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与设备点检维护维修技能提升
设备维修管理的三大趋势:智能化、可视化和服务化

设备维修管理的三大趋势: 智能化、可视化和服务化在智能制造背景下, 工业系统向更为复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于维修管理而言, 维护维修的工作量、维修响应能力、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维护人员综合技能要求、工业备件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都面临重大的挑战。
鉴于内部维修与外部工业服务现状, 多数制造企业处于救火式的事后维修, 设备隐患突出, 这制约了工业转型的进程。
工业互联网条件下, 探索新的维修模式和服务形态, 将成为当务之急。
智能化条件下的维修知识重用与技能培养高技能维修人才短缺是工业领域较为突出的矛盾, 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 人才争夺正成为趋势, 这意味着工业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陡然上升。
为此, 通过智能化手段, 提升现有维修工人技能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这包括:1.基于故障记录的维修诊断辅助。
重复性故障在维修作业中的占比普遍较高, 但这些经验往往由个别业务专长较高的业务能手掌握, 抑或由于人才流失, 致使这些经验无法重用, 造成维修资源的浪费和知识共享的缺乏。
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根据故障描述与历史维修经验的查询匹配, 大幅降低故障判断与处理方法引用, 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实现维修知识共享和精准技能培训。
人工智能维修辅助2.基于预测性维修的智能诊断辅助与远程运维支持。
预测性维修是在故障早期发现设备隐患和缺陷, 进而主动采取干预措施的维修策略, 这将大幅减少非计划性停机, 从而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应用场景。
受制于工业设备故障相关传感器普及率较低, 这使得为预测性诊断成本极高。
将传感器从诊断仪器中分离, 采用智能传感单元+工业APP的创新模式结合, 不仅大幅降低预测性诊断成本, 同时将云计算和智能应用高度融合, 提高用户体验和智能诊断准确性。
结合AR智能眼镜的应用, 构建成现场故障监测→云计算隐患排查→远程诊断报告→AR辅助现场故障排查与处理的预测性智能维修闭环。
预测性智能诊断+AR远程维修协作系统维修可视化-数据驱动下维修智能决策系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It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维修人员技能提升方案

维修人员技能提升方案其实设备维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看似很简单的小到一个螺丝的紧固,都是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的,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好多东西都是高精密的和高科技的,从一开始公司的定位就有问题,为什么说电气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就不算是工程技术类人员呢,这足以反映一个公司对设备的重视程度。
现在好多公司都面临设备维修人员不好招聘,因为现在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维修人员需要掌握东西也越来越多,一个人毕竟能力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东西,当然提升现有维修人员的能力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从源头抓起,人事招聘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不能只能是应付完成招聘任务,而把真正的人才“挡”在了门外。
既然现况是这样,那么接下来,设备维修人员能力提升将分五步走战略:实践、内训、外培、结队和演练等。
一、实践:为培养技能娴熟的维修人才,设备组将加强各相关工种人员在现场作业的同时发扬相互协助的精神,提供各工种实践的平台,使其深入了解各种电气机械设备的性能。
在实践中,他们边学边练,边干边学,提高大机维修技术和应急处置能力。
设备组也将开展自我能力提升拓展实践训练,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的完成,比如说:我们正打算自行设计和建立一套试验装置,供设备维修人员自己编程、调试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护维修,最终的想法是要达到能自己设计、独立开发控制系统的能力,只有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能通晓整个设备控制系统的原理,那么我们在整个设备维护和维修过程中才能迅速查清故障原因,才能迅速做出判断,才能快速和正确地处理故障,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恢复。
二、内训:针对以上他们自身的需求结合设备组工作开展的需要,设备组将开展更为广泛的内部培训:三、外培:以上是设备组内部互培计划,另外感觉公司聘请外面关于设备方面的专家针对设备维修人员技术性的相关培训很少,或者说根本就是空白,以后也希望行政部门组织培训的时候能考虑到这方面,培训不能只顾形式,要落到实处;也希望能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委外培训:如PLC编程控制系统培训、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修培训、电工培训、电焊等相关钳工培训;另外下半年技改项目好多设备调试阶段,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可以对我公司维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具体的操作和调试过程中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
(设备管理)多措并举优化检修模式确实提高设备可靠性(中电联发言)

