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黄芪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

黄芪的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功能主治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以下是黄芪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抗疲劳: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效果,能够提高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缓解疲劳症状。

2.免疫调节:黄芪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对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抗炎作用:黄芪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风热感冒、皮肤炎症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保护肝脏:黄芪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对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补气养血:黄芪被广泛应用于补气养血的方剂中,可以提高气血水平,改善气血不足所引起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等。

6.改善消化功能:黄芪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吸收和代谢。

7.抗肿瘤作用:黄芪对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临床应用黄芪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和疾病的治疗中,以下是黄芪的部分临床应用:1.免疫调节:黄芪可以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慢性肾炎、免疫性肝炎等。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疾病的抵抗力。

2.疲劳恢复:黄芪可以用于疲劳恢复期的患者,如手术后、产后、长期体力劳动后等。

它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促进康复。

3.改善肝功效:黄芪可以用于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如肝炎、肝硬化等。

它可以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肝脏功能。

4.缓解肿瘤症状:黄芪可以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肿瘤引起的疲劳、乏力等症状。

5.缓解炎症症状:黄芪可以用于炎症性疾病,如风热感冒、皮肤炎症等。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6.调节血气不足:黄芪可以用于气血不足的疾病,如贫血、血虚等。

它可以提高血液的氧合能力,改善贫血症状。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服用剂量:黄芪在不同疾病和病情下的剂量有所不同,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用药剂量。

简述黄芪的功效及用途

简述黄芪的功效及用途

简述黄芪的功效及用途黄芪,又称黄耆,是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常用于中医临床,并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

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养正固脱、益气升阳、补血安神等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及用途。

首先,黄芪具有养正固脱的功效。

中医认为,黄芪属于补气药物,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恢复体力。

黄芪可以补充体内的精气神,增强体质,改善疲劳、乏力等神疲体弱的症状。

因此,黄芪常用于治疗气虚患者,特别是气虚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体虚劳损等病症。

其次,黄芪有益气升阳的作用。

气虚是中医重要的病理概念,对于气虚所致的疾病,黄芪具有调整气机的作用。

黄芪能够补充人体气血不足的情况,提高气血的运行功能,增强机体的阳气。

因此,黄芪在调理气虚所致的症状时具有一定的疗效,如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虚失眠等病症。

此外,黄芪还有补血安神的功效。

黄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可以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

黄芪的补血作用源于其富含丰富的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黄芪补气益血,调理气血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等。

此外,黄芪还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气血不足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焦躁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的用途非常广泛。

首先,黄芪常用于调理免疫系统。

黄芪对免疫细胞有明显的影响,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并有助于恢复体力。

因此,黄芪常用于调理和预防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多种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

其次,黄芪还常用于治疗气虚体弱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情况。

黄芪可以补充气血不足的情况,增加人体的精力和体力,改善疲劳乏力的症状。

此外,黄芪还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以及失眠多梦、神疲倦怠等病症。

黄芪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同时,黄芪又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有很多的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黄芪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一、黄芪的功能黄芪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养血补气:黄芪具有养血补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改善机体机能。

2.提高免疫力:黄芪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抗疲劳:黄芪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身体疲劳状态,增加体力。

4.抗炎止痛:黄芪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5.抗过敏:黄芪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缓解过敏引起的症状。

二、黄芪的主治黄芪在中医药中有多种主治,主要包括:1.脾胃虚弱: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失血及贫血:黄芪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适用于失血及贫血引起的乏力、疲倦等症状。

3.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反复感冒、易患感染等问题。

4.疲劳乏力:黄芪可以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适用于疲劳乏力引起的精神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5.放疗化疗后的调理:黄芪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放疗化疗后的调理,缓解副作用及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黄芪的用法和用量黄芪的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具体病情情况而定,一般可采用以下方式:1.药材煎汤:将黄芪研磨成粉末,取适量加入开水中煎煮,可以直接饮用。

2.中药制剂:黄芪也可作为中药制剂的成分之一,例如黄芪颗粒、黄芪片等,可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

3.煮粥或炖汤:将黄芪与其他药材搭配,煮粥或炖汤食用,可增加药效的吸收和提高口感。

黄芪的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而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日黄芪的用量为1020克,可分23次服用;儿童用量需减半。

