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版中国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一、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从票房规模上看,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两者均包括服务费)。
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
2017和2016年电影行业各项指标对比指标 单位 2017年 2016年 同比票房(均含服万元 5,591,100 4,928,250 13.5% 务费)观影人次 万 162,169 137,195 18.1% 平均票价 元 34 36 -3.9%年末银幕数 张 50,776 41,179 23.3% 平均银幕 张 45,978 36,403 26.3% 放映场次 万 9,469 7,445 27.2%单场上座人数 个 17 18 -7.2%从银幕上看,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同比增长约23.3%。
如果统计平均银幕数量(年初和年末银幕数量的平均),全年银幕增速为26.3%,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从观影人次上看,2017年观影人次为16.2亿人次,较2016年同比增长18.1%;放映场次为9,469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27.2%。
对应的,单场上座人数也有所下滑。
从平均票价上看,2017年与2016年略有下滑。
另外,根据电影局发布的数字,2017年,全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
仅考虑故事片,产量较2016年增长约3.4%。
2017年是大众眼中的进口片大年,诸多好莱坞大作上映,让人们对2017年的进口票房充满了期待。
从上半年的票房表现来看,进口片确实扮演了一枝独秀的角色。
自春节档这个传统的国产片保护档期之后,进口片的表现就开始将国产片远远甩在身后。
2017年我国暑期档电影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暑期档电影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12.07)2017 年 8 月全国票房总计 74 亿元,扣除电商服务费后的票房69 亿元。
今年 8 月整体票房同比大幅增长 70%,环比增长 46%。
从已经上映的影片来看《战狼 2》为主要票房贡献者,贡献分账票房39 亿元,占比57.5%;《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未达到预期票房,仅获得 5 亿票房,排名第二;《杀破狼•贪狼》上映两周票房 4 亿元,排名第三;进口科幻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上映 6 天票房 3 亿,排名第四,《心理罪》票房 2 亿元,排名第五; 8 月排名前 10 的电影 9 部均为国产片。
凭借国产片保护月的政策优势叠加暑期,2017 年 8 月国产片表现强势。
2017 年 8 月内地票房 TOP5 电影8 月表现与 2016 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2016 年同期票房为41 亿元,而 2017 年 8月票房累计 69 亿元,同比上升 70%。
仅《战狼 2》一部电影在 8 月的票房就几乎接近去年同期票房总和。
2017 年暑期档已经结束,截止到 8 月 31 日 24:00,今年暑期档(2017 年 6-8 月)共收获票房 163 亿,扣除电商服务费的真实票房为 152 亿,同比分别增长 31.3%与23.0%。
从历年的增长来看,除 2016 年暑期档票房同比略降,其余年份的暑期档票房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
2016 年票房略减主要因为暑期档电影量增质减、缺少爆款推动票房、票补减少等多方面影响。
2017 年暑期档票房回归正向增长,获得 23%的增长率,主要源于 6、 7 月上映的优质进口片、 7 月 27 日上映的现象级电影《战狼》的票房推动作用。
从观影人次来看,今年暑期档的总观影人次为 4.7 亿人,与去年同比增长 26.5%。
观影人次的上涨略低于同期票房(含服务费)的增长幅度。
由此说明,整体暑期档在进口片、 3D 头部影片(《战狼 2》)的拉动下,平均票价有所提升。
2017年电影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9月正文目录《战狼2》燃爆暑期档,票房市场《王者》到来? (5)《战狼2》燃爆暑期档,持续创造华语及内地票房市场新纪录 (5)低迷市场中的一抹亮色,《战狼2》成为票房市场中的《王者荣耀》 (10)高质量电影涌现、观影热情再起,电影票房市场有望实现触底反转 (12)2017年1-7月全国票房表现差强人意 (12)《战狼2》等国产电影陆续上映带动8月票房高增长 (15)观影热情延续、大片持续上映有望带动9月至12月票房市场继续火热 (18)方法一:典型电影票房加总预测 (18)方法二:上座率敏感性分析预测 (19)方法三:暑期档推算预测 (22)院线板块将显著受益票房市场增长 (24)电影市场远未触及天花板,关注票房增长、院线集中度提升及产业链布局带来的长线投资机会 (28)院线格局一超多强市场分散,内并与外延带动龙头公司超越市场增速 (31)主要公司分析 (35)万达电影 (35)中国电影 (36)上海电影 (37)幸福蓝海 (38)文投控股 (39)光线传媒 (40)捷成股份 (41)图目录图1:同期上映影片日票房走势(万元) (6)图2:《战狼2》与《三生三世》单日票房对比 (6)图3:《战狼2》与《三生三世》单日比率对比 (7)图4:近期红色主旋律题材影片豆瓣评分 (8)图5:同期热剧猫眼评分情况 (8)图6:《战狼2》观赏性观众细节维度评分 (9)图7:猫眼、微影票房预测 (10)图8:华语影片票房前三名单日票房走势图 (10)图9:国内电影票房历年冠军票房数字及增速 (11)图10:战狼上映前后大盘日票房及上座率表现 (12)图11:王者荣耀MAU (12)图12:2016、2017年1-7月全国票房统计(亿元) (13)图13:2016年全年前十名影片票房(亿元) (14)图14:2016年全年前十名影片相关数据 (14)图15:2017年1-7月前十名影片票房(亿元) (15)图16:2017年1-7月前十名影片相关数据 (15)图17:8月1日至7日全国票房情况(亿元) (16)图18:8月1日至7日影片票房情况 (16)图19:《战狼2》上映以来单日票房(亿元) (17)图20:2015年1月至今各月上座率 (20)图21:2017年1月至7月中国电影银幕数 (21)图22:2015-2017暑期档票房对比(亿元) (22)图23:暑期档与全年总票房情况统计(亿元) (23)图24:2015-2016中国半年度票房(亿)及增速 (24)图25:院线公司营收(亿)与票房(亿)对比 (25)图26:院线公司营收增速与票房增速对比 (25)图27:万达院线银幕数与总营收(亿)对比 (26)图28:上海电影银幕数与总营收(亿)对比 (26)图29:中国电影银幕数与总营收(亿)对比 (27)图30:幸福蓝海银幕数与总营收(亿)对比 (27)图31:2005-2016中国与美韩澳日人均观影次数对比 (29)图32:2012-2016各级别城市观影人次占比 (29)图33:中国与美韩澳百万人影院数对比 (30)图34:中国与美韩澳日百万人银幕数对比 (30)图35:2012-2016中国单银幕产出(万元)及增速 (31)图36:中美Top3市占率对比 (32)图37:2011-2016中美主要院线非票收入占比 (34)图38:万达电影各业务毛利率情况 (34)图39:万达电影营收结构 (36)图40:中国电影营收结构 (37)图41:上海电影营收结构 (38)图42:幸福蓝海营收结构 (39)图43:文投控股营收结构 (40)图44:光线传媒营收结构 (41)图45:捷成股份营收结构 (42)表目录表1:全球周末票房(7.28-7.30)TOP10(单位:美元) (9)表2:其它影片8月后续票房表现预测(亿元) (17)表3:未上映影片8月票房表现预测 (18)表4:好莱坞作品全球上映情况 (19)表5:9-12月上映影片票房表现预测 (19)表6:9月至12月票房总量敏感性分析 (21)表7:院线公司2017年业绩预测 (28)表8:2012-2016年院线Top10情况 (32)表9:2016-2017年院线并购与投资情况汇总 (33)表10:万达电影非票环节投资并购情况汇总 (35)《战狼2》燃爆暑期档,票房市场《王者》到来?《战狼2》燃爆暑期档,持续创造华语及内地票房市场新纪录《战狼2》上映后持续创造纪录。
