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ppt
电气接地安全ppt课件
名词解释
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接地网网孔中心对接地网接地体的最大电位差,称 为最大接触电势,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 称为最大接触电压。
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 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称为跨步电势。
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跨 步电压;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0.8m 处对接 地网边缘接地体的电位差,称为最大跨步电势;人 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最大跨步 电压。 。
凡本规程未标明为冲击接地电阻的,都是指工 频接地电阻。
4
名词解释
四、接地装置对地电压或接地装置的电位:电 力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其接地部分与大地零电位 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地装置对地电压或接地装 置的电位。
五、接触电势、接触电压、跨步电势、跨步电 压:
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大地表面形成 分布电位,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0.8m 处与 沿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1.8m 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
2
名词解释
二、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 接地、防静电接地:
电力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 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按目的分为四种: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等),称为工作接地。 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
塔,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 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过电压保护装置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而设的接 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3
名词解释
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 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三、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 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 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冲 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按通 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 接地电阻。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与接地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信号过电压保护
总结词
信号过电压保护是保护信号传输线路免受过电压损害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信号过电压保护通常采用浪涌保护器、瞬态二极管等设备,对信号传输线路进 行保护,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等引起的过电压对信号传输线路造成损害。
设备过电压保护
总结词
设备过电压保护是防止设备直接受到过电压损害的重要措施 。
02
防雷系统设计
防雷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避雷针
用于吸引雷电,并将其引 入地下。
引下线
连接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 金属导体,将雷电引入地 下。
接地装置
将雷电引入大地的金属导 体,通常埋在地下。
防雷设备的选择与配置Fra bibliotek01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 和雷电活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防雷设备。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接地电阻的计算
根据土壤电阻率、接地极长度、 直径等因素计算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测量
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 确保接地系统符合要求。
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设计原则
维护与管理
根据设备需求和土壤条件进行接地系 统的设计。
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有 效性。
施工方法
选择合适的接地极材料和施工方法, 确保接地系统可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课件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调整。
03
过电压保护措施
电源过电压保护
总结词
电源过电压保护是防止电力系统的过 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害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电源过电压保护通常采用避雷器、过 电压保护器等设备,对电源线路进行 保护,以防止雷电、操作过电压等引 起的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害。
过电压保护ppt课件
3.阀式避雷器 (1).普通型阀式避雷器
a.结构与元件的作用:
火花间隙:
作用原理:
根据火花间隙的结构,使间隙的放电时间 缩短,由于其伏秒特性曲线平缓,放电分散性 也较小,由于火花间隙由若干个小间隙组合串 联,易于切断工频续流,且不易重燃。
具有分路电阻的火花间隙:
1.保护间隙
作用原理: 当雷电侵入波要危及它所
保护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时, 间隙首先击穿,工作母线 接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 上的电压升高,从而保 护了设备。
6KV和10KV保护间隙,主间隙分别不小于15mm和25mm 辅助间隙不小于10mm。
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缺点: 伏秒特性曲线比较陡,绝缘配合不理
优缺点
熄弧能力比保护间隙要强,但伏秒特 性较陡且放电分散性大,且会形成截波, 并受大气条件影响较大,所只用在线路 保护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5.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避雷器
(1)、工作原理
正常运行时,在工频电压下氧化物 电阻片具有极高阻值,呈绝缘状态;当 出现过电压时,阀片呈低阻状态,泄放 电流,避雷器两端维持较低的残压,保 护电气设备不受损坏。过电压过后,立 即恢复高电阻值,继续保持绝缘。金属 氧化物避雷器不需要设置火花间隙,也 不需要进行灭弧。
第二节 直接雷击过电压
一.避雷针和避雷线
1.保护作用的原理
能使雷云电场发生突变,使雷电先导的发展沿 着避雷针的方向发展,直击于其上,雷电流通 过避雷针(线)及接地装置泄入大地而防止避 雷针(线)周围的设备受到雷击
独立避雷针
构架避雷针
消雷器
2.保护范围
(1).单支避雷针
hx
h 2
强烈推荐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ppt
的平均落雷密度不小于3.5次/(km2.年)。 (2)变电站110~220kV进出线路走廊在距变电站15km范围内穿越雷电活动
频繁(平均雷暴日数不小于40日或近3年雷电监测系统记录的平均落雷密 度大于等于2.8次/(km2.年)的丘陵或山区。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2014年8月