四、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

2.对黄芪过敏者禁用。

3.服用黄芪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用黄芪饮食疗法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搭配。

总之,黄芪具有养血补气、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炎止痛和抗过敏等功能。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在临床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芪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酮类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芪丰富的药理活性。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而黄芪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或感染的人群,黄芪常常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黄芪也表现出色。

它能够调节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黄芪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而对于低血压患者,又能适当升高血压,起到双向调节的效果。

同时,黄芪还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黄芪对血液系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黄芪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同时,黄芪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对于改善身体的整体机能和延缓衰老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黄芪常常被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它能够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消化系统方面,黄芪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道的屏障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和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黄芪对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在肿瘤治疗方面,黄芪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提升免疫力、增强体力。

说到黄芪,首先就得聊聊它的功效和作用。

它的主要成分里有黄酮和多糖,这些可都是保健的好东西。

想象一下,黄芪就像一位无声的守护者,默默为我们的身体加油。

黄芪的第一个大功效是补气。

对于一些感觉疲惫,或者总是无精打采的人,黄芪真的是个福音。

它能帮助我们提高精力,恢复体力。

再者,黄芪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让我们不再被感冒和小病小痛所困扰。

你知道吗?在秋冬交替的时候,正是“补气”的最佳时机。

接下来,黄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利尿。

它能帮助我们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浮肿。

想想看,穿上衣服却觉得紧绷绷的,那种感觉可真让人心烦。

喝点黄芪水,慢慢就能改善了。

而且它对心脏也有益,能促进血液循环,真是“一举多得”。

再说说食用方法。

黄芪的吃法其实很简单。

可以泡水喝,煮汤,甚至做成粥。

泡水的话,把几片黄芪放在杯子里,热水一冲,稍微等一会儿,就可以享用了。

汤的话,炖鸡、炖肉的时候放一点,味道更香,也能增加营养。

像我自己就喜欢做黄芪红枣粥,简单又养人,早上吃上一碗,整个人都精神焕发。

黄芪的营养价值很高,关键是它的适应范围广泛。

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放心使用。

只要不过量,它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了,提到副作用,还是得提醒一下,肚子不舒服的时候最好别吃,免得适得其反。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黄芪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呢?我觉得,早晨空腹喝一杯黄芪水,效果最棒。

这个时候,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最强。

而且,早上喝水,既能帮助排毒,又能补充水分,一举两得。

再加上黄芪的养生效果,简直就是给身体一个大礼包。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黄芪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

在古代,它就被视为“药中之王”。

老祖宗们用它来治疗各种疾病,真的有很多秘方流传下来。

你知道吗?很多中医师在开方的时候,黄芪总是必不可少的那一味。

总结一下,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真的是让人惊叹。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用法1. 黄芪的作用与功能•黄芪,又称黄药子、黄耆等。

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部,为中药常用药材。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

2. 黄芪的主治黄芪的主要功效包括:•补气养血:黄芪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气虚血瘀型疾病有一定疗效,如慢性乙肝、虚劳、白带、贫血等。

•益气固表:黄芪具有提升机体阳气功能,对于肺虚、气虚阳萎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常用于感冒、疲劳、食欲不振等情况。

•升阳固脱:黄芪可以增强肾脏功能,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遗尿、脱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 黄芪的用量用法黄芪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量用法如下:3.1 黄芪的内服用法•使用鲜品黄芪,一般用10-30克,煎汤服用。

•也可选用干品黄芪,10-15克左右,加水煎煮15-20分钟,取汤液饮用。

•内服黄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3.2 黄芪的外用用法•将黄芪研碎,加入适量水煎煮,待凉后,可以直接涂抹在伤口表面。

适用于外伤、烫伤、疮疡等皮肤问题。

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 黄芪的注意事项•孕妇禁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功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禁止使用黄芪,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用量控制:黄芪具有较强的药性,用量过大可能导致不适,应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合适的用量。

•长期使用:长期使用黄芪可能导致体内热气过盛,出现口干、目赤等症状,应适时停用或减量使用。

总结: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升阳固脱等功效。

在内服时可以煎汤或用黄芪干品加水煎煮,具体用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外用时可将黄芪研碎涂抹于伤口表面。