2017年电影行业重点数据分析报告
2017年电影行业重点数据分析报告一、2017年国内票房市场规模预测 (2)1、2017年预计票房524亿元,同比增速15% (2)2、若考虑服务费影响,17年票房预计566亿元 (3)3、考虑前五月票房占全年平均比重,预计2017年票房549亿 (3)二、电影行业重点数据 (4)1、供给端 (4)(1)影院和银幕建设数量:12-16年持续20%+增长 (4)(2)2017年全国新开商业项目预计创新高,影院和银幕数预计将持续高增长 (5)(3)单影院和单银幕产出持续下降,对标美国提升空间大 (5)(4)电影制作数量提升,上映量却不足一半 (6)(5)国产电影平均单部票房不足亿,票房仅进口片1/3 (6)(6)2017年进口片高市场关注,进口片占比大幅提升 (7)2、需求端 (8)(1)观影人次增速仅9%,人均观影次数与成熟国家差距明显 (8)(2)上座率不足20%,提升场地利用率是重点 (8)(3)行业进入产品驱动(优质内容推动)阶段 (9)(4)进口片(批片与分账片):单片票房预测 (9)(5)批片单片票房预测 (10)3、院线上市公司票房市占格局待定 (13)4、院线上市公司票房市占格局待定 (13)一、2017年国内票房市场规模预测三维度票房预测:• 不考虑服务费影响,2017年预计整体票房市场预计524亿,同比增长14.7%,高于16年3.7%的增速水平。
• 若考虑10%网络代售服务费影响,2017年预计整体票房市场预计566亿,同比增长15%。
• 不考虑服务费影响,2017年1-5月整体票房实现218亿,同比增长5.2%;按照14-16年平均前5月票房占全年比例39.67%计算,17年整体票房预计549亿,同比增长20.1%。
1、2017年预计票房524亿元,同比增速15%根据对观影人次、人均观影次数、平均票价推断分析,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达到524.1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65%,观影人次达15.50亿次,人均观影次数达1.9次/人;到2020年,整体票房市场预计可达787.83亿,观影人次将达22.28亿次,超过美国实现世界票房第一市场地位。
2017年我国票房及观影需求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票房及观影需求
图文分析报告
(2017.6.29)
一、四五线城市的观影需求未完全挖掘,目前观影主流人群在二三线城市
2016年票房增速弱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渠道下沉后,未能迎来相应四五线城市的观影需求爆发。
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四五线城市固定核心的观影需求偏少,单靠影院的铺设很难引出挖掘人群的观影需求,而需要凭优质的内容和低廉的票价作为手段。
考虑到重要的档期片子的质量年与年之间差距较大,同时节假日和档期票房的爆发性更好,而想要考察的是影院落成后,当地有固定的工作日+周末观影需求的人群情况。
因此剔除掉所有重要档期(春节、暑期、贺岁)和假期档期,单
以工作日和周末代表电影消费人群的固定核心需求。
发现从 2016 年
1
起,非档期每日观影人次的增幅降至冰点,目前在同样的可比口井下,2017 年的每日观影人次略有复苏,总体而言电影消费端的需求依旧较为孱弱。
2016 年非档期每日平均票房增长出现停滞
2。
2017年票房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票房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四面夹击下,2016 年票房同比仅增长1.1% (3)1、票补减少是2016年票房增速大幅放缓的主要原因 (4)(1)竞争格局已定,票补的边际效用明显弱化,票务平台介入发行业务 (6)(2)在线票务平台与院线/影院的博弈,对票补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7)2、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品质要求明显提升 (8)3、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带来窗口期缩短,预计影响长尾观众的观影行为 .. 104、电影票价的下调趋势,对票房也略有影响 (11)二、优质影片内容有望撬动2017 年票房表现 (12)1、2016年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0% (12)2、2017 年优质内容主要来源于海外大片 (13)3、院线标的及发行标的将明显受益 (14)三、2017批片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15)1、解读分账大片与批片 (15)2、批片市场形成至今,投入产出比由高到低的两阶段 (16)3、2016 年批片单片票房破亿元 (17)4、批片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18)四、2016年四线城市电影市场表现亮眼 (19)1、2016 年国产片仍是票房主力军 (19)2、2016年观众群体稳步上涨 (20)3、2016年四线城市票房表现亮眼 (21)4、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人次、银幕数均超过北美 (21)一、四面夹击下,2016 年票房同比仅增长1.1%据艺恩最新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457.12 亿元,同比增长3.73%;与2015 年48.7%的高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2016 年票房整体前高后低,一、二、三、四季度票房同比增速分别为50.7%、-5.0%、-13.4%、-17.8%。
一季度主要受益于春节档票房69.3%的同比增速,其中《美人鱼》总票房33.92 亿,与2015 年一季度票房排名前四的影片总票房相当;二、三、四季度的负增速主要受清明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票房增速放缓的影响(分别为15.2%、4.7%、-0.3%、-15.3%),且二、三、四季度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低于2015年同期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如2016 年三季度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总票房25.7 亿,略高于2015 年三季度票房冠军《捉妖记》(总票房24.4 亿)。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在2017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突破。
本文将针对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一、总体概况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达到553.01亿元,同比增长18.96%。
而观影人次更是达到了14.46亿人次,同比增长13.45%。
可以说,中国电影市场在2017年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潜力和增长动力。
