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治疗策略ppt课件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 缩力减弱,心脏泵血 功能下降。
心脏破裂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失去弹性,心脏收 缩时容易发生破裂。
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使心室壁扩张、变 薄,形成室壁瘤。
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可能形成血栓,导 致血管栓塞。
并发症对疾病进程的影响
心律失常
可能导致猝死或严重的心脏事件,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1
02
心力衰竭
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的活 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03
心脏破裂
可能导致患者迅速死亡,预后极差。
血栓形成
可能导致血管栓塞,引起脑、肾、脾 等重要器官的缺血性损伤。
05
04
室壁瘤
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 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0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预 防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
肝素、华法林等,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防 止血栓扩大。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降低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痛。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冠 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 的血栓,恢复心肌供血。
电复律治疗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使 用电刺激使其恢复正常心律。
综合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训练方法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 稳定性。
平衡训练
如单脚站立、平衡板等,可以提高平衡能 力。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拉伸等,可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和灵活性。
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体征
〖二、体征〗
心脏 心率多增快,第一心音减弱,第四 心音。若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多为乳 头肌功能不全所致。反应性纤维心包炎者, 有心包摩擦音。 血压 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起病前有高 血压者,血压可降至正常。 心力衰竭、休克体征。
【并发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二、心脏破裂 三、 栓塞 四、 心室膨胀瘤 五、心肌梗塞后综合征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多见,主要由于乳头肌缺血、坏死而无力收 缩,引起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心尖区出 现收缩期杂音。产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二、心脏破裂
心室游离壁破裂,形成心包积血等导致急性 心包填塞而猝死; 室间隔梗塞穿孔时,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出 现响亮的吹风性收缩期杂音; 可发生严重的右心衰竭和休克,在数日内死 亡。
C〖心律失常〗
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以24小时内 为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D〖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且不协调,易发 生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后期可有右 心衰竭。
E〖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 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 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
三、栓塞
为梗塞区心内膜附壁血栓的脱落,出现胸部 或其他部位的相应栓塞症状。
四、心室膨胀瘤
5-20%,梗塞部位在心脏内压的作用下, 显著膨出呈心室膨胀瘤。心电图显示持久的 ST段抬高,X线检查见心影有异常膨出和异 常搏动。
五、心肌梗塞后综合征
10%,梗塞后2-4周。表现为发热、胸痛、 咯血性痰、可有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或伴 有心包及胸腔积液。此征可反复发生。每次 发作持续一周左右。原因是机体对坏死心肌 产生的自身免疫性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
(三)心律失常
• STEMI急性期,危及生命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高 达20%。室速、室颤和完全性AVB可能为急性 STEMI的首发表现,猝死率较高,需要迅速处理。 STEMI急性期心律失常通常为基础病变严重的表 现,如持续心肌缺血、泵衰竭或电解质紊乱(如血 钾水平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氧血症或酸 碱平衡失调。对于这类心律失常处理的紧急程度, 取决于血液动力学状况。虽然预防性使用利多卡 因可减少室颤发生,但也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心 脏停搏而使病死率增加。因此,使用再灌注治疗 时,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 STE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例如乳头肌断裂 或室间隔穿孔)时,IABP已成为冠状动脉造 影和修补手术及血管重建术前的一项稳定 性治疗手段。IABP也是顽固性室速伴血液 动力学不稳定、梗死后难治性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前的一种治疗措施。但 是,IABP对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依 赖于左心室功能状态,对完全血液动力学 “崩溃”的患者,仅能提供很小的循环支 持。
• 虽然肺动脉插管有助于诊断,但用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也能测定左心室充盈压增高。 近期预后与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程度直接相 关。
• 2)治疗: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原则见表2。下壁心肌 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常出现低血压,扩容治 疗是关键。若补液1000—2000 ml后心排血量仍 不增加,应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例如多巴酚丁胺 3—5 ug/kg/min)。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 治疗。对大面积心肌梗死或高龄患者应避免过度 扩容诱发左心衰竭。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可稳 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多巴胺<3 ug/kg/min可增 加肾血流量。严重低血压时,应静脉滴注多巴胺 5--15 ug/kg/min,必要时可同时静脉滴注多巴酚 丁胺(3~10ug/kg/min)。大剂量多巴胺无效时, 也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2—8ug/min。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心脏破裂 1、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早期发现 任何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原因都可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如过度用 力、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疲劳、吸烟和饮酒都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急剧升高和冠状动 脉痉挛而诱发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1],故对于已明确诊断为 冠心病的患者或存在多种冠心病易患因素(如吸烟、肥胖、高龄、高血脂、糖尿病、高血 压)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指导,注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RV梗死的表现包括RV充盈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肺野清晰和低血压.右胸前导联(V4R)ST段抬 高1mm高度提示RV梗死,RV梗死并发LV梗死则死亡率增加.
