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市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三调研卷
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①(yìn) ▲ 证②(xiáng) ▲ 和③一(chóu) ▲ 莫展④惟妙惟(xiào)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至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江南小镇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苍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幽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甜淡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 ,一览众山小。
(杜甫《▲ 》)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
⑥▲ ,西北望,射天狼。
( ▲ 《江城子》)
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⑧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名著阅读。
(5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第31章“洞中历险”,读后回答问题。
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在一个“断崖边”。
汤姆跪下来往下摸,然后用手就便尽量往角落四周远处摸过去;他特别使劲往右边摸得远一点:就在这时候,在不到二十码远的地方,一只举着根蜡烛的人手,从一块岩石后头出现啦!汤姆欢喜得大叫了一声,那手后面的身子立刻出现了。
那是—(人名)的身子!汤姆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
①选文中那个让汤姆又欢喜又吓傻的人是谁?②后来汤姆又是怎样备受饥饿的煎熬,独自去找出洞之路的?(3分)
(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读后回答问题。
要到东关看赛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赛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
①东关的那赛会叫什么?②为什么我先前准备去的时候“笑着跳着”,后来却并没有那么高兴,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了?(2分)
5.下面是2015年4月8日《姑苏晚报》上的一则消息。
本报讯4月2日,苏城最高气温32.5℃,到了今天早晨,最低气温只有5℃左右,而最高气温也只有1 2℃左右,短短几天,苏城最高气温下跌幅度超过了20℃。
难怪在朋友圈里,不少小伙伴们都在调侃,周四穿短袖,周五穿毛衣,周六穿短袖,周日穿大衣,而周一以后,只能穿羽绒服了。
小明看到报上这则消息后,想到了还在上海出差的妈妈,想打个电话提醒和关心一下妈妈。
假如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和妈妈说话?请把说话的内容写出来,要简明、得体,不超过30个字。
(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6~7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中,“珍羞”是什么意思?诗人写宴席的档次很高,
有什么作用?(3分)
7.《行路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2分)
9.下面哪一个问句是倒装句?(2分)
A.太守谓谁?
B.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C.何以战? (《曹刿论战》)
D.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段中,太守欧阳修“醉能同其乐”。
他们的“喜”“乐”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12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⑨而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江南悉平。
后亮助备又西取益
州。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2)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2.为报先帝知遇之恩,诸葛亮自述“遂许先帝以驱驰”。
请结合选段分条概述诸葛亮“许先帝以驱驰”的具体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梁衡
①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
观者无不惊叹。
问其技,日: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②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③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
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
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
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
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叉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
④就是宋徽宗、李后主也不该披那身本来就不属于他的龙袍,他们在公务中痛苦地挣扎,还算不错,一个画家、词人终于浮出水面。
这是历史的悲剧,但是成才的规律,也是做事的规律。
物各有主,人各其用,顺之则成,逆之则败。
⑤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
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个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
因为她只要一个“软”字,把那些
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
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
但谁叉敢说台下的这么多的观众里,当初就没有一个身软如她的人?只是没有人发现,自己也没有敢去想。
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唯一的形容词。
”那么,你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我”,记住,一定是“唯一”,佘皆不要。
好画,是因为含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含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
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
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地轻轻抹去。
⑦建国后,初授军衔,大家都说该给毛泽东授大元帅。
毛说,穿上那身制服太难受,不要。
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开国。
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
他们都去掉了虚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⑧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
欲孩子成才,就拼命地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遭报复。
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⑨老子说“无为而治”。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解释是“自由人联合体”,连国家机器也将消亡。
当社会能省掉一切可以省掉的东西时,这个社会可能更健康更美好。
(选自《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1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第①段中借雕塑家的回答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③、④段连用史料,如果删去第④段中宋徽宗、李后主的例子好不好?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2分)
15.联系上下文,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2分)
16.下面四句话中,哪一句填入文章第⑨段的横线处最切合文意?(2分)
A.韩文公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当你学会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时,你就成功了。
B.诸葛亮说“宁静致远”。
当你学会自己不干扰自己时,你就成功了。
C.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当你学会择善而从时,你就成功了。
D.季羡林说“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当你学会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你就成功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①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
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
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
那天玩得很开心。
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
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
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
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
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
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
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
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
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
事后。
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
她就只是抿着嘴唇
....,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③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④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地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竞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为不可。
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第二层次的深刻想法。
⑤母亲去世多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
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
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唆,具有点穴的效应。
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⑥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
那时母亲已仙去1 2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
宝藏。
(选自《刘心武散文随笔精选》) 17.文中母亲的“沉静”在生活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4分)
18.第②段中的画线句是细节描写,句中“抿着嘴唇”这个细节表现了母亲当时怎样的心理?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根据。
(4分)
19.在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母亲当时两个层次的想法?(3分)
20.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分)
21.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沉静”是“神圣”的?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
(60分)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你们)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
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们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一一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童年,总是幼稚和幻想的代名词。
但是,童年的记忆永远是深刻而美好的。
青春岁月,灿烂了我们整整一个花季:而纯真童年,却缤纷了我们一生永远的回忆。
请以“致我们渐渐远去的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