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e0b21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缺陷的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缺陷的管理水平,根据《生产运营规章制度选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设备缺陷管理。
第二章管理责能第三条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
第四条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全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防止缺陷扩大重大措施的批准。
第五条值长的职责(一) 对威胁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应及时向生产副总经理或者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汇报。
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防止缺陷的扩大,做好记录。
(二) 对各运行班发现的设备缺陷,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检修人员能及时进行消除。
(三)催促运行班组严格执行防止缺陷扩大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条生产技术部的职责(一) 生产技术部是设备缺陷主管部门,主任及各专工应每天了解设备缺陷情况,重大缺陷应监督检修维护部及时消除。
(二)对影响安全生产的或者降低设备出力及构成事故后果的重大缺陷,应组织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提出考核意见。
第七条各生产部门的职责(一) 检修维护部主任、副主任、技术员应每天查阅缺陷记录,深入现场检查设备缺陷及发展情况,按轻重缓急安排有关班组及时消除,并负责监督检修班组的消缺进度和质量。
必须停机才干消除的缺陷,应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专工、主任(副主任)及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经生产技术部专工或者主任 (副主任) 签字许可后,同时采取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
组织缺陷管理工作,催促缺陷消除。
(二)发电部(副主任)、技术员,应每天了解设备缺陷的发生发展及对安全运行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 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做好设备缺陷的录入工作。
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运行班长、值长汇报,且详细做好记录,同时联系并催促检修班组安排消除 (夜间应通知检修维护部值班人员)。
做好消缺安全措施和消缺后的验收及缺陷单的验收工作。
在缺陷未消除前应加强检查,必要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和事故预想。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6a392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6.png)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及时处理配电设备的缺陷问题,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配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规范操作,加强巡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配电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1. 设备缺陷分类:a. 严重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重大风险的缺陷,应立即停用设备,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b. 一般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一定风险的缺陷,应及时整治,并记录。
c. 轻微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影响较小的缺陷,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处理:a. 严重缺陷: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停电、维修和检修,并在修复后经过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运行。
b. 一般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维修。
c. 轻微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维修。
三、配电设备巡查与维护1. 电网设备巡查:a. 巡查人员应定期巡视配电设备,注意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上报。
b. 巡查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声音等异常情况,并记录。
2. 电网设备维护:a. 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紧固、润滑、防腐等。
b. 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违规操作。
四、设备缺陷上报和处理流程1. 巡查、维护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收到设备缺陷报告后,应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并按照缺陷分类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缺陷处理计划,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修复工作。
4. 维修和修复工作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维修和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和监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并落实相关责任人。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设备缺陷管理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3. 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支持,确保制度执行。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7531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9.png)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1篇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据。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78f0d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2.png)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为了提升发电厂的安全性和效率,发电厂必须实施缺陷管理制度。
缺陷管理制度能够提高设备维护和运营的效率,减少故障率和停工时间,保证发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缺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优点。
一、缺陷管理制度的定义缺陷管理制度指的是一种有组织、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对发电厂设备和工程缺陷的识别、记录、跟踪、处理和统计,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一)缺陷识别发电厂的设备和工程缺陷是指设备和工程上出现的缺陷、故障、异常等情况。
缺陷识别是通过检查、测试、分析、监控、调试等方式发现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二)缺陷记录缺陷记录是指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缺陷的种类、程度、位置、发现时间、相关人员等信息。
