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
运动解剖21块肌肉总结
![运动解剖21块肌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d33b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4.png)
运动解剖21块肌肉总结1. 引言人体的肌肉是人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人体中涉及运动的21块重要肌肉,并对其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2. 上肢肌肉2.1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解剖结构:位于上臂前侧,由短头和长头组成。
•功能:主要用于屈臂和旋前臂。
2.2 肩胛提肌(Trapezius)•解剖结构:位于背部上部,形状呈三角形。
•功能:可以抬肩、耸肩和伸展颈部。
2.3 肩臂三角肌(Deltoid)•解剖结构:覆盖肩关节,呈三角形。
•功能:协调肩关节的屈伸、外旋和内旋。
2.4 肱肌群(Brachialis)•解剖结构:位于肱二头肌下方。
•功能:用于屈肘。
2.5 肩胛下肌(Rhomboids)•解剖结构:位于背部中上部,形状呈菱形。
•功能:可协助收缩肩胛骨。
2.6 肩胛下颈三角肌(Levator Scapulae)•解剖结构:位于颈部后侧。
•功能:可协助向上抬肩胛骨。
2.7 肱桡肌群(Brachioradialis)•解剖结构:位于前臂外侧。
•功能:可协助屈伸肘关节。
3. 下肢肌肉3.1 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解剖结构:位于大腿前侧。
•功能:用于伸展膝关节。
3.2 腓肠肌(Gastrocnemius)•解剖结构:位于小腿后侧。
•功能:主要用于屈踝和背屈足。
3.3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解剖结构:位于臀部。
•功能:是屈髋和外展大腿的主要肌肉。
3.4 腿后肌群(Hamstrings)•解剖结构:包括股二头肌、半膜悍肌和半腱肌。
•功能:主要用于弯曲膝关节和伸直髋关节。
3.5 腿前肌群(Anterior Compartment Muscles)•解剖结构:包括股直肌、胫前肌和长踝肌。
•功能:协助背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
3.6 深层肌群(Deep Compartment Muscles)•解剖结构:主要包括腓骨长肌和胫骨后肌。
运动解剖学肌肉
![运动解剖学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c665ba9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0.png)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原文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浊酒一杯无悲喜,半醉半醒方为真。
”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出自杭州灵隐寺内的一副对联,其作者不详。
该诗句的意思是也就是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
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半称心”是在告诫人们世间没有完美之事,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奉劝世人要从容、豁达,乐天知命、为而不争。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智慧。
眼界放宽,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
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但有心者特意游遍杭州灵隐寺,也无法找到对这副对联,可能是以讹传讹吧,“假作真时真亦假,假传多了也变成真的。
不管是真是假,这句话确实富有很大的哲理。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15345335551810a6f424861c.png)
近固定——肩胛骨后缩、上回 旋、上提(上部纤维收缩)或 下降(下部纤维收缩)
远固定——头和脊柱伸直(两 侧肌肉收缩); 头向同侧屈和 对侧旋转:
腰背部皮下
❖ 起止点:
第7~12胸椎棘突、全部 腰椎棘突→→肱骨小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后伸、内 收、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 靠拢, 提肋助吸气
胸大肌
❖ 位置:
胸前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肋软骨和腹直肌鞘→→肱骨大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水平屈、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并提肋助吸气
三角肌
❖ 位置:
肩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全身主要肌肉
❖ 运动上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下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脊柱和胸廓 主要肌肉
运动上肢各环节主要肌肉
❖ 斜方肌 ❖ 菱形肌 ❖ 前锯肌 ❖ 背阔肌 ❖ 胸大肌 ❖ 三角肌 ❖ 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斜方肌
❖ 位置:
项部及背部皮下
❖ 起止点:
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 棘突 →→ 锁骨外侧1/3 、肩峰 和肩胛冈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外展、前屈 (前部纤维收缩)或后伸(后 部纤维收缩)
肱二头肌
❖ 位置:
上臂前面皮下
❖ 起止点:
肩胛骨盂上结节(长头)、喙突 (短头)→→桡骨粗隆和前臂筋 膜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长头收 缩)、肘关节前屈及前臂旋后 (全部肌肉收缩)
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
肱三头肌
❖ 位置:
2024版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2024版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303b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2.png)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CONTENTS •肌肉概述与分类•骨骼肌结构与功能•心肌结构与功能•平滑肌结构与功能•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与适应•肌肉损伤与修复肌肉概述与分类01肌肉定义及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肌肉还具有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和协助呼吸等功能。
肌肉类型与特点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人体的各种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不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