低氧血症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常继发于伴有肺通气/灌注关系改变的左房压升高,肺间 质水肿,肺泡塌陷及生理性分流的增加.50~70岁的病人,卧床休息时的正常PaO2 大约为 82±5mmHg.
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异位搏动(AEB),心房颤动和心房朴动(比心房颤动少见),见于约10%的心肌 梗死病人,可能反映了LV衰竭或右房梗死.阵发性房速不常见,这些病人先前多曾有房速发作。
最初24小时内出现的心房颤动常是短暂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心衰,以前心肌梗死病史,大 范围前壁梗死,心房梗死,心包炎,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慢性肺部疾病和低氧血症.溶栓治疗减少了发 生率,反复的阵发性房颤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征象,他增加了系统栓塞的危险。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窦房结动脉的起源(即左或右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先前存在窦房结病变的可能性,尤其 是老年人。除非心率慢于50次/分,一般窦性心动过缓无临床意义.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常 是不祥预兆,反映了LV衰竭和低心排血量,还应寻找其他原因(如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ppt课件完整
3
ppt课件完整
4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 总发生率:50%。 • 原因: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造成不同程度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三科
ppt课件完整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ppt课件完整
机械并发症
2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ppt课件完整
5
ppt课件完整
6
ppt课件完整7源自ppt课件完整8• 预后 • 乳头肌断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休克,常见于心梗后2-7天。听诊杂音:心尖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ppt课件完整
20
• 急性心脏破裂预后差,手术修补机会较小。如果患者 紧急手术及时,其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仍令人满意。对于 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达 48.5%。决定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快速诊断,而后 者需要医生对那些突然产生血液动力学恶化的患者保持 高度的怀疑,特别是对于没有证据提示有再次缺血或梗 死范围扩展的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表现?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会怎样?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病症,急性心肌梗死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症状:胸痛、心肺栓塞、心肌坏死广泛*一、临床表现1.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
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
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
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
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心肌梗死的常见病例分析
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案
紧急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恢复冠状 动脉血流;同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等药物 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预后评估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逐渐恢复。但心 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差,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定期随访 检查。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 饮食等,以降低复发风险。
鉴别诊断
需要与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方面与心 肌梗死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同,因此 需要仔细鉴别。
02
常见病例一:典型心肌梗死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中年男性,有长期高血压和吸烟 史。
发病情况
患者因突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症状入院,心电图检查显示典型的心 肌梗死图形。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并阻塞血管,引起心肌缺血坏死。
危险因素
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均为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本例患者具有高血压和吸烟史,增加了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过程
临床表现
患者突发胸痛,呈压榨性、窒息感,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 侧、小指及无名指等部位。
自我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常见病例四:复发性心肌梗死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65岁男性,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史。
病史概述
患者5年前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经过治疗病情稳定。 近日再次出现胸痛、胸闷症状,怀疑为复发性心肌梗 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室游离壁破裂
梗死心室的游离壁破裂可发生在10%的院内死亡 病人中。心尖部心室壁较薄,供血终端区的坏死程度显 著,侧枝循环少,心肌收缩对无活动力并僵硬的坏死区 产生的剪切力效应,以及心肌老化心肌微结构撕裂,都 是引起破裂的局部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 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者(特别是下壁心梗时),有无杂音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能明确 诊断。 • 预后: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也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后内 乳头肌断裂,比前外侧乳头肌断裂相对多见,后者是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引起。右室乳头 肌断裂相对罕见,但可引起三尖瓣反流和右心衰竭。 • 乳头肌断裂可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因其快速剧烈的返流而致命。
诊疗指南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急性心梗及并发症【诊断要点】1、了解发病诱因和先兆症状,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常见的梗死前症状。
2、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上肢或下颌,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五缓解。
3、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以呼吸困难、心衰最多见,还可出现上肢疼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晕厥等。
