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鉴析

合集下载

美国大学生技术创业典型模式探析

美国大学生技术创业典型模式探析

美国大学生技术创业典型模式探析摘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直接驱动力之一。

本文重点分析了两个美国大学生成功科技创业代表性的案例,探讨其中知识产权、大学基础设施和创业教育等创业环境对于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影响。

总结了美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经验,对我国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发展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及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技术创业;知识产权;创业教育;美国大学生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美国日趋活跃并形成新一轮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热潮。

一般来说,一项技术如果在学校里被研发出来,大学会与开发此技术的大学生签署执照协议。

位于硅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学把一项由该校博士生开发的关键技术特许给谷歌(Google)后,于2005年将协议获得的一部分谷歌公司股票出售,获得了33600万美元。

在这类成功例子的刺激下,美国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将学术研究项目转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

他们其中很多鼓励大学生进行技术创业。

这样不仅使学生或者高校盈利,还能扩大社会经济收益[1]。

全球创业观察(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对不同国家中的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后发现,创业活动水平与年度经济增长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2]。

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介绍:与麻省理工学院相关的公司已在美国50个州设有8500多个工厂和办事处;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

由此可见,技术创业对美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3]。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均经济增长直接来至于技术革新[4],美国在研发领域每增加投资1%,人均生产率就增加0.23%[5]。

从2001年开始,美国的大学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趋势就开始加快:据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2004年报告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有44种相关英文学术期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277个教授席位[6]。

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报告1.1问题的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何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提出本课题的动机。

1.2课题界定我国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上我们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本课题在比较研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我国高校在实施鼓励创业的过程中给予科学客观的建议和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创业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究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崭新领域。

创业教育的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 年代末。

从研究视角来看,基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视角的研究较为多见。

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不多,但前沿新颖。

王年军(2012)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他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系统动力学理论框架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富有开拓性。

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关注的是创业个体或团队的特征及其认知行为、智力资本,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等问题。

随着创业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视角从个体或团队创业,到关注公司创业、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创业以至社会创业。

对创业个体或团队,早期研究集中在谁是创业者以及创业者的基本职能、个性特征、行为特征等问题。

因为创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渊源关系,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经济学里的企业家理论。

基于CIPP的地方性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CIPP的地方性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CIPP的地方性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作者:吕兴群刘雪君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1年第12期摘要: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影响创业教育评价的关键。

CIPP是以目标评价为核心的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

文章遵循CIPP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结合国内地方性高校的特征,厘清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对应的指标分布,最终形成适用于国内地方性高校的12个二级指标、35个描述性指标的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教育评价;CIPP模型;创业教育;地方性高校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10-02势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风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迅猛发展,创业教育评价与其相辅相成,同步快速增长。

已有创业教育评价研究中,存在着评价标准单一化的问题,同时对于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缺乏理论深度[1]。

基于此,本文针对地方性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空白,深度挖掘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探索基于CIPP模型构建符合地方性高校需求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创业教育规模性、量化性的特点,在教育评价模式中,忽略形成性评价的行为目标模式和轻视量化统计的需求导向模式在国内应用较少,重视以评促改的决策导向模式和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并重的共同建构模式在国内应用较多。

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地方性高校的创业教育评价研究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例如学者分别针对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地开展相关研究。

创业教育评价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地方性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研究体系,虽有学者研究涉及于此,但其在构建相应评价体系时缺少规范的理论模型作为评价依据。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一)基于CIPP模型規范构建指标体系CIPP评价模型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提出的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信息表2.课程标准制定人员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专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三、课程的性质“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具体名称不作统一要求)明确定位为“素质教育” 课程。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主动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选择。

实施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首先着眼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锻炼创新能力;“创业”则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锻炼培养其创业心智,并努力具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实质上,“创业教育”是对“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应用,也是为后续专业双创课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公共核心课程。

四、依托与服务的课程五、课程的教育目标(一)态度目标1、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2、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3、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4、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知识目标1、熟悉掌握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2、明确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明确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4、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5、能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三)技能目标1、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2、懂得创业过程中的财务计算与分配方式;3、能掌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团队组建、人脉关系积累、资金筹措的方法;4、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

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摘要]社会化的教育网络、完善的课程体系、稳定雄厚的师资队伍、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广泛的社会联系网络为创业教育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鉴于此,我国应在五个“一”上做好工作,为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一、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一)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斯(Myles Mace)教授被认为是创业教育的先驱者。