然而,孕妇禁用、用量不宜过大、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不适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可忽视。

如果您有相关疾病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后再使用黄芪。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黄芪,又称黄芪参,俗名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部。

黄芪具有多种药性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

一、药性功效
1. 益气补虚: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扶正固本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质虚弱、气虚引起的乏力、疲劳等症状。

2. 提升免疫力:黄芪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疟疾等疾病。

3. 抗肿瘤:黄芪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癌的作用,对肿瘤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 抗炎镇痛:黄芪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

二、临床应用
1. 脾胃虚弱: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黄芪可配合其他中药一起服用,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2. 免疫调节:在疾病康复期或身体虚弱期间,适量服用黄芪颗粒或黄芪口服液,可以促进机体康复,增强免疫力。

3. 辅助治疗肿瘤:黄芪作为辅助药物,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4. 风湿关节痛:将黄芪煎汤外洗患处,或者口服黄芪颗粒,可缓解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总之,黄芪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性功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使用黄芪时,需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滥用或超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大家对黄芪的认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又名黄精、黄草,是一种中草药,常被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上的应用。

一、黄芪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多糖、黄酰基烷基胺等。

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黄芪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增加血清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细胞生成和功能。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害。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这种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脏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组织损伤、抑制炎症细胞浸润。

此外,黄芪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降低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

4. 抗肿瘤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对肿瘤的疗效,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二、黄芪的临床应用1. 免疫调节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常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黄芪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反复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机体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2. 心血管保护黄芪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黄芪可以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肝脏保护黄芪可以调节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黄芪的功能与主治作用

黄芪的功能与主治作用

黄芪的功能与主治作用黄芪,是一味常见且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显著的疗效。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能。

人体的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不足时会出现各种症状。

比如,精神萎靡、乏力、气短等。

黄芪能够补充人体的阳气,提升气的运行,让人充满活力。

对于那些容易感到疲劳、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的人来说,黄芪是一味良药。

黄芪能固表止汗。

表指的是人体的体表,体表不固就容易出汗,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黄芪可以增强体表的防御能力,减少出汗,预防感冒等疾病。

有些人经常自汗,即不自觉地出汗,或者是在夜间睡觉时盗汗,使用黄芪进行调理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黄芪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人体的水液代谢需要依靠气的推动,如果气不足,水液就容易停滞,导致水肿。

黄芪能够补充气,促进水液的代谢和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等,黄芪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消肿的目的。

黄芪可以托疮生肌。

当身体出现疮疡久不愈合,或者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黄芪能够发挥其托毒排脓、生肌收口的作用,促进疮口的愈合和肌肉的生长。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常用于治疗脾气虚证。

脾气虚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黄芪能够补脾益气,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同时,对于肺气虚证,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喘促等,黄芪能补肺气,缓解症状。

黄芪也常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证。

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这是由于中气不足,不能维持脏腑的正常位置。

黄芪能够升举中气,使下垂的脏腑恢复正常位置。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证。

与当归等补血药配伍,能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改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黄芪性温,对于阴虚阳亢、热毒炽盛等患者应慎用。

而且,使用的剂量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总之,黄芪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功能多样,主治作用广泛。

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保障用药安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心律失常
黄芪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从 而抗心律失常,对于治疗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 果。
降血压作用
黄芪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对于治疗高 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其他临床应用
抗肿瘤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辅助治
改善胰岛素抵抗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黄芪能够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黄芪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强降糖效 果。
治疗心血管疾病
强心作用
黄芪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 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疗癌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保肝作用
黄芪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 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 显著疗效。
抗衰老作用
黄芪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延缓衰老过程,对于 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 帮助。
04 现代医学对黄芪 的认识与进展
现代医学对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
等具有显著疗效。
抗炎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具
有良好的效果。
抗过敏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 敏症状,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具有显
著疗效。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降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降 低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显 著疗效。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的临床应用黄芪的临床应用一、概述黄芪,又称黄岗山,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

古代中医经验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黄芪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等相关内容。

二、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力:黄芪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2:抗肿瘤作用:黄芪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等作用。

3:保护肝脏:黄芪对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

4:抗疲劳作用:黄芪可改善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减少疲劳相关指标的积累,提高运动耐力和恢复能力。

