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学生主要记住这点即可。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大,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多读图的习惯。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4.芬兰与俄罗斯、挪威、瑞典相邻,是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大多湖泊湖水要流入河流。下图为芬兰地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海陆位置看,芬兰属于()

A. 内陆国

B. 临海国

C. 岛国

D. 群岛国(2)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3)芬兰各农业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淡水渔业(4)芬兰境内的湖泊()

A. 多为人工水库

B. 多为成水湖

C. 冬季不封冻

D. 多为淡水湖

【答案】(1)B

(2)A

(3)B

(4)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临波罗的海,是一个临海国。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以发现,芬兰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所以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A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芬兰森林区面积最大,林业发达。故B符合题意。

(4)芬兰的湖泊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西欧的湖泊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芬兰的湖泊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多为淡水湖。芬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因此湖泊冬季封冻。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3)B;(4)D。

【点评】(1)内陆国就是四周全是大陆,没有海洋的国家,比如蒙古;临海国就是毗邻海洋,有海岸线,也有大陆国界线的国家,如中国,朝鲜等;岛国就是四周都是海洋,全是海岸线的国家,比如日本。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4)芬兰的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

“千湖之国”之称。

5.下图为“意大利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意大利()

①境内有火山分布

②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③北靠阿尔卑斯山脉

④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⑤领土主要由一个半岛和科西嘉等三个岛构成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2)下列四图与意大利气候特点大体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意大利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境内有火山分布;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北靠阿尔卑斯山;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领土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的许多岛屿。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主要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与A图气候特点相吻合;B为热点季风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1)意大利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与梵蒂冈。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判断气候类型时,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6.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7.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中哪个地方()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该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中的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8.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9.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 周二

B. 周三

C. 周四

D. 周五(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A. 周二小雪转大雪

B. 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 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 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

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

A. 纬度较高

B. 纬度较低

C. 海拔较高

D. 海拔较低【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13.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7月

C. 5月

D. 11月【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

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14.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15.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透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

A. 15天

B. 20天

C. 25天

D. 30天(2)冬季,海南省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

A. 交通建设

B. 观光旅游

C. 海上航运

D. 对外贸易【答案】(1)C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在20天~30天之间,因此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25天。(2)交通建设、海上航运和对外贸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观光旅游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季,海南省凭独特的位置、气候等条件,其气候舒适期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海南岛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6.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合适的是()

A. ①—台风—渔船返港

B. ②—晴天—晾晒衣物

C. ③—雷雨—接打手机

D. ④—大雨—户外运动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据图分析,①表示雾,②表示晴朗,③表示雷阵雨,④表示暴雨,结合其活动分析,②晴朗的天气适合晾晒衣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7.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乙地的气侯特点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推断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少,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1)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8.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最显著的大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乌兰巴托——位于欧洲内部——全年降水稀少

B.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温年较差大

C.孟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分干湿两季

D.北京——位于北温带——雨热同期

(2)亚洲内部()

A.东南亚地区——季风气候——食材种类单一

B.西亚地区——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丰富

C.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水稻种植面积广

D.北亚地区——纬度较高——传统民居墙壁厚(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

①地域辽阔,经纬度范围广

②季风气候种类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最大

④四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D

(2)D

(3)C

【解析】【分析】(1)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错误;希腊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差较小,故B错误;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故C错误;北京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2)东南亚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食材丰富,故A错误;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森林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中亚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不广泛种植水稻,故C错误;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厚,有利于防寒保温,故D正确。故答案为:D。(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①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亚洲季风气候种类多,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②错误;亚洲三面均濒临海洋,外流河多,故④错误,并且,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与④没有关系。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亚有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19.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 正午

B. 深夜

C. 日落前后

D. 日出前后【答案】 D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故答案为:D。【点评】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

值。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刻正是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此刻正是大气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20.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A. 阴转多云

B. 雷阵雨转晴

C. 雷阵雨转多云

D. 多云转晴

【答案】 C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 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 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 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生物地理会考试题(生物带答案)