(设备管理)多措并举优化检修模式确实提高设备可靠性(中电联发言)份,托克托发电公司、托克托第二发电公司和呼热电公司按照“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独立核算、有偿使用”的原则,实施一体化管理。
公司8台600MW火电机组通过500kV输电线路接入京津唐电网,2台300MW火电机组通过220kV升压站送入蒙西电网。
二、多措并举,深化点检管理(一)、优化点检工作模式,加强点检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点检人员的配备,从人员数量、专业工具方面提升点检能力。
二是树立“运行人员发现的一条缺陷就意味着点检员的一次失误”的理念。
对于有趋势、有规律的缺陷,点检员要负责、要反思。
明确设备点检人员的核心工作是掌握设备状态,进行劣化分析。
我们不定期对“点检员的一天”进行讨论和完善,尽量优化点检员的工作模式,使点检员能集中精力进行主要工作。
三是明确设备外观整洁、结构完整、性能和精度以及自动化水平--设备“四保持”的责任主体是维护项目部,谁干活谁负责。
点检员对所管区域、设备的保持情况进行监督。
四是不断优化、充实定期工作,编制定期维护工作标准,避免设备欠维护。
计划性工作的上升,会带来突发性、缺陷性工作下降。
在EAM系统中规范定期工作流程,强化定期工作的闭环管理,据设备运行状态不断优化定期工作内容和周期。
五是逐步补充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完善点检定修,完善“八定”,使得日常点检有实效。
充实点检软件内容,增加季节性点检工作,保两会保大负荷点检工作。
六是修编完善《点检定修管理标准》,编制47个主要辅机的技术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检修作业指导书打基础。
2010年计划43台磨煤机大修,通过加强预防性检查和保养,减少了5台磨大修,运行可靠性大幅度上升。
(二)、完善技术监控体系,突出精密点检。
一是精密点检来源于技术监控,点检员依托技术监控的检测和分析,从监控指标着手,提前发现劣化趋势,进行超前预控管理。
二是结合重点实验室,推进精密点检工作的开展。
托电从去年开始着手建设了金属、高压、热力、化学、起重、电测、继保、热工8个重点实验室和油脂、振动2个技术管理中心,通过实验室建设把技术监控和精密点检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2篇)

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设备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管理之一,俗话说:要想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利其器,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不断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那么,应如何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以下对此做简单介绍。
一、TPM在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1、全面生产维护概念、目的建立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护涉及所有部门的活动全员参与小组自主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特点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
全效益是追求经济效益,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
全系统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维修方式系统化。
全员参与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
作用: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提高生产柔性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3、六大损失设备故障损失: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换模与调整损失:由于换模和调整工作造成的停机损失。
空运转与暂停损失:由于一时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空转状态。
减速损失:由于设备的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
加工过程的缺陷损失:由于缺陷和缺陷引起的返工而造成的损失。
开工损失:从开始生产到进入稳定生产之间所发生的减产损失。
二、提高设备维护的主要活动1、实施TPM的阶段与步骤(1)、可行性研究(提供工厂或业务系统实际需要的信息。
确定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距)1、找出设备问题2、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3、确定目前业绩-实际产出、效率、人员、维护4、拟定初步改进目标5、拟定成本估计的投资回报(ROI)6、确定实施计划5、推出首期计划(3)、实施(实施分为两步:试行实施以找出困难所在;在全系统内全面实施TPM计划)1、个别设备效率的改善2、制定自主维修方案3、为维护部门制定有计划维修的方案4、视需要,为维修和操作人员提供补充培训5、形成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4)、巩固(坚持TPM并对计划加以完善以求持续改进)完善实施工作,提高TPM水平2、计划维修的主要内容计划维修工作主要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以便使停机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三篇)

