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及其应用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及其应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化学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学科。
同位素是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但质量数不同的不同种类的原子,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同位素的定义和分类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相同)但质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之和)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的存在使得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根据元素的同位素组成来分析物质起源、演化和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过程。
同位素一般可以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
稳定同位素是指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具有稳定存在状态的同位素,如氢的两种同位素氢-1和氢-2,氧的三种同位素氧-16、氧-17和氧-18。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存在状态的同位素,如铀系列的235U和238U以及镭系列的226Ra等。
二、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方法1. 同位素质谱法同位素质谱法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元素的同位素比例来获取有关地球物质起源和演化的信息。
该技术基于同位素质量分析仪器,可以对地球系统中的各种物质样品进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2. 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手段,它通过采集含有某种同位素标记的物质,并追踪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
该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物质的迁移路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为地球系统模型的构建和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三、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应用1. 地质探测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研究可以用于地质探测,例如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可以追踪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从而确定岩石的年代和形成过程。
这对于研究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以及矿床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古气候研究同位素的组成可以反映地球气候变化的过程。
通过对冰川和海洋沉积物中的同位素比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这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有重要意义。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稳定同位素是某种元素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的数量均相同,但质子数不确定。
与放射性同位素不同,稳定同位素不会衰变,因此能够在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意义稳定同位素研究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掌握地球化学过程和环境演化的规律及机制。
例如,在构造地质学中,稳定同位素可以用于推测岩浆源区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在古环境学中,稳定同位素可以用于重现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过程;在地球化学污染评价中,稳定同位素可以用于追踪污染物来源和迁移路径。
另外,在生物地球化学中,稳定同位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利用稳定同位素可以探究其食物链和生长状态;在微生物地球化学中,通过稳定同位素的应用,可以研究氮、硫、铁、碳等元素的循环和代谢规律。
综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对地球化学过程和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为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稳定同位素研究主要依靠仪器分析技术和数据统计方法。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稳定同位素测量仪器为质谱仪,在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分析中均有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场合,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 气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适用于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样品中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气态元素、气体分子等的同位素分析。
2. 液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适用于水体、沉积物、岩石、矿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和元素化合物的同位素分析。
3. 固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适用于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固体样品中的元素同位素分析。
另外,数据统计方法也是稳定同位素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稳定同位素分馏和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等。
盐湖硼、锂、锶、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盐湖硼、锂、锶、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盐湖硼、锂、锶、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盐湖是一类独特的地质环境,以其丰富的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而著名。
在盐湖研究中,硼、锂、锶和氯等元素同位素研究在现代地球科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盐湖硼、锂、锶和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盐湖中硼同位素是独特的,同时还被广泛用于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研究。
硼同位素的成分和分布与年代、成因、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硼同位素研究,可以了解盐湖的成因、演化过程和地球系统的环境变化。
近年来,盐湖硼同位素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理论研究:针对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特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探究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盐湖硼同位素应用于环境和气候变化:硼同位素可以间接记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环境变化及过去气候变化的历史。
硼同位素在盐湖研究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扩大,以探究地球系统的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过程。
