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合集下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金融危机,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 价格)、 如 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 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 的急剧、 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 1. 08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 金融危机原因 信用扩张 虚拟经济引起 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 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 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 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 的经济泡沫破裂.这 的经济泡沫破裂 这 • 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 2.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 品的发行和流通起 • 了放大作用 • 3. 更深层次 •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 4. 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 消费减少 经济发展缓慢 自然地有些企业缩 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 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 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 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 好多人下岗了. 减规模 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有些企业倒闭 好多人下岗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张沛
• 定义 •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 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 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 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 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 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 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知识点归纳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知识点归纳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知识点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知识点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1、开始: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大危机由1929年10月美国股票行情猛跌而引发,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

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到260亿美元。

股票市场的变化,冲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这又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1929~1932年,银行破产达到100多家,企业破产达到约11万家。

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

2、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美国20年代的经济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之上,一些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和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用。

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的总收入中不足24%。

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

(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

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以此来刺激消费,但也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局面。

这种繁荣并没有反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鼓励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

但资本家为了追逐眼前的利润,仍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4)导火线: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十分普遍,不少普通人也参与其中,将它作为迅速致富的捷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4、影响:加剧了国内社会危机;激化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2009年2月13日,美国通过振兴经济方案,引起 国际公愤的“买美国货”条款也包含在内。反对 人士忧心,人类会再犯1929年大危机中所犯的错 误。当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各国大打经济战
罗斯福:“在美国从来没有一 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 信仰!”
这些人为什么骂罗斯福?他们与罗斯福有没有根本的利益 冲突?两者分歧在哪里?
2、实施“新政”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
2、实施“新政”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
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为哪些富 人锦上添花,而是看我们为哪些贫民雪中送碳。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不可名状 的畏惧,稀里糊涂的惶恐,莫明其妙的恐慌。
★ 罗 斯 福 名 言 ★
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钱财,而在于 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活动所带来的心灵震颤。 单纯坐而论道是完全于事无补的,我们必须 行动起来,而且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是的,我们民主国家的决策过程可能非常缓 慢。但是,一旦决定做出,宣告它的就不是一个 人的声音,而是一亿三千万人们的高呼。
有之间的矛盾。
贫富差距过大
过度信贷消费
股票投机过度
生产的社会
经济 危机
化和生产资 生产与销售 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的矛盾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过度的分期付款、股票投机