4、心电图改变(导联描记)(1)S-T段抬高型;①典型改变:ST段抬高弓背向上,病理性Q波,T波早期高耸,后渐降至倒置。
②动态变化:a: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b: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T波连接,数小时至2日出向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
(2)非S-T段抬高型;①典型改变:a:无病理性Q波,S-T段压低≥0.1mm但aVR导联(可有V1)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b:无病理性Q波,也可无S-T改变,仅有T波倒置。
②动态变化:a:先是ST段普遍压低,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不出现Q波,ST段和T波数日或数周恢复;b:T波改变1~6月内恢复。
(3)定位:前间壁:V1V2V3;前侧壁:V4V5V6;广泛前壁:V1~V5;下壁:Ⅱ、Ⅲ、avF;高侧壁:Ⅰ、avL;右心室:右胸导联V4R等ST段抬高可供参考。
5、心肌酶谱改变:(1)肌红蛋白起病后2h升高,12h达高峰,24~48h 内恢复正常,敏感度高,特异性不强。
(2)肌钙蛋白I或T起病后3~4h升高,CTnI于11~24h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24~48h达高峰(敏感指标),10~14天降至正常。
(3)CK-MB升高,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对早期(<4h)AMI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CK-MB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梗死的程度。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痛持续1~5分钟或15分钟内,疼痛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血压或高或无显著改变,无心肌坏死标记物,心电图无改变或暂时性ST-T段和T波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
X线胸片大量心包积液。抽血不久后,患 者突然血压明显下降,采取抢救未能挽救 患者生命,于入院1小时后突然死亡。入院 辅助检查未提示心肌损害标记物和心脏彩 超存在异常。
病例剖析:心脏破裂是急性心梗早期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后心脏破 裂包括心脏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 头肌破裂3种类型,常导致心脏电机械分 离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一般抢救措施无 效,是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心室游离壁破裂是心脏破裂最常见的 一种,常发生于第1周,其高峰在心肌梗死 后24小时内。本例患者很可能是属于此等 情况。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心脏手术治疗 是治疗本例患者的唯一手段。当时病情危 急,经治医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拒 绝手术检查,放弃治疗。
竭、血管内血栓形成与室壁瘤等其他严
重情况,限于篇幅,以后另文阐述。正
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多种多样,
复杂多变,因此掌握上述处理要点十分
重要。■
(发稿编辑:李瑞枫)
35 2019.02 No.6
目前对于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研究仍 以动物试验为主,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迄 今治疗也没有达成共识。有一些临床研究 提示应用ACEI与ARB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 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也有研究建议在急 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降 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这些都只是建议, 需要临床研究证据。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还可以并发心力衰
再行电击,可提高成功率。若身边无除 颤器,应首先予患者心前区作捶击2~3 下,随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 应该使用药物除颤(如利多卡因、普鲁 卡因胺以及胺碘酮等)。
心肌梗死需注意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症状
心肌梗死需注意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症状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室壁瘤、心律失常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肌梗死常见的三种并发症症状以及相关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心脏不能有效地把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出汗、乏力、呼吸困难等体征。
如果您感觉心脏疲劳、气短、呼吸困难,可能您已经患有心力衰竭。
尚未被确诊的心力衰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1. 限制钠盐摄入。
减少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的食用。
2.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和过量饮食。
3. 禁烟和饮酒。
尤其是烟草,因为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这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减少心脏负担,提高心肺功能。
二、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发生改变,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血液循环不畅。
心肌梗死后,心脏不稳定的搏动往往会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包括心率快、心跳不齐、胸闷等。
如果您感觉这些症状,可能您正在经历心律失常,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1.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有益于心脏健康。
2. 保持足够的睡眠。
不良的睡眠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3. 避免刺激性物质。
包括咖啡因和尼古丁等。
4. 合理使用药物。
必要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室壁瘤室壁瘤是指心肌梗死后,心室壁的一部分变薄导致心室壁向外膨出的状况。
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室壁瘤的方法:1.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体育锻炼。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
2.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生理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
精品课件
2
急性心机梗死并发症之心律失常
1.慢性心律失常包括:(1)、窦性心动过缓(2)、房室传导阻 滞(3)、 束支传导阻滞
2.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1)、室上性心动过速(2)、室性快 速性心律失常(3)、 束支传导阻滞
精品课件
3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梗时,心脏传导系统受到缺血损伤或者/(合并)迷走 神经反射影响而产生异常。急性心梗患者心率缓慢性心律失常多 表现为心脏传导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一般讲, 下(后)壁心梗时,传导异常大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且 多数为一过性,对阿托品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佳。相反,前壁 心梗时出现传导异常则提示心肌坏死已累及室间隔大部,通常伴 有左室功能的显著下降。
15%急性心梗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常为140-200次/分
之间,并可发展成室颤。利多卡因效果良好,如无效可试用胺碘酮、
