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它的治疗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的一种脑功能障碍。

这种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病情往往发展得很快,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采取措施来救治患者。

而静脉溶栓治疗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那么,静脉溶栓治疗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一种叫做“溶栓剂”的药物,来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减轻或消除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

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和风险,比如出血等。

因此,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我们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

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以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特别是在溶栓过程中,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

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并发症;二是保持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和家属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三是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四是加强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抢救措施,我们在进行这种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谢谢大家!。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及质控指标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血管再灌注是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的关键。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即为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AIS再灌注治疗方法从静脉溶栓到取栓治疗,再到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AlS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手段不断更新。

(一)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外周静脉滴注或注射溶栓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溶解动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可快速溶解血栓,迅速改善脑灌注。

静脉溶栓是在时间窗内治疗AIS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内外指南的首选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经过多模影像学评估后,静脉溶栓时间窗再次被拉长,EXTEND研究团队将CT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引入静脉溶栓,该研究对发病4.5~9.0h或醒后卒中(从睡眠中点开始算起9.0h内)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的AIS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表现出良好的预后,因此也更新了2021版《欧洲卒中组织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指南》,将静脉溶栓时间窗延长到9ho(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较低,半暗带的恢复不尽如人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治疗成为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

1.动脉溶栓动脉溶栓是早期血管内治疗方法,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将溶栓药物选择性地送至血管闭塞部位进行溶栓治疗,可用较小剂量的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相较于静脉溶栓具有较高的再通率,同时在DSA下可动态观察血栓溶解情况。

但动脉溶栓治疗为有创操作,且总体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同时动脉溶栓治疗作用有限,多作为机械取栓的补充治疗。

2.机械取栓机械取栓指在DSA下将取栓装置送至血栓部位,通过支架锚定血栓及抽吸将血栓机械取出。

2015的几项研究均表明,在大动脉闭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具有高再通率及良好预后,但6h取栓时间窗较窄,患者获益有限,探索更长的有效时间窗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方向。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全文)卒中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

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rt-PA溶栓。

对静脉溶栓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证实发病4.5 h内静脉rt-PA溶栓有明确获益,而且溶栓时间越早,获益越大。

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不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3%,同时其治疗效果依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自2014年底开始,一系列相关研究相继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经过筛选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

基于主要针对可回收支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6项机械取栓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2015年国内外相关指南对特定人群急诊血管内治疗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推荐。

2015年至今,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在多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国血管内治疗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新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血管内治疗的适宜人群,基于这些最新研究证据,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征求建议并讨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现和新证据进行了推荐和建议的更新,制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旨在总结目前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适合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方法。

建议临床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推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像评估方案对于经筛选发病6 h以内、ASPECTS评分<6分、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或发病超过6 h、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建议完成CTP 检查以明确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

2022特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指南推荐要点总结(全文)针对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卒中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在过去的指南中,高龄常常被视为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高龄患者的溶栓治疗限制已经逐渐减少。

目前的指南推荐,在发病3小时内,无论患者年龄是否超过80岁,都可以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

在发病3-4.5小时内,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溶栓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

对于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的患者,溶栓治疗也是一项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指南中,这类患者常常被认为不适合进行溶栓治疗,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通过磁共振DWI阳性且FLAIR阴性的特点来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

在发病时间不明或醒后卒中的患者中,如果最后被见到正常的时间超过4.5小时,XXX-FLAIR不匹配,并且不适合或未计划机械取栓,建议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也有所不同。

对于轻型致残性卒中患者,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而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患者,只有在存在高危风险且预后不良时,如大血管闭塞,才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

对于脑微出血的患者,需要权衡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对于少量微出血灶的患者,静脉溶栓是合理的,而对于大量微出血灶的患者,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需要慎重考虑。

1.对于符合条件的脑微出血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前不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排除颅内微出血(弱推荐,低质量证据);2.对于既往MRI发现有少量微出血灶(数量1~10个)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静脉溶栓(弱推荐,低质量证据);3.既往MRI发现大量微出血灶(数量>10个)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不推荐进行静脉溶栓(弱推荐,低质量证据)。

