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部(PCB)设计流程..
电路板工艺流程
![电路板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9c79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6.png)
电路板工艺流程1. 设计和布局: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电路设计要求,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工作。
这包括确定电路板的尺寸和层次、布局电路元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等。
2. 材料准备:准备电路板制造所需的材料,包括基板材料、铜箔、化学药品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3. 印制电路板(PCB)制造:采用光刻工艺制造PCB,首先将铜箔覆盖在基板上,然后利用光刻胶进行图形转移,通过曝光、显影和蚀刻过程形成电路板的线路图案。
4. 元件安装:将电路板上的元件按照设计图纸和布局进行装配。
这包括表面贴装元件(SMT)、插件元件(DIP)等。
5. 焊接:利用焊接技术将元件与电路板上的线路进行连接,确保电路连接牢固和稳定。
6. 热老化处理:通过热老化工艺,消除电路板和焊接材料的内部应力,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测试和调试:对组装好的电路板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调试,确保电路板工作正常和符合设计要求。
8. 包装和出厂:最后对电路板进行包装,标识和质量检查,然后放行出厂,交付客户使用。
以上就是电路板的工艺流程,通过以上工序可以实现对电路板的生产和制造。
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工艺流程影响着整个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电路板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并且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电路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电路板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时也要兼顾制造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工程师和生产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在最终确定电路板的设计方案后,就可以进入到材料准备和PCB制造的阶段。
材料准备是电路板制造的关键步骤之一。
对于电路板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其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选材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环保因素,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
在印制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光刻工艺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光刻工艺,可以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制作到电路板的表面。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71c1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一种用于支持电子组件和实现电子电路连接的基础材料。
它是电子设备的核心部分,其制作工艺流程通常可分为设计、原材料准备、制板、成型、组装和测试等步骤。
第一步:设计电路板设计是整个制作工艺的起点,它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完成。
设计师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将电路图、器件封装、连接线路和元件布局等信息转化为PCB文件。
在此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布线的走向、元件的排布和板层结构等细节问题。
第二步:原材料准备制作PCB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铜板、玻璃纤维布和覆铜膜等。
铜板是电路板的核心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导电路径;玻璃纤维布则作为绝缘层材料,用于分隔铜路以避免短路;覆铜膜则用于保护铜路的外观。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检验和切割等工艺处理,以满足PCB制作的需求。
第三步:制板制板是将PCB设计图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以下仪器和设备:曝光机、电解腐蚀机、蚀刻机和钻孔机等。
首先,设计图纸通过曝光机,将导电路径图案暴露在光敏膜上;然后,使用蚀刻机将未暴露的光敏膜部分去除,使导电路径裸露出来;接下来,通过电解腐蚀机,将暴露出来的铜板蚀刻,形成导电路径;最后,在钻孔机上进行钻孔加工,为电路板添加所需的连接孔。
第四步:成型成型是指将制板后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此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去除残留的铜箔,做表面平滑处理、保护覆铜膜和类似的操作。
最后,进行电镀处理,增强电路板的耐用性和导电性。
第五步:组装组装是将PCB与其他电子元件进行连接的过程。
首先,在PCB上进行元件焊接,将元件的引脚通过烙铁或热风枪与PCB上的焊盘焊接。
然后,检查焊点的质量和连接的准确性,确保没有虚焊、冷焊等问题。
最后,进行机械固定和电路板的封装,以确保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六步:测试在电路板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来确保其正常工作。
PCB设计开发流程规范
![PCB设计开发流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916d4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8.png)
1.0 目的Purchase2.0 范围Scope3.0 定义Definition4.0 职责Responsibility5.0 过程Process6.0 偏差批准Deviation Approval7.0 相关文件Related Document8.0 记录Record9.0流程图Flowchart1.0 目的Purpose本文件规定了PCB设计开发的职责、程序、技术接口和设计评审的阶段、方式、参加人员、要求、程序等内容,以使产品的开发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各阶段的设计开发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规定的要求和目标。
2.0 范围Scope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PCB设计。
