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背景和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背景和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听起来很高大上对吧?其实它的成立可真有一段传奇故事,背后可不是单纯的几个经济学家坐在桌子旁头思考出来的。
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那会儿,全球的经济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就像咱们平常煮火锅,锅里什么菜都有,什么肉啊蔬菜啊,加在一起又不搭配,结果一锅糊味。
这时候,各国都意识到,不能继续这么混乱下去了,得有个统一的规则来管一管。
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应运而生了。
这事得从1944年说起,那时二战刚打完,世界各国的经济基本都瘫痪了,很多地方还在打仗,像欧洲、亚洲,都是一片废墟。
美国虽然没受大伤,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全球的经济秩序已经乱得不能再乱了。
大伙儿坐下来开了个会,就在美国的小镇——布雷顿森林。
这次会议的目的就一个,怎么重建一个全球经济秩序,保证以后不会再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那些国家的代表们在会场里就像参加选举一样,忙得不可开交,目标是统一货币、稳定汇率,尤其是要搞定全球贸易,大家不能再乱喊价格、互相不信任了。
会议上,大家通过了一个重要的协议,决定将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你说这美元当时能有这么大的面子,完全是因为美国那时经济最强,基本上就跟“世界老大”差不多。
也因为美国那时候黄金储备多,啥事儿也能用黄金顶着。
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就是: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大家都必须按照这种模式来。
你看,布雷顿森林一出场,简直就像是给全球经济设置了一套统一的操作系统,大家都得按规则来,不能随便乱搞。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那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的事呢?原因很简单,全球贸易需要稳定的货币来作为交易的基础。
你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国家的货币天天变,汇率浮动得很厉害,大家怎么做生意?美国觉得这事儿不能光靠自己,他们希望全球经济有一个共同的框架,大家都能照着办。
正因为如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诞生了,大家统一规则,美元成了全球经济的“标杆”,其他货币都围绕它转。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黄金到美元的传奇## 1. 故事背景话说在20世纪,全球经济就像是一盘大棋局,各国都在琢磨着怎么下好自己的一子。
那时候的世界经济,就像是一个老爷爷,坐在摇椅上,看着一群小孩子们(国家)玩着捉迷藏。
而这个老爷爷,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 2. 起手好牌这个体系,就像是老爷爷给小孩子们定了个规矩,让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筹码”(货币),然后一起坐下来玩。
规则很简单: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得和美元挂钩,而且汇率不能随意乱跳,得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来交易。
这样一来,就好像是有了一套公平的游戏规则,让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3. 精彩对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规则开始出现了问题。
就像老爷爷突然病倒了,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游戏的规则却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有的国家觉得这规则不公平,有的则觉得这规则太死板。
于是,一场关于规则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 4. 冲突升级这场“战争”很快就升级了。
有的国家开始抱怨说:“凭什么我的货币只能跟美元挂钩?难道就不能跟人民币、日元这些小伙伴一起玩耍吗?”有的国家则回应道:“不行,你们这些国家总是想占我便宜,我得保护我的权益!”就这样,各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导致了体系的崩溃。
## 5. 结局老爷爷虽然病倒了,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这个游戏。
他看着那些曾经的小孩子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成了国家的领导人,有的则成为了世界知名企业的创始人。
他微笑着说:“这就是游戏的魅力吧,让你们在规则中成长,学会合作与竞争。
”## 6.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经济领域,规则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还能让我们学会合作与竞争。
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3年10月在莫斯科三外长会议上,美国代表赫尔提出一份关于国际基本经济政策的备忘录。
1944年7月1日至22日,美、苏、中、法等44国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其主要内容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一种以美元为基础的实行汇率固定且可调整的国际金融制度,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苏共二十大: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会议主要议程是听取和讨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关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报告并分别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赫鲁晓夫在报告中着重批判了个人崇拜的错误,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并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大路线。
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向全体代表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这次代表大会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3泛非运动:泛非运动是由非洲黑人知识分子发起的黑色人种思想启蒙运动。
1919年至1927年在非洲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领导下曾举行过四次泛非大会。
口号是“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战后,该运动与非洲大陆上的反帝、反殖民斗争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945年10月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举行第五次泛非大会,大会代表大都来自非洲,反映了泛非运动开始以非洲人为主体,并具有了相当的群众性,会议通过《告殖民地列强书》和《告殖民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书》,提出了积极地政治行动纲领,会议还首次提出了非洲统一问题,呼吁全非洲的团结,泛非主义对非洲独立运动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泛非运动培养了整整一代非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4猪湾事件:1961年4月15日,一批伪装成古巴飞机的美军B26飞机入侵古巴,企图一举摧毁古巴空军,但没有得逞,4月17日凌晨,一支由1600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海、空军掩护下,在古巴中部的吉隆滩(位于猪湾)和长滩等地登陆,古巴军民奋起抗击,古政府表示要“一条条街道,一幢幢房子”的为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战,仅仅用了72个小时,占领吉隆滩地的雇佣军便被击溃,4月20日古巴宣布美国雇佣军全部被歼灭。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说起布雷顿森林体系,那可是上世纪的超级大新闻。
