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传热ppt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件第6章:传热

6.2.3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导热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6.2.4 多层壁的定态导热
例 6-2
Q n
t1 tn1 1 l n ri1
i1 2Li ri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接触热阻
1
c A
c :接触系数,W/(m2 ℃)
化工原理——传热
6.3 对流给热
6.3.1 概说 1 对流给热过程的分类
(1)T1、T2、t1、t2均确定时,△tm逆>△tm并
(2)若Q相同,依 Q KAtm ,A逆<A并 (3)Q一定时,依 Q qm1cp1(T1 T2 ) qm2cp2(t2 t1)
若T1、T2确定,则(t2-t1)逆> (t2-t1)并
∴
qm2逆<qm2并
化工原理——传热
逆流
并流
化工原理——传热
(3)蒸汽过热的影响 r' r cp(TV Ts )
(4)蒸汽流速及流向的影响 强化思路 → 减少液膜厚度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a、r、d 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 温度和投射辐射的波长,一般
固体、液体:a+r =1
气体:a+d =1
化工原理——传热
物体的辐射能力:指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 上所发出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E)W/m2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另一表达式: 灰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辐 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 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 辐射能力,即只和物体 的绝对温度有关。
化工原理——传热
相距很近的平行黑体平板,面 积相等且足够大,则 12 21 1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6.2.4 多层壁的定态导热
例 6-2
Q n
t1 tn1 1 l n ri1
i1 2Li ri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接触热阻
1
c A
c :接触系数,W/(m2 ℃)
化工原理——传热
6.3 对流给热
6.3.1 概说 1 对流给热过程的分类
(1)T1、T2、t1、t2均确定时,△tm逆>△tm并
(2)若Q相同,依 Q KAtm ,A逆<A并 (3)Q一定时,依 Q qm1cp1(T1 T2 ) qm2cp2(t2 t1)
若T1、T2确定,则(t2-t1)逆> (t2-t1)并
∴
qm2逆<qm2并
化工原理——传热
逆流
并流
化工原理——传热
(3)蒸汽过热的影响 r' r cp(TV Ts )
(4)蒸汽流速及流向的影响 强化思路 → 减少液膜厚度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a、r、d 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况、 温度和投射辐射的波长,一般
固体、液体:a+r =1
气体:a+d =1
化工原理——传热
物体的辐射能力:指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 上所发出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E)W/m2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
另一表达式: 灰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辐 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 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 辐射能力,即只和物体 的绝对温度有关。
化工原理——传热
相距很近的平行黑体平板,面 积相等且足够大,则 12 21 1
化工原理——传热
化工原理传热精品-PPT

化工原理传热精品
主要内容
4、1 概述 4、2 热传导 4、3 对流传热概述 4、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4、5 传热过程计算 4、6 辐射传热 4、7 换热器
2
基本要求
了解热传导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圆筒 壁得热传导计算;
了解对流传热得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 传热得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得物理意义和经验关联 式得用法、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Sm 2rmL
Sm
S2 S1 ln S2 / S1
圆筒壁得 对数平均
半径
rm
r2 r1 ln r2
r1
注:当 r2/r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 44
2、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假设层与层之 间接触良好,即互 相接触得两表面温 度相同。
图4-12 多层圆筒壁热传导
45
2、 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微分导 热速率
dQ dS t
n
Q与温度 梯度方向
相反
导热系 数
温度梯 度
傅立叶定律表明导热速率与 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而 热流方向却与温度梯度相反。
Δn ət/ən Q
32
3、 导热系数
dQ dS t
q t
n n
①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得热通量,故物质得
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② 是物质得固有性质,是分子微观运动得宏观表现。
加热剂
适用温度,℃
冷却剂 适用温度,℃
热水 饱和蒸汽 矿物油 联苯混合物 熔盐 烟道气加热剂
40~100 100~180 180~250 255~380(蒸汽) 142~530 ~1000
水 空气 盐水
0~80 >30 0~-15
主要内容
4、1 概述 4、2 热传导 4、3 对流传热概述 4、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4、5 传热过程计算 4、6 辐射传热 4、7 换热器
2
基本要求
