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PPT课件三
合集下载
语文版23.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23.古文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d78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2.png)
(3)一词多义
伯牙善.鼓琴 (擅长) ①善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好,妙)
过惠子之.墓 (结构助词,的)
使匠石斫之. (代词,指郢人涂
抹在鼻端的白泥)
②之宋元掉君郢闻人鼻 之.端白(代泥词而,不指伤匠鼻石子削
这件事)
自夫子之.死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乃援琴而鼓之.(代词,指琴)
托,以心相印。
◆重点剖析 1.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 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 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庄子借用《郢人》这则寓言来说明什么? 庄子借用《郢人》这则寓言来说明自己与惠子的特殊关系,为失去惠子 这样的对手而产生无尽的悲伤情怀,表达了知音难遇之感。 ◆写作借鉴 简约之词,肺腑之言 这两则古文,通过简练的词语,表达出发自肺腑之情。如《郢人》的“臣 之质死久矣”中“死久”一词表现出匠石对郢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伯牙善 鼓琴》的“志想象犹吾心也”中“吾心”一词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D.洋洋兮/若/江河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开始弹绵绵细雨的曲子,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 的耳朵呢? (3)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 (4)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止于.岩下,心悲 (在) ⑤于
吾于.何逃声哉 (从)
(4)词类活用 ①止于岩下,心悲. (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悲伤) ②钟子期辄穷.其趣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伯牙善鼓.琴 (名词作动词,弹) ◆主题解说 《伯牙善鼓琴》一文通过伯牙和子期的“善鼓琴”和“善听”的故事,表达
《古文二则》ppt教材课件
![《古文二则》ppt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ad31a7f1922791788e840.png)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中心:知音难• 第得五级,知己难求
单巩击固此反处馈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家.列。子•《单,伯•击名牙第此善二寇鼓处级琴编,》相辑选传母自版《文战列本国子郑时样·汤国式问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 第三级
2.伯牙如何“善• ”第鼓四级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 怀第五寄级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 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心里想着高• 山第四• ,级第五钟级 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单所击想此的处,编钟辑子母期版都文能本领样会式. 伯牙游• 第于二泰级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 山第•三的第级四北级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第,五级乃援琴而鼓之。
•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单.文击中哪此些处地方编可以辑体母现钟版子标期是题伯样牙的式知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郢人
《庄子》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中心:知音难• 第得五级,知己难求
单巩击固此反处馈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家.列。子•《单,伯•击名牙第此善二寇鼓处级琴编,》相辑选传母自版《文战列本国子郑时样·汤国式问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 第三级
2.伯牙如何“善• ”第鼓四级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 怀第五寄级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 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心里想着高• 山第四• ,级第五钟级 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单所击想此的处,编钟辑子母期版都文能本领样会式. 伯牙游• 第于二泰级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 山第•三的第级四北级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第,五级乃援琴而鼓之。
•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单.文击中哪此些处地方编可以辑体母现钟版子标期是题伯样牙的式知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郢人
《庄子》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文言文二则》PPT课件优秀课件
![《文言文二则》PPT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2e92073c1ec5da50e27073.png)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到了。开始时,伯
牙弹着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弹 得好呀,高俊的样子像泰山。”不久,伯牙 弹着琴,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弹得 太好了,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后来钟 子期死了,伯牙摔破琴剪断弦,一生不再弹 琴,认为世间再没有人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少选”,一会儿,不久形容很短的时间。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想着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乎:语气词,无实义;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呀,我仿佛看见了水势 浩荡的江河。”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破:摔破;绝:断绝;复:再,又。 钟子期死了,伯牙摔破古琴剪断琴弦,一生不 再弹琴。
以为世间无足复为鼓琴者。
以为:认为;足:足以。 认为世间再没有人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生字过关
哉 [zāi] 妙哉
巍 [wēi] 巍峨 巍然
弦 [xián] 琴弦
轴 [zhóu] 车轴 卷轴
曝 [pù]
曝晒 一曝十寒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人物关系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文言文 二则》P PT课件
文言文二则ppt
![文言文二则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0a46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4.png)
文言文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这些句式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和用法。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用典
文言文常用典故来表达思想、刻画人物形象或抒情达意 ,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凝练含蓄。
对偶
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字数相等、意义相 关的两个句子并列排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中国战国 时期的儒家学者,被誉为“亚圣”。
成书历程
其书由门徒及再传弟子等记录而成,后被列入“四书”,成为古 代读书人的必读经典之一。
《孟子》的核心思想
