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南

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南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以服务体育发展改革为宗旨,围绕体育工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开展多层次的课题研究。
为做好这项工作,体育总局研究制定了2014年度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南,供课题申报者参考。
指南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重点项目的申报题目必须与指南所列题目一致,具体研究内容由申报单位根据各自课题设计论证拟定。
如同一题目有多个申报单位通过评审,将采取第二轮评审或组织专题答辩会形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指南所列的只是研究的方向,申报题目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根据申报内容和质量,一般项目的申报也可能被列为重点项目。
一、重点项目1.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发展研究2.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组成及服务内容标准化研究4.全国运动会暨国内大型运动会改革创新及赛制、管理、运营研究5.《体育法》修改思路与展望6.我国现阶段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事业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二、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1.新时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研究2.政府体育部门职能转变的理论研究3.体育公共服务研究4.体育全球化与本土化发展模式研究5.体育与城市发展研究6.体育志愿服务模式研究7.青少年体育发展研究8.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研究9.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与需求研究10.政府部门向社会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研究11.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需求与供给结构研究12.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研究13.社会变迁中的农村体育研究14.群众体育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研究15.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6.我国竞技体育社会价值与评价体系研究17.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18.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19.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研究20.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21.体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研究22.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研究23.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24.竞赛表演业发展战略研究25.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6.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7.体育文化创意发展研究28.我国体育人才现状分析研究29.运动员社会保障及职业发展研究30.体育文化内涵和价值研究31.体育文化产业研究32.现代社会民俗与民间体育的发展研究33.中外体育史及体育思想史研究34.公民体育权利研究35.体育法制建设研究36.体育发展与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37.多国体育立法暨法条比较研究38.国外体育发展动态研究39.新时期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40.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41.具有原创性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专著42.国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译介。
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重大课题招标指南

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重大课题招标指南1.高原训练有效负荷结构和方法研究在总结国内外高原训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原训练条件,针对专项特点,研究上高原前、高原训练期间以及下高原后的有效训练负荷结构和训练方法,为提高高原训练成功率提供理论和方法。
2.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和对策研究在把握人体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围绕限制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例如:神经系统、骨骼肌、内分泌、呼吸、血液循环、能量代谢、免疫能力等),从运动能力监测、风险预防和干预、运动能力促进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提高人体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3.提高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研究在系统研究和梳理国内外足球、篮球、排球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专项特点和我国足球、篮球、排球训练现状,从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身体承受能力等方面,研究并提出实用性强的,能够提高我国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方法,指导训练实践。
4.我国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规律研究以保障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为前提,结合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能力发展规律,研究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青少年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训练方法和手段;结合专项发展需求,开展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训练体系的研究。
5.我国职业化运动项目训练管理体系研究系统研究国外职业运动项目训练体系及其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趋势和现实特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化运动项目训练管理制度、训练保障措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例如:青少年梯队建设、职业运动员准入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专项训练规划、运动员职业发展规划、科技保障等)。
6.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创新研究在把握国内外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训练实践出发,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方面,开展理论创新研究,为提高我国运动训练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
•【公布日期】2016.02.15
•【文号】
•【施行日期】2016.02.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公布
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
知
各有关单位:
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工作业已完成。
经专家组通讯评审和复审,确定145项为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其中,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82项,青年项目57项。
立项通知将于近期向各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印发。
附件: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
2016年2月15日附件