心肌构成心脏壁,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点,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主动作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以直接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对抗作用在人体运动中,两组相互对抗的肌肉共同作用,使运动更加平稳、协调。
固定作用肌肉通过收缩来固定骨骼和关节,为其他肌肉的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
协同作用多组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运动动作,提高运动效率。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02直径较小,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直径较大,肌浆相对较少,肌红蛋白含量低,呈苍白色;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
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骨骼肌纤维类型及特点骨骼肌收缩原理与过程兴奋-收缩耦联01肌细胞膜去极化引发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引起肌肉收缩。
横桥摆动02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肉缩短。
肌肉舒张03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舒张。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表现不同运动项目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需求不同例如,长跑运动员需要较多的慢肌纤维以维持长时间的运动;而举重运动员则需要较多的快肌纤维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13肌肉总论
![13肌肉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7da4c426fff705cc170a71.png)
基础理论系人体科学教研室
(14)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骼肌结构、肌肉工作术语。 •了解骨骼肌辅助结构。
【重点与难点】
•肌肉工作术语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第二节 肌 肉
一、肌肉总论:全身的骨骼肌共有600多块。
(一)肌肉的构造:
肌腹: 肌纤维
肌束
肌腹
(肌内膜) (肌束膜) (肌外膜)
附着点。
2、定点:在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的骨
附着点。
动点:在肌肉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骨
附着点。 (动点和定点可因环节工作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肌肉
的起点和止点是固定不变的)。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3、近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端。 远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远侧端。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指覆盖有软骨的槽或是通过肌腱的结缔组织环。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三) 肌肉的分类:
据外形分类:
长肌、扁肌、短肌、轮匝肌
长肌据头数分类: 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
长肌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分类:
梭形肌、多羽状肌、羽状肌、半羽状肌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2、肌肉拉力线从矢状轴上方或上外侧跨过,肌肉收缩可使 关节外展;反之则内收。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3、肌肉拉力线由前向内跨过垂直轴,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内 旋(旋前);由后向外跨过,则使关节外旋或旋后。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课件
(用于四肢肌)
4、上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0aece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7.png)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的要求,依据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认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能的相互关系;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初步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同时为体育学院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理论》等学科奠定基础,从而为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四)课程编码:20100043(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68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安排小计讲授讨论实验(音像材料)实践绪言11第一章人体基本构成 3 3第二章运动系统10 22 34 第二章内脏 6 2 8第四章脉管系8 2 10 第五章神经系统7 1 8第八章感觉器官 3 1 4 总计402868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绪论知识点:一、掌握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二、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定位术语。
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知识点:一、掌握细胞、细胞间质的概念。
二、掌握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三、熟悉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和功能。
四、了解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组织知识点:一、上皮组织(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特征。
(二)熟悉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了解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二、结缔组织(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特征。
(二)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肌组织(一)熟悉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型肌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区别(二)熟悉肌节的概念,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运动解剖学肌肉的总结
