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20170211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4c1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c.png)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胸痛中心是指针对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鉴别及治疗的医疗机构。
其建设是为了提高胸痛患者诊治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下面将对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和认证时间节点进行解读。
一、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1.筹备阶段:确定目标和需求,制定胸痛中心的建设方案和规范。
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胸痛患者的需求和现有的诊治情况。
确定胸痛中心的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作为胸痛中心的基地。
2.基础建设阶段:对胸痛中心的基地进行改造或者扩建,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满足胸痛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要进行医疗设备的采购和更新,保证有先进的设备支持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3.人员培养阶段:组建专业的胸痛中心团队,包括胸痛科医生、心电图技师、介入医生等,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胸痛诊疗服务。
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
4.流程优化阶段:优化胸痛患者的就诊流程,简化患者的挂号、检查、诊断和治疗环节,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制定胸痛中心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够获得规范的诊疗。
5.质量管理阶段: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
进行绩效评估和质量指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胸痛中心的认证是为了评估和确认其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认证的时间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提出申请阶段:医疗机构向相关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表达自己希望获得胸痛中心认证的意愿。
此时,医疗机构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如胸痛中心的建设方案、人员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
2.审核评估阶段:认证机构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估。
他们将评估胸痛中心的基础设施、人员组成、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
评估结束后,认证机构将给出评估报告。
3.问题整改阶段:根据评估报告,医疗机构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院内会: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与认证时间节点PPT课件
![院内会: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与认证时间节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f787433687e21af45a9e1.png)
XXX医院XXX 2017年X月X日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5.持续改进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记录
联合例会、定期质量分析及典型病例讨论会记录 流程改进机制 改进效果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红头文件
录入数据 1个月
录入数据 3个月
录入数据 6个月
Hale Waihona Puke CPC任命文件全院培训
合作医院培训 联合例会
120合作协议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本院胸痛 中心成立
同时
1个月
与5家合作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 培训、演练实施记录 改进效果(传输心电图及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比例)
合作协议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联络机制及转诊预案 培训记录 考核机制
3.院内成立组织机构
参考建设工具包中承诺函模板
成立胸痛中心及组织架构扫描件(样 稿)
成立目的、委员会成组员织架构图
4.制定各种制度和流程,院内外标识制作, 完成认证要素1准备
时钟统一 一键启动导管室 典型病例讨论会 质量分析会 联合例会 ……
制度文件可参考建设工具包
根据医院特点制定的可施行的流程图并改进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1e87ebb2e009581b6ad9eb1c.png)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
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
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
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
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
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
6、 D to B时间≤90分钟;
7、 D to N(溶栓)≤30分钟;
数据填写注意事项:
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
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
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
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
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
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ppt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4cbc91960590c69ec37688.png)
全院
网络 医院
社区 民众
媒体
注意事项
培训要早:在成立胸痛中心之初完成 培训记录要详细
培训计划 讲稿 培训记录 签到表 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
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应避免
突击准备:认证前匆忙组织培训 “一支笔”现象:全部一个人签到 培训内容与条款不符 用其他不相关的照片及记录代替 签到表不规范 不理解培训计划、讲稿、培训记录
1.登陆入口
1.在总部网站右侧入口登陆 2.直接输入数据库网址: ()
3.登陆会员,上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认证通过后同步开通数据填报平 台权限; 4.用户名和密码与网站相同,如遗忘可 2.登陆入口 通过邮箱找回,或致电总部:051268290030
完善数据管理制度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及转诊方案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培训机制 考核机制
工具包模板
9.培训与教育
院内
培训的对象和范围
院前
急诊科 心内科 • 呼吸科、放射科 • 检验科、胸外科 • 超声科、心外科 • 行政部门
• 120系统 • 基层医院 • 社区机构
院外
• 民众 • 媒体
培训内容因对象而异-主题围绕胸痛救治理念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5.持续改进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和认证时间节点课件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和认证时间节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aea768998fcc22bdd10d0b.png)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评 估改进效果
胸痛中心委员会、总监、协调员 运行机制 各类管理制度
录入全部急性胸痛患者数据 建立数据核查和管理制度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报名参加 基础培训会
报名参加 强化培训会
报名参加 认证培训会
申请 认证
建设过程中 同步上传认证材料
1.注册机构会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官网注册 机构会员注册 完整填写信息
上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数据库的完整性,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
✓ 所有进入医院的急性胸痛(明确的创伤性胸痛 除外)患者的登记比例应不低于75%,应包括 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 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