“仁政”思想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疾苦,主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反 对奢侈浪费。
02
《论语》选读
《论语》简介
总结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是儒家学派 的重要著作之一。
详细描述
《论语》共20篇,约500章,其中记录了孔子关于道德、政 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和问 答。
《论语》的核心思想
总结词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教育子女,以达 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在这些重要篇章中,孔子提出了许多重要 的思想观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也”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 的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仍然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03
《孟子》选读
《孟子》简介
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 》合称为“四书”。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用典
文言文常用典故来表达思想、刻画人物形象或抒情达意 ,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凝练含蓄。
对偶
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字数相等、意义相 关的两个句子并列排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中国战国 时期的儒家学者,被誉为“亚圣”。
成书历程
其书由门徒及再传弟子等记录而成,后被列入“四书”,成为古 代读书人的必读经典之一。
《孟子》的核心思想
“仁政”思想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疾苦,主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反 对奢侈浪费。
02
《论语》选读
《论语》简介
总结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是儒家学派 的重要著作之一。
详细描述
《论语》共20篇,约500章,其中记录了孔子关于道德、政 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和问 答。
《论语》的核心思想
总结词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教育子女,以达 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在这些重要篇章中,孔子提出了许多重要 的思想观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也”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 的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仍然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03
《孟子》选读
《孟子》简介
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 》合称为“四书”。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PPT(共25张PPT)
![《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PPT(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5c225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71.png)
成:完成。 国斗法,戏弄三国师。
四、教学对象: 秦观,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5、【答案】D
去:离开。
⑴思考: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 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未成”指没有完 成。“弃去”指放弃学习离开了。这句话是引起 下文的原因。
理解词语: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 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贾谊凭吊屈原,长卿凭吊贾谊,诗人在当世无人理解、由衷寻求知音,真切再现了其抑郁无诉的真实心境。 尾联刻画作者独立风中的 形象 ,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日斜时”相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尾句有意设问,“君”既指贾谊亦指自己,怜人更是怜己,自怜之意,溢于言表,表达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 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 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 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 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6.铁杵成针: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 努力,就必有成果。
谁能用铁杵 成针说句话?
第二课时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总结面对挫折的方法。
1、教学重点: (1)学生阅读教材第109页“方法与技能”内容。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首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①④项符合题意;“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 影像图是对月背的如实反映而不是能动反映,②项说法错误;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主旨】这首咏月怀亲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 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上片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心情由郁结 到心胸开阔,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的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无限热爱情。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第107页)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D说法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二)新课教学: 归纳:对于青春期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
四、教学对象: 秦观,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5、【答案】D
去:离开。
⑴思考: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 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未成”指没有完 成。“弃去”指放弃学习离开了。这句话是引起 下文的原因。
理解词语: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 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贾谊凭吊屈原,长卿凭吊贾谊,诗人在当世无人理解、由衷寻求知音,真切再现了其抑郁无诉的真实心境。 尾联刻画作者独立风中的 形象 ,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日斜时”相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尾句有意设问,“君”既指贾谊亦指自己,怜人更是怜己,自怜之意,溢于言表,表达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 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 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 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 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6.铁杵成针: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 努力,就必有成果。
谁能用铁杵 成针说句话?
