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 一

合集下载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英语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unit1

英语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unit1

英语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unit11、The house was completed five months ago. [单选题] *A. 完成(正确答案)B. 复杂C. 开始D. 装着2、The trouble turned out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单选题] *A. 由…引发的B. 与…有牵连C. 给…带来麻烦D. 与…不相干(正确答案)3、I should like to rent a house which is modern, comfortable and _____, in a quiet neighborhood. [单选题] *A.in allB. after allC. above all(正确答案)D. over all4、It was _____ that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ame into being in China. [单选题] *A. in the 1970s(正确答案)B. in 1970sC. in the 1970s'D. in 1970's5、I_____you that I had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单选题] *A.ensuredB.insuredC.assured(正确答案)D.for sure6、Some people were born with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 [单选题] *A. 听觉B. 方向感(正确答案)C. 辨别力D. 抽象思维7、—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I ______ in the library with Jane. ()[单选题] *A. readB. am readingC. will readD. was reading(正确答案)8、Mr. White likes to live in a _______ place. [单选题] *A. quiteB. quiet(正确答案)C. quickD. quietly9、37.—What will you be ___________?—I'm not sure. Maybe I'll be a doctor like my father. [单选题] *A.right nowB.in the future(正确答案)C.at onceD.at the moment10、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usually eat _______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单选题] *A. pizzaB. dumplings(正确答案)C. hamburgersD. noodles11、You could hardly imagine _______ amazing the Great Wall was. [单选题] *A. how(正确答案)B. whatC. whyD. where12、Mary _______ Math. [单选题] *A. is good at(正确答案)B. do well inC. is good forD. is good with13、The language school started a new()to help young learners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单选题] *A. course(正确答案)B. designC. eventD. progress14、It’s raining heavily outside. Don’t leave _______ it stops. [单选题] *A. whileB. sinceC. until(正确答案)D. when15、Mom is making dinner. It _______ so nice! [单选题] *A. smells(正确答案)B. tastesC. feelsD. sounds16、Julia’s on holiday in Shanghai _______. [单选题] *A. in a momentB. after a momentC. at the moment(正确答案)D. at any moment17、_______ after dinner is good for our health. [单选题] *A. WalksB. Walking(正确答案)C. WalkedD. Walk18、Alice hopes to _______ more friends at her new school. [单选题] *A. visitB. make(正确答案)C. missD. take19、My father and I often go ______ on weekends so I can ______ very well. ()[单选题] *A. swim; swimmingB. swims; swimC. swimming; swimmingD. swimming; swim(正确答案)20、You should _______ fighting with your parents although you may have different ideas from time to time. [单选题] *A. suggestB. enjoyC. avoid(正确答案)D. practice21、You can't see many _____ in a hospital. [单选题] *A. man nurseB. men nurses(正确答案)C. men nurseD. man nurses22、You can distinguish the twins very easily, _____Tom is quite while Jack is active. [单选题] *A. soB. butC. for(正确答案)D. and23、?I am good at schoolwork. I often help my classmates _______ English. [单选题] *A. atB. toC. inD. with(正确答案)24、The blue shirt looks _______ better on you than the red one. [单选题] *A. quiteB. moreC. much(正确答案)D. most25、I used to take ____ long way to take the bus that went by ____ tunnel under the water. [单选题] *A. a, aB. a. theC. a, /(正确答案)D. the, a26、He _______ walks to school, because he lives near school. [单选题] *A. sometimes(正确答案)B. neverC. doesn’tD. don’t27、40.—________ apples do we need to make fruit salad?—Let me think…We need three apples. [单选题] *A.How longB.How oftenC.How muchD.How many(正确答案)28、There is _______ meat in the fridge.Lets go and buy some. [单选题] *A. little(正确答案)B. a littleC. fewD. a few29、I will _______ from Hunan University next year. [单选题] *A. learnB. studyC. graduate(正确答案)D. come30、13.—Will you come to my party?—I am not ________ . [单选题] * A.mindB.sure(正确答案)C.happy D.Sorry。