✓ 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 ✓ 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
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的缺 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 有效率应达到100%。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 节点详见云平台数据库;
完善数据管理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建立院内数据质控制度 启用院内胸痛患者时间节点管理表 建立数据库核查和管理制度
数据填报 流程
2 1
3
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制定各种制度和流程,院内外标识制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完成认证要素1准备
医学-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
![医学-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00767e87c24028915fc3cf.png)
制度文件可参考建设工具包
根据医院特点制定的可施行的流程图并改进
工具包内包含20个流程图模板
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标识与指引
交通要道、入口、门急诊大厅,各部门均有急性胸痛优先标识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 培训、演练实施记录 改进效果(传输心电图及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比例)
合作医院培训 联合例会
120合作协议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本院胸痛 中心成立
同时
1个月
与5家合作
3个月
6个月
支持与承诺函
医院签署协
典型病例讨论会
质量改进计
总部网站注册
议并制定培 训计划
流程图及标识
划和措施
开始录入急性 胸痛患者数据
报名参加 基础培训会
报名参加 强化培训会
报名参加 认证培训会
申请 认证
• 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 指南流程化
• 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 短救治时间
•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 合力
• 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 逐步改进流程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 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
胸痛中心建设认证流程及常见问题
![胸痛中心建设认证流程及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12123b76a20029bc642d79.png)
4.培训与教育
•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 合力
5.持续改进
• 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 逐步改进流程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1.基本条件与资质
• 接诊量、基本急救及心血管条件、转运 条件力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 30min:转出或溶栓,与PCI医院的联 络机制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
人员资质(基层胸痛中心)
✓ 至少有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 上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
✓ 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具备行急诊PCI的能力,则要求至少有一名 以上具备急诊PCI能力的介入医师,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 技术培训、年手术量不低于75例
(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不具备急诊PCI能力,则此条款不做要求)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
心血管专科条件(基层胸痛中心)一般条件
✓ 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20张的心脏专科病房或心脏病患者专 用床位
✓ 应配有不少于2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ICU或EICU) 或心脏重症专用床位
✓ 每年接诊/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例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20分)
注: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评分细则(第五版)要素一必需具备的条件(具有一票否决 权),急救系统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第条明确提出——急诊科应具备床旁快 速检测肌钙蛋白、D-二聚体的设备,确保抽血后20分钟获得检测结果。此项占2分。
胸痛中心建设性文件要求
1、文件与协议(7条) 2、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7条) 3、诊断与鉴别诊断(4条) 4、时钟统一(3条) 5、数据库(5条)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c236061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9.png)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
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
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
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
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
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
6、D to B时间≤90分钟;
7、D to N(溶栓)≤30分钟;
数据填写注意事项:
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
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
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
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
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
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
![胸痛中心时间节点速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b0f370fc168884868662d675.png)
胸痛中心时间重要节点具体要求
1、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10分钟;
1、首份心电图至心电图确诊时间2-10分钟;
2、床旁肌钙蛋白15-20分钟;
3、怀疑肺栓塞或主动脉夹层,通知CT室至完成检查时间<30分钟;
4、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5、首次医疗接触至双抗血小板药物≤10分钟;
6、 D to B时间≤90分钟;
7、 D to N(溶栓)≤30分钟;
数据填写注意事项:
1、纳入胸痛流程患者7日内建档完善数据,出院10日内完善所有数据填报;
2、对于极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3、对于高危NSTEMI/UA患者,尽量24小时实施介入治疗(指进门后算起);
4、120入院患者注意填写呼叫时间;
5、院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填(否);
6、对于不实施PCI的ACS患者尽早抗凝治疗;
7、对于诊断明确,适合绕行的ACS患者,尽可能绕行(急诊科短暂停留的患者小于10分钟之内,也可算绕行);
8、120急救或转运病人上传胸痛微信群内的心电图,应给出诊断后,截图保存。
9、强调24小时内强化他汀治疗;24小时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时间节点定义与时间管理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时间节点定义与时间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e8201d6bec0975f565e236.png)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2. AC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最新STEMI/ NSTEMI/UA诊疗指南(刘 志江,8月22日,周一)
3. 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指南(沈长银)。
4.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分诊流程、急性胸痛诊断与鉴别诊断、 STEMI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溶栓、NSTEMI/UA的危险分层 及治疗流程图(赵然尊)。
哪些患者需要填表? --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 如果患者诉:胸痛(首句问:哪里不舒服?)