他早在1947年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s)课程,被学界认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正处于大工业化时代,经济空前繁荣,创办企业不为人们所重视,创业教育缺乏成长的社会基础。

部分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授也因为担心该领域在学术界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转而改变了研究方向。

截至1968年,美国仅四所高校设置了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

20世纪60年代末,在经历了“繁荣的十年”之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经济结构逐渐转型,企业提供的招聘数量越来越少,创业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

特别是硅谷地区诞生了一大批创业者,使得对大学创业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

许多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改革内容提出来。

据所罗门(Solomon)和弗耐尔德(Fernald)统计,截止到1979年,美国已有127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在这一阶段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比较传统。

教学内容主要以传授专门的技术知识为主,教学的实施主要在课堂上。

(二)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为了改变美国失业率逐渐上升的状况,政府以各种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大学生以各种方式进行就业。

随着电子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创业的必备条件大大简化,这就为美国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所有参加美国大学排名的大学均已开设了创业课程,有的大学甚至还将其设置为全校的必修课程。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实施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

在我国,创业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工作。

目前创业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起步晚,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因此,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大学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那么,国外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怎样的呢?国外的创业教育最先起步在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而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以美国最为先驱。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程度最高、普及最广的国家。

总体上看,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较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新企业的创立、企业成长管理、创业企业融资、连锁经营授权和分销途径、组织内部的创业、家庭企业管理学、经营和税务课程、兼并收购、创业型企业营销、风险投资和成长资本、创业相关法律等。

美国的创业教育有十个特点:一是创业教育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

二是把创业教育拓展为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创新与创业天然的内在联系,即便某个学校明言自己某个计划是“创业教育”,但在教学内容上实质上还是“创新创业教育”。

三是将创业教育细分化,诸如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妇女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

四是教学内容多采用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教学组织多采用学生分组结合项目进行,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中结合实践学习。

同时注重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其中创业竞赛尤为凸显。

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接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类竞赛,并逐渐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

北京市西城66中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66中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66中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匠俞平伯到了一家花场门口。

栅栏虛掩着,我用手一推,呀的一声露出一片平地。

紧靠西墙,有三间矮屋。

旁边有口井,上面安着辘轳,井口现出几条很深的凹纹,是吊桶绳子磨的。

场上收拾得非常干净,一排一排摆列许多花盆,是些山茶、碧桃、金雀、迎春、社鹍之类。

轻风掠过,一阵阵花草的香气。

冰哩!我不多时还看见你们,花开得这般快呀!一个花匠,年纪不过四十上下,酱色的脸膛显出些皱纹,好像也还和善,手拿把剪刀,脚边放着一堆棕绳,蹲在地上做工。

他正在扎榆叶梅呢。

树上有稍为桠杈点的枝子,只听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凡昫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

他却全不理会,慢慢的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

从这枝到那枝,这盆到那盆,还是一样的办法。

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

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

所以都是几盘几曲滚圆的一盆,好像同胞兄弟一般。

有两盆花梗稍软一点,简直扎成两把团扇。

那种“披风拂水疏乱横斜”的样子,只好想想罢了。

但花开得虽是繁盛,总一点生趣没有;垂头丧气,就短一个死。

我初进来觉得春色满园,及定睛一看,满不是这么一回事。

尽管深红浅紫鸭録鵝黄又俏又丽的顔色,里面总隐着些灰白。

仿佛在那边诉苦,又像求饶意思,想叫人怜他,还他的本来面目。

那种委曲冤屈的神情,不是有眼泪的能看的。

真狠心的花匠!他也是个人呵这不过是我旁观的痴想。

花儿不会说话,懂得什么呢?他受了痛苦,只有开一朵朵的鲜花,给他赏玩,让他赚钱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