(三)缺陷跟踪缺陷跟踪是指对记录的缺陷实施跟踪,并对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步骤包括:1. 确认缺陷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对优先级高的缺陷进行处理。
2. 跟踪处理的进度和质量,确保处理方案的有效性。
3. 定期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追踪检查,防止缺陷复发。
(四)缺陷处理缺陷处理是指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处理,包括修理、更换、维修、校正、改进等方式进行缺陷的消除或修复。
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停机检修等方式进行处理。
(五)缺陷统计与分析缺陷统计和分析是指对缺陷处理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并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主要包括对缺陷种类、频率、处理效果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缺陷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
三、缺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优点实施缺陷管理制度具有以下优点和必要性:(一)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及时识别和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
(二)提高维护和运营效率缺陷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设备维护和运营流程,提高维护和运营的效率,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
(三)提高工作质量和企业信誉度缺陷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工作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提高企业信誉度和声誉。
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d392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a.png)
电网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2.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对设备缺陷的定位和处理,可以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3. 保障安全生产:设备缺陷可能会导致设备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保障电网运行人员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4. 优化设备维护计划:通过对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设备的维护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合理安排维护时间和维护内容,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效果。
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1. 设备缺陷的分类与处理流程:根据设备故障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设备缺陷分为临时缺陷、一般故障和重大故障,并明确不同缺陷类型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员。
2. 设备缺陷的发现与报告机制:建立设备缺陷的定期检查和巡视制度,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建立缺陷报告流程,保证问题迅速上报和处理。
3. 设备缺陷的诊断与评估标准:明确设备缺陷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对设备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缺陷的紧急程度和处理优先级。
4. 设备缺陷的处理与跟踪:制定设备缺陷处理方案,明确故障处理流程和时间节点,跟踪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确保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5. 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与改进措施:建立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系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设备故障的规律和瓶颈,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方案:明确制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确定责任人员和管理程序,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 培训人员和制定操作规程: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培养人员的意识和技能,编制操作规程,明确各项管理过程和工作要求。
3. 推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监督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f88f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7.png)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发电厂缺陷管理工作,提高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障发电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发电厂的缺陷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的管理和处理。
三、主要内容1.缺陷管理责任主体(1)发电厂总经理对缺陷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缺陷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门的主管负责日常的缺陷管理工作。
(3)发电厂全体员工有义务对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报告。
2.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任何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发现任何设备缺陷,都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或者主管报告。
(2)缺陷确认:设备管理部门接到缺陷报告后,应当派人对缺陷进行确认,确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和编号。
(3)缺陷分析:对确认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对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缺陷处理: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缺陷的性质、影响以及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排除缺陷隐患。
(5)缺陷跟踪:对处理后的缺陷进行跟踪,确保缺陷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稳定性。
(6)缺陷总结: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处理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缺陷等级和处理时限(1)根据缺陷的性质、影响和紧急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可以分为A级、B级和C级,A级为最严重的缺陷,C级为一般性的缺陷。
(2)根据缺陷等级,制定不同的处理时限,A级缺陷应在24小时内解决,B级缺陷应在72小时内解决,C级缺陷应在1个月内解决。
4.缺陷记录和归档(1)对所有缺陷进行登记和编号,并建立缺陷台账,记录缺陷的发现、确认、处理和跟踪情况。
