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札记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分享)
书名:《欧洲文明史十五讲》背景:去年在北大读历史期间,偶然读到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北大出版社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书)。
陈乐民先生是原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毕生观察和研究欧洲(夫人是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美国研究的权威,最近出版系列文集)。
本书看似是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讲的欧洲文明史概论(近来我原本是不愿读概论类的书的),但读罢方知,先生对欧洲史博大精深的研究都通过这小小的概论体现出来,读来有种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我而言,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以强调:1.系统地了解欧洲史的“大脉络”和环环相扣的演进,每一讲不是关注具体的历史细节和事件,而是透过历史事件看到背后的“文明的进程”,思想颇为深刻且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关系演绎的非常透彻;2.“十五讲”中将欧洲史方面的经典书籍都做了推荐或介绍,如果想系统了解欧洲的历史或文明史,可以将“十五讲”作为一个导读并进一步深入钻研;3.十五讲本身是一个书系,已经出了差不多50种书目,每个领域都是大家驾轻就熟将所研究的领域的课程用十五讲的方式概要向读者介绍,有兴趣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可以按图索骥。
思考:对于欧洲史,陈先生指出,他终生研究的一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
他提到,贺麟教授(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
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学问,应该全面系统地研究西方的学问”。
还有一位老先生说到“如果不读中国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何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我们的国家发展要选择哪条道路,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价值观体系作为指导?我们个人就像应该选择哪个理论体系、哪个价值观体系去作为我们个人的信仰和精神依托?在中西马、儒释道之间我们要如何去权衡取舍?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普世价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资本、市场经济、宪政法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儒家是“游魂”吗?儒家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吗?道家和佛法的现代意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研究和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思考、再思考才能深化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提是先要沉下心来做些基本功,即中、西方面的历史、哲学和文明的系统了解。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最新篇)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看完《欧洲文明十五讲》这本书已经几天了,书里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真是愧对作者。
这本书是阿杰的,他了很多书,都是要树立世界观人生观、要有高出旁人的思维要看的书,其中一大块就是历史,西方历史。
最早的以前我对历史一点兴趣都没有,被《明朝那些事儿》引上了看中国历史的道路,虽还是看了就忘,但总算普及了点常识。
但是对于西方历史,我却是碰也不想碰,可能是小时候被《希腊神话》伤到了,看到一大长串的西方人民就头疼。
后来可能看英文电影看多了,对人民不再那么反感,却仍旧不喜欢西方历史,从未提起兴趣来了解。
都快忘了为什么当时就想看了,也许是阿杰那场讲座给我“洗脑”洗得有点彻底吧,他讲的是出国留学要做哪些准备,当然首先是思想上要提高一个层次。
问了他医学好不好出国,于是就打消了出国的念头——医学出国至少要读十年,青春花在这上面也许不值,在国内好好学、好好研究,也可以与国外交流再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阿杰说话很有煽动性,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很想像他一样说话又有知识又有说服力,于是下来就开始看他的书。
先看了一本《西方文明史》,这本是一本教材,才发现西方历史原来也很好看。
原来曾看过一本《世界一流小说》的书,里边各书的简介我都大略看了一下,在西方历史中又再次见到,再了解一下作者、书的内容,也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才发现希腊神话也很有意思,我们的英语课本也讲了很多,于是再没有以前那种陌生、晦涩之感。
也是大概看了看,知道自己记不住,也没刻意去记,我都做好了反复看多本同样内容的书的准备,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地方见到多次大概能留点印象吧。
看完《西方文明史》来看《欧洲文明十五讲》。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陈乐民老教授做的讲座,由他的学生录音、整理出版的,基本上保留了陈教授讲课的原貌,很口语化,易懂。
一本书下来,对陈教授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我十分佩服他。
这样老的一位教授,思想确并不陈旧。
他的专业是英语,研究欧美的文化,相信也是这个领域顶尖的人,有很多机会去实地考察体验交流。
欧洲文明十五讲摘抄
欧洲文明十五讲摘抄摘要:一、欧洲文明的历史背景-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中世纪欧洲二、欧洲文明的转折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工业革命三、欧洲文明的发展- 哲学与科学- 文学与艺术- 政治与社会制度四、欧洲文明的挑战与未来- 两次世界大战- 冷战与欧洲一体化- 欧洲文明的未来展望正文:欧洲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明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再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转折点,最终形成了现代欧洲文明。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其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杰出代表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成果至今仍然是西方哲学体系的基础。
古罗马文明在政治、法律、建筑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古罗马的共和制度、法律体系以及宏伟的建筑,如罗马竞技场、万神殿等,都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这一时期,基督教会的权威达到顶峰,对欧洲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中世纪欧洲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但丁、乔叟、托马斯·阿奎那等。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明的又一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宗教改革是欧洲文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从而结束了基督教会在欧洲的绝对权威。
