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教案
经济竞争法律制度教学教案
第六章经济竞争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不正当竞争:指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2、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3、产品瑕疵: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特征和特性,不符合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4、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产品存在缺陷给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损失所产生的法律后果;5、消费者: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二、填空1、所谓的经济竞争法是指由国家制定的,调整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家之间在经济竞争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如果暗中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对方单位或者个人暗中接受回扣的,以行贿受贿论处;3、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专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4、降价排挤行为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5、搭售行为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6、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7、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8、产品瑕疵是指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特征和特性,不符合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9、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10、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11、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12、国际消费者联盟规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3、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14、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1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1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三、判断改错1、假名冒牌行为又称"混同行为",是指行为人采用不正当手段混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经营者的产品的界限,给用户和消费者造成错觉的行为; √2、滥用独占地位的行为是指政府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行为; ×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给予或者接受折扣、佣金的,无论是否如实入帐均以行贿受贿论处; ×4、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专有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5、即使是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也属于降价排挤行为;×6、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的属于不正当推销行为; √7、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也包括建设工程; ×8、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9、我国法律规定,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该产品存在着瑕疵; √10、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或者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12、消费者是指为生产或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13、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但只要不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则可以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14、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展销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只能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15、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1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21倍; ×四、单项选择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BA、一半B、一倍C、两倍D、三倍2、某甲在某商场上购得1台"多功能健身器",回家试用后发现该产品只有一种功能,对此,顾客 CA、应当要求销售者给予退换B、只能向生产者要求退换C、可选择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退换并给予赔偿D、因未当场认真检验商品,所以不能要求退换3、对于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信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如果在保修期内 D 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予以更换或者退货;A、得到修理B、三次修理C、虽未修理,但有好转D、二次修理4、经营者以邮购方式以及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的情况,都应按照 D 提供;A、消费者的要求B、经营者的意愿C、消费者组织的建议D、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关约定;5、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由 B 决定;A、技术监督管理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经营者的上级主管部门D、人民法院6、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 A 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A、抽查B、重复或反复抽查C、全面检查D、出厂检查7、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 DA、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B、必须首先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C、必须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D、可以先经过仲裁程序,不服仲裁的,再向法院起诉;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C 年丧失,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A、2B、5C、10D、159、某百货公司销售空调机,在门口广告牌上写明:"凡在本处购买空调者,给付总价款30%的回扣,介绍推销者给付总价款19%的佣金";被人发现后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该公司给付的回扣、佣金,帐面上均有明确记载;该公司给付回扣的行为是 C A、不正当竞争行为B、变相行贿行为C、正当促销交易行为D、降价排挤行为10、我国法律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不得超过 B 元;A、1000 B、5000 C、10000 D、5000011、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包括 D ;A、初级农产品B、建筑物C、出版物D、以上都不是12、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瑕疵不包括 