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难予以帮助,及时疏导他们在思想上出 2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 现的困惑。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在的挑战 除了要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量,其发展的好坏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还应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 2.1 社会整体氛围不足
未来有着直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 思想情感。三是要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
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校教育不 实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 展除了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
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承担起引导学生 会有不同层次和方向需求。其中包括被 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造成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 人尊重和肯定、自我能力提升以及自我 了一定影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意
任,以保证大学生既掌握精湛的专业知 价值实现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学 识和自主意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
识技能,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1]。因 校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应加强 生的价值观念。此外,经济发展所带来
此,高校教育工作要始终把“立德树人” 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需求的重视程度, 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高校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解放思 的就是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就是源源 后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接触
想,勇于探索和改革工作思路,以保证 不断的人才资源。为此,广大教师要深 国外价值观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会在
更好的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不 文化层次上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并对他
· 135 ·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
们的道德意识造成影响。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关于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笔者认为,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一、构建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这个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覆盖全民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层次。

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知识和能力的也具备健全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构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时代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

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评价体系要客观公正,注重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理念。

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高尚师德,注重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引导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

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机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

三、加强家校合作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高校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

高校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在道德、人文、思想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路径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

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学习一些成功的立德树人模式。

可以借鉴美国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过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高校还可以学习日本的“德育活动”模式,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

高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

高校的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学术素养。

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养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德育水平。

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工具,开展在线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高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量化评估和个性化指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科学支撑。

高校还应注重课程改革,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还应注重教育方法的改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并注重课程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大的使命,其中最根本的任务便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教育事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教育的背景意义、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

一、背景意义立德树人之所以成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基础。

作为一种长期而持久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培养出具备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公民,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立德树人教育事业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意义:1. 培养优秀人才:立德树人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优秀人才为目标,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国民素质:立德树人教育倡导的是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以提高国家整体素质水平。

3. 传承优良文化:通过立德树人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具体内容立德树人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1.德育教育:德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知识教育:知识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基础,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科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智育教育:智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4.体育与艺术教育:体育和艺术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锻炼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协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5.劳动与实践教育:劳动与实践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管理和创新意识。

三、实施路径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路径,包括:1.全员参与:立德树人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应参与其中,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的价值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的价值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
究的价值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的价值意义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是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于落实该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实施路径与策
略研究可以通过探索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等,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
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先进的人才培养
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健全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
价体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情况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实施路
径与策略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
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

4. 推动教育公平: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大力推动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机会,实现全面发展。

实施路径与策
略研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受益。

因此,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健全评价体系和推动教育公平。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一、引言高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而高校立德树人被视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推动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三、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1.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政治立场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和规章,引导学生理性、正确地对待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之一。

要提升教学设施与技术设备水平,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要优化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引导教师立足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科研一体化。

3.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此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之一。

要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要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高校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高校应当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教育。

高校还应当开设一些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

高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引导和关怀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

高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氛围。

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倡导学风建设从“逐分数”到“追求卓越”的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校还要加强社团组织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

高校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高校教育不能仅仅追求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

高校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全面发展个人品格。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从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和学生个性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使高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作者:林源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完善师德建设体系等途径,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学养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新要求。

《左传》中有,“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和养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

[1]一、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建立师德评价长效机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职责要求以师德学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德育水平。

教师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完善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确立,形成人文培养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有效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

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

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

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教育立德树人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德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其次,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和校本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二、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德育课程中职教育应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德育课程,使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德育课程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道德、家庭教育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意识。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德育成长为了促进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成长进行评价和激励。

评价机制应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结合,形成全面评价体系。

同时,还应设立德育奖励制度,对在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中职教育立德树人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传达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德育讲座和家长会议,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水平中职教育立德树人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完成。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一、本文概述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1、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在探讨“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时,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取,更重视人的品格、情感、道德、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德育作为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融合德育元素的全人教育,首先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创新。

学校应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德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科学课程中,可以强调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科研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魅力。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道德讲堂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价值。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道德故事,用生动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全人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成为他们道德成长的引路人。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元素。

家庭和社会也是实现融合德育元素的全人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则应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融合德育元素、实现全人教育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程设计创新、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师的师德引领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可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充满德育氛围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既有知识才华又有高尚品格的新一代青年。

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

高等教育2019 年 12 月233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探讨王洪鹤(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立德树人一直是当下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对于那些“港归后”以及“千禧宝宝”,新形势下必然面临着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然担当着新使命。

