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研究
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
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引言: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国家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
韩国和新加坡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亮点,都在民主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比较研究韩国和新加坡的民主化进程,以探讨两国在民主化道路上的异同点。
一、历史背景1.1 韩国的历史背景韩国在二十世纪初经历了殖民统治、日本殖民时期以及朝鲜战争等复杂历史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成为南北两个国家,韩国因此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民主化道路。
1.2 新加坡的历史背景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在历史上属于马来亚半岛的一部分。
该地区曾是殖民地,先后被荷兰、葡萄牙以及英国统治,直到1965年新加坡独立为止。
相较于韩国,新加坡在民主化进程上起始时间较晚。
二、政治体制与党派制度比较2.1 韩国的政治体制与党派制度韩国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政治体制以行政首长制为基础。
韩国的政党制度比较多元化,主要有执政党和在野党,政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
2.2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与党派制度新加坡则是一个议会制国家,政治体制以内阁制为基础。
在新加坡,执政党通过监督和管理国家政务来实现对政府的控制。
新加坡的政党制度相对集中,执政党的地位相对较为稳固。
三、民主化进程比较3.1 政府治理在韩国,政府治理相对民主化,政府权力分散,市民的参与度较高。
政府机构相对独立,行政运作较为透明。
韩国政府积极推行公开透明的政策,提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
在新加坡,政府治理相对集中,政府的权力集中在少数几个关键人物手中,并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进行决策。
政府在实施政策时比较谨慎,寻求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3.2 社会参与与反对派的影响韩国的民主化进程中,社会参与度较高,各种群体和社会组织对政府的影响较大。
反对派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定比例,具有一定的议会席位。
与之相反的是,新加坡的反对派在政治上扮演相对较小的角色。
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法律和政策限制反对派的发展,以维持政治的稳定。
韩国历史三国时代到现代民主的演变
韩国历史三国时代到现代民主的演变韩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从三国时代开始,韩国经历了数个王朝的统治以及外来势力的入侵,最终演变为现代的民主制度。
本文将探讨韩国历史三国时代到现代民主的演变过程。
一、三国时代在公元前57年至公元7世纪的三国时代,韩国分为三个独立的国家: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以王权为核心,国家发展依赖于统治者的政策和统治者与贵族的关系。
三国时代韩国的社会结构也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统治阶级为贵族,平民百姓的地位较低。
此外,三国时代韩国对外交往蓬勃发展,与中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二、统一新罗与高丽时期统一新罗是在7世纪后期建立的,由新罗国统一三国,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统一新罗时期,国王拥有绝对权力,并通过创建官僚体系来巩固王权。
这个时期的国家政权比较稳定,但社会阶级划分依然存在。
12世纪,高丽王朝取代了统一新罗,成为韩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
高丽王朝继承了统一新罗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并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为了维护统治,高丽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民政策,试图减少贵族的影响,促进社会稳定。
三、朝鲜王朝在朝鲜王朝时期,韩国政治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实行了世袭制度,并确立了士人政治的地位。
此时,官员根据考试成绩进行选拔,重视人才选拔和正直廉洁的官员。
朝鲜王朝时期,政治权力逐渐从王权向贵族转移,贵族家族的实力与影响力日益扩大。
尽管朝鲜王朝鼓励农民生产和商业发展,但社会地位仍由出身决定,士人政治的体制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
此外,在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半岛曾多次遭受中国和日本的入侵,这进一步削弱了朝鲜王朝的统治力量。
四、日本殖民统治与二战后20世纪初,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实施殖民统治。
这段时期,朝鲜半岛经历了痛苦的殖民统治和抵抗运动。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为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区域,北部由苏联占据,南部则由美国占据。
《韩国现代政治体系的变迁》
(1987 年达到高潮) 1987 年6 月29 日--民主党代表委员卢泰愚发表
八点民主化宣言
总之,韩国的权威主义等臣民型政治文化不会一朝一日发生根本变 化,但随着民主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失去其基础和地位并逐渐向 民主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文化既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又是一个开放 的体系。 ★政治文化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政治社会化具有整合社会的功能。
思考题
• 1、简述政治现代化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基本特征。 • 2、简述传统权威主义与现代权威主义的联
系与区别。 • 3、以朴槿惠胜选韩国总统这一政治现象为
例,试述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合法性危机的出现
政府领导人失去了国民大众的支持,出现了慢性的“正统性危机”,并频繁 发生政治变动。 例如:“4.19革命” 反维新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六月抗争” ◆ 光州事件 ◆
(二)威权主义政治体制转型的政治文化因素
★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 – 美国政治文化的传入,使得韩国人对民主的渴望步步加深。 ★社会化-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是美国输出政治文化的重要渠道, 美国文化除了对军人施加影响外, 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 影响。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政治文化基本特征在于: 皇权主义、清官思想、等级 观念、集团意识等, 其核心是信奉大一统, 要求实行中央集 权。这些构成了威权政治的文化根源。
◆ 社会化 ----儒家文化的社会化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实现的。体现在教育、人才选拔、治理方式选择 方面
★家族中心主义
父家长制是传统韩国家族的最高原则,父家长在家族内部享有 绝对权威,其他家族成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原本意义上的家长是家 族的首领,而在传统社会里国王可视为整个国家的“家长”。因此, 对于生活在威权主义的社会氛围和家长制的家族氛围中的韩国人来 说,对于刚摆脱封建王朝和日本帝国统治而将共和制下的总统当做 封建王朝的国王,不是难以摆脱自己要行使绝对权威的心理冲动, 就是难以摆脱要为他人赋予绝对权威的心理冲动。结果自然是就算 民主选举上台的总统也不能以民主方式治理国家。最后,家长的健 康长寿是保证家族安宁的一个必要条件,与此相仿,总统的长期执 政是国家安宁和发展所需要的。
