尚却摆摆手,笑着说:“这哪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不过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和咱们的智慧罢了。

”从此以后,怀丙和尚的名声就在这一带传开了,大家都说他是活菩萨转世,专门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

而那几头铁牛,也成了镇上的新地标,每当人们走过,都会停下脚步,看看它们,讲讲那段惊心动魄的捞铁牛故事。

这事儿啊,就像咱们常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智慧,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而怀丙和尚和镇上的百姓们,就用他们的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捞铁牛课文原文

捞铁牛课文原文

捞铁牛课文原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下面整理了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

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

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

2024年《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2024年《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2024年《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捞铁牛》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培养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3.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铁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铁牛是如何被捞起来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捞铁牛》,探寻答案。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故事复述3.1学生分组,复述课文故事。

3.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

4.课堂讨论4.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老船夫为什么能成功捞出铁牛?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写作训练5.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捞铁牛”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5.2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6.课堂小结6.2强调学习课文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捞铁牛》,写一篇关于勇敢、智慧、团结的作文。

2.搜集关于铁牛的资料,了解铁牛的历史和文化。

《捞铁牛》原文从前,有一个老船夫,他每天都要划船渡河。

有一天,他发现河中心的石头上有一只铁牛。

老船夫想要把铁牛捞起来,可是他力气有限,无法成功。

老船夫并不气馁,他找来了一根粗绳子,绑在铁牛的鼻子上。

然后,他爬到岸上,找来了一群牛,让它们拉着绳子。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2 捞铁牛(相关资料)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2 捞铁牛(相关资料)

捞铁牛
怀丙和尚介绍
北宋出色的工程家。

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

据史书记载,怀丙和尚聪明善思,曾多次解决当时谁也解决不了的工程难题。

真定13级宝塔,中间的柱子坏了,宝截向西北倾斜,怀丙和尚另做一根柱子,把坏柱子换下,把宝截扶正了。

赵州河石桥歪斜欲倒,怀丙和尚说,往桥下石头中灌铁,可以扶正。

乡民们踊跃捐助石块。

怀丙和尚在石头上凿洞,溶化铁水横贯其中,果然扶正了石桥。

黄河大铁牛:
铸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地锚用。

宋末,浮桥被金军烧毁。

后来,大铁牛渐被泥沙埋没。

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四只大铁牛。

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

四只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圆目怒睁、威风凛凛,相貌彼此相似而又各有差别。

1991年12月8日,黄河大铁牛复制品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

1992年11月26日,这些复制品走出国门,在意大利博览会大厦展出。

1994年1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到蒲津桥遗址视察,并题词留念。

第 1 页共1 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②捞铁牛》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②捞铁牛》课件
执教者:秦凤圆
打捞 铁牛 笨重 水性 材料பைடு நூலகம்搭起 跨过 工程 议论纷纷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 摸清了铁牛沉他在让哪人儿准。备了 两只很大的木船,船上装满泥沙,慢 慢行驶到铁牛沉没船的停地稳方了。, 他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 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 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 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 的架子上。
船里的泥沙渐渐地少了,船身慢 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 越紧,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淤泥 里向上拔。

语文第六册《捞铁牛》

语文第六册《捞铁牛》

第二步:船装泥沙
第三步:并船搭架
第四步:粗绳拴牛
开始打捞
想一想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 拉到船上载回来?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 把铁牛“捞”回来?
练一练
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分四步, 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 )并船搭架 ( )粗绳拴牛 ( )潜水摸牛 ( )船装泥沙
背景资料:
怀丙和尚:北宋出色的工程家, 河北真定府(今正定县)人,据《宋 史》记载,怀丙天资聪慧,曾多次解 决当时谁也解决不了的工程难题。真 定13级宝塔,中间的柱子坏了,宝塔 向西北倾斜,怀丙和尚另做一根柱子, 把坏柱子换下,把宝塔扶正了。
课文感知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朝时发生的故
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 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 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 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xiàn 陷 我来读 lāo 捞hóng洪
bèn笨xī悉 生字学习
wěn 稳
我会读
jǐn紧
bǐng
tuō拖 丙
事情的起因:
宋朝的时 候,有一回黄 河发大水冲断 了浮桥,拴浮 桥的八只铁牛 也被冲走,陷 在河底的淤泥 里。
捞铁牛的过程:
潜水摸牛
准备过程分四步 船装泥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第一步:潜水摸牛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捞铁牛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捞铁牛》,具体章节为第17课。

文章讲述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在危难时刻,运用智慧成功捞回铁牛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理解、主题探讨及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会关爱动植物,培养勇敢、机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动植物、勇敢机智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故事情境,了解故事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5.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载体,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动植物、勇敢机智等品质,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捞铁牛》2. 板书内容:(1)生字词(2)故事情节(3)人物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动植物的认识。

(3)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编写一个类似的冒险故事。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2)关爱动植物的认识:略(3)冒险故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学会关爱大自然,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北师版三年级捞铁牛

北师版三年级捞铁牛

指 挥 捞 铁 牛 的 怀 丙 和尚 是 一 个 怎 样的 人呢 ?他怎么会想到这样的 方法?
(聪明,充满智慧,出色) 怀丙的办法,来源于生活经验。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受到什 么启发?
(1) 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他打捞铁牛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 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16 船泥沙,以现代的环保观点看,有没有什 么问题? (2)我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捞 出铁牛,又注意了环保?
用吊车吊
课堂练习一
组词:
宋( 送( 绳( 蝇( ) ) ) ) 拴( 栓( 绑( 梆( ) ) ) ) 陷( 滔( 铲( 产( ) ) ) ) 论( 轮( 拖( 施( ) ) ) )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两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 。 。 。 。
自然段大意
回顾整理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 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 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段落大意
一、(1—2)拴浮桥用的铁牛陷在河底的 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上来。 二、( 3 )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三、(4—6)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 只铁牛。 四、( 7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出色的 工程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铁牛资料
黄河大铁牛
铸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锚用。宋 末,浮桥被金军烧毁。后来,大铁牛渐被泥 沙埋没。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四只大铁 牛。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四 只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圆目怒 睁、威风凛凛,相貌彼此相似而又各有差别。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 捞铁牛》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 捞铁牛》课文及教学设计