![运动解剖学肌肉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3d497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7.png)
运动解剖学肌肉的总结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一、单手投篮动作分析二、引体向上动作分析三、俯卧撑动作分析四、仰卧起坐动作分析五、纵跳动作分析六、速滑侧蹬冰篇二: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动作分析举例1.引体向上:向上阶段(反同)向下还原阶段(慢反)2.俯卧撑:撑起阶段(反同)3.排球扣球:扣球的一刹那(快同)4.单手肩上投蓝:出手的一刹那(反同)向下还原阶段(慢反)5.原地侧向推铅球(以右手为例):出手的一刹那(反同) 6.仰卧起坐:仰卧起坐阶段(反同)7.立定跳远:向上起跳阶段(反同)落地缓冲阶段(慢反)8.后蹬跑:蹬地阶段(反同)9.正足背踢足球:10.肋木悬垂举腿:向上举起阶段(反同)向下还原阶段篇三:运动解剖学重点一、消化系统(1)咽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下缘雨食管相连,长约12厘米。
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故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
(2)食管第一个狭窄在食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食管与支气管相交处;第三狭窄在膈的食管裂孔处。
(3)胃大部分位于腹腔和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胃的出口称幽门,与小肠相接。
胃金额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部称胃体;近幽门的部分称幽门部。
(4)小肠的分段: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空肠:上接十二指肠,除去十二指肠外,空肠占其余小肠的2/5,一般位于腹腔左上部。
回肠:上接空肠,占小肠远侧的3/5,一般位于腹腔右下部。
回肠与空肠相比较,官腔较小,粘膜环状皱襞低而稀疏,管壁较薄,绒毛亦较少,颜色较浅。
(5)大肠的分段: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盲肠:是大肠与回肠相接处以下的一段盲段部分,位于右骼窝内。
长约6~8厘米。
结肠:结肠是大肠中最长的一段。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系统具有呼吸功能。
运动解剖学(肌肉)
![运动解剖学(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f2c561c5b9f3f90f76c61bd0.png)
作用: 主要的呼吸肌。与腹肌同时收 膈脚 缩,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
18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1、腹外斜肌 的近乎三角形的裂孔。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 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
腹 外 斜 肌
腹股沟韧带
皮下环
19
21
腹肌作用:
1、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 定。 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 3、降肋助呼气。 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三)腹部主要的局部结构 1.腹直肌鞘 : 三层阔肌的腱膜构成 分前、后两层,在弓状线上、下不同。
前层弓状线以上: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状线以下: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
伸膝, 股直肌兼有屈大腿作用
股中间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37
(二)内侧群
使大腿内收和外旋 闭孔外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大收肌
38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屈膝、伸髋, 屈膝时,可使小腿旋外, 2、半腱肌 屈膝,伸髋, 3、半膜肌 使小腿旋内
半腱肌
股二头肌
半膜肌
39
三、小腿肌 (一)前群
1
第一节
1.构造
总论
一、肌的形态与构造
肌性部分:肌细胞
腱性部分:胶原纤维束
2
2.形态:骨骼肌按其形状,可分以下四种: 1)长肌 2)短肌
3)扁肌
4)轮匝肌
长肌
3
二、肌的起止与配布
(一)肌的起止
起点——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跟部的附着点,又称定点。 止点—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跟部的附着点,又称动点。
运动解剖学笔记
![运动解剖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46f697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f.png)
运动解剖学笔记XXX《运动解剖学》内容提纲绪论一、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研究目的和任务: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为研究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三、研究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二)基本方法。
四、运动解剖学发展史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二)常用方位术语:上:靠近头部下:靠近足部前:靠近腹侧后:靠近背侧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近侧端:四肢的近躯干端远侧端:四肢的远躯干端桡侧:前臂的外侧尺侧:前臂的内侧腓侧:小腿的外侧胫侧:小腿的内侧(三)人体基本面:1、程度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之切面,亦称横切面。
2、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个中通过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亦称冠状面。
四)人体基本轴:1、额状轴:横贯身体。
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叫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一、细胞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元。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扁平形、菱形等人体最大的细胞如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如小脑内的颗粒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功能:1、细胞膜结构:由双层脂类份子嵌入一层蛋白质份子构成,称为单元膜。
功能:A、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B、选择性的通透作用。
C、调节作用。
2、细胞质:半透明的胶样物质,叫基质;悬浮两种颗粒——细胞器和包罗物。
1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
《运动解剖学》最详细的肌肉起止点附图片,值得收藏!
