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教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教案1一、教学目的1。
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
2。
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3。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①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②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二)难点掌握文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达到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的目的。
三、课型:教读课四、教学方法:讨论的形式五、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
解题。
2。
提出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3。
朗读全文。
二、教学程序:(一)导语:ァ∧赴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
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板书)(二)导读ァ1。
题解ァ≌馐且黄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ァ2。
生字正音ァ§拧≈黝荤揶揄xuàn zhuó yǒu hūn yé yú哽孽颊蹒跚gěng niè jiá pán shān憧憬瘪chōng jǐng biěァ3。
学生朗读全文ァ√崾荆孩僮⒁獍盐瘴闹“我”的感情变化。
ァ、诨出文中刻画养母外貌、神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ァ4。
概述课文内容ァ∏1—2位同学发言ァ√崾荆喝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ァ5。
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ァ、倏挝闹心男┑胤奖硐至四盖自缫巡炀“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方法?ァ、“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ァ、壅馄散文的主线是什么?④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6。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热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主人公情感变化和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4. 分析与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同理心。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小巷深处》初中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小巷深处》;(2)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巷深处所蕴含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关爱身边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小巷深处》;(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巷深处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巷深处》的作者和背景;(2)激发学生对小巷生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小巷深处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5. 总结提升:(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小巷深处》,巩固所学内容;2. 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熟悉的小巷生活的作文;3. 调查身边人的亲情和友情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1. 学生对课文《小巷深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自己的观点和创见;3. 学生对小巷生活情感态度的把握,以及对自己道德品质的提升。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3. 教学素材:相关图片、音乐、视频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故乡的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展示图片,介绍小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预习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故乡的情感。
(2)进行诗歌朗诵、歌唱等表演,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热爱,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巷生活的内涵。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小巷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巷深处》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与课文相关的小巷生活图片、音乐等素材4. 生字词卡片5. 写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巷生活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巷的氛围。
(2)展示小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巷的特色。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小巷生活的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创意写作(1)学生以“我心中的小巷”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自己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
(3)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理解。
2. 课文中语言特色的鉴赏。
3. 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对课文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3.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2. 相关资料: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进程1. 课前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
2. 自主学习(15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小巷深处》,理解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20分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4. 课堂讲解(2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情感教学(10分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采用写作实践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的生长背景、文章主题等。
2. 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美好品质,如热爱家乡、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散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美好品质,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践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的生长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小巷深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课文中所发现的美好品质。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课文中所展现的美好品质。
(2)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收获。
小巷深处教案范文
小巷深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小巷深处》,了解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小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巷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关爱身边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小巷生活的真实情感。
(2)深入分析小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小巷深处》及相关背景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搜集有关小巷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巷。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小巷资料。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
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小巷的生活氛围。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4. 深入学习(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探讨小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巷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散文或诗歌。
3. 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小巷的资料,了解小巷的历史和文化。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小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小巷深处的生活情境。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小巷深处》教案「篇一」一、自然动情地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小巷深处》这篇文章(同时一名同学写标题),昨天在课堂上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偷偷擦眼泪,不知是什么原因?”“深受感动!”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我也与你们有同感,并且回家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一首歌”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肯定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看来我们师生真是心有灵犀,那么就让我们合作,共同演唱这首歌好吗?”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浓浓的母爱,进一步走进林莉的《小巷深处》。
”二、民主和谐地探究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1.盲姨娘为什么收养孤女?2.为什么孤女回避同学,厌恶家庭?3.盲母为什么偷偷探望女儿?4.盲母收养孩子后为什么变好了?5.竹棒的作用?6.老婆婆为什么叹气?7.文题似乎不相符。
8.“淡忘”、“记得”是否矛盾?同时学生速度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师:“我提议以民主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们答应了,但要求自愿结组讨论一段时间,师爽快地答应了。
大约三分钟后,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他说:“盲姨娘收养孤女是出于对她的同情和爱。
”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3,她说:“偷偷探望女儿是因为母亲怕女儿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也能看出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这时,班里又一名同学站了起来,他颇有感慨地说:“以上两名同学的回答让我体会到,文中的母亲处处为女儿着想。
