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类型及组织方式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 班
设备可加班时间
人力可加班时间
合计设备产能
合计人力产能
订单
排程量
标准工时 负荷时
负
荷
分 析
分对 析策
产能负荷分析
说明
累计
备注
7
二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 固定资产的数量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8
1 固定资产的数量
●设备数量:指能用于生产的设备数,含①处于运行 的机器设备;②正在和准备安装、修理的设备;③ 因生产任务不足或其他不正常原因暂停使用的设备 。不含①不能修复决定报废的设备;②不配套的设 备;③企业留作备用的设备;④封装待调的设备
19
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组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以大多数设备组的能
力或以主要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作为车间生产
能力综合平衡的依据
②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如装配车间)
M
F制 A a t
M: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 F制: 计划期制度工时(h) A: 生产面积(m2)
= F制×A×q
一种作为代表产品,以代表产品产量表示生产能力。
换算步骤: ①计算产量换算系数
Ki ti / t代
Ki:i产品产量换算系数 ti :i产品工时定额
t代:代表产品工时定额
②将i产品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
Qi代 Qi Ki
例:
14
代表产品法例:
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在车床上加 工A、B、C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 台时定额(台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 。
●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 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后的工作时间数
设备年有效 工作时间
=
年作制日度数工×每作日小制时度数工×
设备计划 利用系数
●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10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生产效率
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产量 时间定额:制造单位产品耗用的设备时间
2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 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在一 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 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 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
3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 生产系统在一定期间能够提供的最大产量(capacity);
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
③
④ ⑤=②× ⑥=⑤/∑⑤
⑦
④
⑧=⑦ × ⑥ ×1/ ④
45
0.9
252
28.19
291
50
1
400
44.74
416
55
1.1
242
27.07
930
229
-
-
894
100
91536
3 假定产品
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不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换算步骤:①将各种产品按其产品产量比重构成一种假定产品
n
t假= ti qi i 1
26
特点:单件移动
工序1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ti +(n-1)tL 最大的单件工序加工时间 =(10+5+15+10) +(4-1) × 15
= 85
工序2 工序3 工序4
20
40
60
80 85 100
t
27
(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 ,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
3
(2)平行移动方式
4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5 2 选择移动方式要考虑因素
二 生产与运作过程先进性、合理性的主要标志
23
一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
(1)顺序移动方式
概念:指一批零件或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
后,整批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
例: 加工批量n=4,工序数m=4,各道工序时间 t1=10min t2=5min t3=15min t4=10min 其顺序 移动方式示意图如下:
1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 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3 企业生产能力确定
18
1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先将设备按其功能、生产率、功率、精度等
分组
②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
M FS t
M FSq
M: 设备组生产能力 F: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S: 设备组设备数量 t: 产品的时间定额 q: 产品的产量定额
a: 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m2/台) t: 单位产品占用时间(h/台)
q: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
20
五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①以实物单位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比较 ②以台时为单位进行比较
Tj
n Qi i1 1 ri
tij
Tj : j设备组生产任务所需台时 Qi: i产品计划产量 tij : i产品在j设备组加工的台时消耗定额
ri :i产品 废品率
n : 品种数
21
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
1 提高设备的实际利用时间,减少设备的 停歇时间
2 提高设备的利用强度 3 改善生产面积的利用 4 增加工作班次,增添设备生产面积
22
2.2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一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时间组织
1 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2
(1)顺序移动方式
——最大生产能力(peak capacity):
包括加班,临时雇佣;
如,1天的某几个小时或1个月的某几天,短期维持的生产能力;
——维持生产能力(sustained capacity):
用正常的方法能够持续维持的生产能力。
4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基础数
1)能力(人/机) =1个月开工日数×每天平均实际工作时间×
工序1 10
特点:整 批移动
工序2 工序3 工序4
5
15
10
20
40
t
60
80
100
120 140 16024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m
T顺=n ti i 1
n——批量
m——工序数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n∑ti =4×(10+5+15+10)
= 160
ti ——i工序单件工时 T顺——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周期 例: T顺=4×(10+5+15+10)=160
或 T平顺 ti (n 1) ( t较大 t较小)
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大的工序单件工时 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较小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40+(4-1)×(10+15-5)=100min