面临着新要求,高校辅导员教师必然要有新提升、新拓展才能在实现路径及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新作为。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工作机制*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新形势面对教育主体成长环境的不同,不断与时俱进的探究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多维度探究的依托,是三全育人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首要责任在于树立学生品德,培养学生能力,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实现三全育人[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就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高校必须把握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全方位探索实施路径,建立有效机制,以此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为当代“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思想要求的新拓展1.网络互联的便捷性促使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及普及度。

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不仅仅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当代学生更多的作为原住民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

现阶段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引导转化为思想领航,让受教育者自主自觉改变自己[3],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群有关[4],激发内生动力才是我们的初心。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对高等教育使命的追求。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快速变迁,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高校的使命不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如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和重要性,进一步探讨实现路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育人新机制,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只有在高校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对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可以找出最适合当代高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德,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也是对高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进一步探讨和实践,有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提升整个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重大,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明确其所涵盖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应该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探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与实现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与实现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与实现路径研究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理念中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的本质和特征。

立德树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原则。

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和实现路径进行综述研究,针对该理论的来源及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源起1. 古代儒家思想对立德树人的影响立德树人理念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

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所强调的“德”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立德的首要任务。

在《大学》中也提到“格物致知诚意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

2. 现代教育思想对立德树人的影响近现代的教育思想也对立德树人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变革的先行者,章太炎提出了“立志、立学、立德”三立理念,强调了立德的重要性。

近代教育家张謇、严复等也都十分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西方的教育思想也对立德树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德威尔、罗塞福的教育观念都将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

这些古代与现代的教育思想的融合,使得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得以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1. 建立现代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育实践中,需要在坚持传统理念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立德树人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2. 强化教师德育建设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师德道德的建设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实现至关重要。

需要积极加强对教师德育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加强教师道德教育与职业操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学生德育的榜样和引领者。

新时代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新时代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新时代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引言新时代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教师应当积极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立德树人路径,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

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品德、知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是教师落实该任务的第一步。

1.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质修养和公民意识。

2.知识教育: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体,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落实该任务至关重要。

1.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独立个体,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德育为先: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使其成为有道德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环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条件之一。

1.创设良好氛围: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

2.丰富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设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3.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校沟通、家访等方式加强合作。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

1.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一、综述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立德树人”是指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旨在培养具有坚定信仰、高尚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

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德育教育。

国内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

“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德育教育体系。

各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如加强课程建设,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等。

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确保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整合,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鼓励教师开展德育研究,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将德育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自觉践行“立德树人”。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出发,构建和完善有效机制,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1. 什么是“立德树人”在当今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60党史博采 / 2017.01教育研究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的体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给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德”的重要地位在人们道德、智力等方面的核心地位,普遍体现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之中。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的德。

目前,社会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实形势下,强调“立德树人”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变化也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它有效的促进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道德困惑和道德迷失。

在一些大学里偶尔发生的恶性事件,如复旦投毒案、药家鑫案等,所以人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教育问题。

社会道德失范,对人们的心灵和社会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人才培养注重道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走进课堂,如何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成长的方向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大力推进和深化“德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一)目标取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李 墨 文晶晶 刘斌贝(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石家庄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使命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并在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首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为核心,加强思政课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

这需要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实际上,高校难以做到教授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思政课在这其中扮演了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高校应该注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政课的教材建设,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其次,高校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高校要注重国内外的新动态,将先进的科技和理念引入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源赋能,鼓励他们创业并且落地实践,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高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强化师生沟通与互动。

师生关系对于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决定了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和品格的形成。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有利于立德育人的教学环境。

此外,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校园文化。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促进正面价值观的传播,倡导劳动敬业、志存高远、勇担使命、乐于奉献等优秀品德。

高校要倡导积极心态、健康生活方式、宽容包容的人生态度,构建一个向上向善、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总之,高校要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注重推进德育、学科教学、创新创业、师生互动、校园文化建设,从多个方面综合推进教育改革,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高校要积极与社会接轨、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人才,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探析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任务,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然而,这项任务的实现并不简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个方面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包括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并提出建议和思考,以促进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

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和关键途径,它涉及到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生教育等方方面面。

首先,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立德树人的前提。

我们需要建立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教育体制,强调教育的公平、普及和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准。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把德育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将道德、法律、伦理等知识纳入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教师培训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对教师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进行培训和管理,使其成为立德树人的带头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学生教育工作,推行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它涉及到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哲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国家意识。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广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热情。

其次,现代文化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关注当下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启发学生反思、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伦理素养。