二、市场特点1.国产电影占据主导地位国产电影在2017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票房占比达到54.46%,创历史新高。
中国电影市场正逐渐进入以国产片为主导的新时代。
这一趋势得益于优秀的国产片内容、品质的提升,以及政府对国产电影的支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2.院线扩张加速2017年,国内院线数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张,新开业的影院数量达到了896家,增速达到了14.44%。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电影产业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观影人次和次数持续增长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持续增长,观影人次和次数也在增加。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观影人次增长了13.45%,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一数据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需求扩张。
三、成功的原因和问题面临的挑战1.优秀电影作品的涌现2017年,中国电影短片《我的战争》和《春娇救志明》等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还在国际电影节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优秀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动力和信心。
2.产业链各环节提升在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提升也为产业整体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制片环节,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影制片公司日益成熟,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国内制片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国产片票房占比情况及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国产片票房占比情况及市场规模分析提示:17年电影票房回升受头部内容带动影响显著。
从影片票房分布看,观众对于内容回归理性。
一方面优质内容的票房号召力超预期,头部内容弹性超预期,票房集中度显著提升17年电影票房回升受头部内容带动影响显著。
从影片票房分布看,观众对于内容回归理性。
一方面优质内容的票房号召力超预期,《战狼2》综合票房达56.8亿,创国内电影市场票房纪录;另一方面票房越发向头部内容集中,分化明显,优质内容为王。
从上映影片票房分布看,2017年内共上映466部影片,10亿以上票房的影片有15部,数量占上映影片总数的3.2,总票房为258亿元,占总票房比高达46%,而全国上映影片的大部分影片(56%)票房不足1000万元。
图:2017年电影按票房区间分布(按影片数量)TOP10和TOP20电影票房占比趋势变化对集中度体现更为显著,2017年,国产影片TOP10和TOP20票房占国产电影总票房比例大幅提升,占比分别达到55.9%和71.6%。
图:2012至2017年国产影片TOP1。
和TOP20票房占国产电影总票房比重国产片票房占比跑赢,好莱坞续作当道,进口批片突围从国产片、进口片分类来看,2017年TOP10国产片以及整体票房占比均高于进口片,但若不考虑《战狼2》及春节档档期优势,国产片仍面对进口片带来的票房挤占压力,但好莱坞影片基本以续作为主,口碑有所波动,优质国产片及其他国家的优秀批片有望继续突围。
在2017年上映的466部影片中,国产片(包括合拍片)349部,进口片97部。
2017年国产片总票房301亿元,票房占比为53.8%,进口片占比46.2%,国产片票房占比从15年起持续下降。
图:2017年分月国产片、进口片上映数量图:2012-2017年国产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前文市场规模中可以看到,年度前十影片中,国产片及进口片各占5席,前五影片中国产片占据4席;从国产和进口片维度分别看前十,TOP10的国产影片累计票房162.2亿,占17年总票房比29.0%,TOP10的进口影片累计票房130.4亿元,占17年总票房比23.3%0除《战狼2》和《羞羞的铁拳》突破20亿,国产片在10-20亿区间数量不及进口片,春节档上映影片优势明显,4部上榜国产片均集中在春节档。
2017年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2017 年春节档票房分析 (5)1.1、2017 年春节档票房情况 (5)1.2、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分析 (7)2、票房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10)2.1、热门影片积极票补拉升春节档期票房 (10)2.2、影院渠道加快下沉,三四线城市成重要票仓 (11)2.3、电影内容质量与口碑将影响票房的后续走势 (15)3、2017 年电影票房预测 (18)图表目录图表 1:2016、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5)图表 2:2016、2017 年大年初一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6)图表 3: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6)图表 4: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亿元) (7)图表 5:2016、2017 年春节档实际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7)图表 6:2016、2017 年春节档累计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8)图表 7:2016、2017 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对比(元) (8)图表 8: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9)图表 9: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补宣传 (10)图表 10: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预售前三(万元) (11)图表 11:2015-2017 年春节档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1)图表 12:2015-2016 年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2)图表 13:2015-2016 年年观影用户地域分布 (12)图表 14:2015 与 2016 年观影用户年龄分布 (13)图表 15: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占比 (14)图表 16: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电影对比 (15)图表 17: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大年初一至初六票房走势(万元) (16)图表 18: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豆瓣评分 (16)图表 