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b l o o d s t a s i s i n t r e a t i n g d a mp h e a t s y n d r o me .
苏芳静 ( 南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南 阳,4 7 3 0 6 1 )
中图分类号 :R2 5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1 5 )0 6 — 0 0 6 3 — 0 3 证型 :DI
疾病的康复 。
由于 小儿 的体 温调节中枢 、 血脑屏 障等还 尚未发育成熟, 或 是受到 了感 染, 因而 使得 患儿在烧 伤之 后极 易出现高 热, 继 而诱发 惊厥 、抽 搐 ,危及患 儿的生 命健康 。所 以若患儿 体 温 过高 ,应 及时进 行 降温处理 ,通常情 况下 是采取 物理 降温 的方式 ,若 效果不佳,可服用相应 的降温药物 。
2 结

参考文献 :
【 1 】 刘丹 , 李慧 , 高丹等 . 湿润暴露疗法 ( ME B T ) / 美宝湿润烧伤膏 ( ME Bo ) 治疗, J L 烧伤创面的护理 [ J ] .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 0 1 2 , 3 1 ( 4 ) : 6 7 9 — 6 8 0 . 【 2 ] 孙书玉 . 烧 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 L 烧 伤的护理措施 [ J ] . 中国烧伤创 疡杂志 , 2 0 1 2 , 2 4 ( 3 ) : 1 9 3 — 1 9 5 .
【 摘 要 】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 、凉血 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 的试验研 究,并从 多个 角度 分析温病湿热证 。方法 :选取 2 0 1 2年 2月 一 2 0 1 4年 1 月 我院收治 的温病湿 热证患者 1 0 0 例 ,依据 随机原则分为 治疗 组与对 照组各 5 0 例 ,比较两组 中的治疗温病湿 热 证的疗 效及 患者恢复 情况 。结果 :通过 比较治 疗组和对照组 相关数据及 临床 疗效,得 出对 照组 E T 、T N F 、I L - 1 含量 明显低 于治 疗组 以及治疗组总有 效率 9 4 %高于对 照组总有效率 7 0 % 。结论 :通 过给 患者采用清热解毒 、凉 血化 瘀进行治疗 ,能有效提 高药 物

温病湿热证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作为中医临床重要的证候之一,温病湿热证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

鉴于该证候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临床诊疗中常常存在着诊断较为模糊、治疗难度较大等问题。

因此,对温病湿热证证候进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温病湿热证证候进行规范化研究,深入探讨该证候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方面,为中医临床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

三、研究方法(一)文献梳理法:通过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医案、临床研究文献等,深度解读温病湿热证证候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问题。

(二)临床调查法:选取符合温病湿热证临床特征的病例,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总结不同病位、证型对应的治疗方案。

(三)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所调查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数据与结论。

四、研究内容与组织安排(一)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研究1、温病与湿热的关系2、湿热的发生机制3、温病湿热证的不同病位及临床表现4、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分析(二)温病湿热证的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1、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温病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特点3、不同证型的辨证分型(三)温病湿热证的治疗方案1、食疗方案2、中药治疗方案3、外治疗法4、针灸与推拿治疗五、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对温病湿热证证候进行规范化研究,深入探讨该证候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方面,并为中医临床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

预期取得以下成果:(一)整理出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方面的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图,并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二)总结不同病位、证型对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化整理。

(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并通过学术会议、专家评审等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与应用。

《温病学》研究进展(102页)

《温病学》研究进展(102页)

2.气分证
• 以但发热不恶寒反恶热为主症,伴见口渴引饮、 大汗、苔黄、脉洪数等。
• 气分证涉及范围很广:肺、胸膈、胃、脾、肝、 胆、大小肠、膀胱等。但上述之“四大”仅是证 型之一,由于其常见性、多发性而为气分证之代 表证型,方选白虎汤。
3.营分证
• 身热夜甚,时有谵语,舌质绛为主症,伴见口干 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脉细数等。
二、卫气营血理论的临床意义
• 卫气营血理论,其临床意义是指导温病的辨证施 治。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客观地可分为四个不 同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反映了温病浅深轻重的四 个不同的层次。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以临床表 现出的证候群为依据的,不同的证候群反映不同 的病理机制。因此,这四个阶段不是人为地划分, 而是温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
《温病学》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温病学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章 卫气营血理论研究进展
• 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理论是温病学的理论 核心,是中医辨证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深 入探讨“卫气营血”的学术渊源和特点, 研究其运用规律,掌握其近代研究概况, 对推动温病学术发展,更好地在临床上诊 疗温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立论基础
• 卫气营血理论的学术渊源源远流长,其立论基础 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有关“营 卫气血”生理、病理方面的论述。 • 《内经》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大都侧重生理 学方面的阐述,认为营卫气血是人体生理结构不 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它们来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 营卫气血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其活动范围 和具体作用则有所不同,在层次上有浅深之分。 具体可分为卫气、营气、宗气和元气。
⑶关于寒热型感冒问题
• 除以上5型外,尚有血虚、阳虚、小儿挟食、妇 女经期、寒包火等5型感冒。目前从文献上所记 载来看,仅此十种感冒。 • 本人所提出的寒热型感冒,是风寒、风热之证候 表现,在量上各占一半之感冒,它不同于外寒内 热之大青龙汤证。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 原则、选用方药等方面均独特地有异于以往所有 之感冒,是一种新的感冒类型。本人在二十余年 之临床中,已积累了几百例病例。