它就像是一张大网,把世界各国的经济都给罩住了。
但这张网,也有那么点问题,让大家都头疼不已。
首先得说说,这个体系是怎么来的。
二战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大佬一拍即合,决定搞个国际货币体系。
他们觉得,既然美元这么强,咱们就让它当老大吧!于是,1944年7月,74个国家在华盛顿开会,商量出一个规矩来,规定了35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还有黄金储备这回事。
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了“大哥大”,其他国家就得跟着它走。
但好景不长,好景不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规则慢慢变得有点不对劲儿。
比如说,那些小国家们,虽然手里有黄金,但它们也想要点儿自己的钱。
这样一来,汇率就乱套了,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往左滑,一会儿往右拐。
而且,这个“大哥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是哪天美元不给力了,其他国家就得想办法自己找路子。
再说说,为什么最后会崩溃呢?这还得从那场冷战说起。
美苏两个大国,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
为了在国际上争个高下,双方都开始玩心眼儿。
特别是苏联,它觉得美元太强大了,就想搞出个“人造货币”来,跟美元掰掰手腕。
结果,苏联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让世界陷入了更深的混乱。
现在想想,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像是一场大戏,各国都在台上表演。
但这场戏,演到大家都觉得累了,观众也不买账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不过,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其实,这场戏虽然结束了,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是得继续调整。
就像打牌一样,有时候要顺牌,有时候得拆牌。
要想玩得开心,还得有点智慧和策略。
总的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就像是一场大戏,各国都在台上表演。
但这场戏,演到大家都觉得累了,观众也不买账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是一个经济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它标志着世界经济从一个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向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转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与崩溃的原因。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1.1 背景20世纪前半叶,世界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各国纷纷采取货币贬值政策以刺激出口。
这种做法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
为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1944年7月,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并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2 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双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具体来说,就是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则按照固定比例兑换成美元。
这一制度使得美元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得不接受美元作为其价值基准。
1.3 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各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和资本流动的环境,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它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巩固了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1 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了滞涨困境,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
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和恢复经济增长,美国开始实施紧缩货币政策,逐步提高利率和削减政府支出。
美国还遭遇了伊朗人质危机、中东战争等事件,导致其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美元信用风险上升,国际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
2.2 原因2.2.1 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美国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内债务不断累积。
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万亿美元左右,占GDP的比重超过了70%。
这使得美国政府无法承受更高的债务负担,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来减轻财政压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介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他强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那么,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存在什么样的内在缺陷呢?下面的故事也许能为您释疑解惑。
——编者1944年夏天,第二战场刚刚开辟,全世界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硝烟弥漫的欧洲。
而此时美国新罕纳尔布什州风景优美的布雷顿森林郡,由于战争萧条了不少时间的华盛顿山度假宾馆突然爆满,从7月1日到19日,从会议室里不时传来各种语言的陈词、质问和争辩。
这伙人每天两眼一睁,吵到熄灯,到激烈处通宵不寐——据一个当事秘书50年后的回忆,那时自己“每天简直要工作28小时”。
这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此时此地聚集了来自这么多不同国家的人物,意欲何为?如果仔细辨认,会议室里的很多面孔都是当年《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上的常客,有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美联储的主席艾考斯、参议员托比、经济学家怀特……除了美国人,还有来自另外44个国家(都是盟国成员)的总共730多位代表。