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为进一步适应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落 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电力生产 事故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国家能源局在原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电力企业近些年来防止电力生产事故 的反事故措施经验,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在《要求》中第十四 项体现。
测试数据应包括全电流及阻性电流。(注: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22
6、防止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
6.3ll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应安装交流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表计。对已 安装在线监测表计的避雷器,有人值班的变电站每天至少巡视一次,每 半月记录一次,并加强数据分析。无人值班变电站可结合设备巡视周期 进行巡视并记录,强雷雨天气后应进行特巡。
在运行方式上和倒闸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用带断口电容器的断路器切带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以防止因谐振过电压损坏设备。 (注: 2009版)
存在问题: 4.2 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
铁磁谐振过电压,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在1.9Um/ 电压下,铁芯磁通不饱3.1切合ll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 该变压器中性点临时接地。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二)-图文
FZ型普通阀型避雷器的每个标准间隙组的侧面 并有两个串联的半环性非线性分路电阻,间隙 上的电压分布主要由分路电阻的阻值来决定, 适用于变电站设备的保护。 FS型普通阀型避雷器间隙上没并联分路电阻, 性能较FZ型差,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配 电设备保护。 例.与FZ型避雷器相比,FS型避雷器具有(B) 特点。 A 残压低 B 体积小 C 有均压电阻
对三芯电缆, 末端的金属外 皮应直接接地 图a);
对单芯电缆,应 经金属氧化物电 缆护层保护器 (FC)或保护间隙 (FG)接地图b)。
(3)35kV小容量变电所的简化进线保护 ①3150kVA~5000kVA的变电所35kV侧,可 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及雷电活动的强弱等条 件适当简化保护接线,变电所进线段的避 雷线长度可减少到500m~600m,但其首端 排气式避雷器或保护间隙的接地电阻不应 超过5Ω(如下图)。
(2) 用专用导线将各极与测试仪的相应端子连 接,即E′接E、P′接P和C′接C。
(3) 将仪表放于水平位置,检查检流计的指针 是否指于中心线上(即零线),否则可用零位调整 器将其调正指于中心线。
(4) 测量开始,先将倍率开关S置于最大倍率 ,慢慢转动发电机的手柄,同时旋动“测量 标度盘”使检流计的指针指于中心线。然后 逐渐加快手柄的转速,使其达到120r/min以 上,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于中心线 上。 (5) 如“测量标度盘”的读数小于1时,应将 “倍率开关”置于较小倍数,再重新调整“ 测量标度盘”,以得到正确读数。 (6) 用“测量标度盘”的读数乘以倍率标度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二)_图文.ppt
• 第三节 过电压保护设备(P178) • 为电气设备免遭过电压损坏,可以采用
避雷器进行保护。 • 避雷器类型: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1)防止接地网事故:1)设计基建应依据有关要求对接地网进行改进和完善化设计和施工,注意接地装置的选材,新建工程对接地引下线进行远期热稳定电流考虑,扩建工程满足远期热稳定电流要求并校核前期投运的接地装置。
注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下线数量和主接地网格连接点的控制,确认预留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线合格,特别是隐蔽工程监理和验收。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标准,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场所)采取完善的均压和隔离措施,合格后方可投运。
变电站控保室独立敷设二次等电位接地网并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
2)运行中每年校核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进行接地引下线导通检测和分析,定期通过开挖检查确定接地网的腐蚀(铜质材料除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1)设计时因地制宜进行防雷设计。
敞开式变电站llOkV(66kV)进出线入口根据雷电活动强度、线路运行方式、雷电波入侵造成设备损坏等因素,加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应按照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防雷配置。
2)高土壤电阻率地段,采取增加接地体、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加装接地模块等有效措施。
3)加强避雷线运维工作,定期检查避雷线与杆塔接地连接的可靠性,严禁在避雷针、变电站架构,带避雷线的杆塔上搭挂其他线物(低压线、通信线、广播线、电视天线等)。
(3)防止变压器过电压事故:1)操作投切有效接地系统(llOkV及以上)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中性点临时接地。
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采用棒间隙和避雷器保护并校核间隙距离及与避雷器参数的配合,间隙动作后进行烧损情况检查并校核间隙距离。
2)变压器低压侧要装设避雷器保护。
(4)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1)通过运行方式和操作方式控制,防止llOkV(及以上)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与电磁式母线电压互感器发生谐振,新建、改造应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2)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高的电压互感器,采取在其中性点串接消谐电阻、在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等措施限制互感器铁磁谐振。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课件.ppt
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xx′平面上的 保护半径rx
r xh (2 h r h )h x (2 h r h x )
❖ 当避雷针高度h>hr时
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避雷针
的针尖作为圆心。余下作法与避雷针高 度h≤hr相同。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例
❖ 某厂锅炉房烟囱高40m,烟囱上安装一支 高2m的避雷针,锅炉房(属第三类防雷 建筑物)尺寸如下图,试问此避雷针能否 保护锅炉房。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① 管型避雷器
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 变配电所的进线保护 和线路绝缘弱点的保 护,保护性能较好的 管型避雷器可用于保 护配电变压器。
图7.5 管型避雷器结构示意图
1—产气管;2—胶木管;3—棒形电极;4—环形电极;5—动作指示器;s1—内间隙;s2—外间隙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威胁不是很大。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雷电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建筑物遭 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
❖雷电冲击波的电压幅值可高达1亿伏,其电流幅
值可高达几十万安,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远远超过 内部过电压。其可能毁坏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