建议对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脑微出血负荷未知或已知较低(如<10个)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定期收集和分析质量监控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加强质量监控意识教育
让所有团队成员认识到质量监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标 准。
推广先进经验,提升整体水平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关注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最新 进展和成功经验,及时引 进和应用。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经验 和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与周边地区的医疗机构建 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治疗水平的提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治疗过程监测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 及出血并发症。
溶栓效果评估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再 通。
康复效果评估及启示
康复效果评估
患者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言语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启示与反思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密切监测治 疗过程和效果,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康复治疗对于患者预后也至关重要,需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根据溶栓效果及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追加溶栓药物剂量、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等。
03
护理工作在静脉溶栓治疗中作用
护理评估与准备工作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确定是否 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症。
准备溶栓药物
根据医嘱准备溶栓药物,确保药物剂量、 浓度、给药途径等正确无误。
建立静脉通道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禁忌症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23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静脉溶栓治疗更新要点!

2023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静脉溶栓治疗更新要点!
12)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手术前保持血压 ≤ 180/105 mmHg 可能是合理的(Ⅱb 类推荐,B 级证据,修订)。
1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和治疗后 24 h 内血压应维持 < 180/105 mmHg(I 类推荐,B 级证据,修订)。
14)对于发病 < 4.5 h 且有静脉溶栓指征的患者,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 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I 类推荐,A 级证据,新增)。
24)AIS 合并既往消化道或泌尿系统出血,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可能获益(Ⅱb 类推荐,C 级证据)。
25)手术后 14 d 内可考虑 AIS 静脉溶栓治疗,但需要谨慎考 虑手术部位出血风险与溶栓带来的获益(Ⅱb 类推荐,C 级证 据)。
26)AIS 近期重大外伤史(14 d 内),而未影响头部,应谨慎 考虑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需要权衡伤口处出血风险以及卒 中的严重程度及致残程度(Ⅱb 类推荐,C 级证据)。
18)对于轻型致残性 AIS 患者,如在发病 4.5 h 内,推荐进行阿替 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Ⅱa 类推荐,B 级证据,新增)。
19)对于轻型非致残性(NIHSS 评分 0~5 分)的 AIS 患者,如在 发病 4.5 h 内,不常规推荐静脉溶栓治疗(Ⅲ 类推荐,B 级证据,新 增)。
20)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适用于 24 h 内曾使用过低分子肝素 的患者,不论是预防剂量还是治疗剂量(Ⅲ 类推荐,B 级证据)。
30)以惊厥发病的 AIS 患者,若有证据认为肢体功能障碍来自于卒中,而非癫痫 发作后麻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能获益(Ⅱa 类推荐,C 级证据)。
31)AIS 患者伴有已知或拟诊为颅外段颈动脉夹层,发病时间 < 4.5 h,可谨慎 选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Ⅱa 类推荐,C 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血管成像
包括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 ),可评估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
04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与操 作规范
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01
02
03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时间窗原则
在发病后尽早启动溶栓治 疗,通常建议在发病后4.5 小时内开始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 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录
• 引言 •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原理及机制 •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与评估 •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与操作规范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专家共识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急性缺血性卒中概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一种由于 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的急 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 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替奈普酶药物特性及优势
替奈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rt-PA),具有选择性激活与纤 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的特性,能够产 生较强的局部溶栓作用。
与其他溶栓药物相比,替奈普酶具有更高的 纤维蛋白特异性,能够降低全身性出血的风 险。
替奈普酶还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 低的免疫原性,使得其在临床应用 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严密监测患者情况
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因素,精 确计算溶栓药物剂量,避免过量 使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的出血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血管再闭塞预防
在溶栓治疗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抗血小板治疗等,以降低血管 再闭塞的风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观察出血征象
一、静脉溶栓治疗的特殊护理
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肌力、语言,以判断溶栓效果及病情进展。 测生命体征:q15min×2h(8次),其后q30min×6h(12次),其后60min×16h(16次)。静脉溶栓后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最好160/90-100mmHg) 。 严密监测体温,一旦体温增高,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Speech difficulty
Time to call 120
面瘫,口角歪斜
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
迅速求助
.
三、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发病机制
血凝块(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达脑部小动脉
堵塞小动脉,造成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脑组织坏死
脂质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年龄
男性较女性多
有无房颤、心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有无家族史
用 药 准 备
.
二、静脉溶栓治疗的流程
.
用药前嘱病人解大小便 药品应放冰箱冷藏、避光保存 药液应现配现用 保证药物的剂量、用法正确 保证药物在规定时间内输注(加强巡视、用输液泵控制、计算滴速)
三、静脉溶栓治疗的用药注意事项
.
04
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
生命体征的监测
病情的变化监测
防止损伤及出血
.
目录
01
02
03
04
何为缺血性脑卒中
何为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的流程
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
01
何为缺血性脑卒中
.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60%-80%。最常见类型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我国平均12秒即有1人中风,每21秒因中风死亡1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