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学习机会。

三、社会是立德树人的多元格局社会是立德树人的多元格局,它涉及到家庭、社会、政府等多个方面。

首先,家庭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我们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和整体效应。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路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校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

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立德树人”要立的“德”是社会主义所需的德。

任何社会都强调“德”的重要性。

“立德”为我国古代“三不朽”之首。

《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这三不朽中把“立德”摆在第一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方面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1]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因此,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更需要加强道德规范的教育。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在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中,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阵地,其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急需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德育教育,兼顾人格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广的高素质人才。

立德树人,最终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校园里获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专业知识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路径研究:1. 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德育教育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要切实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渗透,让道德观念与专业技能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德育素质,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导,使教师能够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可通过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如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4.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高校要明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5.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高校可通过文化建设,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精神建设等,提升学校的软实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更好的熏陶。

6. 强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学术成果,更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观念,这也就要求学校能将立德树人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

文章将从大学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出发进行探讨,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

立德树人是当大学生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而这一观点的提出也为我国今后大学生的教育方向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大学生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正确人生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群体。

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工作做出有效创新,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全新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进行了明确。

就大学生教育来看对人才进行培养是核心,而立德树人则是为人才的培养明确了更加细致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

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教育能坚持德育工作的首要性,并将对大学生正确道德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以切实对大学生的意识观念等进行提高。

同时,立德树人也要求大学生教育的内容就要对人才的质量等进行提高,而这一要求首先是要提高大学生人才的思维意识和能力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要对大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性进行提高。

二、大学生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与目标
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所具备的道德素质修养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工作应当重视立德树人的培养。

就大学生工作的现状来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与目标包括:
1.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修养
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修养才能成为对社会而言优秀的人才,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工作除了要重视文化知识技能的培养之外,还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和健全的人格为基本目标。

而对大学生道德素质修养的培养应当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从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出发,注重大学生在诚信、遵纪守法等方面良好品质的养成,这同样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和目标之一。

2.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大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之一,而大学阶段则是正确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然而,当进社会有部分法学生由于受社会上功利心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迷茫甚至形成了错
误的人生价值观,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及时纠正。

也正因如此,针对大学生的立德树人培养,就应当重视对学生争取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国家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知识技能的应用,还应当重视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主要是因为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受心理素质问题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无法无同学和教师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另一方面,受信息素质问题的影响,有部分大学生会做出自残或自杀等过激的行为,而这也就要求大学生的立德树人工作要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出发加强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
要实现大学生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大学生工作要全面融入立德树人的观念,从学生工作的各环节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

1.对大学生教育的工作机制进行转变
一方面,强化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责任制度。

这也就要求能将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等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并在对责任人等进行明确的同时,将责任制度融入到绩效及年终的考核中;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

要全面推动师生之间的合作,对立德树人的工作内容等进行明确,并要求对各项工作的结果和成效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也要求能及时对工作的过程及结果等进行评价,而这也就要求学校能以具实际的情况等对内容和指标等进行设计,并针对评价机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2.从大学生的入学工作出发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入学不仅是学生大学生涯的开端,同时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开端,因此,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党委、团委等部门的管理者应当对此加以利用,对新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首先,要对学校的校纪校规进行教学,使新生对自身的行为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并对他们今后在学校的行为进行约束;其次,要对新生进行关于信念方面的教育,让现实让那个能为今后的学习及求职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此来督促其在大学生活中学习积极性的养成;最后,要开展针对新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对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正确的认知,并帮助新生能更好的融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3.从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出发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针对大学生日常的管理是大学生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搞工作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

因此,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要从该项工作出发,根据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在顺应潮流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一方面,要保证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则要保证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接受程度的提高。

从而将的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各项内容中。

4.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出发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对大学生而毕业求职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也因此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往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隐私。

因此,学校也应当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强化,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其在毕业求职方面所表现出的内心诉求予以指导,使其能明确其毕业后的求职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而以此来减轻其在毕业求职方面的压力。

同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也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在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各方面都能有强烈的责任心,以此来实现大学生工作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5.从办学质量出发对立德树人的工作进行规范
要从办学质量出发对立德树人的工作进行规范。

首先,要求学校能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并针对此制定有效的评价制度。

一方面,要切实突出立德树人在大学生道德素质等方面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大学生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提高的重要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要明确相应的标准以为立德育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其次,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分类。

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能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学生培养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分类。

最后,完善相应的保准体系。

一方面,从国家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并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学校的评价管理中。

三、结语
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立德树人已然成为了其中的根本根本任务,并要求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大学生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对大学生道德素质修养等思想艺术地方面的提高,以培养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