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A、B案)

合集下载

21.文言文二则 参考教案

21.文言文二则 参考教案

21 《文言文二则》一、教材分析:《文言文二则》包括《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则故事。

《伯牙鼓琴》是文言文两则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书戴嵩画牛》是文言文两则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教材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哉、巍、轴、曝”四个生字。

2.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4.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这两个故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音乐导入: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分析曲子的由来。

2.介绍俞伯牙与钟子期。

(故事形式)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交流预习,促进发展1.检查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指导朗读4.自读练习,全班齐读。

(三)引读课文,重点探究1.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鼓”是“弹”的意思,——现代文中的“鼓”已经没有“弹”的意义了,词义现在已经消失了。

“琴”指的是古琴。

教师小结:你看,文言文中几乎每个字几乎都能表达确切的意思,有些词义古今变化很大。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重点词语注释试着翻译全文。

3.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4.据记载,伯牙子期在一个的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

伯牙子期洒泪而别。

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

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遇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1 文言文两则《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第1套》

1 文言文两则《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第1套》

1学 弈(yì)选自《孟子·告子》2[①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②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弈秋是全国一流的棋师,他的两个弟子,谁有可能成为一流高手?为什么?]1 ☜2①这句话介绍了弈秋擅长下棋的特点。

3②前一个人最有可能成为“高徒”,成为一流高手,因为他既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弈秋这样的名师指导),又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4[③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同时开始学,可是为什么“弗若之矣”?]5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6[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7[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8[③这个孩子是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4,所以尽管同是名师指导,同时学习,成绩却远远比不上前一个人。

5☜6①这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

7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车盖”比喻早晨刚出来的太阳,用“盘盂”比喻正午的太阳。

8③他是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不同作出的判断。

9[④这个孩子是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10[⑤“两小儿笑曰”表现了什么?]1.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

根据注释疏通、理解全文内容。

练习有技巧、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分析、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感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3.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并掌握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4.了解本文的作者孟子及本文的出处《孟子》一书。

《学弈》的诵读录音,有关孟子生平及《孟子》一书简介的录音,标有断词、断句的全文投影。

一板书课文题目,导入新课1.板书:文言文两则同学们,《文言文两则》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则文言文都讲了很有寓意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孟子)下面我们一起听录音,以全面了解这位与孔子齐名的儒家大师——孟子。

2.播放有关孟子生平及《孟子》一书简介的录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文言文二则》教案

《文言文二则》教案

《文言文二则》教案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4篇课文。

《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

其余三篇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几部分。

《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我们家的男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芦花鞋》主要写冬季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供葵花上学的事情。

在一个鹅毛大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 能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2. 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

(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熟读故事题目。

(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题:22《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则文言文的内容,把握中心思想。

2.掌握两则文言文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子。

3.能够独立朗读两则文言文,并能理解其含义。

4.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文言文的中心意思。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则文言文的中心思想。

2.理解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古文风格,包括句式、词语等。

2.根据文言文内容回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板书:文言文二则2. 学习1.让学生自读两则文言文,然后向同桌介绍其中一则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阅读第一则文言文,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词和句子。

3.学生自主阅读第二则文言文,并尝试朗读。

3. 拓展1.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两则文言文的中心思想。

2.学生分组讨论对文言文的理解,然后进行小组展示。

4. 温故知新1.教师让学生回答文言文中的一些问题或做一些针对文言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1.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古文。

五、课后作业1.背诵两则文言文中的一则。

2.阅读一篇现代文短文,写出自己对其中一个段落的理解,并进行语文扩展训练。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展现出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下节课需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语感和古文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文言文水平。

以上为本次语文教案内容,希望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下语文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学羿》(教案)

六下语文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学羿》(教案)

1文言文两则学生分析:本班六年级有学生19人,学习基础较好,思维敏捷,自读自悟的能力强。

在六年级开学伊始就让学生接触这两篇文言文,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专心致志,善于观察事物,实事求是。

可以让刚进入六年级的学生消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的学习。

二是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材分析:《文言文两则》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

课文共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故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四、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文言文两则》教案

《文言文两则》教案

、《文言文两则》教案————————————————————————————————作者:————————————————————————————————日期: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2、参考注释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孔子、孟子的图片。

2、搜集关于《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朗读材料。

3、搜集介绍孔子、孟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文言文是其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它言简意赅,能揭示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2、指名读,其他同学正音。

(课件出示)3、全班齐读。

4、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它的作者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学生集体交流。

5、教师简介孟子资料,小结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三、范读激趣,掌握节奏。

1、教师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课件出示)2、教师播放朗读材料,然后范读,明确朗读节奏以及语气。