全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 一

全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 一

全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 一你是否还在嫌自己的收入太低?您想在工作之余有一份额外的收入吗?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帮您彻底解决!助人为快乐之本,我前两天刚找到一个兼职,YY最优兼职赚钱频道410810改名思念推荐,非常正规,商家多,每天早9点到晚上12点联系QQ==================== 6695884 =================================以下内容全部是由本人亲自码字码出来的,肯定会出现几个错字,但不会影响阅读。

这个答案是回答作业后出现的正确答案,我正是全部听完后经过核对,一个个打出来的(有图有真相),相对于百度问问那些乱七八糟的回答,这个会方便很多。

你的同学可能正需要这份答案,而且以后可能自己也有用,所以最好还是转一下吧,也算是给我一点支持吧~~~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选择题: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A,新石器文化晚期2,《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B,承天之序3,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D,陶寺4,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即羲和在中间待着,这是一个历法体系,叫什么?A,五方历法体系5,远古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C,宗教6,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B,它自身的文明7,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D,舜8,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给人当儿子,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B,收族9,“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B,周人10,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变成了什么?C,杀伐征服11,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武王分封12,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B,洛阳13,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D,楚14,古代有一个观念,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D,闹崇鬼15,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C,忠16,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A,君民同体关系17,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D,众多的异族18,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B,通婚19,本视频说看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C,齐恒公尊王攘夷20,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B,统一文化21,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C,商人创制22,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A,开明性23,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B,繁文缛节24,《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D,无隐无犯25,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B,物质形态26,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D,各国皆有27,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D,丧礼28,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A,《大武》29,“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C,军事训练30,“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A,农闲31,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B,野人举行32,古代的战车坐在左边的是什么?D,君子判断题:1,红山文化区域位于长江流域。

《我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我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1参考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1参考题及答案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答案:C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春天是生产的季节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2.甲骨文中四方的概念已经形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3.《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4.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28.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A、木结构 B、左右对称 C、讲究装饰 D、廊柱结构
答案:B
29.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大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 化习俗进行了全面介绍。
A、六 B、五 C、四 D、三
答案:C
30.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答案:C
2.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A、磨制石器的使用 B、打制时期的使用 C、农业的出现 D、陶器的制造
答案:B
3.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答案:A
4.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
A、道德规范
B、道德修养 C、文治教化 D、礼治教化
答案:B
14.“礼”在中国古代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
A、礼制 B、礼让 C、礼仪 D、礼貌
答案:B
15.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答案:A
11.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1 《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 A 新石器文化晚期2 《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 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B,承天之序3 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 D,陶寺4 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 即羲和在中间待着 这是一个历法体系 叫什么 A,五方历法体系5 远古时代 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 C,宗教6 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 B,它自身的文明7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 D,舜8 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 给人当儿子 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 B,收族9 “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 B,周人10 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 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 变成了什么 C,杀伐征服11 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武王分封12 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 B,洛阳13 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 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 D,楚14 古代有一个观念 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 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 D,闹崇鬼15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 C,忠16 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 A,君民同体关系17 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 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 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 D,众多的异族18 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 B 通婚19 本视频说看到 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 C 齐恒公尊王攘夷20 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B,统一文化21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C,商人创制22 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 A,开明性23 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 B,繁文缛节24 《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 D,无隐无犯25 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 B,物质形态26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D,各国皆有27 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 D,丧礼28 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 A,《大武》29 “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 C,军事训练30 “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 A,农闲31 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 B,野人举行32 古代的战车坐在左边的是什么 D,君子1 红山文化区域位于长江流域。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
A. 传统文化
B. 现代文化
C. 儒家文化
D. 孔子文化
答案:C. 儒家文化
2.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A. 强调个人主义
B. 强调集体主义
C. 强调实用主义
D. 强调理想主义
答案:B. 强调集体主义
3.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
A. 古代文化
B. 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现代文化
D. 中国近代文化
答案:A. 古代文化
4.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答案:D. 社会文化
5.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答案:B. 兼容并蓄
二、多选题
1.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答案: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答案: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三、判断题
1.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古代文化。