了解热传导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圆筒 壁得热传导计算;
了解对流传热得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 传热得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得物理意义和经验关联 式得用法、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Sm 2rmL
Sm
S2 S1 ln S2 / S1
圆筒壁得 对数平均
半径
rm
r2 r1 ln r2
r1
注:当 r2/r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 44
2、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假设层与层之 间接触良好,即互 相接触得两表面温 度相同。
图4-12 多层圆筒壁热传导
45
2、 多层圆筒壁得热传导
微分导 热速率
dQ dS t
n
Q与温度 梯度方向
相反
导热系 数
温度梯 度
傅立叶定律表明导热速率与 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而 热流方向却与温度梯度相反。
Δn ət/ən Q
32
3、 导热系数
dQ dS t
q t
n n
①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得热通量,故物质得
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② 是物质得固有性质,是分子微观运动得宏观表现。
加热剂
适用温度,℃
冷却剂 适用温度,℃
热水 饱和蒸汽 矿物油 联苯混合物 熔盐 烟道气加热剂
40~100 100~180 180~250 255~380(蒸汽) 142~530 ~1000
水 空气 盐水
0~80 >30 0~-15
化工原理第四章对流传热41页PPT

Re
lu
普兰德数 (Prandtl number)
Pr c p
表示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是表征流动状态的准数
表示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 相对厚度的一个参数,反映
与传热有关的流体物性
影响 较大的物性常数有:,, Cp ,。 (1)的影响 ; (2)的影响 Re ;
(3)Cp的影响 Cp 则单位体积流体的热容量大,
则较大; (4)的影响 Re 。
2020/3/29
3、流动型态 【层流】主要依靠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由于流体的
导热系数比金属的导热系数小得多,所以热阻大。
【湍流】由于质点充分混合且层流底层变薄,较大
2020/3/29
2、有效膜模型
(1)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存在一个厚度为bt的虚拟 膜(流体层),称之为有效膜; (2)有效膜集中了传热过程的全部传热温差的以及 全部热阻,在有效膜之外无温差也无热阻存在(所 有的热量传递均产生在有效膜内); (3)在有效膜内,传热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
2020/3/29
2020/3/29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1、什么是模型法
【定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的条件,抓 住主要的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获得某一过程的有关规律。具 体方法为: (1)对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 (2)获得物理模型(构象); (3)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获得有关规律。
过程的因素都归结到了当中。
2020/3/29
三、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1、引起流动的原因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引起密度差形
成的液体内部环流,一般u较小,也较小。
【强制对流】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流动运动,一般u
较大,故较大。因此:
《化工原理传热》课件

稳态传热的分析
稳态传热是指传热过程中温度场和热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本节将分析稳态传热的问题和解决方 法。
非稳态传热的分析
非稳态传热是指传热过程中温度场和热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本节将分析非稳态传热的特点和 解决方法。
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
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是解决复杂传热问题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软件 工具。
辐射传热原理
辐射传热是热能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的一种方式,本节将探讨辐射传热的原 理、黑体辐射和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
热传导方程探讨
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方程,本节将详细讨论热传导方程的推 导和应用。
热传导系数的计算
热传导系数是热传导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节将介绍热传导系数的计算方法, 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方法。
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换热器传热面积是换热器设计的重要参数,本节将介绍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计 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方法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方法是根据传热原理进行换热器性能评估和设计的重要步 骤,本节将介绍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方法和案例分析。
热流量计算方法
热流量是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重要参数,本节将介绍热流量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
传热中的传质
在化工过程中,传热与传质密切相关,本节将讨论传热中的传质现象和传质机制。
多相流传热与传质