![《运动解剖学》最详细的肌肉起止点附图片,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eb3ac7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7.png)
《运动解剖学》最详细的肌肉起止点附图片,值得收藏!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头肌、上肢肌、下肢肌。
●颈肌颈肌分浅层、中层、深层三群。
颈浅层肌群包括颈部皮下最浅层的颈阔肌和两侧的胸锁乳突肌。
(此文为私人教练陶云俊编辑整理)胸锁乳突肌部位:颈部两侧的浅层皮下,呈扁条柱状,从胸廓前正中部斜向后外上,转头时清晰可见。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时,使颈段脊柱屈,并根据肌拉力线经过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方或后方,决定头屈或伸。
上固定时,可上提胸廓,辅助吸气。
采用“仰卧负重颈屈伸”和“直立负重颈屈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背肌是位于躯干后面的肌群。
肌的数目众多,分层排列,可分为浅、深两群。
浅层主要为阔肌,如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它们起自脊椎的不同部位,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
深层位于棘突两侧的脊柱沟内,可分为数层。
浅层有夹肌,主要是长的竖脊肌;深层为节段性比较明显的肌群,能运动相邻的椎骨,也能加强椎骨间的连结。
斜方肌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皮下,一侧呈三角形扁肌,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
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
上部纤维止于止于锁骨外侧段1/3、中部纤维止于肩峰和肩胛冈上缘外侧、下部纤维止于肩胛冈上缘。
近固定收缩时,上部纤维的拉力朝向内上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上回旋;中部纤维的拉力水平向内,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的拉力朝向内下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下降、后缩、上回旋。
三部纤维同时收缩,使肩胛骨后缩和上回旋。
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头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双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背阔肌部位: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呈扇形,为全身最大的扁阔肌,该肌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向外上方集中。
起点:借腱膜起于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1~12肋外面,纤维向外上前方集中。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2022年学习资料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a490d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7.png)
2.滑液囊-纤维层(腱纤维鞘)-3.腱鞘-滑膜层(腱滑膜鞘)-肌腱-指骨-7
第二节-头肌-额腹-帽状腱膜-一、面肌-一颅顶肌-枕腹-枕额肌-眼轮匝肌-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三口周围肌 口轮匝肌、颊肌-四鼻肌
二、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均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颢肌
第三节-颈肌-依其位置分: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一、颈浅肌与外侧肌-1、颈阔肌-2、胸锁乳 肌-位置:斜列于颈部两侧-下领舌骨肌-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其深面是-向同侧倾斜,脸-茎突舌骨肌-颇舌骨肌 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甲状舌骨肌-二腹肌-肩胛舌骨肌-二、颈前肌-一舌骨上、下肌群-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弓状线以上-弓状线以下
2.腹股沟管腹前外侧壁下部肌和腱之间一潜在裂隙。-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长约45Cm。-构造:两 四壁。-外口:腹股沟管浅环。-内口:腹股沟管深环。-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通过结构:男性一精索。女性一子宫圆韧带-24
二、臂肌-一)前群-1、肱二头肌:-屈肘并协助屈肩;前臂旋前时,使其旋后。-2、喙肱肌:-协助上臂前屈和内 -3、肱肌:-屈肘关节
二后群-肱三头肌: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外侧头-28
三、前臂肌-一前群-旋前圆肌-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第一层-第二层
三、膈-位胸腹腔脉裂孔:第12胸椎高度,-主动脉和胸 管通过。-食管裂孔-食管裂孔:第10胸椎高度,-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第8胸椎水-平,通过下腔静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膈脚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b8d3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d.png)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一、肌肉系统1. 骨骼肌:由长肌纤维组成,具有可收缩和可伸缩的特点。
它们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用于产生力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2. 平滑肌:位于内脏器官中,如消化道、血管和呼吸道等。
它的收缩是无意识的,用于维持内脏器官的功能。
3. 心肌:只存在于心脏中,具有搏动和自律性的特点。
心肌的收缩使得心脏能够泵血。
二、骨骼系统1. 骨骼:构成人体骨架的框架,提供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2. 关节:连接骨骼的部分,可分为固定关节和可动关节。
可动关节允许人体进行各种运动。
三、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发送信息。
它是人体各种运动的控制中心。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身体的不同部分。