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革命是欧洲文明的又一次飞跃。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地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为欧洲的科技、经济、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哲学与科学方面,欧洲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哲学家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再到现代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德里达,欧洲哲学家们为人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1,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
一、通读感想
将整本书读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很适合自己,很喜欢。
这本书的整体脉络就是从欧洲文明的史论开始讲,感觉这本书很综合,因为自己阅读面太窄,很多东西不知道,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精髓,但是能够感觉到它不是详实的讲史,而是传递一种文化的感觉,而这种文化是经过历史的叠加时间的考验的,给人以厚重感。
并不是时下的“山寨文化”,“娱乐文化”的肤浅与“速食文化”的浅薄所能比拟的。
或许看这样的书应该坐在木椅上,伴一杯微苦的清茶,认真品茗,认真读下去,茶要慢慢喝,书也要慢慢读,但在此之前,你的博览群书,起码得对欧洲历史地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行。
或许这就是现在的我所缺乏的。
二、有所感的句子
1,美国的弱点是美国没有了哲学
2,无用的用是最大的用。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马德义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第一部分书目内容简介欧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欧洲文明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世界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世界。
近代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
该过程本身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主要是在欧洲进行的,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与分析世界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当今某些重大国际问题。
本书作者以“口语化”形式叙述,通过精彩的“即兴发挥”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极具吸引性。
第二部分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欧洲文明十五讲》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的“名家通识讲座”系列内容之一,作者陈乐民(已故)是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他一生潜心研究欧洲史,著述颇丰。
2002年他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给本科生授课,其讲稿辑录成本书。
通过学习本书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欧洲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作者对欧洲历史的重点内容所做的以点带面的生动描述勾勒出欧洲史的基本轮廓。
我们在研读这本书的同时要积极认真地加以思考,掌握基本历史事实,并力争达到可以利用本书内容分析理解欧洲若干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水平。
第三部分书目基本内容第一讲[开场白]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作者研究欧洲文明史论的依据做学问的体会基本书目要求提问与解答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1)作者研究欧洲文明史的依据(2)系列问题讨论重点知识解析:(1)目前研究国际关系问题多倾向于美国相关问题上,作者觉得这是一个浅层次的研究。
作者研究欧洲,“实际上心理想的是中国。
”(2)主要问题:欧洲文明的核心就是民主与科学,但是否可以以此概括欧洲文明?研究欧洲文明是依靠“人文感觉”还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美国文明是否超越了欧洲文明?地理环境决定论。
三、思考题1.美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关系。
2.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
第二讲[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通过对本讲内容的学习,应该掌握古希腊文化的历史分期以及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战争”和“改革”极大影响希腊历史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观点。
欧洲文明十五讲摘抄
欧洲文明十五讲摘抄摘要:一、引言:介绍《欧洲文明史十五讲》这本书及其作者陈乐民二、欧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三、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文明发展:基督教、大学与骑士精神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成就:艺术、文学与科学五、欧洲近现代文明的崛起: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与政治制度改革六、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殖民扩张与全球化七、总结:欧洲文明的历史意义与启示正文:《欧洲文明史十五讲》是由我国著名欧洲问题学者陈乐民先生所著,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欧洲文明史的概论,详细阐述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我们揭示了欧洲文明的精髓。
首先,欧洲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哲学、政治和艺术遗产。
古罗马文明则在法律、建筑和文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整个欧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文明发展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大学与骑士精神这三个方面。
基督教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对欧洲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学是中世纪欧洲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为欧洲文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骑士精神则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伦理观念,强调勇敢、忠诚和尊重女性等品质,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伽利略等。
他们的作品和发现为欧洲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欧洲文明的现代进程。
欧洲近现代文明的崛起主要体现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政治制度改革这三个方面。
