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讲课(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
治疗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根据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起 搏器植入或手术治疗。
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心肌 缺血。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以改善 心肌供血。
05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 事项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
QT间期
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 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P波
代表心房的电活动,正常形态 较小,时限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 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 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代 表心室的后继电位。
02 心电图的导联与记录
寻找异常波形
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异常波形,以判断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患者的心电图与正常 心电图进行对比,以发
现异常表现。
时间分段分析法
波形特征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将心电图分成不同的时 间段,分别观察各个时
心电图的导联方式
常规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V₁至V₆等导联,用 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胸导联
包括V₁至V₆导联,用于监 测心脏的胸壁电活动。
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aVR、 aVL等导联,用于监测两 上肢和两下肢的电活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静态心电图
心电监护
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用于常规 体检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肥厚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心脏肥厚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出现肢体导联电压增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心电图学教学PPT(一网打尽彩图完整版)
(六)电解质与心电图 electrolytes and the ECG
(七)洋地黄与心电图 digitalis and the ECG
(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ECG
心电轴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axis deviation
Ⅰ
Ⅱ
Ⅲ
Ⅰ 正常位心脏 normal position
Ⅱ Ⅲ aVR
V6
V5 V1 V2 V3 V4
aVL aVF
心电轴转位
rotation on the long axis
顺时钟转位 右心室向左移动,左心室被推向后方, 使V1~ V4 ,甚至V6均呈右心室表面波 型(rS)。
逆时钟转位 左心室向前向后,使V3以至V2、V1呈现 左心室表面波型(R波为主)。
右
位
心
(1)I导联P、QRS波倒置 (2)Ⅱ、Ⅲ导联互换
(3)胸导联V1~V5 R波逐渐减低,S 波逐渐加深;V2、V1、V3 R、 V4 R及 V5 R,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浅。
顺时钟转位 clockwise
Ⅰ
rolation
Ⅱ
V6 Ⅲ
aVR
V5 V1 V2 V3 V4
aVL aVF
逆时钟转位 counterclockwise rolation
单击上图
单击上图
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 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 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 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七)洋地黄与心电图 digitalis and the ECG
(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ECG
心电轴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axis deviation
Ⅰ
Ⅱ
Ⅲ
Ⅰ 正常位心脏 normal position
Ⅱ Ⅲ aVR
V6
V5 V1 V2 V3 V4
aVL aVF
心电轴转位
rotation on the long axis
顺时钟转位 右心室向左移动,左心室被推向后方, 使V1~ V4 ,甚至V6均呈右心室表面波 型(rS)。
逆时钟转位 左心室向前向后,使V3以至V2、V1呈现 左心室表面波型(R波为主)。
右
位
心
(1)I导联P、QRS波倒置 (2)Ⅱ、Ⅲ导联互换
(3)胸导联V1~V5 R波逐渐减低,S 波逐渐加深;V2、V1、V3 R、 V4 R及 V5 R,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浅。
顺时钟转位 clockwise
Ⅰ
rolation
Ⅱ
V6 Ⅲ
aVR
V5 V1 V2 V3 V4
aVL aVF
逆时钟转位 counterclockwise rolation
单击上图
单击上图
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 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 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 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正常心电图波形
nor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mplexes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可编辑课件
26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 提前的P波重叠于前面的T,且不下传,可无
QRS波 • 不完全性代尝间歇居多 •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编辑课件
27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P波: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时限:0.12~0.20s (3)PR段: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 时限:0.02~0.12s
可编辑课件
9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
10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2.QRS波群:为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波型:
13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Q-T间期及其最高限
R-R 间期度
心率
(s)
(次/min)
正常
正常 最高限度(s)
1.50
40.0
0.478
0.52
1.20
50.0
0.427
0.47
1.00
60.0
0.390
0.43
0.80
75.0
0.348
0.39
0.60
100.0
0.302
2.房性心动过速
可编辑课件
28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可编辑课件
29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规律的锯齿状F波,等电线消失 • F波频率250~350次/分 • 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心电图幻灯片 ppt课件(1)
向下偏移。
• 正常人S-T段下移 在任何导联上不应超过
0.5mm(即0.05mv)
• S-T段抬高
2021/2/22
V1-2导联不超过0.3mv, V3不超过0.5mv, 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
45
④ 除极完毕后,心室 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分别形 成了ST段和T波;
2021/2/22
ST-T
Q
S
QRS波群
43
第四步 : 看ST段
有否偏移? 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 ST抬高: V1、V2<0.3mv V3<0.5mv 其余<0.1mv ST压低: <0.05mv
2021/2/22
44
4.S-T段 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为心室的缓慢复极电位变化。
•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