多相流传热与传质是化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本节将介绍多相流传热与传质 的基本理论和常用计算方法。
流量、温度、传热性能关系的 建模
流量、温度和传热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化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节将介绍建 立流量、温度和传热性能关系的建模方法。
传热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传热应用案例分析,将应用所学的传热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升传热能力和工程实践经 验。
《化工原理传热》课件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通常使 用偏微分方程,如热传导方 程。
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导热过 程中的温度分布、热流量等 参数。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描 述导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和 空间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 其他因素如边界条件、初始 条件等。
03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基本概念
01
02
04
辐射换热
辐射换热基本概念
定义
01
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换热。
辐射换热与物质属性
02
物体的辐射换热能力与其发射率、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有
关。
辐射换热与温度
03
物体的辐射换热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辐射换热计算方法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描述了物体在绝对黑体条件下辐射换热的规律。
发射率修正
02
它主要通过物质分子、原子或分子的振动和相互碰 撞进行热量传递。
03
热传导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之一,另外两种是热对 流和热辐射。
傅里叶定律
傅里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 律,它描述了热传导速率与温
度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公式为:q = -k * grad(T), 其中q为热流密度,k为导热 系数,grad(T)为温度梯度。
传热方式
01
02
总结词:传热主要有三 种方式:热传导、热对 流和热辐射。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 质内部通过分子、原子 等微观粒子的运动传递 热量。不同物质导热能 力不同,金属是良好的 导热体。
2. 热对流是指由于物质 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 递过程,如气体、液体 等流动过程中热量的传 递。对流换热在化工、 能源、动力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
天津大学版化工原理第四章热传导ppt 课件

3
或:
dt dt a bt 2rl dr dr Q ln r =2 at t b t 2 t 2 1 1 l r1 2 175 0.000198 2 128.6 ln =2 0.103180 t 3 180 2 t 3 75 2 导热:Q=-A
y:组分的摩尔分率
二.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二.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b t2 dt Q dx S dt Q S 0 t1 dx
S (t1 t2 ) t1 t2 t Q b b / S R
传热推动力 传热速率= 传热阻力 若对傅立叶定律进行不定积分 x t Q 传热推动力:温度差
r2 dr t2 dt dt Q S 2rl Q 2l dt r1 r t1 dr dr
t1 t 2 t1 t 2 r2 r1 Q 2l 令rm r2 ln( r2 r1 ) r 2 ln ln r1 r1 2l 2l (r2 r1 ) (t1 t 2 ) 2l (r2 r1 ) (t1 t 2 ) S 2lr 或Q m m r2 r2 (r2 r1 ) ln b ln r1 r1
t 总推动力 (t1 t4 ) Q b b1 b R 总热阻 2 3 1S m1 2 S m 2 3 S m3 也可写为: Q t1 t 4 ln r2 / r1 ln r3 / r2 ln r4 / r3 2l1 2l2 2l3
对n层圆筒壁
例题
• 例4-1 有一燃烧炉,炉壁由三种材料组成。最内层 是耐火砖,中间为保温砖,最外层为建筑砖。已知 • 耐火砖 b1=150mm λ1=1.06W/m· ℃ • 保温砖 b2=310mm λ2=0.15W/m· ℃ • 建筑砖 b3=240mm λ3=0.69W/m· ℃ • 今测得炉的内壁温度为1000℃,耐火砖与保温砖之 间界面处的温度为946℃。试求: • (a)单位面积的热损失; • (b)保温砖与建筑砖之间界面的温度; • (c) 建筑砖外侧温度。
或:
dt dt a bt 2rl dr dr Q ln r =2 at t b t 2 t 2 1 1 l r1 2 175 0.000198 2 128.6 ln =2 0.103180 t 3 180 2 t 3 75 2 导热:Q=-A
y:组分的摩尔分率
二.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二.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b t2 dt Q dx S dt Q S 0 t1 dx
S (t1 t2 ) t1 t2 t Q b b / S R
传热推动力 传热速率= 传热阻力 若对傅立叶定律进行不定积分 x t Q 传热推动力:温度差
r2 dr t2 dt dt Q S 2rl Q 2l dt r1 r t1 dr dr
t1 t 2 t1 t 2 r2 r1 Q 2l 令rm r2 ln( r2 r1 ) r 2 ln ln r1 r1 2l 2l (r2 r1 ) (t1 t 2 ) 2l (r2 r1 ) (t1 t 2 ) S 2lr 或Q m m r2 r2 (r2 r1 ) ln b ln r1 r1
t 总推动力 (t1 t4 ) Q b b1 b R 总热阻 2 3 1S m1 2 S m 2 3 S m3 也可写为: Q t1 t 4 ln r2 / r1 ln r3 / r2 ln r4 / r3 2l1 2l2 2l3
对n层圆筒壁
例题
• 例4-1 有一燃烧炉,炉壁由三种材料组成。最内层 是耐火砖,中间为保温砖,最外层为建筑砖。已知 • 耐火砖 b1=150mm λ1=1.06W/m· ℃ • 保温砖 b2=310mm λ2=0.15W/m· ℃ • 建筑砖 b3=240mm λ3=0.69W/m· ℃ • 今测得炉的内壁温度为1000℃,耐火砖与保温砖之 间界面处的温度为946℃。试求: • (a)单位面积的热损失; • (b)保温砖与建筑砖之间界面的温度; • (c) 建筑砖外侧温度。