DA、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声明的;B、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C、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D、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13、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缺陷包括下列哪种情况DA、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声明的;B、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C、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D、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14、甲在乙处购买了丙生产的电动工具在使用中发生零件脱落,造成眼睛严重伤害,则甲可以要求 CA、乙赔偿B、丙赔偿C、乙或丙赔偿D、乙和丙共同赔偿五、多项选择1、依我国法律,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最终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包括ABCDA、由营业执照的使用人或者持有人承担B、从事虚假广告行为的经营者C、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者D、变更后的企业2、依我国法律,下列行为属于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ABCDA、投标者串通投标、压低标价的行为B、参加投标的经营者之间通过口头形式,就投标条件相互通气的行为C、招标者向特定的投标者透露标底的行为D、投标者在公开招标前,通过招标者获得其他投标者的投标条件的行为;3、依我国法律,假名冒牌行为包括 ABCDA、侵犯知名商品的特有权B、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C、名称混同D、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4、依我国法律,以下不属于降价排挤行为的是 ABCDA、销售鲜活商品B、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C、季节性降价D、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而降价销售商品5、依我国法律,以下属于不正当推销行为的是 ABCDA、采用谎称有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以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D、最高金额为100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6、以下不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的是 BCDA、商品房B、新鲜苹果C、电器修理服务D、旅客运输服务六、简答题1、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表现答: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项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哪些有奖销售行为答:1采用谎称有奖或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的;3、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如何认定产品存在着产品瑕疵答:1不具备产品应该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实现未作声明的;2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4、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 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缺陷造成了损害;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5、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七、论述题1、试论消费者权利;八、案例分析一1997年5月,南京市六家大型百货商场联合发函致有关厂家:由于本市个别单位违反商业道德,损害商业信誉和消费者权益,在经营中搞不正当行为,影响极坏;六家商场负责人联名呼吁:希望各厂家不与这些个别单位在经营上有联系,否则,我们六家商场可能会采取统一行动,从而影响我们之间的业务正常往来;问:如果六家商场所发函中叙述之情形属实,其联合行为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说明应该怎样做才恰当;二1997年9月7日,某市自来水公司在市电视台连续一个星期发布公告,公告内容是:"鉴于广大市民家庭所用水龙头系购于不同厂家,而大部分厂家生产的水龙头有轻微漏水现象,水表对此种漏水现象不能察觉,致使自来水公司损失颇多;因此,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民安装或更换水龙头必须购买自来水公司所推荐的本市盘龙家用器具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滋润牌系列水龙头,否则责任由市民自负;"市工商局调查中发现,所谓"轻微漏水现象"并不存在;问:1、某市自来水公司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2、此案应如何处理三某家俱店某日在向消费者分发的传单上宣传道:"本店经销意大利木制家俱,豪华典雅,贵族风范;"一些比较富有的消费者认为外国造的家俱要更好些,遂纷纷购买;但家俱使用不到一年便开始变形、开裂;经工商部门调查,才知原来家俱所用木材有一小部分是意大利进口的,制造则完全是在国内,由国内厂家制造的;问:1、家俱店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2、应对家俱店处以何种行政处罚四邢某1997年4月向本县蜂窝煤厂购进蜂窝煤150公公斤;4月末的一天,邢某用该煤做饭时煤突然爆炸,邢某因在外面与邻居聊天而未受伤,但邢某家厨房放置的冰箱等物被炸坏,损失3000多元;事发后经查,此次爆炸是因为煤中混有雷管所致;邢某向县蜂窝煤厂索赔时,煤厂以其生产的煤完全符合国家理化指标为由拒绝承担民事责任;问题:县蜂窝煤厂应否承担民事责任承担什么责任五王某在红五星百货商场买到一台收录机,购买时,营业员从货架上拿下来一台样品机,王某试听后感到很满意;营业员遂从仓库取出一台包装好的收录机,对王某说:"这是新的,不用再麻烦打开了,绝对没问题";王某便交钱后把收录机带回了家;回到家听时才发现收录机声音严重失真,声音极其刺耳难听;次日,王某带录音机和发票到商场要求退货或更换,商场售货员说:"本商场有规定,货出门后,概不退换;你买时没有好好检查,责任应由你自行承担";问:1、王某能否要求商场退货或更换2、王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纠纷六甲从乙处购买了一件丙生产的多功能电动工具,甲按说明书使用该工具时,工具的一个零件脱落,飞溅到甲的前额,致成重伤;甲要求乙予以赔偿,乙以工具是丙生产为由,认为甲应该向丙请求赔偿;当甲向丙索赔时,丙说,该工具零件脱落是因为乙在搬运过程中摔砸而致零件松动造成的,自己生产的工具是合格的,所以,责任应该由乙承担;问:1、乙和丙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甲到底应该向谁索赔2、如果丙对甲进行了赔偿,后经鉴定该工具零件脱落确实是因为乙在搬运过程中摔砸而致零件松动造成的,则丙可以对乙进行追偿吗请说明理由;七小王为宴请朋友,到超市买了一箱某品牌的啤酒;在饮酒中,小王发现有一瓶啤酒里有少量的玻璃碎渣,因发现早未被喝入;事后小王找到超市要求赔偿损失;超市称这属于厂家的责任,要小王向厂家索赔;问:本案中的质量问题是属于产品瑕疵还是产品缺陷如何处理八1999年1月,李天妻子刘花到蓝天商场买了两瓶熏鱼罐头,2000年2月,李天见未过保质期,启开熏鱼罐头,发现微微有些异味,也未在意;李天与刘花食用后呕吐,邻居将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2000年3月,经医院化验表明,李天与刘花是食用了变质的罐头而引起食物中毒;经技术鉴定查明,该罐头由于添加防腐剂过量而致熏鱼变质产生毒性;2000年4月,李天与刘花向法院起诉;蓝天商场认为责任应由生产厂家承担,但又不能说明该熏鱼罐头具体的生产厂家,也未能说明是否是其他供货商提供的;问:该蓝天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本案如何处理九2002年6月3日,张大牛为了招待朋友,从个体户黎民的小杂货店购买了12瓶"飞马"牌啤酒,回到家中,张大牛把啤酒放在地上,刚将啤酒放下未起身,其中的1瓶啤酒突然发生爆炸,弹起的瓶盖将张大牛的眼睛打伤,四处乱飞的碎玻璃将张大牛的脸、胳膊、腿多处划伤,鲜血直流,其他的11瓶啤酒也被爆炸的那瓶啤酒冲倒摔破;张大牛住院花去9000余元的医疗费,出院后,张大牛找到个体户黎民,要求黎民赔偿其全部医疗费及误工费、营养费;黎民认为啤酒爆炸伤人不应由他负责,而应由啤酒厂负责;后来经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得出如下结论:啤酒瓶爆炸是由于瓶内啤酒的压力严重超过规定标准所致,责任完全在啤酒厂,于是,张大牛于2002年9月1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个体户黎民和啤酒厂赔偿他因啤酒瓶爆炸所遭受的一切损失;而黎民则认为,啤酒瓶爆炸完全是由于啤酒厂的原因造成的,自己不应承担责任;问:1、啤酒厂是否要对啤酒爆炸造成张大牛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个体户黎民是否也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教案