2011东莞地理中考模拟试卷二 1.20XX 年第16届亚运会即将在下列哪个城市举行?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2.下列事件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郑和下西洋 D.哥白尼日心说 读右图1完成3-4题 3.其中C 点的经纬度是 A.15oN ,135oE B.15oS ,135oE C.15oN ,135o W D.15oS ,135oW 4.其中B 点位于A 点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5.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oW,23.5oN B.20oW,6 6.5oN C.160oE,66.5oN D.160oE,23.5oN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 6.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地球位于图上什么位置 A.A B.B C.C D.D 7.每年国庆节时,地球靠近图上哪个位置 A.A B.B C.C D.D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长江的长度是21厘米,长江全长63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三十万分之一 B.1:3000000 C.1 30千米 D.1/30000000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 A.0米 B.10米 C.20米 D.30米 10.大青山顶峰与小青山顶峰的相对高度是 A.35米 B.17米 C.18米 D.53米 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的序号是 A.③ B.⑤ C.① D.② 12.关于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在东半球 B.大部分在西半球 C.全部在北半球 D.大部分在东半 球 13.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③ B.⑤ C.① D.② 14.读下图,红海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和碰撞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15.读右图,黑人的故乡在 A.西亚 B.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欧洲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长江 4.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 °和180° 之间 B.20 ° W 以西到160° E C.20° E 和160° W 之间 D.20 ° W 以东到160° E 5. 在比例尺为1 : 1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A.4千米 B.40千米 C.400千米 D.40米 6. 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7. 爱护和保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一一南极洲,下列做法是正确的是() A.去南极海域猎杀鲸鱼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下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8. 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温室效应”会产生() A.气候变冷 B.臭氧层空洞 C.降水量增多 D.全球气温上升 9. 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0. 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11. 如果某地人口出生率为 1.6%,死亡率为0.5%,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1% B.1.1% C.1.5% D.0.5% 12. 近年来,全球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下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印度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B. 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受旱灾的威胁,经常岀现饥荒 C. 2月份澳大利亚的悉尼市下了一场的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 D. 亚马孙平原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出现了旱灾 1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A.法语 B.汉语 C.英语 D.德语 14. 右图建筑物的风格是属于哪种宗教的?()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15.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6.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舟山群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 17. 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 的天气变化 3.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 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 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完整)深圳市初中生物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①②③④塑料袋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深圳市初中生物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生物部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内的结构各有不同的功能,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能进入细胞,而一些有害的物质却被阻挡在外,这些都归功于()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C.细胞质的作用D.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2.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A.鼓膜B.内耳C.听神经D.听觉中枢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 A.细胞壁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质 4.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A B C D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物部分 6.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A.水草B.蜻蜓的幼虫C.小鱼D.大鱼 7.我们生活中做面包用的面粉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8.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分别是() A.伸长区和成熟区B.分生区和成熟区C.分生区和伸长区D.成熟区和伸长区 9.若想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10.右图实验现象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A.水B.光 C.氧气D.无机盐

初中地理中考模拟试题(一)

初中地理中考模拟试题(一)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岛屿是:( )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又位于我国境内的岛屿是:( )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010年3月4日,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从海南省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执行护航任务(右图)。据此回答3—5题。 3.护航舰队经过的海峡甲是( ) A .台湾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英吉利海峡 4.乙半岛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油棕 D .水稻 5.有关索马里及其以南国家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农业都比较发达 B.以出 口初级产品为主 C.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D.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寒假期间,北京的贝贝与网友汤姆在网上聊天,汤姆告诉贝贝此时他正是暑假。回答6-7 题 。 6.根据上述材料推断,汤姆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A.孟买 B .巴黎 C .伦敦 D .悉尼 7.汤姆所在城市著名的建筑景观是( ) 8.汤姆所在国家的地理特征是( ) A.世界上惟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B.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宽广平坦的 A B C D

高原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D.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9.在俄罗斯的商店里经营着中国生产的各种工业日用品,而在我国商店中却少见俄罗斯生产的工业日用品,这是因为() A.俄罗斯工业基础条件差,工业生产落后 B.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日用工业比较薄弱 C.矿产资源缺乏,缺乏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 D.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制造日用工业品 10.小强的爸爸是一名外交官,以下是他对某个国家的描述:田野里,咖啡园一望无际;街头巷尾,讲着葡萄牙语的小伙子们,一边踢足球,一边展示桑巴舞的舞姿。该国家位于()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北美洲11.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在一千万以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2.最近我国南方等省普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寒潮影响频繁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C.地形复杂多样D.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 B.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 14.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 C.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15. 16.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 B.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C.三河牛、三河马是内蒙古草原著名的优质畜种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中考地理试卷一(含答案)