•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包括avR、
avL 、avF导联。
• 心电图机有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夹子,
分别夹在右手、左手、左脚和右脚上。
2021/2/22
12
标准双极导联的电极位置及正负极连接方式
• I导联:左臂(正极) • II导联:左腿(正极) • I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右臂(负极) 左臂(负极)
2021/2/22
QT间期
54
Q-T间期延长
•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
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 钙、低血钾、冠心病、Q-T间期延 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Q-T间期 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 用肾上腺素等。
2021/2/22
55
7. U波(有时在V3导联上可见)
• 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其方
• 正常人S-T段下移 在任何导联上不应超过
0.5mm(即0.05mv)
• S-T段抬高
2021/2/22
V1-2导联不超过0.3mv, V3不超过0.5mv, 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
45
④ 除极完毕后,心室 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分别形 成了ST段和T波;
2021/2/22
ST-T
Q
S
QRS波群
43
第四步 : 看ST段
有否偏移? 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 ST抬高: V1、V2<0.3mv V3<0.5mv 其余<0.1mv ST压低: <0.05mv
2021/2/22
44
4.S-T段 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为心室的缓慢复极电位变化。
•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
•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包括avR、
avL 、avF导联。
• 心电图机有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夹子,
分别夹在右手、左手、左脚和右脚上。
2021/2/22
12
标准双极导联的电极位置及正负极连接方式
• I导联:左臂(正极) • II导联:左腿(正极) • III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右臂(负极) 左臂(负极)
2021/2/22
QT间期
54
Q-T间期延长
•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
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 钙、低血钾、冠心病、Q-T间期延 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Q-T间期 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 用肾上腺素等。
2021/2/22
55
7. U波(有时在V3导联上可见)
• 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其方
心电图讲课PPT课件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 不同,PR间期>0.12秒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房性搏动, 频率100-250次/分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 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合理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个性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心 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心电 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改善
室内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延长,形态异常
03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缩短,QRS波起始部分顿挫(delta波),ST-T波继发性改变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与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 ,深度≥1/4R)或QS波
。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 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关系
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心电图产生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 录。
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 等。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向量概念
01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形成的心电向量是心电图产生的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房性搏动, 频率100-250次/分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 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1 2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合理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个性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使用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心 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心电 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改善
室内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延长,形态异常
03
预激综合征
PR间期缩短,QRS波起始部分顿挫(delta波),ST-T波继发性改变
04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 现与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 ,深度≥1/4R)或QS波
。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 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关系
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心电图产生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 录。
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 等。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向量概念
01
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形成的心电向量是心电图产生的
正常心电图学 ppt课件
ppt课件 22
综合心电向量
一片心肌是由多个心肌细胞所
组成,除极与复极时会产生很 多个电偶向量,把它们叠加在 一起成为一个电偶向量,这就 是综合心电向量
ppt课件 23
左右心室同时除极时的综合向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代表左室的除极向量,指向左偏后,因左室壁较厚,除极 电势大,所以箭杆较长;B代表右室除极向量,指向右前, 因右室壁较薄,除极电势小,故箭杆较短。将A;B各为平行 四边形的一边,并交点于C,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CD即 ppt课件 24 为二者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后)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A.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的电位曲 线;a.零电位线b.静息电位c.动作电位 开始 B.相应的心电图 0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R波;1位相: 相当于心电图的J点 2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S T段;3位相: 相当于心电图的T波 4位相:相当于心电图T波后的静息电位 C.心肌细胞膜内外在不同位相时的离子 变化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容积导电
