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种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教育教学十大理论:1. 社会认知理论:由Jean Piaget提出,强调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和发展,包括感知、语言、思维等方面。
2. 联想理论:由Edward Thorndike提出,强调了学习与记忆的过程,认为学习和记忆是根据过去经验和现在感受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3. 精细技能理论:由Paul Fitts和Michael Posner提出,用来解释学习的过程和性质,包括认知、技能、知识和策略等方面。
4. 情感教育理论:由Daniel Goleman提出,强调了情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自我意识、情感管理、自我激励和同理心等方面。
5. 探究性学习理论:由Jerome Bruner提出,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旨在提高学习和认知的效率。
6. 多元智能理论:由Howard Gardner提出,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互相独立的智力组成,包括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育智力等方面。
7. 社会文化理论:由Lev Vygotsky提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建构理论。
8. 自我决定理论:由Edward Deci和Richard Ryan提出,认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感取决于其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意愿,强调了学习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9. 行为主义理论:由Ivan Pavlov和B.F. Skinner提出,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新的反应的过程,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10. 转换学习理论:由Robert Gagne提出,认为学习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包括认知、情感、技能、知识、策略和价值观等方面。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XXX实用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
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XXX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XXX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俗以及对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俗、俗、后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XXX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俗水平。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完整版)一些常用的教学理论
完整版)一些常用的教学理论1.___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他认为“教育无常师”,即教育应该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2.___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3.___的发展观和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他提出了“适应性平衡”的概念,即儿童会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来达到平衡。
4.___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研究能力受到他们当前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设置教学目标。
5.建构主义研究理论强调研究者为中心,研究应该是一个基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支架理论”,即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架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6.___的实用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研究,他提出了“做中学”的理念。
中国的代表人物___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7.___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交等方面。
8.___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9.___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只有满足了更基本的需求,才能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实现。
10.___的多元智力观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智商的体现,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智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11.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研究。
12.___的认知-接受研究理论认为,学生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探索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来帮助学生研究。
特级教师常用的十大教育原则:1.赏识法则——根雕原理:教育者应该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运用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化的一种知识形态。
它源于教育实践,并通过理论探索、实证研究、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并提供了对教育教学现象的解释和分析。
1.塔尔曼的动态学习理论:塔尔曼的动态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会随着时间和学习经验的积累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支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2.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社会互动和合作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他们的社会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文化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戴维德传统教学模式:戴维德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和测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虽然这种模式已经受到一些批评和挑战,但在一些情况下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初级学科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影响力。
总之,教育教学理论的知识和运用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注重学习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doc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doc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也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基于儿童天生的愿望,提供一个充满自由和互动的环境,让儿童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也注重儿童的感官体验和手工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儿童发展自我和自信心。
同时,蒙台梭利理论也注重儿童的学科和文化教育,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智力。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一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现代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从积累经验中自然发展的。
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如儿童认知的四个阶段。
根据这些理论,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心理和认知特点设计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课程。
3.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指出,儿童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互动会形成新的认知框架,同时也会改变现有的认知框架。
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教育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更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4.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是影响人类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该理论重视个体知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通过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发展。
5. 克里蒂斯教育学习理论克里蒂斯教育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不断与周围环境互动。
他强调学习者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通过其理论,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6. 巴达古小群体教育理论巴达古小群体教育理论认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是由小群体之间互动所决定的。
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小群体互动是实现学生个体教育的关键。
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名词解释1、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人至少具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3、认知策略: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4、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
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要点。
5、接受学习:是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6、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地联系。
7、讲授教学:又称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既以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主要是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8、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技能、认识策略和品德的学习也有迁移。
9、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定制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习的方案。
10、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的教学理论的,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
(11)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12)基于问题学习:是指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正确要点案的真实性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13)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教学策略,由2-6名的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教学理论流派简介
•
•
•
•
目标教学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硝 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的制定:
•
认知目标:了解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理 解并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以硝酸的实际用途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以化学家玻尔(N.Bohr, 1885-1962)用“王水溶解金牌”的故事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
•
•
课堂教学的组织
• •
以多种方式引入课题。 要求学题(即不同层次的教学目 标),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有重点地再 次阅读教材。主要思考题如下:
•
了解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王水的组成, 并能正确写出硝酸分解及其与铜、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浓硝酸发烟、发黄的原因,并说明 硝酸的存放方法。 鉴别盐酸、硫酸、硝酸的稀溶液。 从元素化合价的观点说明硝酸在与铜、 碳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或实验验证等 方法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逐步达到以上四 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初次反馈信息,教师作出适当的总 结、归纳,并布置课堂形成性练习。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形成性进行恰当的分析 ,对 个别“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同学进行适当 的个别辅导。
二、分层次教学法
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了什么,以及给予了社会什 么,这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严格的和谐。 重视智育,认为智育具有双重任务,即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 把劳动教育看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劳动是“一般发展”和“个性全面发展” 不可缺少的途径。
