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陈松剖析.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公共性的回归与重构陈松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内容提要】民营化在舒缓政府财政危机、提升效率、扩大选择权、提高公共服务品质上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这些一边倒的认识之下,民营化的假设前提、局限以及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属性却被遮蔽和忽略,本文从民营化产生背景及其功能动因切入,分析民营化假定在现实条件下的可能与局限,提出了公共服务公共性的回归和重构,通过契约的治理,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实现民营化的最优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假设/公共性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竞争,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
①目前,我国政府正探索建立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主要工具,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多元化。
②毫无疑问,通过政府和私有部门角色的重新安排以及它们功能的互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构建公共服务新秩序,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至关重要,③但是,正如艾略特斯科拉教授所言:“现实中的市场总是被不充分的产品信息、未来事件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
”④因此,对于正在兴起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造,需要深刻理解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的前提假设及其局限性,而非简单的“以利维坦为唯一”或是“以私有化为唯一”⑤。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兴起——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以凯恩斯主义为主流,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福利国家体制,国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应负担积极主动之角色。
⑥由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对于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赋予政府更大角色的挥洒空间,使得战后福利国家的政府能够强有力的主导民间社会的发展,积极扩增社会福利的范围与水准。
⑦然而,70年代后,欧美国家财政收支失衡,难以维继负担庞大的福利支出。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理论困境与反思
为的市场不能解决的外部性问题。 ” 在此基础上 , 产权制度
与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协调统一 , 构成 国内外公 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 委托代 理理论 之于公 用事业 民营化
南漳县“ 泥水门” 事件再到内蒙古赤峰市水污染事件以及毁 誉参半的“ 宿迁医改” 事件等。这~系列 问题引起了政府和
离 的基础 上 的 , 府将 公共产 品 的生产 任 务委托 给私 营部 政
门代理执行 , 以期获得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种委托代
中图分类号:1 1 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8 5 4 (0 00 — 0 4 0 F2 . 2 A 1 0 — 9 72 1)6 0 5 — 3
I
摘要: 在历史的见证下,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4 ̄g T显著成果, 目 L - 但是 前各种问题频现也昭示着民
公用事业被政府垄断经营, 在产权机构安排上 , 公共产权形 式上为全民共有, 但实际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有产权无法参 与其 中, 这导致了公用事业 自然垄断的问题。这种排他性 的产权配置屏蔽 了市场竞争 , 导致公用事业经营的低效
计最优契约、 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 , 进而 氐 代 理成本, 提高代理效率, 更好地满足 自身利益。其基本路径 是: “ 委托人设计契约— 理人根据隋况选择接受( 代 或拒绝) 契约—代理人提供努力一随机因素决定现状态—委托人根
理关系隐藏在民营化实践中, 并通过合 同外包、 特许经营等
民营化形式体 现出来。
会福利函数没有达到最优。
其 二 , 产权 的理解 存在偏差 。按 照英 国学者 P 阿贝 对 ・
3交易费用之于公用事业营化 .