不过,这些人里最大的腕,却是一位英国人。
此人的肖像不仅出现在那些报纸或者《时代周刊》封面上,还将在日后60年中,在任何一版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教科书里轻易找到。
他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对现实经济影响力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此时,凯恩斯已经身染沉疴,在严重心脏病的折磨下,他依然“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和别人工作”,而凯恩斯的主要对手———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哈里·怀特也毫不松懈,“每天最多只睡五个小时”。
如此紧张是有充分理由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金融货币体制协议,就要在布雷顿森林华盛顿山上诞生。
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历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历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
本文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发展和解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其发展历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当时,为了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经济危机再次发生,各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酒店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货币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恢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被确认为全球储备货币,并与黄金挂钩。
其他各国的货币也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固定汇率制度。
此外,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分别负责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和提供发展援助。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4年到1967年,这个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国的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相对较为和谐。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美元供应量逐渐不足,美国面临着外汇储备的压力。
第二个阶段是从1967年到1971年,这个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的时期。
由于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战争开支增加,美元供应量进一步不足,其他国家开始怀疑美元的信用。
1967年,英国宣布贬值英镑,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第一次汇率调整。
此后,其他国家纷纷贬值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加剧。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可以追溯到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关系,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破裂。
这个决定的背后是美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导致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不稳定。
各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各国开始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秩序,最终在1976年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BIS),并开始制定新的国际货币政策。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上世纪40年代,自1938年至1949年间,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3000吨增加到21800吨,占全球黄金储备的70%。
再那之后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美元由黄金背书。
当时的纽约联储是金融监管方,运用黄金的买入和卖出来创建黄金总库,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西方7国央行都参与其中。
这些参与黄金总库的国家从美国的黄金储备中获得黄金售出的补偿,而其利润分成则为一半一半。
到1959年,单单法国就因为参与黄金总库而损失了30亿美元。
到1965年,戴高乐要求美国将15亿美元换产黄金,美国对此不得不同意,2年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就减少了3000吨。
之后德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也做出了同样的要求,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超过一半,剩下9838.2吨。
在那之后,美国就再也没能力用黄金为现金背书了,再之后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讲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讲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旨在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贸易发展。
该体系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酒店签署,并于1947年正式实施。
本文将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组成和影响进行详细讲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国际金融恢复时期。
二战使得许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成为全球性问题。
为了重建战后世界的经济秩序,各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酒店会议上商讨并达成共识,建立了这一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根据协议,美国承诺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
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形成固定汇率,允许浮动范围为1%。
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可以将其货币兑换成美元,而美国则保证可以将美元兑换成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两个重要机构构成。
IMF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各国的经济政策,并提供财政援助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BIS则负责处理国际支付和结算事务,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该体系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