(2)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归档,包括问题描述、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等内容,存档备查。
5.缺陷管理的质量控制(1)加强对缺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质量。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00e2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2.png)
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缺陷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工作效率,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原则: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是综合管理、预防为主、维修为辅、及时处理、全员参与。
二、缺陷管理的流程和责任:(一)缺陷的识别:发电厂设备缺陷的识别可以通过设备巡检、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统计等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登记、记录和报告。
(二)缺陷的评估和分析:对于登记、记录的设备缺陷,应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缺陷的危害程度、优先级和处理方式。
(三)缺陷的处理和跟踪:对于评估和分析确定的设备缺陷,应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四)缺陷的总结和改进:对于设备缺陷处理的结果和教训应进行总结,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制度中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缺陷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一)设备巡检和检修: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缺陷,防止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检修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及时恢复和正常运行。
(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统计,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缺陷和故障问题。
(三)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对于重要设备和故障较为频繁的设备,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设备故障的潜在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经验分享和培训教育:对于设备缺陷管理经验的分享和培训教育是提高缺陷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内部讨论会、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进行。
四、缺陷管理的考核和改进:(一)考核指标: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停机时间指标、故障处理效率指标等。
(二)改进措施:对于缺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和跟踪,不断优化和改进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77ed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b.png)
华能电厂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发挥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保障生产稳定运行。
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华能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三、缺陷管理流程1.缺陷发现(1)设备运行人员在日常巡检、操作、维护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需要进行缺陷处理时,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
(2)设备维修人员在维护作业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应当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停机处理。
2.缺陷确认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确认缺陷后,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停机处理。
3.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分为A类、B类、C类缺陷。
A类缺陷为重大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B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在计划维修时处理;C类缺陷为一般缺陷,需持续关注及跟进。
4.缺陷处理(1)A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修复,并确认处理结果。
(2)B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在计划维修时处理,维修人员应当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C类缺陷:设备运行人员应当持续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并定期检查、跟进,确保设备不影响生产运行。
5.缺陷验证设备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验证,确认设备已经修复完毕,并恢复正常运行。
6.缺陷记录和报告对所有发现的缺陷,都应当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
7.缺陷分析和改进对重大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四、责任与义务1.设备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缺陷,遵守缺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缺陷,按照规定程序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设备管理人员:对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缺陷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电厂制定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制定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3000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0.png)
电厂制定缺陷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障电厂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缺陷管理制度,对电厂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电厂缺陷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程序和要求,规范缺陷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发现、报告、修复和预防,为电厂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厂的缺陷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设施、工艺、环境等方面的缺陷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必须得到及时修复,确保工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2. 预防为主:着重从源头上预防缺陷发生,降低缺陷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及时维护:一旦发生缺陷,必须立即进行维修和处理,避免因小失大。