3. 盐湖中硼同位素与盐生生物的研究:盐湖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独特性的生态系统,硼同位素记录了盐湖中不同生物形态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盐湖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盐湖中的锂同位素是表征盐湖成因、演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锂同位素对环境变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岩浆过程有很强的响应性,因此在盐湖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盐湖锂同位素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盐湖锂同位素的分析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热离子化质谱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等。
2. 盐湖锂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变化:研究表明,盐湖锂同位素组成和形成环境和历史、盐湖深度、微生物作用等因素都有关系。
因此,盐湖锂同位素在探究盐湖成因、演化和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盐湖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盐湖中的锶同位素是记录盐湖成因、演化过程以及与其他构造单元的联系的重要指标。
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应用
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应用*柯珊1,2刘盛遨2,3李王晔2,3杨蔚2,4滕方振2**KE Shan1,2,L I U ShengA o2,3,L IW angY e2,3,YANG W e i2,4and TENG F angZhen2**1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1Isotope Laboratory,Depart m ent ofG eos ciences and A rkan s as C enter f or Sp ace and Planetary Sciences,Un i versity ofA rkansas,Fayett eville,AR72701 31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4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11S tate K e y Labora tory of G eol og ic a l Processes and M inera lR esou rces,C hina Un iversit y of G eosciences,B eiji ng100083,Ch ina21Isoto p e L abora t ory,D e pa rt m e n t o f G eoscie nces and Arkansa s C e n t er for Spa ce and P l ane t ary S ciences,Universit y of Arkansas,F ayette v ille, AR72701,USA31CAS K e y Labora tory of C ru st-M an tle M a terials and Env ironm ents,School of E art h and Spa ce Sciences,Un i versit y o f S cience and Techn ology o f Ch ina,H efe i230026,Ch i na41S tate K e y Labora tory of L it hosph e ric Evolution,In stit u te of Geology and G e ophysics,Chinese A c ade my of S ciences,B eiji ng100029,Ch ina2010-09-01收稿,2010-11-20改回1K e S,L i u SA,L iW Y,Y ang W and Teng FZ120111Ad vances and app licat i on i n magnesi um isotope geoche m istry1A cta Pe trol ogica S i n ica,27(2):383-397Abstrac t A s new g eo log ica l tracers,M g isotopes attract mo re and m ore a ttenti ons fro m i nterna ti ona l geo l og ists1G reat ach i eve m ents have been m ade i n the M g iso t ope geo che m i stry1R ecen t stud ies have been focusi ng on t w o aspects1F irst,M g i so top ic compositi ons of the m ajor te rrestr i a l reservo irs and chondr ites have been i nvestigated1Chondr ites and t he m antl e have hom og eneous and si m ilar M g iso t op i c compositi ons,w ith the average D26M g values of-0128?0106j and-0125?0107j,respectively1By contrast,the upper conti nen tal crust and hydro sphere are h i ghly hete rogeneous,w ith D26M g values va ry i ng fro m-4184j to+0192j and fro m-2193j to+1113j,respec tive l y1Second,studies on behav iors o fM g isotopes during geo l og ica l and physico che m ica l processes suggest that: (1)larg eM g iso t ope fractionation occurs du ri ng continenta lw eather i ng w ith heavy M g isotopes reta i ned i n t he wea t hered products and li ghtM g isotopes re l eased i nto t he hydrosphe re;(2)equ ili bri um M g isotope fracti ona ti on dur i ng m agm a d iffe renti a tion is li m ited;(3) si gnificant k i neticM g iso tope frac tiona tion occurs during che m i ca l and t her m a l d iffusi on at high te m peratures1Based on these studies, M g iso t opes have been used to trace accreti on of t he E art h and recycli ng of c rusta lm ate rials,and,i n the near future,m ay po tentiall y be appli ed to tracing che m i ca l evo l ution o f the conti nental crust and be used as geo l og ical ther m o m ete rs1K ey word s M g i sotopes;N on-trad iti onal stab le i so topes;Iso t ope fractionation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地质示踪剂,M g同位素正受到国际地学界日益广泛的关注。
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研究
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研究摘要:锂(Li)属碱金属元素,与镁离子半径相近(在四面配位体中Li+与Mg2+半径相差0.02Å)、地球化学行为相似,聚酯在矿物晶体中的镁,在不同的岩石和相应的大气材料中广泛分布,因为具有很强的氧相容性,且锂在流体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在地质流体(如岩浆、热液)中可以达到一定程度,锂的水层等同位素相对较弱,在自然环境中,这是同位素变化的基本要素,在储存和迁移过程中不受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因此可以观察到许多地质实践。
本文对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锂同位素;分馏机制;成矿机制引言锂(Li)是周期表的第一个主要族中最轻的金属,具有较高的热容、较高的电离能和碱性元素,在陶瓷、布线、冶金、医疗、光学和其他领域中使用的锂沸点在过去20年中已成为战略性新兴矿物的重要来源,而新型锂能源电池的制造主要来自岩浆,三氧化二锂透明度已成为锂的主要来源,卤水型锂矿可进一步分为盐湖卤水型和深层地下卤水型锂矿,世界上主要的卤水型锂矿包括美国的西尔斯湖、索尔顿海湖盐湖卤水和克莱顿峡谷地下卤水、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阿根廷的翁布雷穆埃尔托盐湖、澳大利亚盐湖以及中国西藏的扎布耶和当雄错盐湖、青海的察尔汗和台吉乃尔盐湖。
1锂同位素概述1.1锂同位素的基本性质锂是连续3号碱金属,是稳定同位素家族中较轻的元素,具有两种稳定同位素:6Li和7Li,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7.5%的丰富元素,92.5%的锂具有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1)锂离子半径(760.59×10-10m)与镁离子半径(760.57×10-10m)相近,因此在矿物晶体结构中,Li+通常被mg2 +,类似于2)锂元素在部分熔融和熔岩晶体中是不相容的元素因此,它可以在地幔和地壳之间扩展,并且在地壳3中更丰富)锂在与流体相关的许多过程中非常活跃,如贝壳侵蚀、板块俯冲等,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大的同位素分裂()(6li和7Li的锂同位素质量都很高(约16.7%),这使得同位素的大量分布对不同的地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地球化学痕迹。