通过固定汇率制度,各国可以预测和计划其出口和进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国际合作和经济一体化。
各国通过IMF和BIS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挑战,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也为国际货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各国的货币交易和投资活动增加,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美元的地位过于突出,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贬值。
这使得一些国家出口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其次,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限制,各国无法自由调整汇率以应对经济变化。
这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和通胀压力,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二战进入尾声,战后新秩序已在重新制定。
参与筹建联合国的44国ZF 代表受美国ZF之邀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商讨战后经济复苏并拟定美国金融霸权。
会后,各方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此诞生——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在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处在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该体系一直维持到1971年,最后由总统尼克松宣告废除。
布雷顿森林会议也促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会议目的是终结英帝国1944年7月召开的这场会议共有44国700名代表参与。
这是192023巴黎和会之后最隆重的国际会议,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希望借此展现盟国的决心和团结。
这场会议的主导者是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小亨利·摩根索,此人与纽约权贵交往甚密,自称种苹果的农民,没多少文化,对经济学知识所知甚少,这使得他高度依赖他的助手哈里·怀特。
“也许我可以说,怀特是20世纪美国最令人着迷的金融、政治人物,同时我们对他知之甚少。
事实上摩根索和怀特两人对经济都有很强的见解,他们相信,192023代的货币和贸易战争,是西方产生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重要因素。
他们认为,是英国退出金本位导致了之后欧洲的一系列劫难。
”本·斯泰尔在讲座中说,他们两人希望能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汇率来终结货币和贸易战争,这个汇率当然是围绕着美元来的,而美元的汇率牢牢固定在黄金身上,也就是一盎司兑换35美元。
这样的体系,需要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管,这个机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摩根索和怀特尚有一个秘而不宣的计划。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它统治了全球25%的人口,美国认为,必须终结英国这种霸权非常态存在。
”本·斯泰尔认为,美国之所以能这么做是由于其在1940年代控制了世界黄金储备的80%。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想象一下,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各国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聚集,开了个大派对,目的是为了搞定战后经济秩序。
嘿,这可是个关键时刻啊!当时的世界需要一个新的经济规则,大家都想把自己的钱袋子装得满满的。
于是,大家坐下来,喝着咖啡,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固定汇率制度”。
听起来不错吧?这就意味着各国的货币都和美元挂钩,而美元又和黄金捆绑在一起。
换句话说,如果你有一美元,那就意味着你有一定量的黄金。
简直像个金库钥匙一样,谁不想要呢?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可不少,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货币价值,这样商贸往来就变得简单多了。
你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交易都要换汇率,哎呀,真是麻烦。
买个苹果,突然变成了几种货币,搞得人晕头转向。
可是固定汇率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心里有数,交易更加顺畅,生意自然也就火爆起来。
再说了,这样的制度让国际投资者更放心,谁都想在稳定的环境中做生意,赚点小钱。
就像我们平时买菜,总是选那些新鲜又看着靠谱的,谁愿意去买那些不新鲜的呢?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固定汇率制度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一旦有国家决定调整汇率,哇,整个市场都要大动干戈。
就像是你突然决定要把你的理发风格从短发变成长发,周围的人可就惊呆了。
更糟糕的是,美元的强势也让其他国家有些“吃不消”。
如果你是个小国,手里只有几块钱,结果发现美元越来越贵,那你的生活就得调整了。
想想那些小商贩,明明是想赚点小钱,结果都被汇率搞得晕头转向,真是让人心痛。
说到这里,布雷顿森林体系持续了二十年左右,期间经历了不少波折。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需求越来越多,固定汇率的好处渐渐被现实打得粉碎。
比如说,美国为了支撑战争开支,不得不向外借钱,结果导致美元流出太多,简直是个无底洞。
到1971年,尼克松总统终于忍无可忍,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哇,彻底撕掉了固定汇率的面纱。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庄园达成,并于1947年正式成立。
该体系以美元为基础,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以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布雷顿森林庄园会议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经济重建和货币稳定的巨大挑战。
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货币贬值、债务风险和破产浪潮,为了重建全球经济,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国际货币体系。
于是,布雷顿森林庄园会议应运而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 固定汇率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将美元与黄金挂钩。
每个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并有权利将其官方货币兑换成黄金。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为了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和提供紧急贷款,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IMF致力于维护各国的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并为会员国提供财务援助。
