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的《登泰山记》赏析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6课《登泰山记/姚鼐》赏析+教案+课件
课文原文登泰山记姚鼐【原文诵读】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知识点总结01【知识目标】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实词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多种文言现象。
2.理清本文思路,学习借鉴本文比喻、拟人的手法,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02【相关资料】1.作者姚鼐,清朝桐城派古文家。
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著有《惜抱轩全集》。
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2.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槐和姚鼐继承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登泰山记》鉴赏
《登泰山记》鉴赏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距于齐鲁大地。
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
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
岱,始也;宗,长也。
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
”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
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
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
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
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
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
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
《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
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
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
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
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
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
《登泰山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赏析
《登泰山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赏析
《登泰山记》洋溢着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颂之情。
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也很感人。
在姚鼐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游览者顶风冒雪,豪情满纸,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
文章的基凋积极、乐观、豪迈,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多少能领略一些人生的真谛。
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
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为最。
哪五岳呢?东岳泰山、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岳之长呢?也在泰山。
泰山有拔
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言古诗《望岳》就是其中之一。
古往今来,记述登临泰山的文字不少,但"雨中登泰山"的倒不多。
物以稀为贵,文以奇取胜。
学者王克煜认为,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
让我们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他的游踪,领略雨中泰山的神韵,与作者分享雨中登山的收获。
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登泰山记》赏析
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登泰山记》赏析一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有室名惜抱轩,学者因此称他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
他是清朝著名的古文家,桐城派重要首领之一。
他早年跟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又跟同乡刘大学习古文。
三十二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曾担任过四库全书馆的纂修官。
后来辞去官职,主持江宁(今江苏南京)、扬州等地书院四十余年。
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
他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是近代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部古文选本。
他发展了方苞、刘大的“义法”说,使得他们的文论才成为体系。
他们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他们这一文学流派为桐城派。
姚鼐的《登泰山记》是体现桐城派“义法”(言有物曰义,言有序曰法)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
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
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
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的描绘出来。
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余缙、李健吾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二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
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
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
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他悄悄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
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
姚鼐 登泰山记 名家点评
《登泰山记》是清代文学家姚鼐的一篇散文名作,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细腻的描绘,将登泰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对《登泰山记》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一、语言艺术姚鼐的《登泰山记》语言优美,句式多变,用词简练,富有节奏感。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他的语言风格平实自然,不事雕琢,却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描绘生动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绘非常生动。
他通过对山势、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文景观的介绍,将泰山的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描绘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历史文化内涵《登泰山记》不仅是一篇游记,更是一部历史文化长卷。
姚鼐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通过对泰山历史文化的介绍,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登山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四、审美价值《登泰山记》的审美价值非常高。
姚鼐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同时,《登泰山记》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姚鼐的文字简练优美,富有诗意,读来令人陶醉。