烧断线路,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因此,必须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 关于两根等高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可参看有 关国标或相关设计手册。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③ 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用于在建筑物的边缘及凸出部分 上加装,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很好地连接。对 建筑物进行保护。
2006年6月6日星期二
❖避雷带和避雷网的保护范围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课件
系统瘫痪
过电压可能导致电力系统 瘫痪,影响正常供电。
火灾风险
过电压可能引发火灾,对 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过电压的防范措施
安装避雷器
优化接地系统
在关键设备上安装避雷器,防止雷击 过电压。
优化接地系统,降低谐振过电压的发 生概率。
配置保护装置
配置适当的保护装置,限制操作过电 压。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接地 系统的保护效果和设备正常运行
。
接地电阻越小,表示接地效果越 好,能够更好地保护设备和人身
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设备和 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方 式和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以确
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04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工程实例
变电站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01
02
总结词:重要性、措施 、案例分析
防雷箱
防雷箱是一种集合了多种过电压保护装 置的箱体,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
备免受雷电和操作过电压的损坏。
防雷箱通常安装在变电所、配电室、通 信基站等场所,内部集成了避雷器、防 雷器、浪涌保护器等元件,能够提供全
面的过电压保护。
防雷箱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特点, 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确保设备和系
输电线路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总结词:特点、方法 、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介绍输电线路过电压 保护与接地的特点, 由于输电线路长,地 形复杂,过电压和接 地问题更加突出。
阐述输电线路过电压 保护的方法,如提高 线路绝缘水平、采用 不平衡绝缘、安装避 雷线等。
分析某地区输电线路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的 实际案例,包括杆塔 接地电阻的测量、防 雷设施的配置等,强 调实际操作中的技巧 和经验。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11应根据历次接地引下线的导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 要进行开挖检查、处理。
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应使用试验电流大于5A的试验仪器每年 进行一次。(注:2009版)
对于运行10年及以上的发电厂或变电所可根据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和设施 的安全性选择5-8个点沿接地线进行开挖检查,如有疑问还应扩大开挖范 围。 (注:2009版)
用完善的均压及隔离措施,防止人身及设备事故,方可投入运行。对弱 电设备应有完善的6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9变电站控制室及保护小室应独立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二次等电 位接地网,在系统发生近区故障和雷击事故时,以降低二次设备间电位 差,减少对二次回路的干扰。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7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各设备与主接地网的连 接必须可靠,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接地线与接地极 的连接应用焊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或者焊接,用螺栓 连接时应设防松螺母或防松垫片。
存在问题: 1.8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网,在接地阻抗难以满足要求时,应采
存在问题: 1.10对于已投运的接地装置,应每年根据变电站短路容量的变化,校核接
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结合短路容量变化情 况和接地装置的腐蚀程度有针对性地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对于变电站 中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阻或高阻接地系统,必须按异点两 相接地校核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注: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为进一步适应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落 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电力生产 事故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国家能源局在原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电力企业近些年来防止电力生产事故 的反事故措施经验,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在《要求》中第十四 项体现。
过电压及其防护PPT演示课件
所谓的过电压就是指超过最高运行电压并可使电力系统绝 缘或电气设备损坏的电压升高。
过电压的分类
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 雷电侵入波
工频电压升高
暂时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来自操作过电压-3-
概述
过电压对绝缘的威胁 过电压幅值 过电压上升陡度、波形 过电压持续时间
谐振过电压
根据电感、电容元件的特性不同而不同,与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系统结构、设备性能有关,一旦出现,幅值较高,须破坏谐振条 件才能消失,通常从设计和运行上避开
VFTO (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幅值较高,通常<2.5p.u.,波头几个ns-几十个ns,等值频率达几 个MHz-几百MHz
-5-
概述 过电压的防护
防护的目的: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遭受过电压的破坏 防护方法: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发生的原因不同,防
护方法亦不同
内部过电压: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特性,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避免其危害
大气过电压:设法防止其侵入电气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 其尽可能的降低到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不造成损坏的程度
-14-
§1. 合闸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产生过电压的机理
LC
d 2uC dt 2
uC
E
uC (t) E(1 cos0t)
i(t) C duC dt
E L/
C
sin 0t
不计电路电阻,关合空载线路时,线路电 容上出现的过电压可达电源电压E的2倍
实际线路中存在电阻R,若R<2√L/C,则经 过若干振荡周期后,uC(t)将衰减到稳态值— 电源电压E
安全用电保护接地PPT课件
(4)保护中性线/保护零线PEN-----N线 与PE线合为一体,同时具有中性线与保护 线两种功能的导线。
3、IEC对配电网的配电制及保护方式的 分类