韩国的政治发展之路精选 课件
韩国国旗
韩国国徽
韩国政治体制
法院
司法权Leabharlann 国会立法权总统
行政权
三权分立
韩国的行政权
韩国的行政权属总统,总统是国家
总统是最高外交官和内外政策的
元首,政府首脑和全国武装力量总
制定者,可向国会提出立法议案
司令。在政府系统和对外关系中代
等。并有权任命韩国的官员,包
表整个国家。总统是由国民以直接
括总理和行政部门的长官等,但
• 解放后, 由于国家的分裂及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的对立与对峙, 南北双 方的军事力量在短期内急剧膨胀并经历了残酷的三年战争, 几乎所有 的成年人均有从军经历, 军事文化畸形膨胀。儒家文化的权威主义价 值倾向和军事文化的威权主义价值倾向, 在特定环境中结合并被强化, 极大地加剧了整个韩国社会文化的威权主义化。
韩国的立法权
韩国实行一院制,国会是
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能除制 定法律外,还包括批准国
国家的立法机构。
家预算、外交政策、对外
宣战等国家事务,以及弹
劾总统的权力。
立法权
目前韩国主要政党包括执
国会机构包括议长1人、
政的大国家党和在野的统
副议长2人及各专门委员
合民主党、民主劳动党、
会。国会议员在国会外
自由先进党和创造韩国党
无需对其在国会内所发
等,大国家党为国会内的
表意见或所投的票负责。
第一大党。
韩国的司法权
韩国的司法权属法院, 法院共分三级:大法院、 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 实行三级三审制。
司法权
高等法院审理地方法院 和家庭法院所作出的关 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 件裁决的上诉案件,以 及法律规定的特殊案件。
韩国的民主制度
韩国的民主制度韩国是东亚地区的一个民主国家,其民主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韩国的民主制度,并探讨其特点和成就。
历史背景韩国的民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分为南北两个国家,南韩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长期受到军事独裁和威权政治的统治。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民主运动在韩国兴起,最终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立宪框架韩国的政治体系是一个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国。
根据宪法,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和行政长官,并负责执行政府政策。
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可以连任一次。
国民议会是立法机构,由公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权力。
韩国的司法体系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由最高法院领导。
此外,韩国还设有宪法法院,负责审查法律和政策是否符合宪法。
韩国的选举制度韩国的选举制度是多党制。
选举活动自由公正,并且选举结果是民意的真实反映。
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是两个重要的选举事件。
总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而国会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
候选人可以是政党成员或无党派成员。
候选人必须年满40岁,具有韩国国籍,并且未曾被判犯有严重反共或煽动暴力罪行。
选举的结果是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的,选民通过直接投票选择候选人。
选举过程中,政党和候选人有平等的机会竞选,并且选举过程是透明的。
媒体、监察部门和国家选举委员会都扮演着确保选举公正的重要角色。
公民参与与言论自由在韩国的民主制度中,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了广泛的保护。
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媒体和新闻机构享有言论自由。
这为公众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
公民社会组织在韩国也得到了支持和鼓励。
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和社会问题解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组织可以提出建议,向政府施加压力,促使政府回应公众的需求。
民主制度的成就韩国的民主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民主化的进程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权益保障。
《1987:对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历史剖析》
1987: 对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历史剖析一、引言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经历了一场重要的民主化运动,即1987年的韩国民主化运动。
这场运动标志着韩国政治体制的转变,从独裁统治转向民主制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场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背景1. 韩国的独裁统治在1980年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韩国都处于军政府或军事独裁统治之下。
这种状况导致了政治权力集中、人权受限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2. 国内外压力的加大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普及,韩国也受到国内外压力的加大,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并实现民主化。
3. 经济崛起与社会不满虽然韩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社会不满情绪逐渐蔓延。
人们开始关注政府腐败、贫富差距和社会正义等问题,呼吁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度。
三、1987年的民主化运动1. 触发事件:全斗炫发动的总统大选1987年,在军事政权持续了数十年之后,韩国举行了总统大选。
然而,选举中涉嫌舞弊的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示威活动。
2. 学生与市民参与的示威活动在触发事件后,韩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主要由学生和市民组成。
他们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实现自由民主以及改善民众生活条件。
3. 政府回应与对话面对持续不断的抗议浪潮,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姑息和回应措施,并展开与示威者和平对话。
这标志着政治体制开始向改革开放迈进。
四、影响与后果1. 韩国政治体制变革1987年的民主化运动为韩国奠定了良好基础,结束了军事独裁时代,实现了多党制和言论自由。
韩国政治体制持续改革,在民主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运动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权状况得到改善,公民参与度增加,社会公平和正义程度提高。
韩国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开放和发达的国家。
3. 地区影响力的增加通过成功实现民主化,韩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稳定的民主国家,韩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并成为地区合作的重要伙伴。
韩国三国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文化交流
韩国三国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文化交流韩国三国时代是韩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公元4世纪至7世纪。
这个时期,韩国的政治发展与文化交流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韩国三国时代的发展与交流。