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

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基于统一标准

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基于统一标准
“ 创业教育延展 活动” 。
( )创业教 育组织支持 一
面设计 了 “ O 1 N 。 ”7个调查 指标 。 中,N 。 N . 01 6 其 “ O
1 N .1 属 于 “ 业 学 科 ” “ O 1一N 。 ” 于 0 1” 创 ;N 。 2 01 属 6
“ 创业课程 ” 如表 2 。( )
关键 词 :创 业教 育体 系;美国创业教 育 ;中国创业教 育
高校创 业教育 的兴起 和发展 ,顺应 了 “ 创业 型” 时代 的客观要求 ,满足 了缓减青 年就业压力 的现实需
要 。综观 “ 中美两 国高校创业教育 的国别研究 ( 比 或
参 与”“ 度激励 ”“ 、制 、课余 创业活 动”三个方 面设计 了
指标 论坛 交流 计划书大赛 团活动 社 典型宣传
I : 二
童 塑
( 二)创 业教 育学科 课程
高校创业教育总体 目标是培养 “ 企业家型 ”高素
质人才 ,即 ,通 过培养创业意识 、了解创业知识 、体 验 创业过 程 ,使 大学生能像 企业家一样行为 ,具备将
来 从事 职业 所 需 的知 识 、技 能和特 质 。要 实现这 一
维普资讯
中美两 国高校 创业教 育发展 比较研 究 —
=二二二 j 一
口 刘 帆
摘 要 :基 于创 业教育统一标准体 系,本文 多维度 考察 了中关两 国高校创业教 育发展 的
陆跃 祥
异同。结果表 明,在创业教育的 “ 组织 支持” “ 、 质量控制” “ 、 延展 活动”方 面 ,中关两国高校 差距不明显 ,但是 ,在创 业教 育的 “ 学科课 程” “ 育师 、 教 资”方面 ,中国高校距 离美国高校还 有显著差距 。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理 品 质 和 创 业 技 能 为 目标 .使 其 走 上 自主 创 业 之
在 以 比尔 . 茨 为 代 表 的 创 业 者 掀 起 的 “ 业 革 命 ” 盖 创 冲击 与 影 响下 。 学 生 创 业教 育 逐 渐 受 到关 注 . 大 高 校从 2 0世 纪 8 年 代 开 始 纷 纷 设 置 创 业 教 育 课 程 . 0 开 展大 学生 创业设 计 大赛 。从 17 9 0年 到 1 9 9 0年 , 美 国 用 了 二 十 年 . 成 了其 创 业 教 育 的 起 步 。 19 完 90
论 、 工持 股 、 业 管 理 。 职 创
基 金 项 目 : 文 系 湖 北 省 高 等 学校 省 级 教 学 研 究 项 目(0 8 6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本 2 0 1 3) 中 图分类 号 : 1 G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1 2 1 3 - 0 9 0 1 0 - 5 8( 0 0) 0 O 8 — 4
18 9 9年 .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在 北 京 召 开 “ 向 联 面
2 l世 纪 教 育 国 际 研 讨 会 ” 会 上 首 次 提 出 “ 业 心 . 事 和 开 拓 教 育 ” E te r n u s i d c t n 概 念 , ( n r p e e rh p e u a i 1 o 后
关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处 于 萌 芽 阶 段 通 过 对 中 国 和 美 国
创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程 和 当前 两 国 创 业 教 育 的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比较 . 分 析 探 讨 我 国 目前 创 业 教 育 存 在 来 的 问 题 , 时 。 鉴 美 国 的 成 功 经 验 来 指 导 我 国创 同 借 业 教 育 的 实 际 操 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谢卫华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0期[摘要]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在讲好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灌输更多创业理念,引导更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参与更多创业实践活动,并为学生后期更好地开展创业工作奠定基础。

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具体效果上看并不乐观,创新创业教育的绩效往往受到一些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影响创业绩效的具体因素,并以此探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策略[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066-02绩效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本身是成绩与成效之间的融合,是一定时期内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

创新创业绩效是指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所收获的成绩以及具体的成效。

高校创新创业绩效目前已经成为验证某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因素分析通常情况下,制约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创业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实践活动,因此创业本身不仅仅涉及学生、教师及高校,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一般情况下,影响高校创新创业绩效的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度。

通常情况下,当政府愿意投入较大精力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之上时,高校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绩效,相反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如创新创业资金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大学生创业财政支持政策等。

创新创业舆论引导工作,政府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公开发表一些言语支持的态度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创新创业的绩效。