问题4母亲变好,是怕给女儿留下一个坏名声,也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课文内容,母亲对女儿的爱决不仅仅只有这几件事,我建议大家,再找找其他事例。
”这名同学的发言马上得到响应,“老师我说”、“我”、“我”,接二连三地有人发言,逐一找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的具体表现,并且语言简洁,气氛很热烈,掌声此起彼伏。
这时,老师赶忙把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母亲对女儿的深沉无私的爱的具体表现”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1.微薄收入收养“我”。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描述《小巷深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
(3)能够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巷深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
3. 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技巧。
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创新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巷深处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主题?(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象征手法的运用。
4. 欣赏与借鉴(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2)布置写作任务: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
5. 情感共鸣(1)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向往。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积极态度。
6.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写作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完成写作任务,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
《小巷深处》初中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乡的记忆和感受,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组间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知识点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巷子的历史、风俗等。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
3. 调查身边的传统文化,了解其历史和现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小巷深处教案范文
小巷深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巷深处》这篇课文,了解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文气息,感受作者对小巷的深厚感情。
2. 培养学生对散文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作者所描绘的小巷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了解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文气息。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对小巷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手法,描绘小巷生活的美好。
2.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巷的生活氛围。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室环境布置,如悬挂与小巷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课堂导入】(简洁明了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内容】1. 阅读课文《小巷深处》,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巷的环境特点和人文气息。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对小巷的深厚感情。
【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小巷生活,感受作者对小巷的热爱。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情感体验】1.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作者所描绘的小巷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小巷的作文。
2. 搜集更多关于小巷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六、教学拓展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巷文化,感受小巷生活的多样性。
2. 邀请当地的老居民分享小巷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巷的历史和文化。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是一门针对初中生的英语课程。
本文主要介绍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并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生词、短语和语法。
2.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和翻译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内容包括:1. 生词与短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级别,提供一份生词表和短语表。
生词和短语应该与本课程的主题相关。
2. 语法:本课程着重介绍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等语法知识。
3. 听力与口语:通过听力训练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 翻译: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句子,让学生进行中英互译。
6. 文化知识:通过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方法包括:1. 多媒体教学: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 互动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3. 小组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一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多角度评价: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测试等。
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让学生和家长清楚知道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3)能够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创新等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3)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领悟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3)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让学生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5. 实践操作:(1)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小练笔。
(2)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体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巷深处》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全文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2. 生字词卡片、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小巷深处》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5.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关爱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背景、主要情节等。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3. 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情感态度,如对故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珍视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小巷深处》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提高理解能力。
4.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内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情感态度,如对故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珍视等。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传递正能量。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小巷深处》,写一篇关于故乡的回忆录。
2.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解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课后搜集有关故乡的资料,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下节课分享。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了解小巷的生活环境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及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巷生活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巷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学习工具,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及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象征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分析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生字词,创作一篇以“小巷生活”为主题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小巷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巷深处》,理解和体会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小巷的生活氛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巷深处》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文学特点、主要人物分析、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小巷深处》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小巷生活的独特氛围,理解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播放与作品相关的音乐,以增强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小巷深处》的作者和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变化。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2 课堂活动1)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独立理解和感受。