一、政治发展在韩国三国时代,韩国分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分别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这三个国家在政治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发展。
首先是高句丽,高句丽是韩国三国时代最早成立的国家,也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高句丽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实行君主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
高句丽国王在政治上拥有绝对权力,同时也有一定的官僚体系来辅助管理国家事务。
高句丽国王还设立了各种官职,如宰相、将军等,来管理国家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其次是百济,百济是韩国三国时代的另一个重要国家。
百济的政治制度相对较为民主,实行王权与贵族共治的制度。
百济的国王权力相对较小,而贵族则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影响力。
百济还设立了议会,由贵族们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这种政治制度使得百济的政治相对开放,也更容易吸收外来文化。
最后是新罗,新罗是韩国三国时代的最后一个成立的国家。
新罗的政治制度相对较为稳定,实行君主制。
新罗国王在政治上拥有绝对权力,同时也设立了各种官职来管理国家事务。
新罗还设立了百官制度,通过选拔人才来管理国家。
总的来说,韩国三国时代的政治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高句丽以君主制为主,百济以贵族共治为主,新罗以君主制为主。
这种多样性的政治制度为韩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交流在韩国三国时代,韩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韩国文化的繁荣,也使得韩国的文化影响力扩大到周边国家。
首先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在韩国三国时代,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中国的文化对韩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汉字文化。
韩国的贵族阶层学习儒家经典,汉字成为韩国的官方文字。
同时,韩国还从中国引进了许多科技和艺术品,丰富了韩国的文化内涵。
韩国民主化与统一进程分析
韩国民主化与统一进程分析韩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北韩和南韩之间一直都存在着分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韩国的民主化进程和统一进程也随之推进。
那么,韩国民主化与统一进程分析具体如何呢?一、韩国的民主化进程韩国的民主化进程可追溯至上世纪末,1990年代是韩国民主化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韩国逐渐放弃军事政权,实行了普选制度,引入了议会制度,实现了包括大法官制度、反腐败立法、新闻自由、反暴力等在内的一系列民主改革,从而在政治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主制度。
2000年以后,韩国的民主化进程更加深入,许多文化、教育、媒体、经济和国际安全机构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些都为韩国的民主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二、韩国的统一进程韩国的统一进程也和民主化一样,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进程。
韩国统一的前提是和平,因此,通过外交谈判来实现和平统一一直是韩国政府坚持的方针。
2010年,韩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后北韩时期”的概念,旨在为统一指明方向。
韩国民众对于统一的看法也有分歧。
虽然聚焦统一话题的政治团体在韩国还是许多,但是对于该问题,韩国民众的态度却参差不齐。
一方面,有许多韩国人依然强烈支持统一,他们认为韩国应该团结一致,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统一。
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够确保民众的平安和生活质量。
然而,当前韩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巨大,在统一进程中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总之,韩国的民主化和统一进程是一个艰辛而长期的进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随着韩国的转型和改革,这个进程将会更好的实现。
韩国民主政治研究
韩国民主政治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韩国民主政治体制发展状况的探讨和分析,阐述了韩国政党选举制度以及政党政治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韩国的民主化进程虽然实现了政权的易手,建立了民主制度,但韩国政党政治仍发展得不成熟不稳定,韩国所存在的问题是在民主化的初级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民主制度的法治化,其政党制度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关键词:韩国民主政治政党政治一、韩国选举制度的重大发展韩国光复以后,实行了一段时期的多党制和直选制但社会始终处于动荡状态,由此韩国逐渐转向了威权主义体制。
韩国的威权主义政府体制大致形成于20世60年代中期(并贯穿于整个70年代)。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将军通过不流血的军事革命获取了政权。
全斗焕延续了朴正熙时代的政治极权体制两人获得政权的初始方式是相似的:即都不是民选领导者,而是通过军事手段获得政权,并以此建立了极权政治体制。
1987年爆发民主化运动以后,韩国的政治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1987年10月的宪法修正案拉开了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根据这一修正案,直接选举替代了间接选举,自由与公平的选举竞争制度得以恢复。
1992年金泳三经过选举上台,进一步推进了民主化改革,包括行政管理权力的逐步下放政府组织的重构行政管理方式的革新等。
由此民主政体逐渐取代威权政体成为韩国新的政治体制,随着后来1996年金大中、2004年的卢武铉总统的上台,标志着民主体制在韩国的确立和巩固。
二、韩国政党政治发展的现状政党政治的发展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政党是每个国家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党政治的充分发展有利于民主制的巩固和正常运转。
(1)政党建立的原因: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者的占领下光复后,驻韩美军倾向与有组织的政治团体打交道,这极大地推动了政党和政治团体的发展到1946年3月政党数目就从日本殖民地时期的零个发展到134个可以看出韩国政党主要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建立起来的,做出来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这种多党制极不成熟,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党结构,甚至走向了畸形。
韩国政治发展史
韩国政治发展史韩国政治发展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9世纪,随着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分裂,这个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过去两个世纪里,韩国政治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从封建王朝时期到现代民主化进程,韩国政治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和多样化。
封建时期的政治公元前19世纪至20世纪初,朝鲜半岛被统治着朝鲜王朝,这是一个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
朝鲜王朝实行的是封建等级制度,贵族阶层享有特权,而农民和平民则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朝鲜王朝经历了数个君主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朝和朝鲜王朝时期。