四、管理职责1. 电厂领导:负责组织、实施缺陷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要求得到有效执行,保证电厂生产安全。
2. 缺陷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缺陷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协调,制定缺陷管理计划和预防措施。
3. 生产人员:负责日常生产运行中的缺陷发现、报告和处理,及时向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
五、缺陷管理程序1. 发现缺陷:生产人员在生产运行中发现缺陷后,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工作安全,向领导和缺陷管理部门报告。
2. 缺陷报告:缺陷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核实缺陷情况,评估对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制定修复计划。
3. 缺陷修复:按照制定的修复计划,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缺陷修复,确保修复质量和效果。
4. 缺陷预防:对常见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缺陷总结:每月对缺陷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管理,提高缺陷管理水平。
六、缺陷管理要求1. 缺陷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缺陷检查和巡视,加强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减少设备故障。
2. 缺陷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生产人员应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dlt 2299-2021 火力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导则
![dlt 2299-2021 火力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70c8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2.png)
dlt 2299-2021 火力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导则《火力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导则》DLT2299-2021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为火力发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细致的指导。
该导则系统地阐述了设备缺陷的分类、发现程序,以及报告、消除和验收等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设备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该导则将设备缺陷分为三类: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和危急缺陷。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电厂工作人员更加明确各类缺陷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般缺陷虽然对设备运行影响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关注并定期检查,可能会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缺陷。
严重缺陷则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潜在威胁,尽管设备仍能维持运行,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危急缺陷是最严重的类型,它直接威胁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因此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一旦发现设备缺陷,相关人员需立即报告,并进行初步分析。
接下来,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消除计划,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准确、高效的消除。
消除缺陷后,还需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缺陷已被彻底消除,并对消除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以便今后借鉴和改进。
此外,该导则还对设备缺陷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分工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各个环节都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火力发电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加强监督和考核,以确保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通过实施《火力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导则》,我国火力发电厂可以大幅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项导则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6592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7.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配电室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设备缺陷引发事故,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配电室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 安全为先:安全是首要原则,任何时候安全都不能被忽视。
2. 预防为主:做好设备的预防性检修和维护工作,防患于未然。
3. 故障及时处置:对于设备缺陷,要及时发现、及时报修、及时处理。
4. 过程控制: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需要有规范的控制和记录,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管理流程1. 设备巡查(1)定期巡检:配电室设备要进行定期巡检,发现设备缺陷及时报修。
(2)日常巡查:配电室设备的日常巡查要求细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外观、设备温度、设备声音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巡查记录:每次巡查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的时间、巡查人员、巡查设备等,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2. 设备报修(1)发现缺陷: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立即向上级报修。
(2)报修流程:报修要按照公司的相关流程进行,包括报修单填写、报修单上级审批、维修人员派遣等。
(3)报修记录:每次报修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报修的时间、报修人员、报修设备等,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3. 设备维修(1)维修人员派遣:设备报修后,需要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维修质量。
(2)设备停电:对于需要维修的设备,必要时需要进行停电操作,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3)维修记录:每次维修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维修的时间、维修人员、维修设备等,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4. 设备检验(1)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检验记录:每次检验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的时间、检验人员、检验设备等,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5. 设备跟踪(1)对于重要设备的缺陷处理,需要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2)跟踪记录:每次跟踪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跟踪的时间、跟踪人员、跟踪设备等,以备后续查询和管理。