2) 小组合作,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和细节描写。
3)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导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找寻现实中的小巷,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感受小巷的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小巷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师自备的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7.2 教学材料学生自备的课本、笔记本等学习材料。
第八章:教学时间与安排8.1 教学时间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为2课时。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了解小巷的环境和人物,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故事的吸引力。
2.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巷的环境和人物形象。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4. 情景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处在故事中,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验故事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小巷深处》的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
4. 小组讨论:划分学习小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巷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小巷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 课文理解: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4. 人物分析:分发人物分析卡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交流意见。
6. 情境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处在故事中,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分享自己的感受。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反思自己在小组讨论和情境体验中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小巷深处的环境是____,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境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己注音、释义。
2、搜集有母爱的诗词、谚语。
3、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初通文意。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词、谚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无时无刻的感受到母爱。
于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就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同学们,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关于母爱的诗词谚语吗?(儿行千里母担忧”(谚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谚语)“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对联)“难偿世上儿女债,可怜天下父母心”(谚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母亲的形象,她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她以一位母亲的崇高无私的爱呵护着“我”长大,但“我”却在长大后,对于抚育“我”长大的养母产生了隔阂,对养育“我”长大的贫困的家产生了厌恶之情,并且离开了它,养母与“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母女二人后来的生活又怎样了?让我们带着对文中这母女二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关切之情来阅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
1.正字、正音
瘦瘪叩击哽咽黝黑憧憬揶揄执著名正言顺
炫耀荤菜造孽蹒跚油腻熏黑斑驳费解落寞
2.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
苦地养大了“我”,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
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三、再读课文,品味母爱
1.学生交流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并说说理由。
同学们,在母亲为我无私付出和我情感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许多让
你感动的事来,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参考:写盲母对养女的爱质朴感人,伟大的母爱蕴含在平凡的事情之中:
(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
(2)为了“我”,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换住处;
(3)抱着“我”处处炫耀,为“我”和别人吵架;
(4)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
(5)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6)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
傲;
(7)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回避同学甚至厌恶这个家,想离
开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
(8)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可
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盲母在生活中对养女的深沉无私而又无微不至的爱,读来感人至深。
2.讨论:文章描写盲母爱养女的生活片段的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以什
么为线索?“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写盲母的几个生活片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是
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
按照这条线索,“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可分为4
个阶段:
(1)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3)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变化的原因是:幼时纯真,长大后虚荣心作祟,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教育了“我”,打动了“我”,从而使我悔悟,情感回归。
四、讨论:”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五、小结: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
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
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
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申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林莉
盲母(爱)养女
(1)收养“我”满足、自豪
(2)搬家时感
(3)为我吵架沉默、回避
(4)该脾气间情
(5)终年辛劳淡忘、隔绝
(6)为“我”骄傲顺线
(7)抑制感情悔悟、感激
(8)送生活费、营养品序索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小巷深处》这篇文章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那么,具体是母亲的哪些地方感动了我呢?
二、自由阅读课文,品味母爱
1、边阅读边思考:文中刻画母亲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思考讨论)
参考:刻画母亲用了多种描写方法:
外貌、神态描写:
(1)“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这段外貌描写突出母亲的辛劳、苍老,写出了“我”对母亲无私的付出的敬佩和赞颂。
(2)“在风中,她无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
”这段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3).“在风中,她的脸……又仿佛在等候。
”表现了母亲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母亲痛苦又坚强的心情、神态。
(4)神态:“她依旧满面春风”巧妙地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深深的失落与痛苦。
总结:以上几处是对母亲外貌、神情刻画的句子,它表现了母亲为了养育“我”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同时,也抒发出了“我”被母爱打动,有深深的自责的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略)
动作描写(略)
2、反复阅读末尾3节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感情。
参考:形象是感情的寄托,“村旁那长长的路…长长的人影”,还有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暗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姿、充满憧憬的神态,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形象,作者借对这些形象的描写,抒发了“我”对盲母的理解、感激和至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理解主题
参考: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而无私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敬爱、感激之情。
感情极为真挚,富有感染力。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
托所在。
四、感悟母爱: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段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教师也可以说说)。
妈妈,我想对您说……
(想想你的母亲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是怎么回报的)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三十年的含辛茹苦,把我养大。
今天,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您的孩子,正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着,我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不敢说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样伟大,但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包围.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播放《烛光里的妈妈》)五、小结: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
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六、布置作业
以《亲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1)选取两三个生活片段,围绕一条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主题;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3)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林莉
描写方法人物特征
外貌、神态描写终日辛劳
语言描写无私付出
动作描写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