启蒙运动为欧洲社会带来了理性、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对整个欧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政治制度改革则使欧洲各国实现了民主化和现代化,为欧洲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主要内容及阅读反思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主要内容及阅读反思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陈乐民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是一本探讨欧洲文明演变历程的著作。
欧洲文明十五讲笔记
欧洲文明十五讲笔记欧洲文明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主题,无法在短笔记中完全涵盖。
然而,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欧洲文明的重要概念和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以下是关于欧洲文明的十五个讲座的笔记: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它对政治、哲学、艺术和体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其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
3. 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这种制度在农业、经济和社会结构上塑造了整个欧洲。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推动了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进步。
5.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分裂了基督教会,导致欧洲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6. 科学革命:17世纪的科学革命推动了对自然界的新认识,如伽利略的天文学观察和牛顿的力学理论,对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运动,追求理性、自由和进步,对政治、哲学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8.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18和19世纪改变了欧洲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方式。
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的兴起使得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和社会阶级分化也随之而来。
9. 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在16至20世纪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
这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不少冲突和后果。
10. 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帝国主义体系的瓦解,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欧洲带来了毁灭性的战争和纳粹主义崛起。
11. 欧盟的建立:为了避免未来的冲突,欧洲国家在二战后决定加强经济合作,并于1957年签署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如今的欧盟),以促进和平与繁荣。
12. 冷战和东西方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被分为东西两个阵营,冷战期间欧洲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的前线。
欧洲文明读后感
欧洲文明读后感《欧洲文明》是一部关于欧洲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著作,作者通过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演变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让读者对欧洲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欧洲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对欧洲文明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欧洲文明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受到了欧洲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文明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前沿,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民不断探索、创新,勇于挑战传统和权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影响着世界各地,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其次,欧洲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深受启发。
欧洲地域广阔,文化多元,各种民族、宗教、语言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欧洲文明的长河中,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欧洲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欧洲人民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最后,欧洲文明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欧洲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罗马的斗兽场、雅典的卫城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艺术品见证了欧洲文明的辉煌和灿烂。
欧洲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也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对欧洲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欧洲文明》,我对欧洲文明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欧洲文明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欧洲文明的优秀传统,共同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札记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札记“欧洲文明”涉及的“欧洲”,并不简简单单局限于地理意义上“欧洲”,而是一种文化范畴的“欧洲”,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呈辐射状,譬如欧洲移民建立的美国,以及她“自由”、“民主”的思想,实际上是对欧洲文明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因而了解世界文明,很难不从欧洲开始。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应当算作古希腊,尽管两河流域文明中一些先进的东西也流向并影响了古希腊地区。
在悼念雅典城邦阵亡英雄的一次集会上,伯里克利发表了一番演讲,体现了希腊的民主和法制思想——当然,这种民主思想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便是死于这种民主。
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凭借武力取得希腊控制权之后,继续向东方扩张,征服了小亚细亚、波斯、北非,乃至印度,不过他病逝时年仅33岁。
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极大地推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并成为哲学的集大成者。