心肌细胞在除极与复极的过程中, 形成电偶,产生电流,在每一瞬间 都将传播到整个体液内。这种现象 和一束肌纤维放在巨盆盐水内,不 断产生电偶作用于周围的情况完全 相似,这种导电的方式称为容积导 电。人体亦可看作是容积导体,心 脏处于这一导体之中。
ppt课件
16
电位在容积导电体内的正负电场示意图
ppt课件
17
在容积导体中各处都有强弱不 同的电流在流动着,因而导体中各 点存在着不同的电位差,通过电偶 中心可作一垂直平面,因面上各点 与正负两极距离相等,故在此平面 上各点的电位均等于零,称为电偶 电场的零电位面,零电位面把电偶 的电场分为正、负两个半区。
综合心电向量
一片心肌是由多个心肌细胞所
组成,除极与复极时会产生很 多个电偶向量,把它们叠加在 一起成为一个电偶向量,这就 是综合心电向量
ppt课件 23
左右心室同时除极时的综合向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代表左室的除极向量,指向左偏后,因左室壁较厚,除极 电势大,所以箭杆较长;B代表右室除极向量,指向右前, 因右室壁较薄,除极电势小,故箭杆较短。将A;B各为平行 四边形的一边,并交点于C,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CD即 ppt课件 24 为二者的综合向量(指向左后)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A.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的电位曲 线;a.零电位线b.静息电位c.动作电位 开始 B.相应的心电图 0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R波;1位相: 相当于心电图的J点 2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S T段;3位相: 相当于心电图的T波 4位相:相当于心电图T波后的静息电位 C.心肌细胞膜内外在不同位相时的离子 变化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容积导电
心肌细胞在除极与复极的过程中, 形成电偶,产生电流,在每一瞬间 都将传播到整个体液内。这种现象 和一束肌纤维放在巨盆盐水内,不 断产生电偶作用于周围的情况完全 相似,这种导电的方式称为容积导 电。人体亦可看作是容积导体,心 脏处于这一导体之中。
ppt课件
16
电位在容积导电体内的正负电场示意图
ppt课件
17
在容积导体中各处都有强弱不 同的电流在流动着,因而导体中各 点存在着不同的电位差,通过电偶 中心可作一垂直平面,因面上各点 与正负两极距离相等,故在此平面 上各点的电位均等于零,称为电偶 电场的零电位面,零电位面把电偶 的电场分为正、负两个半区。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
4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
5
标Ⅰ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黄色),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Ⅱ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绿色) ,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Ⅲ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发
生
机
制
分
窦房传导阻滞
类
传导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
.
28
.
29
窦性心律
① P波规律出现,Ⅱ、avF、V5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
.
30
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
1.频率:成人>100次/min
1岁以内>150次/min 1-6岁>12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1
10mm/mV 25mm/秒
Ⅱ
此心电图P-P间期为0.48s,心率为125次/分
.
32
窦性心动过缓 • 特点: 1. 频率:<6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3
.
34
窦性心律不齐
• 特点:
1.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0.12s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54
期前收缩相关的常见概念
➢ 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 ➢ 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
➢ 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 以上
心电图课程ppt课件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1 2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等。
诊断依据
根据心电图波形变化,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 诊断。
3
注意事项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需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04
CATALOGUE
心电图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 要手段,如房颤、室性早搏 等。
心电图在线咨询
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提供心电图在线 咨询功能,患者可以在线咨询医生或 与其他患者交流心得。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的波形、波幅 、频率等特征反映了 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状 态。
心电图的组成与解读
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T波 和U波等组成,每个波都有特 定的意义。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通过测量各波的时限、振幅等 参数,可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 状态。
心电图的生理与病理基础
心电图课程ppt 课件
目 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记录与分析 • 常见心电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电图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心电图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 的记录,通过心电图 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 动变化。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心肌 梗死等疾病的重要手 段。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症状、心电图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等。
注意事项
心电图仅是辅助诊断手段,需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平静呼吸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 静呼吸,避免深呼吸或
憋气。
配合医生操作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检 查,如需要改变体位或 进行某些动作时,应积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意义,如P波、QRS波群、T 波等,以及它们在心肌缺血/梗死时的变化。
诊断要点
总结心肌缺血/梗死的心电图诊断要点,如ST段抬高或压 低、T波倒置等。
心律失常案例剖析
案例介绍
展示一份典型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包括心率、节律等方面 的异常。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变化,如P波消失、QRS波群增宽 等,以及它们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表现与解读 • 异常心电图识别与诊断意义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这些 特性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 功能。
检查前准备工作建议
保持安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饮食刺激,以确 保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
去除金属物品
取下身上的金属饰品、手表等物品,避免对 心电图结果产生干扰。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化 纤衣物,以减少静电干扰。
提前预约并了解检查流程
提前与医院或检查中心预约,了解检查流程 和相关注意事项。
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P波后无QRS波群。
《心电图》ppt课件