【課文】宋朝的時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

河兩岸拴住浮橋的八只大鐵牛,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裏。

洪水退了,馬上要重修浮橋。

可是有哪個大力士能把那麼笨重的鐵牛撈起來呢?人們正在議論紛紛,一個和尚說:“我來試試看。

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和尚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鐵牛沉在哪兒。

他讓人準備兩只很大的木船,船上裝滿泥沙,慢慢行駛到鐵牛沉沒的地方。

船停穩了,他叫人把兩只船並排拴得緊緊的,用結實的木料搭個架子,跨在兩只船上。

又請熟悉水性的人帶了很粗的繩子潛到水底,把繩子的一頭牢牢地拴住鐵牛,繩子的別一頭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架子上。

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鏟到黃河裏去。

船裏的泥沙漸漸地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繃越緊,鐵牛一點兒一點兒地從淤泥裏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鏟空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

和尚讓水手們使勁劃槳,兩只大船終於把水裏的鐵牛拖回到岸邊。

和尚用同樣的辦法把一只一只大鐵牛都拖了回來。

這個和尚名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第五冊第29課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引導學生認識水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也能為人類造福,認識事物的兩個方面,確立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2、給課文分段,學習抓住重點,詳略分明的寫法。

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沉沒”“淤泥”“議論紛紛”等詞語。

教學重點:課文第二三段。

教學難點:讓學生瞭解懷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鐵牛撈上來的。

教學準備:1、做浮力小實驗用的器具,即:透明圓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圓口燒杯、木棍、粉筆頭、棉線。

2、投影儀、投影片、銀幕、答錄機、磁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第二課時略)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故事引入)1、同學們很喜歡聽故事是嗎?現在,楊老師就給你們將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離現在約一千多年前的我國宋朝時期。

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河兩岸拴浮橋的八只大鐵牛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裏。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第七册捞铁牛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第七册捞铁牛

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
铲泥沙 拔铁牛 划船拖铁牛
宋朝的怀丙
把陷在淤泥里
的八只大铁牛 捞起拖回岸边。
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 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 些呢?
曹冲称象
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 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 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拴住 陷进 洪水 和尚 停稳 绑绳 铲沙 怀丙 淤泥 潜水 议论纷纷
捞铁笨性 料搭跨程
捞搭
笨 跨
性程
料 笨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宋朝的怀丙
把陷在淤泥里
的八只大铁牛 捞起拖回岸边。
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 时出色的工程家。
一个和尚说:“我来 试试看。铁牛是被水冲走 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 来。”
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 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 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 些准备工作?
然后…… 再 …… 最后
摸清位置 备船装沙 并船搭架 栓捞铁牛

捞铁牛(篇九)

捞铁牛(篇九)

捞铁牛17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的经过。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覆盖式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三、深入探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

学生评议。

四、学习第二部分: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

思考第二个问题:怎样?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

4.用覆盖式投影片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结。

五、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查阅课外书,查找怀丙和尚的故事或有关水的浮力的课外小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观察图画,引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哪些人物?简单地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到打捞第一只铁牛的经过?哪个自然段写打捞其他铁牛的经过?三、学习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认真读书,思考:(出示投影题(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超铁牛?(2)根据课后思考?练习3的提示,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1.学生自由学习、讨论。

教师巡视。

2.师生交流。

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读后评议。

4.读第五自然段。

捞铁牛1

捞铁牛1
2019/4/17 捞铁牛 2
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宋朝 议论 和尚 船舱 拴住 潜到 沉没 绳子
2019/4/17
捞铁牛
3
铁 牛 被 黄河又发大水了! 大 水 冲 走 了
2019/4/17 捞铁牛 4
如何捞铁牛?

如何捞回铁牛?
2019/4/17 捞铁牛 5
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
潜水摸“牛” (便于打捞 准备捞 “牛” 利 用 水 力 )
大船装满沙( 船体适当下沉 ) 齐船搭架子( 保持平衡、两船浮力为一 )
粗绳子拴“牛”( 保证牢固
铲沙拔“牛” 指挥捞 “牛”

划桨拖“牛”
同样的方法捞其它七只牛
2019/4/17
捞铁牛
6
读下面一段话: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 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 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 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 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 一点儿地向上拔。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
2019/4/17 捞铁牛 7
铁牛相关图片
2019/4/17 捞铁牛 8
再见
2019/4/17 捞铁牛 9
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铁牛》课文原文阅读
9科学趣闻捞铁牛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

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

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语文S版第六册课文] 10捞(lāo)铁牛宋朝的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

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叫怀丙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陷在哪儿。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用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把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渐渐减少,船身也慢慢向上浮起,拴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

怀丙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怀丙让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北师大版第六册课文]4智慧劳铁牛宋朝的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

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马上要重修浮桥。

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我来试试看。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

他让人准备两只很大的木船,船上装满泥沙,慢慢行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船停稳了,他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别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渐渐地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淤泥里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空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

和尚让水手们使劲划桨,两只大船终于把水里的铁牛拖回到岸边。

和尚用同样的办法把一只一只大铁牛都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名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