19: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票房(万元)走势 (17)图表 20: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人均场次走势 (17)图表 21: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排片走势 (18)图表 22: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亿元) (20)图表 23: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占比 (20)表格 1: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6)表格 2:2016、2017 年春节档实际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7)表格 3:2017 年大年初一全国影院票房 TOP10 (13)表格 4:2017 年国内上市公司电影计划(部分) (19)表格 5:2017 年好莱坞公司引进电影计划(部分) (20)报告正文1、2017 年春节档票房分析1.1、2017 年春节档票房情况2017 年春节档从除夕至大年初六共取得票房34.22 亿元,打破了去年春节档30.85 亿元的票房纪录,票房同比增长10.90%。
电影行业投资前景报告:票房突破500亿 3-5线城市增长明显
电影行业投资前景报告:票房突破500亿3-5线城市增长明显 事件: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20日下午6时57分,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500亿,观影人次达到14.48亿,同比增长19%,国产片票房262亿,占比为52.4%,进口品票房238亿,占比47.6%。
以下均为同口径对比(扣除服务费),2017年截至11月20日票房达到468.5亿,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457.12亿总票房。
国产片方面:由于《战狼2》、《羞羞的铁拳》的出色表现,国产片票房下半年迅速攀升,达到244.72亿,TOP3国产影片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的36.8%;进口片方面:票房总和为223.8亿,其中上半年已达156.32亿,TOP3影片占进口片票房比为23%,较国产片的高集中度来看,进口片票房更为分散。
3-5线城市贡献票房增量部分。
从1-5线城市的票房情况来看,截至11月20日,1-5线票房分别为93.95、186.21、89.36、67.47、31.37亿,较2016年全年分别增长-4.52%、0.58%、7.75%、10.75%、12.76%,票房的增长主要来自于3-5线城市的贡献。
院线行业仍处于跑马圈地状态,银幕数量持续高增长,1线城市逐渐饱和。
根据艺恩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国内银幕数量已经达到51021块,较2016年末41179块银幕增长了23.9%,其中1-5线城市银幕数量分别为5683、17656、10757、10800、6125块,较2016年全年增长17.59%、18.03%、19.99%、16.20%、16.40%。
各线城市银幕数量均保持快速增长,且银幕数增速高于票房增速,同时1线城市在维持17.59%的银幕数增长基础上,票房增长暂时为负,。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票房、观影人次增速统计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图】
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票房、观影人次增速统计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图】2010 至 2015 年,国内票房年均复合增速为 34.07%;2015 年,国内票房达到 440.7 亿,增速为 48.69%。
这一阶段渠道和内容数量的高速增长,促进了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随着供应量的增长,供需关系在数量上逐渐平衡,内容和渠道在数量上的增长对于产业规模增长的边际效应逐渐降低。
2016 年,国内电影市场进入调整期,结束了票房高增长的态势,全年票房为457.12 亿,增速为3.73%。
进入调整期后,票房增长主要依托于优质内容、以及渠道整合和多样化经营。
2017 年截至 12 月 15 日,票房为 490 亿(不含服务费),预计全年票房达到 520 亿左右(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 15%左右。
2003-2017 年国内电影票房及增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7-2017 年国内历年观影人次及增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6 北美地区人均观影次数为 3.7 次左右,其中 12~24 岁人群人均观影次数达到 6 次以上;2016 年我国观影人次为 13.72 亿,人均观影次数为 0.99 次,只考虑城镇居民人均观影人次为 1.78 次;2017 年截至12 月18 日,我国观影人次达到15.30 亿,人均观影人次为1.1 次,城镇居民人均观影人次为1.92 次;与电影产业发达的美国、韩国、法国等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观影人次提升的角度考虑,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016 年北美人均观影次数统计(按不同年龄)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各国人均年度观影次数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们按照不同行政区域来估算每个地区票房,按照北美的数据,将核心观影人群定义为 10 到 39 岁的城镇居民,假设其观影频次为 5 次;城镇非核心观影人群的平均观影频次为 2 次;对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假设核心观影人群假设其观影频次为7 次;城镇非核心观影人群的平均观影频次为 3 次,预计观影人次可达 28 亿次,预计我国票房收入空间在千亿左右。
2017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 (5)(1)中共中央宣传部 (5)(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5)(3)文化部 (6)2、行业监管体制 (6)(1)电影制片单位资格 (6)(2)电影摄制许可 (7)(3)电影内容审查 (7)(4)电影发行许可 (9)(5)电影放映许可 (11)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二、行业市场分析 (14)1、中国电影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14)2、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 (15)(1)中国电影制作环节发展情况 (16)(2)中国电影发行环节发展情况 (16)(3)中国电影放映环节发展情况 (17)3、行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情况 (19)(1)电影投资制作环节 (19)(2)电影发行环节 (20)(3)电影放映环节 (21)4、行业进入壁垒 (22)(1)政策壁垒 (22)(2)资金壁垒 (23)(3)人才壁垒 (23)(4)品牌壁垒 (24)5、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4)(1)市场供给情况 (24)(2)市场需求情况 (26)6、行业利润率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7)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7)1、有利因素 (27)(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27)(2)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 (28)(3)新的电影技术发展推动行业发展 (29)2、不利因素 (29)(1)盗版的冲击 (29)(2)国际市场的冲击 (29)(3)收入来源过于单一 (30)四、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及发展趋势 (30)1、行业经营模式 (30)(1)生产模式 (30)(2)销售模式 (33)①票房是电影收入的主要来源 (33)②销售收入的确认方式 (33)③电影的档期与收入分配 (34)2、行业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 (34)(1)季节性特征 (34)(2)区域性特征 (35)(3)周期性特征 (36)3、行业发展趋势 (37)(1)国内资本充裕有利于电影行业加速发展 (37)(2)城市化进程加速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37)(3)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带动电影产业发展 (37)(4)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步加大有利于电影行业健康发展 (38)(5)电影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大量外部资本的进入将促进行业的资源整合 (38)(6)电影市场结构将出现较大变化 (39)(7)电影国际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39)(8)电影创作新形态、新技术应用的探索 (40)五、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41)1、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1)(1)电影业务 (41)(2)影院业务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1)2、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41)(1)电影业务 (41)(2)影院业务 (42)六、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43)1、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43)2、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44)3、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45)4、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45)5、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46)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行业主要进行宏观管理。
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最好时代:预计2016年中国票房增长35%达到600亿元 (6)一、票房从进入新千禧年以来一直在迅速增长,过去13年CAGR达到34.6% (6)二、按16Q1占比不超过24%测算,影市将突破600亿元 (7)三、4月和5月的票房数据低于预期,全年主要增长点仍主要集中在暑期档 (8)第二节猜顶:以3.3次人均观影人次来看,票房短期的空间能达到千亿左右 (11)一、从人均观影人次和票价两大假设出发对票房空间进行估算 (11)二、悲观、中性到乐观情景下,票房空间达到749亿到1099亿到1550亿 (12)第三节动力:高速增长的下半场,银幕建设放缓、效率提升和票补减弱将成为常态 (15)一、高速增长上半场票房影响因子拆分:银幕是第一驱动力 (15)1、银幕过去5年CAGR达到38%,其中主要动力来自影院建设 (16)2、银幕的利用效率逐步提升,但已经接近天花板 (18)二、驱动因素换档:单银幕效率的提升将主要由上座率驱动 (20)1、2014-2015年起单银幕、单场和单影院的产出效率均开始回升 (20)2、未来效率提升看点在于三四线城市小影院的上座率的提升 (21)三、驱动因素换档:手机购票的人口红利消退,票补动力将在1-2年后逐渐衰减 (23)1、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一二线城市购票线上化进程基本完成 (23)2、近年票价走势与票补高度相关,而票补力度或因市场形成寡头垄断逐步减弱 (24)第四节产业链:资本快速涌入,对各个环节进行结构性重塑 (27)一、上游制片:两大生产要素中资金愈来愈便宜,而艺人价格愈来愈贵 (27)1、外部资金进入制作环节,影视制作公司投拍比例有所下降 (27)2、艺人成本显著增高,影视公司股权绑定成为常态 (28)二、院线终端:对于龙头院线,未来三四线城市院线整合将是常态 (30)三、外部冲击:互联网深度融入上下游;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32)1、互联网企业携渠道和用户优势,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游 (32)2、电影产品金融化趋势明显,保底发行影片层出不穷 (34)第五节航向:迈向全球性娱乐集团,与渠道、衍生、消费品深度结合 (39)一、资本快速催熟整个电影行业;泛娱乐整合正在逐步形成 (39)1、资金在过去10年进入了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快速捏合各个环节 (39)二、内容:相若的票房体量下,中国将诞生新的“好莱坞六大” (42)1、制片的第一集团集中度有望再提升,但单一公司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垄断422、内容最终将归于娱乐集团的成本中心、IP中心和用户流量入口 (43)三、渠道:市场已给予院线并购充分预期,互联网渠道或成为院线的重要补充 451、我国院线的单块银幕估值已经充分考虑到整合预期 (45)四、国际化:中国将参与全球的票房发行和分账 (49)第六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51)一、万达院线:垂直产业整合的领头旗舰,内容+渠道均实现国际化 (51)二、光线传媒:整合上游和互联网渠道,进击中国娱乐集团 (52)三、完美环球:电影发行联手环球影业迅速国际化,游戏提供变现强支撑 (54)四、乐视网:补足电影板块,生态能量进一步增强 (55)五、华谊兄弟:绑定旗下艺人资源,《魔兽》上映成6月份催化剂 (56)图表目录图表1:2006年-2015年电影票房增长情况 (6)图表2:2006年-2015年观影人次增长情况 (7)图表3:2015年全球电影票房中中国市场占据20% (7)图表4:2012年以来内地影市第1季度票房和在全年票房占比 (8)图表5:历年暑期档全年票房占比集中在25%-33%的区间内 (8)图表6:历年暑期档全年票房占比集中在25%-33%的区间内 (10)图表7:电影票房空间测算的基本逻辑 (11)图表8:票房驱动因素拆分 (15)图表9:银幕增速过去5年的平均增速达到38% (16)图表10:影院的扩张速度整体与银幕扩张基本同步 (17)图表11:影院规模的扩张速度正在逐步放缓 (17)图表12:单银幕单日排片数量已经逼近5场左右 (18)图表13:票房增速和银幕年增速在2014年发生逆转标志着单银幕产出开始回升 (20)图表14:从2014年起,单银幕、单影院和单座位的产出已经开始逆转向上 (21)图表15:中国电影的平均上座率在15%-20%的区间 (22)图表16:单场的观影人次在2015年达到23.2人 (22)图表17: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 (23)图表18:通过通胀调整后的票价显示2010年之后观影票价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24)图表19:目前在线购票平台正从整合兼并阶段过度至产业链扩张的阶段 (25)图表20:几大在线购票巨头刚刚完成融资,补贴短期或仍将持续 (25)图表21:票务平台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中长期票补动力在逐渐削弱 (26)图表22:光线传媒2011年以来电影收入/票房比 (27)图表23:资金迅速涌入催生国内电影产能的大爆发 (28)图表24:电影明星在制片公司的关系中变得越来越强势 (28)图表25:中国演员的收入倍数呈现长尾化特征 (29)图表26:截至2015年8月,万达院线旗下影院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30)图表27:互联网线上购票平台收入在2015年后在购票环节超过其渠道 (32)图表28:2015年互联网购票平台参与了超过50部影片的发行 (33)图表29:互联网新媒体发行已经成为了线下影院发行的重要补充 (33)图表30:互联网企业开始深度参与电影产业链 (34)图表31:众多上市公司成立了并购基金布局上游的小说、动漫等IP资源 (35)图表32:沙丘娱乐与福克斯等制片厂合作打造了众多著名商业IP系列电影 (35)图表33:目前产品金融化集中在制片与发行商之间签订发行保底协议 (36)图表34:《叶问》式的交易结构或能帮助公司快速实现资本增值 (36)图表35:各类资金在过去10年快速进入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 (39)图表36:腾讯旗下的泛娱乐打法各个业务板块是以IP授权为中心进行联动 (40)图表37:影视公司本身已经与BA T等互联网公司深度融合 (41)图表38:美国好莱坞六大占据电影票房份额超过85% (42)图表39:我国的电影发行环节CR5集中度约为65% (42)图表40:福克斯、迪士尼和时代华纳的影业部门利润增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43)图表41:好莱坞五大制片公司在集团中电影制发收入比重都低于30% (44)图表42:好莱坞五大制片公司所属集团的电影部门收入比重均高于营业利润比重 (44)图表43:迪士尼电影IP可经过4轮变现,1美元票房对应4轮放大后的最终价值 (45)图表44:美国三大院线占据票房份额超过40% (46)图表45:我国的电影院线环节CR3集中度约为30% (46)图表46:对比美国三大院线,考虑到整合预期,我国院线的单块频幕价值估值仍偏高 (47)图表47:美国战后的第二代婴儿潮与电视TV大跃进基本重合 (48)图表48:日本纸质漫画出版伴随着宽松世代一同成长 (48)图表49:中国80-90后的成长期基本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兴起重叠 (49)图表50:中国每年出口海外的影片票房在2013年后逐步增长 (50)图表51:万达院线2011-2015年营收利润情况 (51)图表52:万达院线2015年营收项目拆分 (51)图表53:光线传媒2010-2015年营收利润情况 (52)图表54:光线传媒2015年营收项目拆分 (53)图表55:完美环球2011-2015年营收利润情况 (54)图表56:完美环球2015年营收项目拆分 (54)图表57:乐视网2011-2015年营收利润情况 (55)图表58:乐视网2015年营收项目拆分 (56)图表59:华谊兄弟2010-2015年营收利润情况 (57)图表60:华谊兄弟2015年营收项目拆分 (57)表格目录表格1:速度与激情带来的21亿票房造成了2015年4月的高票房基数 (9)表格2:暑期档上映的部分影片名单 (10)表格3:2014-2015年中国的1线城市到4、5线城市的票房和人均观影人次情况 (12)表格4:中性情境下人均观影人次达到3.3次,2020年电影票房规模达到1099亿元 (13)表格5:乐观情境下人均观影人次达到4.3次,2020年电影票房达到1574亿元 (13)表格6:悲观情境下人均观影人次达到2.3次,2020年电影票房达到734亿元 (14)表格7:电影票房驱动因素拆分 (15)表格8:票房驱动因素同比增长率拆分可发现驱动因素在2014年发生逆转 (16)表格9:16年5月12日(周四)对10家影院排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影院单银幕排片达到5场以上 (18)表格10: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人均银幕数已经接近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19)表格11:县级城市的银幕建设占比已经大大超过其票房占比 (19)表格12:2014年按座位数对影院分类,大影院吸金能力几乎是小影院的5倍,远高于座位数差距 (22)表格13:2016年4月票房月报显示沿海发达省份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影售票的线上化 (24)表格14:万达院线在2014-2015年维持约14%的市场占有率 (31)表格15:2016年4月新增电影院、银幕和座位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31)表格16:16Q1新增影院的地区还是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城市 (31)表格17:根据媒体信息整理的部分保底发行影片情况 (37)表格18:部分中国娱乐公司与相关海外企业合作情况 (50)第一节最好时代:预计2016年中国票房增长35%达到600亿元我们正处于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中国电影狂飙突进的航程中,北美电影是罗盘针,资本是疾风,而现在这伟大的航程或已过半,影市进入了波云诡谲的新世界。
2017电影行业研究报告
2017电影行业研究报告2017电影行业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2017年电影行业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电影行业的发展背景和趋势,然后对2017年电影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包括票房收入、观影人次、电影类型和院线数量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对2017年度电影市场的主要成功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优质的电影作品、市场推广以及技术创新等。
最后,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还对2017年以后的市场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1.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于人们的娱乐和思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电影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
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对于电影从业者以及投资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2.电影行业的发展背景和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电影市场的拓展,电影行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和发展。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的制作和放映更加便捷。