3.0 定义Definition3.1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线路板3.2 HW—硬件设计3.3 ECAD----PCB设计3.4 TOP-----工艺3.5 MD------结构设计3.6 EMN---3D Mechanical File3.7 Gerber---Gerber file PCB supply的制板文件,包括各层图形及钻孔文件3.8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4.0 职责ResponsibilityECAD 工程师1. 根据HW提供的原理图,MD提供的结构图,以及工艺工程师给出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行PCB设计。
2. 向PCB板厂输出Gerber 文件,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工程问题回复。
3. 向工艺工程师输出SMT 生产文件,并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4. 负责元件库的新建。
5.0 流程Process5.1 PCB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公司项目经理启动项目,并发出项目的《产品定义》,PCB设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根据《产品定义》给出相应的Architecture或相关文件5.2 PCB设计PCB设计包含建库、布局、布线、铺铜、文字排列及PCB表面标示处理、PCB表面露铜处理、拼版、GERBER 文件制作等过程。
pcb陶瓷基板工艺流程
![pcb陶瓷基板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fc82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d.png)
pcb陶瓷基板工艺流程
陶瓷基板(PCB)工艺流程如下:
1. 设计原理图:根据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设计PCB的原理图。
2. 布局设计:根据原理图,确定各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并进行布局设计。
3. 焊接:将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焊接到
PCB上,形成电路。
4. 阻焊:在PCB上涂上一层阻焊漆,以保护电路并防止短路。
5. 印刷: 将PCB上的设计图案印刷在表面,以便后续工艺的进
行和识别。
6. 选择性镀金:通过涂覆光敏胶,制作覆铜膜,选用铜箔完成电路连接。
7. 图案化:利用光刻工艺,将PCB的设计图案形成在覆铜膜上。
8. 酸蚀:将不需要的铜膜部分化学腐蚀掉,形成电路连线。
9. 焊盘:在PCB上设置焊盘,用于连接电子器件的引脚。
10. 插件:将电子器件插入焊盘中,与PCB连接。
11. 清洗:将PCB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残余的化学物质和焊接剂。
12. 测试:通过测试仪器对PCB的电路连通性和性能进行测试。
13. 包装:将经过测试的PCB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存储。
这是一般的陶瓷基板(PCB)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可能会根据不
同的工厂和项目有所变化。
PCB工艺流程设计规范ppt
![PCB工艺流程设计规范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e527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8.png)
1)目视检验;2)万用表测量;3 )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对制作好的pcb进行表面处理
目的
增强PCB板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 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种类
1)镀金;2)镀银;3)化学镍 ;4)浸锡
表面处理流程
1)清洁PCB板表面;2)选择 合适的处理方法;3)进行表面
处理;4)清洗和干燥
pcb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通过高温、低温、湿度等 环境试验,对PCB板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THANK YOU.
确定信号完整 性
针对高速数字信号和模 拟信号,采取相应的措 施确保信号完整性,防 止信号反射、串扰等问 题。
确定电磁兼容 性
采取屏蔽、滤波等措施 ,确保产品在复杂电磁 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设计实例的pcb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PCB板材选择
根据产品性能、安规要求等选择合适的PCB板材,如 FR4、CEM-1等。
pcb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素
基本步骤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仿真、优化等步骤。
要素
包括板材选择、层数设置、布局设计、布线规则、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 等因素,这些要素需要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本次ppt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主要内容
本次PPT将详细介绍PCB工艺流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包括基本概念、 设计规则、制造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
将设计好的PCB文件交由 PCB厂家进行打样或批量生 产。
将元器件按照PCB布局进行 焊接和装配,确保其连接 正确、可靠。
通过插针、万用表、示波 器等工具对PCB板进行功能 测试,检查电路是否正常 工作。
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产 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包括辐射骚扰、传导骚扰 等指标。
PCB工艺流程课件(PPT 42张)
![PCB工艺流程课件(PPT 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4c5b68b4daef5ef7ba0d3cca.png)
7.3. 预局:将湿菲林局至板面干爽
7.4. 曝光:图形转移
7.4.1. 将绿油菲林上的图形转移到黄菲林上.
7.4.2. 曝光:将黄菲林对准板面上的线路图形放 在板面上,然后曝光
7.5. 显影:将未经曝光的湿菲林冲走 7.6. 后局:将湿菲林烘干到要求的硬度
8.0. 白字
8.1. 网印:将文字印刷到板面上
PCB工艺流程
培训部2004年09月
课程内容
PCB工艺流程简介及工序目的 PCB工艺流程介绍 PCB工艺流程录象
一 PCB工艺流程 (简图)
界 料 内层干菲林 内层蚀板 棕化 黑氧化 压板 钻 孔 沉铜<孔金属化> 喷锡
表面处理
成 型
开/短路测试
镀金手指
包 装
出 货
外层干菲林 绿油<湿菲林> 外层蚀板 图形电镀
4.0. 钻孔
根据钻孔加工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两 种:
一种是机械钻孔,另一种是激光钻孔
根据钻孔加工类型,大致可分为以 下两类: 1.一次钻加工 2.分步钻加工
主轴 钻嘴
销钉 线路板 台板
销钉 盖板 底板
主轴 销钉 线路板 台板 钻嘴 销钉 盖板
底板
主轴 钻嘴
销钉 线路板 台板
销钉 盖板 底板
白 字
二 制作流程 1. 界料:
界料就是按照ME制作的工作指示,将大面积 的原状始材料切割成生产所需的尺寸.