三、适应症1:免疫功能低下:适用于虚弱型、体质差、易感冒者。

2:慢性疲劳综合征:适用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的患者。

3:肿瘤辅助治疗:适用于肿瘤患者辅助化疗、放疗,能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

4:肝脏疾病:适用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

5:心脑血管疾病: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四、用法用量1:内服:一般每次20-30克,煎服,分2-3次服用。

2:外用:可将黄芪研成粉末,加入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2次。

3:煎剂:将黄芪切片,加入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后温服。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传统中医学,又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包括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多个学科。

2:功效:指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作用或效果。

3:药理作用: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

4:适应症:指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的病症或疾病。

5:用法用量:指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七、全文结束标识。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功能主治黄芪(Scientific nam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又名黄龙胆、黄精等,是一种中药材常用的草本植物。

黄芪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生命活力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黄芪的一些主要功能主治。

1.抗疲劳:黄芪被称为“长寿草”,常被用于缓解疲劳、提高精力和增加体力。

它可以调整身体的能量代谢,并提高氧化还原系统的活性,从而增加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2.免疫调节:黄芪对免疫系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活性化和增殖,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抗体生成能力。

因此,黄芪常被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免疫性疾病。

3.抗肿瘤:黄芪具有抗肿瘤的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它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来实现抗肿瘤的作用。

黄芪还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放疗和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4.保护心脏:黄芪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黄芪还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抗炎和抗氧化:黄芪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防止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同时,黄芪还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机体细胞免受损伤。

用法黄芪的用法因人而异,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黄芪用法:1.煎汤服用:将黄芪切片或研粉后,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煮沸后再慢炖片刻。

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用量。

一般每日1-2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2.煲汤炖食:将黄芪与其他药材搭配,如枸杞、党参等,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炖煮。

煲汤的时间根据需要可长煲数小时至半天。

食用时将草药滤除,只食用药汤。

3.浸泡茶饮:将黄芪切片或研粉后,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

待黄芪浸泡出汤色后即可饮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又名黄芪草、黄芪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中。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中、固表止汗、利水除湿、化痰止咳等功效。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正确的食用方法。

首先,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

黄芪能够补充人体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因此,适合于体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其次,黄芪还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在中医药中,黄芪被广泛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长期服用黄芪可以调节人体的汗腺分泌,减少不正常的出汗现象。

此外,黄芪还具有利水除湿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被认为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适合于湿热体质的人群食用。

另外,黄芪还可以化痰止咳。

在中医药中,黄芪被用于治疗痰饮咳嗽、气管炎等症状。

长期服用黄芪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关于黄芪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黄芪煮汤,将黄芪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这种方法适合于体弱气短、乏力的人群。

2. 黄芪煮粥,将黄芪与大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起到滋补作用,还可以增加饱腹感。

适合于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的人群。

3. 黄芪炖鸡,将黄芪与鸡肉一起炖煮,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益气补中的作用。

适合于体弱乏力、气短乏力的人群。

4. 黄芪泡水,将黄芪切片后,放入开水中泡饮,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益气补中的作用。

适合于日常保健。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黄芪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合理搭配和用药,不宜过量。

另外,孕妇、儿童、患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的人群慎用黄芪。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益气补中、固表止汗、利水除湿、化痰止咳等多种功效,适合于体弱乏力、气短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正确的食用方法包括煮汤、煮粥、炖鸡、泡水等多种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搭配和用药,避免过量食用。

希望大家在食用黄芪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发挥其最佳的药用价值。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黄芪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一、黄芪的功能主治黄芪是传统中医所使用的重要药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补气养血:黄芪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长期食用黄芪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引起的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症状。

2.增强免疫力:黄芪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感冒、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3.抗疲劳: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的补充品中,可以帮助人体恢复体力,缓解疲劳症状。

4.抗氧化: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强效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对延缓衰老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5.抗肿瘤: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对于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黄芪的用法用量黄芪的用法用量在中医中有一定的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用量:1.煎汤:将黄芪加水煎煮,然后取汤饮服。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为10-30g,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泡水:将黄芪放入开水中浸泡,等待片刻后即可饮用。

