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覃文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中学覃文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全文的细节要点,体会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2.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色
3.了解鲁迅的精神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1.分析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原因
教学难点:
1.解读鲁迅精神。
2.学写“小传”。
教学方法:讨论总结引导分析学练结合
教学用具:小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具体过程:
教学具体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简要复述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二.探讨分析:
上节课我们花了较多的时间理清的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那么在1930以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中,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没有。教师提问:“那是什么现象呢?”(此问题有学生结合课文讨论后归纳)
教师归纳总结:
鲁迅先生并不是从小就喜欢文学,就有文学天赋的。在他的生平当中,我们发现,鲁迅先生总是经过了几次人生道路的选择转变才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的。问:那么,在课文中,鲁迅先生经历了几次转变呢?是那几次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并且列举出来。(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明确:共三次
分析后提问:在鲁迅的这三次人生转变中,每一次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讨论归)
教师明确:
第一次:家庭经济上的原因,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二次:医学救国,国民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受父亲生病的影响较多。
第三次(重点分析):文中原话(略)。
为救国救民而弃医从文。
刚才,我们重点讨论分析了鲁迅的3次人生转变,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接触谈到了鲁迅年幼时的家庭经济问题,其实,在鲁迅13岁时他的家里遭遇了一场很大的变故,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变故呢?
教师明确:
家世: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生于绍兴,祖父做官,家境殷实,生计不愁。这次我们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文中可以略知一二,
变故:祖父涉嫌科场舞弊案,罢官下狱,父亲一病三年,由此家道中落。(细节由教师讲析)
这篇自传,是鲁迅先生在1930年自己创作的。因此。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中,他归纳了至1930年为止自己的一些创作情况。那么,到1930年为止,鲁迅有哪些创作成果呢?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明确:
以上是我们学习本文的有关的知识要点,最后,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传记,它有哪些特点呢?
教师明确下:1.短小精悍 2.不铺陈细节 3.语言简洁严谨
三.小结:理清一下本文的课堂的重要要点。
四.板书。
鲁迅自传
过程 原因 创作作品 人
第一次:由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家庭经济原因,实业救国 《狂人日记》 生
第二次:由矿路学堂改为学医 受父亲生病的影响,学医救国 《呐喊》《彷徨》 转
第三次:弃医从文 从事新文艺,医好几个人也没有用 《朝花夕拾》 变 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唤醒群众 《野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仿写小传。
《鲁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