IT系统、TT系统、TN系统(TN-C、TN-S、 TN-C-S)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系统的对地关系:T---中性点 直接接地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
1、接地及分类
接地-----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 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分类: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网的安全运 行,将电气线路中某一点实行的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 发生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 部分接地。
2、中性线、保护线、保护中性线
I---所有带电部分绝缘(不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外壳) 的对地关系:
T---设备外壳接地 N---设备外壳接零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N与保护线PE的组合关系:
C---N与PE合一 S---N与PE分开 -CS---N与PE前边合一 ,后边分开。
TN-S系统
TN-S系统
(2)局限性:在IT系统中可有效防止触电。
在TT系统必须配合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器使用!!
3、保护接地的应用场合: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供 电系统即:IT系统。 (表2-21)
三、接地电阻
1、低压设备:
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要求RE≤4Ω 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不超过10KVA时,可放宽对接地电
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发生一相碰壳时:由于
外壳带电 , 当人触及外壳,接地电流 Ie 将经过人体入 地后, 再经其它两相对地绝缘电阻R 及分布电容C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26页PPT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2.7发电厂、变电所配电装置构架上的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的集 中接地装置应与主地网连接,由接地点至变压器接地点沿接地极的长度 不应小于15m。(注:2009版)
存在问题: 2.8输油区及油罐区必须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油罐接地线和电气设备
存在问题: 1.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预留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
线必须经确认合格,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在 此基础上方可回填土。同时,应分别对两个最近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 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 方备存。(注:2014版、2009版均有)
压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
17
4、 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
(2)在电压互感器(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站)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间串接线 性或非线性消谐电阻、加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或其 他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
(3)10kV及以下用户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应不直接接地。 存在问题:
18
5、 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
2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1、防止接地网事故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3、防止变压器过电压事故 4、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 5、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 6、防止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
3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1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认真吸取接地网事故教训,并按照相关规程 规定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接地网设计。(注:2014版,2009版均有)
11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3)变电站已发生过雷电波侵入造成断路器等设备损坏。 (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线路。 存在问题: 2.3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应按照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线路
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配置,重 点加强重要线路以及多雷区、强雷区内杆塔和线路的防雷保护。新建和 运行的重要线路,应综合采取减小地线保护角、改善接地装置、适当加 强绝缘等措施降低线路雷害风险。针对雷害风险较高的杆塔和线段宜采 用线路避雷器保护。线路杆塔地线宜同期加装接地引下线,并与变电站 内地网可靠连接。 存在问题:
测试数据应包括全电流及阻性电流。(注: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22
6、防止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
6.3ll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应安装交流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表计。对已 安装在线监测表计的避雷器,有人值班的变电站每天至少巡视一次,每 半月记录一次,并加强数据分析。无人值班变电站可结合设备巡视周期 进行巡视并记录,强雷雨天气后应进行特巡。
存在问题:
9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12定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年)通过开挖抽查等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 蚀情况,铜质材料接地体的接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若接地网接地阻 抗或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测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怀疑接地网被严重腐蚀 时,应进行开挖检查。如发现接地网腐蚀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处理。
存在问题: 1.13认真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中对接地装置
接地线应分别设置。输油管应有明显的接地点。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 跨接牢固。每年雷雨季节前必须认真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防静电接 地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30Ω,露天敷设的管道每隔20-25m应设防感 应接地,每处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如果上述接地连结于发电厂主接地系 统中,应采用17.8中的方法进行导通试验。(注:2009版) 存在问题:
12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2.4加强避雷线运行维护工作,定期打开部分线夹检查,保证避雷线与杆 塔接地点可靠连接。对于具有绝缘架空地线的线路,要加强放电间隙的 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存在问题: 2.5严禁利用避雷针、变电站构架和带避雷线的杆塔作为低压线、通信线、
