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公开课教案(预学单)

合集下载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画家张择端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清明上河图》的精彩之处。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清明上河图》的精彩之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课件或黑板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之情。

3.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清明上河图》的精彩之处。

(3)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中的细节。

4.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能名扬中外?(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名扬中外的画作,如《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等。

(2)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画作的感受。

6.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课下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画家张择端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清明上河图》的精彩之处。

在课堂讨论和拓展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为简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设计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描绘,如“画中的人物形态各异,有的悠闲自得,有的忙碌不堪,每个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名扬中外的画作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名扬中外的画作,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将能够扩展自己的视野,并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案目标:1. 了解和欣赏名扬中外的画作,包括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和不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包括对色彩、构图、线条和表现力的理解。

3. 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名扬中外的画作的背景和特点。

2. 艺术元素和原则的应用。

3.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名扬中外的画作图片和介绍材料。

2. 画笔、颜料、画布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 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活动一:介绍名扬中外的画作(3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些名扬中外的画作图片,并简要介绍艺术家和作品背景。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画作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活动二:艺术元素和原则的学习(40分钟)- 向学生介绍艺术元素和原则的概念,如色彩、构图、线条和表现力等。

- 展示一些画作,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艺术元素和原则的应用。

活动三:创作自己的画作(60分钟)-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画作或艺术家作为灵感来源。

- 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表达需要创作自己的画作。

-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艺术元素和原则。

活动四:展示和评价(3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向同学分享创作的灵感和目标。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评价,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名扬中外的画作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艺术元素和原则的评估。

3. 学生对同学作品的评价和反馈能力的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去美术馆或画廊参观展览,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3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来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其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课文。

2.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邮票等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和艺术价值。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总结画面内容,如人物、景物、建筑等。

三、深入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特点,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其他版本,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版本的特点。

2. 学生讨论《清明上河图》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2. 教师简要回顾《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点。

二、欣赏美术作品1. 教师展示其他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提高审美情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和分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案标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背景、构图和绘画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3. 学生绘画用纸、颜料和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清明上河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包括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

- 重点讲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构图,解释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3. 绘画实践(30分钟)- 分发绘画用纸、颜料和画笔给学生。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尝试绘制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作品。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4.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和建议。

- 引导学生讨论《清明上河图》和自己的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强调绘画的重要性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其他名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欣赏名画并进行创作分享。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绘制的作品,包括构图、细节和创意。

3. 收集学生的书面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资源:1.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2. 绘画用纸、颜料和画笔。

3.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中国传统绘画的知识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清明上河图》。

通过绘画实践和讨论,学生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绘画技巧,还提高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公开课教案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公开课教案课件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 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 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二.环节设计(一)激趣交流, 学习第一小节。

1. 揭题, 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 检查预习成果, 出示本课新词, 重点正音四个多音字“都”“作”“乘”“笼”。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 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 并板书。

4. 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 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 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 同学们真会学习, 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

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 明确方法。

1. 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让学生自由观赏, 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 老师激趣: 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读懂了课文, 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 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 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 激发情感。

1. 默读2—5小节, 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2. 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 细细读一读, 体会体会, 说说自己的感受。

3. 交流感悟, 随机2—4小节。

(1)读第2小节时, 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 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 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 理解“形态各异”, 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 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 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 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体会画的生动、精彩。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择、宫”等10个生字,会写“乘、笼”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名扬中外、形态各异”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作者、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体会其艺术价值。

1.1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

例如“择”字,它是一个平舌音的字,学生容易读错为翘舌音,通过让学生多读几遍含这个字的词语“选择”,并结合生活中如“择菜”等场景,加深对这个字的记忆。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如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各种形态,“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人物的不同状态简洁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1.2在描写画面场景时,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街市的热闹景象,“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这里抓住了店铺种类繁多和人物形态各异的特点,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画面的丰富性。

2.教学难点(1)体会《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2.1这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如画面的规模宏大,“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物出现在一幅画上,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

(2)理解为什么这幅画能名扬中外。

2.2不仅因为它绘画技艺高超,还因为它反映了当时北宋的社会风貌。

从画中的建筑风格、人物服饰、商业活动等方面,都能看出北宋时期的城市生活,这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 课题所属课程:美术鉴赏3. 教学年级:五年级4. 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精细的绘画技巧和古代社会生活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的基本信息,如有条件可提前观看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引导学生猜测这幅画的年代和作者。

