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揭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找出藏在图形中的规律,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排还没有画完的有规律的图形,你能接着画吗?

2、猜测:

出示:□□□------------ (课件)

想一想,猜一猜,你认为接下去会是怎样?

二、探究

1、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把你认为接下去的图形画出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采

取同桌合作或者求助老师。

2、教师巡视,发现班级中典型的规律。请学生上台板书。

3、展示成果:(板书)

预计学生会出现的有以下几种:

①□□□□□□□□□□……-------------------

②□□□□□□□□□……-----------------

③□□□□□□□□□□□□-----------------

④□□□□□□□□□□□□□□-------------------

⑤□□□□□□□□□□□□□□□□□□□□□□□□□□□□□□□……

【备注】若学生没有提出第④种规律,教师可以自己出示,让学生观察其规律。师:你知道④接着会是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探索规律

(1)根据学生创造的规律由简入繁展开

师:瞧,大家画出了这么多条,仔细观察,你看懂了哪些规律?你能说说它们的规律吗?(学生观察,展开讨论,汇报交流)

通过观察,你发现同学们创造的规律是怎样的?接下去会是几?你是怎么想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图形转化为数字规律(老师板书)

①1、2、3、4……

②1、2、1、2、1、2……

③1、2、1、3、1、4……

④1、2、4、7……

……

学生依次反馈,师:刚才,我们把图形转化为数字再寻找规律,你觉得这种方法怎样?

师归纳:看来把图形转化为数字去寻找规律比较方便有效。

(3)比较:黑板上这些规律形式都相同吗?

重点比较:①和④规律有何不同点?

①是相邻2个数的差是相同的。

④相邻2个数的相差数又形成一条新的规律,依次多加1。

(4)师:是呀,④的规律于以往我们学过的规律都不相同,规律中还藏着规律,有2层规律呢!我们今天重点就是要掌握这种规律。(板书课题)(5)小结: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的?

师:找数列的变化规律,我们一般从找相邻两数的差入手,有时候要从相邻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去发现,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去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

三、巩固练习(课件)

1、我能接着往下跳:(P118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指名交流想法。

2、我会接着画:(P118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指名交流想法。

3、★后面藏着几?

(1) 2、4、8、14、22、★、44、58

(2) 2、 3、 6、 11、 18、 27、★

4、你能从每组中圈出一个不符合规律的数吗?

(1) 3 6 9 12 15 17 18 21

(2) 8 16 20 24 32 40 48

5、聪明题:

① 2、3、5、8、()、()

② 1、1、2、3、5、8、()、21

③96、()、24、12、6、3

④ 1 、 4 、 9 、()

学生练习、反馈、校对

【备注】其中①有两种答案,可以12、17或13、21

②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教师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

四、创造规律

你还能创造一些这样的图形和数字的规律考考大家吗?学生画、写,有困难可以合作进行同桌、小组互相练习、校对,对有争议的可以请教老师。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或者觉得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的?

《数列的变化规律》说课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6找规律例2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找规律”的例2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对于图形和数列的变化,它们都是通过研究图形或数列隐藏的数量的变化找出规律,而不再研究形状和位置的变化。不同点是:一年级下册研究的数列或图形本身就是一个等差数列,而例2图形或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即隐含2个或2个以上的规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一定的找规律的方法,会通过计算相邻两项的差去寻找隐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找出相邻两项的差中隐含的新规律并不会太难。因此本节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⑴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创新,自主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⑵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归纳、表达能力。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2、教学策略选择:本节课主要采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出示一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材料:“□□□____”,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造,生成教学所需的材料,在此基础展开对材料的研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找规律的方法。《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创造活动条件,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动中自己处理信息,思考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发展能力。

三、教学反思

1、对开放性探索材料运用的思考

由一道具有开放性的填空题引入,通过学生的解答,延生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展开教学。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创造的规律有许多是老师事先也没想到的。学生在此活动中,主动活跃地参与其中,积极动脑,开拓了思维,这道开放题答案的不唯一性,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出一条规律,哪怕是最简单的,这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后进生。同时,有能力学生所创造的规律也是对大家的一种激励,一种触动和挑战,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斗志。

2、关于预设和生成的思考

成功的预设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把图形转换为数字探究数列的变化规律时,我在仔细倾听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确认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抓住学生的回答,把图形转换为数字更方便这种方法渗透给学生。通过倾听、重复、确认,把学生个体的思考转变为班内共享资源,及时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