浅析镍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镍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戴余优1,2,胡耀东1,王 彪2,邱滋发1,2,王卫东3,张雨欣3(1.江西省地质局工程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9;3.江西省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吉安 343600)摘 要:近年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广泛应用以及化学分离技术改善,极大提高了Ni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推进了Ni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
Ni特殊地球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前沿领域,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效、方便的分离纯化流程和高精度、准确度分析测试技术;其次,总结了地球主要储库的同位素分布和组成,结果表明地质样品Ni同位素分馏程度60Ni达到 3.5‰ 。
最后,综述了Ni同位素在反演星核形成、演化时间以及示踪源古环境、物质来源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Ni稳定同位素;同位素分布和组成;分析测试中图分类号: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76-3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in Nickel stable isotopic geochemistryDAI Yu-you 1,2, HU Yan-dong 1, WANG Biao 1,2, QIU Zi-fa 1,2, WANG Wei-dong 3, ZHANG Yu-xin 3(1.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Nanchang 330029, Jiangxi, China;2.Jiangxi Geo-Engineeri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Nanchang 330029, Jiangxi, China;3.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Jinggangshan City,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600,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emical separation technology,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Ni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methods, promoting the advances of Ni isotope geochemistry. Due to its special geochemical properties, Ni has become the frontier of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has achieved preliminary progress. First, an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and high-precision analysis technology were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isotopic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main reservoirs in the earth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 isotopic degree of fractionation in geological samples 60Ni reached 3.5‰. Finally,, Ni isotopes have been initially applied to trace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tar nuclei and the source of Ni deposits, and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to trace paleoenvironments, paleo-oxygen events, and surface Ni geochemical cycles in the near future. Finally,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systematicsof Ni stable isotop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invers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ime of star core and the tracing of paleo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sources.Keywords: Ni stable isotopes;Isotopic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Analysis methods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戴余优,男,生于1990年,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水工环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修复、农业地质、土壤质量调查、耕地污染治理、地质矿产。
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有重 要意义 。在 此对稀有气 体同位 素地球 化学研 究现状 、 有气 体在 不 同构造 环 境 中的表 现及 其在 岩浆 起 源 、 因、 幔结 稀 成 地
构 等方面 的探 讨 , 以及对稀 有气体在油气 、 属矿体 、 金 地表水体 、 测年 、 地震等灾 害 中的研 究与应用情 况进行简述 。 关键词 稀 有气体 同位素 构造 环境 油气 水体 地震预报
稀有 气 体 , HeNeArKrXe R , 称惰 即 、 、 、 、 及 n又
性气体 , 系指化学元素周期表 中的零族元素 , 以化学
性 质 不活 泼 和在 地 球 中含 量 稀少 为 特征 。正 由于 它 的化学 惰 性 和少 的含量 , 有气 体 被 发 现 、 究 和 应 稀 研
研究也最深入 。H 具 2种稳定 同位素 : e H ; e 和 e H 有3 种稳定 同位 素 : 、 、 4 , 0 它们 的比值 被用于追溯岩浆起 源、 地球分层等 问题 。 目前 已对 大气 , 地壳 , 、 上 下地幔等不 同来源物质 的 H 、 r eA 同 位 素 组 成 有 了较 为 清 晰 的 认 识 。 由 于 ,0 r年 He4A 代积累效应 , 它们常被用于同位素测年 。 相 对 于 He Ar对 Ne KrX 、 n研 究 的进 展在 、 , 、 、 eR 过去相当长时间是缓慢 的。特别是放射性 的 R , n因 其极微而难 以测定 的含 量 , 目前研 究极少 。而 N 、 e K 、e rx 的研究在 近年却呈一种蓬勃之势 , 但对它们 在 地 球 中作 用 与意 义认 识 分歧 明显 。 1 2 稀 有气 体 同 位素 比值 的意 义及 应 用领 域 . 由于极微 的含量 , 有气 体元 素用于直接测试 稀 数 据有 一 些 缺 陷 : 如表 述 不 便 , 析 精 度 影 响 显 著 , 分 极难发现规律性等。因而稀有气体分析 中应用更多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测年技术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测年技术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测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地球科学、考古学等领域,为我们揭示了地球历史的面纱。
同位素测年技术是通过分析地质物质中不同同位素的比例来确定物质的年龄,其原理基于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及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原理同位素是同一个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同位素的稳定性是同位素测年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而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性质则被用于测定物质的年龄。
同位素测年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根据衰变速率和父母同位素与子女同位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样品的年龄。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是稳定的,衰变过程中父母同位素的逐渐减少,而子女同位素的比例逐渐增加。
通过测量样品中父母同位素和子女同位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年龄。