第二是外部资源因素,主要是指除高校内部资源以外的各类资源,主要涉及已经毕业的校友学生资源、合作企业资源以及兄弟学校资源等。

中美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美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育” 的概念 , 广义上说 , 从 开展创业教 育是 为了培养 具有 开拓性的个人。 9 8 19 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进 一步 强调指 出 : 高等教育应培 养创业技能 与主动精 神 , 毕业
生将愈来 愈不再仅仅是求 职者 , 而首先将成 为工作 岗位 的创造者。关 于创业教育 的科学 内涵 , 同的研究者有 不
过 一些外延拓展 活动加强 与外 界 的联 系。创新 中心都 拥有一个 由当地或 国际 的创业家组成 的智囊 团, 为创业 活动提供 咨询并 帮助其获得外部关系 , 为学生提供实 习 场所及工作 , 为创业融 资等 。创业计划大赛 的举办是此 阶段创业教育 的一个新亮点 , 通过举办这类竞赛衍生 出
【 特别关注 】
中美创业教 育 的比较研 究
蔡建英 , 贾 微, 秦 晋 ( 家庄经济学 院 河北石家庄 003 ) 石 5 0 1
摘要 : 文从创业教育的发展、 本 创业教育的理念 、 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 、 创业教 育的课程设置 、 才培养 方案等 人 几个 方面对 中关创 业教 育的开展情况进行 了比较 ,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 国创 业教 育的培养模式的构建提 出了合理性
进 入2 世纪 , 国创业教育逐 渐走 向成熟 , 1 美 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 创业教育教师的准备及社会对创业教育
关注程度 的与 日俱增 。 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和项 目的急遽
增长 , 对这方面专业教师数量的要求也相应增长 。美 国
管理学会创业学部正在着力推进创业学博士项 目, 他们
着不同的界定。 通常情况下 , 所谓创业教育 , 就是通过优 化组合教育资源 , 把人 才学 、 教育学 、 创造学 、 心理学 、 社 会学 、 经济学 等有关学科 的理论有机地结 合起来 , 通过 学校 、 会等教 育途径 , 社 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 向 , 发展创 业品质 , 培养创新精神 和创业能力 。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
全 校 性 的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_ 生 来 自不 同 的 专 业 . 卜. 形 成 了 多 样 的 学 q 群 体 | 、 荚 高 校 创 业 教 育 的 荩 地 为 创 业 教 育 中 心 它 是 为 f 创 业 教 育 而 成 立 的 巾 心 . 提 供 创 业 方 面 : 展 它 的 学 术 课程 . 展 外 延 拓 展 活 动 以 及 进 行 创 业 领 域 开 的 研 究 . 为 美 同 高 校 创 业 教 育 的 基 地 美 同 高 校 创 成 业 课程 有 不 州 的类 型 . 捌 查 . 受欢 迎 的 课 程包 据 最 括 : 业 学 、 企 业 管 、 企 业 创 直 、 企 业 融 资 、 创 小 新 小 4, 业 涧 、 术 , 、 、 营 销 、 险 资 本 等 - 企 技 革 创 风 美 阳 高 校 刨 业 教 台 的 影 响 力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下 _ 儿 点 : 1培 养 丁学 生 的 风 险 意 识 , 进 了 学 生 创 业 ; () 促 ( 对 业 生 的 收 入 有 { 著 影 响 : 3) 进 了 公 司 . 2) l ( 促 尤 足 小 公 司 的 发 : 4) 进 了 大 学 科 技 向 私 立 部 门 ( 促 转 化 . 进 了 以利 技 为 基 础 的 公 司 发 腮 和 产 品 开 发 促 等 而 前 美 同 高 校 创 业 教 育 也 样 面 临 着 挑 战 和 问 题 : 足 创 业 教 育 的 定 位 问 题 ;二是 师 资 尤 法 满 足 一 创 业 教 宵 快 速 发 肥 的 需 求 := 是 创 业 教 育 的 持 续 发 - I 腱 问题 。
X EH Q NA USU I Y N学 术 前 沿 A
美 国高校 剑业教育探
罗 媛 在 《比 较 教 育 研 究 ) 0 0 年 第 l 21 0期 叶 撰 I 文 . 理 了 美 国 创 业 教 育 的 概 念 出 创 业 教 育 涉 及 梳 指 的不 仅 是 “ 何 创 办 企 业 ” 更 重 要 的核 心 知 识 : 别 如 . 辨 生 活 中 机 遇 的 能 力 : 过 产 生 新 想 法 和 i 必 需 资 通 源来 寻找机 遇的 能力 ; 业和管 理新企 业 的能力 : 创 富 有 远 见 和 具 备 批 判 思 维 的 能 力 在 此 础 上 . 业 敦 创 育 的 培 养 目标 是 通 过 培 养 创 业 意 识 、 解 创 业 知 识 、 了 体 验 创 业 过 程 . 大 学 生 能 像 企 业 家 一 样 行 为 . 备 使 具 将来从 事职业 所需 的知识 、 能 和特 质 . 技 . 目前 美 国 高 校 主 要 有 两 类 创 业 教 育 组 织 模 式 : 聚 焦 模 式 和 全 校 性 的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聚 焦 模 式 r . I 所 1 有 活 动 都 是 在 商 学 院 / 理 学 院 内 部 腮 . 目标 是 管 培 养 专 业 化 的 创 业 人 才 以 及 培 养 创 业 教 育 帅 资 和 研 究者 . .在 这 种 模 式 里 . 生 经 过 严 格 筛 选 . 程 内 学 课 容 呈 现 出 高 度 系 统 化 和 专 业 化 的 特 征 全 校 性 的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将 创 业 作 为 一 种 实 践 性 的 . 养 不 培 同 学 科 背 景 学 生 的 创 业 精 神 干 创 业 意 识 . 分 为 | ¨ 它 : 种 不 同的模 式 , 磁 石模 式 、 射模 式 以及混 介 式 。 即 辐