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企业设备维护管理是企业保证生产运营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良好的设备维护管理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故障频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以下是企业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要点:1.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包括设备购买信息、合同、保修记录、维修记录、维护计划等,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可以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
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特性、使用环境和设备厂商的维护建议等因素进行制定。
计划包括定期的保养、检修、更换易损部件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加强设备巡检和日常维护。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状态。
4.强化设备故障报修与处理流程。
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和处理的标准流程,及时响应维修请求,快速排除故障,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5.开展设备维修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设备维修团队,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设备故障和问题。
6.积极采用设备智能化管理与维修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引入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测和维修优化,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效率。
7.定期进行设备维修质量评估和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设备维修质量,分析维修情况以及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维修效果和维修工作质量。
8.强化设备保养规范和责任分工。
设备保养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保养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落实。
9.实施设备定期检测和性能评估。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评估,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性能指标,及时调整维护计划和维修策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0.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和分析体系。
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和规律,为改进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依据,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024年设备点检学习心得范本(3篇)

2024年设备点检学习心得范本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基础。
为了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设备点检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备点检是通过定期巡检设备的各项指标和性能,发现潜在故障和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
在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设备点检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分享如下。
首先,了解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点检的基础。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状况有不同的要求。
只有充分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才能准确地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隐患。
其次,制定合理的点检计划。
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制定合理的点检计划非常重要。
合理的点检计划能够确保所有关键的设备部件得到充分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故障的发生和扩大。
再次,实施规范的点检操作。
点检操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不能马虎行事。
在点检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各个部件的状态,记录相关的数据和指标。
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不得进行危险的行为。
另外,及时处理点检发现的问题。
在点检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设备存在的问题,如异常声音、振动、温度升高等。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及时记录并上报,并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及时处理点检发现的问题,可以避免由于小问题积累导致设备出现更大的故障。
最后,持续学习和改进。
设备点检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可以提高自己的点检能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找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点检工作的水平。
总结起来,设备点检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明白了设备点检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点检能力,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设备点检学习心得范本(2)设备点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维护维修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本年度的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年度工作回顾1. 设备维护维修工作概述2023年,我司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围绕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目标,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1)设备巡检: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检,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设备维修: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降低设备停机率。
(3)设备改造:根据生产需求,对部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效率。
(4)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2. 主要工作成果(1)设备故障率降低:通过加强设备巡检、维修和保养,设备故障率较去年同期降低20%。
(2)设备停机时间缩短:设备维修响应速度加快,设备停机时间缩短至平均2小时以内。
(3)设备性能提升:通过设备改造,部分设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高15%。
(4)设备利用率提高: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0%。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率仍有波动尽管设备故障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仍有部分设备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是:(1)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维修成本高。
(2)部分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规范,导致设备损坏。
2. 设备维修周期较长部分设备维修周期较长,主要原因是:(1)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维修效率低下。
(2)维修备件储备不足,影响维修进度。
3. 设备管理有待加强部分设备管理不到位,主要原因是:(1)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2)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四、改进措施及计划1. 加强设备预防性维护(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
(2)提高设备维修人员技能水平,确保维修质量。
点检定修制与现场设备管理

点检定修制与现场设备管理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点检定修制和现场设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从点检定修制的概念与目的、点检定修制的流程、现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现场设备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点检定修制的概念与目的2.1 点检定修制的概念点检定修制是指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发现设备问题并及时修复,以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的管理活动。
点检定修制旨在通过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2.2 点检定修制的目的点检定修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巡检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点检定修制还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减少生产线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三、点检定修制的流程3.1 点检定修制计划的制定点检定修制计划是点检定修制的基础,它包括设备的巡检频率、巡检项目、巡检人员、巡检工具等内容。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特点、使用环境和生产需求等因素。
3.2 点检定修制的实施点检定修制的实施包括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巡检时,需要仔细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并记录巡检结果。
维护时,需要根据巡检结果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复,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3 点检定修制记录的整理与分析在点检定修制过程中,需要将巡检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记录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四、现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场设备管理是指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
现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提高设备的可用性通过现场设备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修复,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同时,通过合理的保养和维护,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用性。
2024年参加点检培训学习总结(2篇)