化工原理 传热 完整ppt课件

─热导率或导热系数,W/(m·℃)或W/(m·K)。
精选
18
3、热导率
QAddxtAQdt
dx
(1) 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物理意义)
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
(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
金属固体 > 非金属固体 > 液体 > 气体
传热
精选
1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或冷却 换热/能量回用 保温
强化传热过程 削弱传热过程
精选
2
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
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
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
余热没有回收
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
流 体
间壁
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
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通常把这一传热过程
称为对流传热。
精选
12
精选
13
6、传热速率方程式
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度差,因沿传热 管长度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不同,通常在传热计算 时使用平均温度差,以 t m 表示。经验指出,在稳 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 的温度差 t m 成正比。即得传热速率方程式为:
QKAtm1/tKmA总总 传热 热阻 推动力
式中 K ── 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 Q ── 传热速率,W或J/s;
A ── 总传热面积,m2;
tm ── 两流体的平均精选温差,℃或K。
14
精选
18
3、热导率
QAddxtAQdt
dx
(1) 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物理意义)
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
(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
金属固体 > 非金属固体 > 液体 > 气体
传热
精选
1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或冷却 换热/能量回用 保温
强化传热过程 削弱传热过程
精选
2
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
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
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
余热没有回收
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
流 体
间壁
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
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通常把这一传热过程
称为对流传热。
精选
12
精选
13
6、传热速率方程式
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度差,因沿传热 管长度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不同,通常在传热计算 时使用平均温度差,以 t m 表示。经验指出,在稳 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 的温度差 t m 成正比。即得传热速率方程式为:
QKAtm1/tKmA总总 传热 热阻 推动力
式中 K ── 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 Q ── 传热速率,W或J/s;
A ── 总传热面积,m2;
tm ── 两流体的平均精选温差,℃或K。
14
化工原理课程课件PPT之第四章传热

第四章 传热
23
思考题:
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 里面好,还是穿在外面好?
Q
Q
bb
1 2
1 2
bb
2 1
天津商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
24
Q ti to b b
1S1 2S2
Q' ti to bb
2S1 1S2
1 2
S1 S2
Q' Q (ti
to
天津商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
8
dQ dS t
n
——傅里叶定律
λ——比例系数,
称为导热系数,W/(m •℃)。
负号表示热流方向与
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du
dy
天津商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四章 传热
9
§4.2.2 导热系数
1、导热系数的定义
dQ q
dS t
t
n
n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λ越大导热性能
第四章 传热
§4.1 概述
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 强化传热 削弱传热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动 量 传 递 热 量 传 递
质 量 传 递
热 传 导 :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或物质(静止或层流
(导 热 )
流动)内部,靠分子、原子、电子运(振)动。 无物质的宏观位移。
对 流 传 热 :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Q t1 t2 t3 t1 tn1
R1 R2 R3
n bi
i1 i Smi
t1 t4
t1 t4
b1 b2 b3
1Sm1 2Sm2 3Sm3
化工单元操作传热及换热器说课ppt课件

理论部分
五.教学过程
本部分内容为传热基本理论,采取讲授、启发、提问、讨论、 总结、结合图片、动画讲解的方法完成教学。
详见课件《传热与传热设备》
展示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传热设备,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关键步骤。 主要利用图片、模型和动画对换热器结构、工作过程进行讲解, 中间穿插提问、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学。