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1614SS12007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614SS12007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负责人:曹莉曲阜师范大学二○一三年九月课题组主要成员:曹莉傅永聚刘晓黎李思民孙中芹韩春利姜付高梁同福赵吉峰李士健张显军赵鲁南伊超摘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化大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支撑,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现代构建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体育生活化进程的提速,人们对高品位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
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流,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显然,将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基于儒家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发现:①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比较细致,其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已涉及到体育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演艺业等各个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但是,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研究领域较松散等突出问题,另外,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多、战略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②我国学者主要从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内容、现状、对策及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对体育文化产业现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缺乏深度研究,对体育文化产业对策建议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表面层次上,一般性议题较多而实证性研究偏少,缺乏战略层次的系统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开展2014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开展2014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4.01.28•【文号】•【施行日期】2014.0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开展2014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有关单位:为提升体育科技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国家体育总局设立重点研究领域课题,以解决体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问题为出发点,围绕困扰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和运动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
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和负责人,调动全社会科技力量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司决定开展2014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申报范围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突出应用基础性研究,应具有国际性、前瞻性、先进性,要有必要的研究基础,能够提升体育科研破解难题、攻克难关的能力。
重点研究领域课题以科研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为目标,以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区别于国家队综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
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分为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
重大课题围绕《201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重大课题招标指南》(见附件)确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内容开展申报工作。
一般课题申报围绕《国家体育总局中长期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指导纲要(2011-2012)》(见总局网站)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
二、申请人条件(一)申请人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三)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情况的通报-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情况的通报正文:----------------------------------------------------------------------------------------------------------------------------------------------------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情况的通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0年1月,政策法规司组织专家对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部分2007年度重点项目和申请暂缓项目、2007年度因评审不合格暂缓项目进行了结项评审,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130项,评审前应收结113项,实际收到92项,另有部分2007年度重点项目和申请暂缓项目、2007年度因评审不合格暂缓项目44项,参加本次评审的项目共136项。
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研究确定优秀项目16项(名单附后),占参评项目的11.8%;合格项目112项(名单附后),占82.2%;因不合格暂缓结项项目8项,占6%。
有一项2007年度因评审不合格暂缓项目重新申请后被再次评为不合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将按撤项处理。
二、2008年度研究项目有3项应结未结(名单附后),也未按时提交暂缓结项申请,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2010年将取消该项目单位设立新课题资格。
三、从评审结果看,部分研究项目从立题、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都体现出较高水平。
这些项目能够抓住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态度认真,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积极创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建议。
但同时,这次参评的课题中也有少量成果质量不高,暴露出项目承担者在理论素养、研究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对本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程度、科研方法的掌握、运用以及研究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结果公布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2014年06月16日17:16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已完成受理申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将立项课题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和附件2)。
今年公示的拟立项课题为3820项,有2项因举报问题需待核实暂不予立项。
此外,在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中,部分项目与其他省部级在研项目存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对此类课题我办现作出规定:不得以同一成果申请结项,否则一经发现并查实后一律按撤项处理。
今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继续采取适度限额申报的办法,最后正式受理有效申报28186项,比去年减少492项。
其中申报重点项目1324项,一般项目20137项,青年项目6725项。