V级,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NIHSS
评分9分。
入 院 后 24h 查体
神清,构音欠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 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肢肌力III-级,左下肢肌力III+,右侧肢体肌
力V级,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
3
4.5-9H多模式CT指导下的
扩大时间窗溶栓
入 选 标 准
(1)发病时间窗在4.5-9小时内 (2)符合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无禁忌症 (3)累及半球的CTP或PWI异常灌注区域最大 直径>2cm. (4)CTP/CTP-SI或PWI/DWI不匹配区域 >=20%
排 除 标 准
(1) CTA-SI >1/3供血区;
入 院 时脑CT
诊断
1. 心源性脑栓塞(右侧大脑半球) 2.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重度肺动脉高压
治疗
经评估起病在3h左右,有静脉溶栓适应症, 无禁忌症。
予rt-PA 0.9mg/Kg 静脉溶栓治疗。
入 院 后 2h 查体
神清,构音欠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 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肢肌力I级,左下肢肌力III-,右侧肢体肌力
体检、(含潜在溶栓指征者通知溶栓小组成员) (6)即刻急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肌三项、
心电图
2、患者在CT检查过程中处治要点
(1)危重病人、潜在溶栓病人需全程陪护并观察; (2)尽快第一时间安排病人检查,提前联系CT室,先检查 同时补交费,作好其他等待检查病人的工作,做多模式 CT可提前或协助CT室建立肘静脉或股静脉通路。 (3)进一步与家属沟通,了解有无溶栓禁忌症及患者经济状

202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202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202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方法,阿替普酶是目前唯一获得所有监管机构批准的溶栓药物。

临床常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超过25年,在此期间一直强调提高溶栓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引发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系统再灌注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在过去的5年中,由于替奈普酶给药更方便(与阿替普酶相比),且报道对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更好,替奈普酶成为最有可能替代阿替普酶的溶栓药物。

替奈普酶试验的成功重新激起了人们对开发新型溶栓药物的兴趣。

全身再灌注治疗现在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

除了开发越来越有效和越来越安全的溶栓药物外,预防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策略、提高再通和改善患者预后的辅助治疗也在研究中。

治疗策略从专注于大血管再通逐渐发展到针对组织再灌注和机械取栓术前后持续存在于脑循环中的微血栓研究。

由于两个原因,临床和研究对开发更好的全身再灌注治疗的兴趣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复苏。

首先,远程医疗的普及一提供对患者的远程评估一可以提高符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个体患者的识别。

其次配备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必要设备的卒中移动单元数量增加,缩短患者从症状发作到治疗的时间。

此外获得先进神经成像的机会增加,延长了部分患者静脉溶栓的可用时间窗。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目前溶栓药物和辅助治疗的最新研究。

我们还总结了目前在院前急救、时间窗延长和血管内取栓前静脉溶栓的证据。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1995年静脉溶栓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应用临床,由于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短时间内开始治疗,因此成为医学上最需要要求时间的疾病之一。

该小组总结了关于静脉溶栓的一些早期随机临床试验的缺陷和经验教训,在这些试验中将阿替普酶与安慰剂在症状出现6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进行了比较。