四、呼吸系统1. 肺部: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吸入空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 支气管和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并将二氧化碳从肺部排出。
五、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胸腔中,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2.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静脉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到心脏。
六、消化系统1. 口腔和食管:负责摄入和咀嚼食物,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2. 胃和肠道:将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到血液中。
七、泌尿系统1. 肾脏:位于腰部,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产生尿液。
2. 膀胱:储存尿液,通过膀胱壁的收缩将尿液排出体外。
八、运动学1. 运动规律: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包括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 力学:研究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九、运动生理学1. 肌肉收缩:描述肌肉在运动中的收缩过程,包括神经冲动、横纹肌纤维的滑动和肌纤维的收缩等。
2. 能量代谢:描述人体在进行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以及能量的来源和利用方式。
十、运动康复1. 运动损伤:描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类型,如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并介绍相应的康复方法。
《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
![《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4fd09c5727a5e9856a61a2.png)
第二节 肌 肉
一、肌肉总论
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 骼肌。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 管壁,舒缩缓慢而持久;
心肌为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运动系统的肌肉附着于骨,故又名骨骼
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 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肤者,称为皮 肌。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有600多块, 约占体重的40%。
肱三头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肱三头肌
Image 和舒张是怎
样配合的?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观察结果
No 收缩
舒张
Im舒a张ge收缩
(七)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 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断面总和, 生理横断面面积=横切所有肌纤维线段的
总和 X 肌肉平均厚度 与肌肉的绝对力量成正比。 2、肌肉的初长度:
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称为肌肉的 初长度。
(1)肌腹:肌纤维、大、小肌束、 (2)肌腱:胶原纤维 (3)血管和神经
2、肌肉的微细结构
肌腹: 肌纤维--小 肌束--大肌束
肌纤维: 肌细胞 (多核)--肌原 纤维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百至数 千条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 列的肌原纤维。直径约12微米,纵贯肌细胞全长。
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d651142ddccda38376baf6d.png)
肱骨
尺骨和桡骨
腕骨,掌骨,指骨
(二)上肢骨连结 上肢带关节
自由上肢关节
上肢带关节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上肢带关节的特点及其运动
胸锁关节
胸锁关节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的胸骨 端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切迹构成。关节四周分别有胸锁前 韧带、胸锁后韧带、锁间韧带和胁锁韧带加固。锁骨可绕 3个运动轴作前后、上下、旋转和环转运动。
• 剑突扁而薄,形状变化较大。
胸骨
扁骨 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肋
•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上7对为真肋、下5对为 假肋。其中第11、12肋为浮肋;第8至10肋的肋软 骨依次附于上位的肋软骨,形成肋弓。
• 后端膨大是肋头,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肋凹 相关节。肋头外侧变细的是肋颈,其余是肋体。 朝后上方的粗糙突起是肋结节,其上的关节面与 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相关节。
脑颅骨共 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 、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
面颅骨
面颅骨共 15块包括不成对的下颌骨、梨骨、舌 骨和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腰骨和 下鼻甲骨。
三、上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 (二)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组成与名称
上肢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躯干骨
组成: 26块椎骨 颈椎7、胸椎12 腰椎5、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椎
骨
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 骶骨、1块尾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特征 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椎骨的一般结构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椎孔