2. 讲授新课:教师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妙。

3. 鉴赏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从画面的构图、色彩、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画家通过画面表达的内容。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清明上河图》中的古代社会生活场景,如市井百态、建筑特点等。

5.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6. 总结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7. 课堂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来源的画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创作。

8.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的掌握程度。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①“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②“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拓展阅读(36-44页)1、闲谈《清明上河图》2、马踏飞燕3、金镂玉衣六、小练笔自己画一幅画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七、课外作业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篇2教材分析: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案名称:名扬中外的画作欣赏与创作教学目标:1.了解和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

2.学会运用相关艺术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预计2课时(每节课45分钟)教学准备: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和其作者背景资料。

2.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彩色笔、水彩颜料等。

3.画纸和画板。

4.教学课件或展示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并用简洁有趣的方式介绍画作的作者和背景。

鼓励学生猜测画作的题材或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仔细观察画作,注意画笔的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画作的感受,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画作中表现的主题、情感或意义。

3.画作分析与解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解读画作,通过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画作中的人物形象代表什么?色彩的运用有何作用?构图的安排是否突出了画作的主题?等等。

4.心灵绘画(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作中所表现的场景或故事情节。

然后,要求学生用画笔或铅笔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自由绘画。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材料和方式进行创作。

第二课时:1.回顾与复习(5分钟)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画作和讨论内容,让学生简述自己对画作的感受和理解。

2.学习绘画技巧(2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比如线条的粗细、阴影的处理、色彩的运用等。

通过教学课件或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绘画。

3.绘画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一种绘画材料和方式进行创作。

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4.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呈现给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与交流。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或展览,观赏更多优秀的画作,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和场景。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实践,尝试模仿《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生培养对艺术的热情和欣赏,培养积极的艺术态度。

二、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和场景。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实践,模仿《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和风格。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幅画作。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好奇心,如“这幅画是谁创作的?”,“画中描绘了什么场景?”,“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等。

2. 探究与分析: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注意画中的细节和场景。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画面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技法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和风格,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布局等。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模仿《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和风格。

4.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的技法和风格,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和场景,帮助他们理解画作的艺术特点和技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预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预学案
以及等具体场景内容,最后以《清明上河图》的
结尾。
第二关(明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段落;
3.思考文章大意;
4.完成右边任务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答案不唯一)
热闹---( ) 紧急---( ) 悠闲---( )
清清楚楚---( ) 形态各异---( )
5.给下列生字注音。
择( ) 宫( ) 摊( ) 贩( )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一关(过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
2.画生字读准音;
3.记字形理词义;
4.完成右边任务。
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读了()遍,能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时期的画家。
4.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介绍了、
7.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来看一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组长检查:家长签名:教师评价:
态( ) 驴( ) 寸( ) 貌(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画 一( )( )轿子
第三关(长知识)
1.积极查阅资料
2.完成作业;
6.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艺术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补充资料: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光盘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绘画用品、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简单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以及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3. 课时:2课时4. 板书内容:略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资料,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绘画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清明上河图》艺术特点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公开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公开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3个字,正确读写“摊贩、形态各异、悠闲、溜达、一乘轿子”等词语。

并注意“作、乘、笼”字是多音字2.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3.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生动传神,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名气很大),同时明确画作名称《清明上河图》。

2.欣赏《清明上河图》。

(播放视频)3.谈感受: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看完名画以后的感受?(指名2—3生回答)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了解了关于这幅画的哪些信息?把关键信息用横线画出来。

(配舒缓音乐)2.师生交流词语。

(1)看着同学们认真自学的样子,我知道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出示第一组词语:张择端汴京故宫摊贩官吏毛驴栏杆风貌(开火车读,正音)出示第二组词语:都城溜达一乘轿子马笼头拽住(指名读,正音。

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2)理解词语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3.教师小结:你看只要你做一个学习中的有心人,这样的词语就难不倒你。

4.课堂小练习,完成课作34页第一题,并及时订正。

三、精读课文,解疑分享。

(一)学习第一、五段1.接下来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请你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一起口头填写资料卡。

3.这些信息都是来自于课文的第一段。

除了这些,从最后一段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4.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老师想请你再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下。