此后希腊国运堪忧,直至被罗马人征服并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相对于古希腊的一千年(前1000年至公元前末),古罗马的历史时期也是大致一千年(前500年至后50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历史学家热衷于比较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力,关于这个问题,应当有分寸地进行比较——罗马的遗产以实物居多,而希腊则留下思想和精神。
同希腊分散的城邦自治不同,罗马人靠战争不断扩大版图,征服的部落多了,并且这些部落逐渐拥有自己的行政管理机构,贵族和平民区分开来,形成类似元老院的组织,便是罗马共和制的开始。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领袖人物——恺撒和庞培,罗马征服了东至土耳其的大片土地。
恺撒后期逐渐被元老院孤立,他便自封为“独裁者”,也就是“行政长官”。
恺撒遇刺身亡后,养子屋大维自封为皇帝,改共和制为帝制,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此后尽管罗马帝国有几次中兴,但总体上是一个逐渐消亡、逐渐衰微的趋势,直至最终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东西罗马分治起源于戴克里先皇帝,随后的君士坦丁大帝索性直接将罗马国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形成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基佐著[1**********] 周博言第一讲在第一讲中,他说:“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
”其他地方崛起的文明和制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在法国接受新的预习,才能从法国出发,征服欧洲。
(下划线为引用原文)虽然这么说有夸耀法国之嫌,但从地理上看也确实如此,法国基本处于欧洲中部,我虽不完全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无疑,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他将要在欧洲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花了一些篇幅以一种极为诚恳的方式来讨论什么是文明,“我们要注意不要陷入纯粹哲学中,不要定下某种推理原则,并由此演绎出文明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这个词一般的通俗的意义。
??通常意义普通见识??一个词的通常意义是逐渐发展的,在事实的不断出现中形成的。
当一个看来是属于某一词的意义范围内的事物出现时,它好像被自然而然地收纳进去了。
词语的词义会逐渐伸展??”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时,经常会陷入纠结于定义的怪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看法。
即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普通含义,而普通含义就是我们脑海中的普通见识,我们不必每次都要用哲学的逻辑来讨论其普通含义(虽然有时仍然需要,但那是哲学范畴的),否则那会非常地累。
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观点,及一个词语的普通含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不断吸纳进新的事物(有可能也会去除一些旧的事物),我们在讨论不同时期的同一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这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他通过四个假设,提出文明的第一个概念: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概念:人性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的发展未必会立刻带来人性的发展,我总是联想起中国古代的社会(尽管我对古代历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取得巨大的成就,还有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文化艺术品。
但人性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如此,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也并不总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如先秦时期。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报告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报告
《欧洲文明十五讲》是一本由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希拉里·曼特尔撰写的历史专著。
本书全面阐述欧洲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包括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文艺复兴等重要时期及其影响。
本书内容广泛,不仅涵盖了欧洲历史的方方面面,而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欧洲文化、艺术、宗教、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作者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使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和欣赏欧洲文明的奥妙和魅力。
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欧洲文明的根源、起源和发展,解释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讲述了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如古希腊哲学家、罗马帝国统治者、基督教圣人、文艺复兴大师等。
通过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讲解,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欧洲文化的兴盛和衰落,使读者对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在书中,作者还深入谈论了欧洲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动,探究了欧洲文明的世界影响。
他指出,欧洲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是多种文化因素的结果,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希腊哲学、罗马法等。
同时,欧洲文明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在很多领域的创新,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政治制度等。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欧洲文明的繁荣和辉煌。
总之,《欧洲文明十五讲》是一本充满历史智慧和思想深度的
好书。
读完此书,你将深刻认识到欧洲文明的伟大之处,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也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此书不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个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入思考的契机。
强烈推荐!。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1000字: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幻想着自己也在北大国关02年的那门课上。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