其次,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国际电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2017年电影市场分析3.1票房收入2017年是中国电影市场取得巨大突破的一年。
据统计,全年票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
外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也有不错的增长,同比增长8%。
3.2观影人次观影人次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电影市场的指标。
2017年,中国观影人次超过13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观影。
3.3电影类型在电影类型方面,2017年热门的电影类型主要包括动作片、喜剧片和爱情片。
这些类型的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受到观众的喜爱。
此外,科幻片、动画片和战争片等特定类型的电影也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功。
3.4院线数量2017年,中国的院线数量也得到了不断增长。
2017年我国电影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电影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8.09.17)一、电影行业:市场空间依旧较大,发行业务为产业链核心环节1、票房增速回暖,市场空间可观2010-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34.07%),2016年增速明显放缓(增速仅为3.73%),预期2017 年-2020 年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复合增长率8%-15%)。
回顾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历史,2010 年-2015 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高速增长,收入规模由2010年的101.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40.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07%。
由于16年整体影片内容品质较15 年有所下滑以及监管部门对票房造假的严厉打击等多因素叠加,2016 年,我国电影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仅增加3.73%,票房收入增速出现了放缓。
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2016 年达到266.63亿元,占比达到58.33%。
在优质国产电影《战狼2》等优质内容驱动下,大荧幕作品口碑相对于2016 年有所恢复,观影热情提升,电影票房回暖,2017 年电影票房截止至11 月20 日已经突破500 亿元,预期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将达到550 亿元,同比增加20.32%,剥离服务费之后总票房将达515.79 亿元,同比增加13.31%。
2005年-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及同比增速中国人均观影次数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考虑到人均观影次数中美差距以及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随着中国本土影片内容提升、观影热情及观影人次提高等因素,未来中国电影票房潜力巨大。
根据数据,2015 年中国人均观影人次不足1 次,除去影院覆盖较少的非城镇地区,全国城镇人均观影人次仅为1.6次,远低于北美的4.5次。
根据数据,2016 年全国城镇人均观影次数升至1.7次,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若人均观影次数提高一倍至2 次/人,则国内票房空间可达966亿。
中国内地观影人次及同比增长状况2015年部分国家及国内部分省份人均观影人次中国票房空间测算2、在线票务市场:市场规模稳步增加,渗透率集中度均进入高位在线票务平台连接着观众和影院(院线),是电影行业中最为接近观众的环节,能有效帮助潜在客户选择影片及影院并能促进购票行为的发生,同时在线票务平台拥有活跃用户消费习惯、观影偏好的大数据信息。
近五年影视行业票房收入统计
近五年影视行业票房收入统计2017年至2021年影视行业票房收入统计近年来,随着电影和电视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电影观影的热情不断高涨,影视行业的票房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近五年影视行业的票房收入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
2017年:票房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激烈2017年是影视行业持续增长的一年,全球范围内的票房总收入创下了新的纪录。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电影票房总额达到了800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当年增长最为迅猛的电影市场。
中国内地票房收入达到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2018年:国内外电影市场竞争愈发激烈2018年,全球影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电影公司纷纷通过内容创新、技术革新等方式来吸引观众。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6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与此同时,北美市场也创下了新高,票房总收入达到111亿美元。
2019年:电影产业爆发新纪元,票房再创佳绩2019年,全球电影市场迎来了新的爆发点,各类影片以高质量的制作、丰富的题材和精彩的演绎吸引了大量观众。
在中国内地市场,电影行业持续繁荣,票房总收入达到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与此同时,北美票房也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17亿美元。
2020年:疫情冲击下行业受挫,线上平台崛起2020年是一个意外的年份,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影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各国电影院的关闭,电影上映计划被推迟,票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票房收入达到2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68.2%。
然而,正是在这一特殊时期,线上视频平台兴起,通过网络观影成为主流趋势。
2021年:恢复势头明显,行业逐渐复苏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影视行业逐渐恢复,各大片厂商和院线积极寻找合适的上映时机,以期能够迎来更好的票房表现。
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继续回升,达到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