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ba808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2.png)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
(三)学时数:本课程38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2、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方位术语。
3、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骨的概述1、了解骨的分类。
2、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年龄特征。
4、了解骨的发生与生长、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骨连结的概述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2、掌握动关节、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3、熟悉关节的结构、运动及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4、了解关节的分类、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三、肌肉的概述1、掌握肌肉的大体结构、物理特性。
2、熟悉肌肉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动肌、对抗肌、动力性工作、向心工作、离心工作、静力性工作、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多关节肌被动不足、肌拉力线等。
3、了解肌肉的配布规律、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肌肉的辅助结构。
四、上肢1、上肢骨(1)掌握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关节面名称。
(2)熟悉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位置,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的名称。
(3)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一般形态特征。
2、上肢骨连结(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辅助结构名称和功能、运动。
(2)熟悉肩带的连接与运动、腕管的概念。
(3)了解手骨之间的连结。
3、上肢肌(1)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的位置、主要功能。
《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
![《运动解剖学》一、肌肉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4fd09c5727a5e9856a61a2.png)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
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
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
斜肌,腹横肌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1. 伸展性 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
肱三头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八)研究肌肉功能的术语
1、根据肌肉的固定情况进行分析:
(1)起点 、止点:肌肉一般以两端固定于相应的骨上, 其靠近身体正中面或颅侧的一端为起点,另一端为止 点。
(2)定点、动点:肌肉工作时,在活动骨 附着点为动点,在相对固定骨的附着点为定点。
(3)近固定、远固定 :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端-近 固定;定点在远侧端-远固定;
结构。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2)腱鞘:纤维鞘 滑膜鞘(脏层、壁层)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肌的辅助结构
肌束膜
(1)筋膜 浅筋膜(皮下筋膜) 腱 深筋膜(固有筋膜)
(2)腱鞘 纤维鞘(纤维腱鞘) 脏层
滑膜鞘 壁层
(4)上固定、下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上固定; 定点在下-下固定;
运动解剖学肌学
![运动解剖学肌学](https://img.taocdn.com/s3/m/12ddb46dc850ad02de8041a6.png)
27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外侧头
长头 肱三头肌
28
三、前臂肌 (一)前群
旋前圆肌
肱桡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第一层
第二层
29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第三层
第四层
30
(二)后群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旋后肌
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拇长展肌
2、腹内斜肌
3、腹横肌 在腹内斜肌深面
在腹外斜肌深面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共同形成腹股沟镰、提睾肌。
腹 内 斜 肌 腹 股 沟 镰
腹 横 肌
20
4、腹直肌 位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
腹 直 肌 腱划 腰方肌
(二)腹后群 腰方肌 位腹后壁,脊柱两侧。 起止: 髂嵴→第12肋、1~4腰椎横突 作用: 降第12肋、侧屈脊柱。
胸腰 背阔肌
胸腰筋膜:
13
肩胛提肌:
起止:上位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菱形肌:
起止:下位颈椎、上位胸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上提、内牵肩胛骨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14
(三)竖脊肌
位置: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 脊柱两侧的沟内。
头半棘肌 头夹肌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竖脊肌
10
下颌舌骨肌
下 颌 舌 骨 肌
二腹肌 茎突舌骨肌 颏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11
三、颈深肌群 1、外侧群 前、中、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于第1肋之 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 脉和臂丛通过。 2、内侧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分为: 梭形肌、羽状肌、
(三)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腹
横肌