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模型制作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模型制作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模型制作的初步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温病湿热证是中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证型,临床表现为多汗、发热、口渴、小便黄等症状,常常与湿热病因有关。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湿热证病情中,湿和热在病理
生理机制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的证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亟需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的温病湿热证的区别,为临床治
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的温病湿热证的区别,制作相应的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模型,辅助临床诊疗。

三、研究流程
1.搜集相关文献,分析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两个证型的区别和治疗方法;
2.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两个模型,分别为湿重于热证和热重于湿证模型;
3.制作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劣;
5.编写论文,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利于探明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温病湿热证的区别和治疗方法,对于丰富中医理论,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同时,所制作的湿
重于热和热重于湿证模型,可以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合理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
前景。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2.4
常淑枫、萧照岑,陈爽白.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紊 廓清作用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03,21(11):21.
【41
吴智兵,彭胜权,林培政,等.湿热环境对内毒素诱导杀菌P通透 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7(9):40一42.
【5】
季光.乙肝脾胆湿热证与血清HA等的相关性研究【J1.辽宁中 医杂志,2000,27(10):433.
血液流变性改变
由于致病微生物被认为是温病湿热证
【8】
(2):“5一119. 陈更新,劳绍贤,黄志新,等.中药对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水通 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 (3):199—202. 【9l 吴仕九,廖礼兵.湿热证大鼠肾内髓及尿液中水通道蛋白AQP2 含量的变化【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1):4~5. 【lO】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等.清热化湿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肝线 粒体Na+一K+一ATP酶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 2007.29(3):3—5. 【1l J黄秀深.中焦湿阻证大鼠红细胞膜Na+一K+一ATP酶活性研究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3(4):23—24. 【12】刘德传,吴仕九,杨运高,等.微量元素、抗氧化剂与湿热证的相 关性研究f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2):30—32. 【13 1王瑾,陈宜鸿,赵志玲.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18(4):209—211. 【14】王昕字,马成.平胃散对脾虚湿困大鼠胃组织SOD、MDA含量的 影响【J】.新疆中医药,2007,25(3):62—65. 【15】张艺平,韩鹏,刘仕昌,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 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3):162—165. 【16】吴正治,李明,张咏梅.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 表达研究【J1.中国医药学报,2004,19(2):98~101. 【17】吕军影,黄李平。阙铁生.湿热证患者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的研 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77~1678. 【181廖荣鑫,文小敏,吴仕九,等.清香散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胃粘 膜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el22、P53)表达的影响【J1.中 药材,2005,28(11):1020—1021. 【19】李灿东,高碧珍,兰启芳,等.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细 胞及相关蛋白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9):

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的TNF-α与TG水平研究

两种温病湿热证模型的TNF-α与TG水平研究

T F— 与 T N G水 平 的研 究 , 炎症 因子和 血 脂水 平 的 角度 评价 两种 温病 湿热模 型特征 ; 法 : 1 从 方 将 8只
小鼠随机分 为正 常组 、 毒组 、 茵组 , 病 肠 造模 成 功后 分 别取 小 鼠血 液 和提 取 血 清 , E IA 法和磷 酸甘 用 LS 油 氧化 法分别测试 各 组的 T F—O 与 T N t G水 平 , 据分析 采 用单 因素 方差分 析 , 间 用 q检 验 , 数 组 两组 间采 用 t 验, 00 检 P< . 5为显著性 差异 , 0 0 P< . 1为非 常显 著性 差异 。结果 : 病毒 组与肠 茵组血 清 T F一 水 N 平 明显增 高 , 且病 毒组 比肠 菌组升 高显 著 ; 两种模 型 小鼠 T G水 平 虽有 升 高但 组 间 变化 无 差 别。 结论 :
Glc r p o ph t xd t n r s e tv l . a tt e sa itc u d be a ay e h o g n y e o h s ae o i a i e p ci ey L s h t tsi swo l n l z d t r u h o e—wa n v q ts o y a o a、 e t a e t Re u t Th e e fTNF一仅 o h i sa d E. oic us d mo e o p we e i c e s d o v o sy, nd tt s. s l s: e l v lo ft e vr n c l a e d 1g u r n r a e b iu l u r
T ANG a Ch o—h i S Li in 1 a—f n , UO ng—d , N i—z e g u ; U —xa ,2 Hu eg L Bi e LI Pe h n