他的描绘细腻入微,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泰山的怀抱之中。
五、思想内涵《登泰山记》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姚鼐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和介绍,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风貌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登泰山记》是一篇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散文名作。
它不仅展示了姚鼐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生动的描绘能力,还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姚鼐《登泰山记》赏析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与译文[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去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
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
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登泰山记泰山之阳1,汶水2西流;其阴,济水3东流。
阳谷4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5,古长城6也。
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师乘10风雪,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13。
是月丁未14,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5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17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18也。
余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岭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2。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3,世皆谓之天门云24。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25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27如画,而半山居28雾若带然。
戊申晦29,五鼓30,与子颖坐日观亭31,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2。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33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34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5。
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37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8,绛皓驳色39,而皆若偻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宫43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44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45。
僻不当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7。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8,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49,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词句注释1、阳: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3、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
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4、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
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5、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6、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姚鼐《登泰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姚鼐《登泰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上文作者(人名),是(朝代)桐城派古文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
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i”,意思是“石阶”D.作者艰难登山是为饱览雪后泰山的雄浑瑰丽奇观。
参考答案8.姚鼐清朝(2分,各1分)9.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
(3分)10.D (3 分)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赏析:《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登泰山记》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登泰山记》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登泰山记清·姚鼐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登泰山记翻译、赏析
登泰山记清代: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月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
文言文:《登泰山记》原文译文注释
【导语】姚鼐⼀⽣勤于⽂章,诗⽂双绝,书艺亦佳。
下⾯是分享的⽂⾔⽂:《登泰⼭记》原⽂译⽂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登泰⼭记》 清代:姚鼐 泰⼭之阳,汶⽔西流;其阴,济⽔东流。
阳⾕皆⼊汶,阴⾕皆⼊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观峰,在长城南⼗五⾥。
余以乾隆三⼗九年⼗⼆⽉,⾃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越长城之限,⾄于泰安。
是⽉丁未,与知府朱孝纯⼦颍由南麓登。
四⼗五⾥,道皆砌⽯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正南⾯有三⾕。
中⾕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也。
余始循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遂⾄其巅。
古时登⼭,循东⾕⼊,道有天门。
东⾕者,古谓之天门溪⽔,余所不⾄也。
今所经中岭及⼭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不可登。
及既上,苍⼭负雪,明烛天南;望晚⽇照城郭,汶⽔、徂徕如画,⽽半⼭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与⼦颖坐⽇观亭,待⽇出。
⼤风扬积雪击⾯。
亭东⾃⾜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若摴蒱数⼗⽴者,⼭也。
极天云⼀线异⾊,须臾成五彩。
⽇上,正⾚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此东海也。
回视⽇观以西峰,或得⽇,或否,绛皓驳⾊,⽽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有碧霞元君祠;皇帝⾏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观道中⽯刻,⾃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多⽯,少⼟;⽯苍⿊⾊,多平⽅,少圜。
少杂树,多松,⽣⽯罅,皆平顶。
冰雪,⽆瀑⽔,⽆鸟兽⾳迹。
⾄⽇观数⾥内⽆树,⽽雪与⼈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 泰⼭的南⾯,汶河向西流去;泰⼭的北⾯,济⽔向东流去。
南⾯⼭⾕的⽔都流⼊汶⽔,北⾯⼭⾕的⽔都流⼊济⽔。
处在那阳⾕和阴⾕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的⽇观峰,在古长城以南⼗五⾥。
我在乾隆三⼗九年(年)⼗⼆⽉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西北⾯的⼭⾕,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脚登⼭。