李朝时期,朝鲜王朝经历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改革,如《世宗时代的新政》和《光海君时代的新政》,这些改革试图减少贵族的特权,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管理。
然而,这些尝试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朝鲜王朝依然保持着封建等级制度,并且在19世纪末期面临外部压力,如日本的侵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
20世纪初的革命运动20世纪初,朝鲜半岛爆发了多次革命运动,这些运动试图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现代政治体制。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一运动和三一独立运动。
三一运动是在1919年爆发的,参与者要求朝鲜独立和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
虽然这次运动并未成功实现独立,但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激发了朝鲜人民的民族自豪和对独立的渴望。
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经历了艰难的岁月,直到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朝鲜半岛才得以摆脱日本的统治。
然而,在日本撤军后,半岛东北部被苏联占领,西南部被美军占领,朝鲜半岛因此分裂成为南北两个政治实体。
南韩的政治发展1948年,南韩建立了共和国政体,成立了第一届国会,实行了国家元首制度。
这标志着南韩进入了独立和民主化的新阶段。
然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南韩政治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包括军事独裁统治、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南韩政治由军队掌握大权,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在这个时期,南韩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如波公刚国制、波公刚国制和大阪市设立等,这些改革使南韩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民主转型以来韩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变迁、特征及影响因素
民主转型以来韩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变迁、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1987年以来,韩国开始实行民主转型,但因为独特的社会、政治、制度因素,韩国的民主转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存在某些难以解决的顽疾。
本文通过对韩国民主转型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从而总结出韩国目前政党政治三个主要特征:政党更迭频繁、两党轮流执政、派系斗争激烈;以及总结出影响韩国目前形成这种政党政治局面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化局面严重、政治力量过于分散以及落后的政党政治制度,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理解和认知目前韩国政党政治的局面和走向。
[关键词]韩国;政党政治;民主转型一、民主转型以来韩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变迁过程(一)1987年—1988年:妥协下的民主转型——威权体制的消解与多党政治的恢复全斗焕执政期间,韩国政权高度专制、独裁,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逐渐扩散,政治、社会及经济等多个领域内的民主化运动不断高涨。
在此背景下,1985年1月中旬,金大中和金泳三联合在野势力组建了新韩民主党(简称新民党)。
在此后的第12届国会议员选举中,新民党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在野党,在政界掀起了新的旋风。
新民党的崛起使朝野关系转为直接对抗,大大动摇了执政党民主正义党(简称民正党)的霸权地位。
从1986年开始,新民党联合各方民主势力要求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接选举制,此方案遭到全斗焕拒绝。
随后,新民党及各方民主势力发动全国性的修宪运动,全斗焕为延迟修宪,采取了相应的护宪措施,结果进一步激化了当局与其它民主势力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1987年6月26日,韩国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游行示威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了韩国民主转型的最直接推动力。
7月1日,迫于国内国外的各种压力,全斗焕不得不辞去职务,韩国正式进入了民主转型期。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民党及其它民主势力获得了这场民主与威权斗争的胜利,松散的民主联盟不久便垮去,在野势力逐步走向分裂,1988年,韩国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朝小野大”的局面,即执政党获议席125席,其它三个在野党获得164席,四党体制形成,多党政治日渐恢复。
韩国光州民主化运动的历程与意义
韩国光州民主化运动的历程与意义1980年5月18日,韩国光州市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民主化示威活动,这场被称为光州民主化运动的事件,不仅是韩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社会运动,也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这场运动的历程和意义,以期更好地了解韩国的社会和历史。
一、历史背景1979年10月,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一次暗杀事件中遇刺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政治动荡。
后来,由陆军司令任上的全斗焕上台,成为新一任总统。
全斗焕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压制,限制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这引发了社会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1980年5月14日,全斗焕政府宣布将实行戒严政策,以镇压反政府示威。
然而,这一举措只是加剧了人民的不安和反弹,最终导致了全国各个地方的示威活动。
二、光州事件的发展5月18日,光州市的民众走上街头,开展了和平的示威游行。
但是,政府军队却采取了残暴的镇压行动,使用了实弹和催泪瓦斯来对待示威者。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民的愤怒和抗议,大量的民众聚集在光州市中心,与政府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激烈对抗。
政府军队对示威者的镇压甚至导致了示威者和无辜的市民的死亡。
这一事件引来了全国的谴责和抗议,一些学生和市民也前往光州市,支持抗议者。
最终,全斗焕政府不得不向国内和国际压力屈服,而光州事件也成为了它的政治灾难。
事件发生后,政府军队撤回,民主化呼声日益高涨。
一些知名人士和政治家也加入了民主运动中来,支持光州市民的呼声。
三、光州事件的影响1. 民主意识的壮大光州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韩国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这场运动为韩国民主化提供了燃料,使得韩国的政治风气逐渐开放,国家的进步逐渐得到了加速。
2. 社会和政治融合这场运动的成功也推动了韩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政治与社会的融合。
通过这场道德上的胜利,社会的形成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开放,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3. 社会发展的进步这场运动对韩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和政府加强了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影响了社会对政治和公民权利的认识,推动了韩国社会的变革。