第二课时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总结面对挫折的方法。
1、教学重点: (1)学生阅读教材第109页“方法与技能”内容。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首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①④项符合题意;“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 影像图是对月背的如实反映而不是能动反映,②项说法错误;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主旨】这首咏月怀亲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 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上片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心情由郁结 到心胸开阔,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的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无限热爱情。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第107页)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D说法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二)新课教学: 归纳:对于青春期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6课《古文二则》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6课《古文二则》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db6226ba0d4a7303763a00.png)
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礼记》
《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 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 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 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 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 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 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 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 理想的内容。
语 法 现 象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虽 古:即使
今:虽然
古:好到极点 今:到
4.教然后只困
困 古:困惑
今:困难
5.教学相长也
长 古:促进
今:增长
圈划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嘉肴
食
一、
弗
引出议论 旨道
学
旨 不知其
善
二、 学
不足 知
教
困
自反 自强
具体议论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 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 好处。
解释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困:知识不够用,难 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 〔自反: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
【译文】 所以学习了然后才知道自 己不够的地方,教后才知自己 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不懂得 地方,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 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 进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 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礼记》
《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 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 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 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 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 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 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 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 理想的内容。
语 法 现 象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虽 古:即使
今:虽然
古:好到极点 今:到
4.教然后只困
困 古:困惑
今:困难
5.教学相长也
长 古:促进
今:增长
圈划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嘉肴
食
一、
弗
引出议论 旨道
学
旨 不知其
善
二、 学
不足 知
教
困
自反 自强
具体议论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 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 好处。
解释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困:知识不够用,难 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 〔自反: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
【译文】 所以学习了然后才知道自 己不够的地方,教后才知自己 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不懂得 地方,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 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 进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 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新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1课《古文二则》课件(44张PPT)
![新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1课《古文二则》课件(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99113fa5e9856a561260bb.png)
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 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 优厚
三、整体感悟
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 事?用简单话概括。
杨震拒金(开头到“密愧而出”)
杨震为子孙留清白(“后转涿郡太守” 到“不亦厚乎”)
2、文章表现了杨震什么品质?
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 清官形象。
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 要他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让后代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 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 /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 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 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 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 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廉洁 ( 自律 语 态度 杨震 言 坚决 拒为子孙 俭朴 ) 开产业 无私 拒收下 属贿赂
四、写作特点
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 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 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形象。 3. 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 贿赂的坚定态度。
生字识记
评骘 zhì
谒见 yè 涿郡 zhuō
复辟 bì
遗 辄
wè i zhé
n 便宜 bià
质悫 què
古文二则
四 知
人物介绍
杨震,东汉高 官,学问渊博,可 与孔子相媲美,素 有“关西孔子”之 称 。杨震以为官 清廉名闻天下。
语文版七上语文《古文二则》ppt课件
![语文版七上语文《古文二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221fdd3b3567ec102d8aef.png)
(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这句话是什 么语气?他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事实? 反问语气。 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
(3)“父未尝语”是何原 因?
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他”有什么含义
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 简析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讲述了 蔡勉旃在没有立字据的情况下,坚决把好 友生前寄放在自己处的一千两银子送还给 亡友之子的故事。文章主要是围绕蔡勉旃 “重诺责,敦风义”的为人来展开的。友 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 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时为人所赢得的 信任;在友人“不立券”,并且不久去世 而其子又没有听说此事的情况下,蔡勉旃 能够“坚还亡友财”,更突出了他为人重 诺守信的特点。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介绍作品:
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清稗类钞》 是一套笔记集,总共四十八册,分时令、 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 二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采录数百 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内 容范围广泛,检索便利,但选录颇为芜 杂。
读文正音
旃璘 zhān
lín
敦立券dūn
quàn
亡何辇wú
niăn
解释文言字词
• 亡友:敦死风亡义: • 寄之:立寄券存: • 亡何:愕不然久: • 未尝语我:致告之诉:
重视 票据,凭证 惊讶 送还
2、古今意义区别较大的词:
以千金寄之: 白银
亡何:不久
不久白银
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 告诉
而翁知我:你、你的 卒:你最,终你,的终于
卒辇而致之:卒:最终,终于。致: 归还,送还。 致:归还,送还
解释多义词
而翁知我 寄千金而无券 卒辇而致之
(你的) (却)
(3)“父未尝语”是何原 因?