有关交 易费用的理论最 早可 以追 溯到科斯 的制度经济
公共管理中民营化利弊
公共管理中民营化利弊篇一:民营化行管103班顾呈军 6300110013民营化利弊分析案例背景枣阳基本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 20XX年03月21日10:59 襄阳晚报襄阳晚报消息(通讯员李文成)日均诞生近10个老板,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年增幅逾两成。
这一成绩单,意味着枣阳市去年大力推行的“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见到实效。
据统计,20XX年枣阳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发展18902户,较上年增长23.6%,其中新发展3579户,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发展的总量和增量均居襄阳地区各县市区首位。
发展不够是县域经济最大的实际,市场主体不多是最突出的难题。
去年以来,枣阳市围绕“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的要求,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
作为牵头部门,该市工商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运用工商职能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工作的意见》,个体经营试营业、大学生创业“零首付”注册等一大批拆“门槛”、破“栅栏”的超常规举措相继出台。
与此同时,枣阳市工商局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了“百名工商联百村”“百名工商帮百企”“百名工商助百社”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把无照经营户引导成合法创业主体。
开办创业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登记,让返乡民工变身“执照农民”,一些农村分散经营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集群创业主体。
去年,该市新发展各类农业公司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8户,增幅分别达20.4%、73%。
“草根经济”被激活,“参天大树”也需精心培育。
枣阳市工商局围绕非公企业、引资项目和新兴产业,完善成长服务机制,通过全心、全程、全面、全力的“四全”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小巨人”培育工程开花结果。
枣阳市300名工商干部先后深入到非公企业、农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走访座谈,新发展注册商标87件,“久哥”“汉光”等著名商标3件,“天华”“民爱”等知名商标25件;为枣化、金华麦面等46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5亿元,使企业获贷款1.7亿元,为企业强筋壮骨搭建了融资“金桥”。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报告
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姓名戴友明考籍号9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联系指导教师方羡辉2011年4月8日目录容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绪论 (2)一、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的提出 (4)1、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 (5)2、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依据 (6)3、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意义 (7)4、国外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启示 (9)二、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现状………………………1 11、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施 (11)2、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状况 (12)3、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三、加快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对策建议 (17)1、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宏观路径 (17)2、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微观举措…………………20 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5)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容摘要】【关键词】绪论在公共部门改革的过程中,“民营化”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成为了改革的主流。
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运动,政府改革也引发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浪潮。
从大的方面来说,无非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化、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
①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由于种种诸如效率问题的产生,政府角色也遭受到质疑,一场发生在公共服务领域轰轰烈烈的改革也随之爆发。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我国是民营化的先驱,1978年率先从农业部门开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模式上的不足,这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借鉴,再结合我国国情下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到,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下)
详见 图 l 。 公共 服务 的实际 的生产 过程 转到 私 营部 门 ( r ae 大致状况 , pi t v 根据计 算 , 国是在公 共服 务 民营化 的过 程 中 英 sco ) etr 进行 。 委托授权 的“ 治理工具” tos f o e— (o lo g v r
兰州大学 掌报 ( 会科掌版 ) 3 卷 第 6 2o 年 1 月 社 第 7  ̄/o9 1 Junl f azo nvri S c l c ne) o.7 N ./ oe e, 09 o rao nhuU ies y(oi i cs V 1 o 6N vmbr20 L t aS e 3
c mp t ie t 公 共 服 务 民 营 化 的 途 径 种 类 繁 多 ,O C E D成 形式 越 来越 多 的人 称之 为竞 争性 采 购 ( o eiv o rig 。合 员 国公 共 服 务 民营化 的机 制基 本 上 可 以分 为三 大 sucn ) 同外包 的主要 目的是 通过 向公共 服务 类: 委托授权 ( eeain) 撤 资 ( iet n ) dl t g o 、 dvsme t 和替 的供 给过程 中引入竞 争机 制而增进 公共 服务供 给的 代 ( i lcme t 等 。每一类 下面 又可 以细分 为 多 效 率 。 ds ae n ) p 种具 体 的 民营化 方式 [。下 面 我们 将结 合 实际 的经 1 ] 尽 管 OE D国 家 采用 合 同 外 包 的 形 式 进 行 公 C 验数据分 析每一种机制 在 O C E D国家公共 服务 民营 共 服务 供 给 的具 体 数 据 很 难 获 得 ,但 不 容 否 认 的 是 ,这 种 形 式 在 0 D成 员 国 中被 越 来 越 广 泛 地 EC 化过程 中的使 用情况。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引言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
当前现状1.政府主导: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以政府主导为主。
政府负责策划、组织和监管公共服务的提供。
2.民营参与增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民营企业的参与逐渐增加。
3.市场竞争不充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监管不力和市场垄断等原因,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