中医治疗湿热证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湿热证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湿热证研究进展作者:李昆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58-01【摘要】通过对10来年中医治疗湿热证文献的收集整理,从脏腑经络辩证的角度总结湿热证不同病位的辩证施治和方药,并归纳了中医治疗湿热证的多种手段,期对临床治疗湿热证有所帮助。

【关键词】湿热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湿热证是指由湿热之邪引起的诸多病证的总称,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均可见之。

临床上常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身重体倦,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喜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证。

以发病慢,病程长,缠绵难愈为特点。

现代中医学对湿热证的研究日益深入,对其理论和临床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本文就10年来中医治疗湿热证的概况作一综述。

1 辨证论治及方药运用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可发生于各部,依据病邪传变过程的阶段不同,病变部位由浅及深,由上及下,可见肺经湿热、脾胃湿热、肝胆湿、膀胱湿热、湿热闭阻经脉等。

故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较为丰富多样。

本文采用脏腑经络辩证的方法其进行分类,分述如下。

1.1 肺系湿热 :万丽玲[1]总结湿热郁肺咳嗽的证治规律,并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生麻黄l0g,赤小豆、前胡、桔梗、藿香、白豆蔻、厚朴、苦杏仁各l0g,连翘、桑白皮、枇杷叶各15g,生甘草6g.)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屈静[2]等运用鼻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湿热证(药用:麻黄1g,生石膏30g,黄芩10g,桑白皮10g,辛夷10g,炒苍耳子5g,生惹以仁20g,羚羊角粉1.2g),发现鼻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控制症状优于西药。

张宏[3]运用藿朴三仁汤治疗湿热证高热不退43例取得显著疗效,并制定了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1~2天热退,头重身困消失,体温、脉搏恢复正常。

有效:3~4天热退,头重身困减轻,体温、脉搏恢复正常。

无效:5天以上仍发热不退,头重身困仍存,体温、脉搏分离者。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湿温病是一种由湿邪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而在众多的方剂中,三仁汤是我最常用的一种。

三仁汤由杏仁、白蔻仁、生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宣通三焦、调和脾胃等功效。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主要将三仁汤应用于湿重于热的病证。

一是宣畅气机。

湿温病患者往往气机不畅,导致病情缠绵不愈。

三仁汤中的杏仁、白蔻仁、生苡仁等药物具有宣畅气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是清利湿热。

湿温病的病因主要是湿邪,而三仁汤中的滑石、通草、竹叶等药物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消除病因。

三是宣通三焦。

三仁汤能够宣通三焦,促进湿邪的排泄,从而达到治疗湿温病的目的。

四是调和脾胃。

三仁汤中的厚朴、半夏等药物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在应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时,我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适当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若患者出现发热、口渴、尿黄等症状,我会加入黄芩、黄连等药物,以清热解毒;若患者出现胸闷、胁痛等症状,我会加入柴胡、郁金等药物,以疏肝解郁。

病例一:患者男性,40岁。

病程一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身重、肢倦、胸闷、纳差。

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湿温病,湿重于热。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七剂后,患者发热、身重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病例二:患者女性,50岁。

病程两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尿黄、胁痛。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属湿温病,湿热并重。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十四剂后,患者发热、口渴等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三仁汤是治疗湿温病的一剂良方,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就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为更多的湿温病患者解除痛苦。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验到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的独特魅力。

11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G-CSF,NO影响的研究

11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G-CSF,NO影响的研究

贵阳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G-CSF,NO影响的研究姓名:徐建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医临床基础指导教师:曾琳20080601贵阳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相关声明原创性声明本文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论文中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贵阳中医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作者: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文了解贵阳中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贵州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一氧化氮(NO)含量影响的研究,探讨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的治疗机理。

从而为中医药方剂治疗温病湿热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方法:将健康Wister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

模型组、治疗组应用“饮食+气候+生物因子”的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置自然环境、普通饲料饲养,同时治疗组灌胃给药甘露消毒丹水煎剂7天,7天后处死三组大鼠,并检测指标,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各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显示:甘露消毒丹能显著改善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的各种临床表现。

客观指标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治疗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甘露消毒丹能显著改善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的各种临床表现;能显著提高湿热证模型大鼠体内NO水平,迅速使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平衡破坏恢复至正常;同时还可使湿热证大鼠机体内升高的G-CSF水平迅速降低至正常,说明甘露消毒丹起到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病理转变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病理转变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病理转变研究【摘要】该文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所出83首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多频用药进行分析,提出该类温病以“祛湿、清热、补气、理气”为要紧治法,进一步归纳湿热类温病之综合病理转变为“湿”“热”“虚”“郁”。