八、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 具体讲: 要求教师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耗费更少的时间取得 更好的教学效果 精选教学内容,达到教育内容最优化 组织教学时要把学生分班、组、个人并将其有机地结 合起来实行教学形式最优化。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特定的 时间,特定的内容遵守最优的教学原则,选择最优的 教学方法。
教育学学习的主要理论
教育学学习的主要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强化来改变行为的过程。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改变。
2. 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构建和重组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
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合作来构建自己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情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4.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影响,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差异和背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5.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教师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理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以提供有效的教育。
教育学学习的主要理论2. 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构建和重组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合作来构建自己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情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哪些(一)
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哪些教育教学理论是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指导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的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者有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行为主义强调奖励和惩罚的作用,重视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范的学习过程。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强调学生对信息的构建和理解。
其中最著名的阶段理论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需要针对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进行的。
著名的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有维果茨基和伯努。
这一理论强调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注重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4. 偏重关怀理论偏重关怀理论强调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关怀与支持。
在这一理论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自尊心,创设支持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环境。
5. 投入理论投入理论认为学习需要学生情感、认知和意志的共同投入。
学习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过程,学生需要对学习任务和目标感到投入和认同。
在这一理论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理论,它们不仅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情境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理论,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教育教学十大理论》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教育教学十大理论》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教育教学十大理论具有以下内容:在教育领域,众多理论和实践方法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以下是当前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学十大理论”,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形成的。
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和惩罚机制上,通过正面或负面的反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
它强调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性,提倡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倡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它提倡个性化教学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等多种智能。
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上,关注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六、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教育的本质、过程和目标。
它涵盖了广泛的理论体系,其中一些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的几个基本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心理学家Pavlov、Watson和Skinner等提出的。
它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并认为行为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
在教育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塑造学习者的行为。
例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常采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来强化或抑制学生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但忽视了内在的心理过程。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Piaget提出,强调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发展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在经历适应、认知冲突和平衡等阶段后,能够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基于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而发展起来的。
它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教育者应该创造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由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与学习的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内化社会文化中的知识和价值观。
在教育实践中,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以及教育环境对学习的塑造作用。
教师应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协作和交流。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这些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创造出有效的教育环境和方法。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①桑代克的“试误说”:美国桑代克是联结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不断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的理论来源于他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实验中将饿猫关进迷箱内,它若拉开箱内装的开门设施(如一圈金属绳,一个把柄或一个旋钮),便可打开箱门,并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
此实验的一个关键动作边式碰巧抓到开门设施。
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美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斯金纳依据他创立的反射与强化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说”,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
他把学习分成两类,即反射学习与操作学习,反射学习是应答性行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学习是自发性行为,它是由有机体发出的自发的反应。
斯金纳的理论根据其“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斯金纳的实验中,将饥饿的白鼠置于附有精密电动装置的“斯金纳箱”中,白鼠的活动中偶然出现压杠的反应,即获得自动机械中送下的食物,经过多次尝试,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而按压杠杆变成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
因此,操作条件作用下的学习,便是操作杠杆与压杆反应之间形成的固定联系。
2、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①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机械的、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认为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格式塔的组织或形成的主动活动过程,因此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
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或“知识结构”的过程,编码系统的形成主要依赖思维的概念化或类型化。
一些常用的教学理论
一些常用的教学理论1、皮亚杰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部分。
同化是指当主体面对新的刺激情景时,利用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须随新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
2、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者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
3、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实质性的、非人为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
逐渐分化的原则是指首先应该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对它加以分化。
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对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重新加以组合,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所学知识能综合贯通,构成清晰、稳定、整合的知识体系。
奥苏贝尔根据这两个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这一具体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1)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
五个常用的教学理论知识
五个常用的教学理论知识在教育领域,有许多教学理论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以下将为您介绍五个常用的教学理论知识。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这一理论强调通过外部的强化和奖励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例如,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对错误回答给予纠正,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在课堂中,行为主义的应用常见于奖励制度的设立。
老师可以通过小奖品、小红花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如课堂上的捣乱、不遵守纪律等,及时给予批评和惩罚,以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
然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它过于关注外在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过程。
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注重个体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加工。
它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外部信息。
在教学中,认知主义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
例如,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从而促进新知识的构建。
老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认知主义强调理解知识的结构和内在逻辑,而非仅仅记忆孤立的事实。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这一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来解释和理解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情境。
比如,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来构建对新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丰富和完善对知识的建构。
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关注人的整体性,强调人的情感、价值观和自我实现。
在教学中,它主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尊重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有哪些?