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特征及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特征及借鉴
继 续教 育研 究
21 年第7期 02
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特征及借鉴
刘 筠
( 南 教 育 学 院 职 业 指 导教 研 室 , 南 郑 州 4 04 ) 河 河 5 0 6
摘要 : 西方发达 国家的创 业教 育 已有几十年 的发展历 史, 形成 了完备 的体 系。学习和借鉴 其 高校创 业教育 的成功 经验 , 培养一批拥有创新精神和创 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 既要建 立鼓励 大学生创 业的社会 支持 体 系, 即营造 支持 创 业的社会环境 , 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 育体制 ; 又要构建创业教 育的教 育体 系, 即确立全新的创 业教 育理念 , 构建 系统的
下, 学习、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经
() 2 注重创 业教师创 业知识 和能 力 的提升。
验和理论成果 , 于培养 大批具有创新 精神和创 为了使创业 教育 富有成效 , 对 美国的许 多高校都注
业 能力 的高 素 质 人 才 , 现 建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宏 重以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 的创业教育 素质 , 实 通过
2 .注重 实践 能力 培养 的法 国创 业教 育
会 联合 发起一 项 名 为 “ 立精 神 ” 独 的倡 议 , 吁 在 呼
完备的体系, 成为美国教育体系 中的一个重要组 创 业教育 注 重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 励 学 生 把 鼓
成 部分 。作 为一 个完 整 的社 会 体 系 和教 育研 究 体 创业作为 自己的职业发展方 向是其一大特色。运 引人 大 量 的 现实 案 例 , 有 创 既 系, 创业教育在美国教育系统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用 案例法 开展 教学 , 要 的作 用 。经 过 将 近 一 个 世 纪 的发 展 , 国 的创 业成功的案例 , 美 也有创业失败 的案例 。大学生通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标准(议论稿)一、基本信息课程编码拟订人拟订日期校正人校正日期判断组 / 人判断日期020243课程性质学分开课学期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公共必修课 1 一学期16 8 8 前导课程无适合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后续课程无二、课程设计思路《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转变成详细的创新创业实践的中介,也是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技法,并且在学习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去创新;经过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涵养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经过对创新创业案例解析与议论,的确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成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

坚持面向全体、重视引导、结合专业、加强实践的原则,依照教育授课规律,坚持理论解说与案例解析相结合、小组议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教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教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一致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立性,不断提升授课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的设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教授到重视能力培育和素质培育,突出教育思想转变。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我们采用真实案例启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法。

分组议论、研究式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创业实训软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授课工具,模拟真实创业环境,填充授课环境的限制。

其他为丰富授课素材,重点供应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经过在校内组织睁开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加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睁开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观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亲密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诘责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1 课程信息表2.课程标准制定人员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专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三、课程的性质“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具体名称不作统一要求)明确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主动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选择。

实施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首先着眼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锻炼创新能力;“创业”则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锻炼培养其创业心智,并努力具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实质上,“创业教育”是对“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应用,也是为后续专业双创课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公共核心课程。