一.专业课程与教材
4.课时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对象, 本内容计划3学时完成。 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1学时; 第二部分为讲解展示(图片、动画、模 型)1学时、实践学习1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七.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感悟
工作过程的规范化处理
教师综合能力提高
专业技 术能力
教学设 计能力
教学实 施能力
课程开 发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一.专业课程与教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法与学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Back to school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任务驱动型: 讨论法 演示法 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本部分内容为传热基本理论,采取讲授、启发、提问、讨论、 总结、结合图片、动画讲解的方法完成教学。
详见课件《传热与传热设备》
展示部分
本部分内容为传热设备,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关键步骤。 主要利用图片、模型和动画对换热器结构、工作过程进行讲解, 中间穿插提问、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学。
一.专业课程与教材
4.课时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对象, 本内容计划3学时完成。 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1学时; 第二部分为讲解展示(图片、动画、模 型)1学时、实践学习1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七.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感悟
工作过程的规范化处理
教师综合能力提高
专业技 术能力
教学设 计能力
教学实 施能力
课程开 发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一.专业课程与教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法与学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Back to school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任务驱动型: 讨论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化工原理课件-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

、 滞导•流滞流和动流和对,内湍流沿层流 传壁部 流:之 热面分 体流间 同法热 的体, 时向阻温呈热 起没很度滞传 作有小差流,极传小热。速度极快,
用质,点热的阻移较动小和混合温,度即
• 由上分析可知,
。 变没式化有仅缓对是慢流热传传热导,。传 因热 为方 液
• 在对流传热时,
体导热系数小,因此热
接触面上的温度。
解:由式(2-6)可得
W / m2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t
t1
t2
t3
t4
x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表2-1 各层温度降和热阻
• 可见,在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各层平壁的温度 差与其热阻成正比,哪层热阻大,哪层的温度差一定 大。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 圆筒壁的导热与平壁导热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壁的传热 面积和热通量不再是定值,而是随半径而变化。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保温材料
玻璃棉 导热率 0.03489 0.06978
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保温材料外 层还要有保 护层:
• 镀锌铁皮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聚苯乙烯泡沫板 导热率0.04185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离心玻璃棉
• 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用离心喷吹法工艺进行 纤维化喷涂热固性树脂制成的丝状材料,再经过 热固化深加工处理,可制成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 产品。
1 ln 75 1 ln 125
1
1
25 51 75
ln 75 1 ln 125
=1.64
51 25 1 75
• λ较小的材料放内层热损失较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原理课件--传热单元操作与设备

对流传热: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对流:由于温度不同导致密度差异 而引起的移动;
方式 强制对流:由于外力引起的移动;
3、热辐射 传热机理:通过发射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特 点:传热过程不需要介质; 注:实际传热过程中三种方式结合进行。
三、工业换热器的类型
◆换热器:用于热量交换的设备。
2、对流传热膜系数总准数关联式 (1)无相变化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特征关联式
(2)通过 量纲分f 析的u 无, 量l 纲,数为, : ,,c p ,g t
努塞尔准数 雷诺数 普兰特准数 格拉斯霍夫准数
lAlu ac pfl3 2g 2th
3、流体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1)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
(1)灰体:对各种波长具有相同吸收率的理想化物体。 A=ε
(2)辐射能: 二、两固体间的热辐射
EA E 0
总辐射系数,W/(m2.K4) 角系数 (见P165表4-11)
Q12 C12A1T10041T2004
三、辐射对流联合传热
1、对流传热:
Q Ca C A W T W T
