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_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描写手法:联想、想象、动静结合、白描、 渲染、虚实结合、烘托、欲扬先抑等。
❖ C、修辞手法:映衬、象征、夸张、拟人、对 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 双关等。
❖ 附:观察角度的变化。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 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 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 三)。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南宋后期诗人。
提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 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
❖ 提问:请谈谈“侵”“拂”两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
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的手 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让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 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色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参考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 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炼字炼句 其他
表现手法
知识准备——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方法,分为抒情 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A、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 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情景交 融、借古讽今和叙事抒情等。
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 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 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 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 用 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色;第三步 ,指出描写的意 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示例】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 专题
江苏省诗歌鉴赏高考题回顾
❖ 考试说明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 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 悟。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 史局限
江苏省诗歌鉴赏高考题回顾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 提问: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炼句
【提问方式】
❖ 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
❖ 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什么看法?
【方法点拨】
❖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抓住某一句(字或词)就成了把握全 诗的线索,进一步把握它的深刻含义、修辞意义和情感 意义对我们全面理解诗歌有导向作用。
【答题步骤】
❖ 第一步,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表达技巧);第 二步,该词(句)在全诗所起用的作用(思想内容)。
概括诗句内容
05(1);07(2);08(1);09(2) 10(1);11(1);12(1);13(1) 15(1);16(1);17(1);18(1)
体认诗境氛围、赏析
解读诗人情感 分析人物形象
辨识修辞、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表达效果
其他:文化典故和炼字
05(2);12(3); 13(3);
05(2); 06(1)(3);07(1) 08(1)(2);09(3); 10(2) 11(2); 12(2) ; 13(2) 14(1)(2);15(3); 16(2) 06(2);07(8);08(2);09(1) 10(3);11(2);14(3);15(2) 16(1);17(2);18(2)
炼字炼句
【方法点拨】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的 字的妙处。诗歌的字、词、名句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 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典故之本义, 探寻作者之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 “蕴藉” 等词语。
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 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 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三步,明确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 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 期未可期。
提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第一步,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第二步,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入手;第三步,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 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 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 有表现力”等词语。
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 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 个?为什么?
【提问变体】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二步,指 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 说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提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 手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清江、梁上燕、 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 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 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02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 么?
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 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 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 ❖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
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 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 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 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第一步);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第二步);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三步)。
语言特色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 歌的语言艺术。
【方法点拨】
某一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 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鉴赏常用语如: ❖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 ❖ 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
【提问变体】 ❖ 历代名人称这首诗表现了某种“味道”,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古诗的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
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志趣,山水之情、吊 古伤今等。
❖
第一步,找出诗歌的意象,归纳其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
第二步,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意象、形象和诗歌主旨的关系;第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知识准备——意境
❖ 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 艺术境界。
❖ 举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染力。 ❖ C、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的意境,生动形象,极
富美感。d、写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 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 ❖ E、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子岗 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 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 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 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其他方面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是怎样来描写了某种艺术形象的哪种特点?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ຫໍສະໝຸດ Baidu
意境举例
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某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
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 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 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 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 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 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 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 诗人的思想感情。
05(3);06(1)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意象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 “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举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 C、修辞手法:映衬、象征、夸张、拟人、对 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 双关等。
❖ 附:观察角度的变化。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 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 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 三)。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南宋后期诗人。
提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 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
❖ 提问:请谈谈“侵”“拂”两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
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的手 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让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 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色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参考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 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炼字炼句 其他
表现手法
知识准备——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方法,分为抒情 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 A、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 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情景交 融、借古讽今和叙事抒情等。
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 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 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 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 用 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色;第三步 ,指出描写的意 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示例】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 专题
江苏省诗歌鉴赏高考题回顾
❖ 考试说明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 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 悟。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 史局限
江苏省诗歌鉴赏高考题回顾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 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 提问: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炼句
【提问方式】
❖ 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
❖ 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有什么看法?
【方法点拨】
❖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抓住某一句(字或词)就成了把握全 诗的线索,进一步把握它的深刻含义、修辞意义和情感 意义对我们全面理解诗歌有导向作用。
【答题步骤】
❖ 第一步,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表达技巧);第 二步,该词(句)在全诗所起用的作用(思想内容)。
概括诗句内容
05(1);07(2);08(1);09(2) 10(1);11(1);12(1);13(1) 15(1);16(1);17(1);18(1)
体认诗境氛围、赏析
解读诗人情感 分析人物形象
辨识修辞、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表达效果
其他:文化典故和炼字
05(2);12(3); 13(3);
05(2); 06(1)(3);07(1) 08(1)(2);09(3); 10(2) 11(2); 12(2) ; 13(2) 14(1)(2);15(3); 16(2) 06(2);07(8);08(2);09(1) 10(3);11(2);14(3);15(2) 16(1);17(2);18(2)
炼字炼句
【方法点拨】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的 字的妙处。诗歌的字、词、名句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 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典故之本义, 探寻作者之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 “蕴藉” 等词语。
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 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 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三步,明确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 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 期未可期。
提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第一步,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第二步,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入手;第三步,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 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 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 有表现力”等词语。
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 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词)是哪 个?为什么?
【提问变体】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二步,指 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 说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提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 手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清江、梁上燕、 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 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 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02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 么?
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 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 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 ❖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
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 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 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 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第一步);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第二步);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三步)。
语言特色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 歌的语言艺术。
【方法点拨】
某一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 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鉴赏常用语如: ❖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 ❖ 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
【提问变体】 ❖ 历代名人称这首诗表现了某种“味道”,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古诗的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
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志趣,山水之情、吊 古伤今等。
❖
第一步,找出诗歌的意象,归纳其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
第二步,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意象、形象和诗歌主旨的关系;第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知识准备——意境
❖ 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 艺术境界。
❖ 举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染力。 ❖ C、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的意境,生动形象,极
富美感。d、写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 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 ❖ E、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子岗 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 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 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 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其他方面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
❖ 这首诗是怎样来描写了某种艺术形象的哪种特点?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ຫໍສະໝຸດ Baidu
意境举例
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某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
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 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 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 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 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 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 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 诗人的思想感情。
05(3);06(1)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之
意象与意境
意象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 “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 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举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