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后感
《西方文学十五讲》这本书以十五篇独立的讲稿形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
通过这些讲稿,我对西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证,将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从古代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到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民间故事,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恢复与革新,以及近代的小说、戏剧和诗歌,每一篇讲稿都充满了独特的见解和深度的剖析。
其次,作者通过传递信息和思想,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西方文学的精髓。
例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时,作者强调了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影响和推动文学的发展。
此外,作者还通过讲述一些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类的深刻洞察力。
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通过了解西方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从而促进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此外,西方文学中的许多思想和观念,例如批判性思维、个体自由和人文精神等,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积极倡导和实践的。
总之,《西方文学十五讲》是一本优秀的西方文学入门读物,它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还
得到了许多人生启示和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也会对更多的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引领他们走进西方文学的殿堂。
欧洲文明十五讲
第七讲,作者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是一个以欧盟为核心的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 程,其目的是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繁荣。作者介绍了欧盟的组织结构、政策制定和一体化进程,以 及这些因素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第八讲,作者探讨了欧洲文明的价值和意义。欧洲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文化成就和思 想体系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欧洲文明的成就和贡献,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第十一讲,作者阐述了全球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的发展 阶段,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启示。作者分析了全球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其 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第十二讲,作者探讨了信息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信息化是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新的信息 传播方式,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启示。作者分析了信息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和启示,以 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在其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契约关系,领主提供保护,农民则提供劳力。 而资本主义的兴起则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运动,它强调了人的自由、理性和创 造力。宗教改革则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它挑战了教会的权威,为 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讲,作者介绍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欧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这两个 时期的文明对欧洲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详细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和思想体系,以及这些文明对欧洲历史的贡献。
读书笔记B:欧洲文明十五讲
文明传承中的意识觉醒——《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十五讲》作者:陈乐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月字数:250,000阅读时间:2016年9月阅读背景:今年秋季学期,我选到了李宏图教授开设的通识模块课程——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
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李老师强调了历史学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并不是直接从历史中汲取解决我们日前事件中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知道在那个历史当下人们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那样的选择是博弈的产物,恰恰展现了历史的复杂,能够给我们一种启发。
”也即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
将这种必然性具体化为几个问题即:欧洲何以为欧洲?同样,中国何以为中国?而这本书恰恰是教授推荐给我们的、讲述欧洲文明史几十个世纪以来是如何向前迈进的书目。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陈乐民先生以辩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历史书籍和历史资料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他在欧洲的亲身实践,对欧洲历史的发展线路做出了相当严谨的考察,再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下,抽象出欧洲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大线路、大轮廓。
作者认为,“书和资料里反映的东西,我想大部分还是真实的……若要讲‘史无信史’,那就把整个历史否定了,抛弃掉了,成了虚无主义。
”而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我们在保证历史研究的严谨性的同时要避开的误区。
研究问题陈乐民先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
换句话说,即“历史的必然性”亦即“历史的合理性”。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中国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才一百多年,为什么这么滞后?……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向谁追问责任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褒贬是非的问题,而是把客观事实弄清楚的问题。