答案:正确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人主义。

答案:错误。

中国文化概论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文化概论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文化概论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文化定义中有误的是答案:文化指精神文明,其对应物是物质文明。

2.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说:“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请问鲁迅先生在评论哪种古代小说?答案:唐传奇3.在佛教史上,一般认为佛教大约何时传入中国答案:两汉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答案:中国历史上最先使用年号的是秦始皇。

5.曹丕雅好诗文,文友王粲过世,曹丕为他送葬,“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魏晋风度以弘毅、循礼、忧国为特征。

6.苏轼的《前赤壁赋》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请问当时是农历的什么时间?答案:月中7.天气渐暖,孔子打算请人做一套春服,可以穿了和学生、朋友一同踏青。

请问他拿到的衣服衣襟向哪边开?答案:右边8.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与流变都经历过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

请选出下列姓氏中全部以职位为姓的选项答案:司马、司徒、司空9.下列哪项行为在中国古代是不违法的?答案:作《小雅•巷伯》刺幽王10.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的太极阴阳、玄妙变幻与《周易》取得了沟通。

答案:围棋11.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以下属于今文经学特点的答案:政治视角阐发微言大义12.庄子提出的()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突破这种局限性的途径答案:得意忘言言不尽意13.魏晋时期陆机《文赋》这篇文章中曾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与这种文学观点相似的有答案: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诗者,吟咏情性者也。

