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指南.docx

合集下载

滤泡淋巴瘤诊疗规范(胡建达组)

滤泡淋巴瘤诊疗规范(胡建达组)

滤泡淋巴瘤诊疗规范一、概述滤泡淋巴瘤(FL)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约为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一般大于50岁,多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确诊时多已处于进展期。

FL虽然病程进展缓慢,但与侵袭性淋巴瘤相比,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差,治疗后易复发,患者多难以被彻底治愈。

二、诊断、分级及预后1.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组化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必要时参照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遗传学结果。

(1)临床表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2)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淋巴结肿块部分保留了滤泡的生长模式,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状分布,部分可以弥漫,肿瘤性滤泡比正常滤泡稍大,缺乏外套层。

瘤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

(3)特征性的免疫表型,细胞表面表达泛B细胞的标记,CD19+、CD20+、CD22+、CD10+、bcl-2+、CD 23+/-、CD43-、CD5-、cyclinD1-,少数患者可以出现CD10-或Bcl-2-。

(4)分子遗传学:可有Bcl-2重排。

(5)细胞遗传学或FISH检测:检出t(14;18),对于协助诊断非常有益。

2.分级:根据WHO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3级,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者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1-2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而3级FL 患者临床表现为侵袭性,故FL1-2级患者按惰性淋巴瘤治疗,而FL3级患者则按DLBCL治疗。

目前FL3a和FL3b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若干年后部分FL患者可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主要为侵袭性DLBCL,预后更差。

41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演示课件

41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演示课件

肝脾肿大
12例(29.3%)患者出现肝脾 肿大,质地较硬,无压痛。
病理分型
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
32例(78.0%),肿瘤细胞在淋巴结 内弥漫性浸润,形成明显的滤泡。
变异型滤泡性淋巴瘤
9例(22.0%),包括毛玻璃样细胞改 变、血管中心性生长、间变性滤泡性 淋巴瘤等亚型。
分期与分级
分期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Ⅰ期12例( 29.3%),Ⅱ期15例(36.6%),Ⅲ期9例 (22.0%),Ⅳ期5例(12.2%)。
80%
放疗副作用
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 疲劳、恶心、呕吐等,需要在治 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其他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
如使用单克隆抗体等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进行治疗 。
干细胞移植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 行干细胞移植治疗。
04
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
化疗周期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确定合适的化疗周期数,一 般需要进行多周期治疗。
化疗效果
化疗对于滤泡性淋巴瘤有一定 的疗效,但并不能完全治愈, 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放疗方案
80%
放疗范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确定放疗的范围和剂量。
100%
放疗效果
放疗对于滤泡性淋巴瘤有一定的 疗效,但并不能完全治愈,需要 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详细描述
不同的治疗方式与方案对滤泡性淋巴瘤的预后产生显 著影响。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的选择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和耐受性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Iymphoma , FL )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我们根据国际上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中国FL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一、定义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西方国家占NHL 患者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略低于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8.1% ~ 23.5%。

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较国外低, 地域分布上多见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在镜下FL有时可合并弥漫性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工.诊断:FL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所以在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淋巴结切除活检,如果无法进行切除活检,应进行粗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 3级。

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 ~ 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 ~ 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在西方国家1级FL占所有NHL患者的比例为20% ~ 25% , 2级FL所占比例为5% ~ 10% , 3级FL所占比例为5%左右。

1、2级和大部分3A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而3B级FL患者则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
-低风险患者(FLIPI 0-1):
-观察与等待: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取观察与等待策略。
-局部治疗:对于局部症状显著的患者,可考虑局部放疗。
-中风险患者(FLIPI 2):
-化学治疗:采用CV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或R-CVP方案(利妥昔单抗+CVP)。
-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
第1篇
滤泡淋巴瘤治疗方案
一、背景概述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本方案旨在为滤泡淋巴瘤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二、治疗方案1 Nhomakorabea病情评估
(1)初诊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
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3)高风险滤泡淋巴瘤(FLIPI 3-5)
治疗策略:强化治疗。
化疗方案:采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或R-BACOP(利妥昔单抗+苯达莫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方案。
靶向治疗:可考虑使用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
2.血液学毒性管理:对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进行监测和治疗。
3.疲劳管理: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鼓励适度运动,改善生活品质。
六、患者教育与沟通
1.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及潜在风险的详细解释。
2.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并处理异常。
02
代谢并发症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应调整饮食结
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定期
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
03
心理并发症
患者可能因疾病和治疗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积极寻求心理
支持和帮助;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关
亮点
该指南突出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加强患 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指南还注重与国际接轨,引入了国际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 下降等。
体征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等,同 时注意肝脾是否肿大。
怀和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更新诊断标准和分