风电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
![风电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0625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f.png)
风电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风电场设备缺陷的管理,并确保设备缺陷的及时发现、处理和修复,以保障风电场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风电场设备缺陷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缺陷的报告、记录、处理和修复。
三、缺陷报告1. 缺陷的发现a. 风电场设备缺陷可由运维人员、巡检人员、设备监测系统等途径发现。
b. 发现设备缺陷后,应立即报告给风电场设备管理部门。
2. 缺陷报告内容缺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缺陷的描述:描述设备缺陷的情况,包括具体位置、缺陷的性质和程度等。
b. 缺陷的影响:分析设备缺陷对风电场运行和设备安全的影响。
c. 缺陷的紧急程度:评估设备缺陷的紧急程度,确定处理的优先级。
四、缺陷处理1. 缺陷的确认a. 风电场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缺陷进行确认,确保缺陷的存在和性质。
b. 如有需要,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缺陷的具体原因。
2. 缺陷的处理计划缺陷处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 缺陷的修复时限:确定缺陷修复的时间要求,根据缺陷的性质和紧急程度进行合理安排。
b. 缺陷修复的方法:确定缺陷修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修复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等。
3. 缺陷的修复a. 缺陷的修复应由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或专业团队进行。
b. 在修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修复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缺陷记录1. 缺陷的记录a. 风电场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计划和修复过程等。
b. 记录应详细、准确,以供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2. 缺陷记录的保存a. 缺陷记录应保存在可靠的介质中,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b. 缺陷记录的保存期限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规定。
六、缺陷跟踪和分析1. 缺陷跟踪风电场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确保缺陷的处理进度和效果。
2. 缺陷分析风电场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包括缺陷的发生原因、频率和影响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9923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7.png)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建立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指根据电力设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系统地管理和处理电力设备缺陷的规定和程序。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架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规定。
一、制度的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设备等。
三、组织架构四、主要内容1.缺陷发现与报告2.缺陷分类与登记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缺陷进行分类,并将其登记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
对于严重和重要缺陷,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缺陷处理与维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要求明确缺陷的处理程序和责任。
对于一般性的缺陷,可以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和维修;对于重大和紧急缺陷,要及时调动维修人员和相关资源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缺陷分析与防范制度要求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缺陷的发生和影响。
5.缺陷管理与追溯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维修和分析,要求建立健全的缺陷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和记录真实可靠。
以上为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度的规定和实施,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工作和设备。
制度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来负责管理和领导,委员会的成员要具备相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最后,制度要求对设备缺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追溯,以确保缺陷的有效处理和分析。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电厂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d7f7f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9.png)
第一条为了保证亿利能源公司电厂(以下简称“电厂”)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电厂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定义和缩略语(一)缺陷分为设备缺陷和设施缺陷 ,是指影响机组主辅设备、公用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建、构筑物正常使用和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状态和异常现象,如设备的振动、位移、磨擦、卡涩、松动、断裂、变色、过热、变形、异音、泄漏、缺油、不许、失灵,建、构筑物设施和附件的损坏、安全、消防和防洪设施损坏,以及由于异常引起的参数不正常等。
