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生态景观建设初探
【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常德市生态廊道、斑块建设,融“三山三水”的城市自然山水景观格局为一体,保持山水城市特色,把常德建设成为城美、山美、水美的全国一流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具体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廊道;斑块;异质性
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将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城市化进入加速期,流动人口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冲击将会更加猛烈、更持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比人们预想的更超前、更严峻。常德市自1988年常德撤区建市以来,经过20多年建设,城区面积、人口增加了十几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然,走进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承受着诸如“热岛效应”、噪声、酸雨、空气质量差、交通堵塞、住房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通病”的折磨。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能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造成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速度远落后于高楼大厦的增长速度,以及城郊边缘区的生态隔离带不断被蚕食,削减了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所致。
1概述
常德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分,雨水集中,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年均气温16.7 ℃,年均降水1200-1900mm。常德地区西北部属武陵山系,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东部为沅水、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整个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由于地处洞庭湖平原,全市水系完整,河流稠密,数百条溪河汇于沅、澧两大水系。境内沅江长164公里,澧水长169公里,水能资源丰富。常德地区地下水分布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6.5%,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全区有地下暗河139条,地下热水(温泉)13处。
全市现已查明有裸子植物69种,被子植物2248种。近年来,常德市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底蕴,按照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推进景观园林、生态园林建设,使常德市呈现出绿色、生态、山水并貌、城景交融的美丽画卷;常德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常德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2010年4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
林绿化工作的通知》,结合常德实际,提出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有关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探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发挥常德“三山三水”的地理优势,保持山水城市特色,把常德建设成为城美、山美、水美的全国一流的生态园林城市。
2重视廊道建设
20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了大气污染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同心圆、带状、方格状、放射状和星状等城市形态中,星状城市景观对消除大气污染最好。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经济学家和城建专家又提出了廊道效应、扩散与反波效应等[1]。廊道(走道)(corridor)即一条带状的土地,在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廊道是各种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城市的廊道分为两大类: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人工廊道以交通干道为主,自然廊道以河流、山脉、植物带为主(包括人造植物景观)。
2.1自然廊道
2.1.1河流廊道
从经济角度出发,在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共同作用下,城市景观结构是在中心与干线形成的多边形实际地价梯度场向同心圆理想地价梯度场趋同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城市的发展是由内到外的摊大饼式的倾向,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经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格局,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平衡,而且由于各种物流、能流的阻塞,加速了中心区的衰退和死亡。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必须考虑利用自然廊道来限制这种摊大饼现象发生。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2]。常德市的自然廊道十分发达,主要的河流水系廊道有沅江、澧水、穿紫河水系、新河水系、花山河水系、护城河等 6 条;这些廊道象人体中血脉一样,起到了吐故纳新作用。在物质的运输、饮水、水汽的输送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人云:“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水体是大地之肾,水是智慧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园林之神。沅江是大自然赋予常德人民最珍贵的礼物。建设好两岸沿江风光带、诗墙公园、江南外滩公园,不仅要疏通航道、减污排污、保护水质,修堤护岸,提高沅江的运输和防洪安全的能力,两岸要避免高大厚实的建筑物。建筑界面应多样丰富,虚实相间,高低错落有致。
穿紫河水系、新河水系、花山河水系、护城河为常德江北城区内的环城水系,流量较小。在2010年启动了常德江北城区环水系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通过对环城水系的整治,使整个城区内水系开敞通畅,改善城区内水系的水质,提升水系周边的环境质量,两岸应以居住、休闲、旅游为主,并控制至少20米以上的绿化带。
2.1.2山脉廊道
根据常德市城市特点,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将山、水、林、城联成一体,做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廊道、斑块,形成“长藤结瓜”的格局。常德市山脉廊道较为发达,西侧近郊有河洑山山脉;北面有太阳山山脉;南面有德山山脉廊道。这些山脉是常德市的生态屏障,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各种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生态“孤岛”,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物“遗传贫瘠”,这些天然廊道彼此相依相连,有利于各生物种的繁衍、保存、流动(动物);这些廊道森林覆盖率高,可以吸收大量城市二氧化碳,通过光和绿叶的共同作用制造新鲜的氧气输送城市,是常德市的肺,同时还在气流的交换、以及空间异质性、生境异质性等都有重要作用。这些廊道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人力所不及的。作为生态公益林,要切实保护好、利用好。
2.2 人工廊道
人工廊道主要指人工修建的铁路、公路及其它通道。在物质运输、人员流动、气流交换、生物流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市主要外向廊道有黔张长高速铁路、石长铁路复线、长常高速、长益常城际铁路、常岳高速、机场快速等 6 条运输干线。两侧建筑较多,现有景观资源散乱,沿线尘埃、噪声、废物、废气污染严重。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乔木树种,营造多树种、复层绿化带,提高林木密度,实行乔、灌、草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在树种配置上 ,常绿、落叶相结合,高大、中等、矮小相配合。靠近通道内侧选择中、小乔木,中间栽植高大乔木,外侧栽植小乔或灌木,横断面上呈现出“山”字型,增强林带的抗风能力和行车安全性。
3突出斑块建设
斑块(patch)是城市景观要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按其起源分为4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资源斑块、引入斑块。按其区位分为 3 类:城区斑块、城郊斑块、湿地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班块也是可相互转换的。
3.1城区斑块
城区斑块以建筑物、公园、街道、生产、生活为主。其生态建设的以公园、街道为主要内容。常德市区公园不多 ,而且特色不明显 ,应该列为城区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保持现有滨湖公园、屈原公园、孤峰公园、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等公园基础上 ,新增一些具有明显地方、文化、纪念意义的主题公园。如丁玲公园、白马湖公园、江南善卷文化产业园、姚湖公园、花山湿地公园、沅江三桥桥头公园等。在选址上结合民间传说、地形、地貌以及人口布局等因素,科学设计,充分表现湖湘文化、善卷文化的特点。
3.2城郊班块
城郊班块以山林、田园、村庄、道路(廊道)为主。常德市郊山林相对发育,环绕四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