新指南对滤泡性淋巴瘤(FL)的 诊断标准和分类进行了更新,更 准确地反映了疾病的生物学特性 和临床表现。
推荐治疗方案
根据最新的临床数据和专家意见 ,新指南对FL的治疗方案进行了 调整和优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加 个性化、精准的治疗选择。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
如利妥昔单抗等药物,可用于一线治疗或与化疗联 合使用。
放疗
对于局部病灶或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通常不作 为一线治疗方案。
复发或难治性FL的治疗策略
二线化疗
免疫治疗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可采用二线化 疗方案,如苯达莫司汀等。
如奥法木单抗等药物可用于复发或难治性 FL的治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培训课件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培训课件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滤泡性淋巴瘤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IE)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 的同侧(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 犯(IIE)
指性:48%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细 未分类的:6% 胞淋巴瘤:6% 毛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瘤:10%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特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简介
近年来,滤泡性淋巴瘤(FL)的基础研究、诊 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 我国临床医生对F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 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 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参考NCCN NHL指南,结 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此指南。
5年OS(%) 98 88 77
Federico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9;27:4555-62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III),可伴有结 外器官侵犯(IIIE)或脾侵犯(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 个器官或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 结肿大等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FL指南

FL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免疫表型/核型分析
免疫表型:CD19+、CD20+、CD22+、CD10+、CD79a+、 BCL2+、BCL-6+、CD23+/-、CD43-、CD5-、cyclinD1-、 sIg 一般为+ (IgM+/->IgD>IgG>IgA) 核型分析:t (14;18)转位 t(14;18)并非FL所特有,可出现于 20%的DLBCL中
放疗+美罗华免疫 化疗
3级FL为侵袭性淋巴瘤,应按照DLBCL的治疗原则处理
晚期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观察等待? 或 积极治疗?
III、IV期或 伴腹部包块的II期
全身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
以往的晚期无症状性患者只能观察等待
CD20单抗问世前,晚期无症状性患者立即全身治疗无获益
100
80
累积生存率 (%)
如果治疗前阳 性,则不作为 疗效判断标准; 细胞类型应该 明确
Cheson BD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5):579-86
修正的疗效评价标准 (含PET-CT)
疗效 定义 结内肿块 肝、脾 骨髓
a)治疗前FDG高亲和性或 PET阳性;治疗后原病灶仍 为PET阳性;CT或PET显 未达完全缓解、 示没有新病灶; 部分缓解或进展 b)FDG亲和性不定或PET 阴性;CT显示原病灶大小 没有改变
滤泡性淋巴瘤是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3%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细 未分类的:6% 胞淋巴瘤:6% 毛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性淋巴瘤 8%

滤泡淋巴瘤诊治思路及相关问题

滤泡淋巴瘤诊治思路及相关问题

早期诊断困难:滤泡淋巴瘤早期症状不明 显,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滤泡淋巴瘤与其他 淋巴瘤类型在病理形态上存在相似之处, 需要借助免疫组化等手段进行鉴别
临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对于滤泡淋 巴瘤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医生 可能存在不同的诊断标准
诊断技术有待提高:滤泡淋巴瘤的诊断技 术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临 床需求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提高早期诊断率的研究方向
开发更高效的诊断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深入了解滤泡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建立完善的筛查体系:通过定期筛查,及时发现早期病例,提高早期诊断率。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提高基层医生对滤泡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便更早地发现病例。
滤泡淋巴瘤是一 种低度恶性的淋 巴瘤,生长缓慢 ,病程较长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滤泡淋巴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滤泡淋巴瘤的发生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导致滤泡淋巴瘤的发生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也可能对滤泡淋巴瘤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症状,可累及全身各部位淋巴结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 盗汗、消瘦:部分患者可出现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等症状
02
诊断方法
病理学检查
病理活检:通过 手术或穿刺获取 病变组织样本, 进行显微镜下观 察和诊断
免疫组化染色: 利用抗原抗体反 应,对组织样本 进行染色,以确 定病变细胞的性 质和来源
学院
滤泡淋巴瘤诊治思路及相关问题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 病理分级诊断滤泡性淋巴右(FL)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 泡性淋巴瘤的WHO 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级:0-5中心母细胞/hpf2级:6-15中心母细胞/hpf3级: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3a :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二) 免疫表型检查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 ( + )、CD10 ( + / —) CD23 (+ / —) , CD43 (—) , CD5 ( —) , cydinD (—) , bcl-2 ( + )(〜90 %)。