2. 局板:
将板材放在局炉内烘烤,降低板内湿度,消除内应力
3. 内层
3.1. 内层干膜
3.1.1. 磨板:
粗化铜板表面,以利于增加板面与药膜的结合
力
清洁板面,除掉板面杂物
除去铜板表面的防氧化层
PCB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规范
![PCB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5818b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一次銅
D、外层干膜流程介绍
☺ 流程介绍:
前处理
压膜
曝光
显影
☺ 目的:
经过钻孔及通孔电镀后,内外层已经连通,本制程制作外 层干膜,为外层线路的制作提供图形。
外层干膜—前处理介绍
☺ 前处理:
目的:去除铜面上的污染物,增加铜面粗糙度,以利于压膜制程 重要原物料:磨刷
☺ 压膜(Lamination):
分类以及它的制造工艺。
A. 以材料分 a. 有机材料 酚醛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Polyimide、BT等皆属之。 b. 无机材料 铝基板、铜基板、陶瓷基板等皆属之,主要取其散熱功能。
B. 以成品软硬区分 a. 硬板 Rigid PCB b. 软板 Flexible PCB 见图1.3 c. 软硬结合板 Rigid-Flex PCB 见图1.4
晶圓
第0層次
第4層次 (Gate)
第3層次 (Board)
第1層次 (Module)
第2層次 (Card)
– 2、PCB的演变
1.早於1903年Mr. Albert Hanson(阿尔伯特.汉森)首创利用“线路 ”(Circuit)观念应用于电话交换系统上。它是用金属箔切割成线路导体,将 之粘于石蜡纸上,上面同样粘上一层石蜡纸,成了现今PCB的构造雏形。如 下图:
2L 3L 4L 5L
Layer 1 Layer 2 Layer 3 Layer 4 Layer 5 Layer 6
层压工艺—压合介绍
• 压合:
• 目的:通过热压方式将叠合板压成多层板 • 主要生产辅料: 牛皮纸、钢板
压力
可叠很多层
热板
钢板 牛皮纸 承载盘
层压工艺—后处理介绍
• 后处理: • 目的: • 对层压后的板经过磨边;打靶;铣边等工序进行初步的外形处理以便后
线路板制作工艺流程
![线路板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e3fe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4.png)
线路板制作工艺流程线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各种电子元件,并通过导线连接它们,从而实现电路的功能。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线路板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块完整的线路板。
下面将介绍线路板制作的工艺流程。
1. 设计电路原理图。
线路板的制作首先需要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设计师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绘制出电路原理图,包括各种元器件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功能逻辑等。
这一步是线路板制作的基础,决定了后续工艺的方向。
2. PCB布局设计。
在完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进行PCB布局设计。
这一步是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器件布局到实际的线路板上,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走线路径。
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信号传输的路径、电磁兼容等因素,以确保线路板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制作光绘膜。
制作光绘膜是线路板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设计师根据PCB布局设计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出光绘膜的图形文件。
然后将这些图形文件输出到光绘膜上,形成与线路板布局相对应的图案。
4. 制作感光板。
制作感光板是线路板制作的另一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将光绘膜与覆铜板层层叠加,然后通过曝光和显影的过程,将光绘膜上的图案转移到覆铜板上。
这样就形成了覆铜板上的感光图案,为后续的蚀刻工艺做好准备。
5. 蚀刻。
蚀刻是将覆铜板上多余的铜材蚀去,形成线路板上的导线图案。
在蚀刻过程中,将感光板覆铜板浸泡在蚀刻液中,蚀刻液会将未被光照到的铜材蚀去,而光照到的部分则保留下来。
经过蚀刻,就得到了线路板上的导线图案。
6. 去除光敏剂。
在蚀刻完成之后,需要将覆铜板上的光敏剂去除,以便后续的焊接和组装工艺。
去除光敏剂通常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将覆铜板浸泡在去光敏剂的溶液中,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 钻孔。
线路板上需要进行钻孔,以便安装元器件和连接导线。
在这一步,需要根据PCB布局设计的要求,在覆铜板上钻出各种规格和位置的孔洞。
PCB制版工艺流程
![PCB制版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0eb6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3.png)
PCB制版工艺流程1.设计电路板原理图:首先根据电路设计要求,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板的原理图。
2.设计电路板布局:将电路原理图转换成电路板布局图,确定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位置。
3. 生成PCB文件:根据电路板布局图生成PCB文件,包括Gerber文件、钻孔文件等。
4.制作电路板底版:将PCB文件传递给制板厂家,制作电路板的底版。
通常采用的原材料有玻璃纤维布覆铜板(FR4板)。
5.制作感光膜:将电路板底版经过脱脂、酸洗等处理工艺,形成表面光洁的基材。
然后涂敷感光阻剂,通过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感光膜。
6.去除感光膜:使用化学溶剂去除不需要的感光膜,只留下需要进行光刻的部分。
7.光刻:将电路板底板与光刻胶膜一同放置在UV光照设备中,通过照射光源和光刻胶膜形成图案。
8.酸蚀:使用化学溶液将电路板底板上未被光刻保护的铜层进行腐蚀,形成线路图案。
9.清洗:将电路板进行清洗,去除光刻胶膜和残余的化学溶液。
10.孔加工:使用钻孔机将电路板上需要进行插件和引线的位置加工成孔。
11.沉镀:通过化学方法为电路板上的线路和孔增加一层金属,主要有电镀铜和电镀锡。
12.装配元器件:根据电路设计要求,将各种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并使用焊接工艺进行固定。
13.测试:对已装配好的电路板进行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确保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14.包装:将成品电路板进行包装,使其能够安全地运输和存储。
以上就是PCB制版工艺的一般流程,不同的制造厂家和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都是按照这个流程进行的。