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零、一、二、三、四类,其中零、一、二、三类缺陷主要指设备缺陷,四类缺陷主要指非设备性缺陷;(二)零类缺陷即紧急缺陷,是指危及主要设备安全运行或者人身安全,如不及时消除或者采取应急措施,在短期内将造成停机、停炉、甚至全厂停电或者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三) 一类缺陷是指威胁安全生产或者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机组正常出力或者正常参数运行,属于技术难度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更换重要部件或者更新设备,通过机组大小修才干消除的缺陷;(四)二类缺陷是指系统无备用设备需在计划检修中才干消- 1 -除的缺陷,该缺陷不影响设备出力和以正常参数运行,但有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可能,需要倒系统运行或者必要时需停机停炉后在短期内就可消除的缺陷;(五)三类缺陷是指发电主、辅设备及公用系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普通性质的缺陷,在机组运行中可以消除,消除时不影响机组出力或者负荷曲线,属于可随时消除的缺陷;(六)四类缺陷是指非生产设备缺陷,主要指建、构筑物等非生产设施缺陷,主要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以外,对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不会构成直接影响的缺陷,包括:建、构筑物(门窗,给排水、屋顶、地面、设备基础等)、普通照明(不含生产现场照明)、洗手间、设备标牌、保温油漆等缺陷;(七)重复缺陷是指同类设备或者设施在厂家规定或者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 ;(八) 及时消除的缺陷是指在规定的时限内,包括批准延期处理的时限内消除的缺陷;(九)主要指标定义:1.各类缺陷比例= (各类缺陷数/缺陷总数)×100%;2。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af3e5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f.png)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大型的发电厂是保障能源供给的主要来源,但是发电厂的设备和设施经常存在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不管大小都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和完善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度内容1.缺陷识别(1)发电厂应该建立健全的缺陷识别机制,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巡检和维修,发现设备缺陷及时予以报告,保证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2)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工作职责分工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检查,精确找出存在的问题。
2.缺陷报告(1)发现缺陷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或者相关技术负责人员报告。
(2)报告需包含缺陷的具体情况、发现时间、位置、等级以及建议的处理方式等信息。
(3)重要的缺陷需要及时通报相关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机构,调整运行计划,防患于未然。
3.缺陷处理(1)发电厂应该建立缺陷处理流程,包括对缺陷的紧急程度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对于必须关停设备的缺陷,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维修完成。
(3)缺陷处理的记录,包括处理过程、处理结果以及时间等信息,需要及时进行汇总和归档。
4.缺陷跟踪(1)对于重要的缺陷,需建立定期的跟踪机制,对其进行追踪、评估和整改。
(2)对于类似的缺陷,应该进行回归分析,追根溯源,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5.缺陷预防(1)发电厂应该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
(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尽量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缺陷。
落实和意义缺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发电厂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确保落实到位。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执行该制度,发电厂所遇到的各种缺陷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不管是在安全生产还是生产效率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个发电厂的有效安全管理与其他要素同等重要,完整的缺陷管理制度,就是整个安全管理机制中贯穿始终的纽带,只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才能够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a760d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a.png)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必须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3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一律实行车间主任领导下的“三种人”管理责任制。
4设备缺陷的分类Ⅰ类缺陷:设备出现绝缘、强度、温升等各方面超过运行参数极限值,严重危及安全运行,如不立即处理有造成断线、停电和设备损坏的可能,以及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的缺陷。
Ⅱ类缺陷:虽未超过允许极限,但异常变化较大,在短期内发展将对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构成威协的缺陷。
Ⅲ类缺陷:一般性缺陷,对设备的安全及经济运行无明显障碍,缺陷在短期内也无继续恶化的可能。
5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与注销5.1Ⅰ类设备缺陷随发现立即汇报。
Ⅱ、Ⅲ类缺陷按月集中汇报,汇报时间为每月____日。
5.2运行设备发生缺陷,运行班长应直接向值长及车间值班领导汇报。
5.3消缺责任单位应根据消缺通知的要求及时组织消缺。
Ⅰ类缺陷从提报到注销不得超过____小时。
对于Ⅱ、Ⅲ类缺陷的处理,消缺单位必须提报生产计划和停电申请。
Ⅱ、Ⅲ类缺陷的最长处理周期分别为____月和1季度。
5.4缺陷处理结束后,应履行验收制度,不经验收,严禁恢复送电。
5.5消缺及运行单位应严格执行缺陷注销制度。
缺陷处理后,应以工作票形式向值长汇报消缺情况,无此汇报,将以未完成生产任务考核。
6各班组应按规程要求通过巡检、检修、试验、分析等各种手段及时发现缺陷,按消缺传递程序汇报,并积极设法消缺。
在缺陷未消除前,运行人员应按缺陷性质采取监督措施,保证缺陷不再继续发展。
7凡属人为因素延误消缺致使缺陷扩大或造成事故,将以渎职行为按厂有关规定自上到下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人为因素主要发生在缺陷提报环节、缺陷传递环节、缺陷处理环节。
8设备缺陷处理必须严格办理工作票,并按要求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电气车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是一种用于管理和处理电气设备缺陷的制度。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4055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3.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管理目的配电室设备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记录,实现设备缺陷的及时修复和管理。
二、管理责任1.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责任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分工如下:a. 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巡检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b. 负责设备缺陷的登记和记录,确保缺陷的修复情况得到有效记录;c. 协助相关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d. 提供设备缺陷修复的必要支持和配合。
2. 相关部门的责任:a.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及时维修和处理;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监督和检查;c. 部门领导负责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设备缺陷的发现和报告1. 设备管理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立即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2. 员工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员或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3. 设备维修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核实缺陷情况,并制定修复计划。