4.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民营企业在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时,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源,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给公民带来一定的风险。
有效路径为了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有效发展,以下是一些值得探索的路径:1.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方,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服务,同时严厉打击服务质量不达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2. 改革行业准入制度为了促进市场竞争的充分发挥,应该逐步改革行业准入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
同时,加强行业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项目。
4. 加强民营企业能力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培训、咨询和财务支持等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5. 引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学习他国在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方面的做法。
通过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
结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
一、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和城市绿化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运营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服务意识淡漠等等一系列的弊端。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势是,(1)民营化,即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向民营化转变,这是目前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最基本内容;(2)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向吸收民营资本、国外资本转变;(3)竞争化,即由自然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4)经营化,即在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基础上向经营性拓展,由事业逐渐向产业转变。
任何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成本。
对私营企业来说,参与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政府是否守信、投资能否回报等。
这些风险无疑将影响私人利益。
对于公共管理主体来说,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是否也存在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呢?我们认为,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虽然是国际潮流,但公用事业的存在的基本原因,正是基于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暗示了市场价格机制面临的困境。
”也就是说,公用事业是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
因此,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逻辑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性使公用事业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可能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
基于公用事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些潜在公共风险的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是正确推进中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理论问题。
二、动态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向及模式在我国现行的法规、规章中,对公用事业及其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
例如,在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所称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行政规制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公用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增加融资渠道,补充政府在公用事业上投资的不足,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已是大势所趋。
政府应加强在公用事业的市场准入、公共产品的价格形成、普遍服务与适度补偿等方面的研究,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并协调公用事业产品提供中的商业性和社会性原则,从而构建适合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行政规制,规制改革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方式又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在公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公用事业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供给,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管理责任。
由于政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有限,造成公用事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随着市场功能的不断强化,私人部门对公用事业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强――民营化,这就为公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目前,公用事业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一步改革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发展公用事业的基本取向。
一、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用事业的民营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这次公共行政改革的主题在于“体现了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i]于是“更多地依靠私人组织,更少地依靠政府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ii]的民营化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民营化的优势在于不仅使政府卸去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职能,而且充分发挥了公民、企业与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社会治理下的共赢,正如美国学者萨瓦斯所言的“民营化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战略。
它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信念,即政府自身和自由健康社会中政府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
民营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政府,更美好的社会。
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织,被排除在法律体系之外,生存空间受限。另一方面,管理和社会
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存在较严重的非 营利组织 的营利行为 ,影响了非 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2 我 国公共事业 民警化 的战略
2 . 1 核心战略 :明确 民营化改革的根本 目标