目前大多数全球卒中指南推荐在脑成像排除颅内出血后,在症状出现后4.5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
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以 恢复脑部供血。本演示将介绍溶栓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流程和效果 评估。
静脉溶栓疗法的适应症
早期症状
溶栓疗法适用于早期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
时间窗内治疗
治疗应在发病后3至4.5小时之内开始,以获得最佳 效果。
过敏反应
有时溶栓药物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药物过敏性休 克等。
血栓再闭塞
治疗后出现血管再闭塞可能导致无效治疗或复发。
静脉溶栓疗法的前景展望
1 新型药物研发
2 治疗窗口延长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开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溶栓 药物,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研究和技术进步,可能有助于将溶栓治疗的 时间窗口延长至更长的时间。
3 个体化治疗
4 康复与护理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 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注重溶栓治疗后的康复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预后。
3 重度高血压
4 出现早期改善
严重高血压患者需要先稳定血压,再考虑溶栓治 疗,以降低出血风险。
症状在短时间内完全缓解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溶栓 治疗。
静脉溶栓疗法的治疗流程
1
快速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尽快
治疗决策
2
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
权衡溶栓治疗的益处与风险,商讨决策,并
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共识。
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治疗后血管的重新通畅情 况。
3 合并症发生率
4 长期预后
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血、栓塞和血栓再 闭塞等。
评估患者的长期预后,包括生活质量、残疾情况 和再发程度等。
静脉溶栓疗法的并发症及风险
出血风险
溶栓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和其他 部位的出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

4 康复和长期效果的研究
研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长期康复效果和生存 质量。
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
静脉溶栓后的护理和康复
护理
提供密切的监护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康复,帮助患者应对脑卒中带来的心理压力。
静脉溶栓栓再堵塞风险 • 药物过敏反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 脉溶栓
了解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以及这种治疗方法的定义和现 有的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 者,在早期发病(4.5小时内) 且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
禁忌症
禁忌症包括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 碍等。
限制因素
年龄、既往病史、病情严重 程度等因素也需要考虑。
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1
评估和筛选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筛选,确保溶
药物选择和给药
2
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并按照严格的给
药方案进行给药。
3
监测和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溶栓治疗的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4
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优势
• 恢复血流 • 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与新的发展方向
1 早期治疗窗口的延长
通过新的溶栓药物和技术,延长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的治疗窗口。
2 治疗策略的个性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 略,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
3 新型药物的研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急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一个很长的名词,这种病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大脑中的动脉出现血液供给不足、氧气供给不足,又或者是患者大脑内的动脉阻塞,使大脑内供氧供血不足,使脑部的神经组织出现坏死的情况,如果检测出得了急性的缺血性脑卒中,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诊治,否则对大脑的危害很大,那么我们就来讲一下如何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

一、什么是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药物目前常用的是阿替普酶,阿替普酶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的的一种有效的药品,其中静脉溶栓即为把阿替普酶注射到其他液体中,这样一块输送到人体的血液中。

阿替普酶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出用量后,把百分之十的阿替普酶注射到患者体内,剩下的在一个小时之内注入到患者的体内。

静脉溶栓可以有效的解决阻塞血管问题,使血管血液循环流畅,部分脑细胞恢复正常,降低脑细胞坏死的面积,减轻病人发生残疾的几率。

但是静脉溶栓也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由于药物的药效较大,很有可能会造成身体内血管的不适,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的出血、口腔内出血、食道肠胃出血、肾脏出血、有时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大脑内部的出血,但也有少数的患者会因为脑内的出血死亡,导致患者颅内出血以及心源性栓塞者出血的机率增加。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1、静脉溶栓前的护理在进行溶栓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身体进行基础检查,进行初步检查确认符合脑脑梗死诊断标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进行溶栓适应症以及禁忌症的调查,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过敏史等情况,对患者进行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的检测,定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身体方面的护理: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分析,排除溶栓禁忌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机血糖,头颅CT检查、抽血急查血液分析、凝血常规、电解质、肾功和血糖。

心理方面的护理:在面对这些检查项目时,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肯定会感到慌张,医生们要跟他们解说这些检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告诉他们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以及在做完静脉溶栓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还有治疗的价格等,并且为他们说一些静脉溶栓的成功案例,让他们权衡利弊,知道用药的好处,减少他们的疑虑、增加信心,解说清楚后通知家人签知情同意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课件一、概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恢复脑部血流、减少缺血半暗带组织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将围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操作流程、护理要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展开,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课件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概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脑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80,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卒中后遗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溶栓治疗便是其中之一。