(4)上固定、下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上固定; 定点在下-下固定;
(5)无固定:肌肉收缩时两端都不固定。
单杠引体向上b
2、根据肌肉拉力线跨过关节运动轴的情况进行 分析
(1)肌肉拉力线: 从额状轴前方跨过,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屈;反之则伸。 (膝关节以下相反)。
(2)肌肉拉力线从矢状轴上方或上外侧跨过,肌肉收缩 可使关节外展;反之则内收。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节 肌 肉
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直接 受意志的管理,属于不随意肌;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直接受人的意 志控制,故称为随意肌,肌具有舒缩功 能。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 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肤者,称为皮 肌。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有600多块, 约占体重的40%。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
2. 弹性 当外力解除后,被拉长的肌肉又可恢复原状的特性。
意义: 3. 粘滞性
肌肉收缩或被拉长时,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 之间发生摩擦的外在表现。 肌肉粘滞性大小与温度高低成反比。 特点:与温度有关。 意义:准备活动。
(五)肌肉配布规律
1、按关节运动轴对应分布,一般是以相互 对抗的形式分布于关节运动轴两侧。
一、骨骼肌的结构
思考:
肌腱
一块肌腹
神经
结缔组织膜 血管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 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 接受神经的支配,所以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1、肌肉(骨骼肌)的大体构造 肌腹、肌腱、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结构。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2)腱鞘:纤维鞘 滑膜鞘(脏层、壁层)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肌的辅助结构
肌束膜
(1)筋膜 浅筋膜(皮下筋膜) 腱 深筋膜(固有筋膜)
(2)腱鞘 纤维鞘(纤维腱鞘) 脏层
滑膜鞘 壁层
肱三头肌
Image 和舒张是怎
样配合的?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观察结果
No 收缩
舒张
Im舒a张ge收缩
(七)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 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断面总和, 生理横断面面积=横切所有肌纤维线段的
总和 X 肌肉平均厚度 与肌肉的绝对力量成正比。 2、肌肉的初长度:
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称为肌肉的 初长度。
(八)研究肌肉功能的术语
1、根据肌肉的固定情况进行分析:
(1)起点 、止点:肌肉一般以两端固定于相应的骨上, 其靠近身体正中面或颅侧的一端为起点,另一端为止 点。
(2)定点、动点:肌肉工作时,在活动骨 附着点为动点,在相对固定骨的附着点为定点。
(3)近固定、远固定 :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端-近 固定;定点在远侧端-远固定;
(1)肌腹:肌纤维、大、小肌束、 (2)肌腱:胶原纤维 (3)血管和神经
2、肌肉的微细结构
肌腹: 肌纤维--小 肌束--大肌束
肌纤维: 肌细胞 (多核)--肌原 纤维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百至数 千条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 列的肌原纤维。直径约12微米,纵贯肌细胞全长。
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
(三)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按肌肉外形分为: 长肌:分布于四肢, 短肌:躯干深部,能持久收缩。 扁肌:胸、腹腔壁,保护内脏。 轮匝肌:分布于孔裂周围…
按肌头数分可分为: 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
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分为: 梭形肌、羽状肌、
分类:
按肌肉外形分为: 长肌:分布于四肢, 短肌:躯干深部,能持久收缩。 扁肌:胸、腹腔壁,保护内脏。 轮匝肌:分布于孔裂周围…
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斜肌,
腹横肌
命名: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
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点:胸锁乳突肌,胸骨
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肌的方向:腹外
斜肌,腹横肌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1. 伸展性 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
(1)熟悉肌肉的形态、位置
(2)掌握肌肉的起止点
(3)确定肌肉工作条件:根据动点与定点的位置, 确定近固定、远固定、上、下固定、无固定
肌外膜 肌内膜
1-85-86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3)滑膜囊: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
(4)籽 骨:肌腱骨化而成的小骨,常位于肌 腱与骨的附着处,它可增大肌肉的动力臂。
(5)滑 车:一种是覆盖有软骨的槽,如结节 间沟。另一种是通过肌腱的结缔组织环,如眼 肌中的总腱环。滑车通常可改变肌腱的方向, 同时保证肌腱不会向旁边移位。
2、人体直立和劳动的结果,使上肢屈肌较 伸肌发达有力;而躯干和下肢的伸肌则 强于屈肌。
(六) 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1.原动肌、次动肌 2.对抗肌 3.固定肌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同时用力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注意上臂的肱 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鼓起的情况。
No 思考:肱二 肱二头肌
头肌和肱三 头肌的收缩
(3)肌肉拉力线由前向外跨过垂直轴,肌肉收缩时可使 关节内旋;由后向外跨过可使关节外旋。
(4)当肌肉拉力线与环节纵轴线平行,肌肉收缩时不能 使环节回旋;若要使环节回旋,则肌肉拉力线必须与 环节纵轴线成角度,这个角度必须大于0度,小于180 度,而90度为最佳角度。
熟练掌握运用推算法确定一块肌肉的功能,应重视 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