3.2《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班级间的竞争是正常的,并能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掌握正确对待班级间竞争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在班级间竞争中保持公平、团结和友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念,理解竞争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培养学生公平、友好、团结的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班级间竞争的意义和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班级间竞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竞争中学会团结、合作和友好相处。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始逐渐意识到班级间的竞争。
他们对于竞争的认知和态度还比较模糊,容易陷入过度竞争或过度合作的困境。
同时,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和友好相处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班级间竞争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班级运动会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比赛的情景,让他们思考竞争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概念解释与讨论教师解释班级间竞争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竞争是正常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竞争对个人和集体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讨论,例如:-竞争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有何作用?-竞争对于班级的发展和凝聚力有何影响?-竞争是否总是积极的?有没有负面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竞争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以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动力。
竞争与合作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竞争与合作教案--高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竞争、善于合作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竞争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竞争与合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4. 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性5. 实践演练:团队协作游戏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竞争与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竞争与合作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竞争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分析两者的关系,阐述竞争与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团队协作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5. 实践演练: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竞争与合作的基本概念、关系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团队协作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其对竞争与合作理念的认同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团队协作游戏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竞争与合作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4. 长期观察: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行为,评价本次教学对他们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竞争与合作相关的故事、案例、游戏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教室布局,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演练。
3. 准备反馈表格,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和心得体会。
七、教学环境1. 确保教室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3. 确保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正常运行,以便于教学。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竞争与合作的感悟。
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2. 课时安排:45分钟3. 教学对象:高中阶段学生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经济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b.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c.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2. 教学难点:a. 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条款的理解和应用b.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第一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5分钟)a. 讲解不正当竞争的定义b. 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和意义2. 第二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5分钟)a. 公平竞争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3. 第三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15分钟)a. 混淆行为b. 商业秘密c. 虚假宣传d. 侵犯商业信誉e.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4. 第四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条款的理解和应用(10分钟)a. 讲解具体条款的内容b.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条款的应用5. 第五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5分钟)a. 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b. 强调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性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 请学生分析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判断其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并说明理由。
3. 思考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涉及不正当竞争的新闻片段,引发学生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如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
幼儿园大班争分夺秒教案
幼儿园大班争分夺秒教案立意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有责任创造富有挑战性、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这一教案旨在帮助大班幼儿们学习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具有挑战的任务并鼓励他们在班内互相竞争、互相支持。
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探索互相竞争与互相支持的精神。
3.加强发展自信心,鼓励幼儿勇于迎接挑战。
教学内容任务1:拼图赛材料:五张相同的动物拼图步骤:1.把五张拼图混合在一起放在桌子上。