(课件出示)3、重点指导设问句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4、全班齐读,教师指导读音、节奏停顿和语气。

5、学生模仿老师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教师指导重点字词。

四、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弄清楚文中的人物关系。

2学生集体交流。

(1)指名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学弈。

(2)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1 《文言文两则》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学弈》,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文言文两则》教案

《文言文两则》教案

《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两篇文言文的内容。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言文的语言美和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翻译技巧,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增强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言文一:《岳阳楼记》文本背景介绍:介绍作者范仲淹和岳阳楼的历史背景。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课文翻译: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逐句翻译。

内容分析:分析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讨论文言文的意境和美感。

2.2 文言文二:《醉翁亭记》文本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欧阳修和醉翁亭的历史背景。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课文翻译: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逐句翻译。

内容分析:分析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讨论文言文的意境和美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两篇文言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2 课堂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的重要性和魅力。

学生分享对文言文的了解和感受。

3.3 课文朗读与翻译: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学生进行课文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3.4 内容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分享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3.5 课堂小结:学生回顾学习收获和体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表现: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准确性。

4.2 课文翻译准确性:评估学生的课文翻译能力。

关注学生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4.3 内容分析与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文言文两则》答案

《文言文两则》答案

(二)1、等到 热水2、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车盖那么大,等到正午时太阳像小盘一样小,这不就是圆的时候小近的时候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很凉爽,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冷的道理吗?”孔子难以判断谁对谁错。3、车盖和盘盂 4、B
精彩回读:(一)1、专心致志2、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地集中精神,只听奕秋讲的内容;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射它。3、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等)4、《学奕》 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所以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3、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跟进阅读:
1、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在我身上的事,我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
2、孔子说:“如果领导人自身正直刚正,他不下令,手下的人都会为他办事。如果他自己就做不到正直,即使下令,也不会有人跟从。”
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我会画:1 zhuó 2、yú 3、cāng
我会比:沧沧凉凉 抢夺 手枪
盘盂 孟子 脸盆
准确 惟一 淮河
争辩 分辨 辫子
我会选:1、c B A 2、C 3、C 4、C 5、D
我知道:1、C 2、B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外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外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两则》课外阅读及答案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⑤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善求古人心意也。

一、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 )
2、何以明之? (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牡丹丛.丞.相色泽.心意.
三、组词。

粗()肃()燥()善()
四、牡丹花的特点是( )
A.早晨带露珠的花,花冠收拢,色泽鲜亮;正午时的花完全开放,花瓣散开,显得干燥。

B.早晨牡丹花开放色泽鲜亮;正午时花瓣合拢,显得干燥。

五、猫的瞳孔的特点是:早上和傍晚是________,正午时分细得像__________。

六、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这就是善于模仿古人的心意。

B.这就是善于研究、揣摩古人作画的笔意。

参考答案
一、1、曾经 2、曾经
二、略
三、略
四、A
五、圆的一条线
六、B。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难点:读通,读懂文言文,能够结合注释理解疏通全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读单元导语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打开练习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口头完成各题,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正式学文: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全部精力.)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yuacute;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不能照读译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听课文录音)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三,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老师指导学生标出停顿的符号.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5.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文后注释,标出重点的部分要求学生记忆.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3.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 (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 后一个三心二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同学是相同的老师教的,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而有些同学成绩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每节课都能专心致志地听讲的,学习成绩优秀;上课时三心二意的,学习就落后.所以,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也好,学习技艺技能也好,都要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去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yugrave;御kograve;u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4. 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3)请学生参考注释,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太阳在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2)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里的温度来判断的.)(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补充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zōu陬yigrave;邑(今山东曲fugrave;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2)孔子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文言文两则一人专心致志(成功)学奕一人三心二意(失败)两小儿辩日日始出近大如车盖一儿日中时远小如盘盂(大则近,小则远) 孔子不能决也日初出远沧沧凉凉一儿日中时近热如探汤(凉则远,热则近)参考译文。

22 文言文二则【教案】

22 文言文二则【教案】

22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

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恭、勤、焉、卒”的字形。

其中“囊”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焉、卒”书写时要规范、美观,注意间架结构。

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

(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熟读故事题目。

(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

(2)感知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②生交流。

(3)学写“萤”字。

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弈》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1、弈:下棋学弈:学下棋2、就题目提出问题(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学贵生疑”,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现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点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2、老师逐句领读。

(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讨论,知识的积累2、理解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1.结合资料,抽生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2.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熟读课文。