二、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应用领域同位素测年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地球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为研究地球历史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地质学中,同位素测年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岩石和矿石的形成时间,揭示地球地质演化的过程。
例如,铀系同位素测年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岩石的年龄,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各个时期的构造变化和地球表面的历史。
在地球科学中,同位素测年技术被用于研究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循环过程,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
通过分析大气和海洋中的同位素比例,可以推断过去的气候环境,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在考古学中,同位素测年技术被用于确定考古遗址中文物和生物化石的年代,揭示人类活动的发展历程。
通过测定遗址中的有机物的同位素比例,可以推断人类定居和活动的时间,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明的兴衰和民族迁徙的历史。
三、同位素测年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位素测年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同位素测年技术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样品中同位素的比例,可以确定样品的年龄和形成过程,从而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理论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硼、锌、镁等同位素,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地球物质循环、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将对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和梳理。
我们将介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阐述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角度,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突破。
我们还将探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各个分支领域中的应用,如地壳演化、地幔动力学、海洋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潜力和价值。
我们将总结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将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锂、镁、硅、铁等元素的同位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行为及其变化,从而揭示地球的形成、演化及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
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大质量分馏理论、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及同位素分馏动力学之上。
大质量分馏理论是指同位素之间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物理和化学行为的差异,这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础。
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位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比值反映了地球化学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则关注同位素分馏过程中速率的变化,为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技术方法上,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依赖于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如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
钾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钾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钾(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一主族,与钠元素同是重要的碱金属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以单价离子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K元素在自然界存在3种同位素,包括39K、40K和41K,其中39K和41K是稳定同位素,两种稳定同位素分别占总K元素的93.2581%和6.7302%。
本文主要研究其稳定同位素组成以及分馏机理,文中的钾同位素指钾稳定同位素。
K的2个稳定同位素39K和41K相对质量差约为5%。
在岩石圈,钠、钾主要富集于硅酸盐矿物中,而在碳酸盐矿物中含量较低,两者在地壳中的元素丰度相近。
2种元素主要通过大陆风化过程进入水体,是河水及地下水中的主量元素。
由于二者的地球化学性质存在差异,钾在陆生水体中的含量要远低于钠,位于Ca、Na、Mg、K4大主量元素的末位,世界大河K/Na摩尔比值平均值仅为0.16,一些地下水K/Na可以低至0.0001。
已有的元素地球化学手段无法解释地下水K/Na可以很低的原因。
河流等水体中的K离子在迁移过程中,容易被一些沉积物、黏土所吸附,同时也可参与一些黏土如伊利石等层间阳离子构成,因此具备离子交换反应的能力,然而仅根据水体中K含量变化难以精确识别这些过程。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钾稳定同位素在水文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钾同位素;同位素分馏;吸附;化学风化;引言钾在自然界中有3个同位素:39K(93.258%)、40K(0.012%)和41K(6.730%)。
其中,39K和41K是稳定同位素,而40K是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277×109a,可发生β衰变成40Ca,或通过K层电子捕获衰变为40Ar。
钾稳定同位素比值(41K/39K),一般用δ41K来表示:δ41K=[(41K/39K)样品/(41K/39K)标准-1]×1000。
20世纪30年代,由于分析测试精度的限制,天然地质样品中的钾同位素组成变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识别。
深部流体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进展
【 键词】 关 深部 流 体 ; 有 气体 ; / 稀 He He
0
引言
裂 和岩 浆 活 动 直 接 释 出 地 表 的 构造 单 元 . 大 洋 中 脊 玄 武 岩( R ) 如 MO B 、 大 洋 岛屿 、 山 弧及 陆 内高 热 流地 区 。大 洋 中 脊玄 武 岩 具 有 较 稳 定 的 火
深部 流 体是 现 阶 段 比较 前 沿 且热 门的 话 题 。 过 对 深 部 流体 的 研 通 H /He比值 , 空 气 e 4e值( a的 8倍 左 右 [1 山弧 的 e e4 为 H /H R) 3; 1火 4 H He 究 , 可 以更 清 楚 的 认 识 地 球 内 部 世 界 。 为 深 部 流 体 是 解 决 地 球 我们 因 值 6 8 a 表 明 氦 主要 来 自上 地 幔1 存 在地 幔 柱热 点 的地 区 如夏 威 夷 、 —R , 5 1 : 深 部 问题 的 一把 钥 匙 。 冰 岛和 黄石 公 园 , H H e值 可达 1— 0 a[ ;而大 陆地 热 系 统如 长谷 53R 5 I q 盆 地 深 部流 体 的 活动 近 年 有不 少 报 道 , 们 在越 来 越 多 的 油 气 田 人 (o g aly、 拉 斯 火 山(als adr 赛 罗 ・ 雷 托 C roPit 地 L nV l )维 e V l le) eC 和 普 er r o e) 中 找 到了 深部 流 体 参 与成 藏 的证 据 。尤 其 是 天 然气 藏 ,如 济 阳 坳 陷 、 区 3e4 值 5 6 am 。我 国 云南 腾 冲 、元 江 等温 泉 气 中 / H/ He —R He He值  ̄ 莺一 盆地 、 水锰 地 、 琼 三 四川威 远 、 里木 柯 克 亚 和 雅 克拉 气 田 、 辽 盆 塔 松 28 — . R  ̄东 北 五 大 连 池 与 第 四纪 富 集 型 地 幔 岩 浆 活 动 有 关 的 冷 .6 5 4 a : 2 地 , 至 东 海某 些钻 井 , 钻 获 了 深 部 来 源 天 然 气 ( 乐 平 等 , 9 ; 乃 都 郑 1 5戴 9 泉 气 中 e4 e 为 2 8 31 R t。 H /H 值 . — .6 aO 9 l 金 星 等,95徐 永 昌等 ,96, 外 也在 许 多 天 然 气 藏 中 发 现 有 深 源 气 19; 19 ) 国 相 反 , 多 天 然 气 或地 壳 深 循 环 地 下 水 等 壳 源 流 体 的 3 /He 很 He4 值 体 的 ̄ A. io e 等 ,90Ho t 1 ( m n i 19 ; ra等,9 9 ̄ 景廉 等 , 0 ) 1 S t i 19 ; 2 0。 0 般低 于 01 a ”』 源 系 统 的氦 组 分 主 要 来 自 U、h放 射 性 衰 变 产 .R I 2 “ . 壳 T 目前 对 深部 流 体 的含 义 还 没有 统 一 的 标 准 和 明确 的认 识 , 之 钧 金 生 的 4e及 少量 由 I - l 热 中子 (, 应 生 成 的 4 e 因此 除 少 数 富 理 矿 n∞反 I , - [ 等 针 对沉 积 盆地 的研 究对 象 .将 基 底 以 下的 流 体 统称 为深 部 流 体 , 主 物 , 征 的 壳 源 流体 3e4 e值 为 3 l-或 00 R t 特 H /H x 08 . a3 。我 国西 北 诸 盆 2 1 要 包括 地 幔 流体 和 深 部地 壳 流 体 。 于各 种 不 同来 源 的 流 体 . 们 可 1对 我 地 及鄂 尔 多 斯盆 地 天 然 气 中典 型壳 源 氦 的 e 4e值 0103 。 壳 H /H .- .R 以 通 过元 素 地 球 化 学 方 法 加 以 区 分 , 目前 , 采 用 稀 有 气 体 同 位 素 方 多 源 与幔 源一 浆 系统 中 ,e e的 差 异 ,为 确 定 幔 源 物 质 对 地壳 系 统 岩 H H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地球化学研究是研究地球和行星体中的元素组成、地球历史演化以及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等问题的学科。