当怀疑 FL 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bcl-2等表型即可确立诊断CD43-和k /入为备选项目.2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入、CD19, CD20, CD5, CD23, CD43 和CD10等标志即 可确立诊断。

3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入,CD5, CD23, CD10, CD43和bd-2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14; 18) (q32; q21 )和BCL-2重排均见于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FL 诊断。

(四) 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 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 (1、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 围.(一) 无腹部巨大肿块的 1/11期(Ann Arbor) FL 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

病例解析-一例滤泡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解析-一例滤泡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滤泡型,低级别)Ⅲ期A
一线治疗: 2006.11.30行第一周期FND方案化疗(氟达拉滨50mg d1-3,MIT12mg d1,DXM30mg d1-5)化疗。​化疗后全身肿大浅表淋巴结均有缩小后出院。共进行5周期FND方案化疗, 末次化疗时间:2007-2-25。 胸部、腹部及盆腔CT(2007-3-29):淋巴结未见异​常肿大,左髂外动脉旁淋巴结 1.0×0.5c m 。2007-3-27影像学确认。 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β2-MG (2007-3-07):正常 评估结果:CR
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2006-10-19):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低度恶性的小淋巴细胞性NHL 不能鉴别,建议活检。 颈部淋巴结活检(当地医院, 2006-11-2): 滤泡型淋巴瘤Ⅰ级,滤泡型为主。​我院病理会诊: 滤泡型淋巴瘤,滤泡型为主,Ⅰ级。瘤细胞示:LCA+, L26+, CD79α+。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2006-11-24): 正常 肝肾功能(2006-11-24): 正常(LDH:132 IU/L) 血β2-MG(2006-11-25) : 2111.5NG/ML
影像学检查: B超(2006-11-24):双颈部、双腋下、双腹股沟,上腹部腹膜后及双侧髂窝等多发肿大淋 巴结(符合淋巴瘤)。 胸部、腹部及盆腔CT(2006-11-29):双侧颈部、锁骨上区、腋下见多个小淋巴结影;后 腹膜、肠系膜上、右髂总动脉旁及左髂外动脉旁见多个淋巴结影。其中,左髂外动脉旁淋 巴结 3.0×2.5cm
随访: 患者出院后干扰素进行维持治疗,300U/qod; 间断服用中药。 2007-3~2008-3,每3月复查,共4次,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无异常。 2008.03.06 CT示双侧颈部、双锁骨上、双侧腋下、纵隔、后腹膜、肠系膜上、右髂总动 脉旁及左髂外动脉旁见多个淋巴结影。其中,左髂动脉旁淋巴结3.0×1.5cm 。 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β2-MG (2006-11-25): 1914.0 NG/ML。 考虑疾病复发。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滤泡性淋巴瘤 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病理分级诊断 滤泡性淋巴右 (FL ) 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 泡性淋巴瘤 的 WHO 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 级: O-5 中心母细胞 /hpf2 级: 6-15 中心母细胞 /hpf3 级:大于 15 中心母细胞 /hpf3a :大于 15 中心母细胞 /hpf, 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 (二)免疫表型检查 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CD10(+ /—)CD23(+ /—), CD43(—), CD5 ( —) , cydinD (—), bcl-2 (+) (~90%)。

当怀疑 FL 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 bcl-2 等表型即可确 立诊断 CD43-和 k /入为备选项目.2 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 入、 CD19, CD20, CD5, CD23, CD43 和 CD10 等标志即 可确立诊断。

3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入,CD5, CD23, CD10, CD43 和 bd-2 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 (14; 18) (q32; q21 )和 BCL-2 重排均见于 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 FL 诊断。