小组练习后比赛读,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3.同桌互背。

1.结合资料,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2.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熟读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3.同桌互背。

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与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交流感受,既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总结和提升,有助于引导孩子更好地把握编者的意图。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最后一句的意思讲出来,“粗知文言文大意”的目标落到实处。

“评价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

”最后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很好的达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作业设计】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琴弦.(xián xuán)善.(shàn sàn)哉.(zāi zhāi)乎鼓琴少选(shǎo shào)汤.汤乎若流水(shānɡtānɡ)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2.解释加点的词句。

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善哉..()巍巍..兮若..太山..()少选......()..()汤汤乎若流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D.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5.选做。

(三选一)(1)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

(2)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谁理解得好。

《 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 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1《文言文两则》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孔子、孟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1] (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3]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3]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温馨提示:认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难以理解的词语。

难读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1、我会读。

惟缴汝学弈鸿鹄盘盂专心致志沧沧凉凉2、我知道。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孟子》记录了孟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

“辩日”是指。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4、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疑问一:疑问二: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合作探究】阅读提示:a、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
杵成针》)课文原文及赏析
《文言文二则》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包含了两则文言文故事,分别是《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以下是这两篇文言文的原文及赏析。

一、《囊萤夜读》
原文: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赏析: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利用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的故事。

这个故事传递了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充分利用资源、不畏艰难的品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

二、《铁杵成针》
原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赏析: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在遇到挫折后,通过一位老妇人的坚韧不拔,重新振作起来,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

这则故事传达了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去克服,而不是轻易放弃。

总的来说,《文言文二则》这篇课文通过两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文言文二则》学案1(语文六上)

《文言文二则》学案1(语文六上)

《文言文二则》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认写“哉”“巍”“弦”“轴”“锦”“曝”“矣”等字。

掌握字词的意思。

2.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明确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文言文,辨别生字词,理解两则文言文大意。

学习难点:(1)理解。

这是背诵前的准备阶段。

所谓理解,就是对要背诵的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领悟,掌握其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情况,做到胸有成竹。

然后才去朗读。

这样,可以为背通作铺垫,使记忆变得牢固。

分析与领悟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了解文言文说了什么内容,主题如何,用了什么形式和手法来表达的过程。

(2)反复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反复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应先一句-句地朗读,然后整体反复朗读,直至能背出来。

(3)默写。

这-阶段的关键在于要认好字,写准字. 必要时要进行抄写训练。

课前准备:结合注视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领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我会读蜀山锦囊拊掌抽搐谬论奴婢汤汤巍巍善哉绝弦2.我会写哉巍弦轴锦曝矣囊搐耕谬志3.解释下列粗体字的意思。

志在泰山: 善哉乎鼓琴: 少许之间:汤汤乎若流水: 锦囊玉轴:拊掌大笑: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笑而然之:3.翻译下列句子。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A案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依照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用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预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刻: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差不多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爱好。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把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如何明白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明白得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要紧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明白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明白得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明白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明白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缘故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伙儿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明白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惊奇吗?两个人一起学习,但是学习成效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缘故。

指名读“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如何样读听得更清晰,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点然后试着读读。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

管子束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

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

臣弗若也。

”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

”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

”桓公强相鲍叔。

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

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僻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

”鲁君许诺。

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

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

”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

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

”桓公可谓知行赏矣。

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

”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教,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

此沈尹茎之力也。

功无大乎进贤。

(节选自《吕氏春秋·赞能》) 材料二:孙吴奄有江左,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替,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

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

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遂亦代肃。

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逊遂代蒙。

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第14课《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第14课《文言文二则》

14.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理解重点词语,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能理解重点词语,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奕》一、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一:我会读课文1、按照老师出示的停顿读一读课文,读通句子。

2、同桌读,停顿。

3、小组齐读。

4、抽号汇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四、自学指导二:我会理解课文的意思1、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课文的意思,不懂的做好标记。

2、同桌互相解疑。

3、小组交流,小组考察。

4、老师考察,并讲评:5、出示译文,讲解重点句子。

五、我能领悟课文的道理。

1.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棋,会有不同的效果呢?2.小组交流。

3.代表汇报。

4.启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当堂训练: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徼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4、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学弈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态度决定成败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一、导入:齐读课题,请学生写标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齐读三、自学指导一:我会读课文1、按照老师出示的停顿读一读课文,读通句子。

2、同桌读,停顿。

3、小组齐读。

4、抽号汇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两则》(A、B案)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CoC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Cod(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万素丽)B案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

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全文注释如下: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

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

――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

)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

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