韩国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引言概述韩国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约2333年前的古代高句丽王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从高句丽、新罗、高丽等古代王国的崛起,到日据时期和分裂时期的艰难经历,再到现代韩国的快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韩国的历史是一个既丰富又复杂的故事。
本文将从古代王国的崛起、统一时期的繁荣、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分裂时期的冲突和现代韩国的快速发展五个大点来阐述韩国历史的发展。
正文内容一、古代王国的崛起1.高句丽王国的兴起高句丽王国的建立和发展高句丽王国的政治和文化特点高句丽与其他王国的关系2.新罗王国的繁荣新罗王国的建立和扩张新罗王国的独特文化和艺术新罗与邻国的关系3.高丽王国的兴盛高丽王国的建立和宪法制度高丽王国的繁荣时期高丽文化的影响和传承二、统一时期的繁荣1.统一新罗的崛起统一新罗的建立和统治者统一新罗的政治和经济繁荣统一新罗与其他王国的关系2.统一高丽的盛世统一高丽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统一高丽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统一高丽王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创新三、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1.对韩国的殖民统治对韩国的和占领对韩国的殖民政策和经济压迫韩国人民的反抗运动和抵抗2.韩国的现代化进程日据时期韩国的现代教育和工业化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韩国人民对殖民统治的抵抗和追求独立的努力四、分裂时期的冲突1.分裂时期的形成朝鲜内战和韩战的爆发分裂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冲突根源两个朝鲜之间的对立和冲突2.韩国的经济奇迹韩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变革韩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五、现代韩国的快速发展1.韩国的政治和民主化进程韩国的民主化运动和政治转型韩国的政治制度和国会选举制度韩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2.韩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输出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产业韩国流行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影响力韩国在电子产品、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总结韩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王国的崛起和繁荣,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分裂时期的冲突,以及现代韩国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
韩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韩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韩国是一个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的国家。
从战后的废墟中逐渐崛起,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显著。
其社会变迁与历史演变息息相关,对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1945年,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日本统治,并促成了韩国社会变革的起点。
韩国政治形势波动,导致战后政权不稳和经济困难。
政治动乱影响到经济领域。
1948年韩国建立共和国,不断稳定政治与经济形势,增强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到了20世纪60年代,韩国进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是韩国社会变革和历史演变的关键时期。
韩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外资投资和促进工业升级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此同时,韩国民间社会的运动也日渐活跃,民主、人权等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80年代后期,韩国民主化运动和反腐败运动不断引发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
政治压迫逐渐缓解,民间社会的发展成为韩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推手。
韩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使韩国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1世纪,韩国继续保持着显著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降低依赖进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韩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韩国社会变迁和历史演变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的进步,使韩国在经济和政治舞台上不断走强。
政治稳定也吸引了更多跨国企业在韩国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此外,韩国民族文化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传播和认可。
不过,韩国社会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政治稳定仍需不断巩固,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也需要长期解决。
希望韩国社会能够在不断变革的历程中越来越和谐、稳定和富裕。
韩国的民主化历程——《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之书介
作者认为 , 韩国从建国之时便开始了民主化的历程 。这与一些学者认为的韩国是从 18 97年 之后才开始的民主化历程有所不同。事实上 ,韩国的民主建设是从 14 年 日 95 本投降后就开始 的。
美国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后即开始组建政党的工作。从 14 98年韩国建国开始直至 18 年为向充分 97
也是民主进步的重要条件 ;②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③对民众的民主启蒙 ,它不是停留于宣传民主
的一般价值观和教条 , 也不是利用 民众来维护执政 党的权力 ,而是积极培育民众的民主参与意 识 、法律意识、纪律观念等,还包括对公民社会组织及村民自治组织的监督和引导 ,使它们朝着
民主的方向发展。 作者在书中对几个观点进行 了比较有意义的探讨。
沈 晓 雷
《 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一书由北京大学尹保云教授所著 ,由 人民出版社于 2 1 00年 1 0月出版。该书主要回顾了韩国建国直至卢武铉政府时期韩 国的民主发展
过程 ,揭示在威权主义过渡阶段的民主形式与本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方方面面的性质与特点,从
而拓展我们关于民主发展的一些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认识 。全书由前言、第一至第九章 、结语
一
是对 “ 第三波”中民主以概念及韩国威权主义的讨论。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研究 ( 以
下简称 “ 第三波研究” 中,民主被简单地等同为 “ ) 选举” 。而事实上 ,选举仅仅是 民主的必要 条件 ,它只是民主诸多形式要素中的一个要素 ,它只会导致我们对民主思考的简单化。民主包括 诸多形式要素 ,例如政党竞争 、舆论 自由、法律保障等。此外 , 还要认识到 民主的价值系统,作 者在书中指出,民主有两大方面的价值:一是关系到人的 自由本性 ,一是关系到现代文明的品 格。只有把形式系统与价值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了解 民主的概念。此外 ,第三波研究把韩国 的威权主义政府看做民主的阻力而把学生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组织看做民主的推动力,本书对这种
韩国的民主制度