并指出“湿”“热”可外感,可内生;“虚”以气虚为主,亦可见阴虚;“郁”以气郁为主,尚可见血瘀。

四者当中,“湿”与“热”为始动因素,是致使“虚”“郁”形成的要紧缘故,从而组成温病湿热病证的综合病理转变。

【关键词】《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病理转变《温病条辨》列九种温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列为一类,温疟及秋燥各单列一类,而暑温与伏暑,湿温与寒湿时而分而言之,时或合而论之。

但总其所出之方,乃将多种温病分为温、湿两大门类。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温疟及秋燥之方为温热所设,而湿温之治方为湿热而设,暑温所列之方那么分属治温及治湿。

正如汪廷珍在该书中焦篇第43条按语中指出:“温热、湿温,为本书两大纲。

”据统计,湿热类温病出方83首,涉及药味154味。

其中含祛湿药和清热药的方剂最多,别离为50首和47首,可见湿热类温病医治以祛湿、清热为大法。

第二,湿热类治方中35首方剂含化痰止咳平喘药,燥湿除痞、通降气机之半夏及宣肺化湿之杏仁为多频用药,其配伍实亦为祛湿而设。

再次,32首方剂含辛温解表药,其中多频用药生姜之配伍也以散湿为目的。

还有32首和30首方剂别离含补气药和理气药。

可见,除祛湿、清热外,补气和理气亦为湿热类温病的要紧治法,而“湿”“热”“虚”“郁”那么为该类病证之综合病理转变。

吴氏也曾在中焦篇第43条中明确指出湿热类温病的病理特点,他说:“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

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

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

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温病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湿热合邪为病,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致病更为复杂、严重。

目前常见的祛湿清热法有:辛香宜透、芳化湿浊;辛温开郁、苦温燥湿;苦寒清热燥湿;淡渗利湿清热。

湿热证因其病因性质阴阳错杂,治疗比较困难,临床疗效欠佳,病情缠绵难愈。

证的客观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中医诊疗的必经之路。

目前对湿热证本质的探讨,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湿热证病因基础、病理基础、生化免疫及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等方面做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临床的作用。

对于温病的治疗,现代医家在古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师古而不泥古,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机理论及治疗学。

温邪是引起温病出现热毒等证候的始动因子,所以祛除热邪是温病治疗的关键。

清热解毒是温病祛邪的重要方法,是防止温病传变的关键,不仅是气分证的主要治法,而且与其它治法配合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只是在法度上有轻重区别。

姜氏的截断疗法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对温病营血分证病理特点的探讨,主要着眼于营热阴伤,血热出血及瘀阻窍闭等,对引起这些病理变化的始动原因认识不够。

热毒病邪是引起营血分诸种病变的根本因素,苦寒解毒之品祛除热毒病邪之力较其它辛寒、咸寒及甘寒之品为强,且能清心凉血、止血、消斑化瘀,适治营血分证,是营血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治法。

对于湿热证的治疗,医家也把清热解毒法放到重要位置。

医家在临床中认识到,对于湿温肠伤寒的治疗,按传统辨治方法采用“芳化、苦燥、分利”等法,往往退热慢,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理想;而在辨证施治原则下,突出清热解毒、早用和重用清热解毒药,能尽快控制高热,缩短退热时间,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湿热证的其它病种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或并以清热解毒之品,均取得满意效果。

活血化瘀法不仅用于营血分,在温病各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关键词温病湿热证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有关证的客观化研究十分活跃,温病中的湿热既是中医多种病变的原因,又是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势的集中反映,此证临床十分常见,但其治疗往往比较困难[1]。

因此,深入研究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湿热证,因其部位有上中下之分、五脏六腑之别,而见上焦湿热、湿热中阻、下焦湿热、肝胆湿热等的不同,西医肝系、肾系、消化道等疾病常见此证,国内许多学者对该证的临床治疗及客观化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现综述如下。

1 湿热与病因学的关系中医言病因有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之分,其中外感六淫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西医如细菌、病毒感染是多种疾病的原因。

在湿热证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把两种医学的病因学说进行了对应性比较,如张琳[2]通过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认为HP可归属中医六淫中湿热之邪。

杨春波[3]也认为脾胃湿热证与HP菌感染关系密切,危北海[4]、陈飞松[5]等持同样的观点。

王长洪[6]则把HP感染作为胃热的一项客观指标。

张俊富[7]研究了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与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提出HBV感染是慢性肝炎产生湿热的原因,HBV的复制活跃程度和湿热轻重关系密切。

沈庆法[8]则认为慢性肾炎的湿热和各种感染密切相关。

2 湿热证的病理基础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白玉良[9]对病毒性肝炎作肝穿活检分析表明,肝胆湿热型的病理改变主要特点为肝细胞淤胆,肝细胞胆色素颗粒沉着以及小胆管扩张淤胆等。

陈泽霖[10]认为肝胆湿热与肝内淤胆、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韩康玲[11]认为肝胆湿热,病理上主要是慢迁肝及慢活肝的早期。

