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钙:4.69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变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铝B.氧气C.氯化钠D.水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图中显示了一些息,以下关于钼的说法是正确的。

a.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42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6.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

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b组成,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是一个实心球体7.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的消毒剂,三种物质都含有()。

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8.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金属元素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粒子可以表示为x。

9.图3-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息不正确的是()+图3-3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二。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A.mgB.OC.FD.Si2.(2021·百色质检)铝土矿和石灰石都是百色丰富的矿产资源。

铝土矿中的铝元素(Al)和石灰石中的钙元素(Ca)最本质的区别是 (A)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C)A.CO2B.H2OC.NaClD.Fe4.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如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微粒是质子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7.(2020·安徽中考改编)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D)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8.(2020·邵阳中考)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B)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9.(2020·常德中考改编)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和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11.(2021·南京质检)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C.O2D.Si3.镨(Pr)是一种稀土元素,已知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9,相对原子质量为141,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41 B.92C.59 D.824.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H——氢原子B.Mg2+——镁离子C.2N——2个氮元素D.2O2——4个氧原子5.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人工元素,指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元素,通过人工方法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锝(Tc),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A.锝是一种金属元素B.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3C.只有质子数改变才会改变元素种类D.现代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未知元素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也可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原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8.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1 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合金经过旋压后微粒不再运动B.燃料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微粒的体积变大C.燃料燃烧时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D.传递“薪火”,表达了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共融9.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9题)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D.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1.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容易失去电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硅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2.如图是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镱属于非金属元素B.镱元素的元素符号是YBC.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1D.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03.用肥皂膜套在空瓶口上(瓶中为空气),然后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其变化如图所示。

热水中瓶内气体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数目增多4.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大C.离子是一种不显电性的微粒D.体温计的汞遇热读数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例如用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3717Cl和3517Cl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属于同种元素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C.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D.前者的质量大于后者的质量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D.H2O2和H2O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7.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

下图是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B.镓属于金属元素C.图中m的值为3D.氮与镓的化学性质相似8.有一个带电的离子含有X、Y、Z三种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未依照顺序排列),且X、Y、Z的粒子数目依序为N X、N Y、N Z。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3分。

)1.关于分子基本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D.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会改变2.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也可能相同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氧气C. 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H2O2)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6.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O2B.Fe C.H2D.NaCl7.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种类B.中子数C.原子序数D.物质的化学性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运动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电荷数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11.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A.氧离子B.氧分子 C. 氧原子D.氧元素12.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3个氢元素B.O ——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5.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8.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用隧道显微品红加入水酚酞溶液变水不容易被现象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红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大小不同9.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0.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中子2.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B.2H C.H2D.2H2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5.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按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8.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10.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的粒子符号为Na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④中x可能为812.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13.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姓名:班级: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元素 B 原子C.分子D.离子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 OB SiC AlD Fe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钠—NAB 镁—MaC 氦—HD 氯—C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6.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过氧化氢D.液态空气8.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9. 某原子中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40B 27C 26D 2810.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中子C.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D.重氢原子与普通氢原子属于不同的原子。

11. 某粒子的最外电子层为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定不属于下列粒子中的()A稀有气体原子 B 金属原子 C 阴离子 D阳离子12根据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是混合物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1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内容:第三单元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2.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3.水的蒸发或水结成冰块的实质是()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C.分子的质量减小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B.水分子C.过氧化氢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5.下列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的是()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B.水的电解C.液化空气分离出氮气和氧气D.白磷燃烧6.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7.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8.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9.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10. A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 .用自制的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34分)11.(6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 构成,氯化钠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的详解和答案解析。

单元测试题一题目:在实验室中,为了快速制备盐酸铁(Ⅱ)溶液,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在实验室中,为了快速制备盐酸铁(Ⅱ)溶液,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化学物质?A. 氯化铁(Ⅲ)B. 氯化铁(Ⅱ)C. 亚硫酸铁(Ⅱ)D. 铁粉答案和解析: B. 氯化铁(Ⅱ) B. 氯化铁(Ⅱ)在实验室中快速制备盐酸铁(Ⅱ)的方法一般是使用氯化铁(Ⅱ)来制备。

氯化铁(Ⅱ)是一种含有两个氯化物阴离子的铁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Cl2。

其他选项中的化学物质不能直接用于制备盐酸铁(Ⅱ)。

单元测试题二题目: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银C. 硫D. 氯答案和解析: B. 银 B. 银金属元素的特点是具有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银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

碳、硫和氯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单元测试题三题目: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基本定义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化学反应?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基本定义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化学反应?A. 银器发黑B. 松香融化C. 铁器生锈D. 矿石燃烧答案和解析: A. 银器发黑 A. 银器发黑银器发黑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由于银与空气中的硫化物反应形成了黑色硫化银。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氧气的参与,因此不属于氧化反应。

松香融化、铁器生锈和矿石燃烧都是化学反应。

...(继续添加其他题目的答案和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卷(人教版) 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卷(人教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B【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根据图示,区域②代表的是硅,故选B。