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核素,具有不同的原子质量,通过同位素的测量,可以揭示地球和宇宙中的一些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原理同位素分析技术是基于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差异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同位素相对丰度的测量可以通过质谱仪、质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等手段进行。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同位素的质量、电荷、光谱峰位置等特性,从而确定样品中不同同位素的相对含量。
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1.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同位素,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推断出地质历史、地球年龄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包括铀系列、钍系列和钾系列等。
2. 稳定同位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是指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分析常用于研究地球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古气候变化等问题。
例如,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古气候变化、古海洋生物演化等;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3.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通过测量示踪物中同位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研究地质过程和环境变化的方法。
例如,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水循环、地下水补给和河流水源等;硫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硫的来源、硫循环以及硫化物的形成和分解等。
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同位素分析技术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成本较高。
其次,样品准备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某些同位素的测量范围和准确性仍然有待提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同位素分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地表及海洋环境的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摘 要 : 镁( Mg ) 是主要造岩元素, 其 地 球 丰 度 仅 次 于 铁 和 氧 。Mg几 乎参 与 了地 表 所 有 圈层 间 的 物 理 、 化学和 生物作用 。随
着 多接 收器 等 离子 质 谱 等 分 析 方 法 的 改进 和 完 善 , Mg同 位 素 显 示 出更 加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同 时 , Mg独特 的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 使 其 在 地 表 及 海 洋 地 球 化 学 领 域 的 应 用 日益广 泛 。本 文 主要 就 近 几 十 年 来 Mg同位 素在 地 表 及 海 洋 地 球 化 学 领 域 的研 究 现 状、 存在 的 问 题 以及 发 展 趋 势进 行 系统 的总 结 与 探 讨 。 虽 然 , 目前 对 Mg 同 位 素 的 研 究还 处 于 早 期 阶 段 , 但许 多研究成果 显 示, Mg 同位 素 具 有 很 大 潜 力 成为 环 境 变化 的新 的指 示 工 具 。
.
f u t u r e . Du e t o i t s d i s t i n c t g e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g h a s b e e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d e mo ns t r a t i n g wi d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i n Ma r i n e a n d Ea r t h S u r f a c e En v i r o n me n t s . T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s t h e r e c e nt pr o g r e s s o f Mg s t a b l e i s o — t o p e s t u d i e s .I n a d d i t i o n,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n d de v e l o p me nt t e n d e n c y a r e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
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技术和进展
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技术和进展地球化学研究是一门涉及到地球内部和地球表层各种元素、物质在地球界面和海洋中的运行轨迹、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我们解释地球长期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技术和进展呈现出多样、复杂的趋势。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一、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技术是化学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位素技术包括同位素质谱仪、同位素示踪方法、同位素比值测量方法等。
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追溯物质的来源和去向、检测环境的改变以及判断化学反应等。
例如,同位素示踪方法可以用来追踪元素和物质在地球界面和海洋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和灾害原因;同位素质谱仪可以用来分析元素的同位素比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来源和地球历史进程等。
二、光谱技术光谱学研究对象是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和粒子的辐射规律,利用能量量子化模型分析光谱图结果,可以分析出样品中各类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反应机制,并且可以测定各种分子物质的参量和各种异构体的优势构象,是当前地球化学研究趋势进展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例如,科学家利用表征组成、分子结构等特征的多种光谱手段,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技术,来研究各种纳米颗粒的形貌、大小、结构以及性质等。
不仅如此,光谱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检测、生物医药行业的新药研发等领域。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基因组分析、RNA剪接、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均可以用于解决生物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代谢途径等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活动的神奇机制,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窗口。
例如,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用于分析各种蛋白质组成和构造以及研究蛋白质在环境改变中的反应和生态生理过程等。