胃病湿热中阻型,危北海[12]提出主要是胃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或伴出血点等急性炎症改变,而与之相对应的脾虚证则表现为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质[13]。

余江毅[14]认为慢性肾炎肾小球系膜增生可作为湿热证的客观指标,而王付民[15]通过慢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中医分型相关性研究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采用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不同免疫指标的检测与比较。

预期结果可为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机制研究;防治【引言】温病湿热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之一。

其主要病因为湿、热两种外邪侵袭体内,导致机体阴阳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病态反应。

目前,温病湿热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病因、病程、症状、治疗都已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界侵犯的重要防御系统。

当温病湿热证侵袭人体时,往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水平,导致机体防御力下降,从而诱发其他疾病。

因此,深入研究温病湿热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于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大鼠模型,探究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通过大鼠模型,模拟出温病湿热证状态,观察模型组大鼠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2)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3) 提出温病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

2. 研究方法(1) 建立大鼠温病湿热证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温病湿热证建模方法,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2) 实验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计数、血清IgG、IgM、IgA水平、血清亚种比例、T、B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凋亡相关蛋白等免疫相关指标。

(3)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图表展示。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实验,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2) 实验组大鼠体内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清IgG、IgM、IgA水平、血清亚种比例等;(3) 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4) 针对温病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

温病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温病学发展现状与思考

温病学发展现状与思考中医温病学是一门理论性、临床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温病学科依然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

本文就温病学的发展现状从理论研究、临床治则治法和应用、实验造模等方面做一回顾性综述。

提出温病学今后的发展应注重温病学核心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重视历代医家的温病医案研究,注重温病学科内涵建设和临床应用的拓展。

标签:温病学;理论创新;临床扩展;学科建设中医温病学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及近代。

在漫长的中医学发展史上,温病学在理论体系、临床诊疗、方药运用等方面不断完善、充实、并有所创新。

这门在理论性、临床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依然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本文就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做一回顾性综述,并提出温病学今后的发展思路。

1 温病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构建温病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是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的创立应用。

两大辨证体系就学术渊源来看源于《内经》《难经》概念范畴,受《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影响,至宋代刘河间主张的“火热论”及所创制的表里双解诸方,在理论上突破了热病皆由寒邪致病的伤寒框架,作为寒凉派的代表,使得外感病在治疗上发生了重大转折。

至明末吴又可《温疫论》的问世标志着温病理论在诊治传染性热病的重大发展。

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多数外感热病具有一定的病位、病程和病情上的规律,用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可以概括和反映大多数发热性病症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治疗大法。

至此,卫气营血及三焦内容涵义已扩展到温病的因、机、证、治、方(药)等多个方面,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的创立对于掌握外感病的特点和规律并有效的治疗做出重大贡献,也为认识温病的学科特征和发展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近代许多医家从各自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丁甘仁、张锡纯、时逸人、蒲辅周等著名医家在诊治热病方面各有所长,尊古而不泥古,其成就在其医案及医论中反映出来。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

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

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

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

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

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

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

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

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

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

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

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

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

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1.3 方剂的用药种类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吴鞠通,名瑭,江苏省淮安市人,清代温病四大医家之一。

其著有《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医医病书》三部著作。

其中尤以《温病条辨》最为传世,它是温病学中里程碑式的不朽著作。

本文主要以《温病条辨》为基点,研究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特色。

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证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在这两本著作的基础上,又经吴又可《温疫论》启迪,继承叶天士、薛生白等先贤的理论,并自我总结,发展出当时独具特色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三焦辨证。

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认为温病可分为9种,从季节和疾病表现上划分为8种,另加一种吴又可所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

结合季节及疾病性质,将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类,其一为纯热不兼湿之温热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秋燥,其二为温病夹湿之湿热病包含暑温,湿温,伏暑。

吴氏强调温热、湿热证治有别,在论治中不可滥用温热之法治湿热,本文主要研究其关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吴氏辨湿热病主要先辨三焦,其次辨湿热之轻重,最后辨湿热之虚实。

先辨三焦以确定病位,用药时直达病所,减轻症状;其次辨湿热轻重,可以确立治病的急缓以衡量用药的药性;最后辨虚实可以使医家对于病人的疾病有着直观的认知,从而规避错误用药。

《温病条辨》中湿热病治法主要分为两类,湿热病正局以及其变局的辨治。

湿热的治法中又有分消三焦法、清热解表法、清暑透络法、开宣肺气法、开达膜原法、宣通经络法、通下祛黄法、芳香化湿法、宣清导浊法。

变局的治法分为痢疾的治法、疟疾的治法、黄疸的治法及痹证的治法,其中兼变证都多与水液代谢紊乱有关。

吴鞠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总结了三焦学说,弥补了当世医家对于温病理论的缺失,更在于其理论思想以及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地反映了吴鞠通在温病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晚清王孟英等人继承先贤理论,使温病学派更加完善与系统化。