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缺血表现。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发室性心动过速、房颤 等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病 理性Q波等。
瓣膜性心脏病对心电图影响分析
1 2
二尖瓣狭窄
心电图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提示左心房扩 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但长期关闭不全可导致左心 室肥大。
《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分析 • 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录
• 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注意事项 •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电图定义及作用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作用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用于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 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 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等。
心脏电生理基础
0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02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稳定的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时,会发生 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给出 诊断意见。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建议及时与上级 医师或心电图专家会诊。
THANKS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和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正常 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
秒,最宽不超过0.11秒。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 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 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8
3.复极过程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膜两侧离子 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原来 的静息状态。
9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刺激
电偶方向
电偶方向
++++ ----
--++ ++--
---- ++++
-+-- --++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 --++ 除极过程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13
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4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 通过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 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心率 300 150 100 75 60 50
26
目测法检测心电轴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3.复极过程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膜两侧离子 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原来 的静息状态。
9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刺激
电偶方向
电偶方向
++++ ----
--++ ++--
---- ++++
-+-- --++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 --++ 除极过程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13
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4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 通过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 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心率 300 150 100 75 60 50
26
目测法检测心电轴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QRS波群宽大畸形, 2.时间>0.12S。
心房颤动
房颤房颤,P波消失,f波出现,R-R不等
重点小结
1.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意义 2.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特点和正常值 3.心电轴偏移目测法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 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QRS波群 R波
PR段 P波
ST段 T波
PR间期
Q波 S波
2.右心房肥大
P波尖而高耸,振幅>0.25mV,时间正常。以Ⅰ、Ⅱ、 Ⅲ、 aVF等导联明显,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故称“肺型P 波”。
(二)心室肥大
3.左心室肥大
主要表现为QRS波群电压增高。
肢导:RⅠ>1.5mV,RaVL>1.2mV,RaVF>2.0mV。或RⅠ+SⅡ>2.5mV。 胸导:Rv5或Rv6>2.5mV或Rv5+Sv1≥4.0mV(M)3.5mV(F) 。
房内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室性早搏
1.提早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 2.QRS时限常>0.12s。 3.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4.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
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 2.QRS波一般不变形, 3.P’-R>0.12s, 4.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
• 检测电极如对向电源描记出高T-P段, ST段表现压低。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心电图ppt课件
2、P-R间期
3、QRS波群 4、ST段
5、T波
6、Q-T间期
可编辑课件PPT
16
心电图基础知识
R
心脏除、复极与心可编辑电课件图PPT 关系示意图
17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机
可编辑课件PPT
18
心电图基础知识
(二)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
6个肢体导联 6个胸导联
可编辑课件PPT
19
心电图基础知识
除极进展波就是:正电荷的移动波
可编辑课件PPT
13
心电图基础知识
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 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
3、复极过程
简言之:复极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14
心电图基础知识
可编辑课件PPT
15
心电图基础知识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 (3波3期)
1、P波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 内为负电荷。
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 一定的方向扩展。
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
可编辑课件PPT
1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可编辑课件PPT
12
心电图基础知识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 肤)移动时,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下一个正 向(向上的)波。
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 导联aVR、aVL、aVF。
可编辑课件PPT
20
心电图基础知识
