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
摘要:民族语言是民族歌曲风格的基础,民族歌曲风格要想在我国声乐技术中不断进步,不能忽视民族传统语言对其的影响,不能只注重演唱技巧的表达和更高音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从民族语言上了解民族的文化特点来完善民族歌曲的风格。
本文首先对民族歌曲风格的特点和基本类型进行了概述,再详细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最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民族语言;民族歌曲风格;文化特色
Abstract:National language is the basis of national song style, folk songs in the style of vocal technique in order to progress, you can not ignore the impact of their national traditional language, and not just focus on the higher range of expression and the pursuit of singing skills, and more importantly, Lear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ethnic nationalities to improve the style of folk songs. This article first national song style features and basic types are outlin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national language and national song style of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last were summarized.
Keywords:National Language;National song style;Cultural Features
目录
一、绪论 (3)
二、中国民族歌曲风格概述 (3)
(一)民族歌曲风格的特点 (3)
(二)民族歌曲风格的基本类型 (4)
三、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 (5)
(一)民族语言是民族歌曲风格的基础 (5)
(二)语言中音调与歌曲中音阶的关系 (6)
(三)民族语言中语气词和歌曲中衬词、衬腔的关系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一、绪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具有两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使用的民族语言有80多种。
有的较多的民族只使用一种语言,但也有些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一个名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在民族歌曲和民族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个民族的歌唱艺术都是在自己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自己特色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民族语言和中国民族歌曲风格的概述,归纳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再加上个人才疏浅薄,因此对其研究不足之处和不对的地方,望各位专家斧正。
二、中国民族歌曲风格概述
(一)民族歌曲风格的特点
民族歌曲风格的特点有民族特征、社会特征、多元特征。
1.民族特征,我国民族歌曲的风格之所以多元化,跟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民族语言多样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民族歌曲具有当地民族的风情。
如北方民歌风格比较豁达奔放,声音大多音域要求较宽、旋律起伏也较大,采用七个声音的音阶;而南方民歌风格普遍偏向于秀美、柔和、委婉,音域大多较窄,旋律比较平稳,采用五个声音的音阶,少数民族民歌风格的差别更是多而杂,演唱中必须要采取专业的方法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心里对作品进行理解。
2.社会特征,我国民族歌曲的风格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政治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
如陕北的信天游,在改革开放初期,只能在陕北地区进行传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各类歌唱比赛中不断出现了信天游的演唱,而且从中走出了大批演唱信天游的明星,比如阿宝、王二妮等优秀的陕北民歌歌手;还有其他民歌歌手,也通过政策的因素,逐渐的走向全国,且知名度非常高,如斯琴格日乐、韩红等,他们在传统民歌的风格中加入了现代化的伴奏,更加加深了人们对民歌歌曲的喜爱。
3.多元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引以为自豪且流传很广泛的歌曲,民歌,顾名思义是人民的歌曲,经过广大人民的口头传唱逐渐发展起来,与各自民族博大的文化背景、历史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民族语言的丰富多彩,文化背景多样化,民族众多等形成民族歌曲风格的多元化。
在歌曲的演唱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比如蒙古民歌的豪放、山西民歌《脚夫调》的生活现状体现、《沂蒙山小调》的优美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多样化的歌曲风格,才使得我国的戏曲演奏形式丰富多彩,艺术形象和情感表达各自不同。
(二)民族歌曲风格的基本类型
民族歌曲风格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从而在民族歌曲表达的风格方面迥异。
其基本类型有北方草原文化民歌、西部民歌、西南草原民歌、东北部民歌、西北高原民歌、中原及东部沿海民歌、东北部平原民歌、西北部高原民歌、江淮民歌、江浙平原民歌、闽、台民歌、粤民歌、江汉平原、湘民歌、赣民歌、西南高原、客家民歌等,可见,我国的民族歌曲风格类型众多,但只有一部分民歌郎朗上口,受到大多数人们的喜爱,本文只对在我国影响力比较大的风格类型进行概述:
1.北方草原文化: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歌为代表,内蒙古民歌有“长调”、“短调”两大类,许多牧歌和赞歌就属于“长调”,其风格就是字数少但是腔长,节奏比较自由,音调嘹亮,能够反映出蒙古草原的辽阔和牧民的胸怀。
“短调”相对节奏比较规整,主要反应牧民的热情、淳朴、豪放的性格,比如情歌、叙事性的歌曲属于“短调”。
2.西部民歌文化:一部分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维吾尔民歌、哈萨克民歌为代表,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民歌一般与舞蹈相结合,代表民歌有《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等,歌曲风格活泼、风趣;哈萨克民歌主要是牧歌、情歌、宗教歌;情歌为主要类型,绝大部分的情歌都是比较苦楚,表达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
3.西部藏族民歌文化: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地区,这些受佛教的影响,其演唱活动大多在佛教节日,有牧歌、爱情歌、风俗歌等。
这些民歌表现出当地人们热情、开朗、诚挚、动人的高原特色,比较有名的代表歌曲有《北京的金山上》,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演唱。
