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必须维持一定的过热度
浮升力=重力
表面张力=汽泡内外压力差
2R pv pl R2
R
2
pv
pl
49/76
2、汽化核心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加热表面上凹坑、裂穴最有可能成为汽化核心
这些地方的过热度要保证
R
2
pv
pl
50/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 汽泡的脱离直径和频率
)
dp dx
l g
l
2u y 2
u
t x
v
t y
al
2t y 2
1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考虑(3)液膜的惯性力忽略
l
(u
u x
v
u y
)
0
考虑(7)忽略蒸汽密度
? dp
dx
0
考虑(5) 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 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导热
u
t x
v
t y
0
1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l2 r
tw
)x
18/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 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hx
dx
1ts
tw
l
dx
1
ts
tw
hx
l
hx
gr l2l3 4l ( ts tw
1/4
)x
19/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4)整个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h 1
l
l 0
hxdx
4 3hxl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层流向湍流的转捩
(1) Rec 1600
(2)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h hl
xc l
ht
1
xc l
式(7-12)
注意关联式的定性温度
(3)水平管一般为层流
无波动层流
Re 20
有波动层流
Rec 1600
湍流
27/76
四、例题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பைடு நூலகம்
1、思路
层流核算Re
Re≤1600 结果 Re1600 层流+湍流
xc
2、要用的公式 水平管外
竖直表面
hH
0.729
l
gr d(
l2l3
ts tw
1/ 4 )
h
1.13lglrts l2t3lw
1
4
28/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例7-1 压力为1.013×105Pa 的水蒸气在方形竖壁上凝 结。壁的尺寸为30cm×30cm,壁温保持98℃。 计算每小时的热换量及凝结蒸汽量。
57/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制冷介质饱和核态沸腾的Cooper公式
h Cq0.67M r 0.5 pr m lg pr 0.55
C 90W0.33 / m0.66 K
m 0.12 0.2lg Rp μm
Mr-液体的分子量 C-常数 pr-液体压力与该流体饱和压力之比 Rp-加热表面粗糙度 m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8/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4 沸腾传热简介
一、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evaporation) 2、沸腾(boiling) (1)定义
工质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并由液态转 换到气态的一种剧烈的汽化过程
39/76
(2)分类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假设8似乎没用到?
(4)定性温度
tm
ts
tw 2
注意:r 按 ts 确定
22/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二、垂直管与水平管的比较和实验验证
1、比较
水平管与垂直管的对流换热系数之比:
hH
0.729
l
1 4
hV 0.943 d
0.77
l
2、求解结果 (1) 速度、温度分布
u l g y 1 y2 l 2
t
tw
ts
tw
y

17/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 液膜厚度
质量守恒
qm
0
l
u dy 1
l 2 g 3l
3
dqm
l 2 g l
2
d
能量守恒
rdqm
l
ts
tw
dx 1
1/4
4l
l (
g
ts
(3)主要热阻
(4)凝结传热设备的设计依据:膜状凝结
9/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四、膜状凝结传热的应用
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电厂的凝汽器 3、电子元器件冷却
10/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1/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2 层流膜状凝结传热
凝结传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1、米海耶夫公式-水
5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Rohsenow公式-适用性广
St = f ( Re, Pr )
St 1 Cwl Re0.33 Prls
St Nu r Re Pr Cpl t
q
Re
lr g(l v )
Prl
C pll l
t =tw-ts 定性温度为ts r — 汽化潜热 Cpl — 饱和液体的比定压热容 g — 重力加速度 l —饱和液体的动力粘度 Cwl — 取决于加热表面-液体
4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膜态沸腾film boiling
4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46/76
Subcooled Pool Boiling MEB on a heated wire
2、工程指导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 qmax及相对
14
d
l 50 d
hH 2.0 hV
2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2、实验验证 (1)水平单管
(2)竖表面
h
1.13lglrts l2t3lw
1
4
2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三、湍流膜状凝结
1、液膜的流态
Re lumde l
um 为 x = l 处液膜 的平均流速;
tw ts
g
2、珠状凝结(dropwise condensation) 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浸润壁面时, 则在壁面上形成许多小液珠。
6/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8/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说明 (1)h珠>h膜
(2)珠状凝结很难保持,工程中遇到的凝 结传热大多属于膜状凝结
u
x
v y
0
l (u
u x
v
u y
)
dp dx
l g
l
2u y 2
u

t x
v
t y
al
2t y 2
g ddyu 0 l
2
l
2
边界条件:
y 0时, u 0,
t tw
al
d 2t dy 2
0
y 时, du 0,
dy