电复律、心室超速起搏。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无益,以往许多研究提
示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可减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但使心脏停搏等
致命性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对生存率并无益处。
心梗早期或后期院内发生的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较为少 见,但其发生往往提示患者心肌电生理异常和出院后易复发室性心律 失常,对于这些患者出院前可行电生理检查。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及平均信号心电图上出现晚电位一样,是心梗后 死亡率和猝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精品课件
8
二、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梗患者更易发生各种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梗患者快 速性心律失常的原因较多,无氧代谢增强(血供障碍)和代谢产物积 聚(静脉回流减少)引起细胞酸中毒,使细胞外钾离子、细胞内钙离 子浓度增高,同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血循环中儿茶酚 胺浓度的增加。这些均可产生细胞电生理性质的改变,如传导减慢、 不应期延长。同时梗死区心肌和其周围心肌的电生理不均一性为折返 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损伤电流的出现可直接促进浦肯野细胞4相 的自动除极,导致其自律性增高。心房、心室舒张压增高使产生心肌 纤维受牵拉,也是产生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心肌再灌注时 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及氧自由基损伤可导致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试题及答案
心肌梗死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A 休克B 心前区疼痛C 心律失常D 充血性心力衰竭答案:B解析:心前区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A 病理性 Q 波B ST 段抬高C T 波倒置D 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 T 波答案:D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 T 波。
3、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中升高最早的是()A 肌酸磷酸激酶(CPK)B 乳酸脱氢酶(LDH)C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D 细胞色素氧化酶答案:A解析:肌酸磷酸激酶(CPK)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4 6 小时开始升高,12 24 小时达到高峰,2 4 天恢复正常,是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中升高最早的。
4、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最有效的药物是()A 硝酸甘油B 吗啡C 硝苯地平D 消心痛答案:B解析:吗啡是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最有效的药物,它不仅可以止痛,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烦躁情绪。
5、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判断溶栓成功的间接指标不包括()A 胸痛 2 小时内基本消失B 心电图抬高的 ST 段于 2 小时内回降>50%C 2 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D 血清 CK MB 酶峰提前出现(14 小时以内)答案:D解析:血清 CK MB 酶峰提前出现(14 小时以内)是判断溶栓成功的直接指标,而非间接指标。
二、多选题1、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A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B 心脏破裂C 栓塞D 心室壁瘤E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答案:ABCDE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较多,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均较为常见。
2、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包括()A 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B 近期活动性内脏出血C 可疑主动脉夹层D 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 mmHg)E 1 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答案:ABCDE解析:以上选项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一)心律失常1.心动过缓窦缓或交界区心律,多见于下壁梗死,系迷走神经亢进所致。
如心率慢于50次/min,伴低血压或频发室早或短阵室速,应早期用阿托品0.5mg静注。
如疗效不好,可考虑静点少量异丙肾上腺素,约1μg/min。
2.心脏传导阻滞对房室传导阻滞,需识别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区或束支系统。
结区多见于下壁梗死,心电图上QRS不宽,心室率不低于50次/min,且较稳定,持续时间不长,1~3天内自行恢复,一般不需安装起搏器。
如出现心衰或低血压,对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安装临时起搏器。
发生在束支系统的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梗死,梗死面积大,且多为永久性。
表现为QRS增宽,心室率很慢,在30~40次/min,且不稳定,易出现停搏,应及时安装起搏器。
药物治疗可用阿托品和激素。
但由于梗死面积大,常伴泵衰竭,故预后不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无论是单纯右束支阻滞,或双束支阻滞(如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右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或右束支阻滞与左束支阻滞交替出现),病死率均高。
可无先兆,突然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故有人主张安装预防性起搏器。
3.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合并心衰,首选西地兰。
如非心衰所引起,可试用维拉帕米,以5mg溶于20ml葡萄糖液静脉缓慢注射,4~5min注完。
如心率减慢,恢复窦律,立即终止给药。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对房颤常用西地兰转复,或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
房扑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常不满意,而同步直流电转复疗效较高,且所需电量较小(50~100Ws)。
4.室性心律失常(1)室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检出率很高,在发病的头2~3天内常可出现室早、短阵室速,可为致命性的室速或室颤的先兆。
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也可用安搏律定或普鲁卡因酰胺。
是否常规用利多卡因预防室速或室颤的发生,意见不一致。
有认为严密监测,如偶有室早,一般不需治疗。
如出现室早成二联、频发(>5次/min)、多源或室早落于T波上,则应用利多卡因。
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
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文章目录*一、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二、心肌梗塞发病时如何急救*三、心肌梗塞患者饮食注意的事项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1、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约占心肌梗死的10%~20%。
心肌梗死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着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2、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室壁瘤约占梗死病例10~38%。