14.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于佛经翻译的需要,翻译者往往采用外来语的音译词。

下列哪些词语是音译词?答案:菩提菩萨佛陀1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填空题1.各色交错的纹理;改易、生成、造化;人化或人类化.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与其结果.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是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4.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5.民族性、国度性.6.中华民族.7.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道理伦理.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9.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二、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即人文教化之意,以"文"教化天下.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与其成果都属于文化.因此,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其中包括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为文化,即广义文化;只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与其成果,属于狭义文化.2. 物态文化: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既"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4.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演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答:〔1〕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文化有以文教化的含义.〔2〕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是人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3〕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极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2.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与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发生发展的文化,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它文明中心,周边又多有难于逾越的地理屏障,因而很少可能与其他文化相接触或获得有关的文化信息.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大体上是在与其他文化区少有联系的情况下度过的.中国文化在未受到或很少受到其它文化影响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文化发生与创建的过程,确立了自己的文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的基本风格和定势,在此以后才渐次与其他文化相接触,交汇和碰撞.虽然这种接触和交流对双方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中国文化的系统和态势已经确立了.其次,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延续最长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由于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使其具有无以伦比的延续力,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其他原生型文化,如埃与文化,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后继无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经过多次异族入侵,深深迭压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化没有出现这样的中绝现象,经历数千年而持续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历史上,一部"二十四史"将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活动以与各代历史人物的事迹,连续不断地记载下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文明中心的作用.从文化初期时期,中国文化就在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级.在近代以前,在世界史的中世纪时代,中国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而上高于其他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居于领先水平.特别在唐代的世界性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居于中心地位.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唐朝是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重心所在.直到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才显得落后了,由以前的主要是西方向东方学习,变为主要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第四,中国是第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大国,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第二讲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2.月氏族.3.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4.分封制;郡县制.5.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6.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7.黄河中下游一带.8.蒙古、满族.9.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二、名词解释1.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与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三、简答题1.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答: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2.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哪些?答: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与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4. 简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答: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四、论述题:1.联系万里长城的修筑历史,说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答: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与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2.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认真理解马克思这段话对于认识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适合于农业生产,因此,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就是农业文化.〔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使中国文化带有明显的多样性.〔3〕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第三讲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填空题:1.农耕自然经济.2.长江中下游; "东南财赋";"西北甲兵".3.农耕与游牧.4.内向型文化;内敛型经济.5.循环往复,长期延续;多元成份结构;既早熟又不成熟.6.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7.延续力;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8.守旧性.9.兼收并蓄.10.早熟性和凝重性格.二、名词解释1.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与各类##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高级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与语言,戏剧,民歌,风俗与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2.货币地租:货币地租师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强迫租地农民交纳的,以货币形态体现的农民剩劳动.3.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指各民族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经济,文化以与生活的相互交融,师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合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4.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单讲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三、简答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答: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2.宋明以来,为何我国的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答:政治上,自宋明以来,政治上逐渐高度集权,内部缺乏活力,内部腐败.自然科学方面,这时的自然科学真处于一个总结归纳的时期,没有太大的新的理论成就.对外政策,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有先前的开放政策逐步的走向闭关锁国.3.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难以产生?答: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牵制和制约.4.简述中国海洋贸易出现内敛性的原因.答:第一.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2分〕第二.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中,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2分〕第三.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主要目的一是夸示海外,二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珍宝的需求,其政治上的意义超过经济上的意义;〔2分〕第四.中国古代对于私人海商集团采取扼杀和严格控制的政策,限制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2分〕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与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答:〔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2〕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各种学说的兼容并蓄,不同区域文化的兼容并蓄,不同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对外域文化的兼容并蓄.〔3〕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2.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有:〔1〕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从早熟的一面讲,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出现在秦汉之际、农民较早地拥有了离开土地的自由等.从不成熟的一面讲,过于早熟的经济形态与时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作用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与时化解或吸收.〔2〕中国农耕社会经历多次王朝的盛衰交替,经历了多次的稳定与战乱交替,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3〕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尤为明显.〔4〕中国农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二是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三是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五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第四讲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填空题:1.宗法制度;专制主义;"家国同构".2.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3.周公.4.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5.家族制度的政治化.6.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7.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人身控制严密.8.原始##原始艺术.9.自然崇拜;生殖-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10.自然经济;重农抑商.二、名词解释:1.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国家结构打上了家庭结构的印记,其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皆严格遵从父家长制.2.宗法制度:是以一种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且规定继承秩序以与家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3.嫡长子继承制:周朝所创制的王位继承制度,按照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继承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是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4.礼乐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所确认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全部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西周时周公所确立,它是周朝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其目的是,确立上下尊卑等级关系.三、简答题: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答: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答: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四、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在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宗法制度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影响?答:〔1〕就其正面影响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许多外国民族所没有的.其次,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今天,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荣.大陆每次举行黄帝、炎帝、大禹等祭祖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者如潮.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我们炎黄子孙无论是何种信仰、来自何地何界别,但"反台独"、"反藏独"、"反疆独",维护统一的思想高度一致,也与这一制度的影响息息相关.〔2〕其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第一,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观念和##精神普遍缺乏..第二,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从文化角度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3〕上述影响之深远,因宗法家族社会存续时间之长久世所未有而难以估量,它已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要消除这些影响,唯一的方法是变革,全方位的变革.首先是经济上的变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彻底铲除聚族而居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这一宗法家族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其次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代替礼教,建设法治社会.再次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上述工作,将其影响限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逐渐并最终消除其负面影响.当然,我们需要耐心和时间.2. 论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第五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一、填空:1.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 "元谋猿人";蒙古人种.2.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原始##;原始艺术;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4.华夏、东夷、苗蛮.5.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6. "贞人";神本文化.7.宗法制度; "制礼作乐".8.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9. "轴心时代".10."仁"; "礼"; "中庸"; "知、行、学、思".11.《道德经》;《庄子》.。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绪论一、1后天而奉天时2君子以自强不息3天下之达道也4万物育焉5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6精微之极致也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求之必得之9白首方悔读书迟10不能则学二、BCDAD BCCDB三、1 (书P3)(百度)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2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皿,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3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4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5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1、(书P6-P7)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体。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2、(书P5)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 (书P4)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4 (书P7)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当前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1 P2‘’文化‘’一开始专注于精神领域,‘’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含义,接近于广义文化。