五大社科研究系统中,高校申报24071项,占申报总数的85.4%,社科院申报1477项,党校系统申报1436项,军队系统申报380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申报822项。
此次公布的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为3818项,比去年减少8项,平均立项率为13.6%,比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其中重点项目309项,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2465项,青年项目1044项,资助强度均为20万元;39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得立项1657项,占立项总数的43%。
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立项,立项数超过100项的包括:上海、教育部在京直属高校、江苏、湖北、广东、山东、湖南、浙江、河南、四川、重庆、辽宁、福建、吉林、江西等15个省份。
五大系统中,高校系统3288项,占立项总数的86.1%;社科院系统230项,党校系统133项,军队系统52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115项。
附件1: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附件2: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4年6月16日。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课题名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薛继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是我们课题组所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从2011年9月申请课题至今经过二年多时间的探索,已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人民的价值观、消费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
社会有需求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分工的变化,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社会体育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我国体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宏观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精神文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微观看,是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基层健身站(点)百姓健身的传播者、引领者和饯行者,是群众体育的中坚和灵魂。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前途。
回顾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程,虽然在队伍规模、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体制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建设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保证,是实现我国群众体育大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651SS11059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培养的探索研究课题负责人:吴艳红课题组成员:潘小非王平肖洪杨彪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日目录摘要 (1)一、前言 (2)1.课题的提出 (2)2.研究现状 (2)3.研究目的 (6)4.研究方法 (7)二、对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认识 (8)1.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识 (8)2.对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识 (13)3.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关系辨识 (17)三、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及指导工作比较(以四川省为例) (19)1.总量对比 (19)2.人员基本特征对比 (21)3.指导工作对比 (24)四、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比较(以四川省为例) (31)1.两类培训机构与主管部门 (32)2.两类培训对象分析 (33)3.两类培训经费来源 (34)4.两类培训内容、形式和学时 (35)5.两类培训考核 (37)6.两类培训师资情况 (38)7.两类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38)8.再培训(继续教育) (39)五、对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培养存在的问题反思 (39)1.公益粗放与职业错位: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标准的思考 (39)2.理性与盲目:关于有效培训的教育学思考 (42)3.大政府、小社会:如何减轻培训主管部门不堪承受之重 (44)4.理论脱离实际: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科研明显滞后于实践需要 (45)六、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培养体系 (46)1.根据社会需求,建立精细、动态的培养分类标准 (46)2.构建与分类相适应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和培训形式 (47)3.提倡参与式培训,创新培训教学模式 (48)4.整合资源,建设适应动态需求的培训师资人才库和研究团队 (49)5.理顺两类培训管理机构职能,建立“政府主导、协会承办(主管)、社会参与”的培训管理长效机制 (49)6.改革学历教育、强化岗位培训,加快高等体育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步伐 (50)参考文献 (52)附件:社会体育指导员问卷 (55)培训机构与教师问卷 (59)摘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数字化时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1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创新体育 科研方式和方法,提高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 效率和精度。
2
结合数字化时代特点,拓展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的领域和深度,推动体育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 。
3
加强数字化时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合 作与交流,促进体育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际影响力做出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1. 在进行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需要具备跨学科 的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全面深入地探讨体育与社 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3. 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研究 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以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 整体水平。
02
体育哲学基本理论
体育的本质与功能
本质
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身体健康、增 强体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评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体育 资源的利用效率,找出资源利用中的瓶颈和改进方向。
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从政策、市场、技术等多个角度,提出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的策略和建议,包括资源整合、共享、创新等方向。
体育资源开发与保护
分析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探讨合理 开发利用体育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03
体育社会学研究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体育的社会地位
探讨体育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价值 和意义,以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