6.通过画还能看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普通百姓地的活情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对照画面,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及历史价值。

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初步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赏画引入1、(欣赏巨画),面对这样的一幅巨画你想说什么?(欣赏?清明上河图?播放课件时,请别按播放键,按幻灯片视图,便可拉开滚动条使整幅图都能显不)2、是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简介北宋背景及画家张择端)出示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①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能换个词说说吗?(闻名中外、享誉中外等)②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1、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多读几遍课文,把它读通读顺。

(2)在不懂的地方或特有感触的地方请做上记号。

2、反响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

(重点读好2、3、4三个自然段,评价是否通顺)3、请你把自己刚刚的阅读感受给同学说说。

(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为这幅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4、质疑解难,刚刚在读课文是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助解决的?如字词方面有“作坊〃、“一乘〃等,让学生联系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受1、再读课文,边读边看画面,并随着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次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会写“吏、作”等13个字,正确读写“名扬中外、热闹”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3.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这幅画的魅力。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介绍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吧。

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作者、画面内容、历史价值等方面。

3.精读课文,了解画面内容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段落。

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画面内容,如街市上的热闹景象、人物的形态各异、桥北头的情景等。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

4.体会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如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等。

5.学习写作方法分析课文是如何围绕“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中心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先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然后分别从画面内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清明上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历史价值。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2 作品欣赏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线条、色彩等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清明上河图》。

2.3 创作背景和文化价值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探讨《清明上河图》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欣赏和分析组织学生观看《清明上河图》的实物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特点。

3.2 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和感受。

鼓励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一幅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的画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关注其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运用。

4.2 学生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讨论、分享和创作等环节。

评价学生在欣赏和评价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方面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材和参考书,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5.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5.3 实物资源如果可能,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实物或复制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欣赏这幅画作。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内容,感受这幅画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一幅画名扬中外,那就是《清明上河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2、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摊贩”“官吏”“作坊”等词语的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围绕《清明上河图》写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体会这幅画的知名度。

提问: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什么?结合图片,理解“八九百年”“古都风貌”等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对这幅画历史悠久的惊叹。

3、学习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画上的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画上人物众多。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画上的人物众多?指导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人物的形态。

4、学习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结合图片,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感受画上人物的不同姿态。

小组讨论:你能想象出还有哪些人物的姿态?5、学习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名画的兴趣和好奇心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1.2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这幅画作的作者、年代、背景等信息1.3 教学方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提问学生对这幅画作的了解和看法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第二章:画作欣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这幅名画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2.2 教学内容:分析这幅画作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元素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画作中的细节和特点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画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画作中的细节和特点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第三章:画作背景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3.2 教学内容: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环境3.3 教学方法:讲解和展示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画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第四章:画作意义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这幅名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这幅画作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作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画作中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画作的意义和价值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艺术和历史的兴趣和热情5.2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亮点提出拓展学习和探索的建议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课程的内容和收获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第六章:画家生平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画家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作品完成后,写一篇简短的介绍,描述画作的主题、创作意图及所运用的绘画技巧。(字数不限,下周一上课时提交)
2.选择本节课所学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某个人物或景物,用文字进行描绘,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体现人物或景物的特点。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下周二上课时提交。
-分析画作:组织学生讨论画作中所表现的主题、情感及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激发创新意识。
c)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的发挥,以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展现。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画作的人物、景物特点、文化内涵等。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4.引导学生认识到绘画艺术的价值,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5.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尊重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承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成果的重要性。
3.结合本节课所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每组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报告,下周三上课时提交。
4.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幅感兴趣的画作,观察并分析画作的人物、景物特点、色彩运用等。下周四上课时,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介绍自己找到的画作及其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初步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
下发“自主学习单”,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填写学习单。

制作PPT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在第五组课文中,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是什
它就是——《清明上河图》(出示整幅画)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清明上河图》,去了解为何称它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初识画卷,整体感知
(一)
1、揭题,齐读。

读好“名扬中外”。

2、题目中有个四字词语——“名扬中外”,社么意思?(名气传遍了中国和外国)
能给“名扬中外”换个词吗?(举世闻名、世界著名、闻名于世、闻名中外、名扬四海、誉满全球等)
小结:平时注意积累词语,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3、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7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来读书。