2.活动开始,让学生抢先挑选一个拼图,然后尽快完成拼图。
3.当第一个学生完成拼图之后,其他学生也会高兴地掌声。
任务2:在规定时间内画出一幅画材料:纸和彩色笔步骤:1.教师将给每位幼儿提供相同的材料,包括纸和彩色笔。
2.以班为单位,每个孩子在规定时间内画出一幅画,然后评选获胜者。
任务3:限时完成挑战材料:一张绘画大图,糖果小礼物步骤:1.完成一张绘画大图,把任务分成10个小任务并打乱,然后孩子们就按顺序完成任务。
2.完成一个小任务后,孩子们可以得到相应数量的糖果小礼物。
完成全部任务后,孩子们会得到更多的糖果小礼物。
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一系列挑战任务,学生们可以在班内竞争。
2.讨论教学法: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帮助他们反思挑战的过程并讨论每个任务的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挑战任务。
他们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获得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作为首要考虑。
鼓励幼儿们互相竞争,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经济课的市场竞争教案
经济课的市场竞争教案《市场竞争教案》导语:市场竞争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了解市场竞争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本教案以经济课为背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市场竞争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一、引入:揭示市场竞争的重要性(400字左右)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市场竞争呢?比如餐馆、超市、手机品牌等,它们之间的竞争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市场竞争背后的奥秘。
二、概念:认识市场竞争(400字左右)1. 市场竞争的定义和内涵;2. 市场竞争的类型和形式;3. 市场竞争的主体和规则。
三、特点:分析市场竞争的特点(400字左右)1. 充分性: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和产品多样性;2. 自由性:市场竞争的主体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3. 公平性:市场竞争的规则公正、透明;4. 动态性:市场竞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
四、原则:探究市场竞争的原则(400字左右)1. 公平竞争原则:各主体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2. 自由竞争原则:市场竞争不存在不公平的限制;3. 效率竞争原则: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4. 创新竞争原则:市场竞争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五、影响:分析市场竞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00字左右)1. 促进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带来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低的价格;2. 激发创新活力:市场竞争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3. 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竞争引导资源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分配;4. 推动产业升级:市场竞争促进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
六、案例分析:应用市场竞争理论解读实际案例(400字左右)1. 垄断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以某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其存在垄断地位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入竞争机制;2. 创新与市场竞争:以某科技企业为例,探究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市场份额;3.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利益:以某酒店连锁品牌为例,解析其如何通过竞争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体现公平竞争的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
本篇文章将围绕小学四年级的体育教学展开,主要探讨如何在体育课程中体现公平竞争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如跑步、跳绳等;2)了解体育竞技规则,如比赛规则、分数计算等;3)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和意义。
1.2 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3)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1、总结体育竞技规则,了解比赛的过程和要素;2、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3、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
三、教学内容3.1 了解体育竞技规则体育竞技中,比赛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它规定了比赛的过程、标准和方法,是保证比赛公正、公平的重要保证。
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比赛规则,老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对比赛规则进行分析、解释比赛规则,直观地感受比赛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了解比赛规则的作用。
3.2 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公平竞争是运动竞技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和精神,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要想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鼓励学生尊重对手,尊重自己;2)让学生理解平等竞争的含义,动手让所有参赛者都有机会赢得比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活动;4)带头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做出正派的竞争表现。
3.3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学习不同的技能和知识。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是学生全面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公平竞争的重要体现。
四、教学方法本次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游戏法等。
经济法教案——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九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2.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
3.理解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1.理解不正当竞争行为;2.理解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P199不正当竞争: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不正当竞争的特征(3点)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要搞清两个概念)经营者: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非经营者:→→不是竞争行为的主体,不能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
