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
谓至圣矣。
《孔子世家》
6 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管仲列传》
7 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
《刺客列传》
8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陈情表》
9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10 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1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书》
1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哪一句不是省略句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客从外来,与坐谈。 D、以筒水灌之,始出。
哪一句不是省略句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客从外来,与坐谈。 D、以筒水灌之,始出。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赵氏求救于齐。 B、甚于妇人。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与坐谈。
1.甚矣,汝之不惠! 2.快哉此风! 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定语后置句常见的几种格式:
① “者”字式后置; ② “之”字式后置; ③ “......之......者”式后置; ④ 数量短语后置;
① “者”字式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楚人有涉江者。 3.荆州之民附操者。 4.四方之士来者。 5.村中少年好事者。
A ①②⑤ / ③⑥⑨ / ④⑦ / ⑧⑩ B ①⑤⑧ / ②③⑥⑨ / ④⑦ / ④⑩ C ①⑤⑧⑩ / ②②⑥⑦ / ⑦⑨ / ④⑩ D ①③⑤ / ②⑥⑦ / ④⑦⑩ / ⑨⑩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1.介词“于”“乎”“以”组成的介宾 短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如:不自信、不吾知、不自胜、莫之许、莫 己若、未之闻、未之知。
例:“时人莫之许也。” “忌不自信。”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 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2、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3、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定语后置句常见的几种格式:
① “者”字式后置; ② “之”字式后置; ③ “......之......者”式后置; ④ 数量短语后置;
与“鱼,我所欲也”句式不相同的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D
与“鱼,我所欲也”句式不相同的是
常用判断句式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 将为人所并。
常用判断句式
4、用否定副词“非”、“莫”表示否 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常用判断句式
5、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义,人之本也。
忠义是做人的根本。 (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 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鸿门宴》
1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
《祭十二郎文》
14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高祖本纪》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
《寡人之于国也》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
人以言。
《孔子世家》
17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18 贫者语于富者。 《为学》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④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 加重语气。
判断句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省略句 定语后置句 固定句
被动句常见的几种格式:
① “于” 、“受......于......”表被 动;
② “见” 、“见......于......”表被 动;
③ “为”、“为......所......”表被 动;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伶官传序》
3.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5.覆之以掌。《促织》 6.使归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7.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8.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9.风乎舞雩。《四子侍坐》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 置于主语之前。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D、季布为朱家钳奴。
选出句式相同的两项
A、君幸于赵王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外连横而斗诸侯。
选出句式相同的两项
A、君幸于赵王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外连横而斗诸侯。百度文库
A ①②⑤ / ③⑥⑨ / ④⑦ / ⑧⑩ B ①⑤⑧ / ②③⑥⑨ / ④⑦ / ④⑩ C ①⑤⑧⑩ / ②②⑥⑦ / ⑦⑨ / ④⑩ D ①③⑤ / ②⑥⑦ / ④⑦⑩ / ⑨⑩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秦,虎狼之国。 ⑦大王来何操? 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⑨将军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⑩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 等3、表用判动断词。“为”“是”表判断。 4、用否定副词“非”、“莫”表示否定的 判断。
5、直接判断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2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 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 3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世家》
4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
世哉?
《孔子世家》
1.(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 笔录,(余)计日以还。 2.(孟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3.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今日之事)甚急。”
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追之)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4. 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 珠四枚。 5.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侯)狱门外。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赵氏求救于齐。 B、甚于妇人。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与坐谈。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秦,虎狼之国。 ⑦大王来何操? 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⑨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⑩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于 )陇西。 2.赐之(以)彘肩。 3.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今以钟磬置(于)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 6.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7.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8.及宾客辩士说王(以)万端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判断句:2、3、4、6、8、9
一.翻译下列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臣本布衣。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黑质而白 章”。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 )斗卮酒。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3.一狼仍从(之)。”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6.将献 (之)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7.权起更衣,肃追(之) 于宇下。 8.竖子不足与 (之) 谋。 9.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常用判断句式
2、用副词 “乃”“则”“即”“皆”等表判 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④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2、宋何罪之有? 3、惟命是听 4、惟利是图 5、惟马首是瞻 6、惟兄嫂是依 7、惟你是问。
① 介词所带宾语前置。
②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③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谁、 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
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 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5、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6、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0、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② “之”字式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
③“......之......者”式后置。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马之千里者 。 3.僧之富者不能至。
④数量短语后置。
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 人。
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5、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③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谁 、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沛公安在?” “夫晋,何厌之有?”
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6、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7、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8、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 9、沛公安在? 《鸿门宴》 1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11、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12、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是故败吴于囿。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国之孺子之游者。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是故败吴于囿。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国之孺子之游者。
介词“于”“乎”“以”组 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① 介词所带宾语前置。 如:何以、是以、奚以、谁与、以。
选择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1)村中少年好事者。 A.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 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 C. 疆土之新辟者。 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选择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1)村中少年好事者。 A.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 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 C. 疆土之新辟者。 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