...。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01 摘要
03 研究现状
目录
02 引言 04 参考内容
摘要
中医湿证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涉及到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次演示综 述了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湿证的定义、病因病机、动物模型的 制作方法及应用领域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总结,本次演示旨在为中医湿 证的临床治疗提供
,为探讨中医“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供了有益工具。本次演示将 就中医“湿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方法及成果进行综述。
研究现状
近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制备主要涉及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以外感湿邪和热邪作为主要刺激因素,通过对动物 进行特定环境控制、饲料调整等手段,模拟人体湿热环境,进而观察湿热邪气 对机体各系统的影
响。同时,针对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 的改变,采用相应的检测指标进行评估,如血清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此外,针对湿热证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药理学方法对药物进行筛选和评价,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在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过程中,选用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大鼠、小鼠、豚鼠 等。建模方法则主要采用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方法模拟人体湿邪和热邪刺激。 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中水分含量、环境湿度等手段模拟湿邪环境;通过饲料添 加辣椒等刺激性
注重模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作,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 步探讨湿证的病因和病机等问题,为中医湿证的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实验依据。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湿热证”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多由湿邪和热邪侵犯人 体引发。湿热邪气痹阻于中焦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内停,进而 引发多种病症。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动物模型在中医基础研究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深知中医治疗疾病的原理在于调和人体的阴阳五行,恢复人体的内在平衡。

而三仁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在治疗湿温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以第一人称,探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

三仁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湿温病往往伴随有热邪内蕴,三仁汤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邪,缓解发热等症状。

同时,三仁汤还能够解毒,对于湿温病引起的各种毒素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三仁汤能够燥湿利水。

湿邪是湿温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三仁汤中的药物成分能够燥湿利水,促进体内湿邪的排泄,缓解身重困倦、大便稀溏等症状。

三仁汤还能够调和脾胃。

湿温病常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三仁汤中的药物成分能够调和脾胃,促进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我发现三仁汤对于湿温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密切相关。

对于体质偏热、湿邪偏重的患者,三仁汤的清热解毒、燥湿利水作用更加显著;而对于体质偏寒、湿邪偏轻的患者,三仁汤的疗效可能相对较弱。

同时,我还发现三仁汤的疗效与用药时间也有关联。

一般来说,患者在湿温病初期使用三仁汤的效果较好,能够迅速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而如果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三仁汤的疗效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

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清热解毒、燥湿利水和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温病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三仁汤的疗效与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疾病被视为人体内外环境失衡的结果,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五行,恢复人体的内在平衡。

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深知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经典方剂——三仁汤治疗湿温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探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