韩国的民主制度标题:韩国的民主制度:崛起、发展与挑战引言:韩国,作为亚洲地区相对年轻的民主国家,其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和变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韩国经历了政治体制改革、选举制度的改革以及民主化进程的推进,逐渐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
然而,韩国的民主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政治腐败、选举困境、党派斗争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韩国民主制度的崛起、发展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韩国的民主进程。
第一部分:韩国民主制度的崛起1. 韩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进程a. 日据时期对韩国政治制度的影响b.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与失落c. 朴正熙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进程2. 韩国的民主化运动a. 八十年代的民主化浪潮b. 尤酉铉、金泳三等领导人对民主化的推进c. 六月抗议运动的重要性和影响3. 韩国的宪政改革与民主制度的确立a. 1987年宪政改革:关于总统选举的新宪法b. 1992年的选举制度改革与国会选举制度的完善第二部分:韩国民主制度的发展1. 韩国的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a. 主要政党的兴起、分裂和整合b. 韩国的比例代表制选举制度与个人选区制度c. 选举制度改革的影响与挑战2. 韩国的媒体与言论自由a. 媒体发展的历程和角色演变b. 韩国政府对媒体的干预与管控问题c. 言论自由的保障与限制3. 韩国的司法体系与法治建设a. 韩国司法体系的特点与发展b. 司法独立性与公正性的挑战c. 公民社会对司法体系的监督和改革第三部分:韩国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政治腐败问题a. 韩国政治腐败的历史背景与原因b. 防治腐败的措施与效果评估c. 还需加强的腐败防控措施2. 党派斗争与政治极化a. 韩国政党体系的分裂与对立b. 右翼与左翼的政治极化问题c. 促进政党合作与减少政治分歧的建议3. 选举困境与公民参与a. 选举的不公平与不透明问题b. 韩国年轻一代的政治参与意愿与现实c. 提高选民参与的方法与推动结论:韩国作为亚洲地区的民主国家,在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韩国(或朝鲜)政治史简述与历史年代表(到1953)
第一章古朝鲜时期公元前30-40世纪,亚洲北部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移居朝鲜半岛。
公元前2333年,檀君出世,并联合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式的国家“檀君朝鲜”(包括今所有的东三省以及朝鲜半岛)。
公元前12世纪,商朝的亡命王公贵族们率兵攻占檀君朝鲜的北部(今吉林省与黑龙江省南部以及现朝鲜的北部),并建立箕子朝鲜。
公元前2-3世纪,在南方辰韩,马韩,牟韩,东沃沮,东嵗建立,取代檀君朝鲜。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进入铁器时代。
公元前195年,西汉的燕王卢倌北的部下卫满率兵攻占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在西部设四郡(史称汉四郡),而东部出现新的国家“扶余”。
公元前82年,汉四郡合并成乐浪郡(今辽东半岛)。
第二章前三国时期序节公元前37年,扶余的异姓王子高朱蒙占领国内城并定都于此(今吉林省通化集安),另外占领扶余的南部,建立高句丽,并与汉朝争夺乐浪郡。
公元前16年,高朱蒙的前王后及其所生的王子(是寡妇,高朱蒙和自己的妻子还有亲生儿子失散期间为王后。
王子们也不是高朱蒙亲生的)们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联合50多个马韩的部落,建立百济。
同时在东南部辰韩,牟韩,东嵗的部落开始合并组成新罗帝国。
另外还有几个部落联合体,如伽倻。
但都会被三个主要的国家所吞并。
公元1世纪初,高朱蒙的曾孙灭掉了扶余,从此朝鲜半岛进入“前三国时期”。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开始进入封建时代。
第一节高句丽公元前37年,高朱蒙建立高句丽。
建国之初,连宫殿都没有,粮食短缺。
高朱蒙实行以军事为基础,向外扩张的政策,将周围的部落一一征服。
并开始向汉朝征战,争夺乐浪郡。
公元1世纪初,高朱蒙的曾孙太祖大王灭掉了扶余,并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又成功地从汉朝手中夺走了乐浪郡。
同时,推行一系列改革,将高句丽建设成了系统的稳定国家。
公元246年,三国魏不断袭扰高句丽。
一时国内城(今吉林省通化集安)被沦陷,都城搬迁到了平壤。
但是,高句丽很快恢复了国力,重新夺回了国内城,并将三国魏赶出了东北土地。
韩国政治制度
韩国政治制度引言韩国政治制度是韩国国家治理和决策的框架,是韩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韩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主化运动的发展,韩国政治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背景、政府组织架构和选举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了解韩国政治制度有所帮助。
一、历史背景韩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与韩国历史的起伏息息相关。
自韩国独立以来,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单一政权时期到现在的多党制民主制度。
在20世纪初,韩国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政治制度基本上不存在。
直到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韩国恢复独立。
之后,韩国政治制度开始重建,民主选举成为政治体制的重要一环。
二、政府组织架构韩国政府组织架构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主要部门构成。
1. 行政部门:行政权力由总统和内阁共同行使。
总统是韩国的最高行政首脑,由韩国公民通过普选产生。
内阁由总统任命,负责制定和实施政策,管理国家事务。
2. 立法部门:韩国议会称为国会,由国民议会和国民议员构成。
国会议员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和修订法律,监督政府行为。
3. 司法部门:韩国的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
最高法院是韩国司法的最高机构,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和解释法律。
三、选举制度韩国实行普选制度,选举活动笼罩在政治制度之上。
韩国的选举制度确保了公平、公正和透明的选举过程。
1. 总统选举:韩国总统选举每五年一次,由全体成年公民通过普选产生。
候选人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格要求,如年龄和公民身份等。
2. 国会选举:韩国国会选举每四年一次,选举制度分为比例代表制和单一留任制。
选民通过选举投票来选择国会议员。
3. 地方选举:韩国实行直接选举制度,选举市、郡、区长和市、郡、区议会成员。
四、政党制度和民主发展韩国的政党制度积极推动了民主的发展。
目前,韩国主要的政党有自由韩国党、共同民主党和正党等。
政党在韩国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竞争、协商和监督,推动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
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当时朝鲜半岛上出现了第一个国家-高句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演变。
本文将简要介绍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
在古代,韩国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制为基础的。
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古代王朝都采用了君主制,并通过宗法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
尽管各个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君主、贵族和军事领袖组成的统治阶层掌握实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三国时期。
新罗王朝在公元7世纪统一了半岛,此后实行了世袭的君主制,并通过建立世家制度来管理地方事务。
这一政治制度一直持续到10世纪,直到高丽王朝的出现。