……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就是说历史是不能责怪的。
”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当代欧洲历史研究的问题在于“过于肤浅”,大众关注的重心也仅仅停留在“通俗文化”的层面。
实际上,欧洲文明的博大精深,不亚于令我们自傲的中华文明,作者研究欧洲文明史,并从偏重于政治文明的角度出发,目的是发掘出欧洲的“文明根基”,抓住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层原因,真正挖掘出中西文明的异质性。
欧洲文明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3 第七讲走向近
代——宗教改 革
4
第八讲话说 “启蒙”
5
第九讲英、法 革命
1
第十讲欧洲文 明的辐射
第十一讲 20 2
世纪的欧洲 (一)
3 第十二讲 20
世纪的欧洲 (二)
4 第十三讲欧洲
文明与世界历 史
5 第十四讲欧洲
文明与中国文 化的“自主性”
第十五讲结束 语
《名家通识讲 座书系》第一 批选目(52种)
谢谢观看
欧洲文明十五讲(名家通识讲 座书系)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பைடு நூலகம்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书
自由民主
世纪
世纪
历史
思维
书
名家
理念
批判 欧洲
结束语
文明
名家
书系
讲座
总序
文明
精神家园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扬弃,但在批判和扬弃中有创新。从15世纪以来的科学思 维和实践,自由民主理念的从胚胎孕育到发芽和生成,这条道路在”精神的历史“里可谓历历在目。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就感觉自己坐在北大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总之五星好评,白嫖北大国关课,长见 识了。
难度不小,等于是一个学期里教授给国际关系专业学生的课程讲稿,涉及到相当多的专业知识。 读完这本书的收获就是按照陈老师的讲述顺序整理了65本书(欧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上 古、中古、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有了更深的把握。 令人大为赞叹的历史书给了更多视角在理解世界和历史,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困顿,同时让人更能感受到 历史的魅力。 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可能因为是演讲的原因吧。 对于近代和当代的欧洲史来说,是作者的本行,了解的很深入,甚至于实际参与了许多历史大事件。 不爱看历史是觉得有时候离我太遥远,我喜欢现代化的东西。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欧洲文明十五讲》是陈乐民先生的课堂讲录。
陈先生在2002年下学期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三年级开设该门课程,讲课时并没有专门的讲稿,仅在课前写一个简要的提纲,根据提纲进行现场发散式的讲授。
每次课后都有学生与老师的问答互动环节,更是即兴式的答疑,具有很强的现场感。
作为欧洲问题研究专家,陈乐民先生已经有《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欧洲文明扩张史》等专著行世。
而陈先生研究欧洲,正如在课程开场白所说,“实际上心里想的是中国”,即他始终思考的一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
”他在讲课中提到,贺麟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学问,应该全面系统地研究西方的学问”。
在介绍古希腊城邦制度时,陈乐民先生提到了顾准对古希腊的研究,而顾准当年怀着那么大的热情与勇气带病写作《希腊城邦制度》,心中所思所念也是中国。
陈先生正是继承贺麟、顾准等先贤的遗愿,以期通过对欧洲文明的研究,引出中国问题。
在陈先生用毛笔小楷写就的三页讲课提纲中,在列出欧洲时代的后面,附上了中国的朝代。
如在古希腊后面,列出了两周、秦、两汉;在古罗马后面,列出了汉、魏晋南北朝;在封建时期后面,列出了五代十国、明……这是在陈先生的心中,把欧洲文明的历史与中国对应起来,探讨在相应的时代里“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的大问题。
在课堂中,陈乐民先生主要讲解欧洲文明的“大脉络”及其环环相扣的文明演进路径,不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而着重于透过历史事件剖析其“文明的进程”,思想颇为深刻,且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关系演绎得非常透彻。
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陈先生按照欧洲文明的进程,依次梳理了古希腊、古罗马、封建时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英法革命、20世纪的欧洲,以及欧洲文明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渊博深刻的思想,带着青年学子走了一遭欧洲文明之旅,使之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陈先生不仅为学生介绍与剖析欧洲文明的进程,而且还提醒学生,他的讲解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学生在听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分辨,“用你们所读的书,所得到的知识以及你们的思考和你们的想象力去提出你们的看法”。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二篇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二篇高中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多培养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两篇高中生推荐阅读书籍《欧洲文明十五讲》的读后感吧,希望你能喜欢。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一:读后,给我的冲击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没有能力像那些学生一样提出这样具有深度的问题,我深深地感到自卑。
而且陈乐民先生由头到尾都强调一点:我在这里讲的只是一个框架,几条线,你们自己要多看书。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我们的新闻学史的老师。
他现在教的是“中外名记者研究”,每节课讲述一个记者的生平,然而时间的限制和没有课本的窘迫,造成了课程有点闷。
我一开始的打算是每个记者都找一本传记看,但是终究没有坚持下来,很是惭愧。
读后,印象最深的是,“为什么有些事情中国做不到,而欧洲能做到呢?(启蒙运动,工业革命……)1、欧洲的智力发展是独立发展的,2、欧洲在实验上的发展(钻研的实验方法),3、西方的发明是不断翻新的(波浪式推进)”有些事情,没有经过对比是不能发现问题的。
学术要独立发展,脱离政治的控制。
学术独立发展,才可以自由发展,迸发活力。
这个令我想起了深圳的那所南方科技大学,一所为脱离政治管辖而建的大学,一所希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大学,在建立之初遇到了多少困难啊。
但是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可见在独立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困难,必须从制度上做出真正的变革。
钻研,要的是耐得住寂寞,“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个跟现在社会的浮躁之风脱不了干系,每个人都想着怎样出名,确切来说是如何快速出名,于是浮躁的风气无处不在,你传染我我传染你,很少有人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的人又被视为异类,就像作家当年明月还没成名前一样,总是在看历史书,就被人说这说那的。
创新,要的是不满足与现状力求突破。
中华五千年值得骄傲,但是现在国际上拼的是现在的综合国力,各种实力都包含在内。