制版工艺的合理与否对于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确保电路板的性能稳定和可靠。
PCB生产工艺流程-图文
![PCB生产工艺流程-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9ede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b.png)
PCB生产工艺流程-图文1.设计阶段PCB的设计阶段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根据电子设备的需求和功能,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板的原理图和布局。
设计软件通常包括电路图设计和PCB布局设计两个模块。
2.布图阶段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设计师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和连接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电路板的紧凑和稳定性。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尽可能减少电路板上的交叉线路和连接轨迹,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3.制作原型完成布图后,需要制作电路板的原型进行测试和验证。
原型制作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电路板制作和元器件安装。
电路板制作是将设计好的电路图通过特殊工艺在导电底板上制作出来,常用的制作方法有化学腐蚀、机械制孔和掩模光刻等。
完成电路板制作后,需要将元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和安装。
4.大量生产在原型测试验证通过后,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通常采用先量产少量PCB电路板进行测试和验证的方法。
如果测试通过,就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时,可能会采用更高级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组装阶段在完成大量生产后,需要将电路板与其他元器件和设备进行组装,形成电子产品市场上常见的PCBA(印刷电路板组装)。
组装过程一般包括焊接、贴片和插件等步骤。
焊接是将电路板与元器件进行气焊或波焊等方式的连接。
贴片是将SMT(表面贴装技术)器件粘贴在电路板上,而插件是将体积较大的器件通过插座等方式插入电路板的孔中。
6.测试阶段在组装完成后,需要对电路板和PCBA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包括静态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包括检查电路板上元器件的位置、间距和正确性等。
动态测试则是模拟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检测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PCB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布图、制作原型、大量生产、组装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操作,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制电路板。
电路板设计与制造流程
![电路板设计与制造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949a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电路板设计与制造流程一、引言电路板(PCB)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基础组件,其设计与制造流程对于电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路板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电路板设计流程电路板设计是电路板制造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根据电子产品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出符合规范的电路板布局和连接方式。
1. 确定电路板规格与尺寸根据产品需求和功能要求,确定电路板的规格与尺寸。
这包括电路板的长度、宽度、厚度以及可能的层数等参数。
2. 绘制电路原理图在设计阶段,需要先绘制电路原理图。
通过电路原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元器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信号的传输路径。
3. 进行布局设计在电路板布局设计阶段,需要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线的路径。
布局设计的目标是尽可能缩短信号传输路径、减少干扰和噪音,并便于后续的焊接和组装工作。
4. 进行走线设计走线设计是将元器件之间的连接路径绘制在电路板上。
在进行走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速度、干扰和阻抗匹配等因素。
合理的走线设计可以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生成制造文件完成电路板设计后,需要生成制造文件,包括Gerber文件和钻孔文件等。
这些文件将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图形化展示、装备控制以及钻孔和焊接操作。
三、电路板制造流程电路板制造流程包括制版、印刷、压骨、钻孔、表面处理、贴片焊接、组装和测试等多个步骤。
1. 制版制版是电路板制造的第一步,它是将制造文件中的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线路图案。
常用的制版方法有干膜、湿膜和光绘制版等。
2. 印刷在制版完成后,需要将制版模具和印刷油墨进行粘合。
通过印刷工艺,可以在制版上形成电路中的导电线路。
3. 压骨在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压骨处理,以增加电路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压骨可采用热压或化学固化等方法。
4. 钻孔钻孔是将电路板上的焊盘或连接孔钻孔,以便后续的元器件安装。
钻孔通常使用数控钻床或激光钻孔机进行。
5.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电路板的焊接性能和防腐性能,通常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表面处理。
PCB板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详解
![PCB板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eaf02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e.png)
PCB板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详解1. 设计:PCB板的设计是整个制作流程的第一步。