2024年参加点检培训学习总结一、培训目的和背景点检是一种常用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法,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运行情况和性能参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提升自己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我于____年参加了点检培训。
二、培训内容和方式1. 培训内容(1)点检基础知识:学习点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点检在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点检工具和设备:学习常用的点检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温度计、振动计、红外测温仪等。
(3)点检计划和文件管理:学习编制点检计划和制定点检文件的方法和要求,了解点检记录的管理和归档方式。
(4)点检技术和操作:学习点检的具体技术和操作步骤,包括设备状态检查、参数测量、故障诊断和维修等。
(5)点检数据分析和优化:学习如何对点检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培训方式培训采用了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座、演示和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加深对点检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验实践,掌握点检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对点检技术和操作的把握能力。
三、学习收获和体会1. 提高了点检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学习,我对点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了点检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实验操作中熟练掌握了温度计、振动计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技巧。
同时,学习了点检的技术和操作步骤,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了自己的点检技能和操作能力。
2. 加强了点检计划和文件管理能力在培训中,我学习了点检计划和文件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了解了点检计划的编制原则和制定流程,学会了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点检计划。
同时,学习了点检记录的管理和归档方式,掌握了点检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巧。
3. 增强了数据分析和优化能力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对点检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设备点检安全管理(4篇)

加强设备点检安全管理设备点检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原因,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管理。
本文将从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点检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修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发生,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点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避免设备停机时间的延长,提高设备利用率。
2. 保障生产安全:设备点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事故发生率,保障生产安全。
3. 延长设备寿命:设备点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磨损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提升企业形象: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规范和严谨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 制定完善的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点检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2. 建立健全的设备点检安全管理流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点检安全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点检前的准备工作、点检过程的规范操作和记录、点检后的汇报和分析等环节,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的有效执行。
3. 落实设备点检安全管理责任:企业应明确设备点检安全管理的责任归属,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的落实。
4. 加强设备点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设备点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5. 提供必要的设备点检工具和设备:企业应及时提供设备点检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力 企业 设备管理工作--五大措施提高设备维修保养质量

设备管理工作--五大措施提高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使用设备可以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防止发生非正常磨损和突发性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
通过对设备的精心维护可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延缓设备劣化进程,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制定设备使用程序新工人在上岗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并通过实际操作考试,经考核合格,非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经公司职工培训考核(教育)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岗位操作证书》后才能上岗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经牡丹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后才能上岗操作。
通过上岗前的培训使每个操作者都对自己所操作设备的性能、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设备。
2.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是根据设备的特点、结构及安全要求而制定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
在公司成立初期我们就将各类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编制下发到各个分厂,操作者在现场都能找到操作维护规程,减少了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故障,保证了设备正常的运行,为生产连续打好基础。
3.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为加强操作工人的责任心,避免事故发生,必须建立使用者岗位责任制。
为此在程序文件中制定了《设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工作所负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还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设备使用维护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分厂作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主体,操作工人作为设备的第一责任人,不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还必须掌握设备的保养和管理知识。
工人必须严格按照“三好”即“管好、用好、养护好设备”:“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五项纪律”即实行“定人定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遵守严格的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发现异常即刻检查,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等规定。
构建设备管理长效机制促设备管理水平提升