某些行为会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活动,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权力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竞争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法对这类行为列入调整范围)特别注意点:“经营”的含义→→→包括“生产”和“流通”两领域的经济活动。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P200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主要表现→→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违反该法关于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各种具体规定当竞违反该法的原则性规定争行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为包括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P200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通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竞争优势为的直接目的其行为侵害的客体→→→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竞争的公平和正常的市场机制,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P200反不正当竞争法: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它是我国规范经营者的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法律。
激发幼儿竞争意识的主题幼儿园教案
激发幼儿竞争意识的主题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竞争的概念,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2.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竞争的定义与特点2. 竞争中的公平与不公平3. 竞争中的合作与尊重4. 幼儿生活中的竞争现象5.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与素质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竞争的概念。
2. 游戏互动: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竞争的乐趣。
3. 情景模拟: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学会在竞争中尊重、合作、公平竞争。
4.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5. 家庭教育:向家长提供指导建议,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幼儿面对竞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家中的竞争行为表现的反馈,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评价自己的竞争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竞争的定义与特点2. 第二课时:竞争中的公平与不公平3. 第三课时:竞争中的合作与尊重4. 第四课时:幼儿生活中的竞争现象5. 第五课时: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与素质六、教学活动六:通过角色扮演培养竞争意识1. 教学目标:使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理解竞争中的合作与尊重。
培养幼儿在竞争中学会表达和沟通。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角色扮演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如何在角色扮演中展现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角色扮演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分配和剧情设定。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竞争和合作的过程。
教师在旁引导,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家长和同伴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竞争行为表现。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平竞争--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平竞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培养幼儿的公平竞争意识。
2. 培养幼儿在竞争中能遵守规则,学会合作与分享。
3.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公平竞争的定义与意义2. 竞争中的规则与礼仪3. 竞争中的合作与分享4. 竞争中的自我控制与尊重他人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准备:1. 教具:公平竞争的相关图片、案例资料、讨论卡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公平竞争的定义与意义,让幼儿初步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竞争中的规则与礼仪,让幼儿明白在竞争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竞争活动,如智力游戏、体育比赛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公平竞争。
4. 讨论:通过讨论卡片,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竞争中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一个关于公平竞争的实际案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幼儿对公平竞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规则的遵守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使用具体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正面激励的评价方式,鼓励幼儿在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七、教学活动:1. 互动讨论:组织幼儿就公平竞争的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2.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竞争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公平竞争的过程。
3. 小组竞赛: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接力赛跑、团队拼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公平竞争。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公平竞争的概念,培养幼儿的公平竞争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竞争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及处理竞争中的失败。
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
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意识的认知。
(2)培养学生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点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1)禁止虚假宣传行为(2)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3)禁止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4)禁止诋毁商誉行为4. 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法律责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正当竞争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经济法》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收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3.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不正当竞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性。
2. 讲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4. 讨论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5. 法律救济与执法(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举报与调查(2)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诉讼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执法措施。