设计师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布线设计,确定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2. 确定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PCB板的基板材料。
常用的基板材料有FR-4玻璃纤维胶片、铝基板、陶瓷基板等。
3. 印制电路:在基板上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印制到基板表面。
这一步通常使用光刻技术,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然后在化学溶液中去除未曝光的部分。
4. 镀金属化:PCB板上的电路图案通常需要镀上一层金属,以增加导电性。
通常使用的金属化方法包括电镀、喷镀等。
5. 安装元件:在PCB板上进行元件的安装,通常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或插件式焊接技术。
6. 焊接:通过波峰焊接、回流焊接或手工焊接等方法,将元件与PCB板焊接在一起。
7. 清洗和检验:清洗焊接后的PCB板,去除残留的焊膏和污垢。
然后进行电测试和可视检查,确保PCB板的质量。
8. 包装:对已经检验合格的PCB板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存储。
PCB板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是复杂而精细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CB板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多样化的电子产品需求。
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是一种用于支撑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导电板。
PCB板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
生产PCB板的工艺和制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PCB板的设计是整个制作流程的第一步。
设计师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布线设计,确定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电路的复杂度、电路板的尺寸以及元件的布局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确定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PCB板的基板材料。
常用的基板材料有FR-4玻璃纤维胶片、铝基板、陶瓷基板等。
PCB详细工艺流程介绍
![PCB详细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4ff86f3a58da0116c1749fc.png)
PCB详细工艺流程介绍1.开料(CUT)开料是把原始的覆铜板切割成能在生产线上制作的板子的过程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概念:(1)UNIT:UNIT是指PCB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单元图形。
(2)SET:SET是指工程师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生产等原因,将多个UNIT拼在一起成为的一个整体的图形。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拼板,它包括单元图形、工艺边等等。
(3)PANEL:PANEL是指PCB厂家生产时,为了提高效率、方便生产等原因,将多个SET拼在一起并加上工具板边,组成的一块板子。
2.内层干膜(INNER DRY FILM)内层干膜是将内层线路图形转移到PCB板上的过程。
在PCB制作中我们会提到图形转移这个概念,因为导电图形的制作是PCB制作的根本。
所以图形转移过程对PCB制作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层干膜包括内层贴膜、曝光显影、内层蚀刻等多道工序。
内层贴膜就是在铜板表面贴上一层特殊的感光膜,就是我们所说的干膜。
这种膜遇光会固化,在板子上形成一道保护膜。
曝光显影是将贴好膜的板进行曝光,透光的部分被固化,没透光的部分还是干膜。
然后经过显影,褪掉没固化的干膜,将贴有固化保护膜的板进行蚀刻。
再经过退膜处理,这时内层的线路图形就被转移到板子上了。
其整个工艺流程如下图。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我们最主要考虑的是布线的最小线宽、间距的控制及布线的均匀性。
因为间距过小会造成夹膜,膜无法褪尽造成短路。
线宽太小,膜的附着力不足,造成线路开路。
所以电路设计时的安全间距(包括线与线、线与焊盘、焊盘与焊盘、线与铜面等),都必须考虑生产时的安全间距。
(1)前处理:磨板磨板的主要作用:基本前处理主要是解决表面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问题。
去除氧化,增。
线路板工艺流程
![线路板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0dfd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9.png)
线路板工艺流程线路板(PCB)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基板,它们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线路板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多道工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线路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设计、材料准备、印刷、化学蚀刻、钻孔、电镀、组装等环节。
1. 设计。
线路板的制造过程始于设计阶段。
设计师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客户需求绘制线路板的布局图和连接图。
他们使用专门的设计软件来完成这一过程,确保线路板的布局合理、连接正确。
2. 材料准备。
一旦设计完成,制造过程就开始了。
首先是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好基板材料、铜箔、化学药品等。
基板材料通常是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板,铜箔则用于制作导线。
3. 印刷。
印刷是制造线路板的第一道工序。
在这一步骤中,先将设计好的线路图和元件位置图印在基板上,形成导线图案和元件安装位置标记。
印刷通常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将导电油墨印在基板上。
4. 化学蚀刻。
印刷完成后,需要将多余的铜箔蚀刻掉,只留下设计好的导线图案。
这一步骤称为化学蚀刻,通过浸泡在蚀刻液中,将多余的铜蚀刻掉,留下设计好的导线。
5. 钻孔。
完成化学蚀刻后,需要在基板上钻孔,以便安装元件和连接不同层的导线。
钻孔通常使用数控钻床完成,确保孔位准确。
6. 电镀。
钻孔完成后,需要对导线进行电镀,增加其导电性能。
电镀还可以保护导线不被氧化和腐蚀。
电镀通常使用化学镀铜的方法。
7. 硬化。