立即行心电图检查 请心内科会诊 挂号、交费 微信传心电图给心内科会诊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1. 各项管理制度(许官学)
5. 溶栓治疗流程图(马懿);
6.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王正龙)
7.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陈剑玲)。
8. 心肺复苏技能(包括授课、演示和模拟操作、课时等)(急诊科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胸痛中心 - 万里长征第一步!!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时间认证节点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时间认证节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a6fa02360cba1aa911daaa.png)
–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培训 –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
训 –全员培训效果检验
院前与院内衔接:救护车入院
改进前
救护车
急诊科
收住院、缴费
转运
检查会诊确诊
特点:环节多、流程复杂、时间长
CCU
导管室
术前准备
改进后
救护车传输心电图
院前确诊 车上术前准备、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
•持续改进
•强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改进效果
中胸国痛胸痛中中心心 的主要管理手段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规范的流程+时间节点管理
持续改进救治水平
中管国理胸痛制中度心 :保障体系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胸痛中心的管理制度
–联合例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 –培训制度 –数据库管理制度 –时钟统一制度 –其它制度:如奖惩制度、值班制度等
制订急性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流程图
• 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 • 明确诊断STEMI的再灌注流程 • 对初步诊断为NSTEMI/UA的危险分层及治疗 • 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 • 院内发生ACS的救治 • 对急诊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处理
• 通过流程图来体现 • 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 • 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
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中基国本胸痛条中件心 与资质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 数据库的完整性,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除1、外所)➢有患所进者有入的医因登院记急的比性急例性应胸胸不痛痛低(到于明7达5确%医,的应创院包伤就括性各胸诊类痛 因急性或胸痛者就转诊于诊门的、患急诊者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 息2、和A最C➢S后患需诊者要断的经;登记过比诊例应断达及到鉴100别%;诊断过程 3、STEM才I患能者明的录确入病必因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 时不间能节高➢点于除的10外填%,外报其应伤中齐院、全内,已时关经间键节出时点间疹记节的录点的的带有缺状效失率疱率应 达到10疹0%。等ST不EM需I患要者的鉴关别键的时间胸节痛点详见云平台 数据库➢;溯源性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8cec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a.png)
胸痛中心将积 极参与国际交 流与合作推动 全球胸痛救治
事业的发展
汇报人:
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 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优化医疗资源实现快速转 运和救治
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整体 救治水平
降低胸痛患者的复发率和 死亡率
提高急性胸痛患 者的诊疗效率和 救治成功率
优化医疗资源实 现快速转运和救 治
降低胸痛患者的 死亡率提高生存 质量
提升医院的整体 形象和服务水平
Prt Three
认证阶段:通过认证机构认证、获 得认证证书、持续改进与监督
申请阶段:提交胸痛中心认证申请包括认证申请表、胸痛中心组织架构和流程图等材料 审核阶段: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现场考察、技术评估等环节 整改阶段: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和完善提高胸痛中心的质量和水平 认证阶段:经过整改后再次进行现场考察和技术评估通过后获得胸痛中心认证证书
意度大幅提升
成功经验: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确保快速响应 失败教训:避免信息不畅导致延误救治 改进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能力 未来展望:推广胸痛中心模式提高救治成功率
胸痛中心将进 一步优化流程 提高救治成功
率
胸痛中心将加 强与其他医疗 机构的合作实
现资源共享
胸痛中心将不 断引进新技术、 新设备提高诊