让幼儿学会合作与竞争——幼儿大班体育教案二
让幼儿学会合作与竞争——幼儿大班体育教案二竞争与合作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难题,在幼儿园阶段,更是孩子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概念。
在幼儿园大班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幼儿在竞争与合作中,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在学习中逐步掌握。
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合作和竞争的概念。
2、能够参与竞争和合作的体育活动。
3、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内容1、概念讲解通过图例形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合作和竞争,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认知层次的了解,用简单、明了的描述方式向学生讲解。
2、听、说训练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进行情景对话,分别掌握合作和竞争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
然后进行听、说训练,让他们在竞争和合作的体育活动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育活动-龟兔赛跑分别把学生分为兔队和龟队进行比赛,比赛方法可以渐进锻炼,如第一次比赛可以给予龟队领先机会,第二次再给予兔队华丽的起跑方式,增加趣味性,长期下来增强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让兔队和龟队一起跑,通过团队合作赢得比赛;-篮球游戏让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攻击组,一组为防守组。
每名学生有机会投篮,攻击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得分,防守组则要防守成功。
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竞争技能。
-游戏时光分成不同小组开展合作游戏环节,学生需要一起或者完成某些任务,比如一人放球,一人追球,在规定时间内追到最多的球;通过10分钟内互相交换卡纸,轻松完成交换。
三、教学方法1、游戏法游戏法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教学法,该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同样的,在竞争与合作的课堂中,应选用符合教学目的、充满乐趣的游戏内容。
2、示范法在游戏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加强学生对于活动的理解,并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比赛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进行示范比赛,让孩子们更有信心和兴趣地参与。
竞争不忘合作教案
竞争不忘合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认识到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勇于合作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保持公平、尊重对手,在合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竞争和合作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竞争中的道德规范和合作的原则。
3. 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竞争与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竞争和合作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竞争和合作的概念及其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运用竞争与合作原理的例子,让学生从中体会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公平、尊重对手,在合作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竞争和合作的概念、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对竞争和合作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竞争和合作的认识。
六、教学实践:1. 活动设计:组织一场模拟市场竞争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2. 实施步骤:a. 分组进行,每组制定一个创业计划。
b. 各组进行展示,其他组成员担任评委,给予评价。
c. 组间进行交流,探讨如何改进创业计划。
d. 总结比赛结果,强调竞争中的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举办一次关于竞争和合作的讲座,邀请企业家或社会专家分享他们的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拓宽视野。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教学教案
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 垄断行为的特点:
• ⒈主体的多样性,经营者、政府及其所属部 门
• ⒉范围的局限性 • 法定专营范围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 • ⒊主要方式是操纵或控制市场 • ⒋结果是限制或妨碍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 ㈡反垄断法的概念和特征
• 1914年--《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 会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 ㈣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 联系: • ⒈规制对象相互关联 • ⒉立法形式交叉合并 • ⒊制裁机构趋向一致 • ⒋制裁形式和手段趋向一致 • 区别: • 1、立法目的不同 • 2、两个法律的立法动机不同
• 指国家在限制和反对垄断中所形成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 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特征: • ⒈适用范围广泛 • ⒉立法标准灵活 • ⒊制裁严厉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 ㈢反垄断法的历史发展
• 加拿大1889年制定的《禁止限制性贸易合并 法》
• 美国的反垄断法体系:
• 1890年--《谢尔曼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2、法律对竞争的规制
(1)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保护公平的、 有效的自由竞争,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活 力和有效运作
(2)反垄断法:法律对妨碍竞争的不正当 竞争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加以禁止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 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
• ①规范对象具有广泛性 • ②适用主体具有广泛性 • ③法律责任力度大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四、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 ㈠经营者的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教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教案不正当竞争法是一种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
不正当竞争行为经常发生在商业领域,主要包括虚假宣传、商业诽谤、商业侵权等行为。
为了打击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在中国,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不正当竞争法共有六章,包括总则、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确定不正当竞争责任、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处理、监督和管理以及附则。
其中,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整个法律的核心内容,该章节对一些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虚假宣传、商业诽谤、商业抹黑、贿赂行为等。
在不正当竞争法中,对虚假宣传的规定是最为重要的。