4.西北部的高原民歌文化: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该地区的民歌基本都用西北方言演绎,主要以山歌最为著名,如陕北“信天游”、“爬山调”,再就是“秧歌”、小调等。
有名的代表作品有《走西口》、《兰花花》、《五哥放羊》等。
5.东北部的平原民歌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的黄河下游地区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沿海平原地带。
这些地方的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和号子,有名的代表作品有《小白菜》、《沂蒙山小调》。
三、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的关系
(一)民族语言是民族歌曲风格的基础
语言靠人们的音调体现,同样,歌曲是靠人演唱出来才能感受到它的优美,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都需要人们表现的共同点。
民族语言本身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民族歌曲在不同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通过人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当地的民族特色为依托口头流传创作而来。
语言的音调分两个因素体现,表情因素和表意因素,表情因素有悲伤调、欢快调,歌曲的悲伤调一般缓慢下滑,欢快调一般跳动着前行,语言也一样,悲伤下滑,欢乐跳动,这是民族歌曲风格中感情表达的共通性。
表意音调以民族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民族歌曲风格色彩受生活习惯、语言环境的影响,表意音调形成各自民族特有的音乐旋律,如维吾尔族民歌风格中热情奔放的特点,内蒙古民歌中婉转、犹如马头琴颤音的风格等,这些都与他们各自民族的语言文化有着相同的地方。
民族歌曲是民族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体现,民族歌曲在各自民族语言的影响下表达出更加具体、更加生动的名族特色,比语言更加打动人心,它可以说是一门语言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产物,民族歌曲风格的民族个性由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结合下,通过民族歌曲歌词的语言特征表达出来。
我国的民族语言发音由音节、音素、收声等很多单位构成,将其与歌曲搭配时,一定要结合民族语言的文化和艺术,这样才能将民族歌曲风格的艺术性、民族性、完整性完美呈现出来,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艺术性,对民族歌曲风格的影响巨大。
如民族歌曲中常见的衬词、衬腔等,就是为了与各自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习俗搭配、提炼,如许多成功应用衬词、衬腔且带有强烈民族语言特点的成功作品《阿妹出嫁》《山里女人喊太阳》。
因此,民族歌曲的风格表现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环境,
对本民族的语言有一个深入的认知。
(二)语言中音调与歌曲中音阶的关系
我国各个民族语言中的音调、音阶、音律完全不相同,有的民族采用七声音阶,有的民族采用五声音阶,这就成为各大民族间划分歌曲风格的主要标准。
民族歌曲的演唱风格都是在民族语言发生的基础上,用地方腔演唱形成一种富有地方风味、独特音色的感情。
民族歌曲中的曲子来自于各民族语言的表情和音调,因此,不同的民族歌曲风格都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民族语言和民族歌曲有着共同的音调基础,就是它们的表达都要依靠人们的声音,一个民族的歌曲采用的音阶、节奏都与这个民族的民族语言有很大的关系,音阶是特有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音乐实践中形成的完整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歌曲中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着很大的关系,歌曲中的节奏是在民族的文化背景、人们的语言环境、行为等长期的影响下形成,不同民族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受人们日常语言听觉的习惯性影响,如新疆维吾尔族耳熟能详的著名曲目《半个月亮爬上来》,其将当地丰厚的音乐传统文化与不同节奏的调式有机结合,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民族歌曲的演唱要达到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效果,必须要结合民族语言的韵味,歌曲中这种外在表情的特征都源自于民族语言的特征。
不同的民族语言,其语言节奏也不同,在民族歌曲音阶的处理上都要符合当地民族语言的特殊要求,演唱民族歌曲对歌词的处理精细,都是基本上对民族语言运用精细的追求,所以民族语言对民族歌曲的音阶有深入的影响。
(三)民族语言中语气词和歌曲中衬词、衬腔的关系在民族语言中,除了正常的表达之外,还会通过发出一些语气词增加说话的感情色彩、渲染气氛、强化风格;同样在民族歌曲中,还常常会在直接表达歌曲内容的正歌词基础上加入一些与正歌词没有任何关系的语气词,通过语气词突出表现歌曲的情感色彩和歌曲风格,是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语气词就是音乐艺术中常称为“衬词”,与之相配的曲子就是“衬腔”,二者相结合能够使得民族歌曲风格更加鲜明,能更加的表达民族强烈的地方感情色彩。
衬词、衬腔是将语言中的语气词用到音乐歌曲的歌词中,如:啊、啦、呜等等是民族歌曲中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带有语言和歌曲的双层含义,在歌
曲中的重要性甚至比主歌词还要重要,衬词对于歌曲来说是表情和演唱的重要表现。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域分布很广阔,各个地区民族歌曲中的衬词和衬腔都是当地民族语言在歌曲的直接体现,都具有当地浓厚的民族语言特点,如广西的《叮咚歌》、浙江的《里郎歌》、湖南的《溜溜歌》等,都加入了当地民族语言中的语气词,使得这些歌曲的风格更加口语化、生活化,传递着这些民族的人们生活习惯和民族特有的气质。
四、结论
中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歌曲风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两者也必将在以后的发展中保持这种密切的关系,民族歌曲的风格是建立在民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有其自身特有的韵味,受到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民族歌曲风格是民族语言生动化和深层化的体现。
为了更好的发挥民族歌曲的风格,除了有好的民族歌曲演唱技法外,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当地民族自身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氛围,产生好的民族歌词。
因此,我们要正确面对民族语言与民族歌曲风格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将民族歌曲的风格体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宁彤,对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声乐关系的探究[J],学术论坛,北京,2015
[2] 张阔,关于中国民族声乐风格特征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辽宁,2008
[3] 师乐,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北京,2011
[4] 王春秋,根据民族歌曲风格来选择声音的个性[J],文艺传媒,湖南,2011
[5] 王小宁,关于中国民族风格歌曲发展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建,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