I : 左上肢(+) 右上肢(—) II : 左下肢(+) 右上肢(—) III : 左下肢(+) 左上肢(—) II导联是较常用的导联,能够较好显示P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
房扑
• 病因:常发生于心脏病者,如风心、 冠心、高 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 临床表现: 受心室率快慢影响,AF伴极快心室 率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体检可见快 速的颈静脉扑动。
• 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F波,在Ⅱ、Ⅲ、 aVF 、V1导联最明显, 频率250-300次/分 2)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 3)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常规心电图识别
心内科 杨慧清
定义
将电极置于人体体表,通过导联与 心电图机相连,由此记录下的心肌 电位变化称为ECG
正常心
S-T段
P-R间期
QS Q-T间期
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P波
P 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波 方向:Ⅰ、Ⅱ、 aVF 、 V4 ~V6导联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病 因:同前 • 临床表现: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 • 特 征:1)PR间期固定不变,每隔1、
2、或3个P波后有一个QRS波 群脱漏(莫氏现象) 2)最常见的下传比例为2:16:5
Ⅲ°房室传导阻滞
• 病 因:同前 • 临床表现: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易出现疲
• 特征:1)心率较快,节律规则,150-250次/ 分 2)QRS波群形态、时限正常 3)逆行P波,常埋藏于QRS波群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QRS波
R
P
T
U
S-T段
P-R间期
QS
Q-T间期
QRS波
QRS波: 代表左右心室的除极波
正常时限:0.06~0.10秒
方向: Ⅱ导主波向上, aVR主波向下,
室颤
• 病因: 同室扑
• 临床表现:同室扑
• 特征: 极
心室呈波形、振幅及频率均
QRS
不规则的颤动波,无法辨
波群、ST段与T波
室颤
T波
R
P
T
U
S-T段
P-R间期
QS Q-T间期
T波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振幅:一般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
同 导联R波1/10
方向:与QRS主波一致
S-T段
R-onT现象及多源室早
室扑
• 病因: 常见于缺血性心肌病,此外有抗心 律失常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严重 缺氧、电击伤等
• 临床表现: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 至死亡;触诊大动脉搏动消失;听诊 心音消失;血压无法测出
• 特征: ECG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 频率150-300次/分
室扑
• ECG特征: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相应导联 ST段压低≥0.1mv,有时出现T波倒 置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 定义: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冠 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 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缺氧,导致 心肌坏死,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直立,aVR导联倒置,其它导 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时限:正常时限<0.12秒
0.1mv 0.04s
窦性心律
房性早搏
• 病因: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均可发 生,正常人约60%可测出
•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症状,频发 者可有胸闷、心悸
• 特征: 1)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 形态不同
2)QRS形态基本正常 3)代偿间歇不完全
窦性停搏及逸搏心律
P-R间期
R
P
T
U
S-T段
P-R间期
QS Q-T间期
P-R间期
P-R间期: 代表激动自窦房结开始,通 过 结间束至房室结的全部时间
正常值: 0.12~0.20秒 异常值: <0.12秒首选考虑WPW
即预激综合症; >0.20秒考虑AVB 即房室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
• 病因:AMI、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 肌炎、心肌病、先心病、急性风 湿热、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等
变小
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
Q波: 在同一导联中深度<1/4R波,
宽度<0.04秒
RS波: RV1+SV5<1.2毫伏
SV1+RV5<3.5~4.5毫伏
室早
• 病因: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 常 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 临床表现:可有心悸感 • 特征: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
R
P
T
U
S-T段
P-R间期
QS Q-T间期
S-T段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终了到复极开始 的时间,一般为一等电位线
振幅: 任一导联下移<0.05毫伏,肢导 联上移<0.1毫伏,胸导联上移 <0.3毫伏
心绞痛
• 定义: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 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暂时 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乏、头晕、晕厥、心绞痛、心衰等, 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甚 至抽搐,即阿-斯综合症 • 特 征:PP规则,RR规则,P波与 QRS 波群各自独立,互不相关;P波频 率快于QRS波群
Ⅲ°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病因:病人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 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
• 临床表现:常常突然发作与终止,持续时间 长短不一;发作时常有心悸、胸 闷、头晕等,听诊心律绝对规律
房扑
窦性停搏及逸搏心律
• 病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 AMI 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脑血管病变、应 用 洋地黄药物等均可发生
• 临床表现:一旦窦性停搏时间长而无逸搏发生, 病人常可出现头晕、黑蒙、晕厥,严重
者 出现阿-斯综合症以致死亡。
• 窦性停搏心电图特征:比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 时
大畸形,时限常>0.12s 2)ST段、T波与主波方向相 反 3)代偿间歇完全
室早
室早类型
• 二联律: 每个正常窦性搏动后出现 一次室早
• 三联律: 每2个正常窦性搏动后出现 一次室早
• 成对室早:连续两个室早 • 短阵室速: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 多源室早:同一导联室早形态各不相同者
短阵室速
•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听诊第一心 音减弱
• 特征:每个冲动都能下传至心室,但 PR间期超过0.20秒
Ⅰ°房室传导阻滞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病因: 同前 • 临床表现: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 • 特征: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脱
落一个QRS波,如此周而复 始(文氏现象)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早搏
房颤
• 病因: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如风心、 冠心、甲亢心、心肌病等
• 临床表现: 受心室率快慢影响,多数患者有心 悸、胸闷。因血流动力学缓慢,宜在左心 耳处形成附壁血栓,脱落易致体循环栓塞。
• 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纤 颤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 2)心室率极不规则 3)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