3. 世界银行的设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1.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通过固定汇率机制及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之间的波动得到控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 促进经济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重建提供了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世界银行的设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 保障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为各国提供了紧急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其应对金融危机和债务问题。
IMF的监督和调节功能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秩序并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4. 美元的霸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使得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利益得以最大程度上实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通俗讲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通俗讲解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复杂的,但其实它就是个有趣的故事。
想象一下,二战结束后,世界就像个刚打完一场大仗的孩子,虽然赢了,但四处都是伤痕累累的战场。
各国都在想着怎么重建,经济也好,社会也罢,都急需一个靠谱的计划。
于是,一群国家的代表们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场盛大的会议。
你知道吗?这地方可真美,森林环绕,空气清新,真是谈事情的绝佳地点。
在那儿,各国代表们坐在一起,头脑风暴。
嗯,这就像是你和朋友们一起决定去哪里吃饭,最后决定的不是麦当劳,而是个大餐。
大家一致决定,得有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
想想看,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个小孩子,随意换玩具,那可就闹翻天了。
于是,他们决定用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主角,真是个聪明的选择。
因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可谓是风头无两,大家都想跟着美国走。
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不仅仅是换个玩具那么简单。
它还有个“大招”——黄金。
会议上,大家决定把美元和黄金挂钩。
也就是说,美元可以换成黄金,这让美元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
想象一下,你把你的玩具换成了金子,那玩具的价值可就直线上升。
这种做法让各国对美元充满信心,纷纷使用它进行贸易。
那时的美元,简直就像是流行的潮牌,人人争相购买。
不过,这种美好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开始变化,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有点儿“摇摆不定”。
一些国家发现,美元的供应量越来越多,但黄金却没增加多少。
于是,他们开始担心:“哎,美元还值不值这个价啊?”这就像是你买了一双新鞋子,但每次穿着都能看到它磨损的痕迹,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再后来,到了1971年,事情发生了大变化。
美国总统尼克松一声令下,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直接让美元“脱离了金本位”。
这就像是把那双磨损的鞋子扔进了垃圾桶,彻底不管了。
虽然当时大家都觉得有点懵,但也慢慢适应了。
货币开始自由浮动,大家都开始用“市场说了算”来判断货币的价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在1973年正式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启示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启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镇举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会议上达成的一套经济合作机制。
它对全球经济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我们今天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本文将讨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启示。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经济合作机制来确保战后重建和经济稳定。
1944年,代表44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镇进行了长达三个星期的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根据协议,参与国同意以美元作为固定汇率的基准,并将美元与黄金挂钩。
而美国则承诺随时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 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参与国必须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这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减少汇率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冲击。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提供财务援助和促进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同。
3. 经济合作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国际经济合作,鼓励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开放。
此外,通过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贷款,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
三、1. 建立稳定的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防止了过度的汇率波动。
对于当前存在的汇率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制度,寻求建立更加稳定的国际汇率体系,减少金融风险。
2.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平台。
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和合作,防范金融危机和金融犯罪的发生。
3. 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贷款和援助等形式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们应当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4.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需要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挑战。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它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复杂。