1929到1933经济危机

1929到1933经济危机
①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各生产部门;
②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③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
④遭受灾难的人数特别多:全世界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人以上。
5深刻影响国际关系
编辑本段对美国的影响
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倒退;③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国民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效果和影响: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指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929到193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一后,每隔 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强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国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参考资料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美国: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计划经济,加 强政府干预,恢复和发展经济。
3、上述经济改革方式的比较,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 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 互借鉴。 4、两国经济改革的方式对今天我国改革开放有何启发?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借鉴成功的经验,改革生产关 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36年3月2日, 希特勒瞒着众人, 命令3个营的德军开 进了莱茵非军事区。 这是一次押宝,他 为此有一道补充命 令:如果法军作出 反应,德军则即刻 从原路撤回。
这次冒险成功 了,希特勒这才向 全体国会议员宣布: 德国士兵开过了莱 因河!议员们惊呆 了。当时法国有100 个师却无奈于3个营 的德军。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阅读教材29页第二、三段,归纳:德国走
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①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激化社会矛盾,
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
历史原因?: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对凡尔赛体系
普遍不满
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欺骗宣传
社会主义
回顾总结: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经济思想和模式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 •两次工业革命之间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十九世纪末
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应对危机的两种不同道路 1、美国:罗斯福“新政”
(3)评价 ①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A直接作用: ②积极作用 B间接作用:
C深远影响:
③局限: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 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人们生活困难,示威游不断,社会混乱
向世界扩展
工人把牛奶 倒入河中
股市崩溃后,100 美元可买下这辆 车
街头的失业工人
1933年,富兰克林 . 罗斯福 Franklin D。Roosevelt, 1882-1945)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New Deal) 救治经济危机, 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新政内容: (1)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 出口。 (2)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3)调整农业,压缩农 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4)兴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减少失 业(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5)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6)《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指定本行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 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 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垄 断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国际垄断 阶段。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1、以强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后盾 2、以跨国公司为主力军 3、以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为主要调节机构, 4、以追求全球超额垄断利润为目标,向全球渗透和扩 张的资本主义。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 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发展,推动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不断地向前运动和发展。
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天这样冷, 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 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 呢?”“因为煤太多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来说社会生产听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人民的 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易错考点探究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辨析】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在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资本家 控制着国家的经济政治。而从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垄断资本的经济活动进 行干预,它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检测】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 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 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你知道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哪些?
• 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 • 1857年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1973-1975 年 石油危机
• 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
• 2008年 次贷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 相对过剩的危机。
阅读以下材料,概括苏联如何抓住经济危机的时 间积极发展的?
年份 事件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进技术工作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 的决议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34%销往苏联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50%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进2000人, 技术人员10000多人;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 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 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问题一:一战以后,欧洲各国经济普遍受到重创,但为何美国 会出现繁荣景象? (1)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 了物质基础; (2)战后美国通过技术革命,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劳动生 产率大大提高;---根本 (3)战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4)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缺乏大量重建资金,为美国经济的 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战后美国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采用了分期付款的办法, 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活跃; (6)战后美国还积极扩大对外国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夺 取新的海外市场 (7)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经济危机的爆发及扩展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也标志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黑 色 星 期 四 的 华 尔 街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经济危机的表现: (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生产锐减;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 说:‚在旅馆你必须排 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 去。‛‚旅店的招待员 总要先问旅客:‘您是 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 跳楼?’‛
头支票。Biblioteka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是西方传统的经 济思想。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 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在大萧条时期,政府唯一可以采用的 方法是自由放任──让经济听其自然, 政府只要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 色足矣。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 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 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 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 业。” 柯立芝的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 是 A. 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 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 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 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PPT 38页)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PPT 38页)

欢迎指正,谢谢!
探究 :经济危机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的结果?
• (1)必然性---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
矛盾
思考:那么这场危机为什么在20年代末爆发 呢?
请找出光辉背后隐藏的三大黑子
• 危机暗伏
(2)偶然性—具体原因
• 黑子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 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 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 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恶 工农业危机再次加深