经济管理81构建设备管理长效机制促设备管理水平提升娄义红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摘要:本文以设备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和水平提升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企业设备的管理现状,明确了企业设备管理的工作的原则,提出了企业设备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为设备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词:设备管理;长效机制;水平提升;原则;措施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3-0081-01一、设备管理应遵循的工作原则(一)设备综合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化、专业化的过程,在进行管理控制的组织设计上,要求设备综合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进行操作,使设备管理能够纳入到企业正常的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管理要求。
在管理中,需要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效率”的设备综合管理思想,通过全员参与,落实全员设备管理责任,加强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运行最经济,利用系统管理思想,追求设备管理综合效率最高。
(二)设备状态预知维修原则通过推行设备状态预知维修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重点设备的精密点检,把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技术掌握设备技术状态,实施状态预知维修,实现设备管理由静态管理项动静管理结合的转变。
这样的设计能够使设备管理有预知性的管理,使设备管理能够以前瞻性的工作原则纳入到生产管理中。
(三)设备维修持续改进原则设备管理需要保持好持续性就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设备的有效性升级,使设备管理能够形成长期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实施设备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在具体工作,需要定期分析评估,实施持续改进,通过设备状态预知维修模式管理为重点构建设备管理长效机制使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当前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设备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激烈,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生存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各公司企业大力推进了体制机制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等改革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2024年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强化设备点检制在维检中心全面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所属设备的点检管理。
三、组织机构(1)危险中心经理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第一领导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2)维检中心点检站站长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常务领导。
(3)公司设备科是设备点检日常工作管理和考核的职能部门。
(4)各作业区区长兼本作业区点检作业长。
(5)各作业区下设点检责任员及兼(专)职点检员。
四、职责(1)公司设备科点检站负责全厂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2)各作业区负责所辖区域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推广。
(3)维检中心负责厂设备专业点检的实施。
五、定义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早期处理的设备检查。
六、点检管理的内容及要求1、点检制的特点(1)生产工人负责日常管理。
(2)有一支从事点检工作的专业点检员队伍,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3)有一套科学的点检基准、业务流程、合理的责权关系和推进工作的组织体系;(4)有比较完善的仪器、仪表、检测手段和维修设施的现代化;(5)推行以作业区长为责任主体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模式。
2、点检的“五定”要求(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2)定法:对检查项目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即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3)定标:即检测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4)定期:设定点检周期(对主要、关键设备和重点检查部位等);(5)定人:明确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分类及分工(1)按点检的周期划分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或作业区维修工承担。
2024年设备点检学习心得(3篇)

2024年设备点检学习心得作为一名设备维护员,我在2024年开始学习设备点检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与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收获,希望能给其他有兴趣或需要进行设备点检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在开始学习设备点检之前,我首先了解了设备点检的概念和重要性。
设备点检是指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合理的设备点检工作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前预防和排除潜在故障,从而确保生产安全和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进行设备点检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只有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判断设备故障的可能原因,并通过点检找出问题。
其次,需要了解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
在学习过程中,我读取了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详细了解了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细节和保养注意事项。
这些资料对于进行设备点检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理解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常见的故障模式。
第三,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检测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设备点检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测量检测等内容。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一些基本的检测工具,例如多用途表、测温枪等,以及如何进行一些常见的测量和检测,如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的测量等。
在实践中,我发现设备点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细心和耐心。
设备点检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对设备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
有时候,设备可能出现一些微小的故障迹象,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
同时,有时候设备的故障原因并不明显,需要通过反复检查和排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其次,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
设备点检需要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方法进行,不能随意盲目地检查。
我学习了如何制定点检计划、如何排定检查顺序等,并在实践中做到了有条不紊、有计划地进行点检工作。
第三,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检查结果。
在设备点检的过程中,我发现及时记录和整理检查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我们制定了以下设备点检、维护、定修以及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点检1.1 每天开机前点检1.1.1 首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1.1.2 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或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
1.1.3 检查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并及时报修。
1.1.4 检查设备的各个传感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2 每周点检1.2.1 检查设备的油液是否过期或污染,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1.2.2 检查设备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1.2.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部分是否存在漏油、漏气情况,如有漏油、漏气应及时修复。
1.2.4 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是否存在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
1.3 每月点检1.3.1 检查设备的滤清器、空气过滤器等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
1.3.2 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需要加油或更换润滑脂,如有需要应及时处理。
1.3.3 检查设备的高温部位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如有过热应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1.3.4 检查设备的连接部分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二、设备维护2.1 定期修理2.1.1 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制定定期修理计划。
2.1.2 在定期修理期间,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修。
2.1.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电气、机械等部分是否发生磨损或老化,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2 故障维修2.2.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2.2.2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手册或相关规范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2.2.3 维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管理能力提升方法探索