让我们从头说起,1944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四方聚集了很多国家的代表,大家都在想,战后世界得怎么搞才能避免再闹一场战争。
于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会议。
这会议啊,可真是个“创意集散地”,一堆国家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全球经济的未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元。
这玩意儿在当时可真是个宝贝,大家都把它当成了“金子般的存在”。
因为会议上决定,美元要和黄金挂钩,换句话说,美元的价值是和黄金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你想啊,谁不想要个稳定的货币呢?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和美元兑换,这样一来,全球经济就变得更有秩序。
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样的体系,各国货币像无头苍蝇似的乱飞,想买东西都得换来换去,麻烦得很。
此外,会议还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可真是个聪明的主意。
IMF的任务就是帮助那些经济遇到麻烦的国家。
就像朋友借钱一样,如果哪个国家资金短缺,IMF就像个“救命稻草”,给点儿钱,帮他们渡过难关。
想想看,大家都是一家人,互相扶持,生活就不会那么艰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有个核心理念,就是要建立固定汇率制度。
别担心,这不是在说你的汇率得永远不变,而是让各国的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这样一来,国际贸易也就不会那么扑朔迷离,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做生意。
想象一下,今天跟你谈的价格,明天就不会变得跟大风刮过一样,那多好啊!商家、消费者都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世事无常,没过多久,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就开始出现问题。
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不一样,有的国家生机勃勃,有的则是“跟不上节奏”。
这样一来,美元的地位就变得有些尴尬。
慢慢地,经济学家们开始讨论,美元是否还能维持这样的金子般的地位。
再说到黄金,原本是“富贵”的象征,现在却因为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于是到了1971年,美国终于忍不住了,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直接放飞自我,这一放可就放开了“魔盒”,全球经济的秩序一下子被打乱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成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
作为指导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架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重建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运作机制以及其衰落原因进行详细的介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期的国际局势。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包括废弃的工厂、破损的基础设施以及高失业率。
为了重建世界经济并稳定各国货币,国际社会开始呼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此时,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金融影响力为基础,成为主导建立新体系的国家。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座小镇上召开。
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制定一套国际货币规则,用以管理各国之间的外汇交易和贸易平衡。
会议的参与国达到了44个,但主导地位仍由美国所掌握。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美元被确认为全球主要货币。
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则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则与金本位挂钩,即可通过黄金兑换。
这种货币体系使得各国可以有一个稳定的汇兑率,从而促进了贸易和资本流动。
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创设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以协调国际经济合作和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其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最终导致了其衰落。
首先,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却开始放缓。
此外,美国还面临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这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和国际信心的下降。
另外,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建基于美元和黄金,导致了黄金储备的不足以应对突发的经济危机和需求。
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存在着对美国单边主导地位的抗议和质疑。
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过度利用其主导地位,而且体系无法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最终,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结束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这意味着美元货币的价值不再由黄金支撑,将以市场供求和国际信任为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
斯芬克斯的遗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一)如果把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比喻为战争灾难里产生的建造诺亚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它与关贸总协定一起主宰了半个地球的经济秩序1944年夏天,第二战场刚刚开辟,全世界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硝烟弥漫的欧洲。
而此时美国新罕纳尔布什州风景优美的布雷顿森林郡,由于战争萧条了不少时间的华盛顿山度假宾馆突然爆满,从7月1日到19日,从会议室里不时传来各种语言的陈词、质问和争辩。
这伙人每天两眼一睁,吵到熄灯,到激烈处通宵不寐——据一个当事秘书50年后的回忆,那时自己“每天简直要工作上28小时”。
这群人是究竟是何方神圣?此时此地聚集了来自这么多不同国家的人物,意欲何为?如果仔细辨认,会议室里的很多面孔都是当年《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上的常客,有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美联储的主席艾考斯、参议员托比、经济学家怀特……除了美国人,还有来自另外44个国家(都是盟国成员)的,总共730多位代表。
不过,这些人里最大的腕,却是一位英国人。
此人的肖像不仅出现在那些报纸或者《时代周刊》封面上,还将在日后60年中,在任何一版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教科书里轻易找到。