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他”有什么含义
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 简析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讲述了 蔡勉旃在没有立字据的情况下,坚决把好 友生前寄放在自己处的一千两银子送还给 亡友之子的故事。文章主要是围绕蔡勉旃 “重诺责,敦风义”的为人来展开的。友 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 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时为人所赢得的 信任;在友人“不立券”,并且不久去世 而其子又没有听说此事的情况下,蔡勉旃 能够“坚还亡友财”,更突出了他为人重 诺守信的特点。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介绍作品:
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清稗类钞》 是一套笔记集,总共四十八册,分时令、 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 二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采录数百 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内 容范围广泛,检索便利,但选录颇为芜 杂。
读文正音
旃璘 zhān
lín
敦立券dūn
quàn
亡何辇wú
niăn
解释文言字词
• 亡友:敦死风亡义: • 寄之:立寄券存: • 亡何:愕不然久: • 未尝语我:致告之诉:
重视 票据,凭证 惊讶 送还
2、古今意义区别较大的词:
以千金寄之: 白银
亡何:不久
不久白银
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 告诉
而翁知我:你、你的 卒:你最,终你,的终于
卒辇而致之:卒:最终,终于。致: 归还,送还。 致:归还,送还
解释多义词
而翁知我 寄千金而无券 卒辇而致之
(你的) (却)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优质课课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文二则优质课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a64a8faea45177232e60a22c.png)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继日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 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 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朗读提示:斜线是停顿符号。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 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 要求: 1.自己翻译; 2.同桌互译; 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 “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 文最基本的能力。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翻译文意指导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谦逊有礼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 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家贫不常得油。 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 在灯下读书)。
《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文言 文二则 精品课 件3
《文言文二则》PPT3
![《文言文二则》PPT3](https://img.taocdn.com/s3/m/cba4e7257f1922791788e8b9.png)
你知道得多呀?” 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弈( ) 诲( ) 俱( )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 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
(5)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
知乎?”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tàn tāng
请大家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 ()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羿( ) 悔( ) 惧( )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xué yì hóng hú biàn rì 请大家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四、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 车盖 (近) 沧沧凉凉 (远)
日中时 盘盂 (远) 探汤 (近)
课后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hóng hú
( 学弈 ) ( 鸿鹄 )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
苍苍凉凉
)
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弈( ) 诲( ) 俱( )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 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
(5)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
知乎?”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tàn tāng
请大家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 ()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羿( ) 悔( ) 惧( )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xué yì hóng hú biàn rì 请大家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四、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 车盖 (近) 沧沧凉凉 (远)
日中时 盘盂 (远) 探汤 (近)
课后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hóng hú
( 学弈 ) ( 鸿鹄 )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
苍苍凉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
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赠送 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翻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 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州太守。 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 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 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 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 事)在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 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 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 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 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 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 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 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生字识记
邓骘 zhì 谒见 yè 涿郡 zhuō 便宜 biàn
复辟 bì 遗 wèi 辄 zhé 质悫 què
四知
《后汉书 . 杨震列传》
杨震,东汉高官, 学问渊博,可与孔子相 媲美,素有“关西孔子” 之称 。杨震以为官清 廉名闻天下。
听读课文 四 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三:整体感悟
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 事?用简单话概括。
杨震拒金(开头到“密愧而出”)
-------------拒受贿赂
杨震为子孙留清白(“后转涿
郡太守”到“不亦厚乎”)
古文二则
《四知》、《私心》
作者简介
范晔,字蔚宗,小字搏。南朝宋著名 史学家、文学家。后因事被杀。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文章风格趋 向骈体,记载了东汉历史。本纪、列传部 分为范晔撰,原计划作的十志,未作完, 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 中的“八志”与之合为一书。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 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长于记史和塑 造人物性格。
•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 是为什么呢?”
• 密曰:“暮夜无知者。”
• 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是没有人知 道的。”
•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 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 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 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
关于任命、升调官职的词:辟、举、迁、转
补充字词
• 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 •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 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州太守。 •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当杨震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举 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 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
后来杨震调任涿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 接受私下的贿赂。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
他的子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 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
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 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
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
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
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征召。 举茂才: 推举,选拔。 四迁荆州刺史: 晋升 当之郡: 到……去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过去。 斤以遗震: 送给 暮夜无知者:后转涿郡太守:……的人 调动(官职)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做 用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
3)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中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 开办一些产业。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