高丽王朝在公元918年建立,采用了中央集权制度。
国王通过设立官僚机构,掌握了大部分权力。
高丽王朝时期也出现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在韩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朝鲜王朝在1392年建立,持续了约500年。
朝鲜王朝实行了世袭的君主制,并通过设立六部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
朝鲜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君臣关系和家族观念。
此外,朝鲜王朝还实行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限制人们的社会流动。
19世纪末,韩国面临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干涉。
日本于1910年吞并韩国,实行殖民统治。
在此期间,韩国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传统的政治结构几乎完全崩溃。
二战后,韩国恢复了独立,并开始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1948年,韩国宣布成立了大韩民国,实行了总统制。
然而,韩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并不平稳,历经了许多政治动荡和转型期。
从军事政权到民主政权的转变,韩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韩国政治制度逐渐稳定下来。
现今的韩国政治制度是以总统制为基础的,国会成为立法机构,司法独立和行政机关相互制衡。
此外,韩国政治制度也注重保护人权和民主价值观。
总之,韩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君主制、集权制、君主立宪制、军事政权和总统制等多个阶段。
第10章 韩国的政治制度
尹普善:当政两年被判3年
作为韩国抵抗军事政权及推动民主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尹普善的上台与离任都离不开革命。 1960年“4·19革命”后,尹普善作为民主党代表当选为 大韩民国第4任总统。1962年,执政不到两年的尹普善因 “5·16军事政变”而被迫下台,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有期 徒刑3年(未执行)。随后其先后作为民政党和新民党的 总统候选人参选,均以失败告终。1990年尹普善去世。
2.国务总理及国务委员
总理的职权: 主要是在总统的领导下管辖行政部和汉城特 别市,代表总统向国会通报情况,报告工作。总 理是国务会议副议长,主持内阁日常工作。它向 总统提出国务委员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还可 以向总统建议解除国务委员的职务。总理在总统 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还暂行代理总统职权。 国务委员: 是韩国内阁阁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朴正熙:夫妻均被暗杀
毕业于伪满陆军军官学校的朴正熙是韩国1962年“5·16 军事政变”的发动者。政变推翻民选政府之后,朴正熙 开始了其长达18年的总统任期。 1974年8月15日,其妻被暗杀。5年后,朴正熙在进晚餐 时被韩国中央情报局首长金载圭暗杀,终年62岁。
崔圭夏:执政8月就下台
崔圭夏作为韩国维新体制的代表人物,他在朴正熙被 暗杀后接任总统一职。崔圭夏虽默许军队的戒严令,但 仍努力推行民主化改革,使得韩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 “汉城之春”。 但当时保安司令官全斗焕发动“肃军政变”并不断提 高戒严等级,民怨升级,最终酿成“5·18光州事件”。 事件逮捕的民主人士代表中包括韩国后来的第14、15任 总统金泳三与金大中。1980年8月,在全斗焕的压力之下, 崔圭夏黯然下台,并24小时受到监控,过着囚犯一样的 生活。
第二共和国:昙花一现的民主(1960---19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研究【摘要】韩国民主政治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过程,从简单地引入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经威权主义领导阶段,再向实质性的民主化转变。
本文即论述韩国民主政治发展经历的两次转型、三个阶段,并探讨民主框架、威权主义、文化融合、市民社会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韩国民主政治政治发展大韩民国政府于1948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当年12月,联合国承认韩国政府,称“大韩民国是在能够监督选举的地区上成立的合法政府”。
政府成立之初,为保持政府运作畅顺,韩国即参照美国,建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由国会行使立法权,法院行使司法权,政府行使行政权。
其国家管理体制被称为“总统中心体制”。
虽然早早建立起民主政治体制的框架,并在二三十年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韩国在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却历经挑战和坎坷,走过了独特的政治发展之路。
从1948年建国到1987年第六共和国宪法的确立,大韩民国共经历以5次大规模修宪为标志的六个阶段,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大韩民国第一之第六共和国,期间两次重要政治转型分别发生在朴正熙领导的第三共和国时期及卢泰愚领导的第六共和国时期。
第一次转型是1961年威权体制取代脆弱的民主政治体制,第二次转型是1987年威权体制被新的民主政治体制所取代。
可以说,韩国人民经过了长达40年的摸索和奋斗,在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终于成功推动了政治转型,确立了比较充分的民主宪政体制,和平地完成了政治民主化改革,创造了“韩国民主化奇迹”。
一.韩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大韩民国具有朝鲜李氏王朝数百年(1392~1910年)的集权官僚制度的传统,在建国前又经历了36年(1910~194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民众对“民主”没有任何体验。
且在1948~1952年期间,韩国不仅贫穷、落后,还陷入朝鲜战争。
在这种落后与困难的条件下推行民主政治,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作用。
韩国在建立伊始,经由美国直接干预和架构设计,仿照西方民主制度,建立本国政治制度。
西式民主被“移植”到韩国,形成了民主的“韩国版本”。
这是亨廷顿所说的“第二波民主化浪潮”扩展和波及韩国的结果。
(一)“民主试验”阶段:传统政治文化与西式民主的初步磨合李承晚时期的韩国政治体制被称为“民主橱窗”。
1948年7月20日,李承晚当选韩国第一任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成立,第一共和国就此开始。
由美国干预建立的“民主框架”具备民主政治诸要件,包括宪法、民选的政府、选举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选举产生的总统和国会。
在他执政期间一直将国内外政策的基调放在“反共”方面,韩美同盟是李承晚政府对韩国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然而,李承晚并没有在韩国推行真正的“民主”,当时刚经历战乱、贫穷落后的韩国也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在文化方面“民主精神”仅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熟知,民众政治素养较低。
由此,韩国最初建立的民主政治很快转变为李承晚个人独裁的政治体制。
李承晚借助冷战背景在反共背景下镇压异己,为争取终身执政、连任三届总统,其领导的政府瓦解着韩国民主程序,违规修改宪法、大选舞弊、操纵选举,他本人成为阻碍民主进程的专制者,最终引发反对党和广大民众强烈不满,1960年4月19日爆发的“4·19革命”结束了长达12年的李承晚政权。
不过,在此过程中“民主框架”被保留,李承晚的独裁政权仍然受到民主制度形式上的制约,他只能通过李承晚只能通过修改法律并通过民众投票的途径达到维护自己政治权力的目的。
而在这一阶段,韩国政治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以及对自由民主的认识有很大提高,这一点通过“4·19革命”得到体现。
李承晚下台后,由张勉领导的第二共和国政府成立,通过颁布新宪法,内阁制取代总统制,民主党组阁,韩国迎来了所谓的“民主之春”。
然而,这一“民主政府”新旧两派严重对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上处理无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动荡。
民主化实际上没有与本国的传统及环境相结合,最终被以朴正熙为首的军人政权取代。