四、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1. 设备维修部门应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修复时,应确保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3. 设备缺陷修复完成后,设备维修部门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并记录缺陷的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的记录和归档1. 设备管理员应将设备缺陷的报告、处理和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的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2. 设备缺陷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和发现时间;b. 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情况;c. 设备缺陷的验收结果。
六、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缺陷的数量、类型和修复情况等。
2. 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应上报相关部门,供其参考改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6795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3.png)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高效、稳定地运行大型发电设备的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处理管理,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生产的安全可靠和效率高低。
因此,建立健全的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是保障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制定缺陷管理制度前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开始制定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前,我们需要了解发电厂特有或普遍存在的缺陷类型,这种了解情况是我们建立缺陷管理制度的基础。
例如,一些常见的发电厂缺陷类型如下:1. 机电设备故障,如轴承损坏、传动系统失效等;2. 精细控制系统的运行异常,如过载过程中的卡顿、调节系统失灵等;3. 电涡流问题,导致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4. 计算机网络硬件故障,如服务器停机、存储设备出现延迟等。
有了这些信息基础,我们就能够制定出适合本厂情况的缺陷管理制度,以有效地预防、识别、评估和解决缺陷问题。
二、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制定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开放性的原则——建立一套开放性的缺陷管理体系,使员工能够自由地汇报和提交缺陷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来自于内部或外部。
2. 结构化的原则——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前提下,确保缺陷管理过程数据清晰,指导实施科学且可靠。
3. 全面性的原则——将缺陷管理纳入全面的测试管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有效性。
三、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1.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缺陷情况,都应该尽可能确保其能够被识别、处理和改进。
制定一套缺陷管理审核管控、信息管理和监督测量框架,为维持高安全性、经济高效运行的发电厂提供一个基本依据。
2.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对发电厂缺陷问题进行分类,建立问题识别、分发、评估、纠正和跟踪漏洞的机制。
通过机器自动控制等手段,定期调度、在线监察故障处理等工作能够及时完成,为维护发电安全、保持良好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缺陷的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缺陷的管理水平,根据《生产运营规章制度选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缺陷管理。
第二章管理责能第三条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在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
第四条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全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防止缺陷扩大重大措施的批准。
第五条值长的职责(一)对威胁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应及时向生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汇报。
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防止缺陷的扩大,做好记录。
(二)对各运行班发现的设备缺陷,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检修人员能及时进行消除。
(三)督促运行班组严格执行防止缺陷扩大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条生产技术部的职责(一)生产技术部是设备缺陷主管部门,主任及各专工应每天了解设备缺陷情况,重大缺陷应监督检修维护部及时消除。
(二)对影响安全生产的或降低设备出力及构成事故后果的重大缺陷,应组织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提出考核意见。
第七条各生产部门的职责(一)检修维护部主任、副主任、技术员应每天查阅缺陷记录,深入现场检查设备缺陷及发展情况,按轻重缓急安排有关班组及时消除,并负责监督检修班组的消缺进度和质量。
必须停机才能消除的缺陷,应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专工、主任(副主任)及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经生产技术部专工或主任(副主任)签字许可后,同时采取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
组织缺陷管理工作,督促缺陷消除。
(二)发电部(副主任)、技术员,应每天了解设备缺陷的发生发展及对安全运行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做好设备缺陷的录入工作。
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向运行班长、值长汇报,且详细做好记录,同时联系并督促检修班组安排消除(夜间应通知检修维护部值班人员)。
做好消缺安全措施和消缺后的验收及缺陷单的验收工作。
在缺陷未消除前应加强检查,必要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和事故预想。
(四)检修班长及检修班组技术员1、每天到现场检查所管辖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查阅缺陷记录,并到现场查看主要缺陷的情况,根据现场运行条件安排消除。
2、布置消缺工作时应向消缺人员交待安全及技术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消缺工作结束后应通知运行人员进行验收,重大的缺陷应通知本部门及生产技术部专工参加验收。
缺陷消除后,应在缺陷记录上详细注明消缺情况,联系运行人员及时进行验收。
3、督促设备专责人对所辖设备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设备缺陷应及时安排消除。
对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应汇报部门领导,并做好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及确定消除时间。