总的来说,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技术和进展多样复杂,而这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革新和进化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促进推动作用。
Mo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mut l- lco d c vl cul l mamasset mer ( -C — ) h e ace i gohmir fn ntaio a lpec l trn ut e ope p s s pcr t MC IP MS ,ters rhso ece s yo o- dt n l i oe i i y d a o y e l t r i
sal i tps C ,n F ,e Mo C , g aema et medu rgesi teps tnyas eo n io r epi r tbe so e( u Z , eS , , rH )hv d r n ospo r at e er.R xc dt n aet r y o e s nh d o i s h ma
p e iu ee rh ds nh s igt ea t os r ut f oi tp tde ,t ip p rdaswi emana v c esu yo rvo srsa c e a t ei n uh r ’ e l o o esu i s n y z h s s M s o s hs a e e l t t i d a e i t td f h h n s n h M osa l tp t h atclre h s lcdo h e aaino ofo tesmpe h ee iainmeh n o r — tbei o e wi t ep ri a mp ai pae nt esp rt f o s s h u s o M m h a l.t ed tr n t t o a dcre r m o d c
化学反应同位素效应研究进展
化学反应同位素效应研究进展同位素是指拥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元素,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在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上有差异。
而在化学反应中,同位素效应则是指化学反应中不同同位素在反应中的不同反应速率和/或不同的分布情况所表现出的效应。
同位素效应的研究对于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将介绍同位素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同位素效应的概念与分类同位素效应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化学家Urey提出,他在研究地球大气和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根据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比确定了太阳和地球形成时的物质成分和流程。
而在同位素研究领域中,同位素效应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且也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理论应用。
一般而言,同位素效应可分为同位素分馏效应、同位素交换效应和同位素标记效应三类。
(一)同位素分馏效应同位素分馏效应指的是化学反应中分子中含有不同同位素的分子比例的变化所引起的同位素分离现象。
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中同位素选择排序的顺序依据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顺序,而同位素分馏效应则取决于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机理。
在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中,同位素分离效应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年代测定、水文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研究、全球变化等领域的研究。
(二)同位素交换效应同位素交换效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在同一化合物中不同同位素之间的交换现象。
同位素交换效应对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了解物质间作用机制及探究反应的动力学行为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同位素交换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反应中间体的研究、碳同位素探究光合作用、光催化反应等领域的研究中。
(三)同位素标记效应同位素标记效应是指通过给予化合物一个放射同位素的方式来追踪同位素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以此推断出反应机制和势能面。
同位素标记效应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放射同位素标记可以被用于代谢动态学研究、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机制研究等。
Fe同位素在地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t n i n l o k l i usd.I i p it u h tiei tpsh v otn o e t si rc gs c nl r es s i ma t rc si as ds se o n e s o c t s one o tta o e a ei d c s o mp r tp tn i n ta i u hma t po se a a l a n e c s n temea mai ,p ri ln ,a d eouin o x g n fg ct . mn l ts o tm s at met l a i g n v lt fo y e u a i o y Ke ywo d :Fei tp s rs o s o e ;M C-CP M S;i tp rcin t n;ma t ec e sr I - o s o efa t ai o o n l go h mity e
F 同位素 地球 化学 是近 年来蓬 勃 发展 的一个 新兴研 究 a d Jh s n,2 0 a 0 4 ;W ii ta . 0 4,2 0 e n o no 0 4 ,2 0 b la e 1 ,2 0 l ms 0 5; 领域 。由于 F 的原 子量 大 , e同位素 间的质 量差 较 H、 i e F L、
为系统 的评述 。根据对华北新 生代地 幔包体 F 同位 素研 究最新进 展和 国际上已发表 的有关 数据 , e 总结 了 F 同位 e
素在地幔包体全岩及单矿 物中的分布特征 , 一步确认 了 F 同位素不 均一性 在地幔 中的存 在 , 进 e 探讨 了导致这 种不
均一性 的可能机理 , 出了 F 同位素在示踪地幔交代 、 指 e 部分熔融和氧逸度演化方面 的潜力 I PMS 同位素 分馏 ; 幔地球化学 t g
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_郑永飞
1 平衡分馏系数
两种物质 a 与 b 之间的同位素分馏系数 αa b定义为 αa b =R a/ R b
式中 R 是 N (18O )/ N (16O )或 N (13C)/ N (12C)等同位素比值 。 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 ,
收稿日期:1999 11 19 作者简介:郑永飞(1959 — ), 男 , 教授 , 博士 , 长期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项目(49453003);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第 7 卷第 2 期 2000 年 4 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Eart h S cience Front iers (C hi na U ni versit 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Vol .7 No .2 Apr .2000
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郑永飞 , 徐宝龙 , 周根陶
例如 , 在对岛状硅酸盐矿物的处理过程中 , 所有岛状硅酸盐矿物都采用相同的频谱位移 , 而 且这一位移是以水溶液中高对称状态的离子内部力场为基础计算的 , 这就隐含一个假设前 提 , 即岛状硅酸盐中离子的内部力场与水溶液中高对称的[ SiO4] 4 -离子内部力场完全一致 , 而这一假设明显忽略了矿物中阳离子的作用和离子在矿物中的对称状态 。
— 299 —
同 位 素地 球 化 学
地 学 前 缘
2000 , 7(2)
分馏系数 α与两种物质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平衡常数 K 有关 。 例如 , 石英与水之间的氧
同位素交换反应可以表示为
1/ 2Si16O 2 +H218O
1/
2S
i18O2
+H
1 2
6O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是当今地球化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这项研究是通过对同一元素不同同位素的丰度和比例分析,揭示地球物质的起源、演化以及各种地质过程的发生机制。
同位素地球化学已经成为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大气环境变化和生物进化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从同位素基础知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球内部、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同位素基础知识同位素是指在原子核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相同的元素)但质量数却不同的原子。