四、依托与服务的课程五、课程的教育目标(一)态度目标1、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2、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3、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4、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知识目标1、熟悉掌握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2、明确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明确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4、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5、能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三)技能目标1、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2、懂得创业过程中的财务计算与分配方式;3、能掌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团队组建、人脉关系积累、资金筹措的方法;4、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肖玲;孙道进;祝青山【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是"科教兴国"的基本力量.如何从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高度、从高校科技创新创业角度,深入分析斯坦福大学科技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硅谷的成长历程与成功经验,以期给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5(027)004【总页数】4页(P432-434,443)【关键词】科技创业;创业经验;创业理念【作者】肖玲;孙道进;祝青山【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1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

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智力资本业已取代土地和资源等,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以科技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为例,早在80年代,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高达60%~80%,90年代甚至达到了90%[1]。

高校是美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或“助推器”。

不少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都纷纷效仿美国,制定了高校科技创新规划,把高校科技创新视为科技立国的重要支柱。

因此,研究并分析国外高校科技创新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对于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以世界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斯坦福大学的硅谷——为例进行研究。

一、斯坦福大学科技创新创业经验分析斯坦福大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学术研究型大学,而且是孕育国际著名高技术企业与经营人才的孵化器,像Sun、Cisco、Yahoo、Netscape等全球知名的大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师生一手创办的。

硅谷是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最成功的典范。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究 所 等组 织机 构 。
2 师 资力 量雄 厚 , . 队伍 稳 定 性 高 。雄厚 的师 资 力
量 是 美 国创 业 教育成 功 的关键 。各院校 都有稳 定 的教 师队伍 。美 国高校 非 常 重视 教 师 的 创业 实践 经 验 , 鼓 励 和选 派 教师 进行 创业 实践 体 验 , 高 教 师创 业 教 育 提


国社 会经 济发展 美 国高 校 创业 教育 的课 程 十 分 丰 富 , 创业 教育 思想 已经渗 透到各 个学科 , 成 系统化 教学 , 形 大概 有几 十 门专业 和跨 学科 课 程 , 效 地 保 证 了教学 有 效果 , 落实 了教学 目标 。 二 、 鉴美 国成 功经 验 全 面 推进 我 国高 校 大 学 生 借
法。
关键 词 : 业 教 育 ; 学 生 创 业 ; 业 发 展 ; 创 大 创 高等 教 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 国高校 创业 教育 的发展 及 其特点 ( ) 国高教 创业 教育 的发展 一 美 14 9 7年 , 哈佛 商学 院 的迈赖 斯 ・ 迈斯 教 授率 先 在 美 国高校 为 M A 学 生 开 设 了《 创 业 管 理 》 之 后 从 B 新 , 2 O世 纪 7 0年代 开始 , 国经 济 结 构开 始 转 型 , 兴 的 美 新
及 技 术 、 交 、 理 技 能 非 常 重 要 。本 文 通 过对 美 国 大学 生 创 业 发 展 及 其 特 点 的 分 析 , 们 可 以 找 到 我 国 目前 存 在 社 管 我 的差 距 , 把 美 国 的先 进 经 验 同我 国 的实 际 情 况 相 结 合 , 找 到 一 条 适 合 我 国 的 有 利 于 我 国 大 学 生 创 业 发 展 的 办 并 以

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及启示

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及启示
值 得注 意 的是 三十 年 代 大危 婪 、 自私 自利逐渐转变 为新就业 岗
展历程进行 分析 , 借鉴其 开展创业 机之后 , 国政府逐渐 意识到大企 位 的提供者 。 美 教育 的先进 经验 , 以助于 我国创业 业 的局 限 以及 小企业 在 经济 发展 教育缩短探索期 , 加快发展脚步。 资金方面 , 战后出现 的风 险 二 中的活力, 开始逐步 重视小企业存 投 资 公司作 为 职业 领域 开始 运作
这 一阶段 美 国创业 环 境成 熟 的主 个 捐 助 的 教 席 、0 10多个 中心 、4 成果。 4 这就从制度上根本解决 了大
愿 的学生成立 自己的公司, 进行市 小 企业 的繁 荣 和新 创企 业 的发展 国高校 对市 场 需求 做 出 了迅 速 反 应。 这个阶段提供创业课程的商学 场 调研 、 选择 商 品 , 为商 品 定价确 提供 了 良好 的政策环境 。 ( 探 索阶段 ( 0世 纪 7 二) 2 0年 院的数量急剧增加 , 17 到 9 9年 , 有 定销 售 方案 , 建立 公 司账 目、 计算
在 问题 ,并 建立 专 门机 构进 行管 支 持潜 在的创业者创业 , 这为创业