4、请同学们认真对照图画读读课文,读完以后你可以再完善一下你的预学单。

(二)
1、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

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预学单词语篇的截图:
张择端厘米
汴梁保存撑船摊贩
官吏毛驴悠闲拽住
惊扰形态各异
2、师:那么这些句子你会读吗?
出示3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①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②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③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

解释“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生产的场所;一乘:古代称4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3、师:预学单上还有一张名片,你填好了吗?
出示一位学生填的名片,校对。

提问:这些信息你都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搜集到的?(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看来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几句话,但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你最关注的是哪个信息?从这个信息里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
(1)长528厘米,高24.8厘米:这幅画很长。

(2)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告诉了我们这幅画的内容。

(3)八百多年的历史:这幅画的历史很悠久。

(4)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告诉了我们这幅画的现状。

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你对哪个信息最感兴趣就突出那个词。

齐读。

二、走进画卷,感受热闹
导语:以上是对这幅画的总体介绍,这幅图到底特别在哪儿?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请你们再仔细地看这幅画,然后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根据学生谈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段落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人多”
1、生:画面上的人物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

(板书:人物众多)出示第二段。

2、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指名读:“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师: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和读书人都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想一想,还有哪些人?说得完吗?所以作者用一个标点符号表示(……)
师:画上汇聚了三百六十行的人,看来我们的画家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有感情的齐读“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3、出示张择端作这幅画的经历和过程:据我所知,张择端作这幅画时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提问: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指名读)
带着对张择端的敬佩之情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

4、师:是呀,因为画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画上的人物众多,所以《清明上河图》称得上是一幅____(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热闹”
1、过渡:除了人物众多,这幅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2、生:画上的街市很热闹,还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人。

(出示第三段前半段)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重点理解“形态各异”:(板书“形态各异”)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小结:原来冒号后边的句子就在告诉你什么叫“形态各异”,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是一个好方法。

(出示画中热闹的场面)看看这幅图,我们还可以来说:有的……有的……还有的……
3、是啊,琳琅满目的店铺,来来往往的行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怎么会不热闹呢!齐读这部分内容。

4、过渡:在这一段中,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问:这里有几句话?(2句)第一句话它想表达什么?(人小)第二句话:(清楚)感受“一寸”、“黄豆”的大小:一寸有多大(3.3333厘米),用手指比划一下;黄豆大家见过吧?怎么样?
对比产生冲突:想象一下,在黄豆般大小的地方,我们可能可以看到画中人物的什么?(可能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镜头再拉近可以看到人物的服装、镜头再拉近还可以看到人物的表情、再拉近甚至还可以看到人物脸上的毛孔)
师:在这么小的地方,却能把人物画的如此清楚,你对这位画家有何想法?
预设:这位画家的画技实在太高超了!这位画家实在太厉害太了不起了!(指名读)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齐读)
师:是呀,正是画家有如此高超的画技,我们才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____(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三、细品画卷,感悟传神
1、过渡: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生:桥北头的情景画得很有趣。

(出示第四段,指名读)
2、问:哪里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预设: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

追问:这个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马被惊得扬起了头、抬起了前蹄)听到了什么?(马惊慌失措而叫的声音)
引导:这一幕实在太惊险了!
3、问:还有哪儿很有意思?
预设: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

追问: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驴惊慌失措喊叫着)
引导:这一幕还有几分搞笑呢!
3、你看,张择端把这样一个类似于交通事故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好像在放电影一样逼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传神(板书“传神”)
引读“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朗读指导: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敬佩、自豪、骄傲)指名读。

4、师:正是因为张择端画的如此逼真传神,《清明上河图》才被称为是一幅____(引读课题)
生:(齐)名扬中外的画。

师:学到这里,我想用一首诗表达我此时此刻对画家、对这幅画的感想,(出示小诗,
师读)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卷中。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四、延伸拓展,抒发情感。

过渡: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瑰宝还有许许多多,请你在音乐声中静静欣赏。

1、出示传统文化的图片,学生欣赏。

2、提问:看了这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中华传统文化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中国文化太丰富了,作为中国人我太骄傲了!
作为中国人,我要发扬这些文化,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继续传递下去。

3、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你们这一代
中更加光辉灿烂!
五、板书设计:
人物众多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街市热闹
形态各异
清楚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