三仁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湿温病往往伴随有热邪内蕴,三仁汤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邪,缓解发热等症状。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凉血化瘀 , 可提高疗 效 、 缩短病程。本研究基于实验 目的 , 应用 或 P < 0 . 0 1 ) 。 复合 因素( 湿热环境 、 大肠杆菌 内毒素 、 高脂 饮食 ) 复制温病湿 2 . 6 6 - 酮一 前列腺素 F , ( 6 - k e t o — P G F . )和血栓素 B ( T X B ) : E 热 证 模 型『 1 . 睐 防患 于 未 然 , 现报道如下 。 组 比 F组 的 T X B 2 显著升 高 , 6 - k e t o — P G F 1 降低 , 比值 ( T XB J 6 一 1材 料 和 方 法 k e t o — P G F . ) 也 升高 ( P < 0 . 0 1 ) ; 各组药物治疗 的各项指标均 比 E P < 0 . 0 1 ) , 且 B 、 D组均优于 A、 C组( 尸 < 0 . 0 5 ) 。 1 . 1 实验 材料 : ①采用 3 6只纯种新 西兰 白兔动物 , 体重 1 . 5 k g 组有 明显好转( 左右 , 肛温 3 9 . 6  ̄ C以下雌雄各 半 ; ② 实验药物 : 中药房饮片 , 用 3讨 论 临床经验用量 的药量煎熬之 。 药物 A: 黄芩 1 2 g , 川黄连 l O g , 栀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 冒的病人 ,夏 天反而 比比 子1 2 g , 黄柏 1 2 g 。药物 B: 丹参 3 0 g , 赤芍 3 0 g , 余 同药物 A。药 皆是 。现代人 是生 活在一个冬有暖气 夏有空调 的环境中 , 对 四 物 C : 石菖蒲 1 2 g , 厚朴 1 0 g , 醋炒半夏 1 2 g , 川黄连 1 0 g , 淡豆豉 季 的感觉越来越不分 明。夏天该 出汗 的时候 因为用 空调导致 1 0 g , 炒山栀 1 2 g 。 药物 D: 赤芍 3 0 g , 丹参 3 0 g , 其余 同药物 C; ③ L R H一 2 5 0 一 G S型人工气候箱 、 电子体温计 、 高脂饮食等 。 1 . 2运用动物模 型制备之温病湿热证参照文献l l l 方法。随机将 动物分为 6组 , 6只为一组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与人临床用药 汗液挥 发不 出来 淤积体 内; 冬天烧 暖气 , 穿件单衣还 冒汗 , 阳 气外越 , 藏不住精气 。( 冬不藏精 , 春必病温 ) 人体 在这 种环境 状态下最容易生病 , 皮肤开合 的功能下降 , 抵御病 邪的能力越 来越差 , 极容易导致体 内湿邪堆积 , 造成 阳气 虚衰 。湿 热对人 比寒 邪 还 要 大 。 量换算按文献p 1 方法 。各组分别输入 胃管相应量 的药物于模型 体 的伤 害 , 制成后 0 . 5 h和 4 . 5 h , 最后 检测 心脏 处 采 血 样 本 的 相 应 指标 。 通 过 实 验 得 出 ,传 统 四诊 中不 能 觉 察 的微 观 血瘀 在 温 病 1 . 3运用 方法之 观察 和检测指标 :定量检 测 内毒素 的鲎试 剂 湿 热 证 存 在 。再 通 过 对 比观察 A、 B组 药物 与 C 、 D组 药 物 的 治 盒; 肿 瘤坏死 因子 、 白介素放射 免疫试剂盒 ; 血 浆 比及全 血黏 疗作用 , 发现黄连解毒汤加丹参 、 赤芍具有清热解毒 、 燥湿 、 凉 度 检测采 用 L B Y — N A旋 转 式 的 自清 洗 的 黏 度 计 和 L B Y — N W 血化瘀功效 , 能控制好发热症状。吴智兵日 通过对 温病 湿热证 血浆黏度 自清洗 的分析仪 ;比浊法 的 A D P导致血小板 的最大 发病机制的实验研 究 3 个 因素致温病湿热证 ( G 一 菌 内毒素 、 湿 聚集率测定 ; 凝血法 的 3项试剂盒 。结果用 ( x的平均值± s ) 表 热 环 境 、 肥甘饮食 ) 过程 中 , 主 要 因 素 即 内毒 素 , 辅 助 因 素 为 其 示, T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性 显著 。 余, 内毒素生物活性 的复杂性可 以广泛作用于人体 , 脏 腑组织 2结 果 会发生严重病变 ( 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等 ) 。中药拮抗 内毒素及 2 . 1 动物表现 : 在动物进食 、 精神状 态 、 大便状况活 动及 反应性 阻断或减弱其介导 的损害 , 单味 中药( 大黄 、 黄芩 、 赤芍及 复方 中动 物 症 状 表 现 由轻 到 中排 列 为 : B < A、 D < C。 清热解毒类药等 )经实验证实均拥有较好 的抗击 内毒 素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温 病 湿 热证 概 述
下, 病情可能加重或不易恢复而缠绵难 愈, 这与湿热证的病情 特
点 相符 。 原 微 生 物及 其 释 放 的 毒 素 激 活单 核 一巨噬 细胞 、 病 中性 粒 细胞 , 释放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 T F— I 如 N 、L一1 ) 这 些 细胞 因 等 ,
证 (IS 、 SR ) 微循 环 障碍 、 血机 制 紊 乱 、 凝 细胞 凋 亡 等 , 症 反 应 持 炎 续存 在 , 而 引起 微 血 管 舒 缩 功 能及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 与 组织 损 进 参
伤, 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 在探讨湿热证 的发病机制
中 , 症介 质 同样 得 到 了大 家 的关 注 。 胆 湿热 证 患 者 血 清肿 瘤 炎 肝 坏 死 因子 (N ) 、 T F 一 白介 素 (L 一6 平 增 高 】 燕 萍 等 I) 水 。周 俐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行 兔 耳 缘 静 脉 注 射 ,造 成 新 西 兰 兔 温病 湿 热
中国 中 医 急症 2 1 0 0年 7月 第 1 9卷 第 7期 J T M.u. 0 0 V 11 , o7 E C J12 1 , o.9 N .