4、设备专责人每天应检查所辖设备,了解设备的健康情况,认真做好设备缺陷记录及消缺记录,较大缺陷应记录到设备台帐上,做好设备的诊断工作,做到对自己所辖设备心中有数。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第八条缺陷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运行及备用中的设备或系统及生产设施随时发生的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及文明生产等异常现象。
(一)系统或设备之性能或功能与设计不符(己变更并办理变更手续视为等同于设计状态),或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及经济运行的。
(二)渗漏,包括漏油、漏水、漏汽、漏风、漏灰、漏煤、漏烟、漏粉等。
(三)运行设备和备用设备发生异常。
(四)系统或设备标志不全。
(五)不符合文明生产要求。
第九条缺陷类型(一)A类:缺陷不处理影响人身安全、导致主机跳闸或降出力。
(二)B类:缺陷不处理可导致主要辅机跳闸、损坏或主要辅机退出备用,但不直接降低机组出力(三)C类:缺陷不处理影响经济运行及其它一般设备缺陷。
(四)D类:缺陷不处理影响文明生产。
(五)E类:土木建筑类缺陷:包括门窗、玻璃、墙面、瓷片、基础地面的损坏、房屋漏雨等。
(六)F类:其它。
第十条设备缺陷的检查、录入(一)运行部门缺陷系统的操作由各机长、运行班长负责,各机长、运行班长为计算机管理专责人,也是缺陷管理专责人;生产技术部、安监环保部、检修维护部专工发现缺陷由专工直接输入。
计算机操作员在录入缺陷前须输入操作者的工号及密码,方可允许操作,否则将被拒绝操作,缺陷发现人在录入的同时要电话通知到缺陷责任班组人员。
(二)属于泄漏范围的缺陷,在“鉴定”栏内标注“漏点”以供区别(房屋漏雨除外)。
(三)属跨专业共管设备的缺陷消除,实行单一专业负责牵头消缺,具体分工如下。
转动机械、挡板、电动阀门由机务专业牵头。
属热工负责的热机保护、联锁回路及自动调节回路由热工牵头。
属电气负责的保护、联锁回路由电气专业牵头。
(四)若跨专业共管设备的缺陷消除,当牵头专业与相关专业因分工发生争议时,由检修维护部内部协调裁决。
涉及检修与运行之间的争议由生产技术部协调。
(五)同一设备、同一类型(相近点)缺陷为一条缺陷,若分割填写视为重复填写。
(六)由于设计、制造原因,在日常运行、机组大小修中不能处理,并经生产技术部专工确认、生产技术部主任审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的缺陷,运行人员不再填写此缺陷。
(七)缺陷管理时间信息均由微机自动生成,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时间。
(八)缺陷消除后有特殊要求者,由检修专责人汇报部门后,由部门主任或技术员在检修交待本上向运行人员交待注意事项,生产技术部专工签字认可后由运行人员执行。
第十一条缺陷消除时间界定检修维护部在接到运行人员消缺电话后,应及时(白天10分钟内、夜间20分钟内)到达现场并安排处理,设备缺陷消除后,由检修、运行人员就地验收(包括卫生)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
(一)正常消缺1、属A、B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为8小时。
2、属C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为24小时。
3、属D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为24小时。
4、属E类缺陷,计划完成时间为120小时。
5、属F类缺陷,可根据缺陷大小、缓急适当填写计划消除时间(但不得大于168小时)。
(二)需停主机消除或结合大小修处理的缺陷,由检修维护部提出申请,并汇报生产技术部主任,根据缺陷情况确定消缺方案及时间。
(三)需停辅机或倒系统消除的缺陷,由检修维护部分管专工在微机上提出申请,生产技术部专业专工批准。
值长、运行机长、班长在微机上看到批准后,要及时安排,并积极配合检修维护部办理工作票手续,消缺时间以工作票开工时间起计时。
(四)属于无备品的缺陷处理,检修维护部申报消缺备品计划,物资供应部落实消缺备品到货时间。
在备品到货后,转入正常消缺管理。
(五)需技术攻关消除的缺陷,检修维护部在微机上提出申请,生产技术部主任初审、副总工程师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生产技术部组织攻关。
第十二条消缺程序(一)可按规定时间消除缺陷的处理程序1、运行巡检查找,检修人员上岗查找,专工查找。
2、运行和其他人员发现缺陷汇报机长(运行班长)。
3、机长(运行班长)输入微机(其中专工发现的缺陷由专工输入微机) ,并进行界定。
4、运行值班人员通知检修维护部消缺(专工发现的缺陷由专工通知检修维护部)。
5、A、B类缺陷,检修维护部专工负责制订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同时确定H点。
6、检修维护部组织消缺。
7、生产技术部专业专工负责质量监督。
8、消缺完毕,检修维护部用微机进行已处理登记,向运行人员提出验收申请,同时电话联系运行人员注销(联系人姓名录入微机)。
9、运行人员负责所有缺陷的验收及注销工作。
10、检修维护部对运行做出交待。
(二)需备品备件、延期、停机或停辅机才能消除缺陷的处理程序1、检修维护部办理“申请鉴定缺陷消缺计划单”。
2、需备品的检修维护部编制备品计划,物资供应部根据备品计划组织紧急进货,确定到货时间,并签字。
3、备品到货后,物料部及时通知检修维护部及专业专工验收。
4、备品到货后转入正常缺陷管理。
5、需停机或停辅机处理的缺陷,由副总工程师或值长据实安排机组运行方式,确定消缺时间。
(三)生产现场所有消缺工作票的办理依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使用规定》执行。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三条缺陷消除统计以及考核。
(一)凡与发供电有关的主、辅助设备和相配套的系统所发生的缺陷,均属考核之列,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发现重大设备缺陷由安监环保部按有关规定奖励。
(二)由于工作不到位,运行人员和设备专责人未能及时发现缺陷而被其他人员发现,一条缺陷扣运行单位和设备专责人各50元。
运行人员发现重大缺陷每次奖励发现人100-1000元。
(三)检修人员消缺完毕后通过计算机向运行人员提出验收申请,检修人员必须到现场与运行人员一同验收(交接班前后半小时内不准提验收申请,否则无效),运行人员没有在1.5小时内完成缺陷的验收及微机注销工作,生产技术部缺陷专工根据微机自动生成时间进行检查、统计,发现一条未及时注销扣运行人员50元,若因此造成的超时,超时考核由运行承担。
运行人员验收缺陷时,应严格把关,缺陷发生原因和消缺情况填写不清楚,不能验收,否则每条考核运行人员20元。
(四)检修人员消缺时,运行人员应积极配合,否则,每次扣运行人员100元。
(五)在填写缺陷和缺陷注销时,必须同时电话联系,若无电话联系(或未联系上)却注明联系人,每发现一次扣登录人50元(检修、运行单位每月5日前将缺陷统计上报生产技术部)。
(六)运行人员在录入或填写缺陷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写机组号、设备名称、缺陷部位等,不按照规定填写,每发现一次考核50元。
(七)运行人员发现A、B类缺陷,除立即按照缺陷管理办法通知检修人员外,并在运行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对威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值长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并及时向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八)运行人员发现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需立即申请停机、停炉处理,值长除汇报有关领导外,并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主任及检修计划专工、安监环保部主任,安排各运行班长统计机组缺陷(机组运行期间可以处理的缺陷不统计)。
(九)生产技术部专工每月对检修维护部消缺情况进行综合统计,未消缺陷每条考核100元,经过鉴定的未消缺陷每条考核30元;同时统计缺陷消除的及时性,在规定时间每超时1小时考核10元。
(十)运行人员发现重大(或急需处理)缺陷,检修人员未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现场,每次扣检修分场50元,对拒绝接受消缺者每次扣100-500元,运行面负责统计,报生产技术部落实后考核(在许可消缺后,消极怠工延误系统恢复或设备投运,影响正常运行并造成不良后果者,按安监环保部安全考核条例执行)。
(十一)检修人员将缺陷消除完毕后,未及时向运行人员申请验收或未作检修交待,按缺陷未消除处理;若检修质量不合格、现场未清理干净、未通过验收(验收栏注明验收不合格)按缺陷未消除处理;设备启动后又出现问题返工重干,按重复消缺处理。
(十二)未按消缺备品要求时间到货,一条扣物料部50元,多延期一天加扣20元。
(十三)一周内同一设备重复发生的缺陷,属检修质量问题,每条扣检修维护部100元,属操作问题(包括操作不到位造成阀门内漏),每条扣运行单位100元;需停机或倒(停)公用系统才能消除的缺陷加倍考核;因缺陷未消除(或未处理彻底)延误开机或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考核5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