他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对现实经济影响力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此时,凯恩斯已经身染沉疴,在严重心脏病的折磨下,他依然“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和别人工作”,而凯恩斯的主要对手———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哈里·怀特也毫不松懈,“每天最多只睡五个小时”。
如此紧张是有充分理由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金融货币体制协议,就要在布雷顿森林华盛顿山上诞生。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它与关贸总协定(GATT,它的最初设想也在这次会议上产生)一起主宰了半个地球的经济秩序,即使在解体之后,它的遗产仍然深刻影响着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的金融、贸易活动。
文档: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一〕1944年7月1日至22日,来自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大旅社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经过三周的协商讨论,尽管大国之间矛盾重重,中小国家对漠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表示不满,但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解读】资料二摘自于《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对外人权战略的著作,其中论述美国人权外交的经济起源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盛衰与美国战后经济霸权盛衰的关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①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协定的规定,重大决议必须五分之四多数票赞成方能有效。
这样拥有20%以上投票权的美国实际上就控制了这两个机构的表决。
②《布雷顿森林协定》所规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黄金的等价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故事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他强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那么,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存在什么样的内在缺陷呢?下面的故事也许能为您释疑解惑。
——编者1944年夏天,第二战场刚刚开辟,全世界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硝烟弥漫的欧洲。
而此时美国新罕纳尔布什州风景优美的布雷顿森林郡,由于战争萧条了不少时间的华盛顿山度假宾馆突然爆满,从7月1日到19日,从会议室里不时传来各种语言的陈词、质问和争辩。
这伙人每天两眼一睁,吵到熄灯,到激烈处通宵不寐——据一个当事秘书50年后的回忆,那时自己“每天简直要工作28小时”。
这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此时此地聚集了来自这么多不同国家的人物,意欲何为?如果仔细辨认,会议室里的很多面孔都是当年《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上的常客,有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美联储的主席艾考斯、参议员托比、经济学家怀特……除了美国人,还有来自另外44个国家(都是盟国成员)的总共730多位代表。
不过,这些人里最大的腕,却是一位英国人。
此人的肖像不仅出现在那些报纸或者《时代周刊》封面上,还将在日后60年中,在任何一版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教科书里轻易找到。
他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对现实经济影响力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此时,凯恩斯已经身染沉疴,在严重心脏病的折磨下,他依然“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和别人工作”,而凯恩斯的主要对手———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哈里·怀特也毫不松懈,“每天最多只睡五个小时”。
如此紧张是有充分理由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金融货币体制协议,就要在布雷顿森林华盛顿山上诞生。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它与关贸总协定(GATT,它的最初设想也在这次会议上产生)一起主宰了半个地球的经济秩序,即使在解体之后,它的遗产仍然深刻影响着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的金融、贸易活动。
直到今天它的幽灵仍然在到处飘荡,20年来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全球性和区域性经济热点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日元升值和泡沫经济,欧洲货币区的形成与欧元诞生,全球性投机基金的泛滥与亚洲金融危机,近到今年开始白热化的国际商品投机风潮———如果不断追溯的话,总会在源头发现它巨大的废墟。
它荒而不废,死而不僵,从作用上说,它那个同为二战产物的双生兄弟———联合国,与之相比倒更像一座只有香火没有灵验的庙宇……这就是国际金融历史上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如果把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比喻为战争灾难里产生的建造诺亚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
但是这个“官方语言”自己又拿什么来保证正确无误呢?通天塔的比喻,并非笔者首创,而是当年与会代表对这项协议的形容,传神地表达出人们对它的复杂心理。
作为有史以来首次世界性货币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全球化进程的巨轮经历了漫长历史,真正驶入了现代化的深水海域——金融的深度参与将改变一切。
一方面,战前三大货币区拆分重组,古老的金本位制度何去何从,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从此全球的经济命运被深刻地连结在一起,即使在东西方持久冷战中,货币的纽带依然在变形而执拗地发挥作用。
什么是货币协议?货币协议是铸币权益衍生的产物。
即使在金属货币流通的年代,铸币权也是国家信用的特有标志,代表着巨大利益,所以西汉邓通赐铜山私人铸币,被视为乱政。
各国铸币权之间的平衡,就是货币协议。
信用货币流通以后,因为铸币变得近于完全无成本,所以不同的货币流通区面对着贸易竞争,都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去主动贬值,与对手竞争,顺便稀释债务,解决自己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
二战前的世界货币市场,分为美元区、英镑区和法郎区。
上世纪30年代,为了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三大主要货币竞相贬值以刺激贸易,一时重商主义当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各国政府对外汇的控制骤然严格。
拿罗斯福新政时的美国来说,一年中最大货币贬值幅度曾超过50%。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囚徒困境”出现了,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国际贸易越来越龟缩在本币货币区内。
饮鸩止渴的贬值大战没能带来出口繁荣,倒让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炒家有机可乘,结果货币投机又加剧了汇兑风险,对贸易更加不利……这种郁闷的循环最后终于被二战打断了。