( 1 ) 政策与法 规失衡 。公 共事业 的改革 涉及到一系列权 力和利 益关系 的调整 ,改制后公共事业又面 临着新 的运营方式下 的整体协调 问题 ,需要政府进行新 的制度设计 ,并凭借 国家权威强制性地推行。 这种新 的制度安排首先表现为制定完善 的政策与法规 。我 国政府在法 规与政策层面 的作用还远未发挥 出来 ,突 出的表现为 :法规政策不到 位 ,法规 、政策滞后现象严重 ;法规 、政策 的规定过于宽泛 ,不够具 体 ,缺 乏应有的可操作性等 。以前 的 《 铁路法 》 《 电力法 》 《 邮政 法》 《 航空法 》 《 电信法 》和 《 城市供水条例 》等法规均无法适应当 前形势发展 的需要 ,必须尽早制定 和修改各垄断行业 的法律法规 ,出 台《 水法 》 《 煤气法 》等专门法律 , 否则 ,法规与政策的失衡与缺失 必将成为民营化的绊脚石 。 ( 2 ) 政府监管能力薄弱。政府监管是公共事业 民营化后政府亟待 加强 的职能 ,也是政府能力 的集 中体现 。如果 民营化后政府监管职能 出现缺位或越位 的话 ,其结果不但会损害到社会公众 ( 消费者 )的切 身利益 ,而且也会损害 到民营化后企业 的利益 ,因为政府监管不力会 导致市场竞争 的无序 ,市场 的无序竞争最终又会损害到企业 的利益 , 最终会转嫁给无辜的公众。
我 国 公 共 事业 民营化面 临的 问题及解 决措施
黄凌梅
( 郑 州 大学 公共 管 理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摘 要 :在公 共 服务 的供 给上 更 多地 依赖 于 市场 ,更少 地依 赖 于政 府 是我 国公 共 事业 民 营化 的核 一 t l , 理 念 。在 中 国公共 事 业 民营化 在众 多 领域 得 到
公用事业民营化
一、浅析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一、公用事业以及民营化的认识1、对公用事业的认识公用事业,英文称Public Utilities,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传统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铁路、航空、邮电、天然气、电力、供水、等涉及公共利益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和服务。
在英国和美国的法律上将公用事业定义为:“受公共利益影响的经济行业及其活动"。
公用事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用事业是指水、煤、电、气等几个事关各种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业,广义的公用事业是指所有为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及活动,则包括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的范围比较广泛,行业与行业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综合来看,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基础性。
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必备物品,公用事业不但为各个不同产业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必要的供水、供气、供电、道路运输等基础条件,也为民众提供必要的生活基础。
同时,公用事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是整个社会其它部门产品和服务成本的基础,公用事业某一产业或具体各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的变化,都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作用,都会给民众的基本生活带来利益上的巨大变化。
(2)公益性。
公用事业所提供的许多产品和服务都是为大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所服务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能独占或排他性消费,具有明显的公用性。
更为重要的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是那些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这些都决定了公用事业所具有的政策性,即对公用事业的改革不能完全根据市场的供求机制来作为依据,政府要根据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特征实行严格的价格上的监管,要对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维护好人民群众公共利益。
(3)垄断性。
公用事业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显著等特点,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公用事业存在成本弱增性,即在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有一家企业提供~定数量的产品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生产效率,即具有自然垄断性。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1.0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国外的民营化研究都是放在“公共事务”、“私有化”的语言体系下展开的,伴随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出现了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人类对公共事务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一直到19世纪中叶的早期成长阶段,主要运用经验式管理手段;19世纪中叶到20时间80年代的公共行政阶段,政府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20世纪开始到现在的新公共管理阶段,即是公共事务私有化高潮迭起的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全球经济竞争、民主化、信息革命、财政危机。
绩效赤字、政府信任赤字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西方各国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
政府管理运作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顺应变化的、具有弹性的公共管理。
1.1市场失灵论自萨缪尔森以后的经济学家都看到了市场的失灵即资源的无效率,由此引发了政府政府经济理论,认为政府的存在有助于人们解决稀缺性,并提供一种配置稀缺资源的非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垄断、外部性和经济不平等”四大市场失灵问题。
1.2科斯定理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没有产权的地方通过建立产权来纠正外部性是可能的,然而产权归于当事人双方的哪一方是否重要?1960年,罗纳德•科斯提出的科斯定理给出了回答,认为如果产权存在,而且交易费用低,私人交易就是有效率的,即在有产权和低交易成本时,就没有外部性,交易各方都考虑到了所有成本和利益,因此产权归谁并不重要。
1.3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好的,则存在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则认为该经济体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111155010053学生姓名:张丽指导教师:王秋菊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其中核心的主张之一就是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生产者角色与提供者角色分开,打破公私部门界限,把治理变革从政府内部引向外部,把过去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交给政府以外的力量完成,或者二者合作共同承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化成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并不令人觉得奇怪。
在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研究目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
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产生影响作用。
国内外现状: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非常重视公共行政的民营化。
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有多种类型,如公共财产管理民营化,即通过民间入股的方式管理公共财产。
还有行政任务的民营化,即特定事务的公共属性不变,但国家本身不再负担执行或负担全部执行,而开放由民间负责或提供。