社会变迁与体育
分析社会变迁对体育形式、内容和功 能的影响,以及体育对社会变迁的反 作用。
体育与社会分层
研究不同社会群体对体育的参与、支 持和态度,以及体育在社会分层中的 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提高我国速度滑冰项目竞技水平的对策研究项目负责人:李静负责人所在单位:吉林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编制目录一、前言二、研究成果第一部分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监控第二部分速度滑冰项目专项体能特征、主要训练方法及诊断方法研究第三部分速滑运动员营养生化监控系统的形成和使用第四部分不同型训练课的科研监控与对比分析三、总结一前言我国冬奥会项目开展的历史短,总体投入和人力资源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目的发展速度。
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仅获得了第18名的成绩;后经过12年的努力在1992年冬奥会上取得了第8名;10年后在2002年冬奥会上才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获得2金、2银、4铜的佳绩。
在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冬季奥运会代表团创造了历史最好战绩,共获得5金2银4铜,超过了之前参加的8届冬奥会中获金牌的总和(4金),实现了我国在冬奥会上的历史性突破,其中有4枚金牌来自短道速滑,而作为冬奥会项目之一的速度滑冰在本次冬奥会上仅获得了一枚铜牌。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成绩差别却如此之大,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同项群项目无论是在体能特征、技术和战术能力特征,心理和智能特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些先进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移植,为同项群项目提供借鉴。
因此,可以说速度滑冰项目也是我国冬季项目的潜优势项目,通过运动员的各种比赛,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体能差是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公认的弱点,在比赛的前半程还处于领先位置,一到后半程慢慢就被落下了,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速度滑冰竞技水平快速提高的关键因素。
本课题的课题组成员在跟队进行调研过程中,主要从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评定;专项体能特征、主要训练方法及诊断方法;速滑运动员营养生化监控和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科研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以及促进我国速度滑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

健身气功的学科建设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一般项目
1497SS10051
瞿巍
体育强国建设中体育产业发展的媒介制度与媒介环境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
一般项目
1498SS10052
兰润生
闽台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合作之研究
集美大学
一般项目
1499SS10053
雷敏
古都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与现代城市经营发展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委托项目
1450SS10004
张林
“十二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
委托项目
1451SS10005
裴立新
“十二五”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
委托项目
1452SS10006
任海
“十二五”体育人才与运动员保障规划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
委托项目
1453SS10007
祝莉
“十二五”体育对外交往规划研究
林晓华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湖北省体育局
一般项目
1510SS10064
刘梅英
工业化进程中农民体育发展规律研究
河南大学
一般项目
1511SS10065
刘琦
都市“蚁族”群体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大学
一般项目
1512SS10066
刘亚云
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般项目
1549SS10103
夏敏慧
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海南为例
海南师范大学
一般项目
1550SS10104
徐屏
我国体育行政奖励机制创新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公布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公布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
•【公布日期】2009.06.03
•【文号】体政字[2009]56号
•【施行日期】2009.06.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公布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
学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体政字[2009]56号)
各有关单位:
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及评审工作已顺利结束。
今年共收到课题申请材料773项,在专家组评审的基础上确定135项为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中重点项目7项,委托项目3项,一般项目110项,青年项目15项,项目目录见附件。
(注:本目录中项目负责人如承担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自动撤销。
)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
二○○九年六月三日。
2010-2015年国家社科立项项目-体育学

序号 4 55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项目名称 体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创新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 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非营利体育组织统筹发展研究 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体育强国目标下的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促进体育强国与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特色体育体制与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核心问题研究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修订我国体育基本法的理论与方案研究 新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近现代湖南体育人才群体及其体育思想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体育发展科学化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建设体育强国战略选择与实施重点问题研究 体育运动中个体社会资本的生成及其作用研究 中国足球问题的困境及振兴策略研究 促进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研究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市民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全民健身与女性休闲健身文化推广普及研究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健康研究 全球交往视野下的运动健身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文化本源及当代诉求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我国退役运动员人文关怀与可持续生计模式相关政策研究 促进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我国竞技体育刑事犯罪解决机制研究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法学研究 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体教结合”模式研究 我国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研究 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亚欧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流变比较研究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剑桥俄罗斯文学》(九卷本) 