中考真题:地理一组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12?深圳)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2.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一项是() A.长夏无冬,雷电B.刮风,下雨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D.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3.读图(地球公转、自转示意图),回答6~8题() 6.(2分)每天我们总是从东面迎来日出,从西面送走落日,这是因为()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倾斜的D.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7.(2分)在下列四个地区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A.65°S B.35°N C.10°S D.35°S 8.(2分)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 4.(2009?镇江)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A.B.C.D. 5.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6.(2013?深圳)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C、D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150 000米 B.图中C地位于D地的东南方向 C.图中曲线EF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D.A、D两地相比,气温较高的A地 7.(2012?深圳)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 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 8.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 A.冬至B.夏至C.春分D.秋分 9.(2013?深圳)端午节期间(农历五月初五),我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又迎来大批游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端午节和元旦都是我国农历的传统节日 B.端午节一般处于夏初时节,此时大梅沙多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 C.端午时月相接近上弦月 D.站在大梅沙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轮船的顶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0.(2013?深圳)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 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 11.(2013?深圳)我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3年4月宣布观察到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对于地球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图中D点位于东半球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D.图中A点位于高纬度 12.(2013?深圳)能正确描述深圳气候的是() A.四季分明B.全年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

中考地理生物试题

中考地理生物试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8年丰南区八年级统一考试 生物学、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本卷共40题,每题分,共20分。 1.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2. 下列有关图1中四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不同形态的细胞适应不同的功能 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D.都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 3. 图2是菜豆幼苗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 B.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C.由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 D.根茎叶内的导管是相通的,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 下列生物体结构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 ①菠菜叶肉②桃树的芽③玉米根尖分生区④青蛙的卵细胞⑤柿树茎的形成层

A.①②④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②③⑤ 5. 图3表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分别代表 A. D. 子房、种子 6.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D.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 芽糖 7. 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 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 ①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初中地理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共5套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共5套)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下列节日中,济南市日出最晚、正午时刻树木影子最长的是: A.元旦B.春节C.中秋节D.国际儿童节 2.某化妆品公司研制出一种适合白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中有市场的是:A.印度B.日本C.伊朗D.新加坡 3.中东石油运往西欧,最短的海上运输线要经过: A.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B.开普敦附近、大西洋 C.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 4.下列关于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东北流 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公路AB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D.公路BC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读下列图完成6-7题 5.针对上图情况,2002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 调水冲沙实验,以减轻河床的淤沙程度,在这次 实验中,起关键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葛洲坝B.龙羊峡 C.刘家峡D.小浪底 6.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两侧多幽深曲折的峡湾,其成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 C.冰川作用D.海蚀作用 7.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开发储量丰富的大油田田位于新疆的: A.塔里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准噶尔盆地D.天山山区8.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渤海和琼洲海峡D.东海和黄海9.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10.占香港进出口贸易首位的是: A.香港与祖国内地贸易B.香港与日本贸易 C.香港与美国贸易D.香港与西欧的贸易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 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 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

A.0℃ B.-8℃ C.-16℃ D.8℃ 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 A.-14℃左右 B.-8℃~-16℃ C.-16℃~-24℃ D.0℃~-24℃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影响 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 C.漠河 D.黑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海水淡化 B.人工降雨 C.深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2018中考地理生物试题

2018 年丰南区八年级统一考试 生物学、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 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 6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卷Ⅰ 选择题(共 2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 I 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本卷共 40 题,每题 0.5 分,共 20 分。 1.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5. 图 3 表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分别代表 2B 2. 列有关图 1 中四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 .不同形态的细胞适应不同的功能 C .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 .都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 3. 4. 图 2 是菜豆幼苗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 B .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C .由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 D .根茎叶内的导管是相通的,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下列生物体结构能够不断产生①菠菜叶肉 ②桃树的芽 ③玉米根尖分生区 ④青蛙的卵细胞 ⑤柿树茎的形成层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A. 受精卵、胚 B. 胚珠、果皮 C. 子房、果皮 D. 子房、种子 精子 神经细胞 筛管细胞 叶肉细胞 图1 图2 图3