认证结果:认证机构根据评审情况给出认证结果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 将获得认证证书
认证周期:一般认证周期为1-2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认证
认证申请表:填写 完整的认证申请表 包括基本信息、组 织架构、流程、设 备、人员资质等。
病历资料:提供近 三年的胸痛患者病 历资料包括入院记 录、手术记录、检 查报告等。
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建立快速响应 机制确保患者在到达医院后能够得 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C任命文件 120合作协议 录入数据 1个月 全院培训 质量分析会 录入数据 3个月 合作医院培训 质量分析会 录入数据 6个月 联合例会 质量分析会
本院胸痛 中心成立
总部网站注册
同时
与5家合作 医院签署协 议并制定培 训计划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质量改进计 划和措施 报名参加 认证培训会
申请 认证
2周
4.区域认证办公室 初步作材料审核
1周
8.网评结果统计及公 布
1周
7.专家网上评审
1周
6.办公室对申请认 证单位建设材料复 审,并公布进入专 家网评名单
1周
5.申请认证单位根 据区域认证办公室 反馈意见,完善建 设材料
2天
9.到院指导及现场核 查时间沟通
1周
10.现场核查执行
5周
11.执委会投票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 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
XXX医院XXX 2017年X月X日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 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
指南流程化 • 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短救治时间
•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 合力 • 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 逐步改进流程
5.持续改进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数据管理的原则“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6.优化院内绿色通道,优化不同来源方式患 者院内流程,一键启动导管室机制
1.呼叫 120途径 2.转院: 我院救 护车
六种不同途径院 内绿色通道流程 的制定 5.自诊:
自行来 门诊或 住院处
6.院内 新发 (非心 内科)
通过流程图来体现 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 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
7.与区域内急救体系签署合作协议和 培训工作人员
必须满足以下全部五项内容:
医院应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模板见工具包) 针对院前急救系统的培训计划,并有实施记录
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制订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 送至胸痛中心的急救预案并进行演练
院前急救系统参与胸痛中心的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至少 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 订改进措施 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前救护车应具备基本的监护和抢救条件
手段:时间节点分析、责任到人 目标:明确延误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流程
1.在中国胸痛中心总 部网站 发起认证申请
报名时间:3月、5月、7 月、9月、11月 2周
2.申请认证单位报 名资格审核
1天
3.区域认证办公室 同步指导区域内单 位建设材料上传和 修改
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 关键时间节点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 应达到100%。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详见云平台数据库;
数据资料的溯源性
确保STEMI患者的上述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其中发病时间、呼叫 120、到达医院、知情同意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电子病历或复印件)、 入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心电图纸、检验报告、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 原始记录中溯源,并要求尽可能精确到分钟。
• 接诊量、基本急救及心血管条件、转运 条件力 • 30min:转出或溶栓,与PCI医院的联 络机制 • 传输ECG、现场分诊、直达PCI医院或 溶栓场所 • 医院全员、社区医院、社区大众教育与 培训 • 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
5.持续改进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 站() 注册成为机构会员
8.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实施统一的救治方案
要求:与至少5家的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签订合作协议并实 施相应培训计划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及转诊方案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培训机制 考核机制