而在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成本有所降低;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第三,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竞争政企分离一、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兴起名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以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主要取向。
公共事业民营化模式分析_基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证研究_王雁红
〔作者简介〕王雁红(1978—),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
〔收稿日期〕2010—01—05公共事业民营化模式分析———基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证研究王雁红(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内容提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 O T 、T O T 与P F I 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目前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 O T 模式的先例,对于民营化模式的运作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共事业 民营化 B O T 模式【中图分类号】D 0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23(2010)01-0098-04一、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内涵与主要模式(一)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内涵公共事业,是指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物品,[1]包括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其价格水平和服务方式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性,即具有某种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某些经营设施可通过使用者收费方式来补偿服务成本。
二是自然垄断性,即公共事业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额大,成本回收期长与具有规模经济等特点,通常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来提供产品容易带来行业垄断。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不分,政府通常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统包统揽方式。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弊端日益凸显,如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低下与亏损严重等。
因此,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迫在眉睫,而民营化则是改革的路径选择。
公共服务民营化-以济南市为例
公共服务民营化-以济南市为例摘要公共服务一直是社会服务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
但由于政策不全,资本管理混乱等问题,公共服务民营化一直没有发挥其完全优势,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逆民营化的现象。
本文便从,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直接让公民受益的服务,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公共服务民营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脚步,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贪腐、政策不全、社会不公平化、投资者趋利性的问题,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风险评估来解决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出现的问题,公共服务民营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当前所出现的公共服务逆民营化,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把公共服务民营化彻底的、清晰地、完全的展示在公众面前,并分析我国未来的公共服务民营化到底该走向何处。
关键字:公共服务,民营化,逆民营化前言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并不全面,并且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本篇论文采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用结果为依据的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公共服务一定是服务于人民的,一定是具有广泛的服务性和公益性的,由于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和资本家的逐利性存在天然的矛盾,导致当今的许多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许多问题,令人们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处于一种束手束脚的境地,既想放开手脚广泛的吸收社会资本,却又怕资本过多导致尾大不掉。
但我认为资本和公共服务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只要调节好资本的逐利性和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我们便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本来完成许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让人们享受到更好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本篇论文通过在济南市多个小区实地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参考文件,进行了详细整理,得出我国民营化公共服务到底应该走向何处。
1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直接让公民受益的服务1.1公共服务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我们要论述公共服务民营化,首先便是对公共服务进行定义。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反思——萨瓦斯民营化理论评述
非排他性 、个人消费—共同消费之间,甚至会在其间摇摆转化。据此可描绘出现代社会需要的物品和
服 务结 构 图 ( 见图 1 ) :
图1 现 代 社 会 需 要 的 物 品 和 服 务 结 构 图
在这一模型中,物品和服务的特性不仅决定着消费者 的支付意愿 ,如个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个人 消费的特性 ,消费者有足够的意愿付费支付 ,而集体物 品则因其非排他性和共同消费的特性而无法排 除任何其他人 的消费使用和受益 ,所有人都会成为搭便 车者 ,而不具有支付的意愿 ;也决定着生产者 的供给意愿 ,如可收费物品因具有排他性 ,理性 的提供者有意愿供给这种物品 ,而共用资源具有非排
营的各类企业组织;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政府部门。在萨瓦斯那里 ,前三者合称为私人部门
或私营部门,而 民营化 “ 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信念 ,即政府 自身和 自由健康社会中政
府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 ① 。所 以民营化首人部 门的恰当角色 ,是 民营化的理论原点。
是彼 得斯 提 出未来 政 府 的更 为 系统 的战 略构 想模 式 ,有 一 项概 念如 影 随形 ,那就 是 民营化 。
关 于 民营化 ,弗 里德 曼 、图洛克 、唐 斯 、德 鲁克 等人 都 是先 驱者 :作 为 经济 学家 的弗里 德曼 最 初
提 出 了早 期 民营 化 ( 更 多 的可理 解为 市 场 )的相 关概 念术 语 和知 识结 构 ;作 为弗 吉尼 亚 学派代 表 的 图
人的消费并不能排除其他人 的受益 ;所谓消费特性则根据被消费者同时和共同使用时是否会减少产品 的数量和质量而分为个人消费和共同消费 ,具有典型个人消费特性的是个人物品,其他人的消费会减
少个人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而具有典型共同消费特性 的是国防广播电视等 ,更多人的消费使用并不会