温病湿热证 的现代研究进展
齐 文 杰 张淑 文 王 红
中图分 类 号 : 2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0 4— 4 X(0 0 0 R 5 A 10 7 5 2 1 )7—10 0 2 0— 2
温 病 湿 热证 为湿 热 类 温病 的基 本 证 型 , 在 秦 汉 时期 , 着 早 随 中医 基 本理 论 体 系 的 形成 , 关 湿热 病 的证 、 、 、 即有 记 有 因 脉 治 载 。 至 明清 时期 , 病 学 说 获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 关 著作 如 明 ・ 温 相 吴又可著《 瘟疫 论 》 清 ・ 天士 著 《 热 论 》 清 ・ 生 白著 《 , 叶 温 , 薛 湿 热条辨》 以及 吴 鞠 通 著 《 病 条 辨 》 , 温 病 湿 热证 的病 因 、 温 等 对 病 机 、 床证 候 和 治 法 进行 了详 细 的 论证 、 临 阐述 。 ・ 天 士 《 热 清 叶 温 论 》 为 湿 热 证 是 内外 合 邪 为 病 ,外 邪 人 里 , 湿 为 合 ” 外 湿 是 认 “ 里 , 发 病 的 主要 原 因 , 内湿 是发 病 的 内在 依 据 ; 胃失 健 、 湿滞 留 脾 水 体 内是 湿 热病 发 病 的 主要 内在 因素 。清 ・ 吴鞠 通 所 著 《 温病 条 辨 》 提 出 了三 焦 辨 证 ,据 此 根 据 邪 犯 部位 将 湿 热 证 分 为 湿热 犯 上 、 阻 中焦 、 在 下焦 , 在 此 基 础 上根 据 湿 与 热 的偏 重分 为 湿 湿 并 湿 重 于热 、 湿热 并 重 、 重 于 湿 3种类 型 。 由于 湿 热证 是 湿 与 热 热 两 种邪 气 同时侵 袭 人 体 而 为 患 ,故其 治 疗 当从 祛湿 和清 热 两 方 面 人手 。 湿 与热 合 , 在 湿 中 , 不 祛 则热 不 清 , 以治 疗 重 点 但 热 湿 所
达 , P 的 合成 与分 泌 减 少 , 等细 菌 活 力 或 内毒 素 活 性 的 条件 BI 同
的研究热点。 随着现代 医学 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和 中医现代化 的
发展 对 于 温 病 湿 热证 的病 理 机制 等 的探 讨 更 为客 观 、 范 , 一 规 进
步促 进 了湿 热证 证 型 实 质 的研 究 。 文 就 近 年温 病 湿 热证 病 因 、 本 病机 方 面 的 进展 作 一 综 述 。
(P ) L S 结合蛋 白(B ) L P 结合, 由 L P介导与效应细胞上 L S受 再 B P
体如 C 1 D 4蛋 白结 合 , 将 信 号 传 到 细胞 内诱 生 内 源性 致 热 原 产 生, 杀 菌 / 透 性 增 加 蛋 白 B I 与 L P竞 争 L S 而起 到 中 通 P可 B P从 和 内 毒 素 活性 的作 用 。 而 湿热 环 境 可 抑 制体 内 B I N 的 表 P mR A
【 关键词】 温症
湿热证 研究进展
现湿 热 环 境 对 B I R A 表达 的抑 制 可 能是 外 感 湿 热 致节 。 内 毒素 要 发 挥 其 生物 效 应 , 首 先 应 与脂 多 糖
中医 急性 热 性 病 中 , 温病 湿 热 证 是 具 有特 殊 规 律 的 一类 症 候群 , 临床 上 常 以身热 缠 绵 , 脘痞 闷 , 重体 倦 , 便 短 而黄 胸 身 小 赤, 口渴 不 引饮 , 苔 黄 腻 , 象 濡 数 为 主症 。作 为 临 床 常见 病 舌 脉 证, 因其病 情 缠 绵 、 疗 困难 、 后 不 佳 而成 为 中西 医 结合 领 域 治 预
证模型 , 发现模型组兔 T F— 、 L—I N a I B水平升高 , 予以清热祛 湿治疗 后 , 二者水平下降 , 进一步说明炎症介质是湿热证发病的
重 要 因 素之 一 。
22 水液代谢障碍 .
中医 学 有 “ 湿 肿 满 皆 属 于脾 ” 说 , 诸 之 脾
化 湿 浊 。 常用 药 物 为 藿 香 、 兰 、 佩 白芷 等 , 此法 适 用 于 上 焦湿 热 证 ;2 辛 温 开 郁 , 温 燥 湿 。 常用 药 物 为 半 夏 、 术 、 () 苦 苍 白蔻 仁 等 , 此 法适 用 于 中焦 湿 重 于热 证 ; 3 苦 寒清 热 燥 湿 。 常用 黄芩 、 () 黄 连 、 子 , 法 适 用 于 中焦 热 重 于 湿证 ;4 淡 渗 利湿 。 用 滑 石 、 栀 此 () 常 通草、 茯苓 、 薏 苡 仁等 , 法 适 用 于 下 焦 湿热 证 候 …。 生 此
在 于祛 湿 。一 般 临 床 常 用 四种 祛 湿 、 热 方 法 :1 辛香 宣 透 , 清 () 芳
子 在 正 常 的 情 况 下 , 一 定 促 炎 、 细胞 愈 合 的 作 用 , 过量 的 有 促 但
炎症介质可致机体多个器官损伤 , 如激活中性粒 细胞, 伤内皮 损 细胞 、 小板等 , 血 进一 步 释 放 氧 自由 基 、 质 代谢 产 物 、 酶体 酶 脂 溶 等, 形成逐级放大的“ 瀑布样” 链锁反应 ,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