2 P4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3 P3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_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_完整版
。用作的同不到起会期时史历的同不 在素因理地的样同是就这。同不然迥也式方的用利�异差的殊悬当相着在存度程用利的境环理地对 们人的间时同不、区地同不�且而。远遥当相还也限极离天今�限极到达有没来从用利的境环理地对类人 。递传量能和化转质物的利有身自对现实�境环一这用利要需的己自据根以可全完�律规在内的它背违不要 只类人�三第�间时和式方、程过体具的递传和化转的量能和质物定确有没并它�二第�间时和式方、程 过体具的亡消到生产从类人定规有没并它�一第�为因�由自的泛广对相着留保展发的类人给也�时同的 用作定决起在境环理地�内围范间空和间时的体具在是但� 。的义意定决的定一有具是用作的起所会社类人 和类人对境环理地�此因。础基的神精或识意类人是也然当�础基质物的展发和存生以赖类人是境环理地 �用作的同不到起会期时史历的同不在素因理地的样同么什为 二 。越优于过件条理 地的国中是而�隔阻理地是不并因原的本根�说上义意种某从但�力动的放开乏缺期长实确上史历国中 5 。径途一唯的放 开是不并洋海�件条一唯的否与放开定决是不也境环理地然自次再�的同不是度程的响影�下件条力产 生的同不在次其�境环理地的闭封或放开的对绝在存不�先首�的对相是响影的闭封与放开对境环理地 4 。同相不各度程响影和响影化文来外的受所区地同不的国中使也�响影的大很有播传的化文对碍障理地 3 。响影化文来外的度程同不了到受�念观想思与式方活生同不的群人同不了成形�件条质物与境环理地 的同不。响影的输运通交是别特、动活类人对碍障理地�为现表要主响影的性样多化文国中对境环理地 2 。用作的大很了起性续延的化文国中对明文业农。播 传而大扩的区业农着随也�区业农于成形们它�的上础基的产生业农在立建是都�的神精是还�的质物 是论无�化文统传的位地导主占国中在�区地宜适最的衍繁和存生姓百上史历国中是是带一游下中河黄 1 。明说例举�响影的大较过生产展发和成形的化文国中对素因理地些哪上史历 一 境环理地史历的化文国中 章一第 。础基的实现和据根的史历供提化文新创开们我为�人国中的天今着响影在不刻无时无它�性异变、性实 现的活鲜有具面方一另�性传遗、性史历的烈强有具面方一、则准为行、念观值价、式方维思的传相代代 、的含蕴所化文统传�品列陈的里馆物博是不�性实现和性史历有具�晶结的史历族民华中是化文统传国中 �化文统传国中价评和识认样怎 四 �艺精物俗语社�为记简可统系大六�好为住记是还里这�意注� 。等惯习俗风、号符言语、术艺、神 精、系关会社、质物即�说统系子大六有。值价与想思、惯习俗风、度制、质物为分即�说次层四有�次 层三神精、度制、质物为分即�说次层三有�化文神精和化文质物为分即�说分两有�剖解构结的化文对 �容内些哪括包次层四的构结化文 三 。”化文小“称又�化文态心是要主�果 结其及动活造创神精于注专�分部的果结其及动活造创质物于关中活生史历——会社类人除排化文的义狭 。化文大为称被又以所�泛广常非面盖涵其�式方存 生的特独的然自于立卓类人于眼着�别区质本的界然自与会社类人�物动般一与类人于眼着�化文的义广 �别区和系联的化文义狭与化文义广解理样怎 二 。善完和高提断不的 质素体群与体个类人有也�观改断不的能功、态形、貌面然自有即现体其。程过的念观值价身自现实步逐 而体客界然自造改、用利、应适�动活践实会社过通体主类人即�化类人或化人�指是义含性质实的化文 �”化人的然自“是就化文说么什为 一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2.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三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黄河中下游一带适宜百姓生存和繁衍。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2 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四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1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