翻译与研究 《歌德全集》翻译 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 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汉语词汇通史 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 史研究 敦煌变文全集 汉语方言音系汇纂及方音对照 处理系统研究 《经典释文》文献与语言研究 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 演变研究 《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 音义源流研究 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抽样调 查研究 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藏语方言 数据库建设 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 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 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 和综合比较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 数据库建设 新发现民族古文字调查研究与 数据库建设 中国濒危语言数字博物馆建设 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 研究 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 归研究 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 究 黎族通史 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社会与文化基础研究 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研究 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 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 典整理与研究 梵蒂冈藏明清天主教文献整理 与研究
方辉 张建林 阮荣春 单霁翔 黄民兴 陈志强 余伟民 舒运国 钟仕伦 胡可先 郭英德 王立群 曹旭 赵季 王勇 满全 额尔敦白音 左东岭 黄灵庚 雷磊 杜桂萍 朱恒夫 李今 左鹏军 刘俊 高翔 王宁 王向远 王邦维 王晓平 方维规 朱国华 蒋洪新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济南大辛庄遗址考古发掘及综 合研究报告 西藏阿里地区古代石窟寺院壁 画数字化保护与研究 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 与研究 文明交往视野下的中亚文明史 研究 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研究 苏联解体过程的俄国档案文献 收集整理与研究 多卷本《非洲经济史》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 献集成校笺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 《文选》汇校汇注 东亚《诗品》、《文心雕龙》 文献研究集成 中朝三千年诗歌交流系年 东亚笔谈文献整理与研究 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 体系构建 元明清蒙古族藏文典籍挖掘、 整理与研究 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 《明文海》、《明文案》、《 明文授读》及张宗祥《增订明 文海》整理与研究 《杨慎全集》整理与研究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 汉译文学编年考录及数据库建 设(1896-1949) 近代戏曲文献考索类编 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 “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 成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 “东方学”体系建构与中国的 东方学研究 中国“东方学”学术史研究 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 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 响研究 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 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
201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
小康时代我国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的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体育行政行为研究 江苏省体育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
刘晓艳 刘云发 陆淳 吕旭涛 罗嘉司 罗旭 马玉芳 毛俐亚 孟亚峥 倪会忠 潘迎旭 漆昌柱 秦文宏 丘乐威 尚志强 邵长专 史友宽 宋秀平 孙思哲 谭康 唐吉平 陶于 童莹娟 庹权 王大中 王小娟 王小平 王晓 王永红 王钰清 王智慧 温搏 吴昊 吴义华 夏青 肖波 熊欢 徐曼 徐娜
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的耦合互动研究 关于构建社区体育公益性岗位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我国篮球职业联赛引入伤病保险制度研究 社会变迁视阈下武术文化建设研究 辽宁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定位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竞技体育软实力评价及中国路径选择
201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1840SS13001 1841SS13002 1842SS13003 1843SS13004 1844SS13005 1845SS13006 1846SS13007 1847SS13008 1848SS13009 1849SS13010 1850SS13011 1851SS13012 1852SS13013 1853SS13014 1854SS13015 1855SS13016 1856SS13017 1857SS13018 1858SS13019 1859SS13020 1860SS13021 1861SS13022 1862SS13023 1863SS13024 1864SS13025 1865SS13026 1866SS13027 1867SS13028 1868SS13029 1869SS13030 1870SS13031 1871SS13032 1872SS13033 1873SS13034 1874SS13035 1875SS13036 负责人 陈佩杰 郭建军 胡德春 李海 裴立新 闫平 闫育东 张鲲 郑芳 曹春梅 曹勇 常辽华 陈瑜 程大力 董进霞 范冬云 方方 傅永聚 高文景 韩春利 何世权 胡乔 胡玉玺 姜传银 姜广义 姜同仁 蒋健保 李鸿江 李杰 李伟峰 李艳翎 李正梅 刘春华 刘春燕 刘扶民 刘静民 项目名称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兴奋剂问题研究 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研究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研究 我国体育彩票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培育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世界各主要国家体育政策规划及组织机构的动态研究 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编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编号:1683SS12076休闲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课题负责人:杨芳课题完成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课题完成时间:2013年9月二〇一三年九月课题负责人杨芳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课题组成员陈鹤星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馆员杨建设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姜健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琴西安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代蓓西安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关彬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刘小容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张欣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讲师硕士休闲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摘要:休闲体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对人的日常生活结构、社会结构、精神结构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人的一种特有的休闲方式,其价值、功能和作用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民生体育的观念正在形成,休闲与休闲体育文化将日益成为人们的日常理想状态。