电镀完成后,需要对线路板进行硬化处理,以增加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硬化通常使用热压或者化学硬化的方法。
8. 确认。
线路板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线路板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导通测试、绝缘测试等。
9. 组装。
最后一步是将元件安装到线路板上,并进行焊接。
这一步骤需要精密的自动化设备来完成,确保元件安装正确、焊接牢固。
以上就是线路板的制造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最终的线路板符合设计要求。
线路板的制造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是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高效地完成。
PCB工艺流程设计规范(企业目前的加工工艺)PPT课件
![PCB工艺流程设计规范(企业目前的加工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352e46ba0d4a7303763a8e.png)
PCB的角色:
晶圓
PCB是为完成第一层次的元件和其它电子
电路零件接合提供的一个组装基地☆,组 装成一个具特定功能的模块或产品。
第0層次
第1層次 (Module)
所以PCB在整个电子产品中,扮演了连接 所有功能的角色,也因此电子产品的功能 出现故障时,最先被怀疑往往就是PCB,
又因为PCB的加工工艺相对复杂,所以 PC•3B的生产控制尤为严格和重要。
•12
UV光 曝光前 曝光后
内层线路—显影介绍
显影(DEVELOPING):
目的: 用碱液作用将未发生化学反应之干膜
部分冲掉
主要生产物料:K2CO3 工艺原理:
使用将未发生聚合反应之干膜冲掉, 而发生聚合反应之干膜则保留在板面 上作为蚀刻时之抗蚀保护层。 说明:
水溶性干膜主要是由于其组成 中含有机酸根,会与弱碱反应使成为 有机酸的盐类,可被水溶解掉,显露 出图形 •13
PCB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汇报人: 2014/4/11
主要内容
1、PCB的角色 2、PCB的演变 3、PCB的分类 4、PCB流程介绍
五彩缤纷的PCB工艺
1、PCB的角色
PCB的解释: Printed circuit board; 简写:PCB 中文为:印制板☆
(1)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制成印制线路、印制元件或由两者结合而成的 导电图形,称为印制电路。 (2)在绝缘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制线路。 (3)印制电路或者印制线路的成品板称为印制电路板或者印制线路板,亦称印制 板。
显影前 显影后
内层线路—蚀刻介绍
蚀刻(ETCHING):
目的: 利用药液将显影后露出的铜蚀
掉,形成内层线路图形 主要生产物料:蚀刻药液(CuCl2)
PCB流程简介-全流程
![PCB流程简介-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db3e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5.png)
➢溶剂显像型 ➢半水溶液显像型 ➢ 碱水溶液显像型
水溶性干膜主要是由于其组成中含有机酸根,会与 强碱反应使成为有机酸的盐类,可被水溶掉。
35
(外层课)介绍
☺ 曝光(Exposure):
制程目的: 通过 image transfer技术在干膜上曝出客 户所需的线路 重要的原物料:底片
目的:
➢ 把经处理过的基板铜面透过热 压方式贴上抗蚀干膜
主要原物料:干膜(Dry Film)
➢ 溶剂显像型
➢ 半水溶液显像型
➢ 碱水溶液显像型
干膜
➢ 水溶性干膜主要是由于它组成 成分中含有机酸根,会与强碱 反应,使成为有机酸的盐类, 可被水溶掉。
压膜前
压膜后
7
(内层课)介绍
曝光(EXPOSURE): 目的: ➢ 采用UV光,把原始底片上的图像转 移到感光底板上(干膜/湿膜)
PCB印刷线路板制造流程简介
1
PCB制造流程简介
制一部(发料至DESMEAR前)
内层课:裁板;内层前处理;压膜;曝光;DES连线 内层检验课:CCD冲孔;AOI检验;VRS确认 压板课:棕化;铆钉;叠板;压合;后处理 钻孔课:上PIN;钻孔;下PIN
2
流程介绍:
(内层课)介绍
裁板
前处理
压膜
曝光
DES
会存在一些误判的缺点,故需通过人工加以确认
44
(外层检验课)介绍
☺V.R.S:
全称为Verify Repair Station,确认系统 目的:通过与A.O.I连线,将每片板子的测试资料传给V.R.S ,并由人工对A.O.I的测试缺点进行确认。 需注意的事项:V.R.S的确认人员不光要对测试缺点进行确
pcb工艺流程详解
![pcb工艺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8d1a7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8.png)
pcb工艺流程详解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PCB工艺流程指的是从设计到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下面是对PCB工艺流程的详细解释。
1. 设计:首先进行PCB的设计,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布线和排布电子元器件。
设计软件通常采用CAD软件,如Altium Designer、PADS等,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实现电路图的绘制、元件选型、路线布线等功能。
2. 原材料准备:准备PCB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纤维布、铜箔、环氧树脂等。
这些原材料根据不同的要求会有不同的厚度和质量等级。
3. 板材制备:将玻璃纤维布和铜箔按照一定的工艺叠压在一起,形成初始的板材。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浸润、浸镀、干燥等步骤,以确保板材的质量和性能。
4. 图形洗蚀:使用光刻技术将设计图形转移到板材上,然后采用化学腐蚀的方式去除暴露的铜箔,形成电路。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覆膜、曝光、显影、蚀刻等步骤。
5. 孔加工:孔加工主要包括机械钻孔和化学钻孔两种方式。
机械钻孔主要用于大孔和非标准孔,而化学钻孔则适用于小孔和集成电路的引脚。
6. 印刷:在PCB上印刷焊膏,用于焊接电子元器件。
焊膏通常是由锡、铜和铅等金属组成的合金,能够在加热后形成焊接。
7. 贴片:在PCB上粘贴元器件,这个过程通常通过贴片机自动完成。
贴片机能够识别并将元器件准确地粘贴到PCB上,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8. 固定:对于大型和重量较大的元器件,通常需要采用额外的固定措施,如焊接或添加支撑物。
9. 清洁:将PCB通过先进的清洁设备进行清洗,去除焊膏、残留的化学物质和杂质等。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可以提高PCB的可靠性和性能。
10. 检测和测试:通过自动检测设备对PCB进行质量和性能的检测。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可视检查、电气测试、性能测试等。
无论是在制造过程中还是在最终产品检测中,都要确保每个PCB都符合标准。
11. 封装:使用包装材料将PCB包装成最终产品。
pcb电路板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