辐射传热:
统一形式: 壁面散失的总热量为:
K
Q S
Ktm
第三节 传热速率与热负荷 一、热负荷:生产要求换热器单位时间
传递的热量。
二、热负荷与传热速率 传热速率:换热器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是换
热器的生产能力。
热负荷:生产要求换热器单位时间传递的 热量,是生产任务。
生产上,为保证完成任务,要求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大于或等于热负荷。
三、热量衡算与热负荷的确定
W/m2; σ0-辐射常数, σ0=5.67×10-8 W/(m2.K4)。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传热

温度场的通式
温度场的通式:
t f x, y, z,
式中: t —— 某点的温度,k;
X,y,z —— 这点的空间坐标;
θ —— 时间,s。
若在稳定温度场中, 表示式为:
t f x, y, z
稳定温度场和不稳定温度场
(1)不稳定温度场 —— 温度随时间而改变 的温度场,称为:不稳定温度场 。
称为:传热速率,用Q表示,单位:J/s, 即w(瓦)。
(三)辐射
1、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能量的现象。 物体可以由不同原因发出辐射能。
2、热辐射——物体因热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 称为:热辐射radiation。
3、 只要物体的绝对温度大于 0K,便会不停地 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出去,同时也不断 地将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转为热量。辐射与 吸收能 量的差额转变为低温物体的热量。但 是,只有物体具有较高温度时, 辐射才为主 要形式。
传热面上不同局部面积的热通量可以不同。
3、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式中:
q dQ dA
Q——热流量,单位为:J/s,即w(瓦) 。
q——热通量(热流密度),单位为:J/(m2·s),即 w/m2。
A——传热面积, m2 。
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1)热通量q基于微元面dA,热通量q可以 用于局部地区。
1、热源——电热、饱和水蒸汽、烟道气、高 温载体等。
2、冷源——冷却水、空气、冷却盐水等。 冷却水——河水、海水、井水等。
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 1、热传导(导热) • 2、对流 • 3、辐射
(一)热传导(简称:导热)
1、热传导——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传递到与 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 简称:导热conduction。
《化工原理教学》传热-对流课件

《化工原理教学》传热对流课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流传热的概念和原理,本课件介绍了化工原理教 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传热-对流。
对流基础知识
1 对流定义
对流是物质在流体中的传递过程,常常伴随着随流体运动的热量传递。
2 对流规律
对流是由于温度场引起的流体流动现象,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3 对流换热原理
对流换热是通过流体流动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常见于化工工程和热交换器中。
对流换热的传热机理
1
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2
流体速度、温度梯度、表面特性等因
素会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效率。
3
对流传热机制
对流传热通过流体流动和温度差驱动, 实现了物体间的热量交换。
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和对流换热系数, 可以计算对流传热的热量传递率。
对流传热的应用
工程中的对流传热应用
对流传热在化工工程、能源行业和热处理等 领域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对流传热在工 业过程中的是许多工程和技术领 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过程。
学习对流传热的意义
掌握对流传热的原理和应用, 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 员至关重要。
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对流传热的研究和应用将在能 源、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流传热的概念和原理,本课件介绍了化工原理教 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传热-对流。
对流基础知识
1 对流定义
对流是物质在流体中的传递过程,常常伴随着随流体运动的热量传递。
2 对流规律
对流是由于温度场引起的流体流动现象,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3 对流换热原理
对流换热是通过流体流动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常见于化工工程和热交换器中。
对流换热的传热机理
1
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2
流体速度、温度梯度、表面特性等因
素会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效率。
3
对流传热机制
对流传热通过流体流动和温度差驱动, 实现了物体间的热量交换。
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和对流换热系数, 可以计算对流传热的热量传递率。
对流传热的应用
工程中的对流传热应用
对流传热在化工工程、能源行业和热处理等 领域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对流传热在工 业过程中的是许多工程和技术领 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过程。
学习对流传热的意义
掌握对流传热的原理和应用, 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 员至关重要。
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对流传热的研究和应用将在能 源、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化工原理 对流传热PPT

Q St