设备管理能力提升方法探索摘要:设备是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力,提升设备管理能力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设备管理提升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建筑企业施工设备的投入量也逐渐加大。
各大企业在提升施工管理的同时也在加强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施工设备管理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从设备配置方案确定、采购、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进行的系统性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管理不到位都将对整体管理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总结了现代化施工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设备管理的常见问题1、设备配置不合理施工设备作为主要生产力,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设备配置方案要从企业和工程实际出发并综合设备的使用性能、市场现状和专用设备的用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虑。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设备配置方案未从工程实际考虑,完全凭经验套用类似工程案例,导致设备选型不适合工程实际,存在设备数量不合理、选型不正确、市场调研不充分等问题。
2、利用率低在施工过程中未实现施工设备的灵活调配,一个项目的不同标段或者一个区域的不同项目为了确保各自有充足的设备资源可用,往往在作业面衔接空闲期间导致设备闲置,未能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力,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3、维护保养不到位施工设备使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日常保养和维护,如果设备得不到及时、正确保养的情况下长期运转,设备的过度磨损会导致各部件的间隙变大、配合精度降低从何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增高,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最求施工进度,未能按时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在短时间内看似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此举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有甚者认为小毛病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最终酿成大故障,导致设备提前报废,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4、设备维修不专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施工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这对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设备精细化管理提升方案