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书本绪论习题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答: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答: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绪论一、1后天而奉天时2君子以自强不息3天下之达道也4万物育焉5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6精微之极致也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求之必得之9白首方悔读书迟10不能则学二、BCDAD BCCDB三、1 (书P3)(百度)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2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皿,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3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4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5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1、(书P6-P7)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体。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2、(书P5)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 (书P4)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4 (书P7)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当前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1 P2‘文化?‘一开始专注于精神领域,?‘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含义,接近于广义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一、填空题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答案!!!!!!! 一
你是否还在嫌自己的收入太低?您想在工作之余有一份额外的收入吗?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帮您彻底解决!助人为快乐之本,我前两天刚找到一个兼职,YY最优兼职赚钱频道410810
改名思念推荐,非常正规,商家多,每天早9点到晚上12点
联系QQ
==================== 6695884 =================================
以下内容全部是由本人亲自码字码出来的,肯定会出现几个错字,但不会影响阅读。

这个答案是回答作业后出现的正确答案,我正是全部听完后经过核对,一个个打出来的(有图有真相),相对于百度问问那些乱七八糟的回答,这个会方便很多。

你的同学可能正需要这份答案,而且以后可能自己也有用,所以最好还是转一下吧,也算是给我一点支持吧~~~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选择题: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A,新石器文化晚期
2,《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B,承天之序
3,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D,陶寺
4,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即羲和在中间待着,这是一个历法体系,叫什么?A,五方历法体系
5,远古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C,宗教
6,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B,它自身的文明
7,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D,舜
8,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给人当儿子,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B,收族
9,“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B,周人
10,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变成了什么?C,杀伐征服
11,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武王分封
12,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B,洛阳
13,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D,楚
14,古代有一个观念,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D,闹崇鬼
15,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C,忠
16,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A,君民同体关系
17,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D,众多的异族
18,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B,通婚
19,本视频说看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C,齐恒公尊王攘夷
20,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B,统一文化
21,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C,
商人创制
22,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A,开明性
23,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B,繁文缛节
24,《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D,无隐无犯
25,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B,物质形态
26,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D,各国皆有
27,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D,丧礼
28,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A,《大武》
29,“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C,军事训练
30,“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A,农闲
31,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B,野人举行
32,古代的战车坐在左边的是什么?D,君子
判断题:1,红山文化区域位于长江流域。


2,四方的概念在甲骨文里面有非常清楚的这种记载。


3,良渚文化因素被殷商继承了下来。


4,“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与“后稷是帝*的儿子”是互相矛盾的。


5,当一个族群起来以后,其他的那些关系不好的族群跑了,你兴我亡,这就是族群代兴。


6,周文王想到了天地精神,之前殷商关注的祖宗概念。


7,文明自身永远战胜一切,胜利的只有文明。


8,忠道在分封建国时期只要求大臣,即只要求下对上的忠。


9,中国人特别强调姑表亲,而且姑表亲重复的姑表亲,世世代代联结。


10,中国家庭从婚姻缔结到家庭的和睦成为培养一个人的最初的摇篮。

是11,表情是个自然现象,长相是个文化现象。


12,《曲礼》规定对家长要无犯无隐。


13,礼乐文明形态不独属于中国。


14,在孔子心里人文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15,“大鬼礼”中有个“三杀”,“杀”念“sha”。