(四)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 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 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 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 (1 、2 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 围.(一)无腹部巨大肿块的 I/II 期( Ann Arbor ) FL 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 RT,30-40Gy ) 为主。

滤泡性淋巴瘤一期后的中医治疗方法

滤泡性淋巴瘤一期后的中医治疗方法

滤泡性淋巴瘤一期后的中医治疗方法人们总说珍爱生命,远离疾病。

可如今滤泡性淋巴瘤也开始困扰着人们。

面对疾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癌症,没有人不会感到恐惧。

滤泡性淋巴瘤一期的治疗都是为延长患者的生命为目的的,那么滤泡性淋巴瘤一期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我们一起去看下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1、滤泡性淋巴瘤的表现滤泡性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典型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组织侵犯,有时可触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

血液病理学专家评估一个合适的活检足以作出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

滤泡性淋巴瘤是对化疗和放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

另外约25%的病人可以发生自发缓解——经常是暂时的。

2、分级滤泡性淋巴瘤的WHO分级诊断标准:1级:O-5中心母细胞/hpf(每高倍视野);2级:6-15中心母细胞/hpf(每高倍视野);3级: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每高倍视野);3a: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

3、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博大精深,能够软坚化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调节免疫,消瘤化瘤.并且具备五大好处: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生长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疾病.对于多数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够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了扶正固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的状况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肿块,但还有些微小的癌细胞及残余的癌组织,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块的存在等,由于手术后运用中医药进行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同时也可以消灭那些残余的癌块。

放疗和化疗对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副作用,运用中医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调节身体的免疫系统,还能够增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或不能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取中医药治疗.因此在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中医治疗途径;许多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其全身状况也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能够胜任日常工作;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于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影响;经济上比较廉宜,服用方便。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治指南

目录
FL的流行病学及特征 F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FL的治疗推荐
治疗前评估 (必须)
病史 体格检查:注意淋巴结累及区域,包括韦氏环和肝脾 体能状态 B症状:不能解释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10%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常规 颈、胸、腹、盆腔CT 骨髓活检+穿刺 乙肝相关检查 常规心电图检查
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反应性滤泡增生:FISH检测t(14;18)或免疫组化检测BCL-2阴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CD5+、CD43+ 边缘区淋巴瘤:CD10-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滤泡性淋巴瘤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IE)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 的同侧(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 犯(IIE)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III),可伴有结 外器官侵犯(IIIE)或脾侵犯(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 个器官或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 结肿大等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免疫表型/核型分析
免疫表型:CD19+、CD20+、CD22+、CD10+、CD79a+、 BCL2+、BCL-6+、CD23+/-、CD43-、CD5-、cyclinD1-、 sIg 一般为+ (IgM+/->IgD>IgG>IgA)
核型分析:t (14;18)转位 t(14;18)并非FL所特有,可出现于 20%的DLBCL中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滤泡性淋巴瘤(FL)在CD20+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淋巴瘤(DLBCL)为第二大亚型,我们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及一些相关的循证医学数据,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下列指南。

一、定义
FL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

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占NHL的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发病年龄较国外相对偏低。

10.3760/cma. j. issn. 0253-2727.2011.10.022
万方数据
・718.万方数据
・719・万方数据
2011-08-30万方数据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卷(期):2011,32(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xyx201110022.asp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病理分级诊断滤泡性淋巴右(FL) 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因此,在病理检查时应该仔细观察所有的切片,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确诊,则必须重新活检。

滤泡性淋巴瘤的WHO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 级: O-5 中心母细胞 /hpf2 级: 6-15 中心母细胞 /hpf3 级:大于15 中心母细胞/hpf3a :大于 15 中心母细胞/hpf, 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二)免疫表型检查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CD10(+ / —)CD23(+ / —) , CD43 (—) , CD5 (—) , cydinD (—) , bcl-2 (+) (~ 90 % ) 。

当怀疑 FL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 bcl-2 等表型即可确立诊断CD43- 和 k/入为备选项目.2 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 入、 CD19, CD20, CD5, CD23, CD43和CD10等标志即可确立诊断。

3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 入 ,CD5, CD23, CD10,CD43 和 bd-2 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14; 18) (q32; q21)和 BCL-2 重排均见于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FL 诊断。