例如,氧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氧-16、氧-17和氧-18。
因为同位素中的质子数相等,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但由于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原子质量不同,它们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位素的相对丰度与比例是通过同位素质谱仪等仪器测定的。
同位素质谱仪是用来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进行分析的强大工具。
它利用质点分析法,即利用质量分析仪或光谱仪分析并测量样品中同位素的相对比例。
同位素的测定对于地球化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确定元素的起源、演化历史、地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变化等问题中,同位素贡献了很大的帮助。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球内部的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球内部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元素同位素的分析研究地球内部的演化进程以及地质过程的发生机制。
例如,在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机制的研究中,同位素地球化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应用在于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来源及其演化历史。
地幔是地球内部最丰富的化学元素储存区之一,它的成分对于地球的演化、板块构造、火山喷发等一系列地质过程至关重要。
地幔中的同位素丰度和比例可以揭示地球的起源、演化进程、地热流体的循环、岩浆的形成和演化等群体过程。
另一个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球内部的应用在于板块构造的研究。
例如,钯、钌、铂、铱等铂系元素在地球内部广泛存在,在板块构造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应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应用I. 引言同位素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中同位素元素组成及其在地质过程中的变化的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探索自然环境中的一些谜团。
II.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1. 同位素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是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同位素分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例如,气体质谱法和质谱/质谱法可以实现对多种同位素同时进行分析,这种能力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位素稳定性自然丰度分析和示踪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进程。
2. 对地球演化史的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经成为揭示地球演化历史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对地球上各种物质中同位素元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形成的时间和演化过程。
例如,通过对陨石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
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揭示地球上不同环境的地质过程,例如沉积作用、火山喷发和构造的演化。
3. 环境和生态学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在环境和生态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环境样品中同位素元素的组成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规律和污染过程。
例如,通过对植物组织中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推断氮循环和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否平衡,以及环境中对CO2的吸收和释放。
III. 应用案例分析1. 地下水资源管理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对地下水中同位素元素的比例进行分析,以区分不同来源地下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方向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
例如,同位素元素中氢、氧同位素的比例可以用于判断地下水来源和流向,从而制定有效的地下水保护措施。
2.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烃类勘探和生产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有重要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在烃类勘探和生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1 概述同位素研究是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可以视之为科学研究史上的革命,它的发展极大地加速了许多科学研究进程。
同位素地质应用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同位素的分析逐渐被建立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作为独特的示踪剂和形成环境与条件的指标,同位素组成已广泛的应用到陨石、月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大气、生物以及各种矿床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研究同位素在地质体的分布及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来研究矿物、岩石和矿床等各个领域,成为解决众多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地球的历史是一个由大量地质事件构成的漫长的时间序列,它具有灾变和渐变相间的特点。
我们在认识这一复杂的过程时,主要依据能保留事件踪迹的证据。
同位素的迁移活动寓于地质作用之中,地质事件对地球的影响有可能跨越后期作用而被保存下来,因此同位素组成上的变异常常能提供最接近事实的证据,并且相关研究也用一系列显著成绩证实了这点。
1.1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现状同位素的丰度和分布的研究正经历着飞跃性的发展。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果,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如南非南德斯金矿的成因问题。
此外,随着大量的数据和文章的面世,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同位素地球化学迄今为止仍在快速的发展着,并不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学科分支,如宇宙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等。
因此,同位素地球化学已非局限于研究地球及其地质现象,而是扩展到了太阳系的其他星体和其他科学领域。
显然,地质学已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同位素地质学时期。
1.2 同位素概念1913年,Soddy提出了同位素概念,即原子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即为同位素。
一个原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同位素。
有的元素仅有稳定同位素(如O、S),稳定同位素的原子核是稳定的,目前还未发现他们能自发衰变形成其他的同位素。
有的仅有放射性同位素(如U、Th)。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是不稳定的,他们能自发的衰变形成其他的同位素,最终转变为稳定的放射成因同位素。
有的同位素既有稳定稳定同位素,也有放射性同位素(如Rb )。
1.3 自然界同位素成分变化自然界同位素组成呈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主要过程有两类,一类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另一类是由各种化学核物理过程引起的同位素的分馏,如氢、氧、硫等同位素的组成变化主要是由同位素分馏引起的。