可发生在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
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心脏破裂约占致死病例3%~13%。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
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人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
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引起右心功能不全。
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4、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急性心包炎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
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5、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这种并发症大多数都是会发生在心肌梗死的发病初期,这种并发症还是比较轻微的,绝大部分的患者在发生这种并发症以后都还是可以恢复的,只有少数的患者才需要长期的使用起搏器来进行治疗。
6、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这种并发症都是非常常见的,这都是在发生疾病数天以后才会出现,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的心包炎、肺炎等,这些并发症出现以后就会对于人体身体受到伤害,这也会形成一些过敏的反应。
心肌梗塞发病时如何急救1、掐人中:用手指压患者人中,压到患者眉头皱起来。
2、呼唤: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他保持清醒,绝对不可以昏迷过去;身边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急救之王,此时先将几滴沉香油滴到患者的舌头上。
急性心肌梗死的7种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7种常见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病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而AMI并发症更是促使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AMI并发症是降低AMI病死率的关键。
本文对AMI常见并发症做简单归纳整理。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AM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易发生于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中,必要时需安装临时起搏器;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室颤)应给予直流非同步电复律,电复律难以纠正时应给予胺碘酮,之后重复非同步电复律,间隔时间必须1min,以减少心肌损伤。
同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持续性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有复律指征,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时可首选胺碘酮治疗。
对于心肌梗死后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超过48h者,有植入ICD指征。
对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可选用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治疗。
心肌梗死期间窦性心动过缓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严密监护,大多数患者通常可自行恢复且不影响预后。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主要与大量心肌坏死、心室重构和心脏扩大有关,也可继发于心律失常或机械并发症。
AMI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来选择。
轻度心力衰竭(KillipII级)时,可给予利尿剂、硝酸甘油、ACEI/ARB。
应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导致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合并右室梗死者不宜使用硝酸甘油。
严重心力衰竭(KillipIII~IV级)时,如果无低血压,可给予硝酸甘油;低血压者可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
治疗不满意者应注意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源性休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病因包括:①AMI相关的左心室功能衰竭;②AMI机械并发症,包括急性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和心脏游离壁破裂/心包填塞;③右心室梗死所致的孤立型右室心源性休克。
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心排血量及灌注压,支持心功能,防止梗死延展,并尽可能缩小缺血、坏死范围,阻断恶性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室流出道动态梗阻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室流出道动态梗阻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流出道动态梗阻;冠状动脉肌桥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由于乳头肌功能障碍或断裂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引起的心包填塞等。
这些机械并发症通常迅速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心源性休克,并多可导致致命性后果。
左室流出道梗阻常见于肥厚型心肌病,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心包填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性疾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继发于主动脉瓣狭窄的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也有少量报道提出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也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另一机械并发症并且可能引起致命性后果。
如果能及时诊治,可达到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于1年前开始出现活动时胸闷不适,向颈部及双上肢放射,休息后症状可缓解,考虑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瑞舒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口服药物治疗。
8小时前,患者追赶公交车时再次出现不适症状,伴无力,大汗,恶心,头晕等不适。
自服“硝酸甘油”约40分钟后症状缓解。
为求进一步诊治速来我院。
查体:T36.4℃,P103次/min,R18次/min,BP90/60 mmHg。
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部查体阴性。
实验室检查:CKMB20.51 ng/mL,hs-TNT0.462 ng/mL,BNP2135pg/mL均明显升高。
动脉血气分析PO260 mmHg,sO292%。
(鼻导管吸氧状态下)心电图,见图1。
2 患者入院后心电图动态演变急诊心脏彩超:EF5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间隔轻度增厚,左室壁运动不协调,左室前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收缩幅度减低)二尖瓣少量返流,三尖瓣少量偏多返流,左心功能正常底限。
初步诊断: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2.肺栓塞待排。
患者入院第二天行肺血管CTA,结果正常,排除肺栓塞。