t ts
16/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对实际问题的简化
(1)常物性
(2)饱和蒸汽总体静止
忽略相界面粘性力
(3)液膜流动缓慢
(4)汽液界面上无温差
(5)膜内温度线性分布
(6)液膜的过冷度忽略
(7)忽略蒸汽密度
(8)液膜表面光滑平整无波动
1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u
x
v y
0
l (u
u x
v
u y
过冷沸腾 饱和沸腾
加热壁面沉
↗ 浸在具有自 由表面的液
大容器沸腾(池沸腾) 强制对流沸腾
体中所发生 的沸腾
二、大容器饱和沸腾
40/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曲线(Nukiyama,1934) (1)自然对流 (2)核态沸腾 孤立汽泡区 汽块区 (3)过渡沸腾 (4)膜态沸腾
41/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第七章 相变对流传热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Gas-liquid
1/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工程应用背景
锅炉炉膛中的水冷壁 热电厂冷凝器 空调、冰箱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蒸汽发生器
相变传热的特点
有潜热释放 影响因素太多
热点 难点
de 为该截面处液膜 层的当量直径。
无波动层流
Re 20
有波动层流
Rec 1600
湍流
2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de 4Ac / P 4b / b 4
Re 4lum 4qm
l
l
由热量守恒:
rqm hm ts tw l
Re 4hmlts tw
l r
26/76
1
0.943
lgl rtsl2tl3w
4
定性温度:
tm
ts
tw 2
注意:r 按 ts 确定
20/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几点说明 (1) 倾斜平板
(2) 水平圆管外
努塞尔的理论分析可推 广到水平圆管外的层流 膜状凝结
hH
0.729
l
gr d(
l2l3
ts tw
1/4
)
21/76
D ~ g pv pl
表面张力越大,越不容易脱离 浮升力越大,越容易脱离
Df a C a 0.5 , 1 , 2
51/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4、沸腾传热的数学模型 目前传热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Aggressive Creative Self-motivated
52/76
应的过热度t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热流密度可 以控制的情况
对于壁温可以控 制的情况
47/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Burnout will take place
48/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三、汽泡动力学简介 汽泡动力学(Bubble Dynamics) 汽泡的产生、成长、脱离过程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四、管内沸腾简介
5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5 沸腾传热计算式
沸腾换热也是对流换热的一种,因此,牛 顿冷却公式仍然适用,即
q h(tw ts ) ht
影响因素太多!
5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一、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 壁面过热度和汽化核心数 • 计算公式分歧较大 • 目前存在两种计算式
§7-1 凝结传热的模式
一、凝结的定义
蒸汽与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形成 液体的过程。
二、两种存在形态
浸润性液体;非浸润性液体。
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三、凝结传热的两种模式
tw ts
1、膜状凝结(film condensation)
沿整个壁面形成一层薄膜,并且在
g
重力的作用下流动。
29/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1)水蒸气 ts=100C r (2)定性温度 液膜物性
(3)选用层流公式
竖直表面 (4)核算Re
h
1.13lglrts l2t3lw
1
4
(5)换热量
(6)蒸汽凝结量
30/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孤立汽泡区 The region of isolated bubbles
42/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汽块区 The region of slugs and columns
4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过渡沸腾 Transitional boiling regime
7、凝结表面的几何形状 (1)为什么? (2)强化的原则和措施
原则: 减薄液膜的厚度 措施: 拉薄或排掉
3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5/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6/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37/76
组合情况的经验常数(表7-1) q — 沸腾传热的热流密度 s — 经验指数
水s = 1,否则s=1.7
56/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上式可以改写为:
q
l
r
g(l
v
)
1
2
C plt
Cwl
r
P
rls
3
可见,q ~ t3,因此,尽管有时上述计算公式得
到的q与实验值的偏差高达100%,但已知q计算 t时,则可以将偏差缩小到33%。
2/76
主要内容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凝结传热
凝结传热的模式
层流膜状凝结分析解
实验关联式
影响因素及强化
沸腾传热
沸腾传热的模式
大容器饱和沸腾
影响因素及强化
热管
3/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7-13 凝结传热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4/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蒸汽流速 蒸汽过热度 不凝结气体 几何因素
热物性 工质与固体壁面 液膜过冷度
Nusselt于1916年成功地用理论分 析法求解了层流膜状凝结问题
物理问题:饱和蒸汽在冷壁面凝结,形成液膜, 蒸汽凝结将热量传给冷壁面,求传热系数。
12/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一、Nusselt的分析解
一、不凝结气体
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 减小了凝结的驱动力 二、蒸气流速 使液膜变厚 使液膜变薄
31/76
三、过热蒸汽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四、液膜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非线性
五、管子排数 前面推导的横管凝结换热的公式只适用于单根横管
六、管内冷凝
32/76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