91 美 国创 业教 育发展 历 理 。美国政府于 14 年 成立 了小 活 动 的繁 荣提 供 了大量 的资金来
企业委员会 ,9 3 15 年通过 《 小企业 源 。在创业 门槛方 面, 技术进步特

法案》 ,同年成立小企业 管理局并 别 是计 算机 技 术 的广 泛 应用 改变
管理帮 了产业特 征 , 使许 多行 业的进入 障 ( ) 一 萌芽阶段( 0世纪 7 2 0年 授权其 向小企业提供贷 款、
代以 前)

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32创业教 育理念 的“ l 误导 性”
个较 为深刻 的认 识过程 , 些发达 国家 已经 形成 了一套 相 对成 一
熟 的创 业教 育和创 业 支持 体系 。 21 国的 大学创 业教育 实施 体系 英
自 18 9 7年 英 国 政 府 发 起 “ 等 教 育 创 业 ” E tr r e 高 ( n pi e s Hg e d c t nIi te 计划 起 , 后 来逐步 明晰 了创 业教 育 ih r u ai t i ) E o ni v a 到

3 我 国大 学生 创 业教 育 的 弊端 31 . 创业教 育 目标设 定的 “ 业趋 向性 ” 就
与国外 发达 国家 中小企 业 的兴 起 与发 展 推 动创 业 教育 相 比 而言 。 国创 业教育最 重要 的 因素是 来 自于 社会 发展 所必 需解决 我 的就 业问题 。据 了解 . 0 2 9年尽 管有 国际金 融危机 的不利影 响, 0 高 校 毕业 生初 次就 业率还 是保 持 了基本 稳 定 , 业人 数继 续增 长 。 就 2 1 年 , 国 普通 高校 毕业 生 规模 将达 6 0余万 人, 上往 届未 00 全 3 加 实现 就业 的, 大学生就 业形 势依然 十分 严 峻。 因此 , 要扩 大就 业 岗 位 以解决大 学生就 业 问题。 随之 , 学生 自主创 业教 育也 随之纳 入 高校就 业指导课 程体 系之 中。这 种功 利性 的 目标导 向造成 了高校 的创业 教育 活动主 要局 限干操 作层 面和 技能 层 面 . 业者 创业 的 创 动机 更主要 的是解 决生 存问题 ,而 不是 谋 求个 人的 高层 次发展 。 因此创业者 对创 业教育 的源动 力作用 没有得 到很好地 解决 。
科 学 时 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鉴析
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鉴析
曲尔雷
(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国家,在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前期文献调研、电话咨询、小组讨论和网站公布征求意见等程序。

该标准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社会需求选择内容;二是体现层级差异、保持连续衔接的组织编排;三是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实现。

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对我国创业教育课程的定位、整体构建以及教学的有效实施等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制定过程;基本架构;主要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XX)12-0155-03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国家,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XX年6月,美国创业教育联盟(theconsortiumfor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发布了《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nationalcon-tentstandardsforentrepreneurslupeducation,以下简称《cee国家标准》)…。

本文拟通过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以期推动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cee国家标准》出台的背景与制定过程
创业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美国的社会财富及大量的工作机会都是由个人创业形成的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它们中的多数还将有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企业。

因此,美国的商界人士、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及教育者普遍认为,培育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业文化环境,将有助于在地方、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使个人创业或集体创业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为使广大青少年在创业中获得成功,在考夫曼基金会的支持下,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出台了《cee国家标准》。

《cee国家标准》制定的过程:1)前期文献调研。

包括对现有创业课程、教材、专著、期刊论文、专业组织资料及关于创业和小企业管理网站的资源等相关材料的收集。

2)电话咨询。

20XX年8月至9月,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对由联盟执行主席指定的专家就创业及相关专题开展了电话咨询。

3)焦点小组讨论。

20XX年8月,首先由II位来自9个州、拥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小企业家围绕拟定的提纲进行讨论,形成标准的初步草案和概念框架。