(二)“军人执政”阶段:民主收缩与威权体制下的经济腾飞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脆弱的第二共和国政府,建立军政主导的政治体制,至此,大韩民国第三共和国登上历史舞台。
在军政时期,朴正熙政府推行“经济第一主义”,全面推行社会改革,解散政党及社会团体,通过《不正当储蓄法》,设立“重建国民运动本部”,开展生活节约化、家族计画、扫除文盲等社会活动,同时着手闲置土地开发、实施经济发展计划,使得韩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实现“汉江奇迹”。
直到现在,朴正熙的政策都被认为是客服绝对贫困的成功典型。
然而在政治方面,他将权利集中控制于以他为首的务实现代化派手中,民主进程收缩明显,尤其是取消了地方行政长官和地方议会的选举。
但言论出版自由、三权分立、政党竞争等民主制度的基本要素在60年代并没有改变,连韩国的民主运动人士也承认60年代属于民主制度或者说是“半威权主义”制度。
至60年代末,贫富差距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加深、国际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反对党易军突起,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朴正熙政府彻底转型为威权体制。
1971年12月通过《国家保卫法》,宣布解散国会,在全国范围终止所有的未经政府允许的政治活动。
1972年10月,经公投通过了《维新宪法》。
1972至1987年之间的韩国政体被称为“威权主义”,其中包括70年代的维新体制时期和80年代的全斗焕总统时期。
此威权政权在后期遭到民众的激烈反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民主制度大幅度收缩的“威权主义”时期,也没有形成完全的历史断裂,尤其是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竞争的机制得到保留。
为保住执政地位,朴正熙越加强硬地压制民主化要求,政府通过紧急措施,许多人因此被捕。
以政治人物、知识分子、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化运动,以劳动者和农民为中心的保卫生存权的运动愈演愈烈。
最终转变为反政府示威运动。
1979年10月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政府接任,虽然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增速,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不小成就,但由于其政权本质仍属于通过军事政变掌握权力的威权政权,经历1987年的“六月民主抗争”,最终为反对党和人民大众所推翻。
(三)“文人执政”阶段:从“文人政府”到“国民政府”的实质民主1987年6月29日,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卢泰愚发表讲话,接受包括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制等内容的八项民主化宣言。
“六·二九宣言”标志着韩国政治转型的再次开启,这是由威权政治体制向新的民主政治体制转变,韩国的政治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开始是由朝野两党协商主导的,威权政府一方是以全斗焕、卢泰愚为核心的民主正义党,民主派一方是以金大中和金泳三为代表的反对党势力。
双方就民主政治架构、选举制度等若干方面展开对话和博弈。
1987年10月12日,国会通过新宪法修正案,10月27日经由全民投票公决后生效,新宪法降低了行政权,提升了立法权和司法权,第六共和国就此建立。
卢泰愚执政时期的“民主化”内容有:释放被关押的政治犯金大中并允许他参加总统竞选;1987年总统选举改为全民直选;90年代初实行地方议会选举;90年代中期实行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举。
1993年,金泳三上台执政,开启“文人政府”。
与军人政权不同的是,这种政治形式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人民民主的政治形式。
金泳三的上台,正式结束了韩国长达多年的军人政权。
他提出培育“市民社会”,建立清明、开放的政治,并采取有力措施,修订选举法、政治资金法和信息公开法,这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在韩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但在政党政治方面,他没有实现韩国政党政治的制度化,党派斗争激化,政党腐败没有得到根治。
1998年,“韩国民主化的旗手”金大中就任韩国第15任总统,他是第一位以在野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的总统,在野党首次在大选中击败执政党,意味着在野党所代表的市民社会力量的上升。
韩国政党之间首次实现的和平政权轮替,将韩国民主政治转型推向深入。
金大中上台伊始,提出“第一次建国运动”的口号,呼吁全民奋起建设民主主义,完善市场经济,培养知识国家,创造新劳资文化,实现南北交流等等。
在政治现代化方面,他领导政府重组政党,建立全国型政党,打破政党个人化和地域化格局;重组内阁,淡化党派色彩。
以专业知识、改革魄力和创新精神为标准选拔了非政党人士进入内阁,改变了传统的“政党分肥”体制,也进一步弱化了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基础。
金大中执政时期,由于在政党政治上的改革坚决果断,从根本上改变了韩国传统政党政治的格局,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新型政党政治,并不断走向制度化。
至此,韩国民主政治渐趋稳定和巩固。
这一阶段,民主化进程十分平稳。
这是由以往奠定的基础所决定的。
除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等民主制度的形式在威权主义时期没有发生断裂外,这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从今了民众,尤其是市民阶层的观念转变,民主文化深入人心,此外各政党在对基本经济制度认同上的不可调和的分歧也不复存在,为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纵观这两次转型、三个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韩国政治民主化主要有四点进步表现:其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交接政权;其二,在政党民主化运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其三,成功推行了军队的改革;其四,惩治了韩国政坛上长期存在的腐败现象。
二.“民主框架”在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价值体现李承晚独裁时期,美国干预建立的“民主框架”基本沦为形式,但这并不能否定这一框架在50年代“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意义。
引进自由民主政治的框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一步,框架的及早奠定就实际缩短了之后民主政治的发展时间。
李承晚的“独裁”实际上与历史上的封建王权是不一样的,它要受到民主制形式的制约。
此外,民主框架也在精神层面对民众产生影响,民主政治的文化正是在这一“外壳”下逐渐衍生的。
而在朴正熙领导的军人政权、威权政权时期,“民主框架”仍多少得以保留,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等民主制度虽然在效用上大打折扣,但形式得以坚持。
这使得民主政治的演进历史并没有完全断裂,为第二次政治转型及第三阶段的民主政治发展稳定奠定基础。
总结以上,韩国在独立后不久就奠定了民主政治的框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韩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矛盾冲突,这个过程也是本土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与民主政治框架相互调适的过程。
在经济高增长和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民主的幅度有所收缩,但其基本框架没有发生历史断裂,从而使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通过有伸有缩的发展过程,各种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本土因素均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
相比其他“后发型民主”国家,韩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认为是较为成功的。
三.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威权主义的触发因素及意义朴正熙执政中后期的韩国政治模式被认为是典型的“威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