工具包模板
9.培训与教育 培训的对象和范围
院内
急诊科 心内科 • 呼吸科、放射科
院前
院外
• 120系统 • 基层医院 • 社区机构
4.自诊: 自行来 急诊
3.转院: 外院救 护车
关键指标
急性胸痛患者先救治后收费原则 10分钟内完成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0-10分钟
出心电图报告
急诊科护士或医师或其它急诊检验人员熟练掌握 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确保能在20分 钟内获得检测结果 建立了30分钟导管室一键激活机制
成立组织机构 制订管理制度 启用云平台数据库 建立急性胸痛诊疗院 内绿色通道
胸痛中心委员会、总监、协调员 运行机制 各类管理制度
录入全部急性胸痛患者数据 建立数据核查和管理制度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 培训、演练实施记录 改进效果(传输心电图及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比例) 合作协议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联络机制及转诊预案 培训记录 考核机制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应避免
突击准备:认证前匆忙组织培训 “一支笔”现象:全部一个人签到 培训内容与条款不符 用其他不相关的照片及记录代替
签到表不规范
不理解培训计划、讲稿、培训记录
10.持续改进
医院应制订促进流程改进 和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 胸痛中心应 根据当前的 实际情况确 定本中心关 键监控指标 及质量改进 计划 制订了 流程改 进流程 图 关键流程图 的改进记录, 至少提交三 个以上改进 前后的关键 流程图及改 进说明
支持与承诺函
典型病例讨论会 流程图及标识
报名参加 强化培训会
开始录入急性 胸痛患者数据
报名参加 基础培训会
建设过程中 同步上传认证材料
1.注册机构会员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官网注册
机构会员注册
完整填写信息 上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已注册 未上传许可证
未注册
2.完成医院承诺函盖章
1.登陆入口
()
3.登陆会员,上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认证通过后同步开通数据填报平 台权限; 4.用户名和密码与网站相同,如遗忘可 2.登陆入口 通过邮箱找回,或致电总部:051268290030
完善数据管理制度
建立院内数据质控制度 启用院内胸痛患者时间节点管理表
制订了促进胸 痛中心质量改 进的重要管理 制度并付诸实 施
联合例 会制度
质量分 析会制 度*
典型病例 分析会制 度*
培训 制度
其它制度:如奖 惩制度、值班制 度等
*参加人员:总监主持、CPC相关(心内科、急救科、120、 协作医院)、管理层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会延误环节,提出改进方案
D2B时间:154分钟
关键指标
院前急救人员熟悉院内绿色通道及一键启动电话,能将心电 图传输到胸痛中心信息共享平台,传输院前心电图的比例不 低于50%(微信群可实现) 对于急性胸痛的救治 ,120 与胸痛中心采用相同的时间节点
定义,院前急救人员熟悉各个时间节点定义
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院前急救系统能实施 绕行急诊将患者直接送到导管室,且绕行急诊的比例不低于 30%,如果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制订确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在 开始建设后6个月内达到
• 民众 • 媒体
• 检验科、胸外科
• 超声科、心外科 • 行政部门
培训内容因对象而异-主题围绕胸痛救治理念
全院
网络 医院
社区 民众
媒体
注意事项
培训要早:在成立胸痛中心之初完成 培训记录要详细
培训计划 讲稿 培训记录 签到表 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 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建立数据库核查和管理制度
2 数据填报 流程 1
3
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数据库的完整性,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所有进入医院的急性胸痛(明确的创伤性胸痛除外)患者的登记比例应 不低于75%,应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 信息和最后诊断;
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
与120合作实现院前 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 接 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 实施统一的救治方案 社区人群教育提高急 救意识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评 估改进效果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记录
联合例会、定期质量分析及典型病例讨论会记录 流程改进机制 改进效果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5周
12.授牌仪式
Thankyou !
组织架构图 成立目的、委员会成员
4.制定各种制度和流程,院内外标识制作, 完成认证要素1准备
时钟统一 一键启动导管室 典型病例讨论会 质量分析会 联合例会 …… 制度文件可参考建设工具包
根据医院特点制定的可施行的流程图并改进
工具包内包含20个流程图模板
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标识与指引
交通要道、入口、门急诊大厅,各部门均有急性胸痛优先标识
胸痛急救的功能分区
分诊台、轮椅及担架车、床边心电图及TNI检测、胸痛诊室、抢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