![pcb电路板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6075a4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1.png)
文章主题:PCB电路板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一、概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电子元器件,连接着各个部分,是电子设备的基础。
PCB电路板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PCB电路板加工的全面流程及相关参数,帮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PCB的加工工艺。
二、PCB电路板加工工艺流程(1)原材料准备与选择PCB电路板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基材、铜箔、阻焊膜、覆铜膜等。
在原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其导热性能、耐高温性能、机械强度等因素,以保证PCB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工艺设计PCB电路板的工艺设计包括布线设计、孔位设计、焊盘设计等。
合理的工艺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电路的功能需求,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3)印制电路图印制电路图是将电路图案转移到PCB电路板上的过程,主要包括干膜光绘、显影、蚀刻、去膜等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时间、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以确保印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电镀工艺电镀工艺是在铜箔上镀上一层铜以增加导电性。
这一过程包括脱脂、微蚀、化学镀铜、堆焊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酸碱度、温度、电流密度等参数,以获得均匀、致密的铜层。
(5)插孔工艺插孔工艺是在PCB电路板上加工孔位,主要包括钻孔、镀孔、清洗等步骤。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到孔径、孔距、孔壁粗糙度等参数,以满足电子元器件的插装要求。
(6)过孔工艺过孔工艺是为了在多层电路板中连接不同层之间的导线,主要包括钻孔、化学镀铜、覆盖膜等步骤。
选择合适的镀孔液、调控镀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对于形成均匀的导线至关重要。
(7)阻焊工艺阻焊工艺是在PCB电路板表面覆盖一层耐高温、耐腐蚀的阻焊膜,以保护电路和焊点,增强电路板的环境适应性。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阻焊涂布均匀度和固化温度,以确保阻焊膜的性能。
(8)喷锡工艺喷锡工艺是在PCB电路板表面喷涂一层锡以增加焊接性能,主要包括脱脂、化学镀锡、热空气平均化等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主要内容
一、互连设计的基本概念与部门职能
1)什么是互连设计? 2)互连设计的常见形式
二、互连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三、PCB设计规范的流程:
1)系统分析阶段 2)布局阶段 3)布线阶段 4)测试和验证阶段
布局阶段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1) 仔细审读原理图和功能框图,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 交流的基础上,确认PCB设计的电气性能要求。 2)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 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 理图调入、预布局、仿真分析、布局完成、布局评审、 布线完成、布线评审、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 要求。设计计划应由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 签字认可。如果出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设计计划推迟 的情况,要制定相应的调整计划,而且需注明原因并 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8、盲孔(blind via):来自TOP面或BOTTOM面,而
不穿过整个印制电路板的过孔。 9、埋孔(埋入孔,buried via):完全被包在板内层
的孔。从任何表面都不能接近它。
10、盘中孔(Via in pad):在焊盘上的过孔或盲孔。
二、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11、波峰焊(wave soldering):印制板与连续循环的
一、PCB工程师的职能及业务
1)什么叫互连设计? 2)互连设计的常见形式 • 3)PCB工程师的职能:
PCB设计 参于提供PCB设计方案 原理图封装制作及原理图库的维护 PCB封装库的制作及PCB封装库的维护 PCB在生产中问题解决处理
1)、什么是互连设计?
• PCB设计也可称互连设计,互连设计就是解决芯片之间、模块之间、板与板 之间和框与框之间的信号传输的物理实现问题,提供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 互连解决方案。 • 我们所熟悉的PCB设计工程师、LAYOUT工程师等就是专门从事互连设计方面 的工作。
系统分析阶段
2) 若预测单板布线密度很大,采用常规的通孔设计方法 无法在有限的PCB信号层内完成布线时,可考虑使用 埋盲孔设计方法。 注:是否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单板工艺、采购的综合 成本和生产加工等因素再决定。因为,由于目前国内 PCB加工厂家的加工工艺有限,同时我们的测试手段 也受限制,所以采用埋盲孔设计的单板,加工直通率 相对较低,若预计今后单板批量生产量较大时,应尽 量避免使用这些非常规设计方法。
布局阶段
预布局
1) 参考原理图和功能框图根据信号流向放置重要的单元 电路和核心器件。
– – 直接布局:普通小板(器件数<300,PIN<1000) 模块布局:大板(器件数>500,PIN>1000)
布局阶段
布局的基本原则一:
1) 与相关人员沟通以满足结构、SI、DFM、EMC等方面 的特殊要求。 2) 根据结构要素图,放置接插件、安装孔、指示灯等需 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并 进行尺寸标注。 3) 根据结构要素图和某些器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 线区、禁止布局区域。 4) 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工艺加工流程 (优先为单面SMT;单面SMT+插件;双面SMT;双面 SMT+插件),并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特点布局。
波峰状流动焊料接触的焊接过程。
12、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是一种将零、部件的 焊接面涂覆焊料后组装在一起,加热至焊料熔 融,再使焊接区冷却的焊接方式。 13、材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s):装备部件的格式化清 单。 15、光绘GERBER(photoplotting):由绘图仪产生电路板工艺图的 过程,绘图仪使胶片曝光从而将被绘制部分制成照片