攀⾏四⼗五⾥远,道路都是⽯板砌成的⽯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古诗文《登泰山记》赏析
古诗文《登泰山记》赏析登泰山记清朝:薛福成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于迩,有以发吾胸中闳廓俊迈之趣。
所居弥峻,所涵弥远。
昔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非谓人之目力能穷夫天下之大,盖以天下瑰敻①之境莫逾泰山,至此而襟怀超旷,与天无穷,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②吾虑也。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
其望则海内之所宗仰也。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
余与李榕申甫皆从。
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
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
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
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
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所历未逮兹山百一,然其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则状之不可胜状也,余故弗著。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
仰睎岩隙,白云孤翱。
历阶可升,不知所极。
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
屏息释虑,鼓勇复前。
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乃趋岱项,极目四眺。
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
汶水东来,蜿蜒似带。
徂徕杰峙其上,高出群岫,其巅仿佛可及山半,而郡城踞原野,殆如方罫。
遥睇穹碧,渺若无外。
俯视云烟,瞬息变灭。
然后知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
人之自立,何独不然?出埃坷之表,扫拘墟之见,斯万物不能为吾蔽。
而物之殊形诡趣,莫遁于吾之所瞩。
盖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
是夕宿碧霞宫。
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
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
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
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
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
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
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
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越三日,驰还济宁,遂为之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纡道泰安,观形势形势:地势B.所历未逮兹山百一逮:达到C.则状之不可胜状也状:景色D.而物之殊形诡趣诡:奇异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作者登山感悟的一组是①虽极天下之大,不足以撄吾虑也②其景之淑气之灵,各擅胜概,意象迥殊③异境顿辟,睹所未见④不登泰山之巅,不知众山之非高也⑤有形之高,不能常居,无形之高,不可斯须去也⑥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A.①③④ 8.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笔下的泰山,雄奇壮丽,气象万千。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注释新编六篇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注释新编六篇赏析篇一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距于齐鲁大地。
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
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因此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
岱,始也;宗,长也。
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
”此外,泰山之因此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
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
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
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
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
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
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
《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
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
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
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
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
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
《登泰山记》解析
《登泰山记》解析散文名篇《登泰山记》,是清代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登览泰山写下的一篇记游文字,它不在于抒情,也不在于全面介绍泰山,重在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
作者在写登山之前,先通过汶、济二水分流情况的叙写,点明泰山的位置,然后指出古长城是二水“分水岭”和日观峰同这段古长城的距离,这就概括地介绍了泰山的形势。
全段虽然只有寥寥四十几个字,而泰山的轮廓便清晰地勾勒出来。
这样的记叙很象电影里的远镜头,也很象绘画中的鸟瞰图。
文章特别提出日观峰为泰山的制高点,这就为下文写在日观峰观日出,设下了伏笔。
随后写登山的经过和在山顶所见的景物。
包括三层:第一层记述了旅游的时间和路程。
作者从京师来到泰安,是在十二月的一个风雪天。
文章准确地连用了“乘风雪”的“乘”字,“历齐河、长清”的“历”字,“穿泰山西北谷”的“穿”字,“越长城之限”的“越”字和“至于泰安”的“至”字,这五个动词生动地表明了旅途的漫长和行程的艰辛。
第二层记写与同游者登山所取的途径。
这一部分文笔细腻,较详尽地记述了登山的起点(南麓)、全部里程(四十五里)、山间石阶的数目(七千有余)和经由的具体路线(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重点突出了一个登字。
这是题意所需要的。
作者在行文之中,丝毫不露经营痕迹地插述了东谷的情况,这是必不可少的笔墨。
这一笔,不仅和前文“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一句取得呼应,介绍了泰山之阳的所有三个谷,使文字更加缜密,还可以使读者不致完全受作者登山路线的局限而影响对泰山南侧的认识。
这是作者手笔的高妙之处。
第三层写风雪初霁后的山巅奇景。
这是作者凭高俯瞰所得。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象雄浑、明朗开阔的画面: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积雪的光泽又与落日的余辉相互辉映,色彩斑斓,形象明丽;而如画的汶水、徂徕是远景,半山萦绕如带的云雾又是近景,层次清晰,景色壮美。
就全段来说,这一层是重点;就全文来说,这一层又是陪衬。
因为泰山晚照虽美,还不算泰山最壮丽的景色,最壮丽的景色莫过于“日观亭观日出”了。
高中语文 《登泰山记》 讲解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讲解首段即有高屋建瓴之势,有胸怀天下的格局,这是《登泰山记》的第一个好处。
开头之笔行文平稳,不动声色,简述了泰山的地理环境,让读者一目了然。
细品一番,觉出其中的意味。
姚鼐采取一种翱翔苍穹的姿态,俯视泰山,场面宏大,颇给人“背负青天朝下看”的感觉。
在这种视角之下,他是把泰山置于寥廓的历史文化时空中来展示其风姿——泰山阴阳两面,分别有济水东流、汶水西流,襟带着齐鲁大地;中有绵亘至海的齐长城,勾挂起数千年的文化。
泰山不仅南北地理的界限,也是历史古今的交点。
文章如此发端,就把莽苍寥廓与悠久夐远结合起来,非常具有沧桑感、开阔感。
第二段第一句是一个长短结合的承接关系复句,概述了姚鼐由北京至泰安的旅程,平铺直叙之中,却潜蕴着生命的律动。
年关将近,姚鼐却决意南下,绝非一时兴起。