武汉公交民营化改革问题研究
武汉公交民营化改革问题研究摘要:城市公交是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具有弱自然垄断性,实行民营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武汉公交实行民营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推动民营化改革,健全相关规制,是改善武汉公交状况治本之策。
关键词:武汉公交民营化公交改革规制一、武汉公交现状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人口总量已达900万。
城市公共交通伴随城市的成长而发展起来。
近几年,武汉城市公共汽车虽有很大进步,但与城市的发展相比依然滞后。
1、公交出行率低。
要公交优先,就要提高出行率公交出行率。
与其它几个大城市相比,武汉公交出行率明显偏低。
具体情况见表1的数据。
(数据来源:2011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商报2011-01-25 新华网2012年09月26日)2、公交服务差,群众满意度低。
在武汉市文明办委托下,武汉市统计局对全市25个重点窗口行业2012年上半年群众满意度进行了测评,其中排在最后2名的是公交和出租车,群众对这两条的满意率只有53.1%和42.6%,各种投诉建议最多,一些市民总结武汉公交是“挤”“乱”“烂”“险”。
3、公交服务供给模式单一,运营效率低。
武汉现在的公交服务,完全由国有独资的武汉公交集团公司提供。
虽然公交企业享受了部分财政补贴,但仍亏损经营。
截至2010年底,市公交集团资产36.54亿元,负债38.89亿元,资产负债率106%。
2010年亏损4.21亿元,累计亏损达到11.17亿元[1]。
武汉公交集团经营公司太多,旗下公汽总公司、电车公司、通恒公司(合资)等10来家,其经营范围太广,除了地铁几乎囊括全部公交主业,还有很多副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广告、旅游、商贸、娱乐餐饮等。
战线太长,许多业务是完全竞争领域,和公交的准公共物品性质不符。
总体来说,武汉的公共交通服务与武汉的城市格局和市民的期望都有差距。
二、武汉公交应该民营化什么是民营化?民营化大师、美国经济学家萨瓦斯从广义上将民营化界定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要” [2]。
浅析公共服务民营化
浅析公共服务民营化雷慧杰(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新公共管理的中心是把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到公共部门之中,打破公私部门的界限,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财政、经济、管理等问题,而且对于政府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营化深入的探讨研究,发挥其在经济运行中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优缺点;有效应用【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85-03【收稿日期】2017-11-20【作者简介】雷慧杰(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变革的浪潮,我们把它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民营化在这场改革中引领了一股国际性的潮流,它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民营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2016年2月国务院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草案)》,明确指出鼓励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我国在大力鼓励推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念公共服务民营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弄清相关的概念是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前提条件。
(一)民营化关于民营化的概念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和分歧。
民营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69年提出,但他并没有对民营化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
James ·Sundqusit 是较早界定民营化涵义的学者之一,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真民营化”和“假民营化”的概念,认为“真民营化”意味着在民营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并没有转移,而只是通过转移民间功能所表现出来的绩效;而且,“真民营化”只不过是政府角色的减少而已,它并不会导致政府角色的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而我国目前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伴随西方公共服务的改革浪潮,我国公共服务也开始了民营化道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和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以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其民营化的实施。
本文以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实施现状及未来如何发展为主线,试图通过案例总结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有效发展的普遍性意义。
首先,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述。
本文在对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将萨瓦斯完善后的“民营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在对实施民营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梳理后,明确了本文进行民营化的案例研究所依据的分析工具。
此外,基于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对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指出民营化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用性。
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梳理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演变着手,分析了自发供给阶段、计划阶段、半自发半计划阶段以及市场化阶段供热制度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确定、计划制定和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重点从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定价、系统建设、政府规制和特许期限五方面进行考察。
再次,根据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所获得的一手及二手资料,从战略、计划及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民营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公众绩效及总体绩效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绩效进行了考察,分析显示,民营化改革后,靖远县供热服务绩效有较高的改善,但在企业绩效的改善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根据前文所做的研究,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作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是规制的合同化、政策向用者的倾斜以及以公益约束“盈利”和以“盈利”保障公益,这些对其他地域或领域实施民营化改革具有可供借鉴之处。
最后,对我国推进民营化的可行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我国推进民营化的可行路径可从解决购买行为的“内部化”、提高社会组织的谈判能力、完善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明确民营化工具价值的本质四方面入手,而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未来发展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增加竞争,
并可用民营化来变革社会保障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