休闲体育不仅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完善和健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际交往、建设和谐社会和增进体育事业活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成为关注的领域。
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矛盾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试从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及功能为切入点,阐述休闲体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是如何促进民生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并且从休闲体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分析,以城市发展、消费水平、青少年和老年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为例,对我国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深入挖掘。
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体育改善了人的生存状态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2)休闲体育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3)休闲体育促进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4)休闲体育提高了人们的消费品质;5)休闲体育促进人了类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欧阳静仁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课题组成员:王进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顾伟农教授广州体育学院周毅教授广州体育学院黄继珍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饶舒扬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广州体育学院2009年6月18日摘要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为研究对象,从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一些实际经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需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投资带来的问题增加了赛后场馆运营风险;场馆布局存在的矛盾导致赛后经营困难;设施功能的单一致使赛后场馆功能转换不利;经营管理体制缺陷难以适应赛后市场化运作的需要;专门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赛后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推动奥运会“瘦身运动”;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开发;建立奥林匹克基金会;把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开发跟职业体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型产业园区;以组织大型活动为核心;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阶段划分为准备阶段、试运转阶段、亚运会阶段和全面拓展阶段四个阶段。
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原则包括厉行节约原则;多中心、多功能原则;“场馆建设—地区发展”联动原则;场馆及配套设施与城市公共配套结合原则;场馆与大众健身相结合原则。
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经营目标定位为: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方式定位为统一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营销策略定位为改善营销手段,建立营销网络;功能设置定位为以体为本,进行多元化功能开发。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确定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确定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委托研究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日期】2011.12.10
【实施日期】2011.12.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关于确定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委托研究项目的
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体育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发展体育事业的政府职能研究》等7个项目为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委托研究项目(名单见附件)。
有关事项另行通知。
项目结项的有关具体要求,以及对项目的具体管理事宜,请参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特此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附件: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委托研究项目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7SS14038 李先雄 中国国际化体育城市的发展研究 2008SS14039 李小唐 丝绸之路岁时节日与民俗体育研究 2009SS14040 李正贤 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建构与评估——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2010SS14041 廖元金 我国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体系与模式创新研究 2011SS14042 林建君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体育场馆投资效益评价研究 2012SS14043 林卫国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足球裁判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 2013SS14044 刘波 2014SS14045 刘贵 体育强国视阈下德国体育政策研究 社区体育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互动研究
哈尼克孜.哈德尔
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般项目
新疆多民族地区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 一般项目 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河南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成都体育学院 北京大学 广州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
3/7
2031SS14062 邵桂华 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吉林体育学院 2032SS14063 石绍斌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风险及其应对 2033SS14064 石生泰 甘肃特有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2034SS14065 宋军生 《体育法》的使命担当与效力期待 2035SS14066 宋一心
2038SS14069 万炳军 青少年运动员多元培养体系的协同研究 2039SS14070 王欢 中国农村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的变化及其对体质的影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一般项目
2040SS14071 王琴梅 区域体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及优化布局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2041SS14072 王相飞 大型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的开发研究 2042SS14073 王岩 英超联盟、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俱乐部治理模式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一般项目