凭着以前的辉煌,我们又怎么能一直屹立不倒呢?我们要求突破啊!《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范文二:欧洲文明是个大题目,如果去读厚厚的大部头著作,是件很麻烦的事。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报告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报告这本书前前后后在我手里有近3个月,第一遍从前到后慢慢看,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了要写读书报告的任务,我决定挑选几章重读,分别是第二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十四讲。
首先,陈乐民先生的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教科书狭隘的认识,读该书就像置身于其乐融融的课堂上:博学的老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在台上授道解惑,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奇特。
此书讲了欧洲文明的起源、演变、发展、影响和现状,纵横古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使得我原本断断续续,跳跃性的历史知识碎片拼成了一个完整的画卷,让我明白了历史的连续和不可复制。
读第二讲: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自由、雄伟、美丽的希腊精神,冒险进取、勇敢无畏的希腊精神,发扬民主、法律的希腊精神,想象湛蓝的海边,一个幼小的儿童在玩耍,正如古代希腊在遥远原始稚嫩的时代里的样子,一切都是新鲜的。
读第六、七、八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些在中学时代早已根植脑海的知识点现在逐渐变成了一条浩荡的历史长河,我看到了历史脚踏实地的攀登而不再是无来由的飞跃。
培根说:“读书使一个人丰富,讨论使一个人成熟,写作使一个人精确”,三个风起云涌巨人辈出的时代,有哪个巨人不是博古通今?读第十四讲: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他说中国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从上到下的专制主义和从下到上的臣民主义”,感觉跟鲁迅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犀利,在刺痛人心的同时又鞭策着读者进取。
不论在政治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方面,与欧洲相比,中国都是落后的,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对于中国的文明进程,我只是通过一些历史教科书、通史、传记得知,了解得不系统,但始终给我沉淀着的厚重感,然而大气磅礴的五千年历史是否真的在向上走呢?还是仅仅深陷一些怪圈无法自拔?审视中国文明现状,噱头无处不在,荒唐、错乱得不可思议,我不明白整个民族在干什么?而且大家都在趋同一样的生活方式,好好学习——考大学——做官、当老板、当学者,最差也要混个白领阶层,就是没人打算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札记“欧洲文明”涉及的“欧洲”,并不简简单单局限于地理意义上“欧洲”,而是一种文化范畴的“欧洲”,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呈辐射状,譬如欧洲移民建立的美国,以及她“自由”、“民主”的思想,实际上是对欧洲文明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因而了解世界文明,很难不从欧洲开始。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应当算作古希腊,尽管两河流域文明中一些先进的东西也流向并影响了古希腊地区。
在悼念雅典城邦阵亡英雄的一次集会上,伯里克利发表了一番演讲,体现了希腊的民主和法制思想——当然,这种民主思想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便是死于这种民主。
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凭借武力取得希腊控制权之后,继续向东方扩张,征服了小亚细亚、波斯、北非,乃至印度,不过他病逝时年仅33岁。
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极大地推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并成为哲学的集大成者。
此后希腊国运堪忧,直至被罗马人征服并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相对于古希腊的一千年(前1000年至公元前末),古罗马的历史时期也是大致一千年(前500年至后50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历史学家热衷于比较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力,关于这个问题,应当有分寸地进行比较——罗马的遗产以实物居多,而希腊则留下思想和精神。
同希腊分散的城邦自治不同,罗马人靠战争不断扩大版图,征服的部落多了,并且这些部落逐渐拥有自己的行政管理机构,贵族和平民区分开来,形成类似元老院的组织,便是罗马共和制的开始。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领袖人物——恺撒和庞培,罗马征服了东至土耳其的大片土地。
恺撒后期逐渐被元老院孤立,他便自封为“独裁者”,也就是“行政长官”。
恺撒遇刺身亡后,养子屋大维自封为皇帝,改共和制为帝制,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此后尽管罗马帝国有几次中兴,但总体上是一个逐渐消亡、逐渐衰微的趋势,直至最终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东西罗马分治起源于戴克里先皇帝,随后的君士坦丁大帝索性直接将罗马国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形成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衰微原因有二:一是松散的行省自治,缺乏统一的精神;二是财富的大集中,导致行为的腐化堕落。
此外,还有日耳曼人的崛起,这是外因。
罗马留给后人的财富:1.政治、行政经验(行省建制、中央统治、分省管理);2.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提出基于对古罗马的研究);3.大量实物(公共建设、民用设施、雕塑)。
罗马文明弱于希腊文明的地方,在于文化、思想和精神,比如历史学和哲学、自由民主精神。
将历史分期的弊端,在于容易误导人们将历史看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段段的时期,然而分期对于历史研究确有必要。
欧洲中世纪的起止时间很难界定,大体上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5世纪认定为中世纪的开始;而结束标志则争议更甚——新大陆说、文艺复兴说、但丁之死说等等。
【分期容易形成割裂的感觉,但历史并不是突然变得不同的,如唐、宋的差别】不同于我们“日耳曼等于德国”的传统印象,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欧洲民族,古罗马时期生活在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至黑海地区。
从恺撒时代起,日耳曼民族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行政机构、军团和国王,并不断向南发展,公元5世纪时占领罗马,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序幕拉开。
公元9世纪时,查理曼大帝将日耳曼民族占领的地区统一起来,建立了查理曼帝国,并皈依基督教。
之后,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就是后来法德意三国的来源。
公元10世纪时,奥托大帝被基督教教皇册封为罗马帝国皇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也叫神圣日耳曼罗马帝国。
日耳曼民族有许多原始宗教,并在同罗马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日耳曼-罗马文化,特别是在接受基督教后,成为承袭希腊、罗马基督教文明的民族。
封建体制大体上从8世纪开始形成,到十一二世纪时达到鼎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每一块土地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成一体。
基督教诞生在东方的耶路撒冷,却成长于中世纪的西方。