(四)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 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1 、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围.(一)无腹部巨大肿块的I/II期( Ann Arbor) FL 的治疗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

扩大部位RT 或 R 丁加化疗是二种备选方法,它们可以改善无失败生存期(FFS),但并不能改善总的生存期(OS) 。

如果考虑到病灶部位 RT 的副作用大于临床益处,可不治疗而观察。

持续完全缓解(CR )或部分缓解(PR)的病人可继续观察直至复发,也可鼓励病人加入临床试验。

(二) I/II 期 FL 复发后、伴腹部巨大肿块的II 期 FL 及Ⅲ、Ⅳ期FL 病人的治疗这些病人的治疗指征如下:①有症状;②危及脏器功能;③继发于淋巴瘤的血细胞减少;④有巨大肿块;⑤在 6 个月期间病情稳定进展;⑥病人偏爱。

无治疗指征者,每 3 个月体检 1 次,直至 1 年,以后每 3- 6 个月体检 1 次。

有治疗指征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如下方法:①临床试验:由于常规治疗不能治愈FL,应考虑研究性治疗为一线治疗;②局部RT:为减轻局部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方法;③单药或联合化疗加或不加干扰素;④抗体治疗;⑤抗体联合化疗。

初始治疗后达 CR 或 PR 后可进行随访,直至疾病进展.初始治疗无效(NR )者,如果有治疗指征(同前),可给予进一步治疗,方法如下:①临床试验;②单药或联合化疗;③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单用、与化疗联合、或放射免疫治疗(RIT );④局部RT,进一步治疗达CR 或 PR 者可考虑①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SCT) ;②异基因SCT;①非清髓性SCT;④临床试验;⑤观察对于进一步治疗NR 者可考虑大剂量化疗或临床试验。

三、 FL 向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转化后的治疗(一〕在组织学上广泛转化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已经过多种治疗,可选用临床试验、RIT 或姑息及支持治疗。

(二)在组织学上局部转化的病人这些病人既往未治或很少治疗,可选用以葱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加或不加RT, CR 者可选用大剂量化疗+ SCT,临床试验或观察; PR 者可选用大剂量化疗+ SCT、临床试验; NR 者可选用临床试验、RIT 或姑息及支持治疗。

知识更新 :1. FL 是惰性淋巴瘤,曾认为是不能治愈的,治疗是姑息性的。

现在认为FL 是潜在治愈性的,治疗相当积极。

虽然一些病例会复发,但是二线治疗仍然有效。

2. 美罗华对FL 分子学转阴效果的研究:2001 年美罗华单药(IDCE 试验),全部病例55 人,分子学CR37 人( 55% )1999 年 R+CHOP ( Roswell Park ), 7 例患者有 6 人分子学CR(86% )2004 年 FM 与 CHOP 联合 Rituximab治疗初治FL 的随机对照研究,159 病例入组,入组标准: CD20+,滤泡型(I-II 级 ), Ann Arbor II-IV 期, ECOG 0-2 。

一组接受 FM 28 天重复,6 疗程,另外一组CHOP 28天重复, 6 疗程,两组患者中CR 或 PR 的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美罗华或者观察,结果美罗华之前FM 的分子学 CR 率为 39%, CHOP 组为 19% ( p=0.001 ),加入美罗华之后, R-FM 的分子学 CR 率为 71% , R-CHOP 分子学 CR 率为51% ( p=0.01 ),可以看出FM 作为一线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完全缓解率和分子学阴转率均优于CHOP 方案。

但是这项试验中两组的总生存没有显著差异。

3.FMD 方案对 FL 的分子学 CR 也在 50% 以上,这方面数据不是很多, 1998 年 MD anderson 报道一次。

Follicular lymphoma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FL )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 s lymphoma,NHL )的常见类型,在我国约占NHL 的 10%,欧美占NHL 的 25%~ 45%。

FL 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恶性度较低的 B 细胞肿瘤,患者 5 年生存率超过70%,但是 30%~ 50%的患者可转化为侵袭性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从而影响预后。

现将FL 的组织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对FL 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1FL 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淋巴结发生的FL ,诊断主要依靠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

FL 来源于成熟 B 细胞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状分布,部分可以弥漫,肿瘤性滤泡比正常滤泡稍大,缺乏外套层。