每日可饮用2-3次,每次用量为10g左右。

3.炖煮:将黄芪与其他药材或食物一同放入炖盅中,炖煮数小时后即可食用。

这种用法多应用于煮汤或煲汤的情况。

4.口服丸剂:黄芪也可以制成丸剂,方便携带和服用。

按照产品的说明书进行使用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法用量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此外,怀孕、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黄芪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黄芪作为一种药物,也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包括:1.孕妇忌服:孕妇在怀孕期间忌服黄芪,因为黄芪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

2.气虚火旺者忌服:黄芪有补气作用,如果体内气虚火旺者服用,容易导致火气上冲,出现口干、口苦、烦躁等症状。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黄芪在一些药物中有相互作用的情况,例如与抗凝血药物、降血糖药物等同时使用时需要慎重。

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科学名称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也被称为北黄耆、太阳参等。

黄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

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黄芪可以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保护器官和组织的健康。

3. 抗肿瘤作用:黄芪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研究发现,黄芪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4.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黄芪对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5. 保护心脑血管作用:黄芪可以提高心脏和脑血管的供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应用:1. 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因此,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癌症患者、免疫功能障碍、反复感染等。

2. 慢性疲劳综合征:黄芪可以提供能量,改善疲劳感,增强体力。

因此,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使其恢复体力,改善生活质量。

3. 心脑血管疾病:黄芪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供氧能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4. 慢性肾脏疾病:黄芪可以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减少肾损害。

因此,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帮助其恢复肾功能。

5. 癌症辅助治疗: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因此,适用于癌症患者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

6. 肝脏疾病:黄芪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再生,改善肝功能。

中药材黄芪工业用途

中药材黄芪工业用途

中药材黄芪工业用途
黄芪(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工业用途。

1. 食品添加剂:黄芪根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等。

2. 化妆品原料:黄芪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用于制作护肤品和化妆品,如面膜、乳液等。

3. 动物保健品:黄芪中的多糖和其他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制作动物保健品,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和生产性能。

4. 生物农药:黄芪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抗虫、杀菌作用,可用于制作生物农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5. 养殖水质净化剂:黄芪含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成分,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剂的制作,在养殖业中用于净化水质,预防和控制水生动物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的工业用途多数是基于其药用成分的活性,具体的应用和剂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业需求进行调整和研发。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黄芪简介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黄芪,属于豆科植物。

黄芪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各地,包括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地区。

黄芪具有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特点,根部粗壮,黄色。

黄芪从古至今都被视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功能。

黄芪的作用和功能1.提升免疫力:黄芪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黄芪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成和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2.抗疲劳:黄芪被广泛应用于抗疲劳方面,可以提高体力和抵抗力,增强人体的耐力和精力。

黄芪具有良好的补虚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疲劳感。

3.健脾益气:黄芪可以健脾益气,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黄芪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抗过敏:黄芪可以有效抑制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黄芪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减轻和预防过敏引起的痛症。

5.抗肿瘤: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黄芪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阻止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6.养心安神:黄芪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黄芪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脑血管的健康。

黄芪的主治1.脾胃虚弱:黄芪可以补气健脾,提高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2.失眠和焦虑:黄芪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紧张、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3.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水平和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和提高抵抗力。

4.疲劳乏力:黄芪被广泛用于治疗疲劳和乏力的症状,可以提高体力和精力。

5.开胃消食:黄芪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6.过敏性鼻炎: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如喷嚏、鼻塞等。

黄芪的用量对于成人而言,一般来说,建议每次服用黄芪约为6-15克。

可以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黄芪的功用与临床

黄芪的功用与临床

THANK YOU
06
黄芪的常用配方与验方分享
感冒咳嗽方
总结词
黄芪感冒咳嗽方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功效 的方剂,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症状。
详细描述
该方剂主要由黄芪、金银花、连翘、桔梗、杏仁等中 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感冒 、咳嗽、支气管炎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使用时 需遵医嘱,并按剂量服用。
肝硬化腹水方
总结词
黄芪肝硬化腹水方是一种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功效的方剂,常用于治疗肝 硬化腹水引起的腹胀、尿少等症状。
详细描述
该方剂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泽泻、丹参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利 水消肿的作用,对于肝硬化腹水引起的腹胀、尿少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使用时需遵医嘱,并按剂量服用。
抗肿瘤作用
总结词
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详细描述
实验研究表明,黄芪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黄芪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 力,预防肿瘤的发生。
抗病毒作用
总结词
黄芪具有抗病毒作用,它能够抑制病毒 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引起的症状。
总结词
黄芪艾滋病方是一种具有益气养阴、解毒固本功效的方剂,常用于治疗艾滋病病 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该方剂主要由黄芪、西洋参、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 阴、解毒固本的作用,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症状有一 定的治疗效果。使用时需遵医嘱,并按剂量服用。
糖尿病肾病方
总结词
黄芪糖尿病肾病方是一种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固精功 效的方剂,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水 肿等症状。