自然界的同位素分馏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位素热力学分馏,主要研究化学平衡和相平衡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包括同位素交换和蒸汽压不同引起的分馏;另一种是同位素动力学分馏,主要研究内容为扩散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方面的同位素效应。
其他如溶解与结晶、吸附与解吸等物理作用过程中引起的同位素分馏一般较小。
1.4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质上的应用同位素在地球化学上的地质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位素地质测年: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成为稳定子体,由母体衰减和子体积累可以测定地质体系的形成时代,所以放射性同位素被视为地质时钟。
(2)地质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环境指示:通过对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指示地质过程中围岩的氧化还原环境等理化条件,能够用来测定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某些强度因子,最重要的非测温莫属,即所谓的地质温度计。
(3)地球化学示踪: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不仅可以用来指示地质体的物质来源和地质体经历的地球化学过程,而且还可以指示成矿流体的来源。
2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2.1 同位素地质测温根据地质体系中共存物相之间的同位素的分馏大小,应用已知的同位素分馏系数,即可计算物相之间的同位素“平衡”温度。
计算公式为:()℃15.27310621--∆⨯=-CA t 式中Δ为两个共生矿物的同位素分馏,A 和C 可以查表获得,通过上式即可获得共生矿物之间的同位素温度[1]。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共存物相之间达到并保持同位素平衡。
当根据共存物相的同位素组成确定某一地质体的形成温度时,首先要判断所计算的同位素平衡温度温度是否可靠,因此需要进行同位素平衡检查。
同位素平衡温度T 越低,两相之间的同位素分馏越大,因此对温度的变化越灵敏;同位素分馏系数方程中的参数A 越大,指示两物之间同位素分馏越大,因此对温度变化越灵敏。
同位素地质测定结果值的大小和意义取决于该同位素元素在矿物中的扩散性质。
由于矿物的扩散系数时温度的函数,当一个体系处于高温下时,稳定同位素可以在各矿物之间扩散并很快达到平衡。
随温度降低,扩散系数减小,矿物之间的扩散逐渐减慢,到一定温度时,扩散完全停止。
这种随地质体系冷却同位素交换终止时温度,称为“封闭温度”。
Donson (1973)提出了计算同位素封闭温度的公式:()()⎪⎪⎭⎫ ⎝⎛-=dt dT Q a D ART R Q T c 202ln 式中T 为封闭温度(绝对温标),Q 为扩散活化能(单位是kJ/mol ),D 0为扩散方程的指前因子(单位是cm 2/s ),A 为固体几何形状参数(柱状27,片状8.7,球状55),a 为有效扩散半径(单位是cm ),dT/dt 为冷却速率(单位是K/s ),R 为气体常数(8.3144J/(mol·K ))。
封闭温度的概念对岩石和矿床的同位素测定结果和冷却速率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对同意矿物而言,氧同位素交换的封闭的温度比氢同位素的高,因此会出现矿物氧同位素组成保存了高温记录,而氢同位素组成则反映低温条件这种现象。
在应用封闭温度概念解释同位素地质测温的结果时,要满足Dodson (1973)公式的前提条件,由此得出的推论才有科学意义。
例如,常见的造岩矿物中长石的氧扩散速率最快,因此含大量长石的岩石就基本满足于无限的储库进行氧同位素交换的条件[2]。
2.2 同位素地质测年在解决复杂地质作用问题的应用中,同位素的测年不单局限于地质体的年龄,充分应用同位素信息还可以追溯复杂地质过程的多期历史,以致推测成岩成矿以前阶段的演化。
这对研究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史,地球形成初期的物质演化,以及研究陨石、月岩、星体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事件是复杂的且岩石的物质来源是多变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地质测年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模式年龄法:因为在岩石形成时,大多数都会有初始D0,可以根据地质产状,扣除初始的D0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但该法已经假定了一个初始的D0值,在同一产状的岩石的初始D0实际上是有差别的,该法忽略了这种不同,因而是有误差的,因此引入了等时线法。
(2)等时线法:应用等时线法实测研究对象的初始D0比值,计算年龄可以大大提高测定精度,同时求得地质体的初始D0是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用于推测成岩以前演化阶段的地质环境。
D和N可以有样品实测,D0和t是未知的,可以设想如果在某一地体空间不同部位采集多个样品,则各个样品所包含的t和D0是相同的,而D和N值可能存在差别,因此对采用同一地质体的一组样品,可将D=D0+N( eλt-1)式构成一组Y = A + BX的直线方程。
A为D0是直线截距,B为N是直线斜率。
在地质体中测五个以上的一组样品,作图得一直线,线性越好,结果越佳。
利用EXCEL等工具软件可以拟和得出A和D0的值。
最常用的是以上两种,其实在实际中,还有U—Pb谐和曲线法是利用238U 与235U,以及206Pb与207Pb有相同的丢失性质的设想,实测的样品的曲线和谐和曲线有两个交点,上交点就代表结晶年龄,下交点代表岩石变质年龄。
此外有时还使用Pb—Pb等时线法等。
下面将重点介绍Re—Os测年。
Re—Os同位素体系为金属矿床形成时代和壳幔地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它是确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Re—Os法测定成矿年龄的对象是辉钼矿等金属矿物[3]。
Re、Os分别为亲铜元素和亲铁元,可以进入金属硫化物晶格中,所以可直接测定矿石矿物的年龄。
对中条山铜矿峪斑岩铜矿中的含辉钼矿硫化物采用ICP—MS同位素稀释法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
首次获得2个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其值分别为( 2947±28) ×106a与( 2108±32)×106a。
说明铜矿峪斑岩铜矿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的成矿过程,而是一个多期的复合成矿过程,为确定铜矿峪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及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演化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外,一些学者正研究利用载金矿物黄铁矿测定成矿时代。
同时,由于Re、Os的元素相容性不同,导致不同地球化学储源库具有不同的Os同位素特征,特别是地壳和地幔具有截然不同的Os同位素特征,据此可以用来研究壳幔地球化学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地幔柱的起源、讨论不同类型矿质和岩浆的来源[4]。
Os 同位素的示踪研究表明,岩石圈地幔在大陆溢流玄武岩(CFB)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幔柱的起源与核幔边界的地质演化有关。
2.3 古气候示踪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方面,同位素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7年Urey将同位素概念纳入植物系统之后,由于同位素技术的先进性(已成为研究古气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植物材料的优越性(同时具有多种可测同位素及强连续性,高分辨率和准确的定年),由此关于植物(主要为树轮)同位素分析越来越为科学家所重视,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古气候、古大气成分、人类活动情况、河流水位的变化等多个领域。
树木生长层与周围的大气保持同位素平衡,然而每一层停止生长后即停止与外界的同位素的交换而保持原有的同位素记录。
大气降水量和大气中的CO2对树木生长来说是物料条件,高的降水量和CO2可以为树木提供更多H2O和CO2来进行光合作用,这时如果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树木生长将加快加剧,产生宽的年轮,而同样的条件也有利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大量的CO2进入到树木体内,12C优先进入有机碳架,余下富13C 的CO2将通过树木在这条件下加剧了的呼吸作用而被排出树木体外,与大气中CO2快速混合,这使得树木碳同位素组成贫13C,造成空气中CO2的浓度和δ13C 呈负相关的关系。
由此可知在干旱少雨和大气CO2含量低年平均气温低的地区树木年轮中测定δ13C的相对较低。
因此可以用树轮的δ13C可以大概预测当时的气候在当代,也可以用此法监测大气中的CO2浓度。
深海中的有孔虫、浅海珊瑚、淡水介形虫、溶洞钟乳石、地表黄土、高山和极地冰盖,盐湖沉积物的碳—氧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近十多万年来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历史建立了许多标准剖面。
2.4 确定矿床成因矿床学者了解矿床以及矿床形成的学问是通过非常谨慎的观察获得的,从而使所提出的假设得以建筑在进行综合观察的能力和地质学以及其它基础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这种科学的研究的方式下, 新的事实一定会不断地被揭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