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有裂沟,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

根据修正的欧洲美国分类(r evised European 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REAL )和 2001 年 WHO 分类[1],在不同的滤泡内观察 10 个不同的高倍视野, FL 分为Ⅰ级(小细胞为主,即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0~ 5 个)、Ⅱ级(大小细胞混合,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6~ 15 个)和Ⅲ级(大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 >15 个) 3 级。

Ⅰ级和Ⅱ级属低度恶性肿瘤;Ⅲ级具有向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转化的倾向,属中度恶性肿瘤。

WHO 分类根据有无中心细胞将Ⅲ级分为Ⅲa(有中心细胞)和Ⅲ b(无中心细胞),两者临床特征相似,含有浸润成分者预后较差。

Hans 等 [2] 研究了 107 例Ⅲ a 级、 53 例Ⅲ b 级和 30 例大裂细胞型 FL ,发现他们在临床特征、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瘤生存率(event f ree survival,EFS )上无明显差异,但含浸润成分>50%者预后差( OS:P=0.0037, EFS:P=0.012)。

目前认为FL 肿瘤细胞浸润扩散的形态学机制是肿瘤细胞增长保持滤泡模式,肿瘤细胞在滤泡间大量迁移,其克隆扩增依赖滤泡微环境 [3] 。

儿童 FL 发病率极低,睾丸部位多见,74%的儿童 FL 组织分级较高,镜下核分裂相多,凋亡细胞多 [4] 。

其临床进展缓慢,治疗困难,复发率高。

此外,还有一个临床罕见的亚型是富于浆细胞分化的FL,其基本形态是大量增生的不同分化阶段的浆细胞或浆样细胞呈滤泡样生长。

Keith 等[5] 研究 188 例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follicular center cell lymphoma,FCCL)发现,其中17 例( 9%)有大量的浆细胞。

Vago等[6] 也报道了1 例FCCL 伴明显浆细胞分化,同时伴有丙种球蛋白血症,而且外周血可见瘤细胞。

通常细胞成熟障碍是肿瘤细胞的特点,而 FL 伴明显浆细胞分化是一个反常的特例,其原因至今不明。

一般情况下,浆细胞分化被认为是反应性滤泡型增生(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 RLH )的一个特征,因此在鉴别诊断 FL 与 RLH 时应注意这一点。

2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 FL 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主要有染色体异位、BCL2 、BCL6 、CMYC 等基因改变。

染色体分析表明, 80%~90%的 FL 可检测到染色体异位,最常见的是t (14;18)( q32;q21),分别涉及到BCL2 、BCL6 、 CMYC 等基因。

Fenton 等[7] 认为染色体异位是由于生发中心 B 细胞 IgH 类别转换时异常重组形成,从而提示FL 是起源于生发中心的 B 细胞。

FL 的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染色体易位发生有一定关系,Ott 等 [8] 研究了 89 例 FL 患者, A 组 (FL Ⅲa 与Ⅰ、Ⅱ级患者)84%出现 t(14;18) (q32;q21), B 组(FL Ⅲb 伴或不伴DLBCL) 仅 13%,差异具有显著性,且 A 组 BCL2 和 CD10 抗原表达明显高于 B 组,这可能会影响到两组的治疗和预后。

FL染色体改变存在 3 种情况 [9] :有 t(14;18) 而无 3q27 改变、既无t(14;18)又无 3q27 改变、有 3q27 改变而无t(14;18)。

FL 发生部位也会影响到染色体异位,原发淋巴结FL Ⅰ级大部分( 8/9)有 t(14;18) ,皮肤 FL 无t(14;18)( 0/16),但转移到皮肤的 FL 一半( 2/4)存在 t(14;18) ,这种差异可能就是皮肤 FL 的预后较好但复发率较高的基础 [10] 。

BCL2 基因家族( BCLX 、BCLXL )是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 70%~ 95%的 FL可出现 BCL2 基因重排。

Zhao 等 [11] 研究 27 例 FL 发现, BCLXL 在肿瘤性滤泡中过度表达,且凋亡细胞数减少,而 10 例 RLH 生发中心不表达BCLXL ,说明 BCLXL具鉴别诊断意义,且BCLXL的过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减少、多部位结外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dex,IPI )高危和总体生存期缩短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