教育理论有哪些?教育理论有:木桶理论、破窗理论、安泰效应、80/20法则、结构主义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范例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
木桶理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出处:劳伦斯·彼得。
破窗理论: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出处:詹姆士·威尔逊、乔治·凯林。
安泰效应:寓意就是没有群众的支持,任何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水失鱼,犹为水;鱼无水,不成鱼。
也就是常言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
出处:古希腊神话。
80/20法则: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
出处:约瑟夫·朱兰。
结构主义理论:世界是由许多“状态”构成的总体,每一个“状态”是一条众多事物组成的锁链,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这是所知的最初的结构主义理论,它首先被运用到了语言学的研究上。
出处: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教学理论: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而又指导教学实践,与教学实践成辩证关系。
出处:布鲁姆。
学习理论:从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提出了许多学习的理论。
出处:心理学家的总结。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教学目的、方法、评价等方
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整理:
一、教育教学理论概述
教育教学理论是指研究和探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等问
题的学科体系。
它包括了多种理论流派和观点,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行为主义教育理论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强调学习的直接观察
和量化。
行为主义强调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主张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认知主义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认知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结
构的发展。
认知主义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认知冲突的产生,认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建
构主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建构。
五、社会文化教育理论
社会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的产品,强调学习与社会情境的互动
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理论关注学习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过程,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结语
教育教学理论的多元和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集锦(一)
教育教学理论集锦第一章:教育哲学中的经典理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及其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的学科,其核心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思考。
在教育哲学中,以孔子的“教无定法”和庄子的“空谷幽兰”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灵活教学的特点。
而在西方教育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学园和亚里士多德的“德育”理念,体现了其关于教育本质和方法的独特见解。
第二章: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对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建立而成。
在教育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倡导师生之间的明确目标、明确反馈和强化学习效果。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和帕维洛夫的“条件作用”是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内部的知识建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温斯顿的启发式教学模型是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第四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内部的知识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和经验探究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在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倡导通过项目学习、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茨基的“区别水平理论”和那赫斯的“社区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
结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教育教学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腦力激盪術是利用集體思考,促使每位學生積 極參與、儘量發表意見,「由量取質」,教師 應把握延緩批判原則,鼓勵學生發言