农用生产、消费资料
需求更加减少

环 农业衰退,农民破产
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 股价下跌,证券交易无利可图 抛售股票达到狂潮
因缺乏贷款, 工业生产大幅 度下降
大批银行倒闭
金融货币 和信用出 现危机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 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 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
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
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
事。”
盲目提前消费
分期付款膨胀
盲目扩大生产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 黑子三:所有信托投资公司都在进行倒金
字塔式的操作……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 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 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 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 165上升到258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没有克服,更加恶化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当时的美国幽默 小品说:“在旅馆 你必须排队才能挤 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 要先问旅客:‘您 是要一个房间睡觉, 还是跳楼?’”
2.过程:
1929年开始经济大危机大事记: 1929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为止住黄金外流,保护英镑在国际汇 兑中地位,提高利率6.5%;30日伦敦从纽约撤回数亿美元,美 国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 10月15日开始出现抛售现象,24日黑色星期四上午,证券交易 所完全陷入到极端恐慌之中,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都赶不上, 下午摩根财团和一些银行巨头,为防止崩盘,保护自己投资与贷 款,拿出2.4亿美元救市。 29日再次出现惨跌,11月有一次惨跌,股市崩盘引起了连锁反 应,1930年物价连续下跌,1931年欧洲发生了金融危机,美国 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1931年德国奥地利酝酿海关合并,法国银行立刻要求德奥支付 短期票据欠款,奥地利最大银行破产,德国黄金大量外流,德国 丧失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债务的能力。
世界: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加速了二战爆发
6.原因:
材料一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 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 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 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 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 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 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 1926年统计,占1/10人口的资本家拥有全国财富9/10, 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 仅够维持生活。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 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 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资本家攫 取高额利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限制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增长, 造成市场相对狭小。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
I know 3 trades,
I speak 3 languages,
Fought for 3 years, Have 3 children,
no work for 3 months, But I only want one job
$100 will buy this car
这一场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 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成为到目前为止 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当时的美国幽 默小品说:“在旅 馆你必须排队才能 挤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 总要先问旅客:您 是要一个房间睡觉, 还是跳楼?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
贫富悬殊
消费能力不足
?
产品相对过剩
20年代产品 严重过剩
分期付款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 来刺激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 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 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 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 “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 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 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生产和销售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供给与需求
生产与销售
之间的矛盾
危机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呢?
美国
为什么美国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呢?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 展状况如何?
“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
一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 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 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 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D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最严重; (2)人民对胡佛政府不满,要求改革; (3)罗斯福以“新政”赢得支持当选总统。
2、目的: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罗斯福为什么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打败胡佛当选总统?
3、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经济措施) 项 目 内 容 目 的 和 作 用 金 融 工 业 农 业 核心 内容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1、1929—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 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是 A、新经济政策推行,经济恢复迅速 B、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的目的 C、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地位 D、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2)具体原因:
(3)导火线: 1点
第一,范围特别广。(经济、地理) 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第四,影响深远。
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从局部看: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从整体看:
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分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 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 两大战争策源地开始形成; ②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的主要矛
(2)用自己的话说出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让美国人民不要害怕,要守纪律,要为发展经济作出 牺牲。 (3)材料一中的后退指的是什么?造成后退的原因是 什么? 后退是指美国经济衰退。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造成的。 (4)材料二中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罗 斯福总统所说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是什么?是不是 美国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是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挽救经济危机,力图保 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事业制度; 罗斯福总统所说的缺点是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不是最严重的缺点; 最严重的缺点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

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简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前言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可以划分为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文化系统等各类子系统。

封建社会是一个政治系统或者军事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体系,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一个经济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主导体系的社会。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来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的动力。

资本主义显然比封建社会的运行方式更直接触及生产力的发展,更能直接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人均GDP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推进人均GDP一直向前发展,而不会像封建社会人均GDP会出现很长时间的停滞。

按照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的记载,从十一世纪开始,西欧经济开始复兴,人均GDP以缓慢但一直上升的势头前进,到1820年,它的实际收入已三倍于其起点水平。

西欧的人均GDP在14世纪时超过了作为亚洲领先经济的中国,此后继续保持上升势头,而中国则限于停滞。

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欧普遍进行了工业化,完全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此时人均GDP的收入又有一个更大幅度的上升。

二战后,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人均GDP 的增长以一种更快的速度上升。

而中国,在14世界后人均GDP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840年以后甚至处于下降状态,直到1949年。

1949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人均GDP急剧上升。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形态每一轮新的上升会带来人均GDP增长速度的上升。

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优越性毋庸置疑。

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社会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它没有问题。

实际上,只要是制度就会有缺点,而且是自身难克服的缺点。

完美的社会体系是不可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

资本主义最大的顽疾就是它核心系统经济系统总会不定期的爆发危机,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从根本上说,人类是不可能避免危机的,因为人类收到理性的制约,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总是总是有相当的局限性的。