三、工艺部的工作流程
• 2.P 结构导入建立新PCB文件(命名格式为V1.0.0)
• 3.布局审核 PCB工程师邮件通知硬件申请人进行布局审核 PCB工程师邮件通知结构人员进行结构核对
三、工艺部的工作流程
• 功能部分:
– 主控制模块->显示功能->按键功能等
系统分析阶段
关键元器件选型建议:
• 1) 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角度,分析相同功能的不同器件, 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根据仿真波形,根据信号质量的不 同,给出优选器件。对于只有一种器件的情况,也可仿真 出不同条件下(高、低温,单负载或多负载等)的信号波 形,分析其接口性能,给出该器件是否满足系统要求的选 型建议。 • 2) 若同一器件有多种封装,应该结合当前我们的供应商 的技术水平和我们生产的工艺水平,选择易于设计和实现 的PCB封装形式,给出选型建议。
• 4.PCB走线设计 按《单板驱动规则表》要求进行 间隔层交叉走线 • 5.走线设计审核 PCB工程师邮件通知硬件申请人进行布局审核 PCB工程师邮件通知结构人员进行结构核对
三、工艺部的工作流程
• 6.提交设计文档 设计文档放入VSS 在Trac系统中建立,CR IR号进行评审邀请
1、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在绝缘 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印制器件或印制线路以及两者结 合的导电图形的印制板。 2、原理图(schematic diagram):电路原理图,用原理 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 关系的图 3、网络表(Schematic Netlist):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 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 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三部分。 4、背板(backplane board):用于互连更小的单板的电 路板。`
布局阶段
布局阶段
布局阶段
布局的基本原则四:
10)根据信号质量、EMC的要求,合理的确定布线层设置, 完成电源地分割。 11 布完局后所有器件必须放置在PCB板内。 12) 布完局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 的正确性,并且确认单板、背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 关系。 13 布完局后经工艺人员、EMC人员、热设计、结构、安 规等人员确认无误,或走Trac流程评审意见修改后方 可开始布线。
工艺部(PCB)设计流程
工艺部:马小青
2013-03-20
本课程的目的
1、了解PCB工程师的职能及其主要 业务 2.掌握工艺部的工作流程 3、掌握PCB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规范
课程主要内容
一、PCB工程师的职能及其主要业务 二、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三、工艺部工作流程 四、PCB设计规范的流程: 1)系统分析阶段 2)布局阶段 3)布线阶段 4)测试和验证阶段
布局阶段
5) 根据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 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6) 根据结构要素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 件。 坐标原点必须为选择单板左边、下边的延长线交 汇点。 7) 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197mil。特殊情况 参考结构设计要求。
布局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
物理实现关键技术分析:
• 物理实现即PCB设计实现方案。根据系统中不同的信号特 性,可选择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当系统中有高速总线时,如果需要在PCB板上传输较长的距离, 且收发器对传输中的信号抖动、损耗有严格要求;或者信号要求 有较高的传输线特征阻抗,预计用普通FR4材料设计单板将严重 超出结构要求的厚度。这时可考虑使用低损耗、低介电常数的材 料。 – 小信号低噪声的要求:也需要从材料、布局、布线考虑
越来越强的电路功能(SOC)
物理实现难度加大
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
设计周期缩短
pA级小信号处理要求
低噪声的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一、PCB工程师的职能及其主要业务 二、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三、工艺部工作流程 四、PCB设计规范的流程: 1)系统分析阶段 2)布局阶段 3)布线阶段 4)测试和验证阶段
二、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布局阶段
对于模拟小信号的要求:
. 就模拟信号而言本身就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一 般要求远离干扰源,回流路径连续; . 对于信号电流电压较小时,在布局布线方面更应该重 点考虑。 . 设计原则:路径短采用带状线。
对于高速信号的要求:
. 假如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小于6倍的信号传输延时时,
我们可视它为高速信号。这时我们必须用传输线的方 法和手段来分析。高速信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设计中 必须对关键的信号制定约束规则,由约束规则驱动布 局布线。
布局阶段
创建网络表和板框
1) 对于改板、归档或套用板框的PCB文件必须由研发提 供VSS路径或版本号从文档室申请。 2) 对原理图的规范性进行检查,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 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根据器件编码与封装对应相关数据 库确定器件的封装。 4) 对于新器件或新模型,将器件的封装资料或模型资料 提供给相关的建库人员或模型验证人员。
– 考虑模拟数字电源地的划分
7)
相同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模块化布局。
布局阶段
布局的基本原则三:
8) 布局设置建议栅格为 50mil ,IC 器件布局,栅格建议 为25 25 25 25 mil。布局密度较高时,小型表面贴装器 件,栅格设置建议不少于5mil。布局时,考虑fanout和 测试点的位置,以器件中心点参考移动,考虑在两个 过孔中间走两根走线,如下图:
• 7.设计评审
PCB工程师预定会议室及通知相关人员
评审人员进行硬件原理及结构核查填写相关表单 PCB工程师提交PCB检视要素表存档
三、工艺部的工作流程
• 8.硬件调试 研发人员下单给采购,由采购从配置库中领取资 料进行外协打样 研发人员进行调试。
课程主要内容
一、PCB工程师的职能及其主要业务 二、设计中基本概念介绍 三、工艺部工作流程 四、PCB设计规范的流程: 1)系统分析阶段 2)布局阶段 3)布线阶段 4)测试和验证阶段
布局阶段