患者住院4天后,如厕时突发头晕,黑曚,恶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AMI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 内最多见,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 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断药的广泛应用,心肌梗死后48h内室性心 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低血钾、低血镁等电解质紊乱是室性 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
心律失常
1.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 (2)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心率<120/min)和非持续性室速 (持续时间<30s)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大多为良性过程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时较为常见的室上性 心律失常,常继发于心力衰竭或心房梗死及心电不稳定。伴发 心力衰竭者以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治疗为主,无心力衰 竭的房扑或房颤患者可给予β受体阻断药或钙离子拮抗药(维 拉帕米或合心爽)等控制过快的心室率,也可给予胺碘酮。如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室率超过120/min,或引起心力衰竭、 休克或缺血加重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予同步电复律 。此外,心房纤颤者应加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 STEMI急性期的心力衰竭往往预示近期及远期预后 不良。
◆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包括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速、 第三心音和肺内罗音。
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血流动力学特点来选择。
1 .轻度心力衰竭(killipⅡ级) (1)吸氧,监测氧饱和度。 (2)利尿药:速尿20-40mg,必要时间隔1-4小时可重复使用。大
梗死患者入院前和住院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缺血所致的 原发性室速或室颤可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但如果能给予及时 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继发于充血性心力 衰竭、休克、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壁瘤的继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或 发病48小时以后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病死率高,远 期预后差。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发作前可无任何先兆症状。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
一、心力衰竭 二、心律失常 三、低血压和休克 四、心脏破裂 五、心室膨胀瘤 六、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及梗死后综合征 七、附壁血栓形成和栓塞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力衰竭主要与大量心肌坏死、 心室重构和心脏扩大有关,也可继发于心律失常或 机械并发症。
◆心肌缺血坏死面积是决定心功能状态的重要因素, 梗死面积占左心室的20%时即可引起心力衰竭,梗 死面积超过40%则将导致心源性休克。
静脉给予阿托品,传导阻滞致心动过缓伴血流动力学异常 者可置入临时起搏导管。 低血压和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心源性休 克的发生率已从20%降至7%左右,而其中90%以上发生在住院 期间。
2.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时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心
律失常
3.缓慢性心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常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可表现为室性
期前收缩,也可能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药物治疗包 括利多卡因、胺碘酮等。利多卡因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但可能增加病死率(可能与心动过缓和停博有关),主要用 于猝死高风险患者。 (1)室性期前收缩:
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对利尿药反应良好,用药后可降低肺小动脉 嵌入压,减轻呼吸困难,降低左心室舒张期容量和心肌耗氧量。 增高的左心室舒张末压的降低有助于改善心肌的氧供,而肺淤 血的减轻又使氧合效果增加,使心脏收缩力、射血分数、每搏 量和心排血量增加。但应避免过度利尿导致的低血容量、电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发于急 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常为一过性,可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 。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 不良。
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缓: 伴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心动过缓可静脉给予阿托品,心室率
低于40/min者应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 (2)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脏低灌注者多巴胺<3ug/(kg.min);治疗不满意者应进行血 流动力学监测。心肌梗死急性期,尤其是第一个24h内禁用洋 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以免造成心脏破裂、梗死面积扩大及恶 性心律失常。 (4)心源性休克者应给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泵(IABP)或左心辅助装置,尽早行血管重建术。
(4)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明显肾功能不全者可给予ACEI,不能 耐受者给予ARB。
心力衰竭的治疗
2.严重心力衰竭和休克(killip Ⅲ-Ⅳ级) (1)吸氧,持续正压给氧、无创或机械通气。 (2)无低血压可给予硝酸甘油,逐渐加量至收缩压下降>30mmHg,
或收缩压不低于90mmHg。 (3)低血压者可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5-15ug/(kg.min),有肾
急性心肌梗死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 响,一般不需治疗。频发、多源性或舒张早期的室性期前收缩 易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β受 体阻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和预防室颤十分有效,无禁忌症的 患者应早期应用。
心律失常
(2)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是急性心肌
心律失常
室颤的治疗首选非同步电复律(200-360J)。血流动力学 稳定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用 的药物包括①利多卡因:先给予1.0-1.5mg/kg的负荷剂量,然 后以20-50ug/kg持续静脉点滴。②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 维持量0.5-1.0mg/min,持续静脉点滴。胺碘酮不仅有较强的 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扩张冠状动脉,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也可选用索他洛尔。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行电转复。
(3)硝酸甘油:以扩张容量血管为主, 可降低前负荷、扩张冠 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硝酸甘油应从10ug/min的小剂量开 始,每5-10min增加5-20ug, 并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调整剂 量,一般可加至上限200ug/min。 应注意低血压和长时间连续 应用的耐药性。合并右室梗死者不宜用硝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