或者说对以后可能会发挥到的高度来说,是非常有限的。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周期性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周期性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大萧条”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影响都要深远 得多。在这期间,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美元下降到22美元,通用汽车公司 的股票从73美元降到8美元,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都受到了相应的损失。在这三 年中,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1929年, 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量从1929年的550万辆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万辆。1932年7 月,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 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占全国劳工总数四分之一的人口失业。 在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国际贸易也急剧衰退,它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 1930年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2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年的242 亿美元,下降幅度超过以往国际贸易的最大下降数7%的很多倍。 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人却并没有增多,交通运输 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 人手中。全美1/3的国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年收入为仅够温 饱的2000美元水平;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 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 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这一阶段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的重要前提。
英国在1825年以前,特别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虽然伴随着资本主 义的发展,也曾多次出现过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机器大生 产的发展还不够充分,这种现象往往局限于少数工业部门和地区。只是 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种局部性的和地方性的生产过剩,才转变成周期 性和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表表1世界性的危机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1825——————————18361837————————18471848184718471 8 5 718571857185718571 8 6 618661865186618671 8 7 318781873187318731 8 8 218821882188318821 8 9 0189189318918911 9 0 0191919319191 9 0 71971971971971971 92 0192192————1921 92 919291929192919319291 9 3 71937193719331937——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出版社。

1825年的经济危机1825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是由于机器工业确立以后,市场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所引起的。

这次危机只发生于当时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方式已经居于统治地位的英国。

危机从1825年秋开始,到1826年夏结束,历时七、八个月。

危机打击了英国工业的所有部门,特别是棉纺业。

从1825年秋季到1926年夏季,棉花价格下跌了59%;同期,生铁价格下跌27%;咖啡价格下跌39%。

随着销售停滞和物价下跌,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大大地缩减。

如棉花的消耗量从1825年的202,500万磅下降到1826年的102,900万磅,下降近50%;棉花进口量则减少了26%。

这次危机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但也激起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

不过,当时的工人运动还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主要表现在袭击工厂、捣毁机器上。

1847—1848年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爆发于英国,席卷了欧洲许多国家,并波及美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恩格斯认为这次经济危机“曾经准备了1848年革命”。

第六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六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29—1933年经济下降状况 年经济下降状况
资本主 义世界 1/3 工业生产 46.2 40.6 28.4 16.5 8.4% % % % % 下降幅度 2/3 对外贸易 70% 69.1 50% 50% 50% % 下降幅度 以上 以上 85 300 3000 近 失业工人 1700 476 300 (万人 万人) 万人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 罗斯福 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 德拉诺 1882~1945年 祖籍荷兰。 (1882~1945年)祖籍荷兰。 出身显贵家庭, 出身显贵家庭,先后就读于哥 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 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他娴 于辞令,很有政治胆略, 于辞令,很有政治胆略,个人 感情奔放, 感情奔放,曾任海军助理部长 和纽约州长。1932年罗斯福在 和纽约州长。1932年罗斯福在 芝加哥接受民主党的总统候选 人的提名时, 人的提名时,就向欢呼的代表 我向你们, 说,“我向你们,也为自己在 这里保证, 这里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 从此, 新政” 政。”从此,“新政”就成了 罗斯福政府反危机的总称。 罗斯福政府反危机的总称。
具体原因
资本家为谋取暴利,通过分期付款和 资本家为谋取暴利, 扩大银行信贷刺激消费, 扩大银行信贷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 虚假消费
危机的导火线: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危机的导火线: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 与市场间矛盾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 社会化和生活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社会化和生活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像一只巨大的章鱼迅速笼罩全球
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 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 率高达30% 50%, %,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 上,失业 率高达30%到50%,世界贸易额猛烈缩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并影响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间特点社会影响
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根本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1857年由美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是促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重要社会条件
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史上一
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其范围特别
光,破坏性特别大,延续时间长,以
至于“大萧条”、“大危机”成为其代
名词①经济危机夹生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成为导致二战爆发的经济因素
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
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
的一次经济危机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状态”
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

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

经济危机的影响深远,第一,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封建社会不存在经济危机,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不存在经济危机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产品甚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谈不上出现生产的“过剩”。

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出现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才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

第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般说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达到相当数量,并散布于世界各地。

②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上述条件已经具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第三,经济危机影响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929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后,自由主义思想不能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迫使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转而探索通过强化国家干预的途径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罗斯福新政即是其实践例证。

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