广播线、电视天线的支柱。 2.6在土壤电阻率较高地段的杆塔,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
存在问题: 1.2对于ll0kV(66kV)及以上新建、改建变电站,在中性或酸性土壤地区,
接地装置选用热镀锌钢为宜,在强碱性土壤地区或者其站址土壤和地下 水条件会引起钢质材料严重腐蚀的中性土壤地区,宜采用铜质、铜覆钢( 铜层厚度不小于0.8mm)或者其他具有防腐性能材质的接地网。对于室内 变电站及地下变电站应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铜材料间或铜材料与其 他金属间的连接,须采用放热焊接,不得采用电弧焊接或压接。(注: 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根据系统电容电流自动进行调谐的试验报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投入运 行后,应根据实际测量的系统电容电流对其自动调谐功能的准确性进行 校核。 存在问题:
20
5、 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
5.4不接地和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故 障,降低发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风险。
存在问题:
21
处加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1)变电站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不小于50日或者近3年雷电监测系统记录
的平均落雷密度不小于3.5次/(km2.年)。 (2)变电站110~220kV进出线路走廊在距变电站15km范围内穿越雷电活动
频繁(平均雷暴日数不小于40日或近3年雷电监测系统记录的平均落雷密 度大于等于2.8次/(km2.年)的丘陵或山区。
在运行方式上和倒闸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用带断口电容器的断路器切带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以防止因谐振过电压损坏设备。 (注: 2009版)
存在问题: 4.2 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
铁磁谐振过电压,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在1.9Um/ 电压下,铁芯磁通不饱和的电
6、 防止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
6.1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必须坚持在运行中按规程要求进行带电试验。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可用带电测试替代定期停电试验,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 3~5年进行一次停电试验。
存在问题: 6.2严格遵守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后各测量一次,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2014年8月
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为进一步适应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落 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电力生产 事故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国家能源局在原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电力企业近些年来防止电力生产事故 的反事故措施经验,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在《要求》中第十四 项体现。
15
3、防止变压器过电压事故
3.3对于低压侧有空载运行或者带短母线运行可能的变压器,宜在变压器 低压侧装设避雷器进行保护。
存在问题:
16
4、 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
4.1为防止ll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与母线电磁式电压互 感器发生谐振过电压,可通过改变运行和操作方式避免形成谐振过电压 条件。新建或改造敞开式变电站应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的试验要求,同时还应测试各种设备与地网的连接情况,严禁设备失地 运行。(注:2009版) 存在问题:
10
2、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2.1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开展防雷设计,除地闪密度小于0.78次/(km2.年) 的雷区外,220kV及以上线路一般应全线架设双地线,ll0kV线路应全线 架设地线。
存在问题: 2.2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敞开式变电站应在110~220kV进出线间隔入口
4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3在新建工程设计中,校验接地引下线热稳定所用电流应不小于远期可 能出现的最大值,有条件地区可按照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考核;接地装 置接地体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截面面积的75%。 并提出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计算报告。
存在问题: 1.4在扩建工程设计中,除应满足1.3中新建工程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要
求以外,还应对前期已投运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容量校核,不满足要 求的必须进行改造。 存在问题:
5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5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接地网主网格的不同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主设备及设备架构等 宜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 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注: 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1.10对于已投运的接地装置,应每年根据变电站短路容量的变化,校核接
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结合短路容量变化情 况和接地装置的腐蚀程度有针对性地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对于变电站 中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阻或高阻接地系统,必须按异点两 相接地校核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注:2014版,2009版均有)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9
5、 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
5.2对于装设手动消弧线圈的6~35kV非有效接地系统,应根据电网发展 每3~5年进行一次调谐试验,使手动消弧线圈运行在过补偿状态,合理 整定脱谐度,保证电网不对称度不大于相电压的1.5%,中性点位移电压 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5%。
存在问题: 5.3对于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订购前应向制造厂索取能说明该产品可以
6
1、防止接地网事故
1.7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各设备与主接地网的连 接必须可靠,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接地线与接地极 的连接应用焊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或者焊接,用螺栓 连接时应设防松螺母或防松垫片。
存在问题: 1.8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网,在接地阻抗难以满足要求时,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