虚假宣传是指可能误导市场存在误导性或虚假内容的广告、宣传、商标和标志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有可能损害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还会造成消费者的误导和对市场的不信任。
因此,不正当竞争法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追究,涉及到商业主体的名誉、信誉和知识产权等。
此外,不正当竞争法还对商业诽谤、商业抹黑、商业侵权等行为进行了规定。
商业诽谤是通过编造、传播不准确的信息或增加商业对手的不良声誉来获得商业利益的行为。
商业抹黑是对竞争对手进行诬陷、攻击或污蔑,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
商业侵权则是指用不正当手段侵犯了他人的商业权益,如盗用商业秘密、侵犯商标权等。
不正当竞争法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为市场主体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保护。
此外,不正当竞争法还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法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损害的,被侵权方有权要求赔偿。
赔偿金额根据被侵权方的经济损失、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影响等因素来确定。
同时,不正当竞争法还提供了行政与司法救济的途径,被侵权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诉讼途径。
总体来说,不正当竞争法通过明确禁止和追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由于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和执行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法教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教案第一讲竞争理论概述第二讲竞争法基本理论第三讲竞争法的历史演变第四讲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第五讲市场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第六讲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第七讲限制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八讲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第九讲仿冒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十讲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十一讲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十二讲不正当促销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十三讲专题讨论:我国市场上垄断问题分析第十四讲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第一讲竞争理论概述一、竞争的性质(一)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二)竞争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二、竞争的功能(一)激励功能:竞争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二)分配功能:竞争调节社会供求趋于平衡(三)选择功能:竞争实现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三、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二)市场体系的完备性(三)政府干预的适度性(四)社会保障的完备性四、竞争理论及其发展(一)古典自由竞争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极力张扬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认为自由竞争制度是最佳的经济调节机制,政府不应加以干预。
“看不见的手”调节理论。
(二)完全竞争理论19 世纪70年代后组建发展起来的完全竞争理论也被称为“价格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主要理论成果。
完全竞争理论和古典自由理论的区别分析。
(三)不完全竞争理论或垄断竞争理论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张伯伦等人对完全竞争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或垄断竞争理论。
该理论的不足和缺憾。
(四)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马克思关于竞争理论的论述贯穿于他的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之中,并采用动态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的竞争作了全面的考察。
马克思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的基础上展开对竞争的系统研究。
(五)现代竞争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现代竞争理论体系,并在各国的经济政策中得到实际运用。
现代竞争理论的重要人物有熊比特、克拉克、梅森等。
现代竞争理论的共同的特征。
目标、方法、内容上。
top↑第二讲竞争法基本理论一、竞争法的概念竞争法是指由反垄断、反限制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一系列单行法律或法规以及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竞争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竞争法体系。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一)竞争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当市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时所选择的行为损害了竞争机制从而有违社会整体利益时, 这就为竞争法的内在价值所否定的。
具备两个特征: 第一,不正当地追求个体利益。
第二,破坏竞争机制,从而违背社会整体利益。
(二)竞争法法律关系1.竞争法法律关系的主体2.竞争法法律关系的客体3.竞争法法律关系的内容竞争法法律关系与竞争法律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三、竞争法的特征(一)法律关系的综合性(二)主体的多样性(三)客体的唯一性(四)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四、竞争法的价值(一)法的价值(二)竞争法的价值1.终极目标2.经济制度层面3.市场层面4.市场主体的层面5.单个市场主体的层面五、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一)法律原则概述法律原则对于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
法律原则与具体法规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竞争法的基本原则1.适度自由原则2.实质公平原则3.整体效率优先原则top↑第三讲竞争法的历史演变一、现代竞争法的产生(一)反垄断法的产生(二)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三)国际竞争立法的开始1900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修订本,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二、竞争法的发展(一)发达国家竞争法的完善1.对法西斯力量的制约促进了反垄断立法以德国、日本为例2.商业竞争的全面展开促进了竞争法的精细化(二)发展中国家对竞争法的贡献(三)国际竞争立法日趋扩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罗马条约》。
(四)我国竞争法的建立和发展1.我国竞争法制度的酝酿2.我国竞争法制度的初建1993年9月2日,在基本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国颁布了第一个竞争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8年5月1日生效的《价格法》,2000年1月1日施行的《招标投标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还发布一系列配套的实施细则。
二、现代竞争法发展的趋势(一)竞争法的宗旨更加“公众”化(二)竞争法调整范围更加广泛top↑第四讲垄断及其法律规制一、垄断的概念与分类(一)垄断的概念垄断的经济学定义垄断的法学定义(二)垄断的分类1.依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分为独占垄断、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2.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分为市场垄断、国家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3. 依据法律对垄断的态度,分为非法垄断与合法垄断二、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反垄断法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二)反垄断法产生的基础1.反垄断法的经济理论基础2.反垄断法的社会伦理基础3.反垄断的法哲学理论基础三、反垄断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反垄断法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如何理解:1.反垄断法规制的是控制市场的行为。