2、对流传热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a定义式: Q
St
表示单位温度差下,单位传热面积的对流传热速率。
单位W/m2.k。 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快慢,对流传热系数大,则传热快。
2018/11/10
3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1.引起流动的原因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而引起流体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于外力和压差而引起的流动。 强 > 自 2.流体的物性
相变 > 无相变
4 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的建立
一、因次分析 =f(u,l,,,cp,,gt) 式中 l——特性尺寸; u——特征流速。 基本因次:长度L,时间T,质量M,温度 变量总数:8个
由定律(8-4)=4,可知有4个无因次数群。
Nu C Re Pr Gr
a k
2018/11/10
1、对流传热速率表达式
据传递过程速率的普遍关系,壁面和流体间的对流传热速率:
对流传热推动力 系数 推动力 对流传热速率 对流传热阻力 推动力:壁面和流体间的温度差
阻力:影响因素很多,但与壁面的表面积成反比。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
T Tw dQ 1 dS
2018/11/10
2018/11/10
二、实验安排及结果整理 以强制湍流为例:Nu=CReaPrk 1.采用不同Pr的流体,固定Re
Nu
k
lgNu=klgPr+lgCRea
双对数坐标系得一直线,斜率为k 2.不同Pr的流体在不同的Re下 lgNu/Prk=algRe+lgC 双对数坐标系中得一直线 斜率为a,截距为C
强化措施: • u,u0.8 • d, 1/d0.2 • 流体物性的影响,选大的流体
化工原理电子课件北京化工大学.ppt

并流 A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以逆流为例推导 tm
假设:1)定态传热、定态流动,G1、 G2一定 2)cp1、cp2为常数,为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
3)K沿管长不变化。 4)热损失忽略不计。
tm
t1 t2 ln t1
t2
16
t1 T 1t2
t2 T2 t1
返回
T1
t1
t t2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A dl
1 1 b d1 1 d1
K1 1 dm 2 d2
6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式中 K1——以换热管的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
dm——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
dm
(d1
d 2 ) / ln
d1 d2
以内表面为基准: 1 1 d 2 b d 2 1 K2 1 d1 dm 2
G1,T1
G2,t1
t2
dA T2
2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T Tw
冷 流 体
Q
热
tw
流
体 t
对流 导热 对流
•热流体
Q1 对流
固体壁面一侧
•固体壁面一侧
Q2 热传导
另一侧
•固体壁面另一侧
Q3 冷流体
对流
dQ KdA(T t)
3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1)管外对流
dQ1 1dA1(T Tw )
4)当t1=t2
tm t1=t2
19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2、错流、折流时的 tm
tm t 'm
t
' m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以逆流为例推导 tm
假设:1)定态传热、定态流动,G1、 G2一定 2)cp1、cp2为常数,为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
3)K沿管长不变化。 4)热损失忽略不计。
tm
t1 t2 ln t1
t2
16
t1 T 1t2
t2 T2 t1
返回
T1
t1
t t2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A dl
1 1 b d1 1 d1
K1 1 dm 2 d2
6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式中 K1——以换热管的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
dm——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
dm
(d1
d 2 ) / ln
d1 d2
以内表面为基准: 1 1 d 2 b d 2 1 K2 1 d1 dm 2
G1,T1
G2,t1
t2
dA T2
2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T Tw
冷 流 体
Q
热
tw
流
体 t
对流 导热 对流
•热流体
Q1 对流
固体壁面一侧
•固体壁面一侧
Q2 热传导
另一侧
•固体壁面另一侧
Q3 冷流体
对流
dQ KdA(T t)
3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1)管外对流
dQ1 1dA1(T Tw )
4)当t1=t2
tm t1=t2
19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2、错流、折流时的 tm
tm t 'm
t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自由电子的运动。
固体
分子晶体,分子的振动。
弹性波。
非金属 原子晶体,原子的振动。 晶格结构的振动,
离子晶体,离子的振动。
液体,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介于气体与非金属之间。
气体,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
2.热对流(对流)(convection):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 递。。由于同 时存在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所以对流必然伴随导热。 自然对流:宏观运动由流体密度差引起,而密度差由温度差引起。
二 载热体的选择原则: 1) 温度易于调节 2) 饱和蒸汽压较低,加热时不易分解; 3) 毒性小,不易燃、易爆、不易腐蚀设备 4) 价格便宜。 三工业上常 用的载热体
加热剂:热水、蒸和蒸气、矿物油、联苯混合物、熔盐及烟道 气;
冷却剂:水、空气和各种冷冻剂
§4.2 热传导
§4.2.1 基本概念和傅立叶定律
一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温度场:任一瞬间物体或系统内各点的温度分布总和,温
度场的数学表达式为: t f (x, y, z, )