2.【答案】C【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镁的元素符号是Mg,铜的元素符号是Cu,铝的元素符号是Al。

故选C。

3.【答案】C【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故选C。

4.【答案】A【解析】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A。

5.【答案】B【解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故选B。

6.【答案】D【解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故选D。

7.【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苯分子之间有间隔;品红扩散是由于分子运动;硅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选D。

8.【答案】B【解析】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金原子核带正电,A正确;该实验的三种现象不能说明金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B错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C正确;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比自身大很多的物体,D正确。

故选B。

9.【答案】A【解析】在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如果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则该粒子属于阴离子,如A项;如果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则该粒子属于原子,如B项;如果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则该粒子属于阳离子,如C项、D项。

故选A。

10.【答案】A【解析】32.06是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的第
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
2个电子以及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 Si ,B Cl ,C O 。
-17-
第三单元练习
(2)分别画出A原子和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解。
-14-
第三单元练习
(1)从宏观角度看,肼是由 H、N (填元素符号)
组成的,肼的化学性质是由 肼分子 (填微粒名
称)保持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填字母序号)。
A.肼是一种环保的高能燃料
B.肼在常温下为液态
C.四氧化二氮具有助燃性
D.四氧化二氮的性质是氧气、氮气化学性质的综合
-15-
第三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练习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
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椰子浑身都是宝,其中椰子汁中含有丰富的钾、
镁等营养物质,这里的“钾、镁”指的是( B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2-
第三单元练习
2.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均正确的是( A )
12.为探究不同分子运动快慢,设计如图实验,烧瓶A中盛有浓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长玻璃管c
中有一段滤纸条,每隔5 mm滴有一滴无色酚酞溶液。实验过程
中观察到滤纸大部分变红色,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氯化
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实验时需同时打开弹簧夹a、b
B.阳离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1.下列说法中,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间间隔变大B.水分子体积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D.水分子质量变大3.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镁C.硅D.铁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A.电子和质子B.质子和中子C.电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5.根据右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该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层数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7.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8.以下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B.第二周期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第一周期共有8种元素10.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B.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g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 12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11.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炭CB.钠NeC.贡HgD.银Ag12.A、B、C 3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能溶于水14.1869年,俄国科学家分析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正确的是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 2-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活泼金属:镁、锌、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3.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氧气4. 下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2C.核外电子数为47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分解反应B.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C.“◎”可能是催化剂D.4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8.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下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8:9D.反应后生成的和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9.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①、②微粒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C.③中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是+2价 D.①表示的是阳离子,③表示的是原子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构成描述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有8个电子C.Na+和CH4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D.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发生改变A解析:A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此选项正确;B、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一般有8个电子,但氦原子核只有2个,此选项错误;C、Na+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CH4的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此选项错误;D、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它们的性质不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正确的是A.锰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C.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D.锰原子变成锰离子是化学变化D解析:D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5,而不是中子数为25,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锰原子变成锰离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生成了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食物变质,是因为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B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解析:BA 、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姓名:班级: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 B 原子
C.分子
D.离子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 钠—NA
B 镁—Ma
C 氦—H
D 氯—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液态空气
8.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
9. 某原子中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40
B 27
C 26
D 28
10.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中子
C.重氢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
D.重氢原子与普通氢原子属于不同的原子。

11. 某粒子的最外电子层为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定不属于下列粒子
中的()A稀有气体原子 B 金属原子 C 阴离子 D阳离子
12根据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是混合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由于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
(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

但是,金属汞是由
直接构成的,所以,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

1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水分子;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100ml水和100m l酒精混合,总体积(填“>”“=”“<”)200ml,这说明。

15.将下列有关选项的序号填入以下各项的空格内: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电子数④最外层电子数⑤原子核
(1)原子的核电荷数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结构中的;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5)写出一个等量关系,在原子中=
16.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 上表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有哪几种?(写名称)___ _。

(4) 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 _。

四、综合应用题 (本题共2个小题,共10分)
17.“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

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一滴酚酞试液,那么,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 。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有A 、B 、C 、D 四种元素,A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B 的单质在A 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C 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D 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A 、B 的元素符号:A : B :
(2)写出C 、D 的元素名称:C : D :
(3)写出B 元素的离子符号 .气体E 的名称是
(4)写出A 和B 反应生成E 的文字表达式:
五、计算题 (6分)
酚酞试液
蒸馏水A 浓氨水B
19.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3)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1.A
2.A
3.C
4.D 5 D. 6. A 7.D 8.B 9.B 10.D 11B 12C
13.分子,水分子;汞原子,汞原子。

14.分子很小,构成花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15.(1)①(2)①和②(3)⑤(4)④(5)①③
得到(2)Al+3(3)氦,氖,氩(4)由1~8依次递增。

16(1)
17装有浓氨水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滴管;浓氨水;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地方,由管口向里依次变红
18(1)O、S;(2)氟、铝;(3)F﹣,二氧化硫;(4)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19. (1)27 (2)2.657×10-26kg (3)钠最多,鋁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