創造思考教學的特質
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 民主開放的學習; 自由輕鬆的學習氣氛; 自動自發的學習態度 高層次認知能力的培養; 重視情意教學; 強調個別差異; 潛能的有效激發
倡導者:奧蘇貝爾(D.P.Ausubel)
認為惟有經學習者自行發現知識,有意義的 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強調學習者所學,應力求與其身心發展成熟 度、舊知識及當前生活經驗背景配合。 學習活動應以學習者為主,考慮學習者能學 些什麼,據以安排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習者 在適切情境中,快樂地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以激發學習潛能。
編序教學
編序教學的優點是可以適應學生的個
別差異,但其最大缺點是缺乏同學及 師生間之共同參與和交互作用
電腦輔助教學的原理,與此相同。
蓋聶 (R.Gagne)
蓋聶的基本主張
各式各樣的人類技能、喜好和推理,以及人 類的希望、抱負、態度和價值之發展,均有 賴學習。 行為發展是學習效果不斷累進的結果 學習並非單一的歷程,而是具有多樣性;並 非單一理論所能涵蓋。 (蓋聶思想介於認知理論與行為主義之間) 倡導學習階層論(learning hierarchy theory)
學習的結果
1)心智技能 2)認知策略 3)語文知識 4)動作技能 5)態度
教學活動的步驟
1)引起學生注意; 2)告知學生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3)促使學生回憶先備知識或技能; 4)呈現教材; 5)提供學習輔導; 6)引發實作表現; 7)評量實作表現; 8)提供回饋; 9)加強學習保留或遷移
教學原理
各種教學理論
編序教學
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是根 據行為主義的操作制約原理所設計的一種 教學法,強調增強作用和連鎖化反應兩種 概念。 教師將教材依據教學細目由易而難,加以 分析、編排(此稱工作分析),使學生在自 學時可依照自身能力循序漸進地學習,同 時在學習過程可獲得立即回饋和增強。
創造思考教學
創造力包括的要素:
1)流暢性; 2)變通性; 3)獨創性; 4)精密性
創造思考教學指教師根據創造力發展
原理,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各種教學策 略,以啟發或增進學生創造力、想像 力為目標的一種教學。
創造思考教學
創造的歷程包括四個階段, (1)準備期; (2)潛伏期; (3)豁朗期; (4)驗證期。 創造思考教學常利用腦力激盪術(Brain Storming) 蒐集創新想法(奧斯朋A.F.Osborn提出)。
瑞斯(L.Raths)認為價值澄清的過程,
必頇經過三階段、七步驟 。
價值澄清法
選擇 (1)自由選擇; (2)從各種選擇的可能途徑中選擇; (3)對各種選擇可能途徑的後果三思後選擇
讚賞(珍視) (4)珍愛並重視所做的選擇; (5)渴望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
行動 (6)做合於自己選擇的事情; (7)在生活中一再重複地實行。
意義學習論
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aer) 奧蘇貝爾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教師在教 導學生新知識前,先以學生既有的知識、 經驗為基礎,對學生作一引導式的說明( 例如以桌球基礎,指導網球規則)。
目的在使學生能較容易的將新知識與既有 的知識經驗,自行建立起前後連接的關係 ,使新舊知識能統整調合,強化學生的認 知結構,增進學習效果。
實際教學應注意:
教師應利用學生好奇、求知、探索等內在 動機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應配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順序,由動作 表徵、形象表徵而符號表徵。 教師應將教材改編以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 水準。 教師應安排情境使學生有發現的機會。
意義學習論
(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4.語文連結:指將多個單字聯結,而形成整個意義 的歷程。如「術德兼修」 「台客」
5.多重辨別:指能辨別多個大同小異的刺激,並能 針對每個刺激的特徵,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對穿 著制服者辨認其名) 6.概念學習:指對不同事物能夠根據自己的標準予 以分類處理,並能給予各類別以不同名稱。如將 一堆圖形分類為三角形、四角形等。 7.原則學習:指能夠理解由數個概念構成原則。如 「正方形,則其四個邊和四個角均相等」,就是 數個概念合成的原則。 8.問題解決:指能經由思維將學到的概念與原則, 靈活運用從而解決問題。
發現教學法
倡導者:布魯納(J.S.Bruner) 實際教學情境中,設法安排有利於學生發 現各種知識結構的情境,且讓學生自己去可使學生容易理解教材內容 、幫助記憶、有助於學習遷移、使學生有 機會「學習如何學」
發現教學法(Discovery Method)
活動
接納學生的反應,並與學生一起討論
讓學生有機會成為決定的一份子 在學業評量中增列少部分無固定答案
詴題,讓學生有機會發揮創造力才能
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法(Value Clarification)主張
學生要發展價值觀,才有信心、一 致地做選擇與決定。價值澄清的教 學活動設計是用來鼓勵學生選擇、 珍視,以及履行自己的信念。
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
支持並鼓勵學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 接納學生的錯誤與失敗 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 允許學生有時間思考 促進師生間、同學間相互尊重和接納的氣氛 察覺創造力的多層面,並對學生提供創造楷 模,激發見賢思齊的心態。
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
鼓勵創造性思維以及正課以外的學習
學習階層論
主張學習活動有其合理的次序存在,簡單的 學習概念是較複雜學習概念的先備條件
蓋聶將人類的學習分為八類(學習階層): 1.訊號學習:指最原始、簡單的學習方式, 如看到煙,就知有火;冒煙,溫度高。
2.刺激反應連結:指經由制約作用學到的條 件反應。例如,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
3. 連鎖作用:將數個刺激--反應的聯結,串 連成較為複雜行為的歷程(如運球上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