武汉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1981SS14012 陈小英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研究 1982SS14013 陈晓峰 “中国梦”的体育表达——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研究 1983SS14014 崔鲁祥 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异化及规避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1984SS14015 崔颖波 青少年体育发展中改善学生体育健康的研究 1985SS14016 代永胜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行为研究 1986SS14017 邓运龙 《运动训练的哲学》专著创作 1987SS14018 杜长亮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圈设施选址规划范式研究 1988SS14019 傅桂龙 运动游憩区理论的构建:兼及景德镇运动陶瓷主题游憩区的实践
提高我国体育产业GDP比重与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对策研究——
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视角 基
*
2020SS14051 马德兴 乌兹别克斯坦足球发展模式对中国足球借鉴意义之研究 2021SS14052 马建川 消极比赛与操纵比赛治理研究 2022SS14053 马丽侠 唐代体育文化资源挖掘与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2023SS14054 马连鹏 基于政府、市场、社会视域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24SS14055 倪东业 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路径与村落发展研究 2025SS14056 潘书波 建立与完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活动保障机制的社会实效性研究 2026SS14057 潘祥 我国篮球运动员职业操守表现与培养模式研究
2/7
1994SS14025 郝光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研究 1995SS14026 何英 体育法实体性法条构造的国别比较研究
1996SS14027 和春云 云南特有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 1997SS14028 洪浩 学校武术段位制推广研究
1998SS14029 黄九清 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发展研究 1999SS14030 阚军常 冬奥会文化创意发展研究——以都灵、温哥华、索契三届冬奥会为例 2000SS14031 雷厉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化运作机制研究——以体育场馆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例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怀化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1977SS14008 陈德林 “规则漏洞与主动求败”现象研究 1978SS14009 陈海春 运动训练专业在训优秀运动员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79SS14010 陈琳 1980SS14011 陈蔚 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与效果评价研究 科技资源向体育企业流动的政策障碍研究
5/7
2056SS14087 殷俊海 搏克职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057SS14088 尹志强 体育彩票法律制度研究 2058SS14089 雍明 2059SS14090 郁俊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管理的创新与实证研究 民间传统体育在公共体育服务实践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
2060SS14091 袁古洁 高危险性体育旅游项目安全保障制度研究 2061SS14092 张大超 我国新型城镇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标准与路径及实证研究 2062SS14093 张宏宇 我国传统体育异化的哲学反思——基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
1973SS14004 卫虹霞 《体育法》修改思路与展望 1974SS14005 吴真文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失地农民体育权利研究 1975SS14006 薛立 1976SS14007 曹彧 中国体育文化产业战略研究 我国群众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 重点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
4/7
2043SS14074 魏鹏娟 我国体育赞助的税收政策研究 2044SS14075 温煦 青少年体育活动与学业表现协同发展的初步研究
2045SS14076 吴延年 我国三大都市圈体育产业经济绩效比较研究 2046SS14077 武胜奇 京沪粤职业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2047SS14078 奚凤兰 社会变迁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2048SS14079 邢晓燕 国外运动项目发展体系的政策、组织与实施研究 2049SS14080 徐尊华 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的研究 2050SS14081 许斌 2051SS14082 许琦 高校阳光体育运行机制与评估体系研究——以广东为例 中国国家游泳队团队文化建设研究
我国足球俱乐部职业化道路的新选择——基于“鲁能现象”与“恒大模式”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
宁波大学 甘肃省体育局 浙江工商大学 中山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2036SS14067 孙淑慧 晚清民国女子体育发展理路探析——基于部分期刊报纸的考察 2037SS14068 孙伟 群众体育核心指标体系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浙江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临沂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广东工业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
2052SS14083 闫成栋 我国运动员基本权利的法制保障 2053SS14084 严精华 “幸福中国”视角下居民休闲体育环境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54SS14085 杨小明 青少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契合研究 2055SS14086 叶伟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温州市体育局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大学
2027SS14058 潘孝贵 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发展竞技体育与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2028SS14059 亓宾 民间资本投资竞技体育的温州模式研究
2029SS14060 邱招义 中国篮球协会赛事可持续价值实现的研究 2030SS14061 秋鸣 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历史沿革研究
2001SS14032 李安娜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2002SS14033 李格非 体育事业发展投融资体系创新研究 2003SS14034 李俊温 基于山西体育文物古迹脉络视角下的我国体育文化历史演进机制的研究 2004SS14035 李林 2005SS14036 李宁 2006SS14037 李爽 “个人—家庭”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 教练员执教行为研究 运动防护师新职业体系构建的研究
2063SS14094 张庆来 我国竞技体育装备发展策略研究——以苏、浙、鲁三省竞技体育装备产业为例 山东理工大学 2064SS14095 张秋霞 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 2065SS14096 张天霞 东西方大型体育赛事赛场展示的比较研究 2066SS14097 张秀萍 译著:《奥林匹克休战:体育是和平的平台》 2067SS14098 张勇 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对应思路的研究 苏州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西安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苏州大学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