黄芪的16大临床应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

黄芪的16大临床应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

黄芪的16大临床应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
黄芪的16大临床应用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的功效
1、高血压病能使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2、缺血性心脏病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

3、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5、银屑病
6、糖尿病
7、慢性鼻炎
8、骨质疏松
9、抑菌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10、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11、阴虚盗汗
12、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13、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14、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15、血虚痿黄
16、内热消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0年秋天,胡适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能完全见好。

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遂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

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

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

也就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

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

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他于是还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二、黄芪的特性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以粗长、表皮皱纹稀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优。

中医学认为,黄芪的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

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

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

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 片。

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

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

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

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

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

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

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

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

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

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

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

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

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

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

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

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

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

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证实祖国医学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

黄芪确有明显的强壮作用。

灌服黄芪的动物,增重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时间延长,尿量增加。

黄芪还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防治循环衰竭。

对实验性肾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尿中蛋白定量减少。

三、黄芪的药证黄芪用于多汗而浮肿。

《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的黄芪量最大,用5两,主治“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

风水,是全身性浮肿;汗出可沾衣,说明出汗的量比较多。

《金匮要略》中配伍最简单的黄芪方为防己黄芪汤,药味共6味,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则主治风水,“其人或头汗出,……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可见也有出汗与浮肿。

简单地说,黄芪主治汗出而肿。

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

出汗的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出汗以上半身为显著。

临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或者皮肤比较湿润。

民间治疗自汗,常用黄芪红枣汤:黄芪15-30g、红枣15枚,煎汤,每日服2次。

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黄芪口服液。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汗,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

产后多汗,有报道用黄芪30g、益母草30g,煎汤,日服2次。

本人经验,对于自汗而恶风者,可用桂枝汤加黄芪: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生姜10g、红枣10粒,水煎服。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

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

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浮肿貌。

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

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记载: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便常闭,气喘声嘶,二便不通,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

许氏用生黄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

药后喘平便通,继而全身肿消而愈。

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治疗一例产后浮肿,腹大如鼓,后渐及全身,按之软,皮肤不起亮光。

病人气喘脉软,十分危急。

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黄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5日其肿即消。

据传说1920年冬,胡适患糖尿病、慢性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水肿,协和医院不治,后请中医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10两,相全于300g 左右)配党参等而愈。

这提示黄芪能退肿。

四、黄芪的应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

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

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

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

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

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

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

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

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

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l)慢性肾病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

其处方为:生黄芪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

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

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

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

其实,单用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

其做法是:黄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

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

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

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汆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星水和酒,用棉线缝好,装盆内蒸2小时。

去黄芪,吃肉喝汤。

一只鸭可分3天吃。

可作为慢性肾病的食疗方(《大众医学》1999年第4 期)。

临床本人治疗慢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2)心脑血管疾病①高血压病:本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

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本人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12g。

②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

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

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③脑血管意外: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擅长应用此方治疗中风偏瘫,黄芪常用60-120g。

他说:“中风一症.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

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可信。

黄芪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3)糖尿病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本人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

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g,配合葛根30g,怀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0g、丹参20g等。

(4)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应用黄芪的指征。

临床常用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

本人曾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发高热,用黄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汤,服药1周后,出汗恶风显著减少,治疗1年,病情稳定,几乎未出现发热。

十全大补汤是常用的肿瘤后的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

其组成为:黄芪15g、肉桂3g、人参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3g、当归6g、川芎6g、熟地12g、白芍10g,水煎服,日分2-3次服用。

中国传统有丸剂和膏剂,日本有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

(5)慢性鼻炎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

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

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6)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3片、红枣12枚。

此方不可用甘草。

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

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