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票房占比分析
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票房占比分析1、票房增速回暖,“口碑效应”加剧单片弹性2017年1-10月,国内电影市场实现分账票房448.97亿元,同比增长15.5%,较2016年3.7%的增速有所回暖。
观影人次13.85亿人,同比增长18.5%;放映场次7752.45万场,同比上升30.2%。
同时,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较去年同期继续下滑。
2017年1-10月场均人次17.9人次,同比减少约1.8次;平均票价32.4元,同比下降0.9元。
国内电影票房及增速电影观影人次及增速国产片票房增速回升,进口片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1-10月国产片分账票房约244.42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片票房约204.56亿元,同比增长28.1%。
国产影片市场份额为54.4%,较2016年同期下滑4.5pct;进口影片市场份额达45.6%。
票房排名前二十的影片中有国产电影7部,共实现票房128.73亿元;进口片13部,共实现票房137.76亿。
战狼2票房收官53.1亿元(剔除票务服务费),累计观影人次1.59亿,创国内影史之最。
2011-2017年国产片与进口片票房增速对比2010-2017年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票房占比单部影片票房受“口碑效应”的影响愈发显著,移动互联网使观众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幅提升,影片的口碑评价更容易触达潜在观众并影响其购票行为。
以战狼2和变形金刚5为例:战狼2在上映第二周排片率分别为53.5%(周六)和59.8%(周日),上座率55.8%和53.2%,实现分账票房3.74和3.90亿元,市场表现超越首周末,由口碑带来的正反馈效应突出。
同时,2017年上映的变形金刚5和201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作为同样IP、同样档期、同样体量和同样没有竞争对手的影片,变5在排片率更高、前两日票房更高的情况下,单日票房却快速下滑,最终总票房(15.5亿)也显著低于变4(19.8亿)。
观众的观影行为更加成熟,低口碑对票房的持续力形成显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出版
文本目录
1、2017 年春节档票房分析 (5)
1.1、2017 年春节档票房情况 (5)
1.2、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分析 (7)
2、票房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10)
2.1、热门影片积极票补拉升春节档期票房 (10)
2.2、影院渠道加快下沉,三四线城市成重要票仓 (11)
2.3、电影内容质量与口碑将影响票房的后续走势 (15)
3、2017 年电影票房预测 (18)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6、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5)
图表 2:2016、2017 年大年初一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6)
图表 3: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6)
图表 4: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亿元) (7)
图表 5:2016、2017 年春节档实际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7)
图表 6:2016、2017 年春节档累计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8)
图表 7:2016、2017 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对比(元) (8)
图表 8: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9)
图表 9: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补宣传 (10)
图表 10: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预售前三(万元) (11)
图表 11:2015-2017 年春节档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1)
图表 12:2015-2016 年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2)
图表 13:2015-2016 年年观影用户地域分布 (12)
图表 14:2015 与 2016 年观影用户年龄分布 (13)
图表 15: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占比 (14)
图表 16: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电影对比 (15)
图表 17: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大年初一至初六票房走势(万元) (16)
图表 18: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豆瓣评分 (16)
图表 19: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票房(万元)走势 (17)
图表 20: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人均场次走势 (17)
图表 21: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排片走势 (18)
图表 22: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亿元) (20)
图表 23: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占比 (20)
表格 1: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6)
表格 2:2016、2017 年春节档实际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7)
表格 3:2017 年大年初一全国影院票房 TOP10 (13)
表格 4:2017 年国内上市公司电影计划(部分) (19)
表格 5:2017 年好莱坞公司引进电影计划(部分) (20)
报告正文
1、2017 年春节档票房分析
1.1、2017 年春节档票房情况
2017 年春节档从除夕至大年初六共取得票房34.22 亿元,打破了去年春节档30.85 亿元的票房纪录,票房同比增长10.90%。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五电影分别为《西游伏妖篇》票房11.6 亿元、《功夫瑜伽》票房8.8 亿元、《大闹天竺》票房5.8 亿元、《乘风破浪》票房4.2亿元、《熊出没》票房3 亿元。
另一个可喜的纪录为大年初一当天,票房强势突破8 亿元,创下内地电影史上票房单日记录,展示出电影市场票房有回暖的迹象。
图表 1:2016、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对比(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