本章节旨在详细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提高救治效率和护理质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主要因脑动脉被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流状态异常阻塞导致血流受阻或停止而造成局部脑血流供应障碍和脑损伤。

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以及家族史和种族差异等。

在临床护理中,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因素是预防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及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2023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2023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2023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

1995年的NINDS研究奠定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的基石。

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证实了静脉溶栓能够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随着国际和国内AIS再灌注治疗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深入陆续增添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超时间窗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应用时限导致受众有限,但超时间窗血管开通获益可能性下降,且出血风险增加。

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通过严格的影像学筛选,超时间窗患者也可从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中获益。

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游艮道对于颈内动脉颅内段和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6~24h的患者,根据DAWN研究和DEFUSE3研究的入选标准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侧支循环是到院缺血核心体积和到院24h内缺血核心增长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同侧支循环模式导致缺血核心增长速率的差异,即使在超过48h后依然在持续。

且再灌注后不良预后独立预测因子中,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A1berta 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症状性颅内出血、无错配均与侧支循环状态密切相关。

缺血半暗带在良好侧支循环支持下,多达50%的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梗死核心缓慢增大。

因此,EXTEND研究人员假设,用药物进行血运重建与机械血运重建在再灌注和功能结果上可能具有一致性。

选择梗死灶较小、半暗带较大的患者,药物溶栓可以像机械溶栓一样在晚时间窗进行。

2019年EXTEND研究证实:经多模影像筛选发病4.5~9h的患者可从静脉溶栓中获益。

WAKE-UP研究证实:满足DWI-F1AI 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患者可从溶栓中获益。

由于WAKE-UP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EXTEND研究被提前终止。

但WAKE-UP不同于EXTEND研究,针对的是那些可能有机会在标准时间窗内溶栓的患者和没有使用半暗带影像指导的患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尽量用大白话来讲述这个话题,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血管突然发生堵塞,导致大脑部分区域缺氧、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这种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往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那么,如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呢?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叫做“溶栓剂”的药物,使堵塞的血管迅速恢复通畅,从而缓解大脑的缺氧、缺血状况。

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可能不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问题。

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具体来说,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监测生命体征。

在静脉溶栓治疗前后,护士需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导管通畅。

静脉溶栓治疗需要通过导管将溶栓剂注入患者的体内,因此护士需要确保导管的通畅无阻,避免导管堵塞影响治疗效果。

3. 防止出血。

静脉溶栓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现象,因此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口腔等部位,一旦发现出血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 预防感染。