他顶风雪,冒严寒,不畏旅途艰险,不辞舟车劳顿,长驱千余里,直抵泰山脚下,心中必有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做坚强的动力,做坚实的保障。
泰山山高路险,又值严冬,非有志同道合者导引结伴不能成功,知府徐孝纯当仁不让,于是他们选择腊月二十八登顶,除夕观日出。
他们志在必得,做得游刃有余。
“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迷雾冰滑”,看似轻描淡写,然而,岱顶居云中,长路漫浩浩,其中有多少艰难险阻,徐孝纯心知肚明,姚鼐思想准备充分。
他们都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二人通力协作,采用合理的攀登路线,一路有惊无险,顺利登顶日观峰。
第二段中最精彩的语句,当在段尾的两处景物描写——积雪映照晴空,山下风光如画。
仔细品来,内中澎湃着生命的激情。
融情入景,物我合一,画面里不仅洋溢着作者成功的喜悦,展示着他们豁然开朗的心境,表现出登顶后成就感、神圣感,体现出思想境界的超越与升华,感受到天地永恒的魅力,享受着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览众山小的幸福。
这样的心理感受,与苏轼的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有异曲同工之妙。
姚鼐选择戊申晦日也就是除夕观日出,本身就很有仪式感。
姚鼐登泰山的隐喻
姚鼐登泰山的隐喻
姚鼐登泰山的隐喻反映了他对个人仕途和人生境遇的深层思考。
在姚鼐的作品《登泰山记》中,他通过描述自己登泰山的经历,隐喻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和内心世界。
具体如下:
1.人生的奋斗与不易:姚鼐六次参加科举考试才最终中进士,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登泰山的经历象征着他在人生中不断攀登和努力的过程。
2.自然与人的和谐:在《登泰山记》中,姚鼐描述了泰山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如山南的汶水西流、山北的济水东去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3.崇高与宁静的追求:姚鼐冒着风雪登顶泰山,观赏日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精神境界追求的一种象征。
雪后的群峰之巅,代表着一种崇高和宁静,这可能是作者内心向往的境界。
4.历史的沉淀与反思:在文中提到的古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间的沉淀。
姚鼐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可能在反思历史与个人生命的关系,以及在宏大历史面前个体的位置。
综上所述,姚鼐登泰山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登山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通过登泰山的经历,姚鼐表达了对个人命运、自然美景、精神追求和历史沉淀的深刻感悟。
登泰山记中最美的句子赏析
登泰山记中最美的句子赏析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
经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包含了很大容量。
介绍了泰山,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综述了名胜古迹。
文章既再现了隆冬时节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
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云端,山南一条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条济水向东流去。
这水绕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点。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
从“余以乾隆”到“至于泰安”是第一层,写作者来泰山的时间和路线。
这层和主题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所以,作者作了简括介绍。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时分,姚鼐与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这时,大风刮起山上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以东从山脚下起都是云雾弥漫着。
”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引入,接着写日出。
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极难状写。
作者能捕捉到急速变幻
中的景色特点,依次写出日出景象的绚丽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鼐的《登泰山记》赏析
姚鼐作为桐城派中的重要人物,在桐城派的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壮大了古文的声势,确立古代散文发展的“正宗”文统,被桐城古文家奉为圭臬,影响甚广。
他的《登泰山记》也广为传播。
《登泰山记》是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在游泰山时的所见所感。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历来有很多文人登泰山,描写、赞叹泰山,留下了很多著名篇章,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便是其中的翘楚之一。
这篇散文与其他的游记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很多文人除外游玩一般都是在春季万物复苏之时,而姚鼐登泰山却是在冬季,在除夕夜前夕,这在描写上便已经于其他的游记不同,作者在描写他一路所见时,时时突出冬季泰山的景色,一般冬季的景色都给人以萧条之感,而姚鼐对泰山冬季的景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的只是泰山风雪弥漫的优美绚丽,是冬季另一番美丽景色。
比如作者描写在途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在描写到达山顶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些对山顶景色的描写就给人一种优美壮丽的感觉。
姚鼐的这篇散文还着重描写了泰山的冬季日出,当太阳即将出来时的景色是“极天,一线异色,须臾成色彩。
”然后太阳慢慢出现,那一线异色也开始扩大,片刻便成了五彩,在太阳出现的过程中,作者描述很细致“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太阳如丹,倒映在海上,使的海上有红光在不断晃动,承托着红日,上下呼映。
日出后,又是另一番景象,“回视日观以西诸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有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一番颜色,有的则得不到太阳的照射呈现另一番颜色,这两种颜色互相交错,就像所有的山峰都佝偻着一般。
这些对太阳的直接或间接的描写,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有动有静,让人不禁对冬季的泰山的景色充满向往。
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能成为描写泰山景色的翘楚,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所描写的季节不同于他人,也是因为这篇散文的精美的语言,高超的写作技巧。
全文的写作顺序是由介绍泰山到记叙等泰山经过,进一步描写等泰山所见之景,围绕着泰山看日出逐层推进,层次井然,主次、详略分明得当,对冬季登泰山及作者对等泰山所见所感描写形象。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的语言的运用也很得当。
泰山的景色壮阔美丽,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却用了不到五百字描写了那一番美景。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寥寥三十余字,就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对称。
后面作者又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如水却也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给人以不断读下去的欲望。
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区区数字惹人遐想不已。
作者写日出盛景,用墨极少,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这是正面描写。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是间接描写。
文末描写也很精彩。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这篇散文从语言描写、时间取材上都是别具一格的,虽然描写的是众多文人都写过的泰山的景色,但姚鼐的这篇文章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从冬季的角度来看泰山,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来描写泰山,让人感受到泰山的神秀壮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