然后,就草案中的各项表现性指标按照“必要、重要、需要、不需要”四个等级标准,通过电子邮件列表
请各行业企业家代表做出评判。

在此基础上,20XX年10月至20XX 年3月,相继邀请48位创业企业家通过7场焦点小组讨论对其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初稿。

4)网站公布征求意见。

20XX年12月至20XX 年2,美同小企业与创业协会等全国性组织、各州教育厅等地区组织的领袖或官员以及二十多所高校、八十余所高中、二多所中小学、二十余家成人教育组织和十多个社区教育项日的相关人员参与了意见反馈,从而使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以后的推广和贯彻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cee国家标准》的基本架构
1.目标定位
美国创业教育联盟提出“创业是一项终身的学习过程”,即创业贯穿于从K-12到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全过程,并认为这一过程至少包含基础认知、能力意识、创新培养、创业实践和创业发展五个阶段。

因此,《cee国家标准》为我们描述了将创业作为终身学习过程的一个完整领域。

其目标定位如下:1)作为一个框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包括大中小学和成人教育项目;2)作为一种指导,便于衡量从创业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3)作为一个工具,可用以获得核心的学术技能并对其加以应用;4)可作为学习的范畴和课程的主题。

2.内容体系
《cee国家标准》包括三大部分、15类标准及若干表现性指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其中,15类标准是对创业能力的总体要求的描述,每一类标准又被细分为若干个概括性的表现指标,在表现指标中通过明确、清晰、具体的语言对学生应该具有或掌握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描述。

如“g财务素养”(理解个人理财的概念、程序和策略),其表现指标之一“金融服务”,被细分为五种表现能力:gIo描述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gll诠释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g12解释利用金融服务产生的成本;g13选择金融机构;c14金融机构的开户问题。

总之,从标准大类到表现指标,进一步将创业能力的总体要求具体化。

三、《cee国家标准》的主要特点
1.基于社会需求的内容选择
美国创业教育联盟提出,创业教育是美国全球经济未来成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重视和研究青少年的创业教育,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也是为了达成某种社会目的。

因此,青少年创业被归结为一个社会问题。

从上述《cee国家标准》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标准内容正是通过了解创业者或企业家对潜在的、有创业愿望的青年所应具备的品质要求后,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确定的,而并非按照教育学者认定的学科和知识的逻辑来设置的。

与语言、计算机技能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创业技能也是美国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正是通过有计划的、持续的、不断加强并贯穿于整个教育和生涯过程中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的。

《cee国家标准》将15类标准作为贯穿K-12年级到高校及成人教育的逻辑主线,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三大部分所包含的内容
标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求与期望随着具体表现指标描述动词运用的变化而显现差异。

比如,“创业能力”部分多以描述(describe)等行为动词反映学生的认识水平:“准备能力”部分多以说明(explain)、分析(analyze)等行为动词反映学生的理解水平;而在“企业功能”部分,反映学生判断思维及拓展运用能力的发展(develop)、判定(detemune)等行为动词成为高频词。

在体现层级差异的同时,《cee国家标准》在三大部分内容的设置上又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比如,通过学习达成对财务知识的认知,三个阶段都有所涉及,只是在对具体表现指标的描述上明显体现了认识水平上的渐次深化和认识广度上的逐级拓展。

3.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实现
《cee国家标准》不是专为一门课程或一个项目设计的,它是一个概要性和指导性文件,根据其内容指标,学校需要按照自身的机构特点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设计课程。

为了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具有适切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课程实践,《cee国家标准》还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学范例。

这不仅为教师理解“为什么选择这些主题和课程中包含哪些内容”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教师思考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所有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参考。

以下摘取两个案例来详细说明。

案例一:俄亥俄州立大学pAce项目(programforAcqui-ringcompetenceinentrepreneurslup)对《cee国家标准》的运用,详见表2。

案例二:堪萨斯青年企业家项目(YouthentrepreneursofKansas)对《cee国家标准》的运用,详见表3。

四、结语
《cee国家标准》既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又彰显了美国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这份颇具特色的课程标准对于指导创业教育实践、评价个人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宏观的指导意义。

这样一个具有范例性的标准,对我国创业教育课程的定位、整体构建以及教学的有效实施等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创业课程设置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创业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国内关于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多为研究者的个人想法,只是作为研究成果在同行之间交流,尚不具备应用和推广的权威性。

因此,有必要由一个国家级政府部门或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制定一套彼此呼应、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以规范我国的创业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