29
2 选择移动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1) 生产类型 (2) 企业内部专业化形式 (3) 零件重量及工序劳动量大小 (4) 设备调整量大小
一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
四个一 定
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
<例> 汽车公司,台/辆;钢铁公司,吨;炼油公司,桶。
限制
——标准生产能力(nominal capacity):
与一天的生产数无关,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最大产量
(不包括加班,临时雇佣);
t假:假定产品的时间定额 ti : i产品的时间定额 qi : i产品的产量比重
n : 产品品种数
②i产品的换算系数 ki ti / t假
③i产品产量换算为假定产品产量
Qi假=Qi Ki
例 16
假定产品例:
某厂铣床组有铣床14台,每台铣床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53小时, 铣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台时分别为200台、100台 、140台、16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00台、60台、100台、 120台。试用假定产品法计算铣床组的计划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各 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 注意:辅助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相同的设备,不参 与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能力的计算
● 生产面积数量:生产面积只含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 筑物面积,不含非生产性房屋、建筑物和厂地面积
9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
指在规定的工作制度下,计划期内的工作时间
年制度工作日数=全年日历日数365-全年节假日数114=251 年制度小时数=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f 一班制:f=8h(2008) 两班制:f=15.5h(3890.5) 三班制非连续设备:f=22.5h(5647.5)
①确定B为代表产品
②以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
Q代
10 4648 50
93(0 台)
产品 名称
①
计划 产量 (台 )
②
A 280 B 400 C 220 合计 900
单位产品
台时定额 (台时/台 )
换算 系数
换算为代 表产品的 量(台)
各种产品占 全部产品的 比重(%)
以代表产品为 换算为具体 计算单位表示 产品单位的 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台)
第2章 生产能力 及其实现方式
2.1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
= 12
9
3
6
2.2 生产与运作类型
2.3 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1
2.1 生产能力及其核定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
二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四 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 五 生产能力的核算 六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七 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
开工率×人员或机械(台)数 2)人员开工率=出勤率×(1-间接作业率) 3)机械开工率=开机率×(1-故障率)
5
-总标准作业时间= 生产量*(单位标准准备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
2.
+(所需批次*每批标准准备时间)
作
总标准作业时间
业
-总实际作业时间=
时
生产效率(组织效率*作业者效率*机器效率)
间
总实际作业时间
-所需生产手段量= (机械,劳动力)
一= 定期间内单位生产手段的可能作业时间
<图3> Batch 生产体系
单位作业时间
Batch 1
Batch 2
单位准备时间 Batch准备时间
<例> 生产单一产品的某一公司,下月需求是200个,现无库存. 单位产品的标准准备时间是0.5小时,标准作业时间是3小时. 200个产品分别由10个Batch生产,每个Batch的标准准备时间 是4小时,组织效率100%,作业者效率95%,机械效率90%.若下月 22个工作日(每日8小时作业)需要几台机器?
总标准作业时间= 200*(0.5+3)+10*4=740小时
总实际作业时间= 740/(1*0.95*0.9)=865.5小时
所需机器= 865.5/(22*8)=4.9(约 5台)
6
产能负荷分析表
工程别
分析时段
可调度天数
可调度设备数
正 每班人数
产
常 班
每日班次
能 分
设备产能时间
析
人力产能时间
可加班时间
产 计划 各种产品占 每种产品
品 产量 产量总数比 铣床组台
名 (台 重(%) 时定额(
称)
台时/台)
① ② ③=②/∑②
④
假定产品 台时定额
⑤=③×④
以假定产 品为单位 的生产能 力(台)
⑥
铣床组各 种计划产 品的生产 能力(台 )
⑦=⑥×③
换算系数 Ki
⑧=④/98
假定产品 计划产量 Qi→假
⑨=②×⑧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和占用时间
总: 设备与生产面积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生产效率越高,
则生产能力越大
11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1 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基建设计时,设计任务书和技 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
2 核定能力: 若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企业有设计能 力,但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原设计水平 明显落后;或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重 大变化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3 计划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生产技术 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为编制 生产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12
四 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1 具体产品 2 代表产品 3 假定产品
13
四 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1 具体产品
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类型企业
2 代表产品
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选择其中
工序1 10
工序2
5
工序3
15
工序4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5
45
t
28
计算公式:
m
m1
T平顺 n ti (n 1) ti短
i 1
i 1
ti短 ——相邻两工序中,工时较短的工序单件工时
T平顺=160-(4-1)×(5+5+10)=100min
A 200
0.33
100
B 100
0.17
60
C 140
0.23
100
D 160
0.27
120
合 600
1.00
-
计
33
214.5
(
10
4553×14 110.5
23
)/98
149.5
=650
32
175.5
98
650
650
1.02
204
0.61
61
1.02
143
1.22
195
603
17
五 生产能力的核算
25
(2) 平行移动方式
概念: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 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 工序上的加工平行地进行
生产周期计算公式:
m
T平= ti (n 1) t长 i 1
t长: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
例: T平=(10+5+15+10)+(4-1)×15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40+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