教会按照罗马帝国的路子分成各种教阶、教区,并统一在教皇的领导之下。
随着教会有了财产、封地,以及政治化的一套东西,逐渐产生了教皇与皇帝争权的问题。
与此同时,基督教义的发展,将基督教变成一种神学、一种哲学。
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大约在公元五世纪至八九世纪,主要原因在于罗马帝国的溃烂,以及基督教的立足未稳——直到查理曼大帝以后,才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东西。
封建鼎盛时期出现过一些小的“复兴”,比如拉丁文的普及,以及12世纪文学、艺术、哲学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欧经济比东方差得多。
东征在二百年中进行了八次,由教皇发起,各国国君领衔,名义是要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基督教的诞生地耶路撒冷,实则是以基督教徒为骨干的杂牌军,去东方打砸抢烧,非常残酷。
当然,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并非一无是处。
【十字军东征(1096-1291),相当于宋朝(960—1279年)和元朝(1271年—1368年)初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却依然繁荣。
6世纪的查士丁尼大帝是一个代表人物,他统治时期有几个方面值得称道:希腊传统、商业、艺术和法律。
拜占庭的外患主要来自分裂地区的多民族威胁,包括斯拉夫族、阿拉伯及土耳其人——并终于在1450年灭于奥斯曼帝国。
【以下为中世纪对欧洲的三大贡献。
中世纪或者说其带来的结果并不全是糟糕的。
】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对于欧洲的一大贡献,在于促使欧洲成为民族国家的欧洲。
简单概括“民族国家”,就是一种语言、一种民族、一个国家,这是欧洲文明史一个独有的特点。
与民族国家产生相结合,出现了“市民社会”的萌芽,一种自治精神,并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发达。
中世纪对于欧洲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基督教文明。
作为一种文明,基督教的政治化和理论化使其成为中世纪的支柱,凝聚人心、代表理性,直到文艺复兴。
基督教积极的一面,在于发展了教育、神学和哲学;消极的一面,则体现在教会作为政治组织带来的黑暗腐败,以及它的分裂效果。
【基督教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中世纪对于欧洲的第三大贡献,在于东西交流。
西欧文明的繁荣,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而早期欧洲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东方文明功不可没。
十二三世纪时,阿拉伯人将成批成套的希腊哲学,以及阿拉伯先进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东西经由西班牙传到整个西欧。
“文艺复兴”一词,翻译得有些片面,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外延非常宽,绝不仅限于“文艺”范畴。
文艺复兴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同以前大不相同。
上古时代是活泼美丽的美学时代,中世纪是严肃凝重的法学时代,当封建制度开始没落,便需要有一个新世纪的新时代来代替它。
中古和近代之间的一段时期(黑格尔称为从封建制到王权制的过渡时期),西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成熟起来——法国形成了有民族特点的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是有民主自由萌芽的王权,西葡荷等国效仿英法制度,形不成国家的日耳曼和意大利则体制各异。
总体上西欧正迈向民族国家。
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帝国,由非常野蛮的民族所统治,拜占庭文明的光辉逐渐减弱,并被西欧赶上;与此同时,阿拉伯对西欧的作用也告一段落。
这就是说,中世纪以后,原来生根在东方的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包括本来西方就有的日耳曼和罗马本身的文明,全都扎根在西欧了。
“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的概念。
它借助文艺让人们感受到新的东西,但不限于文艺;它从意大利发起,集中在意大利,但不限于意大利。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没有统一的王权,城邦商业繁荣、思想自由。
基督教文明下出现人文主义,将理性回归,是文艺复兴的功劳。
【文艺复兴一般认为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一种运动。
这里认为是一个时代的概念。
我觉得“文艺复兴”狭义是运动,广义是时代。
本书是广义的。
】但丁是一个不自觉的人文主义者。
他在佛罗伦萨参加过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后来被驱逐处境,到处流浪,也到处去观察、体会,他感觉这个世界应该变成另一个样子,于是有了《神曲》。
但丁透露出一种愿望,向往一个人和人和谐相处、没有战争的社会,这在十三四世纪十分难得。
彼特拉克是一个书生,他研究希腊以来的古籍,并成为考据基督教文明的第一人。
他在考据过程中发现基督教文明的矛盾,从而用人的眼光、世俗的眼光、现世的眼光去看待社会。
彼特拉克的书信透露出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西方普遍将他看作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写的《十日谈》,说的是黑死病灾荒时期,十个男女跑到穷乡僻壤躲避灾祸,在他们住的十天里,每人讲一个故事,将教会、牧师、神甫、神职人员肮脏丑恶的东西全部抖搂出来,反映了薄伽丘对现世的看法,作为一个人来对待社会,是一种人文主义。
遗憾的是,故事没有讲完。
后人对马基雅维利有所误解,在于《君主论》鼓励皇帝成为暴君,为达目的不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主义,这种看法不够全面。
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在于政治是脱离道德、超道德的,国际关系是权利问题、利益问题,也有道德问题,但首先不是道德问题。
他提出的是排除道德的政治学。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但丁等人甚至还是虔诚的基督徒,关键在于他们是用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人文主义者也并不是不能画宗教画,要看他们表现的是什么。
中世纪的宗教画,画的是满面愁容的玛丽亚、受苦受难的耶稣;到了文艺复兴,则变成美丽温柔的妇人抱着可爱的孩子。
文艺复兴的主要影响包括:1.把人与神剥离,改变了人生态度;2.让社会更加活跃,商业、经济、文化各方面联系更加密切;3.增强了学术上的批判意识;4.推动了学院制度;5.推动了科学思维。
文艺复兴对各国的特殊影响——英:经验哲学;法:启蒙运动;葡:航海;日耳曼:宗教。
14世纪到16世纪,乃至17世纪上半叶,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科学思维的产生;2.地理大发现;3.文艺复兴;4.宗教改革。
总结这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在解放、眼界在拓宽,人对世界、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都在发生与中世纪不同的根本性变化。
马丁·路德年轻时是一名温和的知识分子、神学家,闵采尔领导反对教廷的农民运动时,他写了《九十五条论纲》,虽有叛逆之处,但还是主张温和辩论。
有历史学家认为,闵采尔利用了马丁·路德,使他不得不往前走,加之罗马教廷的《斥马丁·路德谕》,终于将他推向激烈的革命者。
此后,马丁·路德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为自己辩护(如《论基督徒的自由》),言辞激烈,矛头直指罗马教廷。
然而这段时间仅持续了三五年,闵采尔农民运动的过激行为,对他差生了一种特殊的压力,他又转变了立场,向罗马教廷妥协了。
恩格斯评价他为改良派,而闵采尔属于革命派。
当时还有一个未出场的宗教改革者——伊拉斯谟。
作为一位神学教授,他对教廷的不正之风看得非常透彻,通过《愚神颂》把红衣主教和各种神职人员讽刺了一个遍。
伊拉斯谟在英国认识了《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非常投机,他们也是那个时代非常著名的两个人文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