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贸易顺差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起来,美元不仅没有贬值的必要,而且还由于源源不断流入的黄金而更加坚挺。
“租借法案”的四年间,美国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 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
在这样的背景下,代表战前传统强国利益的凯恩斯计划,和代表美国规划世界意图的怀特计划,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之前已经相遇了。
凯恩斯拿出的版本叫“国际货币清算同盟计划”,怀特计划的名字更长,叫“联合国稳定基金与同盟国家的复兴开发银行计划草案”。
两者都主张创立一个国际货币机构,在自由汇兑原则下稳定汇率,也都主张建立一种国际通用的货币单位。
不过,多数事情上面,大伙儿一致同意的部分都没多少实质意义,争议的地方才是要害。
凯恩斯建议成立一个清算联盟,由债权国和债务国共同负担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由这个机构发行300亿美元价值的货币无偿提供给各成员国,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这种国际货币名为“班克尔”(bancor),它以固定比例直接与黄金挂钩。
简而言之,就是成立一个由英美共同主导的“世界中央银行”,它与各国央行的关系,就像本国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一样。
联系到英国在战争中负债累累,国力削弱和对殖民地丧失控制,这个计划明显意在防止美国利用债主身份独霸经济领导权,同时为英国争取在战后国际铸币利益里分一杯羹。
但是美国不买这个如意算盘的账,在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综合国力举世无匹之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怀特计划认为,只有拥有充足保证的美元才有资格担当国际货币的重任,其他货币应该直接与美元挂钩;至于凯恩斯计划里向成员国提供流动性的提议,美国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充当冤大头,要成立的国际基金应该把重点放在维持汇率稳定上。
经过一番艰苦交锋,在英国大幅度让步基础上,两个计划达成了妥协。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最终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蓝本、凯恩斯计划为补充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各国的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汇率挂钩,在平价1%的范围浮动;美元则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可以以35美元一盎司(约31克)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
另外各国还同意成立一家“准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流动性出现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至于凯恩斯的“班克尔”,直到20多年后,才在一种叫做“特别提款权”的黄金货币单位身上复活。
撇除英美各自的算盘,从当时客观现实来看,怀特计划无疑比凯恩斯计划更加可行:因为保证美元强大信用的,与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威望。
比起由一个人们并不了解和信任的国际机构,发行一种陌生的新货币,用美元作结算储备货币更有利于迅速恢复信用,刺激国际贸易。
操作起来,也永远是婆婆少好办事,简单的一极体制,比可以预见的英美两大佬扯皮强得多。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结束金融混乱,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固定汇率制让汇兑风险大大降低,促进了资本与贸易的自由流动,1948年到1976年之间,国际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8%,为战前的10倍。
美国通过援助、信贷、投资、购买商品和劳务活动,向全球提供了大量的美元,比如在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和在日本的经援,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带动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
更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
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
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大概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
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这个改变中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意义,还要在此后几十年里等待人们慢慢领会……真的建成了一座通天塔?一度人们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历史一贯是狡猾的玩笑大师,时光走到今天,我们却不由得慨叹,在通天塔内部,原来早就隐藏着一座挂着叵测微笑的斯芬克司像!作为杰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对这种凭一国之力“无缝对接”世界流通领域的野心,似乎最初就有了不祥预感,在对罗斯福总统的答词里,他说:“既然我们要致力于一种共同标准、共同的法则,它就应该是被所有人乐于接受的。
”而凯恩斯计划没有被重视的那一部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解决,恰恰是这座通天塔日后出现第一道裂缝的地方。
还记得那个斯芬克司的谜语吗?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答案的秘密在于变化,永恒的变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将其他货币拴在美元身上,将美元系在黄金身上,编成一个连环套——这就是美元为何长期被称为“美金”的原因。
毋庸置疑,这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连环套让美国受益匪浅。
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之初就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为外汇储备减少而苦恼,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换句话说,“一股独大”的国际铸币权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美国也不能光占便宜,不出力气。
要让这个体系维持下去,美国必须做到两件事:保证充足的黄金储备,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一条是维系汇兑金本位的基础,布雷顿森林协议可是白纸黑字保证过,其他国家可以用35美元一盎司价格向美国交换黄金。
第二条是保持美元坚挺,维持世界对美元的信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美国手握全世界3/4的黄金,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雄视四合,谁与争锋,保证这两条自然不在话下。
可是不过十多年,情形已经开始逆转。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失去了战争中巨额订单刺激的美国经济开始走软,朝鲜战争的爆发又直接增加了巨额军费支出,到1958年美国已经经历了战后两次经济危机,工业品生产下降14%,黄金储备由原先的超过400亿猛降到不足200亿,而国债却增长到超过200亿美元,俨然“资不抵债”;国际收支更是来了个大反转——除了1957年,在整个1950年代都是巨额逆差,1950-1960年平均下来年逆差额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