当 t f (x, y, z), t 0
对流传热:强流制对动流的:流宏体观运与动固由体外壁力(面泵之、间风的机、热位量差传、递压差。等)引起。
3.热辐射(辐射)(radiation):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特点: 1 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所有物体都能将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不需 要任何介质。
按连续性
分类:
按与时间 的关系
间歇传热
连续传热
T
非稳态传热:传热速率常数,
0
稳态传热:传热速率=常数, T 0
六、传热基本方式(传热机理)
1.热传导(导热)(conduction):物体的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 原子、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热量的传递,称为热传导
4、传热计算:传热速率方程与热负荷的计算、平均温 差推动力、总传热系数、污垢热阻、壁温计算、传热 面积、加热程度和冷却程度计算、强化传热的途径
熟悉的内容:
1、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式建立的一般方法 2、蒸汽冷凝、液体沸腾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3、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及其在传热操作型
计算中的应用 4、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两灰体间辐射传热计
三 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所隔开,分别在固体壁面两 侧流动。冷、热 流体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
1套管式换热器 2列管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结构图)、浮头式、U型管式 优点:单位体积内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 3沉浸式、喷淋式
特点:只有热量传递。 传热速率(Q):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传递的热量,W; 热通量(q):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w/m2。
第四章 传 热
覆盖内容:
传热的基本方式及特点;定常传热及非定常传热的概 念;傅立叶定律,一维定常导热的计算(平壁圆筒壁 及球壁);导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对流传热过程分 析,牛顿冷却定律,传热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传热 速率、平均温差、传热系数、污垢热阻和控制热阻); 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概念及计算;对流传热的主要 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熟练掌握管内 强制湍流对流传热系数),壁温估算;辐射传热的基 本概念,黑体、白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普郎 克定律,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克希霍夫定律,两物 体间的辐射传热速率计算,角系数的概念,热损失的 计算;常用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换热器设计原则、步 骤。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1— 外壳 2—管束 3、4—接管 5—封头 6—管板 7—挡板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1—壳体 2—管束 3—挡板 4—隔板
§4-1-3栽热体及其选择 一 概念 物料在换热器内被加热或被冷却时,通常需用另一种流体供 给或取走热量,这种流体称为载热体,其中起加热作用的载 热体称为加热剂(或称加热介质);起冷凝作用的载热体称为 冷却剂(或称泠却介质)。
传热面积:S0、Si、Sm。
图4-3 间壁两侧流体间传热
(1)热流体将热量传至固体壁面左侧(对流传热)。 (2)热量自壁面左侧传至壁面右侧(热传导)。 (3)热量自壁面右侧传至冷流体(对流传热)。
图4-4 套管式换热器 l一内管2一外管
它是由直径不同的两根管子同心套在一起构成的。冷、热流体分别 流经内管和环隙而进行热的交换。
掌握的内容:
1、热传导基本原理,一维定常态傅立叶定律及应用, 平壁及圆筒壁一维定常态热传导计算与分析
2、对流传热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影响对流传热 的主要因素
3、无相变管内强制对流的α关联式及应用;Nu、Re、 Pr、Gr等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正确选用α的计算式, 注意其用法和使用条件。
二蓄热式换热和蓄热器
蓄热式换热是在蓄热器中实现热交换的一种换热方式。蓄热器内 装有填充物(如耐火砖等),热、冷流体交替地流过蓄热器,利用 固体填充物来积蓄和释放热量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蓄热器结构简单,且可耐高温,因此多用于高温气体的加热。其 缺点是设备体积庞大,且不能完全避免两种流体的混合,所以这 类设备在化工生产中使用得不太多。
在实际问题中,传热方式很少单独存在,常常两种或三种共存
4—1—2 传热过程中热、冷流体(接触)热 交换的方式
一.直接接触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 优点:传热效果好,设备结构简单
图4-1 混合式冷凝器
(a)并流低位冷凝器 (b)干式逆流高位冷凝器
1一外壳 2一淋水板 3、8一气压管 4一蒸汽进口 5一进水口 6-不凝气出 口 7一分离罐
算 5、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及选型计算
了解的内容:
1、加热剂、冷却剂的种类和选用 2、各种常用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高温设备热损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算
重 点:传热基本方程式;对流传热 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
难 点:对流传热过程分析;最小值 流体;
§4-1概述
传热(热传递):由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自发过程中热 量从高温传递到低温。 热力学:传递的总热量;传热学:讨论过程热量的传递速率。 目的:强化传热过程;削弱传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