设备精细化管理提升方案一、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台账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便于设备的跟踪管理。
二、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等。
严格执行保养计划,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设备维修改造设备维修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设备的重大故障,要组织专家进行诊断和修复。
同时,不断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性能。
四、设备点检巡检制定设备点检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通过点检巡检,及早发现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五、设备运行监测采用各种监测手段,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获取设备的运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六、备件库存管理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合理储备备件,保证备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备件使用记录和盘点工作,防止备件流失和浪费。
七、能源消耗管理建立能源消耗管理制度,制定节能降耗措施。
加强设备的能效监测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教育,形成全员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
八、设备安全防护加强设备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九、设备操作培训加强设备操作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操作设备的技能和水平。
制定设备操作培训计划,组织操作培训课程。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对老员工进行定期复训。
同时,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整体操作水平。
十、设备故障预防加强设备故障预防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通过日常维护保养、点检巡检和运行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
同时,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测和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鹏老师简介
由师资历
#深圳市生产师资团队成员
卑中国制造型企业成本研究中心主任
卑深圳市中小型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主任
半香港企业家协会荣誉会员
卑国内资深的企业运营系统改善专家,
土精益生产专家、IE改善专家,实战型生产管理顾问
实践/学术背景
理光(日资)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理光系制造部、改善推进部部长;
中国有色第六冶金部工程师、车间主任、厂长
深圳市福禧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基药业集团公司培训总监
陈老师从事生产现场管理近17年,其中外资企业管理实务10多年,尤其在世界著名的理光公司(日资)从事了多年的生产现场实务管理并去日本学习深造。
率先把5S管理和单元
生产引入中国大陆的顾问师之一。
曾获“三个第一”荣誉:1、当月改善提案第一(曾一个月提改善提案97项);2、首位最年轻部长;3、连续三届荣获一等奖(在担任改善推进部长期问,连续三届荣获总公司主办的改善事例发表会全工厂滑道平■稳改善个案、模具不变向改善个案及组件静电毛刷浮起改善个案三项一等奖)。
中国制造型企业成本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中小型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主任、香港企业家协会荣誉会员,企业生产管理专家,现场绩效改善专家,精益生产专家、IE改善专家、国内
著名的企业运营系统改善专家,实战型生产管理顾问。
在某大型日资、法资企业任职多年,曾先后参与多项重大生产现场改善项目和提案改善专案,主管过生产环节中的以下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销售部门等,熟悉多种类型的生产制造管理,了解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并有实际解决经验,对跨国公司先进管理技术本土化有深刻体验。
对工厂的运作流程相当熟悉,深谙企业生产运作流程和管理运作特点,对生产现场改善管理技术培训、工厂生产管理体系改造、IE、LP管理运作有丰富的实践
经验和管理心得。
培训风格
以实战培训为导引,以实地辅导改善为主线(现场授课+实战辅导)
特别注重培养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以会使用和会应用为目的,以现场辅导
为启迪,以实地改善为主线,不只是传授管理方法与工具,更引领学员分析与总结管理
工具背后的思维习惯。
为保证课程效果,老师将采取“课前现场调研一授课一优秀企业掠影展示---情景模拟--- 示范---练习--作业---点评---现场辅导---后期跟踪”的独特育成模式。
课堂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互动性强,极具感染力。
迄今为止培训满意率达90%以上,被企业称为“最具启发性、最讲求方法方式、最实务”顾问。
授课领域
现场管理与改善、精益生产、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化作业、多批次少批量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TPM设备管理、现场5S\6S管理、IE效率改善、品质管理、班组建设、车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等
精品课程
1.《迅速降低企业成本与消除浪费技巧》
2.《精益生产方式JIT实务》
生产计划
3.«TWI基层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
4.《现场改善与成本控制》
5.《高效生产与低成本运作》
6. 《现场管理与改善》
7. 《现场效率改善实战技巧》
8. « 6S 活动的持续与延伸》
生产实施 9. 《金牌班组长全能训练》
10. 《车间主任综合能力提升》
11. 《标准化生产》
12. 《单元生产方式》
13. 《现场管理人员综合技能提升》
14. 《全面生产性维护-TPM »
«TWI »
«5S \6S 管理辅导咨询〉〉
《生产成本控制辅导咨询〉〉
《现场改善辅导咨询〉〉
《IE 效率改善辅导咨询〉〉
《CELL 单元生产辅导咨询〉〉
《班组建设管理辅导咨询〉〉
《精益生产辅导咨询〉〉 部分服务客户:
机械非标类:
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X 厂、中国人民解放军5720工厂、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制造厂、 江西格特拉克(福
特汽车)、扬州业星客车、成都山田汽车(日资)公司、江西江铃汽车、 豪爵摩托车(大长江)、武汉三环汽车、奇瑞汽车、耐世特凌云驱动、大洋电机、烟台 胜宝旺公司、新疆塔林投资集团、沈阳鞍钢蒂森克虎伯、巨涛海洋工程公司、南京中建钢构 集团、许昌西继电梯公司、河南平高集团公司、涪陵业东业变压器厂、南方电器、南华西 集团、南华五金、郑州四维机械、艺精机械、山西煤机、洛阳公司压力容器厂、六冶工业
15. 16. ■
17. 辅导咨询
18. ----------- / 19. 20. 21. 22.
安装压力容器公司、日照中盛锻造有限公司、云南琥正机械、陕西西部材料、马鞍山钢厂等
化工类:
翁福磷肥、中核北方铀业、洋丰集团、天利高新公司(中石油)、大庆华科、华北油田、
天合石油、唐山气体、联创化工、富斯特公司、乐凯、中州铝厂、宇包水泥、皮尔金顿汽车玻璃(日资)、洛玻集团、南玻集团、南玻显示器、深圳华晶玻璃厂、昆明盐矿、山西南煤、平煤集团、正华煤矿、内蒙黄岗矿业、金日盛矿业、金德信矿业、东鹏陶瓷、江西贵铜等
电子类:
振华集团、东莞法码通(FCI)公司、中山维美适制造公司、南都电子(日资)、漫步者、伟易达、高斯贝尔、深圳福群电子、广州御银电子、美的、惠州立隆集团、华阳通用电子、富士康科技集团、中诺电子、中国航天、中国航空、华盛达、业旭电子、肯拓电子、格瑞电池、群英电子、豪鹏科技、诺特电子、广日电器、伊戈尔、拉斯达克等
药品、食品类:
海南斯达制药、昆明医学生物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甘肃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积大制药、美大康制药、宛西制药、联邦制药、桂林南药、深圳万基集团公司、东莞中粮集团、中粮粮油、中粮麦芽、金健米业、金润米业、北大荒、泸州洒业、洋河集团、双沟洒业、安徽古井贡洒、绍兴黄洒集团、嘉士伯啤洒、宵棵洒厂、宵岛啤洒、不二公司(日资)、乐白事(达能)、库尔勒冠农集团、来思尔乳业、通威水产公司、斯美特、品正食品、湘桂集团、福禧达公司等
发电类:
广东核电、乌江渡水力发电、东港发电厂、邯峰电厂、神木包源集团……
其他:
高仕文具(美资)、东莞时代皮具、山西3534工厂、飞动盒业公司(意大利)、华盛达拉链、敏华家具、开封炭素公司、石林天合烤烟厂、台山南华鞋厂、祥兴印刷、国药物流、武汉工务大修段、武汉水务集团等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帅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