16,射箭技术在军事活动当中守规矩的这种情况就是大鬼礼。


民众的历史品格
选择题:1,国人跟君主的关系由同体主义变成了舟和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A,国人消失
2,《周礼》这种重表现重风采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就发展处什么来了?B,魏晋风度
3,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C,家族
4,民众容易被收买,下面哪个不是原因?D,民众想追求自由平等
5,商鞅认为小农穷,出现三个特点,下面哪个是?A,勇敢
6,一部《商君书》不外乎哪两个大字?D,农战
7,关于大同理想说法不正确的是?B,兼爱
8,儒家的伦理讲究爱是由近及远向外推的,这叫什么?A,爱有等差
9,儒家治国最高理想是什么?B,回到大同
10,关于天下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C,中央集权专制
11,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B,羁縻
12,关于天人合一说法不正确的是?D,完全没有科学的
13,中医的理想是什么层面的天人合一?A,科学
14,在哲学上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什么上面?D,周易
15,孔子最关心的是什么?B,政民思想
16,下面不属于孔子言论的是?B,人之初性本善
17,君子和小人各有两重含义,周代以来,小人指的是什么?D,不在位者
18,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C,兼爱
19,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A,游说
20,孔子认为仁者的最高标准是济众,最低标准是什么?B,不要贪心21,中庸的原则是什么的原则?C,一把手
22,关于教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B,偏于刑法
23,新儒学的开山祖师是谁?A,熊十力
24,下面不属于孟子四端学说观点的是?D,智慧之心
判断题:1,国人在春秋时期力量很小。


2,用收买国人来夺权这个行为,会更助长国人的权利。


3,初税亩也使得税收由劳役地租变成实物地租。


4,大同这个概念主要是出自道家。


5,儒家推崇家天下。


6,唐代羁縻州为契丹人建辽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7,洛杉矶伦理学会议说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伦理学的黄金律。


8,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孔子坚持的。


9,儒学试图走上层路,试图想通过改变行政者的道德状况,来改变政治状况。


10,孔子认为天下大乱要君子负责任,小民不负责任。


11,儒家思想产生在一个礼乐文明的背景之下。


12,儒家在孟子之前,没有丝毫谈论到人性问题。


老子与中国各朝官僚文化
选择题:1,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外法內儒2,张君励写书说中国古代是个什么单位?B,文化
3,教化论下的人性论是什么?D,性善性恶论
4,关于教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D,法家思想
5,关于宋代说法不正确的是?A,军事精神
6,我们人性中还有动物性的存在,这就是什么?B,欲望
7,老子的政治核心概念是什么?A,无为
8,关于老子说法不正确的是?C,与皇帝思想一致
9,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B,秦汉兴盛
10,商鞅的法强调的是什么?D,公平的法度
11,中国权利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A,小农
12,关于中国的封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C,利益关系
13,那个不
属于中国文化最具有原创性的时代?D,汉14,下面哪个不属于汉代诸侯的功劳?A,七国之乱
15,下面哪个是以道德的角度进行分析封建?A刘铁
16,谁从一种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封建?D,柳宗元
17,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A,教化论
18,关于文治政府的特征下面不正确的是?B,地方分权
19,秦汉的制度在中央是什么?B,三公九卿制
20,汉代时哪位皇帝把宰相分成了三份?D,成帝
21,下面哪个中央官制不是宋代的?C,大司马
22,隋唐代实行了一个新的中央制度是什么?D,三省六部制
判断题:1,教化论最早的发源于小邦国的政治现实。


2,封建社会一定比奴隶制好。


3,率性之谓道,率的是你的动物性。


4,黄老非常讲究寡欲。


5,墨家的学说是站在小百姓的角度,向在位者说话的。


6,欧洲的继位法,传嫡子,不传长子。


7,明万历以后,世界上有一个经济大循环,曾经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外国。


8,汉代用推恩制对付异姓诸侯王。


9,铁了心的要造秦朝的反都是些六国余孽。


10,汉初的宰相制度,宰相权力很大。


11,唐太宗时设置的尚书省中最大的长官是尚书令。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