最新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中考模拟试卷 地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2018年4月12日上午,我国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读图回答1~3题。 1.中国领海宽度为 A.12海里 B.12千米 C.24海里 D.36千米 ●青岛 2.参加海上阅兵的辽宁舰航母编队,由青岛母港前往 阅兵海域,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东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D.南海-东海-黄海-台湾海峡 3.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沿海有许多港口,是对外交往的窗口 B.湿润海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C.在海里养殖珍珠,捕鱼虾,发展海洋渔业 D.沿海受台风等灾害影响大,海洋可有可无 4.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郑州 B.兰州 C.福州 D.西宁 “阶梯电价”是指把居民生活用电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例如,福建省居民生活用电分为0-200千瓦时/月、201-400度/月、401度及以上/月三档,电价分别为0.4983元/度、0.5483元/度、0.7983元/度。据此回答第5题。

5.我国实行阶梯电价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电站建设 B.增加电厂收入 C.确保用电安全 D.促进节约用电6.下列山脉中,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组是 A.天山--阴山--南岭 B.太行山-昆仑山-武夷山 C.大兴安岭-巫山-横断山 D.长白山-秦岭-台湾山脉 豆豆和丫丫是一对网上好友,读他们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完成7~8题。 7.豆豆生活在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高原 D.青藏高原 8.丫丫所在的城市是 A.深圳 B.上海 C.北京 D.天津 9.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西柏坡位于 A.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 C.天山山脉 D.台湾山脉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大家学习诗歌的热情, 很多诗歌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分析回答10~11题。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能够反映的是 A.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B.我国地势分布特点 C.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D.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1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低 B.地势高,气温低 C.离海远,气温低 D.降水少,气温低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2~13题。12.上述材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 A.经济中心 B.文化中心 C.政治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3.会议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的纬线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14.会议期间的正午时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影子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 家。读图,回答15~16题。 15.巴基斯坦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是 A.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B.由南方向北方递减 C.由东方向西方递减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试题(聂) 一.单项选择2*25=50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B.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C.我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B)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域跨度大 D.东西跨度大 3.中国各地的戏曲丰富多样,如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A) 4.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中,符合我国人口增长过程的是(D)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力量大 19.关于我国的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D) A.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6.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C ) A.祁连山B.秦岭C.昆仑山D.横断山脉 7.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C) A.资源贫乏 B.缺少资金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缺乏 8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C)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年地理生物会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7年巴彦淖尔市初中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卷 地理·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12页,其中地理部分1—6页,生物部分7—12页,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60分)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28分) 读图1“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当太阳直射在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B .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C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D .南极有极昼现象 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所以在中国有了春运奇观。2017年春运期 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其中,高铁运输所占比重达31%。结合材料和图2,完成第2题。 2.下列铁路干线中,春运返程期间压力较大的是 A .京广线B .京沪线C .浙赣线D .陇海线 读图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结构图”,完成第3题。 3.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 .南北方水、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 .水、耕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 .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 .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读图4,完成第4~5题。 4.图中A 点的坐标是 A .(70°N,30°W) B .(70°S,30°E) C .(70°S,30°W) D .(70°N,30°E) 5.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A .西南B .东北 C .东南D .西北 读图5“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第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处各有一条小河,其中水流最湍急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7.对图中各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座位号 考生号 姓名 图3 图4 图1 图5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和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已经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62°S,59°W),中山站(69°S,76°E),昆仑站(80°S,77°E),黄河站(79°N,12°E)。据此完成1、2、3、4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3、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4、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淡水资源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右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能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5、6、7小题。 5、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A 12千米 B 1.2千米 C 12米 D 1.2米 8、以下有关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B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咖啡、香蕉、水稻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9、“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埃及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 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 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 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10、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依次经过的海域,正确的是: A东海、南海、印度洋 B南海、印度洋、地中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