2.反垄断法规制的是对市场竞争设置障碍的主体的行为。
3.反垄断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总和(二)反垄断法的特征1.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政策性2.反垄断法实施的灵活性3.反垄断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四、反垄断立法的意义反垄断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具体体现:1.保护经济主体的自由权利2.保护消费者权益3.维护社会财富分配的正义4.维护社会的政治民主top↑第五讲市场垄断及其法律规制一、市场垄断的概念与分类(一)市场垄断的概念(二)市场垄断的分类1.独占垄断2.企业结合垄断3.持股控股4.独家经销5.滥用市场优势行为二、市场垄断组织的形式1.卡特尔2.辛迪加3.托拉斯4.康采恩三、独占及其法律规制(一)独占垄断的概念(二)相关市场的确定相关市场分为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
1. 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界定标准主要是划定可替代的产品,一是消费者需求的可替代性。
二是生产者供给的可替代性。
2.相关地理市场的界定在确定相关地理市场上应考虑的因素有:区域间交易的障碍、产品性质、市场的不对称性(三)市场控制地位的判定1.独占企业的市场结构控制2.独占企业的市场行为控制(四)独占的法律责任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民事赔偿的责任形式。
四、企业结合及其法律规制1.企业结合垄断概述企业结合是指通过企业合并、股份保有、控制人事或其他非合并形式,实现市场力量集中之目的的行为。
(二)对企业合并的法律控制1. 企业合并的类型2. 对企业合并的控制(三)其他形式企业结合的法律控制1.持有或控制股份2.受让或承租资产3.委托经营或共同经营4.控制其他企业的人事或营业(四)企业结合的法律责任top↑第六讲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一、行政垄断的概念及表现形式(一)行政垄断的概念行政垄断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垄断行为,它是政府参与作用而形成的垄断。
行政垄断的特征:1.行政垄断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行政垄断是上述主体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行为3.行政垄断的形式主要是指定交易和限制资源自由流通4.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二、行政垄断的危害及其成因(一)行政垄断行为的危害性1.人为分割市场,扭曲市场机制2.损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3.违反依法行政的要求,滋润了干部以权谋私的土壤4.保护落后,削弱企业竞争能力(二)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1.中央与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2.经济民主化程度不高3.市场秩序法制建设缓慢三、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以及完善一、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二、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构想(一)立法指导思想(二)立法的模式和形式松散型和法典型这两种立法模式的评价与采纳(三)具体制度设计(四)主管机关和实施机关top↑第七讲限制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一、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与表现形式(一) 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或通过订立协议、团体决定或其他方式,排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二)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1.不当联合行为。
2.差别待遇。
3.排他性交易。
4.限制转售价格。
5.强制性交易。
6.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二、反限制竞争法(一)反限制竞争法的概念反限制竞争法是指各国制定的规范限制竞争行为的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总称。
(二)反限制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关系主体、客体、行为后果。
三、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一)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横向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两上或两个以上有竞争关系的市场主体,以契约、协议或其他方式之合意,限制彼此之间竞争的行为。
(二)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对市场的影响1.直接损害未参与共谋之企业的利益2.消费者的利益3.妨碍竞争机制发挥功能四、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从法律上认定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必须从性质上将它的构成分解成四个要素,即从行为主体、主体之间的共同目的、限制竞争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方面进行确认。
五、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一)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形式1.联合定价行为。
2.划分市场行为。
3.联合限制生产行为。
4.联合抵制行为。
5.其他横向限制竞争行为。
(二)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从本身违法原则到合理性原则的发展纵向限制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六、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与表现形式(一)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纵向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经济层次的市场主体之间以协议或其他方式,限制经营自由的行为。
纵向限制竞争行为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限制转售价格、差别对待、排他性交易等行为。
(二)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1.维持转售价格行为2.对维持转售价格行为的法律规制(1)对维持转售价格行为的认定(2)维持转售价格的法律责任(3)对维持转售价格的免责的规定一般仅对以下两种情况给予免责: ①销售商品一般为消费者日常使用品; ②该商品在市场上已有同类商品竞争七、差别对待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一)差别对待行为的概念差别对待从本质上讲就是居于优势地位的卖方(或买方)就同一种商品,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或卖主)无正当理由地实行不同待遇的行为。
差别对待在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三个层面上对竞争的影响。
(二)差别待遇的法律规制八、搭售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一)搭售行为的概念搭售行为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强行搭配销售购买方不需要或不愿意购买的另一种商品或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竞争行为,也称为捆绑销售。
法律禁止的搭售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二)对搭售行为的法律规制九、公用企业强制性交易行为(一)公用企业强制性交易行为的概念所谓强制性交易行为是指拥有相对市场优势的经营者以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迫使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购买或使用由其指定的商品,或者从事其他有碍竞争的交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