静脉溶栓治疗需要穿刺患者的静脉,因此护士需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5. 提供心理支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护士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做好护理工作,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患者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后行动脉内rt-PA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其中完
全再通率为54%,部分再通率为27%,安慰剂组完全
再通率为10%,部分再通率为40%。治疗组和安慰剂
组有症状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8内激光辅助溶栓、超声辅助溶栓和机械溶栓技术,
但均只见于病例报道,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有待于进
主讲人:***
概念
脑梗死超早期内、使用溶栓剂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 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
超早期(4.5小时)、急性期(4.5~12小时)、坏死期 (24~48小时)。
脑血流阻断30秒,脑代谢发生改变;1分钟,神经元停 止活动;5分钟引起供血区神经元死亡。
溶栓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血管病变→血小板粘附→释放ADP→ 血小板血栓(不稳定)→纤维蛋白形成→RBC、WBC、 PT→纤溶系统被激活,
和安全性。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出血 再灌注损伤 再闭塞 溶栓不通
溶栓后治疗
24小时内绝对卧床、不行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急性血压升高,症状体征加重, 紧急行头颅CT检查
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
抗血小板聚集
降纤 抗凝
其他治疗
卒中单元
卒中患者,尤其是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整个
转归结果类似。
与rtpa静脉溶栓相比,链激酶(SK)的使用则不被看 好,3项SK试验均因转归不良、病死率和出血发生率 较高被迫中止。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结果显示,尿激酶 (UK)6h内溶栓有效且相对比较安全,其它溶栓药物 如葡激酶很少有报道。
动脉溶栓
方法:颈动脉穿刺注药和超选择
性血管内溶栓(经股动脉插管,全 身肝素化,血管造影确定闭塞部位 后,经微导管接近局部栓子或接触 栓子注药)。
逆或不可逆性缺血阈值的筛查。15O正电子发射体层
摄影术(PET)可定量检测局部脑灌注和耗氧量,可 通过确定局部CBF下降、氧摄取(OEF)增加和氧代谢相 对保留(即灌注不足)提供卒中患者存在半暗带的最 重要证据。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是一种测量
相对CBF的微侵袭方法,可确定可逆性缺血的阈值。 以上影像学检查为临床上判定超过3小时时间窗患者能 否从溶栓治疗 中获益提供了依据。
溶栓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
药物:rtPA
方法:0.9mg/kg (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 10%(1min),其余剂量静滴(60min)。治疗开始 后24h内严格观察血压和神经功能变化。
发病4.5h内的患者,3个月时治疗组转归良好者为31
%~50%,而安慰剂组为20%~38%,卒中后1年时
神经血管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MRI技术的应用使得根据病理生理学基础,而不是所
谓的3h时间窗选择适合溶栓治疗的病例成为可能。弥 散加权成像(DWI)可显示水弥散受限的区域,即细 胞发生水肿的区域,而灌注加权成像(PWI)可显示 血流灌注改变的区域,即组织灌注降低区。
缺血早期DWI异常信号位于病灶中心,PWI显示的
对专业人员和技术设备的要求较高,用药前时间的延
误、导管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和引起血管痉挛以及 有对比剂过敏等情况。
动静脉联合溶栓
在动脉溶栓的基础上,一些研究开始尝试动静脉联合溶
栓,并且发现血管再通率高于单独动脉溶栓。有报道一
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1期
临床试验,治疗在3h内进行,先静脉给予rt-PA或安慰剂,
研究表明,发病4.5小时内行r-tpA溶栓是有效和安 全的,但仅有3%的卒中病人能在4.5小时内接受这一 治疗。
治疗时间窗的个体化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卒中患者的
个体情况不同其缺血半暗带的演变也不尽一致。缺血
半暗带可在一定时间内随着血流再通、血流恢复得到 挽救,也可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转为不可逆的 坏死组织。这与脑组织的缺血时间、患者基础状况 、 闭塞血管的大小、有无侧支循环以及脑组织对缺氧的 耐受性有关。
低灌注区通常大于DWI异常范围,随着缺血时间的延
长,DWI异常区会逐渐扩大,并可与PWI异常区相匹 配。如早期恢复灌注,DWI异常区不会扩大,而PWI 异常范围会逐渐缩小。DWI与PWI不匹配区可指示半 暗带,可进一步确定脑组织梗死和恢复的灌注阈值。
新的CT技术,如氙增强CT和灌注CT均可对局部脑血 流(CBF)进行定量,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
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成碎片、降解多种 血浆蛋白及凝血因子
溶栓药物
链激酶 尿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溶栓治疗适应症
年龄 时间窗 意识 体征及NIHSS评分、头颅CT 血压 无禁忌症 家属同意
溶栓治疗时间窗
决定溶栓治疗成败最关键的问题是从发病到开始治疗 间隔的时间,即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的前提条件是 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与治疗时间窗密切相关。
一步评价。
影响溶栓治疗转归的因素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
是影响溶栓治疗转归的最为重要的因素,ECASS试验 表明,0~4.5h溶栓比0~6h的效果更好,因此在包括 接诊、转运、急诊检查和介入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应尽 量缩短时间。
基线状况
病人的年龄、溶栓前血压、血糖、病情严重程度、CT
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早期改变影响溶栓治疗的有效性
优点:用药剂量小、局部浓度高和全身不良反应少、
操作过程中可反复进行血管造影,清晰显示闭塞血管
部位、闭塞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并监测血管再通和 再通后有无狭窄等情况,对重度狭窄者可进一步行经 皮血管成形术甚至取栓术以提高血流灌注,防止血栓 再次形成。因此,有些不适于静脉溶栓的患者可行动 脉溶栓。
不足:
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专科医生处理和严密监护 将对患者的转归产生重要影响。在ECASS试验 中,卒中单元内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残疾率 都有显著下降,其安慰剂组的良好结果好于以 往任何一项溶栓试验。2003年美国卒中指南 推荐将溶栓患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 监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